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成唯识论俗诠最新章节!

    天亲菩萨造颂

    护法等菩萨造论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明西蜀沙门 明昱 俗诠

    前引理章中。正释引理分十。一引持种心。二引异熟心。三界趣生体。四有色根身。五寿暖识三。六生死时心。七引缘起依。已上七科。三卷中释竟。此中第八引识食体分二。一正释识食。

    又契经说一切有情(至)以变坏时色无用故。

    引经推义。以证第八为识食体。识食者。以识为食。食是资益义。任持义。谓第八识。资益任持有色根身。无色界中。任持种子。复引经中说四种食。食有形段。或食有时。故名段食。唯欲界有。以香味触三尘为体。以上二界。无此三故。于变坏时。能为资益任持食事。故此段食。变坏为相。问。色声二尘。何不为体。答。眼耳二识。离中取境。色声二尘。不与根合。不能资益诸根大种。故不为体。鼻舌身三。合中取境。香味触三。境与根合。故能资益诸根大种。所以唯取三尘为段食体。大论云。此中段食。当言香味触处所摄。由香味触。若正消变。便能长养。不正消变。乃为损减。色等余法。既无长养。损减消变。是故说彼。非段食性。诸可食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增长喜乐。安隐消变。乃名段食。若诸段物。于吞咽时。无上二义。都不名食。由此色处者。即十二处中一处也。此明三科中色类。不摄段食义。以色蕴色界。同色处故。

    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至)及顺益舍资养胜故。

    触谓触对。乃六识中相应触数。所对前境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大种。正受用时。名为触食。设有问云。触遍八识。何以触食。唯通前六。答云。此触虽与八识相应。今取食义偏胜。谓前六识。相应触所。行相粗显。以能摄受喜乐受故。能生顺益身之舍故。是偏胜义。七八俱触。境微细故。全不能生喜乐受故。虽生舍受。但不为损。而非益故。故七八俱触。及余识俱忧苦受。非顺益舍。即非食体。不资养故。如有男女。相对为触。触能资身。故得食名。

    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至)意识于境希望胜故。

    思是遍。行心所。在有漏位。与别境欲俱。于境起爱。能为资益任持食事。故说思食。希望为相。如言悬砂充饥。望梅止渴。其思食之谓与。问。既与欲俱转。欲何非食耶。答。思虑益根。非欲能故。问。思通诸识。何唯第六。答。思与欲俱。方有食义。意识于境。希望既胜。故此思食。唯属意识。

    四者识食执持为相(至)一类相续执持胜故。

    识是心王。有漏位中。或由段触思食势力。能为资养任持食事。故说识食。执持为相。问。诸识识义既同。何独第八名为识食。答云。此第八识执持义胜。独名识食。

    由是集论说此四食(至)于持身命非遍非恒。

    此引集论。证有四食。于三蕴五处。十一界摄。三蕴摄四食者。谓除色蕴。及想蕴故。段食变时。色无用故。想于触思。义各别故。故段触食。摄属受蕴。触食亦通识蕴所摄。论说触食。属六识故。于行识蕴当摄思食。以思于行。为主胜故。论说思食。属意识故。于识蕴中。容摄识食。识蕴识食。识义同故。又云五处摄四食者。于十二处。简去七处。前五根处。及色声处。无食义故。唯香味触。摄段触食。法尘处摄。意思食故。又意根处。是第七识。宜与识食。定相属故。十一界摄四种食者。亦除七界。同前七处。段触二食。亦香味触。三界所摄。触食复能通六识界。以论明言属六识故。思食亦与法尘界摄。及意识界。论说思食。属意识故。识食总摄七种心界。谓意根界。及六识界。诸识自证分。通第八体故。此四下。结成食义。段食下。简前三食。不能该于一切有情。故于三界。有遍不遍。眼等下。简别转识。于有心无心位中。俱有间转。于持身命。非遍非恒。不可为食。

