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南方纪行最新章节!

句也记不起了。不过,由于当时对它的意思作过说明,我倒没忘其大意:今日逢君今日别,也许今后一生也不会见面。大约就是这样的意思。陈镜衡先生边听小郑的解释,边微微颔首,而后郑重地将和歌的纸稿收入抽屉之中。接着,他来到我身旁,指着我正看的他的诗中的“急就草”三字,通过小郑告诉我,这是即兴而成、水平有限之意。他从我手中取走诗稿,拉开一个抽屉,取出了我原以为是一页洋格纸的信封;又从另一个抽屉中取出自己的名片,把诗稿与名片装入信封之中,取出毛笔,在信封正面写上“佐籐春夫先生惠存”的字样(他把“藤”写成了“籐”),又在信封的一角,缓缓盖上了自己的印章。他这么郑重其事地对待我,令我为自己敷衍的和歌惭愧不已。我不由想到,倘若自己略懂,即使是浅薄的一点点汉诗的平仄规律,也可直接向他多多少少作诗表示心意了。陈镜衡的诗,是那种平常的、形式化的应酬之诗,但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到厦门后的所见所闻————战火不断的时局,夜晚小巷里成群行乞的孩子,妓院及鸦片馆,等等,这些已是很粗俗的画面了。还有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情景:孩子们在街上任意乱走,苦力们挤在路边狭小的空地上,以小石子和地面为工具,玩一种叫“行直”的赌博游戏;而同时在另一边,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西式洋房里,一位似乎受过良好教育、佩戴金框眼镜的年轻女子怡然地站在二楼阳台上,看着下面赌博的情形。这时,再读读这一句“黑甜吾国愧难醒”,不禁感到这是一位供职于集美学校、立志传播新文化种子的瘦弱之人的肺腑之言。它不是泛泛空言,而是一介游子哀怜祖国的满腹心事。后来我从小郑那儿得知,陈镜衡约有四十二三岁,是厦门地区有名的诗人。看名片,他是同安人氏,尽管与校方陈氏兄弟同姓,但显然无任何亲戚关系。

    我们在陈镜衡屋里聊了约半个小时,就告辞出来,向旁边的大楼走去。这时,刚才领我们进食堂的青年认出了我们,就走过来带我们去了距学校一公里左右的集美村。这是个典型的渔村,有许多矮小的房子。由于正是中午,天气炎热,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一群民房中较大的一个————但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集美女子高级小学了。那青年大概是为了让我们看看它,才领我们来这儿的。不过它确实没什么可看的,随即我们又回到了校舍。

    大楼的大厅里已聚了七八十个人,主要是年轻人,好像正当他们联欢会休会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据说早上已开了联欢会,炎热的中午时分要稍作休息,等下午凉爽时再接着开会。小郑到底是读过基督教中学的,所以认识这儿许多人,忙于招呼问候。这里还有一个美国人,小郑佩服地告诉我,说他是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师,去年春天还一点儿也不懂厦门话,如今已能自由地用厦门话开玩笑了。小郑边走边与各种人闲谈,我在一旁既听不懂,又看着没什么意思,就径自走到三个大黑板前的围观人群之中看热闹。只见黑板上贴满了细长的纸条,纸条上写着号码和简短的句子;在下方则写有“一句圣经”、“中国地名”、“近代英杰”等字,我推测这一定是猜谜。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说着答案,而贴纸条者一边回答“对了”或“错了”,一边忙着张贴新题目的纸条。有时出现了一个古怪的回答,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我实在不懂他们是怎么猜的,就站在一旁边看边琢磨。旁边一位青年可能看到我只是站着观看,觉得奇怪吧,就用发音标准的英语问我:“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我想说:“是在猜谜吧。”但不知英语的“谜”怎么说,只得回答:“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呢?”

