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成唯识论俗诠最新章节!

    天亲菩萨造颂

    护法等菩萨造论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明西蜀沙门 明昱 俗诠

    前第三能变中。举颂总答分三。一能变本识。二相应心所分三。一略标六位。二广显差别分五。一遍行别境。五卷中竟。二善位。三根惑位。四随惑位。六卷中竟。此中第五不定位分三。一结前标问。

    已说二十随烦恼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

    一结前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总颂不定位中四种心所名。一悔。二眠。三寻。四伺二各二者。有二义。一释名。悔眠为一。寻伺为一。是为二。悔与眠。是二。寻与伺亦二。是为各二。此言名之二各有二也。二释义者。谓悔与眠。各具善染二义。是为二各二。至寻与伺。亦尔。此言义之二各有二也。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二。一正释颂意。

    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至)如余盖缠心相应故。

    论曰下。释初句颂中不定位名。非如下。引定位。显不定。谓触等定遍心。欲等定遍地。此不如彼。故名不定。悔谓恶作下。释悔心所体性业用。以悔多掉举。故能障止。问。既名为悔。何又名恶作。答。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又言先恶后悔者。恶。憎恶也。谓悔是果。恶作是因。故可假立。先恶所作业者。作不善业也。以不善业。憎恶起故。悔先不作者。不作善业也。以不作善。故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善业。是恶我先不曾作故。眠谓睡眠下。释眠心所。体性业用。性既昧略。故能障观。谓睡眠位。身不自在者。释不自在及昧略义。一门转者。是意识闇劣门。显五识不行故。昧简在定者。定心一境。略而不昧。此显睡眠。性闇昧故。略别窹时者。窹时广缘。不得称略。此显睡眠。性是忽略。故云。令显睡眠。非无体用。有无心位。假立此名者。谓他处云。无心位睡眠者。乃是假立其名。非实有体。以显此中睡眠必有体故。如余盖缠。心相应故者。盖有五盖。瑜伽二十四卷云。盖谓贪欲盖。及与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第五是疑盖。缠有八缠十缠。俱舍云。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惛沉。或十加忿覆。

    有义此二唯痴为体(至)随痴相说名世俗有。

    有义此二。唯痴为体者。未正。谓悔与眠。唯是染分。及无体故。有义谓痴。及无痴为体者。亦偏。虽通善染。执无体故。有义思慧为体者。犹未正。虽说悔眠是无记性。不同前师说痴无痴二性所摄。然说恶作思慧为体。又说睡眠思想为体。俱非理故。复引论说世俗有者。是说悔眠。即思慧想。无别体故。彼染污下。释前二义中引证之文。有义各别有体正理。缠。约也。犹言束也。谓非思慧约束为悔。又非思想约束为眠。应说悔眠。各别有体。说世俗有。是随他相。此释第三引论。执无实体。

    寻谓寻求令心忽遽(至)体类差别不可得故。

    释寻伺二心所体性业用。匆遽者。速疾也。意言境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名意言境。粗转者。散行外境。于法浅推。细转者。略行外境。于法深推。故身心安。是细转义。身心不安。是粗转义。并用下。释体是假。依思慧立。问。思者徐而细。慧者急而粗。何为并用。答。通照大师。释有兼正。若正用思。急慧随思。能令心安。若正用慧。徐思随慧。令心不安。若如是说不违并用。