    △一正释识食竟。下二牒执难破。

    诸有执无第八识者(至)不相应法非实有故。

    此破外执。显唯第八。是识食体。言过去者。未入定时也。未来者。已出定时也。彼执无心定位。两头有心。即为无心位者之食。破云。过去已灭非常。未来未生非现。犹如空华。岂为食性。复恐转计。能引定心。与入定者。作持身食。破云。住无心时。能引定心。已灭非有。将何为食。既属过去。前已破故。亦恐转计。无想灭尽二定。是不相应行。即为入二定者之食。破云。段等四食。不说无想等食。不相应行。既非实有。无能持用。不可为食。

    有执灭定等犹有第六识(至)众同分等无实体故。

    引彼执词。总斥非理。后当广破者。第九章中。广明灭尽定义。上二界者。色界无色界也。彼二界身。皆有漏故。若执无第八。唯有第六者。六起无漏时。无有有漏识执持有漏身。故云。无漏识等。破坏有故。不可为食。恐彼转计。无漏六识。有有漏种。以有漏种。能为彼食。破云。无漏如涅槃。不持有漏种。故持有漏种。唯许第八识。又恐转计。上界有情。以身持命。以命持身。即互为食。破云。彼四食中。不说身食。及与命食。又无色界。既无色身命无能持。以何为食。众同分等。无实体者。总破不相应行。俱非食义。

    由此定知异诸转识(至)彼识即是此第八识。

    结显第八有恒持用。故能为食。恐彼难云。佛亦依食。应是有情。释云。唯依有漏五取蕴故。建立有情。佛无有漏非有情摄。佛说有情依食住者。示现而说。非佛依食住。亦实是有情。既前所说。异诸转识。有异熟识。恒持身命。是识食性。胜前三食。应知彼识。是第八识。

    △二牒执难破竟。通上八引识食体竟。下九引灭定心分二。一引经正破。

    又契经说住灭定者(至)依何而说识不离身。

    引经推义。证第八识。决不离身。谓入灭定人。身语心行。无不皆灭。出入息是身加行。寻伺是语加行。受想是心加行。与前六识相应。在灭定中。皆悉灭故。而寿不灭者。即第八识。种上有连持果报色心不断功能。名寿。亦不离暖者。暖触是第八识相分。即此二法。皆不离第八识。既在灭定中。六识身语心加行。皆悉不行。而有寿暖在者。明知即是第八识。与寿暖为依。谓眼等下。释成入灭定者。为灭眼等识故。故此位中。转识皆灭。若不许下。谓彼执无第八识者。彼契经中。依何义说。识不离身。

    △一引经正破竟。下二牒计辨破分三。一牒计总破。

    若谓后时彼识还起(至)离托余身无重生故。

    纵彼转计。谓入定时。灭第六识。后出定时。第六识起。如疟暂愈。疟不离身。此识亦尔。名不离身。破云。若后还起。名不离身。契经不应。说心行灭。心与心行。起灭同故。既曰已灭。云何不离。寿暖诸根。灭不复起。如识还起。便成大过。故寿暖等。在灭定位。皆不离身。识亦如寿暖。实不离身。不同转识。灭已还起。又此下。纵彼转计。此位无识。既全无识。非是有情。彼经何说。住灭定者。说住灭定。必有情故。又异熟识下。谓前执无识。诸识皆无。故以瓦砾为破。此执无识。但无异熟。显有第六。出定还起。复以无识执持诸根寿暖为破。既如死尸。识不还生。若谓此位识灭还生。是有间断。彼经何说。识不离身。然异熟识。舍离此身。投托余身。无复重来。生此身理。

    又若此位无持种识(至)决定有识实不离身。

    重破彼执灭已还起。故云无识持种。后识不生。过去未来下。总简已灭未生诸法。无持寿暖不离身义。然灭定等。结显此位。识不离身。必是此中第八识体。

    若谓此位有第六识(至)可了知识入此定故。

    纵彼转计。灭尽定中。有第六识。故彼经中。名不离身。破云。亦不应理。此定立名无心定者。是无第六。岂有第六。又名无心。又转计云。名无心者。唯无五识。非无第六。难云。应一切定。皆名无心。何则。凡入定时。眼等五识。必不生故。意识摄在六转识中者。展转破第六。谓无五识。意识亦无。以第六识。同转识故。或此位下。谓此位识。行相微隐。故不可知。如寿暖等。不离身故。非第六识。有如是义。若有第六。行相所缘。即可知故。复恐转计。此位有识。行相可知。破云。应如余位。非此无心定位所摄。何以故。本为止息粗动想心。入此定故。岂入定已。犹有此心。

