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肇论新疏游刃最新章节!

儒老下。以二家谈有无似内宗有为无为之名。恐彼引内经为例。谓涅盘为无。故此简别以示小乘无余。假借而出有大涅盘。则两不在也。一拣者。大涅盘也。二拣者。假借而非无。

    疏。初句等者。前论云。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据此。不出有无也。次句下。前论云。良以有无之数止乎六境之内。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等。据此。不在有无。

    疏。二所等者。唯择后句。前二易。故不释。

    疏。初明等者。释前三句。以前云。不出不在。求悟无处。又不许是空廓无体。既有其道。幽妙之路可寻。故千圣万圣同其轨辙而归涅盘。非虚归也。

    疏。若方等者。谓无其体。言谁不在不出乎。其道既存。不出有无。必在有无。如何不出又不在邪。

    疏。初三句等者。名能起於言说。相能生於名字。心能现於有无。诸相若顺显。云由心现相。因相生名字。因名字起一切言说也。涅盘不尔。非有无相。故无有无之名。无名故。亦无不出不在等。种种言说。主既无说。宾亦无闻。疏但略示一隅。

    疏理事善恶等下。轨持为法。潜用大疏释大经法非法亦然之旨。有无为法者。亦各任持自性。轨则於人令生有无之解。无说下。二十一经云。不闻者名大涅盘。乃至非音声故。不可说故等。

    疏。令忘名下。以不出不在互相违故。但寄名显妙。妙不在名。若执名求理。名违则理乖。何以取悟。故圆觉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予尝至此谬出偈云。照文见心理。心非文所筹。须知钩外鱼。不是鱼外钩。

    论。虽然者。纵成前理也。善吉。须菩提也。心不缘相。无心也。耳不循声。无听也。此中最要妙识其旨。正思正听随闻随得。

    疏。偈答下。华严离世间品。六十种境界无碍用第二云。在佛境界而不舍魔境界无碍用。亦如志公云。魔从佛境出。佛从魔境生。二头不相辨。混杂国王城。

    疏。初句等者。谓虽不离烦恼。亦不即烦恼。此实难言。故云在乎妙悟。则即妄而真。非舍於妄尔。齐观者。即空色无碍。唯一真之境而已。详论齐有二意。一空有无二。二心境同如。

    疏。文似下。齐物篇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

    疏。同我者下。明唯同唯异皆失。亦同亦异不出不在也。亦应具有四句。此中但明不出不在。故唯约亦同亦异辨也。同我者蹑上与我同根等。唯取同义。事理相违者。潜用法界观理事无碍义中第九第十事理相非门。相非即相违也。不在者。以涅盘是理。理不在於有无事中。今若下。出唯同之过也。过乃有二。一不立有无。二不在不成。由同下。亦彼第七第八事理相即门。由相即故同也。不出者。涅盘之理即于有无。所以不出。今若下。出唯异之过。过亦有二。一乖乎悟同。二不出不成。然古释皆不如此。予详下。结文所以不出不在等。理合前后。连贯释之。断无余惑。宝性论初卷法宝品云。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亦非即於彼。亦复不离彼。彼谓有无也。

    疏。初二句等者。且权实一槩而论之。由虚冥遍统所以玄也。次二句下。虽云照理。意显智玄。故但云灵鉴有余。则恢恢焉犹有余地矣。

    疏。承前者。论之初句。即本智证真。次句。即后智照俗。玄根下。既以根喻理。故以拔喻证。理无始者。绝初际故。非照下。用生公义。意云以相应之慧尽生相时。似有其始。生相既尽。以始同本。本来平等。同一觉故。何始何终。故曰非照今有。起信下。证发心中之文。具云。又是菩萨功德成满。於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余文次疏。

    疏。略至下。理应有至人二字。或简或失。双示不住者。谓即住而不住也。大疏释无住涅盘云。由双住故能俱不住等。

    疏。初二句等者。初即心境对说。后显其同。同则无相无名。廓然无寄。如无知论以缘求智中广示。

    疏。通叙等者。以前云菩提之道不可图度。又云六境之内非涅盘之宅等。语出下。彼说卦中文。彼谓穷其造化之理。然后尽万物之性。能所以顺。至於天命。今借其辞。

    疏。初四句等者。谓一则违三。三则又非究竟。意以一为究竟。三则小大差别非究竟。非究竟则属无常生灭。升降下。升降约人修进之说。高下约法以明。皆差别不一之义。

    疏。理无等者。直据理以明之。尚无有二。何况有三。所以究竟。故本经二十二云。声闻缘觉所得涅盘等无差别。

    疏。无有二上者。疑上是正字。即法华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正法华偈云。佛道有一。未曾有二等。疏引化城喻者以对论文可见。火宅者。彼第二略云。有大长者财富无量。其家广大。唯有一门。有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歘然火起。长者诸子在此宅中念言。我虽於此安隐得出。而诸子等无求出意。长者语言。此舍已烧。宜时疾出。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不肯信受。尔时长者更设方便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争出火宅等。释曰。三车如其次第即喻三乘。火宅喻於三界。故彼经云。而为三界火宅所烧等。

