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最新章节!

p;   ○二明法(二) 初说戒。二欺戒。

    ○初说戒。

    听我诵佛戒。

    诫菩萨听也。诵佛戒者。问。何故诵。不道说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祗得称诵。不得道说。

    发隐。说者创陈己见。诵者读习前言。犹述而不作意也。三界大师躬亲诵戒。况其余乎。

    ○二叹戒。

    甘露门即开。

    甘露门者。譬服甘露。令人长寿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乐我净。教能通理。譬之如门。又戒能济拔。免离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长。大经云。有山从四方来。惟当持戒布施也。

    发隐。服持圣戒。而安住涅槃。喻如饮甘露者轻身不死也。依繇圣戒。而进趣佛境。喻如得其门者身入楼阁也。戒能济拔下。文似滥前。然前云长寿。自永处涅槃之极位言也。如平时服之得仙道故。后云济拔。自暂离生死之苦果言也。如病患服之得痊可故。故不相滥。

    ○二释迦转授(三) 初序释迦传授缘繇。二明释迦授诸菩萨。三劝菩萨授诸众生。

    ○初序释迦传授缘繇。

    是时千百亿  还至本道场  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三句明千百亿佛各还本处。然法身无在。今初明迹传本戒。则本为迹师。以迹诵本故也。

    发隐。本道场表本心。菩提树表觉体。言以本心觉体持本戒也。法身无在。言法身虽无在。以迹诵本。亦有在也。

    ○二明释迦授诸菩萨(三) 初戒体。二戒用。三劝持。

    ○初戒体。

    十重四十八。

    发隐。此一句摄全部戒法。奉持之要。良在于斯。故云体也。

    ○二戒用。

    戒如明日月  亦如璎珞珠

    持此戒能除罪雾。譬之于日。使得清凉。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璎珞珠。又日能长万物。戒亦如是。能生长万善。又如璎珞能差贫穷。戒亦如是。能差众生贫。长善法财。又如日月丽天。无不瞻仰。持戒在体。无不归崇。璎珞在身。庄严第一。持戒离丑。如端正也。

    发隐。开罪障雾。灭烦恼火。止恶益也。富有万法。生长万善。行善益也。差贫离丑。乃至归崇。亦止行意离丑有二。一者以身心言。繇此戒故。内无邪念。离心丑也。外无过动。离身丑也。二者以因果言。今生持戒。来生当得相好端严。离报丑也。

    ○三劝持(二) 初能授人。二所受人。

    ○初能授人。

    微尘菩萨众  由是成正觉  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

    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渡生死。要因于戒。大经云如凭船筏。又喻浮囊。

    发隐。微尘菩萨者。言无量贤圣繇受此戒成佛。况凡夫乎。故云劝持。持必繇授。能授者何。舍那自诵我亦随诵。况诸菩萨乎。舟筏浮囊。济川之具。喻持戒得超生死海。至涅槃岸也。浮囊。或革或脬或木。中空外浮。驾之而涉江湖。则不沉溺。故有罗刹乞浮囊之喻也。

    ○二所受人。

    汝新学菩萨  顶戴受持戒

    发隐。始闻戒者。皆名新学。上言微尘菩萨繇兹成佛。则新学可知。舍那释迦佛佛自诵。则余人可知。

    ○三劝菩萨授诸众生。

    受持是戒已  转授诸众生

    三十心菩萨。转授外凡发大乘心也。

    发隐。三十心者。据别教住行向为内凡。十信为外凡。则此众生指信位也。推而极之。先闻戒者转授未闻。则次第无尽也。

    ○三劝信受持(二) 初出所诵法。二劝人信受。

    ○初出所诵法。

    谛听我正诵  佛法中戒藏  波罗提木叉

    此戒简异外道鸡狗等戒。净戒为因。木叉为果。

    发隐。简异者。简别佛法中戒异于外道中戒也。波罗提木叉者。此云保解脱。保卫三业得解脱也。亦云别解脱。持一事得一解脱。别别不同故也。因果者。依戒法因。至解脱果故也。

    ○二劝人信受(三) 初劝信。二劝受。三结劝。

    ○初劝信。

    大众心谛信  汝是当成佛  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  戒品已具足

    所以尔者。信是入道初门。大论云。信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觉。汝亦应尔。

    发隐。诸佛已成。众生当成。则生佛毕竟非殊。持戒定可作佛。当谛信如是事。勿怀疑也。戒已具足者。一念信心万惑俱遣。防非止恶。尽在于斯。何待遮难重询。羯磨三举。然后为戒乎。佛唱善来。即成沙门。正此意也。是知放下屠刀。千佛一数。为有信故。毁訾不轻。千劫堕落为无信故。信为入道之门。岂虚言哉。

