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中国文学论丛最新章节!

    中国人最重品,人有人品,物亦称物品。乃就其人与物之价值意义而加以衡量评判,以定其高下,斯谓之品。西方商业社会,以物相贸易,其物出售获利高,斯其物贵,西方之物分品应在此。中国农业社会,五谷果瓜菜蔬,以及牛羊鸡豚鱼虾之类,主要在供各自食用,斯无甚多价值分别,乃不言品,而言味。

    《中庸》言:"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西方人亦饮食,亦知味。惟其求味则与中国人不同。中国人烹饪,主五味调和,甜酸苦辣咸,斟酌配合同在一锅煮,其味自别。西方人则肉自肉,鱼自鱼,甜酸苦辣咸诸调味品亦分别盛碟中,由进食者自加调和,其味乃显与中国大不同。

    又中国人把鸡鸭鱼肉主食品与其他果瓜菜蔬副食品同煮。西方人则必主食副食分别煮,由食者分别进口。故中国食味主和,西方食味主别,此乃中西文化不同一大要点。

    食品亦如商品,有贵贱不同。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可也。"鱼易得,人所共尝。熊掌难得,故求一试。倘必得熊掌而后食,则其人非饿死不可。孟子乃北方人,鱼亦难得。故中国北方人多食羊,南方人多食鱼。孟子乃指味之难得者言。惟难中求易,只善加烹调,有美味,斯可矣。此又中国人生哲学一要点。故曰:"莫不饮食,鲜能知味。"其深义乃在此。

    西方人重分别,即如鸡,又分生蛋与食用两种,但并主多产,故洋鸡亦不如中国土鸡之美味。今日国人则必主洋化,否则谓之土头土脑。实则洋化人与土头土脑人,情味亦别,此亦易知。

    西方人烹鱼常斩其头尾,仅烹其身,因其好分别,遂有选择,不知头尾各有佳味。即以人之一生论,亦可分孩童、成年、中、老各期,贵能通其全生而为一。老年之味,在能回忆其孩童之当年。孩童则贵能对其成年后之想望。如老人无过去之回忆,幼童无将来之想望,就全人生言,可谓无味。有人说美国社会幼年如在天堂,中年如入战场,老年如进坟墓。将全人生割裂三分,则天堂又无可留恋。战场博斗,亦不营为进坟墓作准备,人生之意义价值又何在。

    西方有拳王争霸战,拳王登坛,围坐而观者盈万,一拳王所得亦盈几百万美金。然求为一拳王,十五六时即须苦练,年过二十即登坛应敌,三十后便当准备退休。如阿里连膺拳王宝座荣位已三次,不甘退休,第四次争霸,终于败阵下来,但人寿应以七八十为期,三十余退休,此下尚有四五十年,却不能另换一人生,仅赖多金作消遣,闲度岁月。最近并有一拳王,当场受伤至死者,此等事宁复有人生之价值意义可言?此亦如吃鱼仅吃一中段,头尾皆斩去。其实西方人生多类此。此之谓割裂为生,乃不知味之至。

    西方商业社会贵财富,财富之于人生亦仅如一兼味,用来作调味用,决不可当作主味。桌上只放甜酸苦辣咸种种调味品,而无牛羊猪鱼鸡鸭种种主味,试问如何下口。但主味亦得有兼味始可。原始人捕一羊,捉一鱼,不知用兼味亦以果腹,日久乃知用兼味,但断不能因有兼味遂忘其主味。如男婚女嫁,乃人生主味所在,婚前一段恋爱经过,亦只是其兼味。今既主自由恋爱,又主自由离婚。一若恋爱乃主味,婚姻转成兼味,此又不知味之至矣。

    重视恋爱犹可,乃亦重视战争。恋爱尚可谓是人生中一甜味,战争则是一辣味苦味。食品多用甜犹不可,多用辣更不可,何论苦。最常须用咸,甜酸次之,辣更次之。余为无锡人,食品多甜味,然非专用甜。湖南、四川喜用辣,然亦非专用辣。皆须调和,配合适当,始成佳味。尤宜善择主味,并不每一食品必加甜必加辣。西方文学,几乎十之八九必涉及男女恋爱。而近日国际来往最大敬礼乃属军礼,贵宾在临,必以三军仪队表示欢迎。又贵宾必往阵亡将士纪念处行礼志哀悼。是国与国亦以战争结友好也。则天下焉得不乱,世界又向何道求和平。此亦可谓人生之不知味。

