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涅槃经疏私记最新章节!

    师子吼品四

    经云若有父母者。外人意云。由汝无父母。却他父母。为己眷属。文中二释。初即却他父母儿。二正却他父母。

    经云敢者。果也。谓果已许之。

    如贤愚经者。彼经第二降六师。一时佛在王舍城竹园之中。时洴沙王已得初果。信敬之心倍复隆厚。常设上妙四事。供养佛及比丘僧。乐人同善。有六师。富兰那等。先素出世。邪见倒说。诳惑民庶。迷冥之徒信服耶教。王即严贺往至佛所。以事白佛。六师纷纭。欲得讲术。以理奇语。其意不息。唯愿世尊现其神力。化他耶恶。尔乃从善因使我曹得睹其变。佛告瓶沙。我自知时。于时如来及与众僧。从王舍城往毗舍离。六师之徒。觉张唱言。久知瞿昙智术单浅。诸人犹豫不信我言。克期桷术。自省不如嘿然逃去至毗舍。离诸六师辈。贡高转盛。各共相率。当必追穷求捔神力。佛与众僧至??[尒*目]王名优填将诸群臣亦来奉迎等。佛复与诸比丘至越祇国。王名纯真陀罗。亦如前迎等。佛复与众僧。即向特叉尸利国。王名因陀婆弥等。佛复舍去往波罗捺。王名梵摩达等。佛复舍去往迦毗罗卫国。瓶沙王等。诸国人民亘川满野。逐趣舍卫。六师等到见。彼斯匿具自陈。说本末情事欲与瞿昙决捔神力。临期逃避不可要勒。今与天众逐至王国。大臣当使与我等。决于腊月。一日佛在试场波斯匿王。是日设食。清晨躬手授佛杨枝。佛受嚼竟掷残着地堕地。便正蓊郁而起根茎勇出高五百由旬。枝叶云布周匝亦尔。渐复生华大如车轮。遂复有果大五升瓶根茎枝叶纯。是七宝食。其果者美逾甘露。香气四塞。闻者情悦。香风来吹更相棠触枝叶皆出和雅之音。一切人民睹兹树变仰敬之心。住益纯厚。佛乃说法应适其意。心皆开解。志求佛者。得果生天。致甚众多。二日优填王请佛于时。如来化其两边。成两宝山。严显可睹。众宝杂合。五色晖耀。若于种树行列山上。华果茂盛。出微妙香。山顶又有成熟粳米。滑美百味甘之附口人民之类。自恣而食。食已怀悦仰慕逐深。佛便称适为说妙法。各得领解。三日纯真陀罗请佛供养。奉佛净水。俟以泺漱。佛吐其水化成宝池。周匝四边。各二百里。纯以七宝共相间杂其池中水八德具足。水底遍满七宝之沙。八种莲华大如车轮。青黄赤白红绿紫杂香气纷馥。大会睹此。皆称叹佛无量功德。随众心方便说法。各得开解。四日因陀婆弥王请佛。佛于是日令其宝池四面自然有八渠流。还相灌注。自然回转。水流有声。其声清妙。皆说诸法。五根五力七觉八道三明六通六度四等。一切闻睹。心皆开解。五日梵摩达王请佛供养。佛于日口中放光金色。赫弈遍大千土。光明所触一切众生。三毒五阴皆自然息。身心快乐。便为说法。各得开解。六日诸律昌辈请佛。佛于是日普令大会一切众生心心相知。各各一人知一切心所念善恶。佛便为说。若于妙法皆得开解。七日释众请佛。佛于是日化诸会者。悉令自观为转轮王七宝千子诸王臣民喜度无量。佛为说法。适悦其意。八日受帝释请为佛作师子座。如来升座。帝释侍左。梵王侍右。众会切静然坐定。佛徐伸辟以手按坐。欻然有大声。如象鸣。吼应时即有五大神鬼。权灭??枻。六师惊怖奔突而走惭。此重辱投河而死。四分律云。斯尼外道波梨子等。自系而死。六师徒类九亿人众。皆来归佛求为弟子。佛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在身。皆成沙门。佛为说法示其法要。漏尽结消得罗汉。九日梵王请佛。佛自化身高至梵天成严高显。十日四天王请佛。尔时世尊普令大众见佛色身遍诸天中。一日须达请佛。佛于是日于高座上。自隐其身。寂灭不见。但放光明。出柔濡音。分别演畅诸法之要。在会之人闻法解悟。十二日。质多居士请佛供养。佛于此日入慈三昧。出金色光。遍照大千光。触众生。三毒心息。十三日纯真陀罗王请佛供养。佛于是日身升高座。放于齐光。分作雨奇离身七刃头。各有华。上有化佛如佛不异。十四日优填王请佛华散佛上。变其华作。千二百五十七宝高车。高至梵天。诸高车中皆有佛身。放大光明。遍三千土。众会睹率喜敬交怀。佛为说法。皆发大心。十五日萍沙王请佛。佛预敕王。唯须食具。王但严辨器物。极令饶多食时已到。诸器悉满甘膳。百味普令众会饱足。有余食已身心自然安乐。其外道至未信伏者。此是大权所为。为婆枳城。机缘欲熟。故未受化。遂至于彼枳佛。而来以共熟之。