    疏。三乘等者。如诸子差别。所乐各殊。同免火宅之患无差别也。所乘等者。依大钞释也。彼说三乘各有教理行果。今略就教行释之。教者下。法华方便品云。依一佛乘。分别说三。诠示四谛之法名声闻教。诠示十二因缘之法名缘觉教。诠示六度等法名菩萨教。行者下。略而言之。则声闻观四谛之行。缘觉十二因缘之行。菩萨悲智双施自他等运之行。广说如彼。统其下。即会三归一之义。广释如玄谈。

    疏。习结等者。结谓结余。即习气纤细尔。三乘下。声闻能尽烦恼现行。不能尽习气。缘觉分断习气。菩萨位满种习皆尽。

    疏。初句等者。谓一切众生本有之性唯一无差。夙熏之缘小大诚异。论随新熏故云不一。谓曾於大乘法中熏习成大乘性。识心乐欲亦唯大乘。余二例之。双照下。以大乘双断二障。故鉴二空之理为深。二乘唯断烦恼障。鉴我空理。故为浅也。

    疏。由识根等者。亦承前以明差别在乎识根。识根则小大不同。智虑则浅深成异。余疏易见。为力下。智力有小大尔。

    疏。由前等者。即难差中所引放光等。放光三差在三乘智力之浅深。非无为有三。智论则如人趣理升降不同。非涅盘有差也。今引下。约教则法随人异。分一成三。约行则人自熏殊。会三归一也。

    疏。先定等者。乃先分定人法道理。然后从而难之。

    疏。初二句等者。以法从人。人既有三。法亦定三。以相即故。又若下。三乘之智有为也。无为可知。有无超然。岂不滞於冥会哉。

    疏。以人等者。释一亦无三。异则下。如放光云。皆以无为而有差别。今既相即。三乘从何而成差乎。

    疏。无为例之者。谓至无为之彼岸。即同无为之乐。文拟下。彼二十三云。道者同於道。得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得者得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然通下。克其能得。唯三乘之智。智依於人。故疏云人。

    疏。理虽等者。用玄谈分教之词。彼云。理虽一味。诠有浅深等。亦如三兽渡河。河虽是一。不妨三兽所渡浅深各异。

    疏。初四句等者。网喻三界。三鸟虽各出网。然力量有小大。翱翔有远近。反责下。责前一亦无三等也。

    疏。三乘等者。诸蕴不一。名众和合。兆形名生。三乘在於界内即分段。五蕴在於界外即变易。五蕴虽胜劣有殊。皆有漏生死。未能转成无漏五蕴。相续心者。即六粗中第二事识心也。和合下。即本识心也。八地已去至地满足方破此识。如起信论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等。等觉已降者。谓等觉菩萨生相未尽故。根本无明未灭故。未能证极一法界心。皆名众生也。亦前下。成立无为是同。三乘是异。以人下。以人望法。人恒三而法恒一也。以法望人。法自一而人自三。

    疏。承前等者。难中一亦无三。异亦无三。今以喻显法。但显三乘。即无为一亦有三者。在幽鉴之浅深。不在於无为。

    疏。以未下。以三乘之智胜劣有殊。所断惑障厚薄不同。所证之理渐而未深。由此阶级故成三差。谁云下。有名折之如此。无名之家不云异而不证。有三异也。皆约方便净涅盘有此浅深。非自性净也。

    论。万累者。惑业不一故名为万。滋益者。春秋传云。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今疏十一智者大品第六云。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如实智为十一也。大论二十三甚广释之。今略引云。法智者。谓欲界四谛下无漏智。比智者。谓上二界智。他心智者。了知欲界.色界现在他心等智。世智者。诸有漏智。苦智者。观五蕴无常.苦.空等时所得无漏之智。集.灭.道三。各观本谛所得无漏之智。尽智者。我见苦已。断集已。尽证已。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无生智者。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断。尽证已不复更证。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念时。无漏智见明觉。如实智者。一切法总相别相如实证知。无有挂碍等。准论前之十智。三乘共有。如实一智。唯佛独有。今论云尔者。以大品十地中。始自乾慧至辟支佛地。则三乘共履。而二乘至此为极。故以尽智在二乘无学位。第九超出三乘。名菩萨地。故说无生智在菩萨位。不尔何故辟支佛外又立菩萨地乎。如实一智果位圆现。故论不说。请详疏中。皆依智论释之。今云下。然菩萨有二类。一直学法空者。二先小后大者。据经中十地施设多约先小后大。故论主以尽智为二乘。无生为菩萨也。尽智则尽见尽断尽证尽修。无生则印后不起。此则二智非太异也。故大钞或说小乘十智除如实智。又云尽.无生智二乘车体等。据此二乘亦有无生智。但望菩萨浅深有异。此中问意即大品通教中意。以此通被三乘。故菩萨亦藏教中傍化之大。如玄谈引天台智者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等。二者通教。即无生四谛。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菩萨断证行相多同二乘。故大钞第四云。丈六权智是牛车体。又辨三乘同修而有八同。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也。三者别教。即无量四谛。四者圆教。即无作四谛。广释如彼。问曰。若尔。何异二乘。答。四弘六度自利利他。乃至登见五门合断三十四心一座成正觉等。所以别也。