    二各二者有义寻伺(至)故置此言深为有用。

    此中三义。释二各二。唯后义为正。一义唯说寻伺各有染净者。未善尽理。故二义质云。悔眠亦有染净二故。应说下。立义亦偏。谓如烦恼。及随烦恼。名之为二。各有不善。及无记性。名为各二。或复各有缠及随眠。亦名各二。彼谓缠是烦恼现行。随眠是种。有义彼释。亦不应理者。正义破前。不定四后。有此言故者。谓悔眠寻伺。俱通二各二言。应知皆具染净二义。应言下。自释正义。谓后二言。显前二中各二种义。一谓悔眠。二谓寻伺。是前二种。此前二种。亦各有二。一悔二眠。一寻二伺。此后二种。种类各别。复自结云。故一二言。显二二种。谓一悔眠言。二寻伺言。显此前二。各有后二。已上释名。此各有二下。释义。谓后二言。各有二种。谓染不染。即此恶作。通善通染。眠与寻伺。亦善染故。非如信等。唯是善故。非如贪等。唯是染故。故二各二。通染不染。或唯简染。故说此言为二各二。何唯简染。答。有说此为随烦恼故。故此简之。故置此言。深为有用者。释名释义。简善简染。唯此言故。

    △一正释颂意竟。下二分属诸门。门有十二章。

    四中寻伺定是假有(至)而论亦说世俗有故。

    一假实门。寻伺假有。此是正义。悔眠假有。此义未正。谓悔与眠。体是实有。唯说寻伺。是假有故。论说世俗。是依他处。如说内种。为世俗有。岂内种子。体非实耶。

    四中寻伺定不相应(至)前二亦有互相应义。

    二相应门。谓寻与伺。不相应者。以彼行相。粗细有异。故不俱生。而说无寻。唯有伺者名第二地。谓九地中。依于寻伺有染无染。立为三地。不依寻伺。种子现起寻伺现行。或有或无。立三地别。若依现行有无。立三地者。成大杂乱。瑜伽释云。未离欲者。由作意力。亦无寻伺。已离欲者。或初生彼。或出彼定。亦有寻伺。故不依种起现。唯依有染无染。意取粗染细染。至于无染。立三地别。俱字。即寻伺二心所也。与前悔眠。容互相应。悔眠亦有。互相应义。

    四皆不与第七八俱(至)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三八识门。四皆不与第七八俱者。谓恶作追悔先业。而第七任运恒缘现境。非先业故。故无恶作。睡眠必依身心重昧。外众缘力。而第七识。一类内执。不假外缘。故无睡眠。寻伺俱依外门而转。第七一类执我。故无寻伺。又此四法。无记性者。有间断故。皆与第八不相应也。悔眠唯六。非五法者。谓悔与眠。唯第六俱。非是前五相应法故。有义寻伺。亦五识俱。未正。七分别者。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伺察分别。有义寻伺。唯意识俱。正理。论说寻伺。元是意识不共法故。又说下。复以所缘辩寻伺不与五识相应。然说下。释前师所引论义。谓此寻伺。由五识起。非五相应。以意识同五缘境。然后方起寻伺。五识是意明了门故。集论说。七分别中。任运分别。即是五识。瑜伽说此。是五识俱起分别意识相应之寻伺。故各有异。今以集论是依瑜伽中集出。论主但依瑜伽。不依集论。故彼下。结破前义。

    又说寻伺忧喜相应(至)纯苦趣中意苦俱故。

    四五受门。又说下。六十四字。南北藏错安前章不共法故下。今从义改正。又说者。前章引瑜伽说也。何缘下。问也。答云。虽有苦乐。似忧喜故。总名忧喜不说苦乐。有义下。谓恶作戚行通忧。无记通舍。故二受俱。又说睡眠。欢时喜受。戚时忧受。中庸舍受。故三受俱。又说寻伺。四俱除苦。初禅天中。意有乐故。已上二义。都未尽理。唯第三义。方正。前义寻伺。无苦乐受。第二义中。寻伺增乐。此中苦受。四心所俱。观此论文。唯有恶作。无喜乐受。彼悔恼时。喜不生故。乐亦应无。余三心所。五受皆俱。于睡眠时。亦有乐故。瑜伽五卷云。那洛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如那洛迦寻伺。一向受苦之饿鬼寻伺亦尔。乃至傍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寻伺。多分忧苦。少分喜乐。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喜乐。少分忧苦。初禅天中。所有寻伺。一向喜乐。无忧苦故。此证寻伺通苦乐受。