    △一牒计总破竟。下二有识有所。

    又若此位有第六识(至)如何可说彼灭心在。

    问此定中。心所有无。然后难破。心行。即受想。受想即心所。经既说灭。何执为有。若有心所。岂不违经。此定加行下。执者辩救。诸心所中。独以受想说名心行故灭定中。唯灭受想。有余心所。原不相违。论主例破云。若但厌受想。名灭彼定者。无想定中。唯厌粗想。应唯想灭。有六识在。然汝不许。又能资助心所既灭。所资助心理亦应灭。何执此位。有第六识。如身。行下。执者转救。谓如身中。出入息灭。而身不灭。宁责心王同心行灭。例难云。若谓身。行灭时。其身不灭。例心。行灭。心亦不灭。亦应语行寻伺灭时。语亦不灭。未有不起寻伺能言语者。故云。而非所许。然行于法下。论主正明加行有遍非遍。勿互相例。违害正理。三种行中。身行非遍。语行心行。皆名遍行。故云。见息灭时。身犹在故。寻伺灭时。语定无故。受想灭时。心定随灭。如何可说。彼灭心在。意显无则俱无也。以是遍行。应同灭故。

    又许思等是大地法(至)想亦应生不相离故。

    复明转展皆无。以破有余心所之计。思等者。思与欲俱。等于欲等五所。以他处言。遍行别境十所。是大地法。信等十一。是大善地法。贪等二十六所。是大染地法。故难破云。又许思等是大地法。受想二法灭时。余大地法应灭。既灭大地法。信等大善地法亦无。非大地法灭。余可在故。如何可说唯受想灭。有余心所。既许下。复以有则俱有为难。又此下。释成有则俱有义。触所既与诸法为缘。若有思等。必应有触。触既缘受。应有受生。受想不离。想应不灭。岂有余法在。而受想灭耶。

    如受缘爱非一切受(至)亦不得成灭受想定。

    执者转救。谓受缘爱。由乐受生。若缘苦受。爱不生故。喻如触缘受。有不生受者。论主质云。有差别故。谓佛下。释成有差别义。谓佛经中。自有简别。唯简受缘爱。有不爱者。曾未有处。简触生受。有不受者。又言无明触者。是生受之缘。故若有触。必有受生。受想不离。其理决定。或彼转计。余有心位。受想不灭。执灭定位。亦有思等诸心所故。破云。许有心所。违害经说。心行灭言。亦不得成灭受想定。

    △二有识有所竟。下三有识无所。

    若无心所识亦应无(至)如何有识而无心所。

    若许灭定无心所者。勿执此中有第六识。心与心所。不相离故。遍行心所灭。心法随灭故。若谓有心。无受等者受等应非大地法故。以大地法。摄十心所。若无心所。应无大地受等法故。此识应非相应法故者。以无心所。无相应故。若许有识。必无心所。此识应无所依缘等。以三和时。必触为依。若无触所。三不和合。又心生时。作意为缘。若无作意。识不生故。若许此心。无所依缘。应如色法。亦非心故。复引经证。有心位中。必有心所。若此下。释成经意。责彼妄执。

    若谓余时三和有力(至)不尔如何名无心定。

    纵彼转计。余时根境识三。和合有力。成触生触。能起受等。定中不然。何则。由此定前。加行厌患粗动心所。在定位时。三事无能。不成生触。亦无受等。故此定中。无诸心所。论主难云。若由定前厌患心所。故此定中无心所者。应名灭心所定。如何契经。但说此定。灭受想耶。又纵转计。定前厌时。唯厌受想是故立名。灭受想定。余心所法。是随灭故。故不立名。复难云。既厌受想。余法随灭。心亦应灭。以余心所。随受想灭。心王如余所。亦随受想灭。若不灭心。如何此位。名无心定。