    经云得须陀洹(至)罗汉果者。为破邪外。先得小果。

    经云庵罗女者。是女妹丽端正恐诸比丘见已生念。故教比丘观于念处。以破贪欲等。

    十六智知见中一者。是彼十六中第九我见谓横计。五阴。名之为我。

    人在向中者。谓扄也。百论亦称为向。即是牖孔中见外此是一识外道所计。彼作二种破。一作不遍破。二作但见外物。不见自内根以破。

    藉诸因缘者。经中眼见??一空缘。俱有四缘。余五根俱用四缘。

    经云所见真实者。凡所见色了从缘生实无有我。方名真实。

    或云别部者。他人云外道中别部所计也。

    善恶自在者。应善恶自然而有。

    经云则非空也者。佛所说空不同于我所计空也。

    趣取一事者。他意云。趣尔举一事为首。表四方皆足表应化身灭者。本从法身起应今化缘毕。摄迹归本。故以枯干表之。

    应有所以者。为众生缘宜不同。而以双树表于枯荣。令达非枯非荣。即其所以。

    大自在天者。以外人计邪常乐我净。佛以四双。而表破之。

    西方行佛教者。西天竺也。

    此中众生者。在双树会机熟众生也。

    其棠树者。甘棠谓秋小梨树也。昔周武王弟邵公。名奭。匡辅王政。恐孤寡单弱之人。不能仁官府。申公诉邵公。恒出郊外。止此树下。听断人讼。以理清平。上下无怨。风化大行。其后邵公虽亡。民敬其树。不敢犯之。歌咏之声。千载不绝。故云在以甘棠去而益咏。不云。得佛未见所出。

