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涅槃经疏私记最新章节!

    金刚身品

    文为二告释题。次就文下入文解释。初又二。先释题次复次下腾问意。初云金刚身者。生公曰。长寿之与金刚皆共语丈六。长寿为外应之迹。金刚为内照之实。实照体圆。故无方也。

    金刚四义者。次第对四悉可解。

    世界基本者。金中胜者名为金精。即最下金刚也。

    劲(居盛反健也)。

    所拟无前者。谓所拟皆碎。无□□者。

    其色不定者。譬第一义理。以不定故。能为□□作本。遍生法界法。若非圆摄。焉能得入。故云难视。

    次腾意中二。先正腾。次有人下述古。初又三。初正腾意。次若以通下明法体互通以成三谛。三今从别下结归品意。初云通用一意者。应一一牒余三十三答。成初长寿之义。故云也。

    圆通者。法身无缺曰圆。遍摄诸法曰通。又体遍曰圆。无隔曰通。

    次互通中云若以通当名等者。谓离总出别。答三十问。故云非无别义。揽别成总。无非长寿。故云无非通义。

    次述古中二。先正分别。次又他明下重释。初又二。先叙古。次今明下正释。于中云初已略说者。常命等五。纯陀品中已略说。

    四相(至)辨者。四相属口业。故对常辨。

    若束者。束三十三问入初一问。无非长寿。

    若散者。离总出别。散遍诸答。皆为显于长寿常住意耳。

    次重释中二。亦先叙古。次今则下正释。于中云枯林入灭者。谓枯林中间入灭。表双非显真也。荣林入灭。表双照显俗也。东方下双非枯荣以显中道。荣即是真下明即照而寂。以显不思议真。枯即是俗下□即寂而照。以显不思议俗。三谛即一谛。复释上荣即是真。一谛即三谛。复释上枯即是俗。差别下二然。非差别下复释上中道。显其遮照。诸佛境界下结意。显佛境体融。三谛相即。非三教九法界情虑思说。二死三惑无能侵毁。故喻之以金刚。

