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因明入正理论集解最新章节!

。此似阙同品定有性。其实三相俱缺。

    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者。如说声(有法)非勤勇无间所发(宗)。无常性故(因)。此中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电空等为其同品(且按定同品。下举因出过)。此无常性。于电等有(一分转)。于空等无(一分不转。此不应无而无即乖同品定有性)。非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异品(以瓶由人工无间得成故)。于彼遍有(以瓶全体是无常故。即异品遍转。此不应转而转。即乖异品遍无性)。此因以电以瓶为同法故。亦是不定(此句按定下出不定之相)。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两趣不定意因不成)。

    声有三种。一因执受大种。谓语等声。一因不执受大种。谓树等声。一因俱大种。谓手鼓等声(以手举鼓手是执受鼓是不执受故曰俱)。此非勤勇无间所发声。即因不执受大种声也。下勤勇无间所发声。即因俱大种声也。非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即九种宗法中第七种。此无常性下六句。虽正释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而实非正出过之词。不过审定以电以瓶为同法耳。为如瓶等下。乃正出不定之相。下二条亦准此。谓若拣去一分不转之空。而取遍转之瓶。与电偕为同法。庶免缺二相过。然亦是不定。何者。电瓶二物。在无常因。则为同法。以此二物皆无常故。在非勤勇无间所发宗。则电同瓶异。今举因成宗。则两趣无定。将以无常之瓶。成勤发之宗乎。抑以无常之电。成非勤发之宗乎。既不定是非勤发之宗。则非遍是宗法性矣。何止后二相俱缺而已耶。下条仿此。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者。如立宗言声是勤勇无间所发(宗)。无常性故(因)。勤勇无间所发宗。以瓶等为同品(亦勤发类故)。其无常性(此句贯下二于字)。于此遍有(即同品遍转也。此不为过)。以电空等为异品(皆非勤发类故)。于彼一分电等是有(即异品一分转也此正是过)。空等是无(此不为过)。是故如前亦为不定。

    声是勤勇无间所发。无常性故。此九种宗法中第三种。如前者。谓此无常因。以电以瓶为同法故。亦为不定。为如电等无常性故。彼非勤勇无间所发。为如瓶等无常性故。彼是勤勇无间所发。此似阙异品遍无性。其实三相俱缺。

    俱品一分转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立量下辩过)。此中常宗。以虚空极微为同品(外道计微尘常故亦入此同品)。无质碍性(此句贯下四个于字)。于虚空等有(空无质碍故。即一分转也)。于极微等无(尘有质碍故。即一分不转。此不应无而无也)。以瓶乐等为异品(瓶乐皆无常故)。于乐等有(同无质碍一分转。此不应转而转也)于瓶等无(瓶有质碍。一分不转)。是故此因以乐以空为同法故亦名不定。

    俱者。同品异品。俱一分转。一分不转也。声常。无质碍故。九种宗法所不载。说见后似喻解中。无质碍因。于同品极微一分不转。于异中乐等一分转。故应拣去一分不转之极微。而取一分转之乐等。与空偕为同法。然于无质碍因可尔。若举因成宗。则为不定。将以无质碍之空。成声是常乎。将以无质碍之乐。成声是无常乎。乐字。若是音乐之乐。则亦声耳。不可以声还喻于声。当以苦乐之乐为定。盖数论师执我是思。受用萨埵剌阇答摩所成大等二十三法。萨埵剌阇答摩。旧译乐苦痴。亦名喜忧闇。新翻贪嗔痴。详金七十论广百论中。二论多言乐等三法。立量专为破外道。而数胜其渠魁也。故举喻举宗举因。皆不出此数种论中。不当更为异释耳。

    相违决定者。如立宗言。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声常。所闻性故。譬如声性。此二皆是犹豫因故。俱名不定。

