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经疏记科会最新章节!

释广大义。一切众生。不越三界。三界普度。方名广大。若一众生不与度者。非广大也。故经标云所有一切众生。即统该也。

    ○梵语仆呼缮那。此云众生。智度论云。五蕴和合中生。故云众生。瑜伽论云。思业为因。卵胎湿化为缘。五蕴初起。名之为生。

    ○类即流类。即胎卵等四也。

    △二释列三。初受生差别。二依止差别。三境界差别。初受生差别二。初释文。二通难。

    初释文。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疏】若卵下。二列。三。一受生差别。天狱化生。鬼通胎化。人畜各四。诸余微细水陆地空。不可具分品类。

    【记】若卵下。二释列。三。初中二。初释文。

    ○禀命之始。名曰受生。即初起之时也。卵等四异。故云差别。谓卵?中生。胎藏中生。依湿而生。化忽然生。故不同也。

    ○然三界众生。不出五道。以四摄五。亦得具足。故疏次云天狱等化生。斯则从狭之宽明也。

    ○天狱化生者。天上地狱。唯是化生。最狭也。

    ○鬼通胎化者。鬼宽也。谓地行罗刹。及鬼子母。皆是胎生。故有鬼母白目连曰。我昼夜分。各生五百子。随生自食。虽尽不饱。故知有胎生鬼也。余皆化生也。

    ○人畜各四者。人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生常人。湿即柰女。从庵罗树湿气而生。化生即劫初之人。故俱舍云。二禅福将尽。下生赡部洲。畜具四者。正法念经云。化生金翅鸟。能食四生龙。乃至湿生也。然禽兽虽殊。皆畜生道摄。余兽皆胎。余鸟皆卵也。

    ○诸余微细等者。如华严云。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乃至云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以今经中无别说处。不可构虚而言。故疏结云不可具分品类也。

    △二通难。

    【疏】卵劣在初者。二释。一约境。具缘多者为首。二约心。从本至末为次。

    【记】卵劣下。二通难。

    ○应难云。卵生最劣。云何在初。化生最胜。云何居末。

    ○二释下。通。

    ○约境等者。谓卵生必具胎湿化。以未生处胎。胎中必湿。无而忽有为化。胎生必兼湿化。湿必兼化。化不必兼余。但从于无而忽有故。此则前前必具后后。后后不具前前。故为此次也。

    ○约心从本等者。谓众生本因起业。业识即根本无明。与本性和合。能所未分。混沌如卵。卵即卵?。故药师经云。破无明?。竭烦恼河。无明发业。蕴在藏识为胎。受生为湿。生时从无而忽有为化。由是义故。故为此次也。

    △二依止差别。

    若有色。若无色。

    【疏】二依止差别。有色四禅。无色四空。

    【记】依止差别者。依止即是众生身。身见依止。依止义异。故云差别。故疏次云有色无色等。有色即以色为身。无色即以四蕴为身。又色界有四禅(云云)。无色有四空(云云)。如是品类不同。故云依止差别。

    ○问。如有经云。佛涅槃时。无色界天。泪下如雨既有泪下。云何无色。答所言无色者。无业果色。不无定果色。故不违也。

    △三境界差别。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疏】三境界差别。功德施云。有想则空识二处。无想则无所有处。非等则有顶。

    【记】境界差别者。虽言境界。意明空等四处。空识二处者。无色界第一第二天也。无所有处者。第三天也。非有想非无想者。第四天也。无粗想有细想故。是三有之顶。故云有顶。

    ○问。下二界皆有色。何故唯言四禅以为色界。又色界亦有一天名为无想。云何唯指无所有处为无想耶。答。三界统论。不出五事。谓欲。色。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然非有无想。即局于有顶一天。色界一天虽名无想。已从多分通名色界。故但指无所有处为无想。其余三事。从空识二处已下乃至欲界相望。有无宽狭不同。谓欲界具三。色界无欲。无色界唯想。无色无欲。故立有想之名。色界虽有想。恐滥上名。故立有色之目。欲界虽兼色想。上已占于二名。拣异彼故。但名欲界。下下必具于上上。上上不兼于下下。故立名之本。其在兹焉。如有三人。一人解经律论。一人解经律。一人唯解律。拣别立号。云云可知。