    疏。放光等者。三乘之智许有浅深。究竟智体一而无殊。如华严说。十地证智即佛智故。况智因惑起。惑谢智亡。空亦平等。故经云尔。因边下。释智体无生。显空也。

    疏。是唯等者。释不体则已。以三乘能证之智不相违背。所证之理平等无二。不证则置之而勿论。证则惑可以顿尽。理可以顿得(云云)。在疏。

    疏。初二句等者。三乘之人於见道前。修五停心.苦无常等诸观。正伏四谛分别。兼伏九地俱生。至世第一出心。见道位初方断分别。至修道位起九无间以断九地修惑。九解脱道中渐渐证理。如何顿也。此依藏教五位释之。疏中依通教地位叙之。此教亦有十地。三人同历。一乾慧地。大论七十五云。声闻人独为涅盘故精勤持戒集诸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不能得道。故名乾慧。则暖位已下也。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亦有此名。二性地。声闻从暖位已去。至世间第一法。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三八忍地。声闻从苦法忍乃至道比忍是十五心。释曰。谓世第一出心。缘下界上界四谛共一十六心。初缘下界苦谛。有苦法忍.苦法智。次缘上界苦比忍.苦比智。盖以法智缘下。比智缘上也。亦云苦类忍等。是下地类故。如是至道比忍有十五心。於中有八忍七智。今从忍名。故云八忍也。菩萨则无生法忍入菩萨位。释曰。仁王般若说无生忍七八九三地得之。即了法无生亦无有灭。如中论。诸法不自生等。如前具引。今以义准之乃七地下品无生忍。非二乘无生智也。四见地。即第十六心道比智见道。入离生正位。得须陀洹果。菩萨则阿[鞥-合+(白-日+田)]跋致。此云不退。然论释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位宽。有云。初地已上乃至八地等。五薄地。声闻或须陀洹或斯陀含断欲六品俱生烦恼。唯下三品在欲界之惑薄故。菩萨过阿[鞥-合+(白-日+田)]跋致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习亦薄。六离欲地。声闻已尽欲界三品。离欲界生。得阿那含果。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七已作地。声闻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菩萨成就佛地。八辟支佛地。准大论翻为因缘觉。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故名辟支佛。九菩萨地。从乾慧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释曰。准大论。前后菩萨道种智中。徧修前之八地而不取证故已作地。辟支地不指菩萨。论又云。欢喜地乃至法云是菩萨地等。十佛地。即一切种智。上依大论录之。中间难者亦唯以他文释之。然皆略示而已。

    疏。古译等者。北凉三藏成八十卷。疏中引用皆前后论文。

    疏。缘起等者。二十七经云。又未能渡十二因缘河。犹如兔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皆前前为缘。后后生起。如是十二三法所摄。谓无明及爱取是惑。行及有支是业。余识等七支是苦。十二因缘论颂云。烦恼初八九。业二及与十。余七说为苦。三摄十二法。然此十二。三法互因。三世轮转。该摄三界。通於四生。今略示三世因果之理令识大况。谓过去无明为发业支。现在爱取为润业支。招识等五支果。复由现在爱取有支。感未来生老死。小乘三际两重因果同此。大乘或唯一重。则前十支皆因。后二支为果。涅盘经中亦依三世明十二有支。二十七经云。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亦内亦外。何等十二。过去烦恼名为无明。过去业者则名为行。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未别苦乐是名为触。染习一爱是名为受。习近五欲是名为爱。内外贪求是名为取。为内外事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色名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死也。是名十二因缘。略示如此。津谓下。如易之未济既济之义。四谛者。谓三界有漏色心皆逼迫性。名苦谛。即三苦八苦等。三界分别俱生之惑。增长生死。名集谛。断障所显无余之果寂静。名灭谛。总别念观七觉八正乃至一切菩提分智。於三界生死能出能离。名为道谛。於此四中。前三世间因果。后二出世因果。所以果先因后者。於世间中先示其苦。令起厌心。知苦谛之果乃集因所招。令断之也。於出世中先示其灭寂静永安。无形患智劳之辛。有无为无余之乐。令起忻心。知灭谛之理由道而证。令修之也。古人云。厌如是苦者断如是集。忻如是灭者修如是道。故如来始於鹿野为五俱邻等三转此法。盖此意也。涅盘下。亦二十七。具云。善男子。观十二因缘智凡有四种。乃至下智观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得缘觉道。乃至上上智观者得无上菩提等。论语。即八佾篇。