    又此定位意识是何(至)故无心所心亦应无。

    先问定中意识于三性中。为是何性。复牒破云。定中意识。不应是染。及无记性。诸善定中。无此染与无记事故。染无记心。必有心所。违汝前执。无心所义。又在定前。厌染散乱。岂在定中。翻起不善染心所耶。摄论云。又此定中。不离身识。决非意识。以善不善。及无记性。皆不成故。若此定心。是善心者。应与善位心所相应。亦违汝执无心所义。又云。善根既有。想受二种。何不现行。若有想受又不应名灭受想定。此心下。恐彼转计。故先抑之。自性善是信等十一法。胜义善。是真如涅槃。自宗。是彼所执善心无心所。既修灭定。自无心所。应非善根等心所相应。尚在因位故非涅槃。摄论释云。又非此心。是自性善。以自性善。唯善根等入其数故。又此善心。非胜义善。唯有解脱。是决定故。既在因位。不名解脱。若谓此心是等起善者。谓果中圣人。以加行善根发起神通等事。名等起善。违自宗者。彼执灭定有心无心所为宗。既许有心。如余善心无间而起无贪等三性善根。如何善心。而无心所。由前等起故心是善。亦由善根力故。如何有心。独无心所。

    如是推徴眼等转识(至)无想等位类此应知。

    结成此位无诸转识。唯第八识。契当彼经不离身识。入灭定下。释成灭定唯止息彼散动转识。不为止息行相微隐。极成寂静。执持识故。灭定既尔。无想等位。类此应知。

    △三有识无所竟。通上九引灭定心竟。下十引染净心。

    又契经说心杂染故(至)诸已断者皆应起故。

    引经推义。证有第八。名染净心。谓染净下。释成经中义。染净法者。即诸世间。有为无为。善不善等。皆以第八为本。因第八而生。前七现行。依第八住。第八识体。即受彼熏。持彼前七三性种子。故此第八。名染净心。复举杂染。略开三种即惑业苦三。烦恼即惑。是十二缘中。无明爱取三支。业即是业。即行有二支。果即是苦。即识等五支。并生等二支。由惑发业。由业感果。故惑业苦。种类别故。种为现行之因。现行为种之果。若无第八持烦恼种。有情三界九地往还。烦恼现行尽时。复起烦恼。皆应无因。如郁头蓝弗。生非非想。已无染心。命终之后。堕飞狸身。上食林鸟。下瞰渊鱼此等烦恼现行。岂无因种。余法不持种者。去来心等。非实有体。无持种义。若诸下。谓三乘圣果。永断烦恼。方得证故。若诸烦恼。无因而生。圣果永绝。以彼烦恼。无因生故。

    若无此识持业果种(至)此不成故后亦不成。

    诸业果者。三界九地善恶业感异熟果也。若无此识持业果种。前业果尽。后业果起。亦应无因。余法因种。前已遮故。异类法者。六道三途善恶果也。三界业果。尽尽无余。名无余依。既许业果。无因常生烦恼亦应。无因常起。亦复永无。三乘圣果。又行缘下。以十二缘义。难破。谓无明缘。行行缘识等。若无此识。行非为缘。行即是业。由熏习成。识是所熏。故说为缘。若无此识。何者受熏。转识受熏。前以遮故。结惑引生第八趣果。名结生染识。亦名行感识。若无此识。亦非行感。以行缘识。识缘名色。若无此识。应说名色与行为缘。复难云。时分悬隔。无缘义故。既无缘义。不成因缘。此不成故。后诸因缘。亦不得成。

    诸清净法亦有三种(至)是则应无三乘道果。

    举清净法。亦开三种。谓世间净道。出世净道。转依断果。三种别故。以修道者。从异类中来。灭异类心。方起净法。若无此识持二道种。彼二净法。起即无因。余法持种。前已遮故。净道是因。涅槃是果。因行永尽。果德圆满。若无因生。二道尽已。还复应生。能依净道。既无因生。所依烦恼等。亦应无因生。既有烦恼。何名涅槃。以证涅槃。无烦恼故。出世间道。必从本有无漏种生。若无此识。持法尔种。则出世道。初不应生。有漏无漏。二类各别。非彼因故。无因而生。非识种故。以出世道。必从种生。无漏法种。定有识持。岂执无因。生出世道。出世道因。初既不生。后所证果。亦不应生。是则应无。三乘道果。

