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毗尼止持会集最新章节!

当作如是灭诤。若作是得灭诤者。是为言诤。以一灭灭现前。毗尼不用多人语。

    结罪 若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若后来比丘新受戒者。谓是初诤而更发起者。波逸提 与欲已后悔者。波逸提(此中因有简集人单白羯磨法。所以同界住者。必须依律与欲)。

    若彼诤比丘不忍可。第二僧作如是灭。闻异住处。有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摩夷(持论也)。应往彼所。若至中道能灭者。是为言诤。以一灭灭现前。毗尼不用多人语。

    若中道不能如法灭。应到彼持法律论等比丘所言。长老。我此诤事。因如是起。如是实。因是起。僧作如是灭。第二僧亦作如是灭。我不忍可。故来至长老间。善哉长老。能如法律教灭此诤事者。我当于长老间。舍此事。若长老不能如法律教灭。我等便自在作诤。更令罪深重。诸比丘住止不安乐。彼诤比丘应在众多比丘前舍此事。众多比丘应语此诤比丘言。若长老此诤事。如实所因起。如第二僧灭。如实说。说已舍诤。我等当量宜能灭不。若不如实说者。此诤事自在。作罪更深重。诸比丘住止不安乐。众多比丘应作如是受诤。受已决断。彼诤比丘若是下座者。应语言。小避我等。欲平断事。若是上座者。应自避余处共平。若彼僧不如法律教灭。第二僧亦不如法律教灭。众多比丘应如法律教灭。若彼僧及第二僧如法律教灭。众多比丘亦应忍可此事。应语诤比丘言。如彼僧灭诤。我等亦忍可。今当作如是灭诤。是为言诤。以一灭灭。现前毗尼。不用多人语。是中现前者。法毗尼人如上。

    结罪 若比丘诤事。如法灭已。若更发起者。波逸提。若后来比丘新受戒者。谓是初诤。若更发起者。波逸提。

    若往一比丘持法律论住处。及至中道亦如上。

    往二比丘持法律论住处。及至中道亦如上。

    比丘尼同学。

    会采 十诵律云。现前毗尼有二种非法。若非法者。约敕非法者令折伏。若非法者。约敕如法者令折伏 有二种如法。若如法者。约敕如法者令折伏。若如法者。约敕非法者令折伏。

    大乘比丘同学。应善和斗诤故。

    附考 萨婆多摩得勒伽云。十种不现前作羯磨。一覆钵。二舍覆钵(谓俗人骂谤比丘等僧。应与作羯磨。不相往来。然后自见过行。随顺心求僧乞解僧。应羯磨为解舍。即解也)。三学家。四舍学家(如悔过法中所明)。五作房(谓以故废寺地。羯磨施与。居士任其。更为僧修造房舍)。六沙弥(谓摈恶见沙弥已上皆未受大戒人。不得闻羯磨法。故不须现前。其二解及作房摈沙弥。令在眼见耳不闻处立)。七狂(谓无知故不须现前)。八不礼拜。九不共语。十不供养(谓比丘非法触恼比丘尼。尼不得面治大僧。唯遵佛制。遥作此三种羯磨。除是十法。余咸现前明矣。于作持中详显)。

    第四分云。比丘以二十二种行。知是平断事人。一具足持二百五十戒。二多闻。三善解阿毗昙毗尼。四不与人诤。五亦不坚住此事。六应诃者诃然后住。七应教者教然后住。八应摈者摈然后住。九不爱。十不恚。十一不怖。十二不痴。十三不受此部饮食。十四不受彼部饮食。十五不受此部衣钵坐具针筒。十六不受彼部衣钵坐具针筒。十七不供给此部。十八亦不供给彼部。十九不共此部入村。二十亦不共彼部入村。二十一不与作期要。二十二亦不至彼后来后坐。

    僧祗律云。有七事非他逻哋似他逻哋(亦作闼赖吒。萨婆多论云。闼赖名地。吒利名住。智胜自在。于正法不动。如人住地。无倾覆也)。何等七。或有狂故。不着此众。不着彼众。谓是他逻咃。是最初非他逻咃。似他逻咃。如是心乱钝痴病。病故不着此众。不着彼众 复次或有人为利故。作是念。若我着此众。失彼利。着彼众。失此利。是二俱不着 复次或有人得二众利故。作是念。我为得二边利故。不着此众。不着彼众。是名非他逻咃。似他逻咃。

