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法华经大窾最新章节!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明 金庭比丘 通润 笺

    此经是如来原始要终。最尊最胜之极谈也。然谓之妙法莲华经者有故。昔世尊菩提场中。于一切法成最正觉。便欲将自己证入处。拈出示人。于是不起树王。现法界身。遍坐一切道场。称法界性。说华严经。以阐普遍圆融无碍大解脱法门。故初会菩提场中。放眉间光。加被普贤菩萨入如来藏身三昧。而说华藏庄严世界海。以显如来依报正报二种果法。至玄至极。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故大经云。尔时普贤菩萨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承佛神力。入于三昧。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普入一切众生平等法性入此三昧。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微细无碍。广大光明。佛眼所见。佛力所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及此国土所有微尘。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微尘数诸佛。一一佛前有微尘数普贤菩萨。亦皆入此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普贤一入如来藏身三昧。便显如来依正。重重无尽)。尔时普贤告诸大众。此华藏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此言如来因中有大行大愿。故感如是大果报)。诸佛子。此华藏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最下风轮名平等住。其最上者名殊胜威王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华藏庄严世界住在其中(一经大旨。不出如来藏身华藏世界八字。如来藏身。即是如来正报。华藏世界。即是如来依报也。八十一卷大经中间。不过摸写如来藏身在华藏世界海。作种种佛事耳)。此华藏庄严世界海。大轮围山。住日珠光莲华之上。栴檀摩尼以为其身。威德宝王以为其峰。妙香摩尼以为其轮。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众妙庄严(自此以下。皆是写出华藏世界图样。言华藏世界之边岸。有大轮围山。四面包褁住日珠王莲华之上。即种种光明蕊香幢也)。此世界海大地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一切妙宝庄严其底妙香摩尼庄严其岸。毗卢遮那摩尼宝而为其网(此言轮围山内大地上复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小香水海。在大地之中也)。一一香水海。各有微尘数香水河。右旋围绕。一一河皆有世界海微尘数庄严(此言一小香水海。复有微尘数香水河。旋绕一海。如此众海皆然。故云各)。善男子。此诸香河两间之地。有何等世界住。我今当说。诸佛子。此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安住一一世界。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此言每一小香水海。有一世界种。安住十不可说小香水海。有十不可说世界种。安住一世界种中。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在一世界种中安住)。诸佛子。此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在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如天帝网分布而住(此总结也。如此世界。皆是毗卢如来往昔因中。行菩萨行时。大愿之所严净)。诸佛子。此最中央香水海。名无边妙华光。出大莲华。名一切摩尼王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普照炽然宝光明。以一切庄严具为体。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于中布列。其最下方有世界名最胜光遍照佛号净眼离垢灯。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名种种香莲华妙庄严。佛号师子光胜照。二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一切宝庄严普照光。佛号净光智胜幢。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至第十三重有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是毗卢遮那如来。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上文云。华藏世界。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之所严净。此云即是毗卢遮那。可见释迦牟尼。即是。毗卢隐胜显劣所分之身也)。乃至最上第二十重。有世界名宝??。佛号福德相光明。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此遍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有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广大世界。各各所依住。各各形状。各各体性。各各方面。各各趣入。各各庄严。各各分齐。各各行列。各各无差别。各各力加持。周匝旋绕。所谓十佛刹微尘数回转形世界。十佛刹微尘数江河形世界。旋流形世界。坛墠形世界。树林形世界。楼观形世界。尸罗幢形世界。普方形世界。胎藏形世界。佉勒迦形世界。众生形世界。佛相形世界。圆光形世界。云形世界。网形世界。门闼形世界。如是等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刹微尘数广大世界围绕。此诸世界。一一复有如上所说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如是所说。皆在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及围绕此海香水河中(此特举华藏世界。香水海中。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中之一世界种而言。自下而上。有二十重。总在最中央。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中。即此华中一世界种。佛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如此。已是极玄。又况此无边香水海。东南西北所围绕者。尚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一一世界种中。各各复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围绕故。又云此无边妙华香水海东。次有世界海。名离垢焰藏。此离垢焰藏南。复有香水海。名无尽光明轮等。每一世界种。从下至上。亦有二十重。如是重重无尽世界。总在莲华藏香水海中。如此世界。皆是释迦牟尼佛坐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时。所知所见之世界也。所谓开佛知见者如此)。故知藏识清净。即名如来藏。世界种清净。即名莲华藏。如来名藏。世界亦名藏者。总是转藏识得名耳。是以佛知见不开。藏识不转。总有如来藏身华藏世界。却被一微尘覆蔽。不见其大。佛知见一开。藏识一转始知有此大身。有此大世界。且知此大身。本来周遍如此大世界也。故古德云。若端的一回汗出。便向一茎草上。现琼楼玉殿。若未端的一回汗出。纵有琼楼玉殿。却被一茎草盖。正此意也。然如来与诸大菩萨。七处九会。鼓扬此道。而舍利弗大目犍连等。诸大声闻。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刹。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宫殿。菩萨庄严师子座。菩萨住处。菩萨所入三昧。菩萨授记乃至菩萨诸行圆满。如是等一切声闻诸大弟子皆悉不见。何以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佛刹清净功德故。本不称叹诸佛世尊种种神变故。本不于生死流转中发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来种性不断绝故。本不摄受诸众生故。本不劝他修习菩萨波罗蜜故。本在生死流中不劝众生求于最胜大智眼故。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故。