    四皆容与五别境俱行相所缘不相违故。

    五别境门。行相者。能缘心所也。所缘者。所乐。决定。曾习。所观。四境也。不相违者。欲等悔等俱善染故。

    悔眠但与十善容俱(至)初静虑中轻安俱故。

    六善品门。悔眠唯欲界。欲界无轻安。故云十善俱。寻伺到初禅。许轻安俱故。故说容十一。

    悔但容与无明相应(至)此彼展转不相违故。

    七烦恼门。悔唯痴俱。性迷闇故。此粗贪等细。理不相应故。余三与十。展转不违者。十烦恼中。俱通昧略。粗细转故。三心所中。亦有俱生分别义故。

    悔与中大随惑容俱(至)眠等位中皆起彼故。

    八随惑门。恶作容与中大随俱。悔通不善诸染心故。非忿等十者。恶作追悔时。不随他忿等。各别为主故。睡眠寻伺。二十俱者。睡眠与寻伺。容起染性故。小中大随。俱有昧略浅深推故。

    此四皆通善等三性(至)不能寻察名等义故。

    九三性门。问悔先所作善业恶业。唯得通二。悔何通三。答。于四无记。亦追悔故。前通根随。是不善性。故此唯辩善与无记。通善性者。初二唯生等。杂集论云。何等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何等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生得善。即俱生善也。加行善。即分别起善。谓悔与眠。粗鄙昧略。是俱生义。名生得善。后二寻伺。亦通者。谓通生得及加行故。闻所成等。是分别义。名加行善。有义初二。亦通加行善正理。二种无记。后三俱者。有染净故。恶作粗猛。无净义故。染净者。有覆无覆二无记也。四无记者。一异熟。二威仪。三工巧。四变化。悔唯中二者。威仪工巧也。非定果者。简前后故。变化即定。异熟即果。异熟生心。即前六识。问。眠何除第四。答云。非定引生心。亦得睡眠故。寻伺除初者。无异熟故。谓异熟心。行解微劣。不能寻伺名句文等。

    恶作睡眠唯欲界有(至)梦能普缘所更事故。

    十三界门。四于九地。唯初二地。上七妙静。故不相通。悔眠下。释上下生起义。寻伺上下相缘者。正理。悔眠不缘上者。未正。正义云。悔修定者。是悔缘上也。梦所更事。是眠缘上也。

    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至)有为善法皆无学故。

    十一三学门。悔唯欲界。无学离欲。故不相应。求解脱者。有学人也。学究竟者。无学人也。眠及寻伺。俱有生灭。故名有为。通学无学。故名善法。又异生无记法。学者无记法。无学者无记法。并无为法。是非学非无学法。睡眠寻伺。一一皆通。

    悔眠唯通见修所断(至)余门准上如理应思。

    十二三断门。悔眠唯通见修所断者。以邪见等通见修断。由彼引生。故亦通之。问。悔眠何不名非所断。答云。悔眠若是无漏亲所引生。亦如忧根深求解脱。是非所断。今既不然。非非所断。以无漏道。及解脱道。非所断故。若谓见道已断分别。于修道中已断俱生执无学眠。名非所断。然无学眠。见修断故。问。寻伺非无漏。何通见修及非所断。答云。寻伺非无漏。能引生无漏。寻伺不自生。从无漏引生。故通非所断。有义下。言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或名妄想)。四正智。五如如。既名分别。显非无漏。意在不许非所断摄。有义正理。谓此寻伺。于五法中。不唯分别。亦通正智。故正思惟。及言说因。后得智摄。未究竟者。菩萨位中也。药即言说。病即二障。菩萨于此。未能遍知。于说法时。必假寻伺。非如佛地。无功用说。故此寻伺。通无漏道。是正智摄。虽说下。牒释前师引证义。谓论虽说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显此寻伺。摄属第三。名为妄想。摄属第四。亦名正智。何执唯第三。而无正智义。