    ○又欲界。三欲五妙欲境胜故。色界。细妙色胜故。无色。想心胜故。由是欲唯欲界。色通二界。想遍三界。无想通上三界。非有想非无想局上一界。斯则不同功德施所释也。

    △二第一心(疏)二。初释文。二通难。

    初释文。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记】二中。经我者。即发菩提心菩萨所称。今佛说彼也。

    ○涅槃者。秦译灭度。今经上梵下唐。故云而灭度之。若具足梵音。应云摩诃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圆寂。今经论中。多言涅槃也。

    ○然准唯识论说。有四种涅槃。一自性清净涅槃。凡圣同有。二有余依。即由烦恼障。有苦依身故。三无余依。身出生死。苦无依故。然小乘以灰身灭智为无余。无余有三。一烦恼余。二业余。三果报余。大乘则以究竟宝所为无余。故智论说。四住地烦恼尽。名有余依。五住地烦恼尽。名无余依。四无住处。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槃故。

    【疏】二第一心。即无住处涅槃。不共二乘。故云第一。

    【记】疏即无下。即大乘之无余。四种之中无住处涅槃也。谓不住菩萨变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断涅槃。即真无住处。名为无余。若小乘无余。如有情灭减不别。今不同彼。故云不共二乘。不共者。即非彼四之第三。则言同而意异也。如法华经云。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尔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此则二障都尽。二死永离也。

    ○第一者。结归偈旨仍释科名。意谓若非无住处之无余。焉得弥勒指为第一心耶。

    △二通难二。初通五性难。二通八难难。初通五性难二。初难。二通。

    初难。

    【疏】无著云。何故愿此。不可得义。

    【记】无著下。初二句难。意云。一切众生。五性差别。云何皆入无余涅槃。三分半众生不得成佛。故云不可得义。

    △二通。

    【疏】生所摄故。

    【记】生所摄者。答也。此是无著立量。成立皆可度也。应立量云。三分半众生是有法。定皆成佛故为宗。因云生所摄故。同喻一分半众生。意云涅槃经说。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圆觉经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此则是可得义。安云不得。

    △二通八难难二。初难。二通。

    初难。

    【疏】又云。卵湿无想有顶。则不能云何普入。

    【记】又云。卵湿等者。举难处难也。卵湿则畜生难。无想有顶即长寿天难。虽举二处。意兼八难。八难。谓三涂。北洲。长寿天。佛前佛后。世智辩聪。无根等。难意云。难处即不可度。云何皆人。

    △二通。

    【疏】有三因缘。一。难处生者待时故。二。非难处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已成熟者解脱之故。

    【记】有三因缘等者。答也。难处待时者。此亦令成其种也。意云。难处众生。不可常定。至非难处而度脱之。若得成种。迟速之间。必须成熟。发广大心。故合无遗。非难处者。虽即未度。且令成熟。已熟可知。此稍同前护付之义也。

    △三常心。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疏】三常心。一性空故。二同体故。论云。自身灭度。无异众生。三本寂故。四无念故。五法界故。

    【记】三中疏。一性空者。众生缘生。缘生无性。故即空也。

    ○同体者。同一真如性故。故起信论云。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反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论云下。引证。此语犹反。应云。众生灭度。无异自身。宁于自身。起于他想。

    ○本寂者。相本自尽。不待灭故。净名云。一切众生。即寂灭相。不复更灭。

    ○问。此与性空何别。答。前但即空。此则本来成佛。成佛即入涅槃。故云本寂。前浅后深可知。

    ○无念者。有念即有众生。如无翳则空华不现。

    ○法界者。一真法界。平等无差。云何于中。见自他相。故偈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此上五义。大云之文。然于中。一三约所。二约能所。四唯约能。五该本末也。

    ○大抵意云。若见众生有可度者。即生疲劳。不能常度。反此即常也。又度与不度。其心不二。名之为常也。故金刚三昧经云。若化众生。不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

    △四不倒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记】四中。经何以故者。徴意云。设所见有众生可度。此何遇耶。

    ○次通云。若菩萨有我等相。即非菩萨。此是反明。意云。是真菩萨。必无我为能度。岂更见有众生得灭度耶。

    【疏】四不倒心。论云。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相故。

    【记】远离依止身见众生等。依止即身见异名。亦名相续。梵云萨迦耶。此云身见。等于我人寿者也。此名身见者。以依于身。起此见故。故云依止身见众生等相。又身见为本。诸余见等依此而生故。今皆远离。故云等相也。