    若无此识持烦恼种(至)唯此能持染净种故。

    转依断果。因断烦恼。方得成满。若无此识持烦恼种。断果无因。何得成就。谓道下。释成无识持种。则无烦恼现行。意谓对治道起。烦恼种现俱永断尽。方得转依断果。既无烦恼。断果不成。染净下。简别诸法无持种义。谓第六识。于修道时。与道相应。自名为净。不得为染。亦不得持烦恼种子。净心寂静。犹如涅槃。烦恼散动。岂不相违。去来之心。不相应行。非实有故。余法持种。理亦不成。所断是烦恼。能断是正智。若无此识持烦恼种是无所断。无所断故。能断亦无。依谁所断。由谁能断。而立转依清净断果。若彼转计。由对治道。有势力故。后惑不生。即立断果。破云。则初道起。应成无学。初见道时。名初道起。此时唯断分别现种。刚入圣流。直至九地。俱生断尽。方成无学。岂入圣流。即立断果。若于初果即证无学。应无藏识含藏杂染。后九地中。诸烦恼种。皆已无因。永不生故。既永不生。如何经说。九地烦恼。各有九品。若许有此第八识者。一切因果。无不皆成。唯此第八能持种故。

    △十引染净心竟。通上二引正理竟。下三劝信受。

    证此识有理趣无边(至)诸有智人应深信受。

    △此是第三结劝信受。通上初能变竟。下二能变分三。一结前标问。

    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

    初能变相。即前所说含藏自相。异熟果相。持种因相。了境细相。相应所相。任运舍相。无覆净相。乃至如暴流等。非断非常。种种诸相。如前已说。复问第二能变。所有相状。云何开示。

    △一结前标问竟。下二举颂总答。

    颂曰次第二能变(至)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者单颂名。梵语末那此云意。以有恒审思量义。故名为意。依彼转者。颂所依根。以第七识。依彼第八。而得生故。缘彼者。颂所缘境。以第七识。恒缘第八。执为我故。思量为性相者。颂自性行相。第七自性。及了境行相。皆思量故。四烦恼常俱者颂与根本四种烦恼相应。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者。颂四种名。义于论中自释。及余触等俱者颂与余十四心所相应。余名余义。论中自释。有覆无记摄者。颂四性中。唯是有覆无记性。随所生所系者。颂界地。随第八所生何界。即于彼界所系。系者。不离义。以念念执为我故。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者。颂此三位。无末那。阿罗汉位。不执我故。灭定位中。伏现行故。出世道中。初转智故。因此三位。皆无末那。

    △二举颂总答竟。下三解释颂意分三。一总释颂意分八。一总释名。

    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至)为近所依故但名意。

    释前二句颂。谓初能变识后。理应进辩第二能变识相。谓此第二能变识。圣教别名末那者。以有恒审思量业用胜余七种识故。第八恒而非审。第六审而非恒。前五非恒非审。以有间断。无分别故。唯此第七。亦恒亦审。故胜余识。此名下。问此名意识。第六亦名意识。有何分别。答云。谓此第七。是持业释。以识体上亲持恒审思量用故。如藏识名者。谓第八识。亲持三种含藏业用。亦名体持业用持业释。故此识体。即是意故。彼第六识。名依主释。意根为主。是识所依。如眼为主。眼识所依。俱名能所依彰依主释。故彼识体。异于意故。然诸下。释圣教立名。无相滥义。又标下。释立名有简别义。谓第八名心。有积集义。前六名识。有了别义。唯此第七劣于前后。故但名意。或显此识。与第六为近所依根。此但名意。彼名意识。

    △一总释名竟。下二释所依分三。一正释所依。

    依彼转者显此所依(至)恒依彼识取所缘故。

    彼字。即第八。圣教说第七。依彼藏识故。有义唯依识种者未正。谓此第七。以彼第八识种为依。不依现行。此无间断。不假彼现。亦得生故。有义种现俱依者正理。谓此第七。俱以第八种子现行为俱有依。既名转识。有转易故。必假现识。方得生故。流转者谓第八识。随善恶业。流转诸趣。此第七识。恒依第八。取为所缘境。执为自内我。