    法身亦尔者。未得度者作得度因缘。

    众生悦时等者。四悉意也。

    各有前后者。一时有四月。二为前。二为后也。

    二法身者。真法身即平等等法身。应法身即五分法身。

    俱为照世者。俱为破除世间众生闇冥也。

    四德者。此释为正。

    如来身密自在者。非生现生。非灭现灭。随感而现。故云自在。

    初本等者。不云真应。立本迹名者。真应则迹中具有。若云本迹其义则遍。何者非生现生。从本垂迹。非灭现灭摄迹归本。故立此名。

    经云无亏盈者。众生机未息。而唱灭者名亏。众生机息不唱灭者名盈。又为未得度者。作得度因缘。又远被未来当当之益。今此唱灭称适机宜。故以满月无亏无盈。而以表之。

    言庄严者。非但以法严树由人得法。故以人严。若无人严。树不端美。

    具德者。具四德也。

    具行者。自行满也。

    多知者。知十二部经也。

    多见者。皆见佛性也。

    巧示者。正其文句等。

    巧说者。为人解脱等。皆于己身具上。诸法方堪庄严双树。

    经云从佛所闻者。六人皆须约双非二边。以释。所谓非二边天眼。非二边少欲。非二边圣行空等。

    经云大智者。照穷横竖也。

    利智者。照事速也。

    疾智知境速也。解脱智者。离诸障也。

    深智者。照穷于理也。

    横智者。于义博通也。

    无边智者。穷佛教海也。

    无胜智者。高出余人也。

    实智者。无颠倒也。

    或是略说等者。四悉所宜也。

    对上六师者。六师计邪常等四。以六正破其六邪。令归正辙入大涅槃。

    又六人庄严双树者。经历五时在枯在荣。来至今经。方能究竟庄严。非枯非荣。所以同于如来能严。

    身子至不忧者。以得非枯非荣。故不可作小乘解释。

    初虽非正难者。然经文意。但是请常住。此庄严双树利益众生。若入涅槃众生无益为此义故复当于问。

    经云性无住住者。只此身本性无住。今亦无住。故云无住住。

    经云如来已断一切色缚者。色如幻。住如幻。去如幻。众生机缘如幻。云何请。

    经云住名憍慢者。汝今请住则同二乘凡夫是憍慢人。

    妙体非有者。从诸圣至楞严定专约法体。

    从又无住者。名处非处下约用。众生有机则住。名为是处。无机若住。名为非处。

    从又无住者。名修四念处下约因。明无住。对前即是因果俱无住也。

    从又无住者。名无边下重约法体。明无住。

    十地穷学者。此释无意。故今不用。

    相续道中者。从十地去念念相续也。

    经云譬如虚空者。前法文中因果及用。皆如虚空。故以虚空为喻。

    反以着别简空者。经中明若有恶得善报善得恶报等。容可请住世无此理。云何请住。

    恐是六地者。通教六地也。

    经云以真女身者。此简现在不舍女身得菩提。若有此事。可言请住。

    经云为欲度脱下明四悉益物。初云未种善根令得种故有世界意。已种下为人意。已熟下第一义意。轻贱善法下对治意。为与文殊下复是世界。以文殊纯陀迦叶并是发起之众。共熟未熟为欲教化下复是生善。为观不共下复是第一义。为欲呵责下复是对治。为令众生尊重下复是生善。

    时时调均者。如是时中宜修即照而寂。如是时中宜修即寂而照。如是时中宜修寂照。均调即是舍相。

    如是修者。方名调均。初本中者。一切众生有根本禅等。定本自有之非始今有。故云初据本有。

    取造事心专者。河西意。取专心在一境。名为三昧。如修初禅心专缘初禅。名为造事。此约初禅等释。

    非谓犹是问境之一者。简今定体非前间家。唯缘一境之定。今明员定。乃是即寂而照。即照而寂。故得名一切智。

    以定一于一切者。此是同体即寂而照。故名一切等。

    乃取善修者。今是中道同体定慧修得员极之善。乃名善修之定。

    先答其慧相者。此是即寂而照。故云以住如是等。

    答其舍相者。定慧均调。即是舍相。舍相即中道体也。

    门户入住出相者。若小乘根本四禅等。但是世间九定。调心入禅。住禅出定。门户次第不能即寂而照。故云正作。乃至不作照知。

    舍体二事者。即照而寂名三昧。即寂而照名智慧。方名平等。

    即空即假即中者。即照而寂名空。即寂而照名假。寂照不二。即中道舍相。

    经云奢摩他下。有五释。初能灭昏烦。二能调不调。三能灭喧。四能离五欲。五能灭浊。

    经云退者。谓下品净定喜为下地。烦恼所败名退分。非是已退又为自地。烦恼所杂亦名退分。中品净定坚守自地不为下地烦恼所败。又不为自地。烦恼所陵杂。名为住分。上品净定能厌自地。欣求上静。名为胜分。能作大益是决定分。有漏心中学观谛理趣向圣道。名作决定分。能生圣道。名大益。

    百论云达分三昧者。文误此达分三昧。在成论。彼论第一贤圣品云。阿罗汉者九种。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最钝根者。名退相。退失三昧无漏智慧不能现前。守相者根小胜故。若护三昧则不退失。死相者根又小胜深厌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故无漏智慧难得现前设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者若得三昧不进不退。进相者若得三昧转深增益。不坏相者得三昧已种种因缘不能败坏。是人住存达分三昧慧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坏因灭尽定。故有二人。先由慧力解脱惑障。又得灭定解脱定障。名俱解脱。唯唯由慧力于烦恼障得解脱。未离定障。名慧解脱。不退相者所有功德尽无退失。如是九种名无学人。此达分三昧。正当第六明矣。