乃至本不得菩萨广大欢喜故。如来皆是普贤菩萨智眼境界。不与一切二乘所共。以是因缘。诸大声闻。不能见。不能知。乃至不能思惟。不能分别。是故虽在逝多林中。不见如来诸大神变。(所谓双丸塞耳。片叶遮睛。有眼不见舍那身。有耳不闻华藏法)由是观之世尊本意。要一切众生成正觉。开佛知见。出现于世。非为自己一人独作佛以自尊也。所以菩提树下。才成正觉。开佛知见。急忙便将佛知佛见。广示一切菩萨声闻。及诸大众。而诸菩萨目击道存。不言而喻。其奈声闻不知不见何。是谓觌面面过。于是世尊隐法界藏身。化为丈六。隐华藏世界。现居娑婆。脱珍着獘。设种种方便。亲近其子。令子得见。循循善诱。令其心相体信。根熟志纯。至法华会上。然后重番旧案。乃以实言告之。言我本意。原要汝等证如来藏身。原不要汝等证此变易身。原要汝等入如来华藏世界海。原不要汝等入一解脱门。原要汝等开佛知见。获大宝藏。不要汝等得涅槃一日之价以汝等原有如来宝藏分。原有如来藏身分。原有华藏庄严世界海分。原与毗卢如来一般富贵。不曾欠少一丝毫。原先在华藏各各已成佛道。但汝自暴自弃。不把做一件大事。不放在怀里。东飘西荡。甘为下劣。枉受贫穷。故我今日不惜唇皮。一一为汝指出自家宝藏。与汝受用。更与汝等安名立号。汝等即是当来华藏界中某佛某佛也。此等华藏大世界。皆是汝等真实受用处。自今已后。切须记取。切须保任。切莫忘失。此便是如来以妙法莲华经授与人也。然虽授与。若不受持读诵。复恐遗忘。故教其发愿持经。作大法师。则法王大宝。永无遗失。此便是如来始终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之本怀也。故出现品云。譬如世界初欲成时。有大水生。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生大莲华。名如来出现。遍覆水上。光照十方一切世界。摩醯首罗净居天等。见是华已。即决定知于此劫中。有尔所佛出兴于世。又云如来不以一事。不以一缘出现于世。为无量事无量缘。出现于世。此经云。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无量事。无量缘。即一大事因缘也。一大事因缘。即妙法也。是知心华不开。如来不现。有法不妙。世界即成娑婆。必也心华一开。如来现而心法妙。世界总成华藏矣。所以大经名佛华。而此经名法华。佛华。法华。先后不同。其究也总为一大事因缘出世耳。问云。华严是最初之教。法华是末后之谈。二经各自有宗。何必勾牵合说。答云。经有明文。非臆说也。大经云。尔时世尊菩提场中。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果也)。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性也)。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于诸国土平等随入(体也)。身恒遍坐一切道场(报也)。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因也)。而恒示生诸佛国土(缘也)。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照法界。等无差别(相也)。演一切法。如布大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作也)。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力也)。遍十方界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本末)。此是释尊初成正觉。开佛知见时所得妙法也。如来四十年中。秘而不说者此也。直至法华会上。欲将此事向人吐露。故先放光现瑞。一众惊疑。不知所措。弥勒为众旁通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此是弥勒暗猜世尊。欲将菩提树下所得妙法。久默而不说者。向人吐露也。是弥勒又猜世尊。欲将此事转授与人也。及乎世尊出定之后。却将自己初坐道场。开佛知见时所证所得者。在大众前卖弄一上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偈中又云。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是世尊分明显说。初坐道场所说。究竟平等妙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但如来体相因缘果报等事。一一皆在后文发明。故但云如是体相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平等而已。言如是者。犹言如此也。意指如来如此遍华藏海之体相因缘果报也。下文又将四十年中所说诸法。复卖弄云。诸佛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一切声闻辟支佛亦不能知。唯有佛知。所以者何。诸佛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故我四十年来。实未曾说二乘法。皆是指示众生佛知佛见。欲令众生同证如来。如是体相因缘果报究竟平等妙法而已。汝自不知不解。错会佛心。取证小果。我今亦将此事为汝道破。故说方便一周。而身子悟。则曰。吾今乃知真是佛子。而如来即与授记。次说譬喻一周。而四大弟子悟。则曰。我等今日真是声闻。真阿罗汉。而如来即与授记。又说因缘一周。而五百弟子。学无学人齐悟。故曰。我今乃知真是菩萨。而如来悉与授记。至法师品。总将如来在世及灭度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乃至一念随喜此经。及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此经者。皆得授记。如上完结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二句。然二乘虽得授记。若不行法师事。受持此经。毕竟不能绍法王位。故在法师品中。极赞法师持经功德。令彼心生好乐。发愿受持。然恐不知此卷大经。何等式样。云何受持。于是释迦牟尼却将初坐道场。开佛知见时。所得妙法。在大众前。觌面亲呈。令彼亲见一回。故待多宝现塔现身。而如来三变净土。云集十方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分身诸佛。各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释迦如来。与多宝佛在宝塔中坐师子座者。此是诸佛如来。各将自己遍华藏世界。如是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果报。一卷大经。满盘托出以示大众也。及谈大因。则曰。我于无量无数劫。为国王时即求此经。为常不轻时即持此经者。是说自己往昔因中。修菩萨行。严净华藏庄严世界海者。皆为此经也。及谈寿量。则曰。我成佛已来。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阿僧祇国。导利众生者。无非亦为此经也。由如来苦口劝持。又引自己作证。于是会中二万菩萨。及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并得记。诸大弟子乃至从地涌出六万恒河沙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者。一时皆悉发愿持经。至此则法王法师之位已定。诸佛出世本怀。已得了当。心生欢喜。在大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满十方世界。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一时謦欬。俱供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令诸大众。皆见此娑婆世界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及见释迦牟尼佛。及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坐师子座。又见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及诸四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既见是已。皆大欢喜。至此完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二句。于是如来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时诸菩萨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愿世尊。愿不有虑。尔时无量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由是而知诸佛出世。不过欲令一切众生尽知尽见。尽得受持读诵。如此遍华藏庄严世界海之大体。大相。大性。大作用。大因缘。大果报。究竟平等一卷大经而已。更无他事。然则虽会灵山。宛然华藏。虽说法华。实与大众重说一遍华严也。故知二经所说。始终不出种种光明蕊香幢大莲华中事。所以大经名佛华。而此经名法华者。良有意也。