    声是无常。所作性故。即九种宗中第二种。或立为常。所闻性故。即第五种。此立敌共诤一有法。因喻各异。三相无缺。但两家俱不能出过。如立者虽自立无常。而亦许声是所闻性。同彼声性。故不能出常宗过也。敌者虽自立常。而亦许声是所作性。同彼瓶等。故不能出无常宗过也。既不能互出其过。两家犹豫。不能定成一宗。互不生其正智。故名决定相违不定过。解者皆谓缺第三相。谬矣。

    △三释相违二。初列名。

    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因。

    法。即后陈宗体。有法。即前陈宗依。自相。即言陈之自相。差别。即意许之差别。如真故极成色。是有法自相。定离眼识色。非定离眼识色。是有法差别。定不离眼识宗。是法自相。相分定不离自证分。是法差别。相违者。是因违于宗也。凡相违因出过申量。皆改宗不改因。番异作同。番同作异。旧注家似不了此。

    △二释相。

    此中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声常。所作性故。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因唯于异品中有。是故相违。

    此因与后陈宗法之自相相违也。如说声常。所作性故。即九种宗法中第四种。或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即九种中第六种。此因唯于异品中有者。以常住宗。必以虚空等为同品。以瓶瓯等为异品。今所作因。或勤勇无。间所发因。止向瓶等异品上转。不向同品空等上转。故与常宗自相相违。

    法差别相违因者。如说眼等(宗之自相)。必为他用(宗之差别相)。积聚性故(相违之因)。如卧具等(喻也上立量下辩违)。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为他用(此他即是我)。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别相违(先出过名后言所以)。积聚他用诸卧具等。为积聚他所受用故(此他属他人)。

    此因与后陈宗法上意许差别之相相违也。数论师金七十论云。我是实有。聚集为他故。我见世间一切聚集。并是为他。譬如床席等聚集非。为自用。必皆为人设。有他能受用。为此故聚集。屋等亦如是。大等亦如是(大。即地。水。火。风。空。等即等余二十二法)。五大聚名身。是身非自为。决定知为他。他者即是我。故知我实有。此中即借其说立量以破之。取其五大聚名身中眼一种为有法。非为自用并是为他句为宗。聚集句为因。如床席等为同喻。夫眼与床席非同类无论也。眼之积聚不同床席之积聚亦无论也。今第就所谓他者辩之。先曰非为自用必皆为人设。则自他有辨矣。后曰他者即是我。则自他无辨矣。欲成就身积聚。则混自他而一之。欲成就卧具积聚。则析自他而二之。岂非违乎。自。他。即差别也。故此积聚性之因。如能成就眼等必为他用之宗法。亦能成就此宗法差别相违之过。何以故。工匠之积聚床席等。专为积聚主人所受用故。眼积聚性。异熟长养。俱不属他人。岂其类哉。造床织席。亦有自用者。为拣此一分。故曰积聚他用诸卧具等。申违量云。眼等不为他用。积聚性故。喻如眼根。有法是浮尘根。喻是胜义根。

    有法自相相违因者。如说有性(有法)。非实非德非业(宗)。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因)。如同异性(喻)。此因如能成遮实等(非实德业宗)。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亦非大有性)。俱决定故(既能遮此定亦遮彼)。

    此因与前陈有法自相相违也。胜论师立六句义。一实。二德。三业。四大有性。五同异性。六和合性。各有自体。摄法多少不同。其大有性唯一。实德业三同一有故。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为体。由此大有。有实等故。同异亦一。实德业三。总一同异。然离实等有别实体(详见华严玄谈八卷及胜宗十句论)。今言有性者。即彼第四大有性也。言陈有性。则有性言。直诠大有性之自相也(未论此性有非有等差别故)。非实非德非业。即用彼离实德业外别有一法实体为宗。即以实德业三有实法为因。以自有一实德业体。故非彼实德业也。以同异性为喻。同异有一实同异。非实等。以明有性有一实有性。非实等也。然此。有一实等因。既成遮实等宗。则亦成遮有性。而与有法自相相违。以彼云实德业三同一有故。既遮实等性。岂不遮大有性耶。遮此遮彼。俱决定故。申违量云。有性即实即德即业。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如石女儿寐言曰。胜宗十句论云。同以合实德业为义。有诠智因。异以常于实等则转依一实为性。有遮觉义。此论中引同异为喻。有深意焉。如同欲合。而异返遮。此中成遮二字。即彼合遮字也。喻况别有一实德业之因。本欲合成有法以立宗。而反遮其当体以相违。是知此同异性。及上卧具等喻。未陈违义前。可作同品定有。出违义后。翻作异品遍无。是以不改宗喻二支。但简因之相违也。