    ○二劝受。

    一切有心者  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萨大乘常乐等。明众生有心所有佛性要当作佛。须受三戒。

    发隐。有心者。言惟除木石无心则已。六道含灵皆应受戒。摄者。纳义。外闻内纳。永持而勿失也。佛位至远。云何受戒即入。盖此戒是千佛相传心地。佛佛繇此成佛。受佛戒者。岂不即入佛位耶。大乘常乐等者。明佛戒是大乘常乐我净之大戒也。三戒者。三聚大戒也。有佛性者皆当作佛。此三聚戒成佛正因。安得不受。是故恶无不除。善无不备。生无不度者。佛也。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者。受戒所以入佛位也。问。位既同佛。何不名佛。而才名佛子。答位虽同佛。功德未圆。如储君决当正位。今在东宫。则灌顶王子也。名之王子。必绍王位。名之佛子。必绍佛位。岂细故哉。

    ○三结劝。

    大众皆恭敬  至心听我诵

    上句结。下句诫听。总明诸佛传授戒法。发起序竟。

    发隐。佛自重戒。故敕大众至心。今诵戒于千载之下。可不如对佛面。如闻佛语乎。恭者外肃。敬者内虔。内外精诚。是名至心。心地戒品。若非至心。何繇得入。

    ○二释迦劝发(二) 初经家叙辞。二释迦自说。

    ○初经家叙辞(三) 初佛欲结戒。二放光表瑞。三大众愿闻。

    ○初佛欲结戒(四) 初标化主。二指处所。三明得道。四出戒法。

    ○初标化主。

    尔时释迦牟尼佛。

    化主。大圣释尊也。

    发隐。化主者。先标人。大圣释尊者。次表德也。居圣位之极果。故云大圣。为释子之共宗。故云释尊。化导之主。非此其谁能之。

    ○二指处所。

    初坐菩提树下。

    树下得道。因名道树。亦曰思惟。梵音贝多也。

    发隐。今初字。联后文初字为意。初成道果。即最初结戒。急先务也。菩提此云道。道即思惟。思惟者。梵语贝多也。道即思惟者。禅思不乱。乃道体也。

    ○三明得道。

    成无上正觉已。

    即正遍知号。

    发隐。法无有差曰正。智无不周曰遍。破生死梦曰觉。合之。则所觉者既正且遍也。今曰正觉。正中自具正遍二义。无上者。此觉虽众生同具。未至于佛犹为有上。成妙觉佛。智尽独尊。曰无上也。

    ○四出戒法(四) 初标所结名。二能成胜因。三能得胜果。四正结名字。

    ○初标所结名。

    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发隐。标菩萨者。简非声闻。是大乘菩萨波罗提木叉也。初竟见上。

    ○二能成胜因。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宝藏经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尽孝释迦文佛。在汝家中。睒魔菩萨亲服患愈。慈心童子火轮速灭。即其灵应。尔雅云。善事父母为孝。孝即顺也。太史叔明用顺释孝。孝经钩命诀云。孝字训究竟。是了悉始终色养也。亦可训度。度是仪法。温清合宜也。

    发隐。承上初结菩萨戒法。而戒虽万行。以孝为宗。故曰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言帝释等者。天心佛心皆欲人孝顺而已。善事父母。谓奉养无方。服勤有道孝之始也。帝释临焉。又能行者。凡是孝道。无不举行。孝之中也。梵王临焉。又能尽者。现生父母。前生父母。历生父母。无不酬报。孝之终也。释迦临焉。天能听卑。佛遍一切。简在冥加。理有之也。故睒魔割目救父。而沉疴愈于一朝。慈心发愿代苦。而火轮消于顷刻。至行动天。真诚感佛。正犹是耳。恐世不信。谓云何天佛得在尔家。故引二事以证之也。尔雅。叔明训孝以顺。钩命训孝。目有五义。摘其二者。曰究曰度。然彼书以究属士。度属诸候。今取其文。不用其意。略为三义。一曰顺者。承颜养志。无所违忤。如曾参闵损之类是也。二曰究竟者。了悉始终。一心无间。现柔和色。务悦其亲。如大舜莱子之类是也。三曰度者。昏定晨省。夏凊冬温仪度周备如文王薛包之类是也。师僧者。是己和尚。非泛僧也。例宝藏义亦可分三。事者。奉养师身也。行者。遵循师调也。尽者。传扬师道。普利众生也。三宝亦然。事者供养三宝。未必能行。行者依从三宝。未必能尽。尽者绍隆三宝。上承下化。功德周隆也。经举三种孝因。疏惟释一者。父母于人最为切近。举一以例余也。又师僧三宝亦名父母。法身繇和尚教诲之力而生。即法身父母也。慧命繇三宝薰修之力而得。即慧命父母也。