    序品第一

    颂云。

    一段光明在  扬眉即焕然  秪缘不自见

    所以受人怜  慈氏佯停马  文殊诈着鞭

    当人欲荐取  休离眼稍边

    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又序者。绪也。如茧得绪而尽一茧之丝。经得序而尽一经之旨。故此品虽为一经之发起。实括全经之始终。故直名序品。于中说无量义经。入无量义定。天雨四华。地摇六震。放一毫光。现十界相。于是弥勒腾疑。文殊领答。原始要终。则诸佛出世本怀。尽情吐露。无复余蕴矣。自余三周说法。曰方便。曰譬喻。曰因缘。乃至现宝塔。集分身。涌菩萨。说寿量。无非皆是发明光中所现之事而已。无他道也。品者类也。分义类以彰品名。冠全经而称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

    如是者。指法之辞。如是之法。我从佛闻。证法有所授。非自说也。一时下。出说法之时处。及听众也。梵语罗阅祇伽罗。此云王舍城。国名摩伽陀。此云不害。无刑杀故。亦云摩竭提。此云天罗。即王名也。以王名国。此王即斑足王之父。从久远劫。此王主千国。王巡山值牸师子。众人迸散。仍共王交。后月满来殿上生子。王知是己子。讹言我既无儿。此是天赐。养为太子。足上斑驳。时人号为斑足。后绍王位。极喜啖肉。常敕厨人。无令肉少。偶一时阙。乃取城西新死小儿为膳。王言太美。敕云。日当办此肉。厨人日捕一人为膳。举国愁恐。千小王兴兵废王。置耆阇山中。诸罗刹辅之为国王。因与山神誓。誓取千王祭山。捕得九百九。唯少普明王。后时伺执得之。王大啼哭。自恨生来实语。而今乖信。斑足放之普明还国。作大施。立太子。仍来就死。形悦心安。斑足问之。答云。得闻圣法。因令说之。广赞慈心。毁呰杀害。仍说无常偈。斑足闻之。即证初地。千王各取一滴血。三条发。赛山神愿。斑足与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仍为大国。千小王各以国付子。更迭知大国事。故曰王舍。又云斑足得道。放赦千王。千王被赦于其地。故名王赦。而经家借名为屋舍字耳。耆阇崛山。此云灵鹫。峰如鹫形故。此山有五精舍一名天主穴。二名七叶穴。三名蛇神穴。四名少独力山。五曰耆阇崛也。大比丘众者。器量尊胜。超诸外道。为天主所敬。故曰大也。比丘者。秦言净命。乞食。破烦恼。能持戒怖魔。天竺一名。含此四义。故存本称。言众者。梵语僧伽。此翻和合众。一人不名和合。三人已上乃名和合。阿罗汉者。亦含三义。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故名不生。九十八使。烦恼已尽。故名杀贼。具智断德。堪为人天福田。故名应供。含此三义。亦存本称。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纪)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此叹德也。诸漏者。三漏也。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欲界诸爱名欲漏。上二界爱名有漏。三界无明名无明漏。烦恼者。见思二惑也。诸有结者。即欲结有结无明结也。以果言谓之漏。漏落生死故。以因言谓之结。结生相续故。今言断烦恼。尽漏结者。因亡果丧也。逮得己利者。自出三界。不愿度生。因乖万善也。心得自在者。耽寂灭乐。不求佛道。果缺圆常也。宗门所谓鹤立枯松。点水滴冻。百尺竿头坐的人也。

    其名曰阿若(惹)憍(骄)陈如。摩诃迦叶(涉)。优楼频螺迦叶。迦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加旃延。阿?楼?。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此列名也。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其先事火。由此命族。阿若者。此翻最初解。阎浮得道。最在先故。佛昔于饥世。化为赤目大鱼。闭气不喘。示为死相。木工五人。先以斧斫其肉。佛时誓言。于当来世。先度此等。先愿与其无生。故名阿若。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宽仁博识。初受法味者。拘邻如比丘第一。

    ○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其先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亦名饮光。以身光映物故。付法藏云。毗婆尸佛灭度后以金师。因塔像金色缺坏。时有贫女乞得金珠。倩彼严饰。金师欢喜。妆莹事毕。立誓为无姻夫妇。九十一劫。人间天上。身恒金色。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行头陀行。大迦叶第一。