    有法差别相违因者。如即此因(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即于前宗(非实非德非业)。有法差别(有实体之有性。无实体之有性。是有法差别)。作有缘性(以成大有性离一切法有自性故。即于有作缘也)。亦能成立与此相违作非此缘性(以遮有性故。即于非有作缘也)。如遮实等。俱决定故(实等非实等。实等非有性。以例有性非有性。有性亦非有也)。

    此因与有法上意许之差别相违也。有性一也。胜论计有实体。大乘明非有实体。有与非有。有法差别也。如前别有一实等因。于遮实等宗。固能成立有实体之大有性。于有法上作有缘性。而亦即能成立无实体之大有性。于有法上作非有缘性。而与意许差别相违。何以故。如遮实等。实等非有体。亦遮有性。有性亦无体故。俱决定故。如前已说。言缘性者。因与有法作有非有之缘也。申违量云。汝所执有性是无法。即实即德即业是宗。因云。有一实故。有德业故。喻如毕竟无。寱言谓缘即因。有即同品。非有即异品。于义无乖。但变文而言。恐滋疑惑。故顺文而释。使人易晓耳。问。前云有性。詺曰自相。今有缘性。詺曰差别。俱是有性。何以异乎。曰。前云有性。即六句中大有性。以是前陈有法。非是对无而言有性。今言有缘性者。即于前陈有法之上。论有论无。故名差别。岂得同耶。

    △三似喻二。初结前标后。

    已说似因。当说似喻。

    △二列名委释二初标列。

    似同法喻有其五种。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无合。五倒合。似异法喻亦有五种。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离。五倒离。

    此中不成不遣。俱以声常无质碍为宗因。查九种宗法中。无此一因。以无质碍因。常无常宗俱用不着。现见电等。皆无质碍。皆无常故。其无常宗。异品遍转。尤难成立。今乃有此一种宗法者。盖由常宗之因。如所量性故。所闻性故。勤勇无间所发性故。俱经大乘出其过失。立义不成。且常住宗无同品故。故将无常宗异喻虚空。翻异作同。而变其因曰无质碍故。立声为常。以声与虚空俱无质碍故。故因明正理门论谓之颠倒成立。名为同法相似。不然。常宗无质碍因。以空为喻。可谓俱成矣。而亦列之俱不成中。其理难会。解者千说万说。终不能明其所以。由未熟究诸论。源头不清。故欲疏沦流委。而其道无丝耳。

    △次释相二。初似同法。

    能立法不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此宗因。向下三种不成。俱承此说去)。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然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

    此同喻合宗不合因也。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此合词也。诸无质碍。如电光等。现见无常。犯不定过。极微之喻。虽有常性。且有质碍。三支病痛。一合便见。此无合之所以为过也。此中许极微常者。亦是纵成。立此喻式。依大乘教。亦是无常。以有方分。可分析故。

    所立法不成者。谓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性是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