    △二分属诸门竟。通上相应心所下第二广显差别竟。下三问答显理。

    如是六位诸心所法(至)或似于信等无别染善法。

    此中问答。先辩心所有无。方显唯识正理。若离心体下。释离心有过。谓若别有心所。论何说唯有识。又如何说心远独行。游历六尘。名心远行。无别心所。名心独行。又说染净由心。无心所故。又说士夫。名为作者。喻心能作。无心所故。四大空识。名为六界。三大名色。风空名动。识名为心。说色动心。三为最胜。能成有情。不说心所。庄严论说。似二现者。见相二分也。似贪等者。染心所也。似信等者。善心所也。虽说二分。及善染所。皆似假现。无别实体。故云无别染善法。

    若即是心分位差别(至)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

    释即心有过。若即是心。何圣又说与心相应。说相应者。必他性故。心与心所。如日与光。亦别性故。瑜伽论说。五种性者。即五蕴也。若即是心。则五蕴中。受想二位。不成差别。是有过失。以彼受想。即心所故。心王是因。心所是缘。若即是心。故说因缘。无有差别。俱与圣教。所说相违。

    应说离心有别自性(至)是谓大乘真俗妙理。

    前是遮词。此是显理。理应离心。别有自性。以心胜故。释前遮词。非彼即心。释庄严颂。又识心言下。结显真俗正义。若世俗谛。心王心所。相见分等。各有体性。故诸圣教。说识说心。必摄心所。是相应义。故前所引唯识等言。及现似彼皆无有失。若胜义谛。心言路绝。戏论远离。故心与心所。非离非即。识与诸识。亦非即离。大乘真俗妙理如是。

    △三问答显理竟。通上二相应心所竟。下三现起分位分三。一结前标问。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

    一结前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依止根本识(至)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八句颂有三门。初句。六识共依门。以六转识。俱依第八根本识故。次三句。五识俱转门。以前五识。种类同故。后四句。意识有无门。唯除五处。常现起故。无想以下。名五处故。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三。一正释颂意分二。一释前四句。

    论曰根本识者阿陀那识(至)故无缘碍令总不行。

    论曰下。释初句。阿陀那。云执持。能持染净诸法。故名根本。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故名依止。共即六识。亲即种子。依即根本。五识者下。释第二句。谓前五识。同依相分为五色根。同缘外色。为五尘境。故云种类相似。随缘现言。以五取境。有合有离。故所依缘。有多有少。所以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谓作意下。释众缘名。即作意缘。根缘。境缘。空缘。明缘。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种子依。眼识具此九缘。耳识除明。唯八。鼻舌身三。除空明缘。故唯有七。由众缘合。五识方现。由此下。释第三四句。显非常起。谓由此缘。有顿有渐。故前五识。有俱不俱。如水涛波。喻随缘现。广说如经者。即解深密经云。广慧。如大暴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乃至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诸识亦尔。由五下。总牒八识。互相例明。引后三识无缘为碍。以显五识缘碍间断。

    △一释前四句竟。下二释后四句分三。一意识常起。

    又五识身不能思虑(至)由斯不说此随缘现。

    先牒前五。例明第六常起。谓前五识。起藉多缘。断多现少。而第六识。断少现多。谓第六识。内随第七执我。外与前五同缘。故名内外门转。除空明缘。染净分别。染净即根缘。分别即本身。唯五缘生。故云不藉多缘。唯除下。显现起多。不同前五。故此不说随缘现言。

    △一意识常起竟。下二五位不行分三。一释无想天。

    五位者何生无想等(至)如余本有初必有转识故。

    问答总标五位也。无想等者。等于二无心定。睡眠闷绝。无想天下。释立无想天名。不恒行者。前六识也。以有间断故。以能取相安立名言。说名粗想。故修定者。得生彼天。诸想皆灭。名无想天。有义彼天。常无六识者。理未尽。唯说中间长无六识。不说两头有识。无六识者。名无心地。唯存色身。名有色支。有义唯说命终有识者。理亦未尽。以彼唯说灭时有心。谓彼天中。转识灭时。为正果报。果报尽时。转识现起。必起下地润生烦恼。然后命终。瑜伽下。引证。然说下。释前师所引教意。有义生时亦有转识者。理方究竟。谓彼两头。俱有转识。中间长时方名无想。彼中有者。谓彼天人。天报尽时。现中有身。而润生故。余本有者。现在身也。以喻初生必有转识。