    【疏】无著云。已断我见。得自行平等相故。信解自他平等。

    【记】已断等者。内无我。即无自相。无自相即平等。平等即空义也。

    ○信解等者。以己方人也。由内无自相。故得外无他相。中有故字。是所以也。既无自他之相。即自他平等。志公云。以我身空诸法空。千品万类悉皆同。

    【疏】显示降伏心中摄散时。众生想亦不转。如彼尔??。

    【记】显示。降伏等者。准无著论。广大第一当住。常心当修。不倒当降。安住一段之中。便具三义。今此段文。正当降义。故云显示降伏等也。

    ○不转者。转即生起义。意云。我见等不生起也。我不生起。正是降心义也。

    ○尔炎者。梵语。此云智母。即根本智。能生后得。故名智母。以根本智。虽内证真理。而无能证之心。今后得智。虽外度生。而无能度之念。故云如尔炎也。

    ○如是用意。名不颠倒心。反之即颠倒耳。

    △二答修行降心问五。初总标。二别释。三总结。四显益。五结劝。初总标(疏)二。初释文。二通意。

    初释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二答修行降心问。五。初总标于法者。统标诸法。应无下。正明修行。

    【记】二答修行五。一总标。

    ○疏于法统标者。谓色声等六。通名法故。故魏经云。不住于事。

    △二通意二。初问。二答。

    初问。

    【疏】问菩萨万行。何唯说一。

    【记】菩萨万行者。谓自利利他。事行理行如是等行。无量无边。今言万者。且举大数。

    △二答二。初正释。二证释。

    初正释。

    【疏】答。万行不出六度。六度总名布施。

    【记】总名布施者。谓第一。即资生施。第二第三。即无畏施。四五六度。皆名法施。

    △二证释二。初引偈证摄。二释摄所以。

    初引偈证摄。

    【疏】故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记】偈云下。引偈释。于中。初二句标。第三句配。第四句结也。

    ○一二三者。谓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也。是则三施为能摄。六度为所摄。

    △二释摄所以。

    【疏】无著云。若无精进。疲倦故。不能说法。若无禅定。即贪信敬利养。染心说法。若无智慧。便颠倒说法。

    【记】无著下。摄所以也。前二义显。法施义隐。故疏明矣。

    ○然要略明。资生者。资即外财也。无畏者。由持戒忍辱故。无心害物。设有冤家。亦不仇报也。

    ○若无精进等者。起信云。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远离怯弱等。

    ○若无禅定等者。下文云。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动即无染义也。拟心即差。尚名为染。况贪信敬名利等。岂得非愆。