    此同喻合因不合宗也。胜宗十句论。觉云何。谓悟一切境。此有二种。一现量。二比量。虽无质碍。刹那刹那生灭不停。体是无常。故虽成因。不成宗也。

    俱不成者。复有二种。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说如空。对非有论。无俱不成。

    同喻宗因俱不成也。有即同品定有之有字。非有即异品遍无之无字。若言如瓶。瓶无常性。宗不成矣。瓶有质碍。因不成矣。是同品定有性中。宗因俱不成也。若说如空。则为俱成。以空是常。无质碍故。今对非有空论。无俱不成。盖空既无矣。又何论其常与无常。有质碍无质碍哉。是异品遍无性中。宗因俱不成也。问。若说如空。正以空为同品耳。今乃言异品不成。何也。曰。至教止许空为无常宗之异喻。而不许为常宗之同喻故也。何故如此。曰。虚空是依无质碍处假施设故。虽有虚言。都无实境。故广百论云。又此虚空。四谛不摄。虽执实有。然必应许有分别智之所了知。除五识身所引意识。其余有漏不定外门分别意识。决定不能缘实有境。故说颂曰。智者依世间。亦不见此义。谓诸有智者。依止世间。随分别识。于虚空等。虽复专精愿求实义。乃至少分亦不可得。唯见依名所起分别似虚空等种种影像。掌珍论亦立量广破虚空非实有故。何以证至教止许空为无常异喻。曰。即无常异喻。亦止一分许。一分不许。因明正理门论云。喻有二种。同法。异法。同法者。谓立声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以诸勤勇无间所发。皆见无常(合)。犹如瓶等(喻)。异法者。谓诸有常住。见非勤勇无间所发(离)。如虚空等(喻)。前是遮诠。后唯止滥。由合及离比度义故。由是虽对不立实有太虚空等。而得显示无有宗处无因义成。此一分许也。又曰。若无常宗。全无异品。对不立有虚空等论。云何得说彼处此无。此一分不许也。何以证不许空为常宗同喻。曰。广百论破常品云。彼虽方便殷勤立常。而竟不能。说有道理。如是句义。所立能立一分所依不极成故。既不许有余同类义。同喻阙故。比量不成。又云。又立常者所说道理。唯依异法。无同法故。所立不成。夫常之同喻止有空耳。而一则云同喻阙。一则曰无同法。是不许虚空为同喻明矣。又龙树释似同法云。由同法喻颠倒成立。是故说名同法相似。如有成立声是无常。勤勇无间所发性故。此以虚空为异法喻。有显虚空为同法喻。无质等故。立声为常。如是即此所说因中。瓶应为同法。而异品虚空说为同法。由是说为同法相似。夫既改宗为常。改因为无质。以空为同品。则同品矣。而必曰异品虚空说为同法。此非止许为异品不许为同品之明证哉。则又何疑于空喻之异品不成乎。既不成无常宗之异品。又岂成常宗之同品耶。问。世间万法。孰非虚幻。何止虚空。且法性宗往往以虚空喻真性无为。而法相宗顾独不许。其故何哉。答。就胜义说。虚空许有。就世俗说。虚空实无。盖因凡外种种妄计唯我与常。牢不可破。故广百论首破常见。次破我执。皆以三支立量破之。至于常宗无同品。无常宗无异品。我宗无因无喻。此义一篇之中时隐时见。盖自三支比量一立。而凡外之边见我见。无复置喙之地。此因明之所以匡正颓纲。能生正智。而理贯五明。为求法菩萨所必求者也。岂容以粗心少智。闯其藩离。自谓堂奥也哉。

    无合者。谓于是处。无有配合。但于瓶等双现能立所立二法。如言于瓶。见所作性。及无常性。

    声是有法。无常为宗。因云。所作性故。同喻如瓶。合云。诸所作性故者。皆是无常。同喻如瓶。异喻如空。此量式也。今但于喻上双现宗因。而无合词。是故成过。所以必欲合者。其说已见前条。不用前宗因者。以带过故。既已带过。又何须论其合不合哉。故仍举前真能立门所引之例。下条放此。过在合中见者。是缺同品定有性。过在离中见者。是缺异品遍无生。

    倒合者。谓应说言诸所作者皆是无常。而倒说言诸无常者皆是所作。

    此无过之量。倒合犹未见其过。若应云诸无质碍见彼是常。而倒说言诸常住者皆无质碍。则犹豫因不甚显现。此倒合之所以为过也。

    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略结似同。

    △二似异法。

    似异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诸无常者。见彼质碍。譬如极微。由于极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极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无质碍无。