    瑜伽论说若生于彼(至)能感彼天异熟果故。

    瑜伽下。引证两头有识。彼本有下。论主推明论意。牒破前失。决择下。复引论证。初生有心。此言意显下。释上论意。谓彼天中。初生本有天报身时。必有异熟识上生的前六转识暂起。由先修定宿因缘力。后不复生。由不生故。引起异熟无记分位差别。说名无想。以无想名。因异熟识。及六转识。诸心所等。分位差别。显此名故。善心心所。引生二定。定亦名善。不尔者。翻上义。谓上初生无转识。如何决择分说心心所。唯生得灭。故彼初位。转识暂起。彼天唯在第四静虑者。下四地中。想粗难断。上四空天。无色支故。以异熟处。必有色支。问。何能感果。答。即能引发无想定思。以思即业。故能感果。

    △一释无想天竟。下二释二无心定。

    及无心二定者(至)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标释二定总名无心。文中别释。无想定下。释无想定。谓修此定。必生彼天。彼无想天。在遍净天上。第四定中。故伏下贪。未伏上染。由彼作意求证涅槃。故名出离。不恒行者。前六识也。灭六想心。身得安和。名无想定。

    修习此定品别有三(至)穷满寿量后方殒没。

    集论说三品修者。谓于诸定。入住出相。未能了达。是下品。虽已了达。未善串习。是中品。既了达已。复善串习。是上品。下品修者。现法必退。即定法不专注也。以未了达入住出相。其定必退。不速现前。修定如此。后生彼天。光不甚净。形色不甚广大。寿不满五百劫。中品上品。修义同前。

    此定唯属第四静虑(至)故唯有漏非圣所起。

    释定所属界地及业。谓修此定。于色界中。唯第四地。善心所引。定亦名善。于四业中。通前三业。四业者。流转门中有三业。谓善业。不善业。无记业。还灭门中有一业。谓无漏业。无想非无漏。故通前三业。除顺现受者。谓业果有二。一顺现受。即现修因。现受果也。二顺生受。即今修无想定。当来生无想天。是顺生受。故云除顺现受。前义释定初起。无想作涅槃。乃外道所说。此定亦名善。唯人中能修。后义释修定界地。除无想天至究竟者。修定在因。彼天是果。上天未伏。故总除之。色界余天。容起此定。由此下。结显凡定。简非圣者。

    灭尽定者谓有无学(至)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

    释灭尽定。无所有贪者。无色界中第三定也。即九地中第八地思。彼地思惑。无学远离。有学已伏。上贪不定者。有学出定。还起现行。由彼作意。唯在灭想。故名止息。不恒同前。恒行染污。即第七识。六七俱灭。身得安和。名灭尽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者。释成别名灭受想定。

    修习此定品别有三(至)似涅槃故。

    三品别义。亦同上释。显扬论云。从第四静虑已上。离色贪故。无方处差别。虽有修习下中上因。然不建立生果差别。此定初修。谓色界顶。有五不还天。是无漏道。依彼天中。游观加行。方入此定。四禅四空。名为次第。此定必依非想定起。故居最后。合为九种。设问云。余地心中。何无此定。故此答云。初修此定。未得自在。必依有顶。若得自在。余地心后。亦得现前。问。既名无漏。已证灭否。答云。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似涅槃故。谓入此定。已超有学。故名非学。未证涅槃。名非无学。似涅槃者。涅槃道也。以未证故。若真涅槃。即名无学。