    有二他逻咃。一者自护心。见他是非。作是念。业行作者自知。譬如失火。但自救身。焉知他事 二者待时。见他诤讼相言。作是念。此诤讼相言。时到自当判断。是二他逻咃。共此众法食味食。亦共彼众法食味食。或请断当事。或不请而断当事。

    十诵律云。闼利吒比丘取诤时。应以五事观。此中谁先来持戒清净。谁多闻智慧善诵阿含。谁于师如法。谁信佛法僧。谁不轻佛戒 乌回鸠罗比丘有十事僧应差(萨婆多论云。乌??名二。鸠罗名平等。心无二。其平如称)。知诤来往处根本。善知诤。能分别诤。知诤起因缘。知诤义。善灭诤。灭已更不令起。持戒清净。多闻。多智。

    闼利吒比丘行有二十二法。当知是利根多闻。一善知事起根本。二善分别事相。三善知事差别。四善知事本末。五善知事轻重。六善知除灭事。七善知灭事更不起。八善知作事人有事人。九有教敕力。十能使人受力。十一有方便软语力。十二亦能使人受。十三有自折伏力。十四亦能使人受。十五知惭愧。十六心不憍慢。十七无憍慢语。十八身口意业无偏着。十九不随爱行。二十不随瞋行。二十一不随怖行。二十二不随痴行。

    忆念灭诤法第二

    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

    缘起 佛在王舍城。沓婆罗子不犯重罪。诸比丘皆言犯重罪。问言。汝犯重罪波罗夷僧残偷兰遮。彼不忆犯。便答言。我不忆犯如是重罪。长老。莫数数诘问我。而诸比丘故诘问不止。彼作如是念。我当云何。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忆念毗尼灭诤白四羯磨(此羯磨法于作持中详明)。

    释义 律云。忆念毗尼者。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作忆念者是(忆者记忆也。念者明记不忘也。由诸比丘数数令其忆念不止。佛听僧作忆念毗尼已。使诸比丘不得数数诘问故)。作如是诤事灭。是为觅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忆念毗尼。不用不痴毗尼罪处所。是中现前法毗尼人僧界如上。

    结罪 若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比丘尼同学。

    会采 十诵律云。忆念毗尼有三非法。有比丘犯无残罪。自言。犯有残罪。从僧乞忆念毗尼。若与者非法。应灭摈故 有比丘狂痴还得心。从僧乞忆念毗尼。若与者非法。应与不痴毗尼故 有比丘有见闻疑罪。自言。我有是罪。后言。我无是罪。从僧乞忆念毗尼。若与者非法。应与实觅毗尼(即觅罪相)有三如法。有比丘被无根谤。若人常说是事。应与忆念毗尼 有比丘犯罪已悔除。若人犹说是事。应与忆念毗尼 有比丘未犯是罪。将必当犯。若人说犯是事。应与忆念毗尼。

    萨婆多论云。此法是守护毗尼。五众五篇尽与忆念。必要白四羯磨。小三众不现前。

    不痴灭诤法第三

    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

    缘起 佛在王舍城。难陀比丘痴狂心乱。多犯众罪。后还得心。诸比丘诘问不止。以此因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不痴毗尼灭诤白四羯磨(此羯磨法于作持中详明)。

    释义 律云。不痴毗尼者。彼比丘此罪更不应举。不应作忆念者是。若如是灭者。是为觅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不痴毗尼。不用忆念毗尼罪处所。是中现前如上五种。

    结罪 彼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比丘尼同学。

    会采 十诵律云。不痴毗尼有四种非法。有比丘不痴狂。现痴狂相。问时。答言我忆念痴故作(一)。他人教我使作(二)。忆梦中作(三)。忆裸形东西走立大小便(四)。是人乞不痴毗尼。若与者非法 有四种如法。有比丘实狂痴心颠倒。问时。答言不忆念(一)。他不教我(二)。不忆梦中作(三)。不忆裸形东西走立大小便(四)。是人乞不痴毗尼。若与者如法。

    萨婆多论云。此亦是守护毗尼。五众尽与不痴毗尼。必要白四。小三众不现前。

    自言治灭诤法第四

    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

    缘起 佛在瞻波城。十五日布萨时。众僧围绕。在露地坐。初夜已过。阿难起座。礼毕白言。初夜已过。愿世尊说戒。世尊默然。阿难却座。中夜后已过。明相已出。阿难复请世尊说戒。佛告阿难。众不清净。欲令如来于中羯磨说戒。无有是处。目连以净天眼。观察众中。见彼比丘去佛不远坐。非沙门。非净行。自言是沙门是净行。起座往彼比丘所。语言。汝今可起。世尊知汝见汝。出去灭去。便捉臂牵出门外。还白世尊。众已清净。愿世尊说戒。佛告目连。不应如是。若于异时。亦不应如是。令彼伏罪。然后与罪。不应不自伏罪而与罪。自今已去。为诸比丘结自言治灭诤。