    真异喻者。必无同法宗因。于同宗因有一不遣。则名似也。且如下。立量。由前同法立常宗无质碍因。故今异法立无常宗有质碍因。此亦总句。三不遣俱承此说去。此谓极微之异喻。但遣能成立之无质碍因。不遣所成立之常宗。故曰所立不遣也。

    能立不遣者。谓说如业。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彼说诸业无质碍故。

    胜宗十句论云。业句义云何。谓五种业。名业句义。何者为五。一取业。二舍业。三屈业。四伸业。五行业。取业云何。谓上下方分虚空等处极微等。合离因依一实。名取业。舍业云何。谓上下方分虚空等处极微等。离合因依一实。名舍业。屈业云何。谓于大长实依附一实。近处有合。远近处离合因。是名屈业。伸业云何。谓于大长实依附一实。近处有合。远近处合离因。是名伸业。行业云何。谓一切质碍实和合依一实合离因。名行业。如是五业。几有实。几无实。一切有实。如有实。依一实。无质碍。无德。无细分等。广如彼论。以业无常。无质碍故。但遣所立之常宗。不遣能立之无质碍因也。

    俱不遣者。对彼有论。说如虚空。由彼虚空。不遣常住。无质碍性。以说虚空是常性故。无质碍故。

    以虚空喻。一分不许。一分许故。自一分不许者言之。则曰对非有论。自一分许者言之。则曰对彼有论。于似同法中。则曰对非有论。于似异法中。则曰对彼有论。此又许为异品而不许为同品之一大证据也。在异品中既俱不遣。则同品中为俱成矣。而又曰俱不成。是则虚空之喻。无施而可。岂非不许虚空作喻之明证乎。空有常性。不遣同宗。无质碍性。不遣同因。是能立所立俱不遣也。

    不离者。谓说如瓶。见无常性。有质碍性。

    离者。对合而言。应云。诸无常者。见彼质碍。犹如瓶等。诸无常者。如电光等。无质碍故。则知无质碍因是犹豫因。缺异品遍无性矣。因中缺第三相之过。一离便见。此离之所以不可少也。今但于异喻双现宗因。则其过不见。故不离为过。

    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

    先提无常在前。则无质碍之电光等俱现在前。其过易见。若云诸质碍者皆是无常。则其过隐矣。以诸质碍皆无常故。此倒离之所以为过也。

    △四总结似能立门。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此结前三十三过。总成似能立门也。

    △三真现量门二。初总标。

    复次为自开悟。当知唯有现比二量。

    龙树云。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

    二量之外。更有圣教量。以不违此二量之教。名圣教量。故云唯有二量。

    △二正释。

    此中现量者。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古德释云。现量者。现。谓显现。即分明证境。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离妄分别。名之为现。言量者。量度。是楷定之义。谓心于境上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名量。真现量体。即五识身俱意。诸自证分。诸定心。兼第八识。此等诸心心所。有六义名现。一现有。简龟毛等。二现在。简过未。三显现。简种子。无作用故。四现离照现名为现。谓能缘之心行相。远离诸分别故。即此谓无分别等是也。五现谓明现。谓诸定心澄湛。随缘何境。皆明证故。即明证众境。名为现量。六现谓亲现。即亲冥自体。若一切散心。若亲于境。明冥自体。皆名现量。第五明现。第六亲现。此二种。简诸邪智等。如病眼见空华毛轮等。虽离分别。任运而缘。然不能明证众境。亲冥自体。故非现量也。因明古疏。略有二解。一现之量。谓前五识。依所依根。于现在世。缘现有境。根亦与识同照前境。有发识用。根义显胜。得显现名。虽照于境。以体是色。无缘虑用。不能量度。但有现义。不得量名。唯心心所。量度于境。缘虑用增。体具现义。亦有量境之能。今从能发之根。显所发识。名现之量。依士释也。二现即量。谓明了意识一分。除余散意识。及独头起者。并取定意识及第八识能缘见分。亲缘现境。作用显现。而彼所依意根界体。非显现故。故不取之。但就能缘见分。现即是量。持业释也。谓无分别者。即显能缘行相。不筹不度。任运因循。照符前境故。离名种等所有分别者。离随念计度名言种类诸门等分别心故(分别心略有三种。一自性分别。唯缘现在所缘诸行自相行分别。所缘行。即五尘也。自相行。如色以青为行相。眼识缘时。亦任运作青行相。名自行。又自相即能缘行。简共相行。如缘青时。即缘黄不着。二随念分别。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唯缘过去。三计度分别。于去来今不现前思构行分别。即非有计有。是非量境。然约三世计度。不定一世。自性分别。即无分别也)。现现别转者。于现在世。以显现心。缘现有境。但随所缘自性分别而转。如此则何言无分别。曰。虽有自性。而无余二。说无分别。如一足马。名为无足。寱言云。此一量。与下比量。依颂而言。当在后文似破之后。而立于论之中者。是论主欲人悟立破之法。乃是成此现量中事。若人了达此体。依前可以能立。依后可为能破。若不尔者。则与现量相违。依前即为似立。依后即成似破。故置之于此。以示立宗造论者。须从现量正智中流出。方堪作立破之主也。