    次释中初云上问中含两者。上问中上互具含两重因果。前品已答长寿因果竟。今复明金刚一重因果。

    皆法皆喻者。一一身皆以金刚等为喻也。

    举所见者。明迦叶执迹为难。以扣妙释。

    碎为舍利者。当碎为舍利也。

    次正答中就疏大科为六。初示句数单复之相。次然古下述旧解。三天台下明今师释。四私谓下辨私助释。五古来下初四教以示百非浅深相别。六依经下帖文以显三谛之相。

    或一存一亡者。出单句相也。

    非念念灭者。虽入涅槃。不同二乘无常念念灭也。

    非身是身者。此辨一句具存亡二身。非身亡也。是身存也。

    次述旧中非金刚前身者。古人云。金心已前犹属无常。故名非身。

    是好身者。非恶取好□即相好之身。

    因缘相成者。法身为因。应身为缘。从□起劫用以逗物宜。又众生为因。法身为缘。感应因缘致有应身化物。故云相成。

    是空离空者。明法身体遍虚空。而不同虚空也。

    三今师中三种四句者。单四句同彼止观中句法。

    前句约非者。前非句不合是非相对为句。亦合单用非非作四句身。是是亦然。

    亦应前单后复者。应先作单是单非四句竟。然后作复非复是四句耳。

    四私助中为非何四句者。未知不非何等四句也。

    今言非身者。则以三藏百非为所非境。通非藏。别非前二。圆非前三。如是方显能非之极。

    除一法相者。除一身一法。外所现身者。皆为应物故尔。

    五约教中亦不出其意者。谓不辨百非为是何教百非。今经非相。意旨在何。

    浅深有异者。权浅实深也。

    具足百福者。破百非得百福。是故司之。

    上中上者。于上上中更上上耳。

    有有等者。有为之法。而为二十五有三界因果所拘。故云有有。此即以通斥藏。作此说也。

    毒器不任贮食者。无常之器。不任贮无生及以常住之食。食则煞无生常住人也。

    虚妄者斥藏也。

    空不得空便者。邪空拆空之所不能破。相无生之空故也。

    次第取证者。先空次假后中。胜劣亦尔。登地为胜。

    一中无量者。即于别教地前法也。

    无量中一者。即于别教登地法也。

    非一非无量者。双亡也。不异者双照也。

    恶即中道。亦开权也。开前三教悉入圆宗。

    况百福空者。具足应云况百福假百福中也。

    六帖文中经云非人天身者。注经云。虽为化物现受人天。心无取着。即自起然。

    非恐怖身者。虽生死恐。得四无畏也。

    非杂食身者。不为四食所养。以法喜禅悦自资也。

    如来之身非身是身者。真身非生灭积取。故非身。应身无生不生无形不形。故是身也。

    不生不灭等者。宝性论云。佛身无前际故不生。无后际故不灭。无中间故不住。

    不集不修者。非积多法。不待修故。

    无量无边者。法身弥覆。岂有边表也。

    无有足迹者。住无方定也。

    无知无形者。大悟无知。妙像无形。法身无形。离诸相故。

    毕竟清净者。双遣乃净。

    无有动摇者。法身假寂。孰能动耶。

    无受无行(至)有为者。位满故不受。谓已出三慧故。受是闻慧。行是思修。如来舍修息照安静故也。住位故不行。不住生死故不住。作即是业。味即爱染。杂即瞋毒。如来性净。故言无也。又味即烦恼。杂即是果。非是有为者。不随诸数故。

    非业(至)数者。离有余果故非业。离无余果故非果。谓永断异熟生死因果故。

    非行非灭者。行谓流转。灭谓还灭。佛观众生死及与涅槃同一如故。

    非心非数者。相应相不取境界总别相故。心王取总。心数取别。佛心无得。是故言非。

    不可思议常不可议者。三乘十地不能量也。

    无识离心者。现分别故名识。能生后有故名心。今谓无分别故非识。不生后有故非心。

    亦不离心者。虽不分别而无事不知。又自觉圣智真如心故。

    其心平等者。绝高下故。故言平。无优劣故。故言等。又不简怨亲。如虚空故。

    无有亦有者。法身无像故无有。亦通化故亦有。

    无有去来而亦去来者。既无有色。谁去谁来。垂形六道见有去来。

    不破(至)不灭者。离四相故不破。乃至不绝。体非未来故。不出至现在。不灭入过去。

    非主亦主者。法身妙绝。何依何主。道王三千。故云亦主。

    非有非无者。不同二十五有故非有。不同太虚故非无。

    非觉(至)不字者。已断寻伺语言加行故非觉观。非人非天故非字。应人天名故非不字。又离粗细心相故非觉观。

    非定非不定者。心驰万境故非定。寂然不动故非不定。

    不可见了了见者。十地所不睹故不可见。后身见故了了见。

    无处(至)宅者。真则无处无空。常在五道。故亦处宅。

    无闇无明者。洞鉴三世故无闇。现同凡夫故无明。

    无有寂静(至)静者。分身散体。炽然应物。故无寂静。常果恬然恒在定故。故言亦寂静。

    是无所有(至)绝者。无二十五有故无有。不衣不食故不受。功德无增故无绝。

    清净至诤者。释上句也。无是无非。故无诤也。

    经无住处者。涅槃无灭真所居也。

    不取不堕者。不进求故不取。不退故不堕。

    非法(至)田者。绝轨相故非法。化人故非非法。绝言故非田。应供故非非田。

    无尽(至)尽者。历劫不穷故言无尽。即是不尽故。

    离一切尽是空离空者。无性无相故是空也。离无常无我故离空也。

    离不常住(至)灭者。绝言故不常住。绝众相故非念念灭。无有垢浊去秽不灭。

    无字(至)说者。绝五尘也。

    亦非修(至)量者。无所进故非修集。无相待故非称量。

    非一非异者。方圆殊应故非一。真性不改故不异。

    非像(至)严者。妙绝众相而相超世也。

    非勇(至)寂者。摧四魔故非畏。无静不静故无寂。

    无热(至)貌者。动静一体其相难见。

    如来度脱(至)脱故者。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余句例此。此且附三藏教百非以释。为后三教所非之境。显今经圆旨也。

    又即入即出者。谓入不定入故能即出。出不定出故能即入。即出即入故成二千。

    因有得果者。此答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句。正明因有成果之力。

    是起后者。起后请佛广答。

    三劝修者。若不劝修无由契悟。故复劝也。

    护法不坏者。犹护不坏法为因获得不坏常住法身之果。故云取相似因。此即同类因也。

    经云不受五戒者。此文应具两义。一者全不受五戒元为护于正法。二者观经文意。既云不修威仪。非不受戒。但元为护法。于五戒上诸威仪小罪不具持耳。元为护法。故得持刀等。二释并通。