    那位青年似乎也是由于不会用英语说“谜”,所以难以回答,于是我从口袋里掏出自来水笔,翻开记事本的一页空白页递给他,他就在那儿写下了“灯谜”二字,又看看我。我点点头以示明白了,然后很想问问他这些谜是如何破解的,但我俩英语实在不高明,估计说也说不清楚,这事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在我看着谜语出神之际,社交活跃分子小郑已不知到哪儿去了,无奈我只好一个人在校园里闲逛。学校大门一端的墙上,挂有校主陈氏两兄弟的大幅头像。因为挂在了这么个特别引人注目之处,我不禁觉得有些不快。这不是与那些从上海请戏班,从广东邀烟花队,大张旗鼓地庆祝花甲的做法“半斤八两”,或者说“五十步笑百步”吗?我甚至觉得集美学校的这种做法,相比之下更加邪气。但事后仔细考虑,这倒是我的错了。人类的行为是不可以超然地以“五十步与一百步差不多”来一概而论的。忽视五十步与一百步,甚至于五十步与六十步的细微差别,就会失去衡量原本就相差不大的人类行为的价值尺度。对人类行为标准界定得过高或过笼统、或胡乱进行四舍五入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现在,在我写这篇文章之际,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虽然我的确曾因校门口陈氏兄弟的引人注目的头像而不快过,但在此仍要对其事业表示相当的敬意。

    我粗粗地————本想说“大致”,但既是中午,地方又大,所以自己确实未走遍整个校舍,只能是“粗粗地”————看了许多地方,又回到了大楼。这时,猜谜已经结束,正在分发点心。我觉得走过去不太好,就站在了远处。小郑在人群中看见了我,就拉我过去,一个干事模样的人也给了我一袋点心。这是中国化的西式糕点。不一会儿,小郑与五六个年轻人一起离席,我也随着他们来到了一间像是青年教员的集体宿舍似的房间。大家又重新饮茶,品尝新的糕点。他们可能都是小郑的中学同窗,大家围着白木大桌,谈笑风生。我说不上什么话,只好随手拿起了桌上的一本杂志。我记得它的名字是《女子青年》,封面上写着“蓝色的玫瑰花”。我很好奇,想知道中国的新女性在读什么样的小说,又因这小说很短,不满三页纸,所以就翻开看了起来。

    “蓝色的玫瑰花”,这题目的意思一目了然。像当时中国大多数的小说一样,它也是翻译作品,上面用罗马字写着原作者的名字。我记得译者是一个我没听说过的、大约叫“闺秀文士”的人。我试着看了下去————尤其是现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手头并没有《女子青年》,所以就请读者把下面的故事权当我的妄自理解吧。

    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国王因为没有儿子,而女儿又就这么一个,所以非常疼爱公主。有三位才智风度不相上下的公子来向公主求婚,公主不知该选择谁,国王也很为难。于是,国王定下一计,他对三位公子说道:“明天是公主的生日,照例生日的夜晚要举行球会(这里应是“舞会”吧,本来我可以径自改为“舞会”,但还是决定照《女子青年》所写)。寡人很想在公主的白裙上装饰蓝色的玫瑰花,那样一定非常和谐美丽。可是蓝色玫瑰花极为难寻,今年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了。因此,我向你们许下诺言:在明年的今天,谁能找来蓝色玫瑰花,寡人就把公主许配给他。还有,在这之前,寡人不想在宫里见到各位公子。”

    于是,三位公子当天就各自回家,开始考虑如何找到蓝色玫瑰花。

    一年之后,三位公子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公主和国王面前。第一位公子因整整一年没找到蓝色玫瑰花而无精打采,脸色蓝得就如蓝色玫瑰花一般。他略显愤愤不平地说:“这一年里我一直在书房中闭门不出,翻遍了所有植物学的书籍,就是找不到关于蓝色玫瑰花的记载。于是,我又继续读了各种科学书籍,想凭借科学的力量,以自己的方法得到蓝色玫瑰花,但还是不行。”国王真心表示了对第一位公子这一年的徒劳的同情,然后谢绝了他的求婚。

    第二位公子脸色亦如蓝色玫瑰花一样,他也没得到蓝色玫瑰花。他略含怨恨地对国王说:“这一年之中,我亲自走遍了世界各地,无论是山野还是庭园,一心只想找蓝色玫瑰花。我见到了黄、红、白、紫等各色花朵,就是没有蓝色的。我得到的只有旅途中众人的嘲笑。”国王向第二位公子也表示了同情,然后也婉拒了他的求婚。