    此定初起唯在人中(至)随应后得所引发故。

    谓此定起。唯在人道中者。佛及弟子。说法之力。起此定故。人中慧解猛利解修。于人中修已。后上二界。亦得现前。邬陀夷经。诚证此说。问。无色界中。既无色相。将何为定。又入定者。是何等人。答云无色亦名意成天者。答以意成身能为此定。藏识教者。唯识教也。若悟唯识。于无色界。得起此定。此答能入此定人也。设有问云。若信藏识。得起此定。今异生类。闻藏识教。决信无疑。起此定否。答云。要断三界等。谓此圣定。非凡夫能起。必得断惑证空。方能引发。

    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至)生上五地皆得后起。

    通释此定位次。谓除非想地。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要全断欲界余所伏惑尽。然后方能初起此定。何以故。欲界惑种。不善有覆。二性繁杂。障定强故。唯说五不还天。能起此定。三乘下。明无学。不同有学唯在不还。无学声闻。及诸菩萨。但除欲界。上八地中。随生后起。有义要断下之四地者。前义据能断人。此义据所断惑。虽各据一端。俱不违理。前说断欲九品惑尽。即证那含。名虽超上地。惑由次第断。待下三禅惑已断尽。方起此定。故无伏下。退生上失。以那含果。断欲证故。说唯断欲。初起此定。此据断惑。说下四地。惑障断尽。初起此定。上五地中。随生后起。变异受者。欲界下三禅苦乐受也。故二所说。语势似别。意味原同。

    若伏下惑能起此定(至)故无生上却断下失。

    此是难词。谓若伏下三禅修惑。已离喜乐。退生上地。已得清净。岂断下惑。重起喜乐耶。断亦无失下。据三乘人纵答。第十卷云。第七识俱。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岂非生上却断下耶。然不还下。据三果人实答。谓第三果人观力强胜。于润生时。烦恼亦不起现行。唯有种子助业润生。岂伏下地。不即断耶。虽所下。释不还者无前难失。

    若诸菩萨先二乘位(至)亦能现起灭尽定故。

    若诸菩萨下。释二乘回心者。一切位中。皆起此定。上明已断惑者。下明伏惑不断者。若不尔下。释渐伏烦恼。渐登地者。不同声闻直超八地。故云不尔。虽未下。谓惑未断。亦起此定。论说下。谓永伏惑。方起此定。远地。即第七地。前说退生上地。却断下惑者。亦有之。有从初地下。释顿伏烦恼。渐登地者。初地起定。经说下。引证十地皆起此定。

    △二二无心定竟。下三睡眠闷绝。

    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至)除斯五位意识恒起。

    总释此二。亦名无心者。俱无六识。疲极等缘。释睡眠位。谓有极重疲劳等缘。引于身位诸门交合。则违六识现行不起。故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睡眠之体。而由彼似彼故。假说彼名。言似彼者。似不定位中睡眠也。以彼有体。显此假立。风热等缘。释闷绝位。谓由所感风热等缘。亦引身位诸门交合。亦违六识现行不起。故名闷绝。或此俱是触处少分者。谓疲极风热。于十二处。俱是触处。彼与身根共为缘。引生睡眠闷绝。一分是身。故云少分。除斯五位意识恒起者。通结无想等位意识不行。余位恒起。

    正死生时亦无意识(至)由此不说入无余依。

    正死生下。问也。答义未正。谓死生时。别是一位。颂中及与言显。颂云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论主云。但说六时名无心故。言但说者。唯说六时。若及与言摄正死生。应说七时。六时者。即前五位。及无余依。应说下。答前问意。说及与下。释显五位无杂。谓此五位。俱是六识断已还起。若无余依。无复起义。故唯显五。不说六名。

    △二五位不行竟。下三位通凡圣。

    此五位中异生有四(至)唯得存一无睡闷故。

    此以五位分属凡圣。异生有四者。灭定圣所起故。圣唯后三者。无想定报。属凡夫故。于中如来。自在菩萨。唯得存一者。比前圣位。无有睡眠。及闷绝故。

    △三位通凡圣竟。通上一正释颂意竟。下二通识俱转。

    是故八识一切有情(至)是谓略说识俱转义。

    言是故者。牒前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意识常现起。即显七八二识。常相续义。故总释之。心即第八。末那第七。二无间断。故恒俱转。第六前五。俱起增数。乃至八俱。