    弃事者。身口七支是事。今持刀等不具威仪。名为弃事。

    存理者。大教诠理。名曰存理。

    无名行者。虽能持戒而无名行。不能护法。

    各各不能者。为成四句。是故着之。

    佛及仙豫者。佛是法王。仙豫是人王。二王各能护。

    昔时平者。佛在世时及正法时也。

    今昔俱平者。今若大法可流行无难。亦不应持仗等。

    经云守护(至)清净比丘者。虽持戒无犯。若不护持正法。犹不名清净比丘。

    问中弃理者。迦叶意云。寂静比丘方名真僧。若持刀执箭随护法者行者。名秃居士。律有诚制。故须问起佛答意者。若随护法者行为护正法。方名持戒。汝难非也。

    经云种种说者。说权法也。何以知之。不能决定说众生有佛性。故知是权。

    经言九部经典者。即大乘九部也。何以知之。既云能师子吼广说。谓除因缘譬喻论议三部也。

    经云利益安乐者。安置众生入涅槃海中。方名安乐。

    经云非持戒(至)得名者。应云非持戒及护法者。得秃居士名。

    经云余四十年等者。此时欲灭。正是护之时。尔前未用护法。为此义故。护法功多。

    二名相成者。由妙乐故无怒。无怒故妙乐。

    王前生是第一者。六卷泥洹云。王为第二弟子。觉德为第一弟子。此言王第一者。盖以先生彼国故尔。

    比丘是第二依者。以得出家。其位则深。故得第二依。

    大乘声闻者。由闻大涅槃经所证大法身。示在小故。得声闻之名。

    犹如??石者。小乘人解如来无常。犹如??水。随??随合。念念磨灭。所以不取??水为喻。

    犹有师德者。正意问言。为堪师位。为不堪为师耶。法瑶曰。随逐守护。迹似破戒。恐无人师之德。欲明此人持戒之德不亏。可师之道逾盛。是以迦叶发斯问也。

    重问既自持戒者。此问因前若煞若害文生。护法比丘。既自持戒。无伴独自。如何游行教化耶。

    律遇强缘者。虽解律教。须藉白衣有力。共能护法。故曰强缘。解经亦尔。

    经云杂僧等者。善恶无作共成此人。故名杂僧。但自持戒不知布萨。不知羯磨。不知说戒等。名愚痴僧。

    清净者。以此二缘难坏。一则不求名。二则不违法律。

    经云若是声闻者。元是小乘声闻也。

    律中明六种五法者。十诵律七法卷第一云。佛语诸比丘从今听五法成就。满十岁若过。应授共住弟子具足。一畜弟子。二学人。三无学。四神解。五训诲。六事用。今经唯明神解一种五法。故与律所列不同。神解五法者。谓明解五法也。

    四事与律等者。律云。一知犯。二知非犯。三知罪轻。四知罪重。五知诵波罗提木叉。学利广说。故云小异等。

    随时教化者。今经菩萨为调伏众生不择时处。择兴即说。故云随时教。

    知重可见者。知四夷犯不犯等相。

    佛入凡夫中等者。应知圣人示同众生。有自发迹。有待他发。如傅大士。藉嵩头陀发迹。即是其例。为物宜然。非自不知。

    实受(至)痛者。应问若实受痛。如何得入地狱。应知由证得不痛。法方能示入。若云有痛不应证之。应为五百亭火。经云观音菩萨为五百身在此教化。或有恶比丘云。弥勒佛应为五百身。我亦是一人者。不须证。

    如止观者。彼观心持戒清净中云。防止是戒义。观亦如是。三观名能防。三惑名所防。如此防止。义遍法界不局在身口。又毗尼灭。灭身口诸非故。又波罗提木叉保得解脱。

    又诵者。背文闇持也。

    又律者。诠量轻重分别犯非犯。此即约律解名也。一一皆合观心。三惑之义。广如彼文。

    知有余等者。知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也。

    结叹者。佛法无量下结前。如来尔下叹。

    除弟子恶邪者。或起邪见不信因果等。越出家入俗众。及为外道等。名为越济。

    余两五法者。律云。一知出家法。二能作教师。三能作戒师。四能知依止师法。五能知遮道法不遮道法。此即第五说诲五法也。

    六事用五法者。律云。一能教弟子清净戒。二能教阿毗昙。三能教毗尼。四弟子他方愁共不能乐致使来。若自不能。因他力致来。五弟子若病能供给。若自不能。能使他供给。如是五法成就。满十岁若过。应授共住弟子具足。此即余两五法也。