    疏。智慧第一者。谓十大弟子各居一长。如迦叶波头陀。目乾连神通。须菩提解空。迦旃延论义。迦宾罗历象。阿[少/兔]陀天眼。罗睺罗密行等。若准增一阿含第三卷中说。弟子中各有其能。略云。宽仁博识如阿若俱邻。善能劝导如优陀夷。恒飞虚空如善肘比丘。威容庠序如马胜比丘。精进苦行坐禅入定如离日比丘。广立斋讲如陀罗婆摩比丘。安造房屋与招提僧如小陀罗婆摩比丘等。故北山录云。若五百无学各以其能求之。咸居其甲而非乙也。所引涅盘尚云都不识知。况尽知乎。故比山录云。罗汉不识盐义。外党诸俗深以为诮。盖出朽宅则生死凡夫邈哉。何及语外事利。解脱圣智或不如凡夫也。然孔子域中之圣而能多知。楚王过江得物而不识。使问孔子。子曰。萍实也。可食。吾闻之童谣云。楚王过江得萍实。圆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吴治涂山得专车之骨以问孔子。子曰。古防风氏之骨也。大禹会诸侯於此。防风后至。禹戮之。防风长四十尺也。以孔子之多能尚有不知之事。如中庸云。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故列子汤问篇云。孔子东游见小儿辨日远近。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何以知其然哉。儿曰。日初出也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而远。日中时为近。何者。日初出则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两小儿笑曰。孰为子多知乎。是知虽俗谛之事。非一切种智不能尽知。况出世下。经意以俗谛为世间。真谛为出世间。引此兼证下文。

    疏。虚无等者。老氏云。致虚极。守静焉。又云。天地之间其犹槖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又云。三十辐共(音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窥。小视也。躐。践也。等谓等级。不可越级而进。阶升者。论语子张第十九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疏。例引等者。老氏四十八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损等。如见前下。即见道之前伏惑。见道已去断惑。性宗位次。广则三贤十圣等。如华严广说。略则信贤圣果。如起信.圆觉等说。寄位下。即贤首一乘义分齐中略云。谓寄信等四位以断灭等四相。如起信论中信位断灭。贤位断异。圣位断住。果位断生。又有断惑显位。如断灭相而显成信位等。广示如义分齐。

    疏。阿惟下。古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此语。净名亦云。无以日光等比萤火。

    疏。虽别下。引经虽别。然意中含有前来断惑之动。如下云等是也。所以下。明讥动之意。但欲演其动寂无妨也。事理下。事。动也。理。静也。清凉教迹云。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疏。方广等者。大乘经中此理攸同。入地者。初地已去至七地中。智相既亡。约本智合理。身心无相。谓言寂也。此据本智证理而说。非约分段变易而论。然细细而求。地地之中断障证真亦分分寂灭。今之论意不取如斯。但取初地已上已得寂灭之静。如何至於寂灭之静复存取舍之动乎。

    疏。胜分者。然诸位之中当位之行名为自分。进后之行名为胜分。约增胜义边。以好尚是心。心未寂灭。涉求是身。身亦未寂。

    疏。以此四者者。即取舍损益之四。文义下。谓寂灭与好尚等异。戾。乖也。即动静之行相违。

    疏。南喻等者。前引法身已上。经文说寂。智论说动也。如疏可辨。南为朱明者。以五色布於五方。则青为东方。赤南。白西。黑北。黄中。以五行配之。则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己土。故南为朱明。北为玄冥。又离卦属南象。亦明象也。

    疏。然禀下。谓性宗修行必动静无违。止观俱进。事理双修。悲智平等。如物不迁云。不释动以求静等是也。

    疏。寂也下。涉动名为为作也。舍动名无为。老氏亦云。无为而无不为。若云至理无为。则非四相所迁。名无为。故无为名一亦随义别。

    疏。次四句下。以寂而常动。故动与寂非一也。动而常寂。故动即是寂。非异也。后四句下。冥真之心。理行也。涉俗之心。事行也。真俗齐照双流也。如儒童菩萨地地之中身心寂灭不失自分。亦地地中进求。后位不失胜分。岂云静而违动。不复进求。动而违静。不成寂灭。故二行无违。方成无住之修。