    ○三能得胜果。

    孝顺至道之法。

    发隐。戒之为义。固在孝顺。而此孝顺人将谓是庸行之常。不知孝顺之法乃至道之法也。至道者。至极之道。即无上正觉是也。此道清净广大犹如虚空。体绝过非。用无违碍。顺之至也。孝顺之心。正合此道。故云至道。又父母者本觉义。师僧者先觉义。佛者满觉义。法者显觉义。僧者合觉义于此随顺。不背不逆。岂非如来所证无上觉正之妙道耶。道而曰至。拣非遍浅。故云胜果。兰盆疏云。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胜因胜果。此之谓也。仲尼赞孝曰至德要道。又谓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而程子亦以性命孝悌为一事。孝曰至道。其诚然乎。一说例上三种以成四境。言当孝顺此至道之法。则是因非果。故今不用。

    ○四正结名字。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是制戒也。

    发隐。承上因胜果胜。此结而断之。直以孝名戒也。法苑云。戒即是孝。谓众生皆吾父母。不杀不盗。是即为孝。意正同此。然是戒名为孝。未是孝名为戒。今明孝顺自具戒义。如孝顺父母。则下气怡声。言无犷逆。是名口戒。定省周旋。事无拂逆。是名身戒。深爱终慕。心无乖逆。是名意戒。顺止恶义。恐辱其亲。名律仪戒。顺行善义。思显其亲。名善法戒。顺兼济义。拾椹回凶。舍肉悟主。钖类不匮。名摄生戒。师僧三宝亦复如是。以要言之。但能孝顺。自然梵行具足。戒之得名良以此耳。舍孝之外宁有戒乎。优婆塞戒经云。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者得罪。正言孝是戒也。亦名制止者。言制止亦以孝名也。制为戒法。以止其恶。谓之制止。今惟孝顺。自不造恶。岂非制止。孝经云。孝亲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亦止恶意也。上戒字泛指戒体。下制止则指所列戒品。如十重四十八轻是也。只一孝字可概戒义。故下制戒中。十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至第九第十。皆曰孝顺心。轻垢第一。即曰孝顺心。而十三十七二十九三十五四十八。亦皆曰孝顺心。至于余戒。多举父母为言。则是贯彻乎十重之始终。联络乎四十八轻之首尾。一孝立而诸戒尽矣。复次孝顺非特名戒。名制止。亦名三藏诸教。一切法门。摄无不尽。问。法门无量。未易悉数。只如净土往生。一法门耳。此经之中。言所不及。云何孝顺贯一切法。答十六观经云。欲生彼国。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乃至三者发菩提心等。夫养父母。事师长。受三归。非孝顺父母师僧三宝乎。曰不杀。曰十善。曰众戒。曰威仪。而戒无弗备矣。是知戒不离孝。诸经互出。以孝为因。乃得往生。则此经实该净土法门。但人自不察耳。是故念佛修净土者。不顺父母。不名念佛。父母生育。等佛恩故。不顺师长。不名念佛师长教诲。同佛化故。不顺三。宝。不名念佛。所宝虽三。统一佛故。尽理而言。顺净觉心。而不逆以浊染。是孝名念佛。顺慈惠心。而不逆以悭贪。是孝名布施。顺和柔心。而不逆以瞋恚。是孝名忍辱。顺坚刚心。而不逆以懈怠。是孝名精进。顺寂静心。而不逆以散乱。是孝名禅定。顺灵知心。而不逆以愚痴。是孝名智慧。类而推之。一切不逆。则万法俱成矣。大哉孝也。岂独名戒而已哉。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瑞者。信也。欲说大事。前须放光。故称为瑞。光是色像之胜。放胜光明。召有缘众。同来听戒。戒是诸善最胜。能灭恶生善。口放者。表释尊今日宣说大乘菩萨戒法。

    发隐。前须放光者。良繇胜事欲兴。休徴先现。况此心地戒。道传千佛。化被群生。事莫大于此者。安得前无瑞应耶。色像之胜者。小则甘露醴泉。大则雨花动地。乃至放光。皆色像所摄。有形之瑞也。而惟放光独胜者。以其有扬辉破闇之功。具灭恶生善之义。见之者发菩提心。触之者离生死苦。诸瑞之中。此为最胜。喻戒为诸善最胜也。口放者二义。一者表此戒法金口敷宣。二者表此戒法菩萨听受而成胜果。从佛口生也。