    △四真比量门二。初正释。

    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相有三种。如前已说。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比量者。比谓比类。量即量度。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名为比量。众相。即三种相。三种相。即遍是宗法同品定有异品遍无之三相也。由彼三相为因。于三支比量之义。有正智生。了知等者当知比量有五种。一相。二体。三业。四法。五因果。一相比量者。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等。二体比量者。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等。三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集其上。比知是杌。若有动摇。比知是人等。四法比量者。谓于一切相属着法。以一比余。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等。五因果比量者。谓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等。了知有火。即相比量。了知无常。即法比量。等者。等余体业因果也。寱言云。上真现量一门。即题中正理二字。此真比量一门。即题中因明二字。故比量之法。全是现量体上之智用。从体起用。所以标因。摄用归体。故云入理。应知此真比量。即前正能立中因三支三相之法所分出也。

    △二通结。

    于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证相故。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

    于二量中。是总句。即智名果是证相故。言现量也。如有作用而显现故。亦名为量。言比量也。智即是果。持业得名。以是证真之行相故。自凡夫人以率尔心缘实境时。皆是现量。因闻至教。有正智生。得法自相。亦是现量。乃至佛果。于所缘智。都无所得。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亦只是现量。现量非有二也。智非即果而何哉。如眼等根。唯佛等缘。是现量得。余散心中。无现量得。以能发识。有作用故。比知是有。虽是比知。亦不违于佛之现量。然根是色。无缘虑用。以显现故。亦有现义。以无缘虑。不得量名。唯此比知。得名为量。作用显现。俱指根言。以根例比量。根无量义。故补之曰亦名为量也。护法菩萨说。世间有法。略有三种。一。现所知法。如色声等。二。现受用法。如瓶衣等。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色声等尘。世间共见现量所得。眼等五根。非现量得。由彼彼用。比知是有。此以有作用法例真比量。而以现受用法为似现量。以见真比量之不违于现量。则世之所谓比量者皆非量耳。其显正闭邪。不既着明深切矣乎。

    △五似现量门。

    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

    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释上有分别智。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释上于义异转。了瓶衣等者。此虽现见受用。而非现量所缘。是假法故。缘瓶等心。不缘自相。缘共相故。若法自体。唯证智知。言说不及。是为自相。若法体性。言说所及。假智所缘。是为共相。如眼识缘青境自相时。得青色之自相。若后念分别意识起时。即非青色解。便是共相比量也。才作解心时。不实青色之体。为带名言。是在假相也。问。此缘瓶衣心。是何量摄。答。不亲缘得法自体故。非真现量。非比度故。亦非比量。是非量收。或以似现量同真比量者非也。智觉云。似现量者。准理而言。有五种智。皆名似现量。一散心缘过去。二独意缘现在。三散意缘未来。四缘三世疑智。五缘现在诸惑乱解。此等诸心。能缘行相。有筹度故。皆不以自相为境故。又随先所受分别转故。名似现量。然有二种。一无分别心。谓愚痴人类。及任运见于空华等。虽无分别。然不分明冥证境故。名似现量。二有分别心。现带名言。不得法之自相。妄谓分明。得境自体。名似现量。又云。男女天地等见一合相。名似现量。此以众缘合故。如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以成于人。名一合相。如是见者。是有分别智于义异转。故名似现量。真现量者。如一合相。相不可得。金刚经云。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从缘合。即无性故。无性之性。是所证理。如是知者。是正智生。是自相处转。名真现量。