    ○优楼频螺。此翻木瓜林。依林住故。那提此翻河。伽耶此翻城。三兄弟皆事火。毗婆尸佛时。共坚刹柱。缘是为兄弟。兄为瓶沙王师。有五百弟子。两弟各二百五十。行兄法。佛作十种变度之。所谓毒龙不中。龙火不烧。恒水不溺。三方取果。此取粳粮。忉利取甘露。知嫌隐去。知念现来。火灭还然。斧举不下。广出瑞应。虽睹众变。邪执未改。复云。瞿昙虽神。不如我道真。佛即语云。汝非罗汉。亦不得道。霍然开悟。师徒皆伏。二弟亦随归佛。成一千比丘。增一阿含云。优楼毗比丘。能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那提比丘。心意寂然。降伏诸结。精进第一。伽耶比丘。观了诸法。都无所著。善能教化。最为第一。

    ○舍利弗。此翻身子。母好形身。身之所生故。经云。过去甥舅。俱为织师。知王宝藏。因穿土盗之。大获珍宝。宝监白王。王曰勿扬。彼盗寻来。伺而执之。甥复令舅。倒入。被执甥恐人识。即级舅头。王令以尸置四衢道。引取其亲。后因贾客群集猥闹。甥以薪覆之。王犹伺取。又因儿童舞戏。投火烧之。又复置酒与伺者饮。伺者大醉。复以酒瓶盛骨而去。王忧狡猾。出女诱之。严防水边。诫其女曰。来者执唤。彼浮先株于水。防者谓人。视之乃株。连日不备。因是得来通女。女执其衣。即授死人手而去。女大唤视之。乃死人手耳。因是有身。生男端正。王令乳母抱出。有呜者执之。一日至煮饼炉下。饼师与饼而呜。王更令抱出。因酤醇酒醉乳母。抱儿而去。出过他国。他国贤其谋。欲以大臣女妻之不允。因字之为儿。聘本国王女许之。王疑其前盗。复以五百骑。鞍马衣服一种相似。往迎妇。时本国王知是前盗。叹其奸诈。以女归之。尔时甥者舍利弗是。尔时舅者调达是也。难陀?难陀二龙。护王舍城。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王及人民。岁设大会。置三高座。坐王太子论师。时身子年八岁。身到会所。问人三座。人具答之。即越众登论床。群儒皆耻。不肯论议。佥曰。胜此小儿。无足显誉。脱其不如。屈辱甚大。皆遣侍者。传语问之。答过问表。尽隳诸幢。无敢当者。及年十六。究尽阅浮典籍。无事不闲。十六大国。议论无双。五天竺国最为第一。后于路中。逢见马胜。威仪庠序。因问师法。答。诸法从缘生。亦复从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一闻此偈。即得须陀洹果。来至佛所。七日遍达佛法渊海。十五日得阿罗汉果。为罗云和尚。增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无疑。舍利弗第一。

    ○大目犍连。此翻莱茯根。又翻胡豆。二物。古仙所嗜。因以命族。往昔曾助辟支佛剃头。浣染缝袈裟。发愿求得神通。昔外道师徒五百。用咒移山。经一月日。簸峨已动。目连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损害。即于山顶虚空中。结跏趺坐。山还不动。外道相谓。我法山动。计日必移。云何不动。必是沙门使尔。自知力弱。归心佛道。难陀?难陀二龙。居须弥边海。佛常飞空上忉利天宫。二龙瞋恨。云何秃人。从我上过。后时佛欲上忉利天。二龙吐黑云闇雾。隐翳三光。诸比丘咸欲降之。佛不听。目连云。我能降是龙。龙以身绕须弥七匝。尾挑海水。头枕山顶。目连倍现其身。绕山十四匝。尾出海外。头枕梵宫。是龙瞋盛。雨金刚砂。目连变砂为宝华。轻软可爱。犹瞋不已。目连化为细身。入龙身内。从眼入耳出。耳入鼻出。钻啮(孽)其身。使受痛苦。其龙乃伏。目连摄巨细二身。示沙门像。将是二龙。来至佛所。增一阿含云。弟子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第一。

    ○摩诃迦旃延。此翻文饰。长阿含云。有外道执断见。谓无他世。答云。今之日月为此世。为他世。若无他世。则无明日。又云。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答。如罪人被驻。宁得归否。又云。若生天上。何故不归。故知无他世。答。如人堕厕得出。宁肯更入厕否。且天上一日。当此百年。生彼三五日。未遑归心设有归者。汝身已化。宁得知之。又云。镬煮罪人。密盖其上。伺之不见神出。故知无他世。答。汝昼眠时。傍人在边。见汝神出否。又云。我剥死人皮。脔肉碎骨。求神不得。故知无他世。答。譬如小儿析薪。寸寸分裂。求火宁有得否。又云。我秤死人更重。若神去应轻。若无神去。应无他世。答。如火与铁合则轻。铁失火则重。人生有神则轻。人死失神则重。又云我见人临死。反转求神不得。故知无他世。答。如人反转求于贝声。宁得声否。又云。汝虽种种破我。我执甚久而不能舍。答。如人采稆。初见麻取麻。次舍麻取麻皮。次舍麻皮取缕。次舍缕取布。次舍布取绢。次舍绢取银。次舍银取金。舍劣取胜。云何不能。又云。非但我如是说。诸人亦如是说。云何谓我为非。答。如两商人逢鬼。鬼为人形。语云。前路丰米足草。载之何为。一商便弃。至于前路。人牛皆饥。为鬼所啖。一商人云。若得新草米。故草米可弃。人牛皆不为鬼啖。诸人妄说。如鬼诳言。汝不纳我言。如不弃故米草。今既得新。何不弃故。又云。我不能舍。劝我则瞋。答。汝如养猪人。路上逢粪。头擎将还。在路逢雨。汁下污头。傍人令弃。反瞋劝者。如是番番析破。外道便伏。增一云。善分别义。敷演道法。迦旃延第一。