    ○三大众愿闻(三) 初总叙大众。二别叙四众。三时众乐闻。

    ○初总叙大众。

    是时百万亿大众。

    发隐。人天共会。凡圣交罗。故云大众。

    ○二别叙四众。

    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

    一菩萨。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国王。十六国者。名出长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罗。五?祗。六末罗。七支提。八?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诸国甚多。略举此耳。机应闻声。自然云集。

    发隐。前叙大众。今举胜也。菩萨对声闻为胜。梵天对欲天为胜。欲天对人间为胜。国王对臣民为胜。彰此戒法为凡圣人天殊胜之高会也。

    ○三时众乐闻。

    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发隐。合掌。身业净也。至心。意业净也。耳听。则心专而言自寂。口业净也。听法者当如是矣。

    ○二释迦自说(三) 初举我自诵。二放光因缘。三劝物习学。

    ○初举我自诵(二) 初序自诵。二劝人诵。

    ○初序自诵。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

    发隐。此万世诵戒立法之始也。半月半月者。望日晦日也。月勤二诵。恐遗忘也。又白月黑月。喻善业恶业应自考也。

    ○二劝人诵。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凡举五位人。一发心。谓共地菩萨。二十发趣。谓初十心。依梵网列名。一舍。二戒。三忍。四进。五定。六慧。七愿。八护。九喜。十顶心。三十长养。谓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舍。五施。六好说。七益。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刚后十心。一信。二念。三回向。四达。五圆。六不退。七大乘。八无相。九慧。十不坏心。五十地。谓登地以上。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方便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发隐。共地菩萨者。十信发心。与佛共地。一云即三乘共十地也。发趣长养金刚。分初中后。名三十心。初十心即住位。一舍心。内外法一切舍也。二戒心一道清净也。二忍心。一切法如忍。相不可得也。四进心。以无生入世谛。无二相也。五定心。念念寂灭。三界一切性皆因定灭而生也。六慧心。修不可说观。入中道一谛也。七愿心。初发心求中间修道行愿满故。一切行之本源也。八护心。护三宝一切功德。空无相无作也。九喜心。见他得乐。常生喜悦。不入有为缘一切法也。十顶心。一道最胜。不受六道果。必不退佛种也。中十心即行位。一慈心。于无我智中乐相应观。使一切众生得慈乐果也。二悲心。于空见一切法如实相。怨三品中与上乐也。三喜心。悦喜无生。使众生入正信舍邪见背六道苦。故喜也。四舍心。自他体性不可得也。五施心。内身外身国城男女皆如如相。受者施者无合无散也。六好说心。以圣法语教诸众生也。七益心。现行六道无量苦事不以为患。惟益人为利也。八同心。入诸六道。一切事同空同无生同无我等也。九定心。见一切我人内外众生种子。皆无合散集成起作也。十慧心。观诸邪见结患等无决定体性也。后十心即向位。一信心。空一切法。心心空故。信信寂灭。名无相信也。二念心。六念常觉常施。第一义空无著无解。生住灭相不动不到不去来也。三回向心。入法界常寂灭也。四达心。忍顺一切实性。法达义达。辞达教化达。三世因果。众生根行。如如不合不散也。五圆心。直照入无生智。教化十方众生。皆入萨婆若也。六不退心。不入一切凡夫地。不起诸见。不起集因也。七大乘心。解一空故。任一切众生度三界河。趣入佛海也八无相心。一切结业三世法。如如一谛。而行于无生。一切佛我师。一切贤圣我侣皆同无生也。九慧心。一切法魔说佛说。皆分别入二谛处。非一非二。非有阴界入也。十不坏心。入圣地智。近解脱位。得修正门。明菩提心。八魔不动。众圣摩顶。诸佛劝发。得金刚三昧。入一切行门也。十地。平等地至入佛界地。即欢喜至法云十地是也。一平等地。从一佛土入无量佛土。从一劫入无量劫。常入二谛。而在第一义中也。二善方便地。清净明达一切善根慈悲喜舍等法也。三光明地。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诸佛法门。现六道身。一音中说无量法品也。四尔炎地。不断不常。即生即住即灭修行无量功德。行行皆光明。教化一切众生使见佛性也。五慧照地。以十力智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众生因果。以净国土为恶国土。以恶国土为净国土也。六华光地。十神通明智示一切众生种种变化也。七满足地。欲足。进心足。念心足。智慧足。解脱足。六通足。于一切佛国示现作佛也。八佛吼地。入法王地三昧。其智如佛。以法药施一切众生。为大法师。为大导师。百千陀罗尼门三昧门金刚门神通门解脱门。如是百千虚空门平等门中而大自在。劫说非劫。非劫说劫等。无不如意也。九华严地。以佛威仪。如来三昧出入无时。百亿四天下一时成佛。现无量身口意说无量法门。而能转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一念心中现无边神用也。十佛界地。空空复空。如虚空性。平等智十功德品具足。有不可说奇妙法门品。奇妙三明三昧门陀罗尼门。非下地所知。惟佛佛无量身口心可尽其源也。地地经中皆言无量功德。今姑举少分。如毫毛许耳。此三十心十地。与华严诸经名小不同。其实则一。亦诵者举况之辞。菩萨尚诵。何况凡小。问此言共地。与善戒中分十二住为七地。六菩萨地。一菩萨如来共地。同异何如。答。彼要其终。以果言也。谓菩萨修行至此同如来故。此原其始。以因言也。谓初发心即同如来故。又此经以心地为宗。此三十心正心地种种法门。十重四十八轻皆三十心中戒心中出。如制戒中所明。问十地何不言心。答三十心是十地之因。至十地则所发心成就圆满。上荷佛法。下载众生。有地之象。故易心言地。实心外无地也。