    释义 律云。自言者。说罪名说罪种。忏悔者是。云何治。自责汝心。生厌离者是(五篇禁制为之罪名也。一一戒中所犯不同。各有罪种也)。

    若比丘犯罪。欲在一比丘前忏悔。应至一清净比丘前。偏袒右肩。若是上座。礼足胡跪合掌。说罪名说罪种。作如是言。

    长老一心念。我某甲比丘犯某罪。今从长老忏悔。不敢覆藏。忏悔则安乐。不忏悔不安乐。忆念犯发露。知而不敢覆藏。愿长老忆我清净。戒身具足。清净布萨(如是三说)受忏者。应语言。自责汝心生厌离(答言)。

    尔 若作如是诤事灭者。是为犯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自言治不用。如草覆地。是中现前者。法毗尼如上。人现前者。受忏悔者是也。

    结罪 若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若欲二比丘前忏悔者。唯异受忏者。应先问彼第二比丘。若长老听我受某甲比丘忏者。我当受。第二比丘应言可尔。余词同上 若三比丘前忏亦如是 若僧中忏者。其受忏者。应先作白。余词同上(更有八品小罪。及心念责心等法。此不繁。于作持中详明)。

    比丘尼同学。

    会采 十诵律云。自言灭诤。有十种非法。若犯五篇罪。自言不犯。又不犯五篇罪。自言犯 有十种如法。若犯五篇罪。自言犯。若不犯五篇罪。自言不犯。

    萨婆多论云。自言灭诤法五众有事。及五篇戒有犯不犯事。尽自言治而灭之。

    觅罪灭诤法第五

    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

    缘起 佛在释氏国。象力比丘喜论议。共外道论得切。问时前后言语相违。于僧中问时。亦复如是。言语相违。在众中故作妄语。外道讥嫌。诸比丘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为诸比丘。结罪处所灭诤法白四羯磨(此羯磨于作持中详明)。

    释义 律云。觅罪相亦名罪处所。云何罪处所。彼比丘此罪与作举。作忆念者是(根本律作求罪自性 十诵律作实觅罪 勒伽论云。实觅罪者。先犯罪已发露。后覆藏 五分律作本言治)。若如是诤事灭。是为觅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罪处所。不用忆念毗尼不痴毗尼。现前义如上五种。

    结罪 若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比丘尼同学。

    律云。有三非法。与罪处所毗尼。不作举。不作忆念。不自言(有三如法反上即是)。复有三非法。无犯犯。不可忏罪。若犯罪已忏(有三如法反上是)。复有三非法。不举非法别众。不作忆念非法别众。不现前非法别众(反上即是三如法)。

    会采 十诵律云。实觅灭诤有五非法。有比丘犯五篇罪。先言不犯。后言犯。若与实觅毗尼者非法。应随所犯治故 有五如法。有比丘犯五篇罪。先言犯。后言不犯。是人应与实觅毗尼。

    僧祗律云。与觅罪相羯磨已。此人尽寿应行八事。一不得度人。二不得与人受具足。三不得与人依止。四不得受比丘按摩。五不得受比丘供给。六不得作比丘使。七不得次第差会。八不得为僧作说法人。

    萨婆多毗婆沙云。此觅罪相是折伏毗尼。一切五篇。一切五众。尽与实觅毗尼。白四小三众不现前。

    多人语灭诤法第六

    应与多人语。当与多人语。

    缘起 佛在舍卫国。比丘共诤。时舍卫众僧如法灭诤。彼诤比丘不忍可僧灭诤事。闻异住处僧及众多比丘住处灭诤。皆不忍可(如现前毗尼中往返。由现前毗尼不能灭故。复制此法)。便至佛所礼足已。具白不忍灭诤因缘。佛种种诃责已。告诸比丘应求多人觅罪。自今已去。为诸比丘。结用多人语灭诤法。