    △一正释所依竟。下二傍通余论分二。一略释三种。

    诸心心所皆有所依(至)名有所依非所余法。

    谓八种识。及诸心所。生必有依。然依义别。开为三种。因即是缘。以因为缘。故名因缘。因是种子。缘是生义。对现行果。故名为因。以能生现。复名为缘。谓从种子。生现行故。是故现行望自亲种。有因缘义。有为法者。即色心等有作用法。必托因缘。而得生故。问。因缘依。与因缘何别。答。依狭缘宽。缘具种生种种生现。现熏种。三义故宽。依唯种生现一义故狭。此种生现一义。是因隐果现。不同现行熏种。以现行之因非隐。熏成种果非现。又因缘依。因果同时。不同种子生种。因果各别。增上缘者。相助增长义。或不为损义。或顺或违。有力无力。皆是增上。因此增上。有亲有疏。故增上缘。宽而不狭。增上缘依。狭而不宽。唯取有力。亲能引生。即内六处。内六处者即俱有根。以心心所。依彼转故。等无间缘者。等者。齐等。前后识生。行相齐故。中间无隔。故名无间。前识灭时。能引后识。故名为缘。又名意者。以第七意。念念思量。恒无间断。故等无间。名前灭意。又名开导者。以有开辟引导义故。问。等无间缘。与依何别。答。若论缘义。总收心王心所故宽。若论依体。唯取心王故狭。是为别义。问。此三依中。言生转起。别相云何。答生约依种。现果方生。转约随顺与力令转。起约前开令后得起。是三别相。问。何故三缘别立为依。唯所缘缘。不立依耶。答。三缘各有常义为缘。主义为依。所缘缘者。唯有常义。无主义故。唯心心所下。结显三种所依。唯心法有。非余色法。具足三故。

    △一略释三种竟。下二广释三种分三。一释种子依。

    初种子依有作是说(至)定各别有种子所依。

    说者未正。谓要种子灭已。现行果法方生。集论二卷有二十四种已生。十二有种已生。十三无种已生。说者取十三已生。为种灭现生之证。种与芽等不俱起者。亦引外种证所立义。有义下正理。破前执义。谓彼引集论。为证不成。彼集论说。无种已生。是依引生后种说故。以种生种。不同时故。种生芽等。说谷麦等。非内种故。焰炷下。论主明正义。焰喻现行。炷喻种子。炷能生焰。焰烧燋炷。以喻种生现行。现行熏种。故互为因。然而种生自类后种。因果不俱。种子现行互生。决定俱有。故瑜伽下。引证前义。无常法者。即是种子。有转变故。虽引自他二义。此中唯取他性种现。证因缘依也。摄大乘下。复引证前种现同时义。染法。即前七识。与第八识作能所熏。互为因缘。又说种子。与现行果。不相离故。设有下。释他处说种子与果有前后者。是随流转道理。非胜义说。是故心心所法。决定各有种子是因缘义。

    △一释种子依竟。下二释俱有依分二。一三师辩破。

    次俱有依有作是说(至)要托末那而得起故。

    俱有依者。识为能依。根为所依。俱时而有。名俱有也。有作下。此说未正。谓前五识。唯以意识为俱有依。无别眼等。为此所依。以眼等根。是识种故。所引之颂。宗镜六十三卷有释。前二句。是论主假将五识种为依。答经部师。以彼许有种子故。又谓眼等识生。似色等境相而转。后二句。是佛密意破外道执身为一合相我故。遂于无言之法。强以言分别。说有根尘十处。令彼一一观察。悟入我空耳。今说者不知论主假说。及佛密意。引此以证自所执义。岂以识种为色根耶。彼颂意下。执者自释颂意。谓识种为根。相分为境。以证无别眼等为根。观所缘缘论中。陈那菩萨自释云。以能发识。比知有根。此但功能。非外所造。故本识上。五色功能。名眼等根。亦不违理。此根功能。与前境色。从无始际。展转为因。谓此功能。至成熟位。生现识上。五内境色。此内境色。复能引起异熟识上。五根功能。彼颂意下。执者自释颂意。以辩前五识。无眼等五根。为俱有依。唯许能生色识种子。名色功能。说为根义。又七八识。不许有依。唯许第六。末那为依。通上皆第一师执义。