    疏。承前等者。为前文每四句中成一对。动静之义可知。

    疏。据前下。疏中会身心互举。推验前文可见。亦无余义。

    疏。义如者。然论之上下。释不有不无之名。出义各殊。今此释经又成一义。不若有心之有。非有也。不若无心之无。非无也。

    疏。众庶。如孝经庶人章之庶人。即蠢蠢无知泛常之流。

    疏。为斥等者。圣无妄相。故云不有。灵照炳然。故云不无。

    疏。初二句等者。由忘绝故所以不有。次二句。由智存故所以契理而不无也。恒沙下。起信相大中文云。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徧照法界义故。乃至具足如是过於恒沙不思议佛法。随理者又曰。虽实有此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故。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后二句下。意云若心想未尽自有我相。心想既灭功自无相。清凉心要云。寂寂运无涯之照。此明寂而常动也。如何积德之动以乖寂灭之静乎。

    疏。答问等者。文易不解。但出前后之意。本经二十一云。如来涅盘。非有为非无为等。

    疏。智论等者。亦取意引之。智论但云。施头目髓脑。不云国财。盖举重摄轻。以内例外。乃至者。具云持戒忍辱禅定。时在山林中身体乾枯(云云)。在疏。释曰。下以儒童在七地中见然灯佛。依智论释。智相未尽者。前文已释。三轮者。一不念能施。二不念受者。三不念果报。本经二十四略云。不见施者.受者及施果报等。未或下。谓七地已前已断相续执取等心。由智相未尽灭。故三轮未得全空。住相下。金刚经云。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乃至云其福德不可思量。如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等。以知住相行施则着我人等相。但为生天之福。不得无漏之果。施既下。例余行也。谓凡行诸行。一一皆须忘相。三轮空寂。方成出世之因。故清凉云。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施虽下。儒童得无生忍。而忍心施之。方契真也。故言不贵於多寡。中理为奇。施不贵於重轻。契真成要。鲜。少也。蹄涔下。蹄迹有水曰名蹄涔。施华缘者。太子本起端应经略云。定光佛兴世。有圣王名制胜。治钵头摩大国。我时为菩萨。名曰儒童。居山行禅。闻世有佛。心独欢喜。披鹿皮衣行欲入国。会五百道士论说道义。师徒皆悦。各送银钱一枚。菩萨受之。入城见民治道洒扫烧香。即问行者。答曰佛来入城。菩萨大喜今得见佛。当求我愿。王家婢名瞿夷。过水缾。密持七茎青莲华。儒童即探银尽用与之。女贪银宝。与华五茎。自留二枚。回别意疑。此何道士。披鹿皮衣。不惜银宝。追呼男子。以诚告我。菩萨云。欲以上佛求所愿也。瞿夷曰。善。请寄二华。亦献於佛。须臾佛至。国王臣民拜谒散华。华悉堕地。菩萨见佛散五茎华。皆止空中。后散二华。住佛肩上。佛知至意。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当得作佛。名释迦文。菩萨受决。疑解望止。便逮清净。不起法忍。放光下。释空行菩萨由修三空故名空行。三空无相即成寂静行。五波罗即为动也。

    疏。贤劫下。第三。具云。一切诸法无有与者而自逮得。以是劝助救诸穷匮。是曰布施。成具下。即成具光明定意经。颂云。不教令自行。不为而过为等。禅经下。坐禅三昧法门经下卷。具云。是慈三昧。略说有三种缘。生缘.法缘.无缘。诸未得道是名生缘。阿罗汉.辟支佛是名法缘。诸佛世尊是名无缘。思益。即第一云。以无所得故得。以无所知故知。所以者何。我所得法。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识等。

    疏。初二句等者。责前有名动而违静。净名下。香积佛国品。略云。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乃至维摩诘化一菩萨。往上方界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到彼词曰。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於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与彼九百万菩萨须臾至摩诘舍等。至菩萨品云。尔时众香菩萨合掌白佛。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诸佛方便不可思议。度众生故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於彼士。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大舍大悲乃至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等。释曰。此明菩萨具修有为事行。而无为之业修而不住。事行动也。理行静也。二行双修。动静何违。彼疏下。即四注睿公之言。慧心不明者。谓不修事行。寂而无照。缺一切种智。

    疏。随一为源者。谓涅盘为源。有不因修成之过。众生为源。涅盘有始成之非。如下具示。

    疏。反显等者。谓乘是车乘。故疏云。控御以明。反流向源。众生乃三乘之本。三乘属因修。涅盘即果证。

    疏。有始等者。大经第二十八云。善男子。涅盘无因而体是果。何以故。无生灭故。乃至云。无始终故等。岂不相违。

    疏。有不因等者。出过。细研有名之意。谓涅盘之理因修而生。即大经本无今有之义。权小之见也。未知此理是了因所了。非作因所作。故本经二十一云。一者作因。二者了因。如陶师轮绳是名作因。如灯烛等照暗中物是名了因。善男子。大涅盘者不从作因而有。唯从了因。了因者。所谓三十七助道法.六波罗蜜是名了因。是知三乘之修但修了因之智。以尽集谛之惑。惑尽之时涅盘自显。岂涅盘之性修而后成哉。