    ○二放光因缘(二) 初直说缘。二列因缘。

    ○初直说缘。

    是故戒光从口出。

    发隐。口能出光名缘。必有繇致名因。今言光自口出。直说缘未说因也。

    ○二列因缘(二) 初表得果。二表行因。

    ○初表得果。

    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

    得果有三。一非青黄色心。二非有无。三非因果法。

    发隐。意谓有缘必有因故光。光是所得之果。必有因以致之也。非青黄色心。不堕妄境妄情凡小之果也。非有无。不堕执断执常偏见之果也。非因果不堕有修有证权乘之果也。此心地戒本自超情境离断常绝修证。故其得果如是。问。既曰有因。曰得果。又曰非因果法何也。答。有此二义。一者非世间之因果。二者非因非果。乃所以为正因正果也。

    ○二表行因。

    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行因三者。一诸佛本源。二菩萨根本。三大众根本。或言表真俗两谛。

    发隐。诸佛正遍知海汪洋无尽。此心地戒为之本源也。菩萨万行开敷。成就妙果。此心地戒为之根本也。一切众生生生不穷。乃至后当作佛者。亦此心地戒为之根本也。彻圣通凡。咸因此戒。戒因清净。净极光通。有自来矣。或言真俗二谛者。佛是出世间法。真谛也。众生是世间法。俗谛也。菩萨上趣圣果。下顺凡情。真俗双显也。

    ○三劝物习学(二) 初标四劝。二释四劝。

    ○初标四劝。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

    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读诵。四劝学。

    发隐。受者领纳不拒。持者操执不忘。读诵者口演其文。善学者力行其事。闻而不受。则听不关心。受而不持。则已领还失。持而不诵。则守愚不谙其详。诵而不学。则空言终何所益。功贵兼全。故曰四劝也。然总标云四戒三劝。止是受持读诵而已。不说善学。旧本善学上无应字。连下文佛子为句。似为稳当。何者。以十重结文中有善学诸仁者句。与此正合。今标四劝。或恐后人之讹。未必出疏主意。览者详之。

    ○二释四劝。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但释劝受一事。余皆略也。

    发隐。黄门者。内宦之通称也。金刚神者。有大威力。能捍外魔。护佛法。喻如金刚也。变化人。如非来所作化人。应是天龙鬼畜变化而成者也。以要言之。王类臣类。僧类尼类。天类人类。鬼类神类。畜类化类。乃至一切种类。皆可作戒器。但欲其能解法师。语耳。云解。则拣不解者。但解语者便得受戒。但受戒者便得清净。盖未受戒前容有净染。既受戒后俱成净器。如百川入海同一咸味也。此文与第四十轻中大同。但彼不列畜生。此不列无根二根。盖彼文一切中摄畜生。此文黄门中摄无根二根也。但释劝受者。繇受乃有持诵。故释劝受以兼其余也。问。声闻戒重难轻遮。稽防特甚。菩萨戒淫贱鬼畜容纳无遗。岂小果乃皆良器。大士反杂非人也耶。答。声闻禀佛剃染。若不拣择。恐损正法故。菩萨专主利生。若不兼容。化度有限故。但普度中亦自有别。后四十八轻垢中详辨。兹不烦说。

    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卷第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