    有义彼说理教相违(至)便与一切圣教相违。

    此第二师。破前师义。理教相违。有九章。谓六根尘。及六种识。成十八界。各别有种。生各现行。岂以识种为五根耶。若五色下。破违理。然十八下。破违教。此违理教一也。二以五识相见二分问定难破。若执见种为五根者。应识蕴摄。便违圣教。眼等五根。皆是色蕴。若执相种为五根者。应外处摄。以汝自释颂云。五识相分为色等境岂非外耶。若尔。又违圣教是内处摄。此违理教二也。三以缘义难破。种是因缘。根名增上。若根是种。应无增上。岂不违经。此违理教三也。四以界地无定难破。谓识种子。皆通三界。识之现行。有起不起。既执识种为根。以有根处。即应发识。难云。则应鼻舌。唯欲界系。以根种随现识。不得通三界。或应二识通色界系。以现识随根种。亦得通三界。圣说二识。唯欲界系。岂不相违。眼耳下。根种现识。同前。难意。故曰亦然。此违理教四也。五难根识性无差别。识种为根。根非无记。此其违理五也。六谓根有执受。识无执受。若以识种为根。则应五根非有执受。此违正理六也。七谓末那与意识为根。以同五根引生五识之法。既执五根是五识种。第六识种。应是末那。若尔。八识种现。各少一数。识种即末那。应少第六种。末那即识种。应无第七识。此亦违理七也。八引论说具三依破。依但应二者。唯有因缘依。及等无间缘依。无增上缘依。以根即种故。此违理教八也。九引根通种现难破。根既唯识种。根应无现行。若种起现行。又名现行识。不得名为根。岂不违理。又违教耶。此违理教九也。

    有避如前所说过难(至)妙符二颂善顺瑜伽。

    感五识业是增上缘。不同因缘。生五识种。今以业种为五色根。妙符前引二颂。善顺瑜伽三依。

    彼有虚言都无实义(至)故彼所言非为善救。

    论主破。业通善恶。根唯无记。若以业种为根。根亦理应善恶。何名无记。此亦违理。同前第五。又彼下。应非二字。贯下三义。既执业种为五色根。执受。色蕴。内处。三义皆无。此违理教。同前第六。无执受。及第二章。非色蕴非内处义。鼻舌下。既以业种为五色根。业力有定。可许五根各有定地。以免第四章中理教相违不定之过。然感五识业为五根。应感意识业是末那。此中违理。同前第七。八识种现各少一数。眼等不应通现种者。谓既以业种为五色根。不但无眼等现行。亦无眼等种子。以彼原是业种故。此亦同前第九。唯种无现。理教相违也。又应眼等非色根者谓业非色法。又不可名五色根故。单破业种非色根义。眼等五识。必通三性。若是业感。应唯无记性。以无记性。能招业故。三性五识。既非业感。应无眼等为俱有依。彼执业种为五色根。若非业感。不得为根。同前第八无增上缘依。故彼所言。非为善救者。结破转救非理。彼以业种转救第八增上缘依。而犯一切违理教者岂为善救。

    又诸圣教处处皆说(至)非谓色根即识业种。

    总结教理俱违也。又诸下。责彼违教。许眼下。责彼违理。故复责云。如斯迷谬。深违教理。然伽陀下。释前师引证义。种子是前颂中义。功能是后颂中义。为破外道。执离识外。实有色根。故于识变。似眼根等五胜义根。以有发生五识用故。假名种子。及色功能。非谓色根。即五识种。及与业种。

    又缘五境明了意识(至)由此彼说理教相违。

    牒破前师执意。以为自立前案。谓前五识。既以意识为依。意识亦应前五为依。故云。彼此相依。势力等故。又第七下。破前师不立第七有俱有依。今以转识例同。必应许现。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