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在你身后最新章节!

    母亲钱瑛要她报财会金融,她还是全部照办,只是默默地把一所三线城市二流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也填入了志愿表,又是那样默默地考出一个比任何一次模拟都低二十分以上的成绩,恰好掉到那个学校。

    “The Hudec building,”魏大雷点头,报出建筑师邬达克的姓名,十分熟稔,“我去那里看过房子。”

    随清听得一怔,类似的事,她也做过。

    一路上,魏大雷告诉她,自己眼下住一处新式里弄房子,是他一个朋友租的。那个朋友在国际学校教书,现在正带队外出比赛,恰好可以借给他暂住。这一阵,他也在附近看过几个地方,但还没找到合适的。

    去往新区的路上,她回想起方才的对话,惊异于自己竟会对他说了那么多。名士公寓的事,吴惟不感兴趣,所以她只对曾晨说过,世上第二个知道这件小事的人,便是魏大雷。

    大概因为这里曾经是法国人的租界,这个路口有五条马路交汇,呈放射形散开。规划者的初衷似乎是想模仿巴黎星形广场的样子,后来不知是条件所限,还是突然变了主意,最终只留下一颗不太规整的五芒星。其中两条路夹出一个地块,若是从空中俯瞰,形状是个锐角三角形。名士公寓就是建在这个三角形上,如量体裁衣,处处妥帖。

    “还差口气,上次去主要学木工了,等我下次去了再努力一下……”他也笑着回答,很快地看了她一眼,又望向车窗外,像是有些不好意思。

    魏大雷倒觉得她比较奇怪,反问:“有句话叫‘白塔的木匠,五屯的画匠’,你没听过吗?”

    车子从公寓旁边经过,透过车窗望出去,恰好是三角形最长的那条斜边。底层是南方常见的骑楼样式,上面却是西式公寓,搁在今天也算特别,更可想见它一百年前刚刚落成时的风姿奇异。

    “还有什么活儿有意思?”随清倒觉得他这个人挺有意思的。

    车子于是靠边停下,他开门下去,拿了后排位子上的纸箱,站在街沿向她致谢道别。

    回到家中,小学生将平面图勾画在一本英语练习簿的末页。每次的所得,只能补全图中的一小部分,直至拼凑出全貌,才发现其中每套公寓竟然都十分周正,所有的斜墙与锐角恰好都留在走廊之类的公共区域里。

    随清懂他的意思,但还是问:“标准件不好吗?”

    “我这个人,实在是不聪明。要是凭我,无论如何想不出这样的格局,”随清自嘲,“所以,那个时候心里只有三个字——好神奇!”

    “那个,是名士公寓。”她终于打破沉默。

    “还不就是为了卖木工胶嘛,”大雷回答,“杜邦最大的生意除了油漆就是胶水。能做混凝土的施工队少了,木结构的民居自然就多了,框架和预制板之间都是拿木工胶粘的。便宜是便宜,方便也是方便,但住在那种房子里,不就是外面空气好,回家补甲醛嘛?”

    “那个……有意思吗?”随清笑,直觉此人的兴趣点着实有些怪异。

    于是,后来就较着劲比谁的孩子更好。澳洲那边也是个女孩,比随清小着四岁。绘画,芭蕾,钢琴,那边学了什么,随清便也要学什么,而且必须学得更多更深。一切都按照钱瑛的计划环环相扣地推进,绝无商量的余地。

    神思才刚飘开去,身旁的人突然提醒:“到了,就是这里。”

    “混凝土搅拌啊。”他却好像理所当然。

    “木头多就有好木工啊?”魏大雷笑起来,“白塔那边根本不出木头,反倒是有数不清的好木匠。跟他们比起来,美国的那些根本不能叫木工。用的都是工厂出来的标准化预制件,殖民地式门廊,新英格兰屋顶,法式乡村阳台,爱奥尼立柱,要什么就订什么,要几根就订几根。整套送到,再让施工队拼在一起,就跟搭乐高似的。”

    钱瑛一直没能把这件事放下,一开始是较着劲比谁的日子过得更好。随伟移民之前,一直说准备把公司开到那边去大赚一笔,结果到澳洲之后反而没了动静,想来这异国他乡的要做生意并不容易。钱瑛为此很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但也只是高兴了一下子而已,凭她的学历和能力,在合资企业升到财务主管的位子也已经是到顶了。

    这个两口之家全凭钱瑛做主,她,是没有声音的。

    然而,不知为什么,她自己竟也被这啰嗦传染,忍不住打开话匣,问他:“你怎么会想到去G南?在那里都干什么了?”

    魏大雷又道:“而且还不光是木工,工地上别的活儿也很有意思的。”

    “什么?”随清难以置信。

    “是不便宜,”他笑着点头,“但我想造的又不是巴别塔,或者什么地标建筑。不用很大,不用豪华,而且我更愿意自己动手。”

    两人就在那里说了再见,大雷转身端着纸箱走进弄堂里。

    明天,该做些什么?她知道他未曾说出口的问题,笑对他道:“我有你的手机号码,我会联系你。”

    钱瑛说的那个“他”,是她的父亲随伟。

    这种事谁有心去比,谁就已经输了,随清很想这么对母亲说。而且,赢了又如何呢?远在悉尼的那家人也许根本就不关心她们过得怎么样。

    这里哪来的女童军,随清摇头,说起故事余下的部分。

    前方的交通信号灯开始倒数,归零后变绿,她松掉刹车,通过那个路口,转上另一条路。

    “一定要比他那边的孩子出色,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浪费时间,我的时间啊!”她记得母亲钱瑛这样对她喊叫。

    读小学的时候,她上学放学都从这里经过,骑楼下长长的卷廊就是他们同学道里的游戏场。那时的她已经开始对这座房子好奇,想知道其中的住户如何生活在三角形的房间里,家居怎么摆,窗户又怎么开。只可惜公寓内部一直都是私宅,从未开放供人参观,当时作为小学生的她更加无从查到图纸。

    随清当然听过,为了G南那个项目,她这一阵也看了不少关于西北建筑方面的书,此时便解释了一句:“我的意思是,北美那么大的木材供应量,又有那么多木结构建筑,应该也有很多好木工吧?”

    “你这爱好,挺费钱的。”随清评价,并非揶揄,纯属实话实说。

    但钱瑛却一直记着随伟离婚时的承诺——供给女儿所有的教育费用。于是,每隔一阵,随清便不得不打越洋电话去向父亲索要学费和各种课外班的支出,而她的父亲其实连她在读几年级都已经不记清了。去向这样一个人要钱,场面可想而知的惨烈。她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母亲要她去,她还是去了,在电话里复述着每一句钱瑛要她说的话。

    一时间,车里又静下来,只是很普通的安静,却被方才那番玩笑反衬得有些尴尬。直至遇到红灯,车子在路口停下等候,随清看到对面街角那座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建筑。

    年轻时的随伟在汽配城开着一家贸易公司,一米九十多的身高,驾一部吉普车,面孔白白净净,嘴巴又会说,很讨女人喜欢。随清三岁的时候,随伟与钱瑛离了婚,很快又另外成家。第二任的妻子是澳大利亚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