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朱子最新章节!

事,丝毫不敢疏忽。

    最初,龟山先生杨文靖在东南地区传授学问,追随他的人特别多,要说其中能够深入思考、竭力而行、造诣极深的人,只有罗仲素一个人而已。剑浦人李延平是罗仲素的亲传弟子,学业完成后,独居在山野之中,在水竹之间编茅为屋,世上很少有人知道他。与他一同求学的邓迪(字天启,沙县人)唯独评价他:“愿中(李延平的字)这个人,好像盛水的玉壶和中秋的月亮一样,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朱松和李延平原本是同师受业的朋友,把邓迪看做是自己的知音。朱熹小时候,经常听说李延平,内心仰慕他很久了。

    从同安回去以后,朱熹不顾数百里之远,前往拜谒李延平并接受他的教导。朱熹从小就失去父亲,曾经跟刘屏山学习。长大后,便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李延平。至于论说学问,还没有契合,他每次在李延平面前朗诵称心的文章,李延平也没有表示肯定。李延平对他说:“做学问的方法,不在于话多,只要静坐使自己的内心澄澈,体会感受天理。长期坚持这么做,就可以逐渐明白,讲解阐述自己的学术理论才能让人信服。”朱熹常常在沉静之中,感受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产生前表现出的景象是怎样的,而追求所谓的中庸之道。朱熹境界水平之高,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朱熹对李延平的话不服,可能是年轻气盛的原因吧。后来反复体会李延平的话,好像有所领悟,于是他放弃了所有以前学的东西,拜李延平为师。朱熹曾对他的门生赵师夏说:“我开始学习的时候,也是追求空洞浮华的文辞,喜欢相同的观点而厌恶异端学说,喜欢宏大的论断而耻于细枝末节。对李延平的话认为何必这么费事,心中怀疑,感到不服。现在才知道他没有欺骗我。”朱熹的学问切实,是从这里开始的。

    朱熹彻底地改变后,李延平特别赞赏他,在给他的朋友罗博文的书信中写道:“朱熹学习十分用功,乐于向善,怕失道义,我们这群人中很少有他这样的。”又说:“这个人悟性非常高,刻苦学习的劲头令人敬畏,阐述学问特别能探寻其中的微妙之处。”还说:“这个人没有别的追求,单纯的专心致志研究学问。一开始讲学的时候,很受道理束缚,现在逐渐能融会贯通,在日常事务中能够专心下功夫。如果在这上面渐渐纯熟,那么就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而朱熹也说:“很高兴能够跟李延平老师交往,每次从他那里学习回来,所学到的都是更加高深的学问。”老师和徒弟互相投合达到这样的程度。

    朱熹到李延平处求学,每次都住在西林院的僧人惟可的住所,方便早晚往来去求教。白天听闻的道理,晚上逐字逐句思考,就像是书上说的“温故知新”那样,有所疑惑则第二天再请教老师。

    【评论】

    学问也有很多种,古人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都有很出名的。至于研究义理的学问,汉代儒学家虽然也有精辟的论述(清末陈澧撰写的《汉儒通义》七卷记载得非常详细),但到宋代的儒学家才分析得最清楚、论述得最透彻。现在的人只是在学校课堂中学习知识,却不知道真正的儒学。这些知识要么空洞浅薄,要么专注于表面,这个弊端和从前的科举制度一样,所谓的什么甘蔗最后都变成渣子。朱熹所拜的老师,像屏山、草堂、籍溪、延平四位学者,都是朱松的朋友,朱松把他们留给自己的儿子。世上当父亲的,只知道积攒金钱留给子孙,哪里知道把贤师良友留给子孙呢?

    朱熹才见到李延平的时候,不是非常合拍,最后才后悔自己的见识肤浅,从而虚心接受教育,李延平也倾尽所学教导朱熹。例如在给朱熹的书信中写道:“我早年跟随罗仲素老师学习,从年轻的时候就对学问有些粗略的认识,等到中年的时候毫无建树,被俗事缠身。幸运的是这些年遇到了朱熹,在颓废的境遇中一同研究阐述学问,如果不是受此激发,恐怕就要颓废终老吧,遇到朱熹是多么值得欣慰啊。”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