    ○阿?楼?。此翻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供辟支佛。九十一劫。果报充足。故名无贫。贤愚经云。弗沙佛末法时饥馑。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悼。白言胜士能受稗否。答云。可耳。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而去。后更采稗。有兔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兔于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取脚更出。用之无尽。恶人恶王。欲来夺之。便见死尸。而彼所睹。纯是金宝。故号无贫。又云。昔为劫贼。入佛寺盗物。佛灯欲灭。那律以箭剔灯。见佛毛竖。即自念言。他尚舍物。我云何盗。便舍而去。以是因缘。得天眼洞视。增一云。我佛法中天眼彻视者。阿那律第一。斛饭王之次子也。

    ○劫宾那。此翻房宿。父母祷房星而生。善占星宿。明识图像。从解得名。增一云。我佛法中。善占星宿日月者。劫宾那第一。又初出家时。欲向佛所。夜值天雨。寄宿陶师房。以草为座。又一比丘亦随后来寄宿。即推草与之。就地而坐。后比丘中夜相问。欲何所之。答云觅佛。后比丘即为说法。豁然得道。后比丘即佛也。由彼与佛同房共宿。得见法身。故名房宿。此从得道处得名。

    ○憍梵钵提。此翻牛呞。亦云牛迹。昔五百世为牛王。牛常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尽。唼唼常嚼。故名牛呞。人但观形。不知有德。若轻笑罗汉。则得大罪。由避人罪故。常居天上。天知有德。不笑其形故。增一云。乐在天上。不乐在人间者。牛迹比丘第一。

    ○离婆多。亦云离越。此翻假和合。释论云。空亭中宿。见二鬼争尸。令其分判。设依理枉理。俱不免害。乃随实而答。大鬼拔其手足。小鬼取尸补之。食意拭口而去。因有烦恼。不测谁身。遂疑此身。从何所来。若是我身。眼见拔去。若是他身。随我行住。由此疑惑。逢人即问。汝见我身否。众僧云。此人易度遂语云。此身本是他人遗体。非己有也。于是得道。增一云。坐禅入定。心不倒乱者。离越比丘第一。

    ○毕陵伽婆蹉。此翻余习。五百世为婆罗门。虽得道果。余习犹高。过恒河水对河神曰。咄小婢驻流。河神为之两派。神往诉佛。佛令忏谢。即合掌云。小婢莫瞋。大众笑云。忏而更骂。佛言。本习如此。实无高心。增一云。树下苦坐。不避风雨者。婆蹉第一。

    ○薄拘罗。此翻善容。色貌端正故。毗婆尸佛时。有一比丘患头痛。尊者夙为贫人。因持一诃黎勒果施之。病愈。缘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中。享福快乐。未尝有病。最后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聘后妻。拘罗年幼。见母作饼。从而索之。后母憎恚。即促拘罗掷置??上。??虽焦热不能烧害。母后煮肉。拘那复索。母益瞋恚。寻置釜中亦不能煮。母后向河。拘罗随去。寻掷水中。大鱼吞之。遭捕入市。遇父买归。时剖鱼腹。拘罗尚活。告父安详。无至伤儿。父既见子。喜拘而出。长大出家。得罗汉果。年百六十岁。自乐寂静。常处闲居。不乐众中。乃至舍利塔亦乐闲静。阿育王。礼诸罗汉塔。次至其塔而说偈言。虽自炼无明。于世少利益。供二十贝子。贝子从塔飞出着王足。闲静少欲。塔亦如是。增一云。寿命极长。终不中夭。常乐闲居。不处众中者。薄拘罗第一。

    ○摩诃俱絺罗。此翻大膝。舍利弗舅也。由来论常胜姊。姊孕论则不胜。知怀智人。寄辨尚尔。何况出家。乃弃家往南天竺。读十八经。时众笑之。累世难通。一生岂冀。喟然叹曰。在家为姊所胜。出家为他所轻。誓读不休。无暇剪爪。时人呼为长爪梵志。学讫还家。问甥所在。人曰为佛弟子。即生大慢。我甥八岁。声震五天。彼沙门者。有何道术。诱我姊子。迳往佛所。索佛论义。世尊曰。汝意以何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为宗。世尊曰。是见受否。志拂袖而去。至中路乃省。叹曰。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处粗。是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不知我堕处。唯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堕处。于是同五百徒众。一时出家。证阿罗汉。增一云。得四辩才。触难能答者。拘絺罗第一。