    经云一无食三昧者。是初禅离揣食。宝法师云。是未至定厌段食。名无食三昧。

    无过三昧者。亦是初禅离欲界恶身。

    意清净者。是二禅离六识中觉观粗动。名身清净内净一处。名为一心。

    因果俱乐者。是三禅修因招果。唯乐受相应。名为俱乐。

    常念三昧者。是四禅已上唯一舍受相。应无喜乐受。故名常念。

    经云观骨三昧者。即不净观治。

    贪慈三昧者。慈悲观。治嗔也。

    十二因缘者。即缘生观。治痴也。

    阿那波那者。即数息观。治散乱也。

    念觉者。即是记时寻伺十八界性。差别求我颇得。即无我观已上是五停心观。即菩提方便观也。

    观生灭者。即无常观也。然今疏中依河西所释。则深诸三昧既通凡夫二乘。菩萨所得深浅皆通。

    异体非者。定慧均等体非异故。即名为舍。但略不论。

    师子吼品五

    定慧相资者。此即合行相资。通于观行等位。故置相资之名。何者以法互资。名为相资。法体无二。名为相即。文意正在相即。

    经云若毗婆舍等者。然师子吼约法二法体异为问。何者定伏慧断。如佛上说。何故而言定慧无二。佛答但云毗婆舍那。不云奢摩他者。意云。慧尚不可得何况有定故不说之。

    亦非破问者。此问当理。故不非人。但非佛昔日权教不融之说。

    余例可知者。谓藏通也。

    非破外之闲邪者。闲阑也。故肇中论序云。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袪内以流滞外无所用。故名为闲。亦是佛法外闲法也。

    经云有智慧时则无烦恼者。全惑是智故无所破。全智是惑复无能破。此专约观行已上照惑体同以释。故云一论体同。

    其犹水火者。水火性异。怨贼性异。

    祈于异处者。祈求也。渠希反。异处即圆融相即法也。

    [(虎-儿+巾)*ㄆ]者??文也。谓文彩分明。炳亦明也。

    经云谁有智慧者。谁谓宰主也。

    虚己忌物者。唯有圆人忘泯能所也。

    经云凡夫众生则应能破者。凡夫无智故也。

    经云物念应破者。初修观观烦恼。即是究竟破。初既不破。后亦不破。

    经云若初到便破者。意云。若初到即破者。此不名破。何以故初心但名为伏。验知初到不名为破。

    若初念不能者。只缘念体。是一初既不能。后念焉胜。故皆无破。以别人于法界外立其能所。故须非之。今明圆融。无破而破。破而无破。惑智相即体本无二。六即甄之。以论破耳。

    是缺减义者。虽有众盲。与一盲无别。若一智不能。多智亦尔。所以一多俱名缺减。此属前三教。有能所故也。

    智性自断者。智性本自是能断。烦恼亦本自是所断。

    经云毗婆舍那决定者。此夺别人智慧。决不能被法界烦恼性故下疏云。此夺智慧无断惑之功。即其证也。

    智是性灭者。慧性自念念灭也。

    经云一性灭者。体性自是寂灭。

    二毕竟灭者。断惑得灭。名毕竟灭。

    方所者。方由法也。

    妙能断惑者。即惑是智如全冰是水。方名妙破。

    在危而安者。体生死即涅槃故。

    处损能益者。达烦恼即菩提也。

    经云执急即断者。都管反。釜为钖者。以甘土为锅。炼金银用之非釜锅也。

    无名而名者。三三昧名同小乘。故用无名而名。以简异也。

    定即有门者。体散即寂。故属有门。

    慧空门者。慧能荡相。故属空门。

    两亦门者。十二部经双诠空有。又除惑故名亦有。证实故名亦无。

    化他四悉者。宜修定者功用有门。宜修慧者。巧用空门等。即是化他之相。

    十二法为问者。问此十二法为是涅槃为非涅槃。

    若其是者。为何同异。故更问起。

    经云无因缘故名无生者。涅槃不属因缘。下诸法例尔。

    经云一信心具足下具明亲近善友等四法。此文稍广。第一二三并是近善友。心须有信戒品清净。七八属听开正法。五者精进属如说修行。四六九十属思惟其义。

    经云实语者。不妄语也。妙语者不恶口也。时语者合时。善言不两舌也。真语者不绮语也。语端者托佛告纯陀之言。以为问端。

    经云如法句偈者。十诵律说。有一金锵。从地而出。欲锵佛足。佛作神通。上升虚空。至色究竟。锵亦不舍。佛便入海。锵亦随。遂潜入须弥。锵还遂入周遍十方。处处逃避。恒不舍。还复本生。锵乃伤足。因说此偈。