    疏。生公云者。依大钞引。即涅盘疏序。释大涅盘之义。称常下。续云。常必灭累。复曰。般泥洹尔。寂照。鉴公引涅盘心镜钞云。生公造涅盘疏五十余纸。唯解盘根错节难解之处。於是经宗大开奥藏。称为关中疏。演此下。谓方便净即三乘之智。智有净惑之能。为方便。涅盘智性本有。亦自性涅盘。以理智必相融摄故。

    疏。圣人等者。谓三乘圣智皆有冥契之功。今言至人唯目如来。以三乘冥理未极。未免有象。如来冥极。可谓无象。心虽下。释无象而成象也。谓圣人以方便净契合自性清净涅盘。此性举体为一切法也。故论云万物无非我造。

    疏。会证等者。谓圣人了乎万物本空即是自性。由证万法以成圣人。如华严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正与此义相符。大经二十五云。佛告生名婆罗门言。我今此身即是涅盘。楞严下第二卷文。清凉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石头者。即唐代南岳石头山希迁禅师也。无己者。即无我也。靡。无也。然即万物而为心。故云无所不己。谁云下。言无自他之别。无非己之法身也。杜顺和尚法身颂云。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膞上。亦以法身体同。无自他之别故。圆鉴。智也。即寂之照故云虚照。体玄者。谓即心之性。即万象而非万象。故云体玄。自现者。以万象本虚。法身自现尔。评曰。诸祖拈示。依禅者断。例不容更注。恐转落情识。瞎人智眼。不如忘言体会。内悟为得。今且向流通会上略犯唇吻。令人速入。准林间录。永明师於天台韶国师会中。负柴至门。忽一枝堕地。闻乃悟之。说偈云。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非他物者。以身非外来。发己闻性。声性闻性无二性也。南北曰纵。东西曰横。言举声之相即我闻性。非是声尘。后二句。意云此声既尔。山河万象无非我之法身。

    疏。初二句等者。如华严宗。不证大方广。何成佛华严。若非佛华严。亦不证大方广。人法相即。一体无外。

    疏。初文等者。大品第九。具云。不应色中求般若波罗蜜多。亦不应离色求般若波罗蜜等。放光第九云。须菩提告拘翼言。般若波罗蜜亦不於五阴中求。亦不离五阴中求等。涅盘。即二十七。次云。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故。以缘起即如故。云见法即是见佛如智非异。皆证前云圣不异理也。

    疏。前引等者。示论文前后血脉也。此文极难。故疏细示之。清凉下。玄谈文。性宗断证之理实异他宗。如大疏云。照惑无本即是智体。又云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钞云。若以智会如。非真如矣。冥真下。即教迹。叙体大也。佛用下。即宋高僧传说两种语。一苏漫多。谓泛尔平语言辞也。二底彦多。谓典正言辞。佛说多依苏漫多。意在於义不依於文。又被一切故。若底彦多。非中下所能解故。方便下。论主观机设教。中华之人尚文贱朴。文质彬彬始为可观。故此论文为千古希唱。高人达士宝而玩之。逗犹通也。封文下。谓封滞於文。不见其义之流。谓滥同儒道之理。赞宁者。即宋初时僧。作高僧传三十卷。彼传第三译经科谓云。若用外书须招彼谤。今观房融润文於楞严。僧肇征引而造论。宜当此诮等。评曰。房融文士。不当用书而润经。肇公通人。何妨征引而作论。以经是佛言。论是自语也。慧达者。即陈朝僧。尝序此论。彼序云。世谚云。肇之所作。固并成实真谛。地论通宗。庄老所资。孟浪之说。此实巨蛊之言。欺诬亡殁。街巷陋音。未之足拾。孟浪者。孟。大也。浪。虚也。愚琐者。愚谓愚昧。琐谓细琐。立言下。即论主立论之本意。不害下。不以辞故害意也。故今下。谓古释见文似庄老。多以庄老之义释之。如予则多出彼意。然后依内教释之。雅言者。毛诗有大雅.小雅。雅。正也。文雅也。令知下。论主本假儒者之辞以示佛理。非即文而雷同於老庄也。

    疏。显前等者。此义前后多出。不复更示。一念下。亦心要文。依圆教者。彼经无古今之名。有三世之说。独李长者合论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於当念。谓古今即三世也。二相即入者。乃十玄门中十世隔法异成门。依此以辨时世圆融亦有二门。相即乃诸法自在门。相入乃一多相容不同门。但十门之异通异体。相即相入十世隔法唯同体相即相入也。本末下。本即涅盘之理。末即万物之事。穷本即万法而皆涅盘。极末即涅盘而恒万法。情非情下。杜顺和尚颂云。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染谓染缘起。非染可知。