    释义 律云。用多人语者。用多人知法者语。听行筹(萨婆多论云。多觅毗尼者。多求因缘断。谓广寻三藏。决了是佛非佛 多处求断。谓遍诣诸僧伽蓝处所。是佛非佛 从多处断。谓以如法筹者为是。所以行筹者。以筹表语也)。应差行筹人白二羯磨(此法于作持中详明)。有五法不应差。有爱。有恚。有怖。有痴。不知已行未行。反上为五如法应差(十诵律云。一切应和合集一处。不得取欲)。有三种行筹。一显露。二覆藏。三就耳语。

    云何显露行筹。若众中虽如法比丘多。然彼和尚阿阇黎皆如法。又上座智人持法。持毗尼。持摩夷。皆如法说。应显露行筹。应作二种筹。一破。二完。应作白(此即受差人。于众僧前。正中而立。手捧筹盘。口白众云)。作如是语者。捉不破筹(谓言是法是毗尼是佛所教者。捉此不破筹)。作如是语者。捉破筹(谓言非法非毗尼非佛所教者。捉此破筹)。行已应别处数(于屏处。先数所捉完破之筹多少。其诤能灭不能灭。唯行筹者密谙。若法不密。恐事增纷)。若如法语比丘多者。彼应作白云。作如是语者。诤事灭(此处准义加仪。彼行筹者。于众中作是白已。僧中上座应赞言。善哉今诤已灭。住止安乐。诸长老一齐起座。作礼三拜。各归本所勤修道业。普众作礼已散去)若法语比丘少者。即应作礼已便起去。应遣信往比丘住处。僧中白言。彼住处非法比丘多。善哉长老。能往至彼。若如法语比丘多。诤事灭功德多。此比丘闻应往。若不往如法治。

    若作如是诤事灭者。是为言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用多人语。现前义五种如上。

    云何覆藏行筹(谓盖覆非显露。筹盘而行。使众不见)。若众中虽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师不如法。又上座智人等。皆住非法。若显露行筹。恐诸比丘随二师上座等捉筹。应覆藏行筹。应作白。作如是语者。捉不破筹。作如是语者。捉破筹。行已应别处数。乃至此比丘闻应往。若不住如法治 若作如是诤事灭者。是为言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用多人语。现前义如上。

    云何耳语行筹。若众中虽如法比丘多。而彼二师非法说。及上座等皆住非法。应耳语行筹。应作白。作如是语者。捉不破筹。作如是语者。捉破筹。行筹时应稀坐。间容一人。身小障翳(此为行筹人。便于曲身就耳语。以遮障捉筹者。令彼二师上座等。不能见筹及闻声故)。语言。汝和尚同和尚。阿阇黎同阿阇黎。亲厚知识等已捉筹(此筹指不破者言)。善哉汝亦当捉筹。若如法比丘多。诤事得灭功德多(此乃方便劝诱之。令捉如法筹也)。行捉已。在一面数之。乃至诤事灭功德多。此比丘闻应往。不往如法治。

    若作如是诤事灭者。是为言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用多人语。现前义如上五种。

    结罪 若比丘行三种筹。如法灭诤已。后更发起者。一一波逸提。

    比丘尼同学。

    律云。有十种不如法捉筹 一不解捉筹。于此诤事不决了。不知是法非法。乃至是说非说 二不与善伴共捉筹。若比丘多闻持法持毗尼持摩夷。不与作伴法非法乃至说非说 三欲令非法者多捉筹。彼比丘作念。此诤事多有如法比丘。我今当捉非法筹。令非法者多 四知非法多捉筹。彼比丘作念。此诤事非法比丘多。为非法伴捉筹 五欲令僧破捉筹。彼作念。此诤事如法者多。我今捉非法筹令僧破 六知众僧当破捉筹。彼比丘知非法者多。为非法伴党捉筹 七非法捉筹。白二白四羯磨。白异羯磨异 八别众捉筹。同一界羯磨。不尽集。应嘱授者不嘱授。现前应诃者便诃 九以小犯事捉筹。或念犯罪。或不故犯。或发心。作如是捉筹 十不如所见捉筹。异见异忍。是为不如所见(此十种中一一皆以越毗尼治之)。有十种如法捉筹。反上即是。

    会采 十诵律云。说如法者。为作长筹。说非法者。为作短筹。说如法者。为作白筹。说非法者。为作黑筹。说如法筹。以右手捉。说非法筹。以左手捉。先行说如法筹。后行说非法筹。一切僧应和合集一处。不得取欲。