    ○难陀。亦云放牛难陀。此翻善欢喜。净饭王逼十万释出家。即其一也。

    ○孙陀罗难陀。此翻艳喜。是佛亲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仪挺特。与世殊异。若在众中。有不识者。谓言佛来。弥沙塞律云。摩竭有裸形外道。大聪明。国人号为智者。共身子议论结舌。乃生善心。欲于佛法中出家。见难陀形貌奇伟。叹云。短小比丘。智慧难概。况堂者乎。难陀即度出家。妇即孙陀罗。极端正。食息不相离。佛与阿难入城乞食。次至难陀门首而立。难陀迎礼世尊。时孙陀便作是念。我若放去。世尊必定与其出家。遂牵衣不令出。难陀曰。今可暂放。礼世尊已。我即却回。孙陀罗曰。共作要期。方随意去。以妆湿额而告之曰。此点未干。即宜却至。若迟违者。罚金钱五百。难陀曰。可尔。即至门首礼足。取如来钵。盛满美食。持至门首。世尊遂去。即与阿难。世尊现相。不令取钵。难陀持钵。默然随去。世尊至寺。难陀持钵以奉世尊。食已告曰。难陀汝食我残否。答云我食。佛即授与难陀食已。世尊告曰。汝能出家否。答云出家。即告阿难。汝与难陀剃除须发。答曰如世尊教。即觅剃头人。为其落发。难陀乃握拳语剃者。我不久当作转轮王。汝若剃我发者。当截汝腕。彼即大怖。褁收刀具。即欲辞出。阿难白佛。佛便自去问言。难陀汝出家否。答言出家。是时世尊。自持瓶水。灌其顶上。净人即剃。便作是念。我今敬奉世尊。旦为出家。暮即归舍。既至日晚。寻路而归。世尊于其行路。化作大坑。不能得去。愁苦通夜。诘朝。佛与五百比丘应请。难陀求住守寺。意欲逃去。佛令关房扫地。关南北开。扫此彼秽。复惧佛归。即逃走。于路值佛。隐身树下。佛令其树举枝高上。其身露现。佛见唤还。问云。何故欲去。答。昨与妇别。待还与食。忆妇食耳。佛将彼游天堂。次游地狱。然后歇下。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此翻满。弥多罗翻慈。西域称男为那。女为尼。此从父母两缘得名。内外经书靡不该练。增一云。善能广说。分别义理。满慈子第一。欲还本国利生。佛言。彼国獘恶。汝云何化。答。我当修忍。人若毁。我当自幸不得拳殴。拳殴时。自幸不得木杖。木杖时。自幸不得刀刃。刀刃时。自幸离五浊毒器。由彼忍满。故曰满慈也。

    ○须菩提。此翻空生。生时库藏皆空。占者曰。解空之相吉。故名空生。所修行业。以空为本。常入空定。住无诤三昧。善说空法。有所宣说。皆分别空。佛从忉利天下。率土辐辏。争前顶礼。尊者端坐石室。念诸法空。色非佛。乃至识非佛。眼非佛。乃至意非佛。豁然悟道。得见法身。故名空生。诸弟子中解空第一。

    ○阿难。此翻欢喜。又翻不染。中阿含云。四众若闻阿难所说。若多若少。无不欢喜。欲发问先謦欬。大众皆欢喜。四众若观其嘿。或行住坐卧。指撝处分。进止动转皆欢喜。年二十五。佛前求侍。佛言。阿难胜过去侍。过去侍闻说乃解。今佛未发言。阿难已解。阿难侍佛二十五年。所闻八千犍陀。皆诵不遗。不重问一句。佛灭度后。坐师子床。迦叶大众赞曰。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增一云。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达。堪任奉持者。阿难陀第一。