    开权者。作决定说。且顺权机此。是施开之开也。

    恶业不定者。恶因故为善。何用修于梵行求涅槃耶。

    人定之过者。以业在人。定则有过。

    恐物情疑者。如诸小乘经中见如来金锵马麦等报。犹谓佛实有报。所以今经释疑。但为众生而非实也。

    经云现世报者。是过去世现在报也。

    不能具说者。如首楞严经云。佛告坚意。云何于一念中行于六度。答曰。是菩萨一切悉舍心无贪着。名檀心。善寂灭毕竟无恶。名尸知法。尽相于诸尘中而无所伤。名羼提。勤观释心能知离相。名毗梨耶。毕竟善寂调伏其心。名禅那。知心无心通达心相。名般若。此即圆教菩萨六度也。然事六度。若无牙严尚不名密。况复理耶。何者如檀无戒不生善道。无忍感报卑陋无进。形质尪微。无禅便成散善。无智不了无常。犹如富人。余事并??。余五无五。唯说可知。一度须五庄严。各各助行有力故也。如止观第二。广明牙劓严之相。故云不能具劓(鱼器反截也)刖(五割反绝也)。

    菩萨断一切惑无生后报者。若据初得无生忍。望于妙觉由有生后。今且约得无生忍。边名为现报。

    即指应身者。此解不及约法身以释。

    此业难成者。为修一相。非一生即得。故无现报。

    结不定为得者。谓得涅槃也。

    经云眷属多者。六度道品多虽有小恶业。不能遮障。下诸譬例如此释。

    经云一则有目者。行解具足方得入清净池。

    经云一则多食说。过去善厚。今虽少恶。无如之何。

    应是辐轴者。若据经云。则不移处。此第二解。

    当戒慧二事者。慧摄于定由慧破惑其心则静。但合为二。

    入住出三相者。谓修善入出住百千三昧也。

    无生住等者。三相是因缘生法虚假不实。犹照达即无生等。

    梵行中具三法者。梵行虽以慈悲为本。若无戒防三障。慧荡三惑。定安其心。不名净行。

    经云作十恶等者。十善翻十恶。十善通深浅。为诸教本故。

    经云不修身我(至)见等者。约见修二道。以论三学。

    天口者。以火供养天。愿天细受。故名天口。

    经云衣食之恩者。故大论云。是身难御。无返复背。恩如小儿。故云都不忆念。

    经云则能怀身者。若造重业。则怀常身法身。

    经云不耐饥渴者。若不修三学。不能耐此。

    经云菩萨(至)身寂者。菩萨专以身戒心慧等。而为安乐。不乐生死身寂。

    经云驰食蜜(至)草者。涉公云。外国有草。状如苟??。其刺蜜犹如甘露。驰贪蜜味而受刺。刺乃至于死不顾刺也。

    纴(音任)。

    四大和合者。犹四大成六根致有假名实法之异。故名二身。

    经云若见戒者。见有戒体。防止戒相。修时名因。成时名果。圣上凡下多戒名聚。总一别二。自此他彼息过多灭戒等。准前可知。

    经云若见慧者。见慧体体谓慧安觉知慧相余准前数。

    师子吼品六

    那有六道差别者。若有六道差别。应有六道佛性。

    不能吸得菩提者。既有佛性。任运自得。菩提用修道。

    先领旨者。如佛所说业若不定得。

    亦不定者。我今已领又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要当修习八圣道者。方得见性。我今领此。

    经云何因缘故者。问意者一切众生既有佛性因圣道缘。何故不尽得是涅槃邪。

    世尊若一切下重难一牒经者。牒现病品经正取。若不遇不闻为难盛。

    备手足者。备缘了也。

    凡说六河者。虽六不同唯是一河。若不修道品。则是生死河。若修道品。即是涅槃河。故知只是一河。佛性亦尔。修者得见即是涅槃。不修不见即是生死。故云生死。论得下五例然。

    七净华者。准净名疏云。戒净者正语业命。心净者正精进念定。见净者正思惟。断疑净者是见道知道。非道净者亦名分别净。道迹知见净者亦名行净。此二是修道道迹智断净。名涅槃净。即无学道。