    僧祗律云。行筹讫。若非法筹。乃至多一者。不应唱非法人多。如法人少。当作方便解坐。或前食欲至者。应唱令前食。或后食时。或浴时。说法时。说毗尼时。随应唱之。若非法者觉。言我等得胜。为我等故解坐。我等今不起。即要此坐。决断是事。尔时精舍边若有小屋无虫者。应使净人故放火已唱言。火起火起。即便散起救火。乃往觅如法伴。

    附考 五分律云。若如法人多。应白二羯磨灭之。唱言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以多人语灭此诤事。白如是。

    大德僧听。僧今以多人语灭此诤事。谁诸长老忍。僧以多人语灭此诤事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僧今以多人语灭此诤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草覆地灭诤法第七

    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

    缘起 佛在舍卫国。诸比丘共诤。多犯众罪。非沙门法。亦作亦说。出入无限。后诸比丘作是念。我曹若还共问此事。或能令此诤转深重。经历年月不得灭。令僧不得安乐住。以是白佛。佛言应灭此诤事。自今已去。为诸比丘。结如草覆地灭诤法。

    释义 律云。草覆地者。不称说罪名罪种忏悔者是(五分律云。草布地者。彼诸比丘不复说斗原。僧亦不更问事根本)。彼一众中有智慧堪能比丘。从座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言 诸长老。我等此诤事。多犯众罪。非沙门法。言无齐限。出入行来。不顺威仪。若我等寻究此事。恐令罪深重。不得如法如毗尼如佛所教诤事灭。令诸比丘住止不安乐。若长老忍者。我今为诸长老。作如草覆地。忏悔此罪 第二众中亦如是说(彼两众比丘各向大众说已。俱还本座)彼诸比丘应作如是白(即此众中能羯磨者。坐白此法。是作持中之草覆地单白羯磨法也)。

    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此诤事。作草覆地忏悔。白如是。

    白是已。作草覆地忏悔。是一众中有智慧堪能者(仍是前人)。从座起。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白。诸长老。我今此诸诤事。己所犯罪除重罪。遮不至白衣家羯磨。若诸长老听者。为诸长老。及己作草覆地忏悔(此处宜会十诵五分用之。以法喻双明。则草覆地之名愈显矣。推本律。义足文缺。故当补)。第二众亦应作如是说(是中言除重罪等者。谓一切因诤所犯波逸提突吉罗恶说等罪。以草覆地忏悔。悉皆除灭。唯除前二篇。及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此则或摈或治。不以草覆地而能同忏解也) 若作如是诤事灭者。是为犯诤。以二灭灭。现前毗尼。草覆地。不用自言治。现前义如上。

    结罪 若比丘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比丘尼同学。

    会采 十诵律云。草覆地有二义。一斗诤数起。诤人亦多。其事转众。推其原本。难可知处。佛听布草除灭。如乱草难可整理。乱来弃之 二者有德上座。劝喻诤者。使向两众羊皮四布悔过(即五分律所谓皆舒手脚伏地。今云羊皮四布者。是喻也)两众者各有所助。故令各在一处(此谓会集作法。皆令两分各众)。

    五分律云。若有比丘斗诤相骂。作身口意恶业。后欲于僧中除罪。作草布地悔过。应三乞已。皆舒手脚伏地。向羯磨者。一心听受。彼为白四羯磨。

    又十诵律云。有五事诤难灭。不求僧断(一)。不信佛语(二)。不如法白(三)。二众诤心不息(四)。所犯不求清净(五)反上五事者易灭。

    根本目得迦云。有二苾刍。共生瑕隙。种种异言。互相讟谤。于此二人。应信持戒者。若二俱持戒。应信多闻者。若二俱多闻。应信少欲者。若二俱少欲。应信极少欲者。若二俱极少欲。而生瑕隙。无有是处(此显凡情未尽。习气全存。遇境逢缘。 八七灭宁不严慎。若无欲情亡。则是非绝诤 诤法竟)。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十六(终)

    音义

    都子婆罗门村

    五分律云。都夷婆罗门聚落在拘萨罗国界。舍卫大城西北六十余里。元是迦叶佛本生之处也。

    庵罗果

    亦云庵婆罗。亦云庵摩罗。旧翻为柰。新翻难分别。其果似桃非桃。似柰非柰。又生熟难分。

    铤

    音禅。小矛也。

    脸

    音检。目上下脸也。

    杙

    音亦。橛也。门中橛为闑。又木段即杙也。曲礼云。大夫士入君门。由闑右。闑音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