    ○罗睺罗。此翻覆障。昔塞鼠穴。由是因缘。故名覆障。昔太子求出家。父王不许。殷勤不已。王言汝若有子。听汝出家。太子指腹妃。却后六年。汝当生男。太子出家后。耶输有娠。在胎六年。方得产生。诸释咸瞋。何因有此。欲治欲杀。恶声载道。耶输即焚火坑。发大誓愿。我若非为。子母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证。因抱子投坑。坑变为池。莲华捧体。王及国人乃始释疑。后佛还国。耶输令罗云奉佛欢喜丸。罗云幼稚。竟持上佛。耶输由此息谤。祖王欢喜。虽失其父。而获其子。为金轮王。吾亦何恨。想其长大冀神宝至。而佛索令出家。父王不许。耶输将上高楼。目连飞空来取。佛度出家。付舍利弗为弟子。作沙弥时喜妄语。凡国王大臣居士来欲见佛。俱答言不在。令无量人不得见佛。由妄语故。佛每诃责。佛出行还。使罗云洗足。佛以脚挑澡盆。三覆三仰。然后覆地。命令注水。罗云盆覆注水不得立。佛言。汝今妄语。犹如覆盆。于佛法水。亦不得立。今当实语。莫妄语也。诸弟子中。密行第一。众所知识者。言此等皆是大众首领。人人心知眼识者。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此叙有学众也。真穷惑尽无所事事者。名无学。即阿罗汉是也。研真断惑。而欲造于真穷惑尽者。名学无学也。摩诃波阇波提。此翻大爱道。亦云憍昙弥。此翻尼众主。即佛姨母也。耶输陀罗。此翻华色。亦翻名闻。罗云母也。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此叹菩萨德也。菩萨者梵语之半。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亦名大心众生。具大慈。得大智。修大因。证大果故。梵语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皆于菩提不退转者。荷担如来大事因缘。决定自知成佛不谬。非若小乘自谓已得涅槃。不复道求也。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者。梵语陀罗尼。此翻总持。乐说辩才者。四无碍之二也。九地菩萨。断一障二愚。得四无碍解。一障者。利它不欲行障。二愚者。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二辩才自在愚。于无量所说法陀罗尼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字中现一切名字故。于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辩才自在者。谓辩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菩萨断此二愚。得法自在。非若小乘但得心自在也。转不退转法轮者。得是道以处己。运是道以利人。非若小乘不欣说法。自守幽闲也。供诸佛植众德者。一切如来皆悉供养。一切德本无不培植。不似小乘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也。常为诸佛之所称叹者。菩萨智德宏深。神通游戏。故诸佛咨嗟。不似小乘如来寻常斥之为焦芽败种也。以慈修身善入佛慧者。菩萨视三界为家。等四生为子。借度生以入佛慧。故曰善入。非若小乘观三界如牢狱。视四生如怨贼也。通达大智到于彼岸者。通者推而行之之谓。达者深造自得之谓。大智者即法空智也。菩萨以般若观空。沤和利物。故能诞登道岸。不似小乘得人空智尚在中流也。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者。名者实之宾。菩萨实行既广。故名称亦普。不似小乘独善其身。而名只在一国之内也。能度无量众生者。愿力无穷。度生无尽。非若小乘逮得己利。成就众生。心不喜乐也。宗门谓之寒灰发??。枯木生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者也。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梵语文殊。此翻妙德。思益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想。亦不起非法想故曰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观世音者。思益云。众生见者必得菩提。称名者得免众苦。故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生大悲心。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得大势者。思益云。我投足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不休息者。思益云。若恒河沙劫为一日一夜。以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过百千万亿劫得值一佛。如是于恒河沙等佛所。行诸梵行。修集功德。然后授记心不休息。无有疲倦。故名不休息。宝掌者。普超经云。被上德铠。乃至成佛。无能沮坏。令释大乘。若于梦中。不志二乘。常以慧心。为人宣讲。于珍宝心无所贪惜。故名宝掌。药王者。悲华云。愿贤劫一千诸佛成道。我皆供养。诸佛入灭。我皆起塔。劫尽苦恼。我皆救护。刀兵疾疫。我作医王。然后得佛。宝藏佛言。今当字汝为大净药王。在后作佛。名楼至如来。宝月者。思益云。若诸菩萨。常修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况身受。故名宝月。?陀婆罗此翻善守。思益云。若众生闻名。毕定得三摩提。弥勒此翻慈氏。思益云。若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悲华云。发愿于刀火劫中。拥护众生。导师者。思益云。若菩萨于堕邪道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报。故名导师。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等。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此叙八部众也。如来说法。异类咸遵。故八部龙天不谋而至。不约而亲。譬如北辰不动。而众星皆拱也。先天人众。梵语释提桓因。此翻能主。抚育众善。能作天主故。此天居须弥之顶。总御四洲。明月天子者。月天子也。月者缺也。有亏缺故。下面颇胝迦宝水精所成。能冷能照故。天以自在言。子以慈爱言。宝光天子者。日天子也。日者实也。常充实故。下面亦俱胝迦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故。普香天子者。星天子也。四大天王者。东方名提头赖吒。此云持国。谓护持国土。安益众生故。居黄金山。领二部鬼。一乾闼婆。此云寻香。即帝释乐神。二毗舍阇。此云啖精气鬼。谓啖有情及五谷精气故。护东弗于逮。南方毗楼勒叉。此云增长。能令自他增长善根故。居琉璃山。领二部鬼。一鸠槃荼。此云可畏。二薜荔多。此云魔魅鬼。护南阎浮提。西方毗楼博叉。此云广目。居白银山。领二部鬼。一龙。二富单那。此云热病鬼。护西瞿耶尼。北方毗沙门。此云多闻。以福德名闻四方故。居水精山。领二部众。一夜叉。此云犍疾鬼。飞空速疾故。二罗刹。此云可畏。护北郁单越。由各领二部。不令鬼神恼乱世间故。名护世四王也。明月天子等。是帝释内臣。如卿如相。四大天王。是帝释外臣。如将帅。自在者。即他化自在天。欲界顶天也。大自在者。即摩醯首罗。居色界于大千界顶最自在故。乘白牛。执白拂。一念之间。能知大千雨滴故。娑婆。此云堪忍。以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亦是五趣杂居故。言梵者。此翻离欲。谓创离欲染得根本定故。尸弃者。此翻顶髻。谓顶有肉髻。如螺形故。亦名螺髻。亦名火顶。以火灾至此顶故。又名树提尸弃。彼国以火名树提故。光明大梵即光音天。以此天无寻伺。无言语。用光明为语言故。言等者。等取三禅四禅也。不叙无色者。以无形色故。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难陀。翻欢喜。?。翻善。兄弟常拥护摩竭提国。雨泽以时。百姓皆喜故。娑迦罗。此翻海。于大海中此最胜故。和修吉。此翻多头。德义迦。此翻多舌。以嗜语故。又云能害。谓瞋时嘘气。人畜皆死故。阿那婆达多。此翻无热。从池得名。阎浮诸龙。皆有三患。一热风热砂。烧着皮肉骨髓。以为苦恼。二恶风暴起。吹其宫殿。失其宝饰衣服。龙身自现。以为苦恼。三诸龙娱乐时。金翅鸟王入宫。搏撮始生龙子食之。怖惧生恼。此池无此三患。名无热恼。摩那斯。此云大身修罗。排海淹善见城。此龙萦身以遏海水。优钵。此翻青莲华。从池得名。以此池出此华故。龙王亦食百味。唯末后一口。变为虾蟆。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紧那罗。此翻疑神。似人顶有一角。面极端正。见者生疑。畜生道摄。此天帝奏法乐神也。居七宝山。身有异相。即上奏乐。佛说法时。诸天弦歌。般遮鼓瑟而颂法门。