    疏。二文互影者。前文但言不离诸法。不言无边。后文但言无边。不言不离。故云互影。

    疏。如智等者。心境双亡名曰玄寂。玄寂无名。故假寄无极之名以显玄寂之理。故疏云非别等。

    疏。三乘下。意谓三乘等人先证涅盘名进。后证涅盘名退。故非先后。已证则冥同故。

    疏。净名下。即第二观众生品云。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以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云云)。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邪。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於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等。释曰。天女之意以时无实体。妄心所现。久非定久。近非定近。如梦所度。何长何短。故示云如耆年解脱。时相本虚。即解脱故。身子又谓解脱是久远之法。以法取时而云久也。故天女(云云)。评曰。准净名疏。天女即居士之家神。所在皆随主人之高下。摩诘既圣人示迹。故家神亦菩萨权形。此经本抑小扬大。故身子亦示其言屈。令慕小者得速返也。

    疏。九折等者。总叙折意也。所以下。叙一论之始终也。谓始示涅盘之体。次乃一折一演判决简择。令人识悟。有余无余。权应假号。大般涅盘。无名无相。非有非无。不出不在。而妙道存焉。三乘之人同修同归。直由智力浅深乃成三异。非谓无为三於三乘。次明三乘断证之道。重惑不可顿祛。无为不可顿证。要损之又损之而方净。益之又益之以渐圆。而积德涉求不违寂。身心寂灭不违动。动静不违於妙行。则有无不系於灵台。三乘建入证之深因。一理获圆成之妙果。心境冥会。终始如如。进之弗先。退之弗后。至此究竟乃问得之之方。存阴尽阴等。故今折之也。

    疏。初二句下。谓五阴即众生之体。阴外无别众生。故论云极於五阴之内。

    疏。顺经等者。以前引经得涅盘者五阴都尽故也。有内者。谓三有之内也。

    疏。存阴等者。以阴存故有能得之人。故为顺理。又却违经。以圣教是定量故。违经谈理令谁服从。一应下。亦依假设也。阴外何有众生之性。以经云五阴都尽而得涅盘。故今论云果若有得则众生之性不止於五阴。此则顺理违教。二恐违下。顺教出理也。尽粗下。亦随理而释之。无别教证。谓有名之意必要有能得之人。得所得涅盘。五阴苟尽。谁为能得。故疏云尔。此意下。明折演之意。折意是三乘权渐。必存能得所得。演意即一乘终实显本来。即是能所双亡也。

    疏。前演下。明承前起。不存者。不存能得所得之相。方为玄得。下论云。然则众生非众生。谁为得之者等。

    疏。忘得下。以涅盘但是修显之果。故疏云从此而显。疏。法真等者。法谓仿法。谓涅盘之真离一切相。智法仿真亦忘得相。妙契其真同於真也。依伪下。即妄想心也。妄想之心能所两分。智若有得即同妄想。

    疏。有得者下。亦情见未尽不能契证。故云有得。无得者下。谓情尽见除。全忘得相。与理契合。故云得也。二十三经云。若使如来计有得相。是则诸佛不得涅盘。以无得故名得涅盘等。心经下。具云。无智亦无得。即能所双亡也。由双亡故。三世诸佛依无得之般若。得阿耨菩提等。

    疏。言随等者。法谓诸法之体。谓一切言说皆随所说之法而生起。既谈下。释论中若即涅盘等。涅盘下。释论中谁独非涅盘等。起信下。具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悉皆如故。释曰。以真如即涅盘故。所以引证。故出现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欲知如来大涅盘者。当须了知根本自性如真如涅盘。如来涅盘亦如是等。此则自性清净涅盘也。

    疏。融冶故等者。疏意间而释之。由融冶二仪。所以天人一理。由荡涤万有。所以一异同源。约见闻下。谓色性声性即自性故。不见不闻者。即前云五目不睹其容。耳听不闻其响。

    疏。如来非众生者。真妄异故。非非众生者。性无二故。如来涅盘者。亦经正文。

    疏。生死等者。圆觉经金刚藏略云。譬如幻翳妄见空华。乃至云生死涅盘同於起灭等。释曰。谓生死无实随缘起灭。如翳眼见空华也。阳焰者。谓春月阳气发生。渴鹿认之为水。楞伽等经皆说。一云地中水影有时而现。实亦无水。疏取前论。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以释之。以是自性清净涅盘故。生死如空华。四流如阳焰。若方便净者。空华虽虚亦须除翳。阳焰虽假亦须灭想。故圭山云。佛本是而勤修。惑元无而须断。以众生处幻梦之乡。受虚妄生死。生死虽虚依然流浪。烦恼元假法尔烧然。岂其独恃天真便云了道。全忘进习即谓还源。故起信云。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治终无得净。