    △二通识俱转竟。下三问答显理。

    若一有情多识俱转(至)彼俱恒时唯有一故。

    若一下。问也。彼以一识为一有情。故发此问。若立下。论主牒执难破。若谓识多名有情多。少名少者。应无心时。即非有情。又他心现前。可名自有情。汝以有一识。立一有情故。然立下。释立有情正义。命根。第八识之种子也。异熟。第八识之现在也。名虽有种现。其体无二。立为有情。俱不违理。

    一身唯一等无间缘(至)如散意识缘久灭故。

    外人以一缘唯生一识为难。论主展转纵夺。以理推明。既许下。论主纵答。谓诸心所等无间缘。依自识说。即如意识等无间缘。引生后念缘善境时。相应善等十一心所齐起。故说引多心所。宁不能引多心。又谁下。夺破执一。又欲下。推明。谓若不许多识俱起。则彼多境现前。宁不顿取。若谓境虽齐现。识前后生。无俱起义。故复破云。诸根境等和合力齐。识前后生。不应理故。又心所下。以心所例明识俱起义。又如浪像者。喻明识俱转也。又若下。复以同时意识证破。若无意识同缘五尘。取彼五尘。应不明了。以前五识。无分别故。若许意识能缘五尘。而不俱起。故复难云。如散意识。缘久已灭独影境故。岂得明了。

    如何五俱唯一意识(至)如五根识互不相应。

    如何下。外人难。谓一意识。何取五尘多境。如眼等下。论主释。且如眼识缘色法时。或缘一色。或缘多色。故一意识。缘多种境。亦无过失。相见俱有下。外人问。谓相有种种。一识能取。见有种种。何不同来共取一境。谓一识能取多境。一境应供多识。于自所缘下。论主答。谓见虽种种。各有所缘。于自识所缘。唯一识能了。余识无用故。若尔下。外人难。五俱意识下。论主释。意识是五识生起之缘。助五令起。意识明了取境。异眼等识。圣说意有分别。五识不尔。岂虚言哉。多识俱转。何不相应者。外人问。谓既俱转。何不似心王与心所有相应义。非同下。论主答。谓相应者。必得同时。同境。同根。同体。具此四义。故名相应。今诸识虽同时起。而不同境。又不同根。依即根也。体即体事。数即心所。俱不同故。如五根识。所依不同。无相应义。设问云。如是八识为是一耶。为是异耶。故下答云。

    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至)相所相无故。

    答明八种识非定言一。以彼行相所依。所缘相应心所。生灭熏习。俱各异故。亦非定异。如水与波。及因果性。岂定异耶。复总喻云。如幻事等。无有定一。及定异故。如前下。结显真俗妙理。前说识差别者。即前三种能变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俱各别有体性业用。种子现行。皆依世俗显示。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不可思。言不可议。岂有形名种类之异。如伽陀下。引证。相所相无故者。谓真胜义。能变所变。二相俱寂。故曰真如。

    △三问答显理竟。通上一明三能变竟。下二答五外问分五。一假说我法分三。一结前标问。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至)由斯一切唯有识耶。

    已广下。结前三种能变。为自所变见相二分所依。云何下。复问。谓一切法。汝大乘说。是识所变。既是识变。能变所变。各自有体。何说诸法。非别实有。唯有识耶。

    △一结前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是诸识转变(至)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前二句。明能所变相。成能所取。后二句。明内外皆空。显唯识性。颂中此字。即相见二分。是如幻有。彼字。即妄所执实我实法。决定非有。彼此二体俱空。故云皆无。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二。一正释颂意。