    △六似比量门。

    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种。如前已说。用彼为因。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以因多种。释似因智。有十四过。故云多种。用彼为因。释上为先。龙树亦云。随先所受分别转故。当是八识中所含藏邪见种子也。发为现行。即是似智。似所比下。释上似义智。即随彼似因。所比似义。诸有智生。名似义智也。或总指似立。名为似因。以望智果故。诸有智生。即量果也。

    △七真能破门。

    复次若正显示能立过失。说名能破。谓初能立缺减过性(三十三过总名缺减过性)。立宗过性(宗中九过)。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违因性(因中十四过)及喻过性(喻中十过)显示此言。开晓问者。故名能破。

    所谓能破者。岂胜是务求。期于开悟问者。令生正智而已。破者之心。悲愍心也。广大心也。不然。即能显示彼过。破坏他宗。成立己宗。不为能破矣。况安慧云。若不言令他解了者。听者未解此义。应名立宗。则问者不晓。宗亦不成。岂成能破乎。

    △八似能破门。

    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亦此总句)。于无过宗有过宗言。于成就因不成因言。于决定因不定因言。于不相违因相违因言。于无过喻有过喻言。如是言说。名似能破。以不能显他宗过失。彼无过故。且止斯事。

    本无缺减。妄言缺减。不能了立者之宗。翻成自己之过。故名似能破也。末句结说收辩。龙树论中。广陈似能破之相。文繁不引。

    △三颂结。

    已宣少句义  为始立方隅  其间理非理

    妙辩于余处

    以颂起。以颂结。论之体也。龙树论末亦云。又即此类过失言词。我自明属论式等中。多已制伏。又此方隅。我于彼古因明论中。已具分别。故应且止。是知因明一宗。妙论非一。梵本流入震旦者。千百之一二耳。奘师所携。犹有三十六部。今藏中寥寥止此二三种。而读者又不精研博究。欲以浅近分别心。窥测圣智现量境界。能免谤法之咎哉。理。即真立真破。非理。即似立似破也。

    据杂集论。宗因喻合之外。更有所谓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如无我论者。即于此事。对我论者。先说诸法无我。此言是立宗。次说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此言是立因。所以者何。若于诸蕴施设实我者。此所计我。为即蕴相。为于蕴中。为于余处。为不属蕴而施设耶。若即蕴相而施设者。蕴不自在。从众缘生。是生灭法。若即彼相。我不成就。是名初过。若于蕴中而施设者。所依诸蕴。既是无常。能依之我。亦应无常。是第二过。若蕴离于余处施设者。我无所因。我亦无用。是第三过。若不属蕴而施设者。我应独存。自性解脱。更求解脱。唐捐其功。是第四过。次说如于现在施设过去。此言是立喻。所以者何。若同现在相施设实有过去者。此所计过去。为即现在相。为于现在中。为于余处。为不待现在而施设耶。若即现在相而施设者。已生未灭。是现在相。过去法体亦应已生未灭为相。是初过。若于现在中施设者。于未灭中。施设灭体。不相应故。不应道理。是第二过。若离现在于余处施设者。除现在外。余实有为事少分亦不可得。云何于彼施设。是第三过。若不待现在而施设者。亦应施设无为为过去世。是第四过。然过去世。相灭坏故。无相义成。若同现在施设。即成四过。是故过去相不成就。诸法无我亦尔。若于蕴施设。即四过可得故。无我义成。次说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此言是合后说。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此言是结。

    是知合而无结。则不为究竟。岂成能立能破。故表而出之。

    因明入正理论(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