    中国论人必重品,尤要者为君子小人之辨。女子则必首辨贞淫。西方人重富贵,财富多少,权位高下,皆有客观条件,岂待品评。然贵为天子,有不得预于君子之列。财可敌国,亦可沦为小人。故中国称人物,物者,即品评义。《汉书》有《古今人表》,分人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各分上中下,共九品。贵为天子,有列在下品者。非富非贵,亦有高列上品者。西方人重富贵,显然不平等,故人人求平等,并求出人头地。如练拳击,荣登拳王宝座即是矣。中国人亦有终身练拳击者,如少林,如武当,率以出家人为多。然必尚侠义,始为上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史记》有《游侠列传》,名列史乘,千古不朽。故曰:"行行出状元。"即拳击亦可列人品之上等,然拳击终为兼味,侠义始是主味。以拳击为主味,斯称无味。

    中国文化中饮膳为世界之冠,已得世人公认。中国人特多人情味,亦得世人公认。使人生果得多情多味,他又何求。故中国人生,乃特以情味深厚而陶冶出人之品格德性,为求一至美尽善之理想而注意缔造出一高级人品来,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大特点。

    人生在天地万物人群之包围中,人品陶冶尤赖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协调之养育而促成。以言天时,中国得天独厚,地处北温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寒暖变化,二十四节令各有其特性与佳趣。又有人文节,如三月三之上巳,五月五之端午,七月七之鹊桥相会,八月半之中秋,九月九之重阳,乃至自然节令中之清明寒食、冬至,以及岁首岁尾,一年三百六十天,不时有特殊礼俗,特殊欣赏,特殊回念与特殊想望。苍苍者天,乃亦特多人情味。四时佳节,连绵不断,不啻如一首诗,而由诗人文学家代为歌咏。诗骚以来三千年,此一首诗咏唱不绝,天人合一,即在诗人之喉中笔下,歌出写出,而中国人生则涵泳在此一首诗中,其富情味为何如。

    次言地利,中国全国之锦绣河山,乃为中国人陶冶品格一大温床。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山水之乐,其性其情,固本天赋,亦属地成。东岳泰山,西岳华山,积朝野数千年之经营,有天然,亦有人文。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以及其他如四川之峨眉,云南之括苍,湖北之武当,安徽之黄山、九华,江西之庐山、青原,山西之太行,浙江之天台,更如两广福建等诸省各有名山胜景,亦莫不有人文荟萃。而河济江淮四大渎,则又流贯其间。又如江之有汉,河之有渭,西南之有澜沧江、珠江,东北之有黑龙江等,古人著有《水经》。水又汇而为湖泊,如云南大理有洱海,昆明有滇池,湖南有洞庭,江西有鄱阳,苏浙有太湖。又如杭州有西湖,济南有大明湖,川渎湖泽,几乎遍地皆是。岂能盈篇累幅,逐一称举。中国乃如一幅大山水,一山一水,又必有人文点染。即如余乡,数里内即有小丘,称让皇山,乃西周吴泰伯让国来居,葬于此。则已有三千年以上之历史。亦称鸿山,乃东汉梁鸿偕其妻孟光来隐,亦葬于此。则亦已有接近两千年之历史。又有鹅肫荡,亦在数里内。明末东林大儒顾宪成在此教读,常扁舟徜徉其中,则亦有三百年以上之历史。有《梅里志》一书,环余乡数十里,古今人物名胜嘉话,穷日夜更仆缕指不能尽。故游中国山水,即如读中国历史,全国历史尽融入山水中。而每一山水名胜之经营构造,亦皆有历史可稽。如西湖,自唐之白乐天,吴越之钱武肃王,北宋之苏东坡,循此以往,上下一千年,西湖非由天造地设,乃有人文灌溉。故此中国一幅大山水,不仅一自然,乃由中国人文不断绘就,其多情多味有如此。

    此幅大山水中又有园亭布置,如苏州城,先有唐代之寒山寺网师园,北宋之沧浪亭,继有元代之狮子林,明代之拙政园,清代之留园。尤早如虎丘,南朝竺道生即来宣佛法。其更早如吴王夫差之西施,即梳妆于灵隐。一苏州城之名胜古迹,山水园亭,络绎兴起,积三千年。生于斯,老于斯,即毕生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历史中,与为一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