    ○若无智慧等者。说火湿水热地动风坚。名为颠倒。若说事如事。说理如理。则非颠倒。

    ○由是。开一施为三施。开三施为六度。开六度为万行。万行不出六度。六度不出三施。三施不出一种檀那。是故此中。唯言布施。

    △二别释(疏)三。初标。二列。三释。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疏】二别释。

    【记】二别释。

    △初标。

    【疏】本论但指三事。

    【记】疏指三事者。六境虽差。统唯三事。

    △二列。

    【疏】谓自身。报恩。果报。

    【记】谓自下。列。

    △三释二。初标。二释。

    初标。

    【疏】偈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

    【记】偈云下。释。初二句。标。

    ○斯不著者。斯。此也。不令着此三事也。

    △二释。

    【疏】护存己不施。防求于异事。

    【记】次二句。释。

    ○存己不施者。释上自身也。为着自身。不行施故。

    ○求异事者。释上报恩果报也。此非菩萨所行正行。故云异事。

    ○报恩。酬过去之恩。果报。望未来之报。自身不施。义当现在。护亦防也。意令于此三世事中防护。悉皆不着。即是不住色等亦施也。

    △三总结(疏)二。初正解经文。二指斥谬判。初正解经文二。初指前论文。二显今经意。

    初指前论文。

    【疏】三总结。前但指三事。

    【记】三中。疏前但下。意云前之三事。收过未尽。不妨有不着自身。不着果报。不为报恩。而行施者。亦非无住。

    △二显今经意二。初正解。二引证。

    初正解。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疏】今则心境空有。微细尽袪。

    【记】今则下。显今经意。

    ○心即能缘。境即所缘。有即双该心境。及心境所余。收不尽者。皆有字摄。空者。即离心境等相也。

    ○问。住境理有所乖。离心此复何失。答。空有二法。相待立名。有之与空。二俱是相。随堕一相。非是常心。是故此令一切皆遣。

    ○微细尽袪者。不论心境空有。起心动念。则乖法体是故一切尽令袪遣。直须施时。其心平等。不起分别。方成无住也。

    ○问。若然者。生心动念。则非无住。且众生心行。任运非常。若待相应。毕竟无分。若一向不施。又不成佛因。若行布施。即堕住相。进退不可。其事云何。答。欲求菩提。必须行施。初行施时。难顿相应。要须用心。方便随顺。任运起念。作意远之。用心多时。自然任运得与理合。从微至着。渐次相应尔。如起信说真如。离言说名字。心缘不及。遂致问云。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故答云。若知一切法。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云云)。

    △二引证。

    【疏】故偈云。远离取相心。论云。不见施物受者施者。无著云。不住相想。

    【记】偈云下。引证上义故知心境空有等。莫非相也。

    ○论云下。约离二执三轮。释上离相。施物是法。施者受者是人。今皆不见。则离二执。名为二空。二空皆离。即三轮体空。轮者。喻也。如车轮。内虚方能运转。故老子云。当其无。有车之用。三事体空。能招佛果。三体体实。即堕世间。斯则以无相轮。摧三有相。超世出世间也。

    ○无著下。但证成上义。相即境也。想即心也。

    △二指斥谬判。

    【疏】有人将此结文为答降伏问。非也。前标次释次结。皆云无住。都是修行中降伏之义。何忽偏判配结之文。为答别问。

    【记】有人下。指斥谬判。如文。

    △四显益(疏)二。初科释文意。二别辩喻旨【记】四显益经。此亦别断一疑。应云无住则无福德疑也。大云二十七疑。从此便为第一。云无住有福疑。今则不取为大段疑数。何者缘是答问之中曲分疑也。故论云。得降伏心故。是以次说布施利益不住相者施成就故。次后方始文势云。自此已下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也。疏二。一科释文意。

    △初科释文意二。初释徴。二释释。

    初释徴。

    何以故。

    【疏】四显益。初句微者。论云。若离施等相想。云何成就施福。

    【记】若离等者。释微意也。以魏云不住相想。遂疑云若存施想。即有施因。以有施因。方有施果。既无施想。则无施因。因尚不成。果何得立。如放债须起。若忘谁还。此疑同无记心中行施也。

    △二释释三。初法说。二喻说。三法合。

    初法说。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疏】若菩萨下。释。于中三。初法说。为疑无福。不可思以断之。

    【记】法中亦尔。不可思量者。以是无相施福。故不可思量。

    △二喻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疏】东方下。喻说。可知。

    【记】喻中。东方是众方之首。是故先明。南西北方。如次例说。

    ○法喻皆同不可思量。意云。非谓无空。此空相对。义在合中。

    △三法合。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疏】菩萨无住相下。法合。

    △二别辨喻旨。

    【疏】虚空者。无著云。犹如虚空。有三因缘。一遍一切处。谓住不住相中福生故。二宽广高大殊胜故。三无尽究竟不穷故。

    【记】虚空下。二别辨喻旨。

    ○遍一切处者。谓色非色中。皆有空故。

    ○谓住下。法合也。住不住中。皆有福故。谓近感十王住中福。远招菩提不住福。又近得色身住中福。远得法身不住福。空虽无相。非谓无空。福虽不住。非谓无福。

    ○二者。宽广即横遍十方。高即竖穷三际。大即通该横竖。如上之义。法喻皆大。殊胜者。喻则三灾不坏。法则四相不迁。

    ○三者。无尽究竟不穷。盖一义耳。然世界有尽。虚空无穷。有漏有穷。无漏无尽。三种常义。厥在兹焉。

    ○大抵意云。无住之福。遍满一切。无住之福。高大殊胜。无住之福。究竟不穷。犹如虚空。思量不及。以称法界。故得如斯。义利昭然。复何所惑。

    △五结劝。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疏】五结劝。

    【记】五中。经但应如所教住者。问。前令不住。此又令住。住与不住。何是何非。答。前令不住用心。此令住于不住。不住而住。即住真空。如鸟不住空。却能住空。若住于空。即不住空也。故魏经云。但应如是行于布施。

    【记】准此答三问已。便合经终。入流通分。缘空生于如来答处。生起疑情。所以为断。断已又起。展转滋多。执尽疑除。终二十七段。由是更有次下经文也。

    金刚经疏记科会卷第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