    论曰是诸识者谓前所说(至)非不离识心所法等。

    先以缘生二分解释第一句颂。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名能变。见相二分名所变。以见相分是识所变。从因缘生。名依他起。但似外执实能所现。故说为似。所变下。释第二句颂中能所俱名所变义。由此下。释第三句颂。谓由大乘能变所变缘起正理。则知余执实我实法决定非有。以离见相。非实物故。是故下。释第四句颂。谓色心等一切诸法。若于现在有实作用名为有为。若法已灭。或未生时。无作用故。名为无为。又一切法。因缘变故。名为实有。分别变故。名为假有。故一切法。皆不离识。唯言下。宗镜云。唯遮境有。识简心空。唯遮萨婆多部执心外有境。识简清辩等执恶取空。故我大乘立唯识义。非遮不离识之心所法等。

    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至)唯识义成契会中道。

    次以缘生我法解释颂意。或转下。释前一句半颂。以能变之心。即能分别。三界心法。皆虚妄故。此所下。释次一句半颂。此所执境者。即所转变也。颂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皆依识变假我法相。而妄执故。故云决定皆无。前一卷二卷中。广引教理。已破我法决定无故。是故下。释第四句颂。虚妄分别有者。是契经中颂言。谓三界中虚妄分别之心是有。则真如心亦有。以破小乘等执心是无。故曰极成。唯既下。谓唯遮境有。不遮不离识之心所法等。故真空等胜义谛法。亦是有性。由唯识义。无心外法。是遮境有。远离增益。有虚妄心。是简心空。远离减损。故立唯识。契会中道。

    △一正释颂意竟。下二小乘九难。第一唯识所因难。

    由何教理唯识义成(至)应更确陈成此教理。

    宗镜云。小乘以九难。难心外无法唯心之旨。第一难云。离心之外。现见色法是所缘实境。论主何故包罗归心。总说唯识。一乃色心有异。二又能所不同。岂不已说下。论主答。谓前广引教理。已说唯识之义。虽为汝说。汝尚未了。非破下。论主自白己意。谓非是特破他义。显己义成。意在广明唯识。利乐有情。故应更与确实指陈圣教正理。成唯识义。宗镜答云。只此外边色境。一是有情缘心所变。二是有情之心所持。根本由心。是故唯识。

    如契经说三界唯心(至)能随悟入唯识无境。

    先引四种。皆契经所说。以证唯识无心外境。十地经。及华严经说。三界唯心。解深密经。又说所缘。唯心所现。楞伽经中。又说诸法。皆不离心。无垢称经。又说有情。随心垢净。次引阿毗达么经中说。成就四智。悟入唯识者。即地前小菩萨。虽未证唯识之理。而依佛说。及见地上菩萨。成就四般唯识之智。遂入有漏观。观彼十地菩萨。所变大地为黄金。搅长河为酥酪。化肉山鱼米等事。即云。如是所变金银宝等。皆不离十地菩萨能变之心。更无外境。作观已。亦能随顺悟入真唯识理。

    一相违识相智谓于一处(至)境若实有此云何成。

    谓四类有情。能缘之识各别。所变相分。亦相违故。即天见宝严地。鱼龙见窟宅。人见清冷水。鬼见脓河猛火。所言相者。非遍计相。但是相分之相。由四有情先业之力。共于一处各变相分不同。故名相违识相。所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萨能缘之智。智能了彼四类有情。各自业识所变相分不同。更无心外差别四境。问。其四有情。为是各变相分。为是本质亦别。答。相质皆别。谓由四有情业差别故。第八所变相分亦别。第八相分为本质故。前六所变相分亦别。故知更无外境。唯有识也。奘大师云。境非一者。为所变相分。随四类有情能变之心。境亦成四。一处解成差。证知唯有识。

    二无所缘识智(至)彼境既无余亦应尔。

    无所缘识者。即是一切异生。将自第六独生散意识。缘过去未来水月镜像等变起假相分。无心外实境。名无所缘识。言智者。即是十地菩萨能缘之心。菩萨云。此等异生所变假相分。皆不离彼能变之心。是其唯识。即以此例一切实境。亦不离一切有情能缘之心。离心之外。更无一物。故云彼境既无。余亦应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