    若约教者。别圆须用同体见思以释。

    今言求因者。约华以表修因也。

    游诸觉华者。游于果地七觉华也。

    非[卄/迨]然别者。达生死即涅槃非[卄/迨]然。

    现在无信者。不信出世因果也。

    将五而退者。若入??位则得不退名为将立。所以念处名为而退。

    今生不修者。由过去善深。今生暂发菩提心。观于念处遇缘而退。名不习浮。

    昔日经没者。今入内凡。方得不没。

    四方者。须陀洹对东方。余三果次第配三方。

    不知大乘出处者。不见佛性。名不知出处。正当今文。

    经云即去者。度河而去也。

    从其心边者。从其度众生心边。故云心安生死。

    经云即名五大者。外人计四大及虚空大。此五和合共成一身故云五阴。即五大。

    经云一阐提(至)六因缘者。正断一体三宝。及断世出世二种因果。名一阐提。

    上座他鞞者。谓贤圣众中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名上座。摩诃僧祇此云大众。以因贼住比丘名为大天。未出家前。犯三逆罪。谓煞父。煞母。煞阿罗汉。造三罪。已深生忧悔。欲求灭罪。因即家便能读诵三藏。然其众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名大众部。

    大集经亦预指五部者。大集第二十七云。我涅槃后。我诸弟子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解义。颠倒宣说。所以说故。覆隐法藏。名昙摩鞠多。此云法蜜部。经云覆即是密义。或云法藏。藏即密义。法名四分缠言。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怀外道。善能论义。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此部三世有实三性。悉得受戒法名十诵。经言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数论外道执有实受用尘境名为受者。转犹舍也。喻死尸。此名迦叶。毗名重空观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缠言。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名弥沙塞。此言著有无观法。名五分。经言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名为婆蹉富罗婆蹉。此番为犊富罗。此翻为子。正是犊子部。此部计我非是即蕴。亦不离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经言广博遍揽五部经书。是故名为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有其律。首疏云。总别有其六部僧祇是总。前五别此僧祇部众僧行解虚通不生偏执遍顺五见以通行故。故知是总。钞文云。僧祇是根本部。余是五部明知有六也。宗轮云。至第二百年流出三部。一假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言一说者。真谛云。此部执世出世法无有实体但一假名。名一说部。二说出世者。此部明世间法。从颠倒生皆是虚妄。故非实有。悉是假名。出世之法不从到起。有道果二空。二空智亦真实。实境能生真境智。智能通真实境。故是实有也。三鸡胤者。上古有仙染鸡生子。是此之族。文殊问经云。是律主姓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真谛云。具足诵出浅义深义。深义者即大乘义名多闻部。次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说假部。大乘基云。此部所说世法有假有实。次第二百年满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非造逆大天他。于大众部出家受戒。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率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者。此云灵庙。谓初生成道转法涅槃。四处皆有灵庙供养故也。二西山住部制多山。西名西山住。三北山住部制多山。北名北山住。本来别说合成九部。二上座部至三百年。初迦多衍尼子于上座出家。盛弘一味法。少弘经律。既卒部旨。遂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者有二。一有为三世。二无为离世。即虚空择灭非择灭。其体皆有名一切有。亦名说因部。谓此部立义广出所因也。二上座部转名雪山部。上座弟子本弘经教说因部。起多弘对法既闲义理。能伏上座。上座部弱遂移入雪山避之。从所住处为名也。次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上古有仙染犊生子。自后仙种皆云犊子。即婆罗门姓。次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有法可上。故名法上。二贤胄部。贤者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阿罗汉之苗裔。故言贤胄。三正量部。谓权[狂-王+(魚*予)]刊定。名之为量。量无耶谬。故言正也。四蜜林山部。即近林翁郁繁蜜部主君此从所居为名也。次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部主昔作国王。化沾地上人鹿。后舍国出家。从本为名。名化他部。次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或名法蜜经。及真谛。名法护部。此罗汉。是目连弟子目连灭从法护习师所说。以为五藏。一经藏。二律藏。三论。四咒藏。五菩萨藏。化他部中有同其所立五藏者。别为一部。名法护部。次至三百年未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饮光部。梵云迦叶波。此云饮光。迦叶是性上。古有仙人身光极盛饮弊余光令不现故。此部主是彼苗裔也。至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乃及对法凡所解义以经为证。此从部主为名也。本末别成十一部。辨前大众九部。合二十部也。