    有四乾闼婆王。乐(岳)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乾闼婆。此云寻香。以香为食故。亦云香阴。其身出香故。此天帝奏俗乐之神也。乐者。幢倒伎也。乐音者。鼓节弦歌也。美者。幢倒中胜品者。美音者。乐音中胜品者。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阿修罗。此云无酒。往四天下采华酿海。鱼龙业力变为咸水。瞋妒誓断。故名无酒。又名非天。多行谄媚。无天行故。今之修福。怀胜负谄媚心者。多生此类。故云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蹈海。把日擎云。天上求餐。海中酿酒是也。婆稚者。此云被缚。五恶物系颈不得脱故。又常为帝释所缚故。佉罗骞驮。此翻广肩。拥海水者。毗摩质多罗者。毗摩。此云丝。质多罗。此云种种。能以一丝幻作种种事故。又云净心。能波海水。使出声故。索乾闼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叶殿。遂纳为妻。后谗其父。遂交兵。脚波海水。手攻喜见。帝释以般若力不能为害。罗睺罗。此云障持。障持日月故。又云摄恼。以能将手隐摄日月。令天恼故。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口广千由旬。宝珠严身。乐观天女天园林故。常与帝释斗战。若四天下人。孝养父母。供养沙门。诸天有威力。上空雨刀。若不尔者。诸天入宫不出。又日放光照其眼不得见。举手掌障日。世人咸言日蚀。或作大声。世人咸言天兽吼。修罗所食。皆与天同。唯末后一口。变为青泥。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迦楼罗。此云金翅。以翅有种种宝色庄严故。居四天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若对敌翻。此云大嗉。嗉吭也。以常着龙于嗉中故。大满者。以龙为食。常满意故。此鸟有神力。雄化为天子。雌化为天女。住处有宝宫。食亦有百味。而报须食龙故。如意者。项有此珠故。此迦楼罗。一日山东啖一龙王五百小龙。三方亦尔。周而复始。寿八千岁。临终失势。欲啖龙子。龙母嗷嘇之不得食即瞋。从金刚山透海穿地轮过。不能过风轮。风弹之从故孔涌。到金刚山。如是七反。还山顶命终。肉裂火起。将烧宝山。难陀雨雨灭之。肉烂心冲。风轮亦七反堕山上。成如意珠。龙得之为王。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韦提希。此云思惟。瓶沙王之夫人。阿阇世。此云未生怨。王舍城之王也。大经云。以不生佛性。故烦恼怨生。烦恼怨生。故不见佛性。不生烦恼。即见佛性。普超经云。阿阇世。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世。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退坐一面者。谓各退坐以面向佛也。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供养者。施其所好。恭敬者。尽其礼仪。尊重者。竭其诚悃。赞叹者。极其称美。四众竭诚尽敬。世尊无以相酬。欲将菩提场中。所得妙法。授与大众。然恐不能担荷。故先说无量义经以发其机。此无量二字。有二义。一无有限量。故曰无量。此属实相门。是平等法故。二法门多种。故曰无量。此属方便门。谓以无限量法。权开种种无量度生法门故。世尊虽四十余年。淘汰四众。然四众住在法界量里。守一解脱义。不能舍有量心。入无量义。故世尊先说此经以摇撼之。故经云。尔时大庄严菩萨。与八万菩萨。同白佛言。菩萨摩诃萨。欲速成菩提。修行何等法门。佛言。有一法门。名无量义。菩萨欲学此法门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相寂灭。犹如虚空。无有二法。又复深入一切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乃至灭如是法。法相如是(性相寂灭。犹如虚空。无有二法。四相皆如。便是下文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即是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也。无量之量。是如来自心现量境界。所谓无心之心量也。所谓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也)。如是观察四相本末。悉遍知已。次复观察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如是观已。而入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是无相。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若能如是修一法门无量义者。必得疾成菩提。(是观察众生。性欲不同。故以一法。开无量义。此无量义。即多多之谓。此便是随众生性欲。以一乘道。分别说三。其实元是一相一味之法。此便是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也。前段是观察实相门。此段是观察生灭门。即以无限量门。分别种种无量法门者。无非欲其离念。皈于实相也)大庄严云。世尊自从得道已来。四十余年。常为众生演说四相之义。苦义。空义。无常无我。无大无小。无生无灭。一相无相。法性法相。本来空寂。若有闻者。咸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须陀洹果等。及辟支佛道。发菩提心。登初地二地。乃至十地。往日所说诸法之义。与今所说有何等异。而言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菩萨修行。必成菩提。佛告大庄严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菩提(可见授记作佛。方是本怀)。善男子。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河溪渠。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果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虽是一。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