    疏。此以义等者。予遍寻放光。并无成段之文如论者。故知论主合集经义而引之。萨婆若即一切智。准此经义。论云从有得邪从无得邪等四句。皆答云不。后文第五云不逮正觉。犹云都无得邪。亦答云不也。文少左右。旨中无违。

    疏。无得等者。冥忘得也。通。同也。谓方便净同自性也。释论中谁独不然。若云新得。何时失之。故楞伽下。魏译云。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即大悲菩萨。大慧问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盘。佛告大慧。谓大悲菩萨。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诸法本来涅盘。是故不入涅盘。非舍一切善根阐提等。如是下。即圆觉如来责刚藏三问之言。

    疏。此有等者。据论意。约境说得。约心说知。约形言见。约声言闻。疏意约玄得之意以辨之。故云皆。下句辨得也。谓得知得见得闻也。绝域者。非世间.出世间故。如何云独建三有之外哉。故前表云。排方外之谈是也。非俗者。无分别心。非缘虑也。大象大音。文借老氏。不存相下。即性而见。见见为普眼。不循声下。不循声而闻。闻闻则普闻。是故下。即庄子天道篇。如前引。离朱乃古之善视者。见秋毫於百步之外。观音下。即楞严第五说二十五圣圆通。观音菩萨於耳门得之。经略云。返闻闻自性。闻复翳根除等。慈觉禅师颂云。返闻闻处不闻闻。无限劳生入普门。瀑落断崖听不尽。鸟啼猿笑又黄昏。

    疏。显涅盘下。疏中叙论之前后血脉可知。出现下。谓出现品中示涅盘用大。如经云。佛子。如来住於无量无碍究竟法界虚空界。真如法性无生无灭。及以妄际为诸众生随时示现。本愿持故。无有休息。不舍一切众生。一切剎。一切法。大疏释曰。初住实际故不住生死。后不舍众生故不住涅盘。由双住故能俱不住。前即大智。后即大悲。大悲般若常所辅翼。所以名为无住涅盘。又云。自性涅盘众生等有。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佛世尊独言具四。故就无住总以结之。即安住涅盘建大事也。今此论中四种二种涅盘之理随义发明。或前或后。末后依证得之体。起广大之用。有余无余既皆应生之用。则无住之义亦含具也。可思。至哉下。美论成立之巧也。清凉谓论主宗出现之经而作此论。细揣其旨。良有所以。故今疏钞皆引大疏之义断之。三语者。即上语中语后语。记录下。北山录宗师议篇云。或说什门四圣。即生也。肇也。融也。睿也。生公十四科等玩味无斁。若骊龙之戏玄珠也。今古下。谓肇公独绝。无人继者。方之宝藏。相去实远。断非法师所作。后世依仿而托之者也。名德下。准裴公休清凉碑述大师所好之法云。肇公四绝论。融才解英绝。学博外内。尤能闻持。故有题之昂昂。道融师精识不可挫。日诵十万言。经目不再过。僧睿谦虚内敏。学与时竞。深为秦主赏识。称是四海标领也。清凉好之尚且如此。其他可知。囊括者。易坤卦六四云。括囊无咎无誉。彼意谓人之慎言不出。如囊括其口也。老书者。七十三中文。有本云。疎而不失。谓人之善恶上天必以吉凶应之而无漏失。即尚书云。福善祸淫是也。吾经亦云。诸天善神记人罪福毛发无遗。

    疏。八师下。准支谦所译。亦名邪旬。邪旬问佛所事何师。佛言。然有八师。即不杀等五戒。及老病死。经意睹老病死持前五戒。故通为八。与人天八戒有殊。

    疏。九折等者。通示大义。有名以三乘自宗之理折之。无名以一乘自宗之义通之。有名疑滞。通则三乘之路开。一实之理显也。论主用法华之意以成其辞。但言三乘之路开者。影取一实自显之义。舍小者。令舍小乘执有余无余为实。卑生死尊涅盘等之狭见。引权下。准大疏释法华略有二义。一破小显大。即是会二归一。如方便品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等。二会权归实。即是会三归一。彼经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惑者。佛当为断除等。则昔大乘亦有权义。今论兼之。如大疏广说。无名下。谓无名所演一乘之义。契於中道一实之理。故真也。有名所折。依名取相。乃至有得。皆伪也。分文下。瑶疏释此段为总结四论。三乘之路开。指此论三乘三位开也。真伪之途辨。彼云结物不迁论及不真空论。物不迁世谛故伪。不真空第一义谛故真。贤圣之道存。彼云结无知论。以般若是贤圣所修之因。故无名之致显。彼云结涅盘也。云庵疏云。三乘之路开。结难差等四章。真伪之途辨。结论初七章。贤圣之存。结诘渐等四章也。无名之致显。结穷源等四章也。若大钞意。即但结此论。亦无分文之义。

    肇论新疏游刃卷下(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