    经云信施等者。亦信一体三宝及善恶因果等。

    若作别义者。别教在昔十行方。能为他广宣流布。回向后心。方见佛性。

    常恒无变者。即被接人未至。今经皆知当住。即今经中通教三乘共恒之人。此位与四教内凡共。故云小大。两位俱在其中。故须达退二释。

    三乘初业者。彼属方等部。叙昔退大之后。及以中间不愚于小。今经显露闻常权取小果为苏息。故与今经三乘非例。多有所关于小大及五时八教。来至今经。并知常住权取四位之果。以为苏息。不可克定判之。又此合文从第二人去。先牒初人行法。次出第二人行相。第三人则先牒初二人。次修习智慧下出第三人行相。第四人先牒前三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四人行相。第五人先牒前四人。次修习智慧下示第五人行相。第六人先牒前五人行相。次习下示第六人行相。第七人先牒前六人。次修下示第七人行相。

    经云住大高山者。前菩萨但至因行浅处。今住极位高大之山。验此而论。是佛位也。

    故分四人者。圣位分四四果为一。支佛菩萨佛为四也。

    既具两文者。通别二文也。

    欲令吸取者。石不动而?自来。名之为吸。众生亦尔。既具佛性不修无作道品。而菩提自证。义当吸取。

    经云虽是有法者。自然报法也。

    经云不修道者。不修无作道品。焉能见性。

    此地般若现前者。古人将十波罗蜜。竖对十地。所以般若对第六现前。

    地即是当者。谓常计也。

    彼作彼受者。应云非彼作彼受也。

    吸芥者。吸草芥也异法出生者。由无作道品因缘。生常乐我净。由恶业因缘。生二十五有。因果正言一因一缘所生无非异法。又由道品因缘三惑灭佛性生。又只是常无常等因缘各异。名为果法。

    藿(呼郭反广雅云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

    经云有佛者。十二因缘本性自有不由佛出。方乃有之。

    经云十二因缘无定住处者。三道即三德佛性。故无定处。

    经云法界法入答者。十八界十二入五阴之法。皆是因证所得无非法性。所以皆云法也。

    无的一业者。无的别修一业为地大。作因火大等亦尔。虽无别因。而复四大力用??等。而复各不相似。

    佛性亦尔者。修无作道品。因缘成熟。佛性即显。故云时至即现。

    即离两句者。即故存。离故亡。

    若取六法等者。单若计六法各是佛性。即同众盲也。

    取不即不离者。不即故俱理而已。不离故修道品必得如王大臣有智慧也。

    广历诸法者。何但十二因缘即是佛性。四谛道品等法悉然。

    或言常遍者。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

    或言芥子者。此计色大我小也。

    亦破即离者。无我破即无。无我破离。

    皆是假名者。我与无我。皆因缘所成。虚假不实。但有假名。不同开善所立无体有用等。

    众生亦应得者。当名得也。

    经云一子地者。佛是究竟一子地也。

    知物根缘者。知病识药应病授药等。

    别有名教者。诸经中有此名数也。

    十二因缘是观智者。但是因因性也。

    别有所出者。如今经观十二因缘智四教不同。谓下中上上上智。及四教大本中。净名疏中广释。故注云云。

    经云顶三昧者。极位菩萨所得。故受顶名。

    经云一切众生(至)而不能知者。未来当得菩提。即是不可思议。

    经云大涅槃(至)不思议者。此经能说佛性。名不可思议。

    ??(美皮涉公云和[打-丁+崇]类又述音??粟也)黎(洛嵇反)。

    经云顺风而行者。波涛鼓激令大海渐深也。

    那作单解者。但作横竖不二。三谛相即亡双照。皆不可思议。方称经旨。那只作竖深之解。

    第十三卷 迦叶品初

    释疏为二。先释题。次就文下解释。初又三。先略明立名之由。次开善下述古释。三今明下示章意。初云善始等者。前发三十四问其义谈广。名为善始。今更重问显其用义。即是其修。

    前随义题品者。前虽是迦叶发问其义包广。但随义类以立品目。不云。迦叶良由此也。

    述古中慈光善巧住持者。此下明佛性胜用能摄善星。及极恶阐提偏邪外道。皆是如来无缘慈光。普示佛性。令法久住。故云住持。

    三章意中二。先正示章意。次此经下辨异以显立名所从。初如文。初文又二。先标意以徴起。次一义下别释。释中云佛性义(至)种子者。正以佛性为菩提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