    这时,第三位公子来到国王面前。与前两位不同,他英俊的脸上满含笑容,他说道:“我找到了蓝色玫瑰花,但是为免花色减褪,我没摘它就回来了。我想请公主今晚与我一同去采摘,它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我将什么也不带,在陛下的御花园等待公主。”国王听后笑道:“爱卿真的是在这里发现了蓝色玫瑰花吗?”于是,当晚,第三位公子请公主到宫殿后苑的喷泉旁。一路上,他向公主倾诉了这一年里自己是如何思念公主,以及每晚如何偷偷来到喷泉边伫立良久。两人到了喷泉边并肩而坐,也许只有明月听到了这一对才子佳人的低声细语吧。公主并没有去看池边是否有蓝色玫瑰花,只是次日当父王笑着问她是否看见蓝色玫瑰花时,她低头答道:“是的。”于是第二天,在公主的生日宴会上,国王向宾客及臣民宣布了公主的婚事。……

    “佐藤先生,现在回去好吗?”小郑突然对我说,而我正沉浸在读完了一篇情趣高雅的小说的喜悦之中。看样子,他一直在等我看完这本书。

    “好吧。”

    我和小郑刚站起来,一位青年————就是刚才领我们去食堂及村落的青年,用流利的英语对我们说:“现在时候还早,晚上再走吧。今天是六月十五,你们可以晚上欣赏着满月而归。从厦门来参加这次联欢会的人也要在那时回去。现在太热了。”

    我掏出表看了看,已是三点半了,赏月而归固然不错,但我想到到晚上还有难以打发的两三个小时,而且已经和船家约好了两点回去,他现在一定等得不耐烦了。于是我和小郑与大家一一道别。正在这时,学校的钟声响了,可能是基督徒下午的联欢会开始的信号吧……

    这篇文章题为《集美学校》,但我没怎么写学校本身的情况,心里颇觉不安。因此想在这里贴上《福建私立集美学校九年秋季招生简章》的一页。这份民国九年秋季的招生简章,是我为留作日后的参考而从学校拿的。在这里就选中学的“课程及教授时间数表”这一页吧。

    学制好像是四年制,科目及课时等方面与我国(3)没太大差异,看上去数学的难度稍高。据说,日本的高级师范学校的某教授参加了学校的方针设计。在厦门时,我曾听说集美学校包括工科学校、高级师范学校等许多部分,这有些言过其实,要不就是我听错了。现在的集美学校,只包括由预科和本科构成的师范学校和上面科目表所涉及的中学、相当于中学程度的商科以及女子高级小学。不过,将在厦门设立大学一事确是事实。根据集美学校民国九年秋季的招生简章,学费方面:师范学校学生只要交入学的制服费十二元,其余的学费及伙食住宿费全免;中学及商科学生要交制服费十二元、住宿的帐被枕席费十二元,以及每月四元的伙食住宿费。酬谢金(4)等其他费用一概不要。招收的学生以二百名师范预科生为主,还包括中学五十人、师范二部及商科各四十人。入学考试地点设在厦门、偏远县的劝学所、新加坡、小吕宋等地。我也的确见到了大学简章,但不知怎么我没拿,抑或是拿了但又弄丢了。

    顺便补充一点,集美学校虽不是宗教学校,但由于校主的信仰及厦门地区一般知识阶层的信仰,学校的基督教气氛很浓。据说,促使厦门一带一般知识阶层的信仰基督教化的很大功劳,应归于一位独身的美国女性。她在二十几岁到今天四十岁的近二十年里,一直在厦门经营幼儿园的儿童教育,并且今后仍将继续这一事业。可以说,现在这些中流水平以上的家庭中,三十岁以下人士在其青少年及幼儿时期,几乎都去过这位美国女士的幼儿园。她发明了许多幼儿游戏,还用厦门方言写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并作曲,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其中有一首童谣是这样写的:“这是巨大的洞穴,而我是一支蜡烛。不能熄灭哟!我要燃烧,再燃烧!照亮我四周。”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的一位女士,又为何要在这遥远的异国乡村过这样的生活。但是,她的心志着实令人钦佩不已。虽是闲话,但在这里,以此作为集美学校这篇文章的后序,也似乎未为不可。

    * * *

    (1) 编者注:此处是陈先生笔误,应为“藤”。 下文有说明。

    (2) 编者注:指酣睡。

    (3) 译者注:指日本。

    (4) 译者注:指每月付给学校或私塾的酬谢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