    名字功德品

    就疏文为四。先释名字。次而此下释功德。三六卷下辨同异。四就文下入文解释。初云同者等者。以名字二字。同是涅槃体上之称。故云同也。异则离于二字。谓名论召体。字难体德。涉公云。诠体为名。标德曰字。此字名大槃涅槃。名即是字。功德者义用也。依能诠名。成所诠义。故曰名字功德品。

    次释功中又二。先释名功德。次称叹下释字功德。文中云语善者。宝亮曰。上中下语合为一善。欲明涅槃于语法中最上胜故。名为上语。十地无漏法为中语。说生死苦无常乃至正因性为下语。若说此三语尽不乖法。则名为善。瑜伽八十三云。上语亦善者初善也。谓听闻时生欢喜故。中语亦善者。中善也。谓修行时无取□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下语亦善者后善也。谓极究竟。离诸垢故。

    义善者。偏就理而谈。

    其文亦善者。此偏就理上文叹教也。

    纯备者。语乘体足也。唯此经体明因果足。故言纯备也。

    具足善者。于偈中其义具足。如雪山一偈。即备常无常二义也。

    清净者。此经理教真正。于因果俱能亡相。故曰清净。

    梵行者。此经文理。能生行人梵行也。

    金刚宝藏者。此圆教所明圆果涅槃。备一切功德。不同孤灭解脱。犹如宝藏。

    开善合为八者。合冶城上中下为一。故但成八。

    今依七譬者。将七譬次第配七善。文相可见。初譬明大等。七譬亦不出四悉。文中两重。初重中悕望永断者。如食乳糜更无所须也。次从又大是胜义下三。又次第配为人等三。但阙世界一。若说三悉异。即世界义。则四悉义足。

    次字功德中菩萨之门者。菩萨依诸佛所修习法而修行之。故得为菩萨门。

    三辨异中非彼此中者。一色一香无非大涅槃海。中实道相不当彼此中流。只犹入者不等。致有彼中流之名。

    一问三答者。上但问云何致彼岸。今品则以彼岸此岸中流三意答之。故云答过所问。

    四入文解释中。经云文字章句者。谓今大乘经即声上建立。然文有二种。一声上之文。二是色字之文。此中正是声上之文。兼亦通其色字文也。名者诠法自性。如言色声等名也。句者诠法差别。谓说色等有漏诸苦。有为无常空无我等。说佛法身常乐等差别。章谓诠义。究竟满足也。文即是字。谓与名句。作所依也。故唯识论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且引法相。以消经文。

    复能反本者。受持涅槃是本。后还复此。故云反本。

    果与善殊者。万善应在初。万德应在后。由善成德。如何德劫。故名果与善殊。

    不为缘生者。夫缘生法。皆是无常。缘灭亦尔。

    软轻如初卷记已引诚论释竟。

    四相品

    将释疏文为三。一略释经题。二从问愿佛下问答释疑。三就口密下入文解释。初云以四种相等者。大涅槃是总。四相是别。离一涅槃以为四相开。示分别合秘藏涅槃。照然可见。故云显然。

    又相者。以标识为义。亦曰显然。

    次释疑为二。一问起。二旧释下正释。于中又二。先叙旧。次今明下正释。初又先叙。次是义下破。初云无解脱者。若入无余方解脱。即是孤调解脱。所以有法身般若时无解脱。

    更互相覆者。昔无常覆常。今常破无常。名破为覆。名之更互。

    昔三点无常者。纵横三点也。

    昔说有为解脱者。谓是有余解脱耳。

    智上意地能缘者。犹是方便智上意地能缘。名此以为解脱。大乘望之。犹是心王心所之法。故曰意地能缘。

    今昔相成者。昔成今今开昔。以显涅槃正道也。

    次破中云四句皆覆正理者。门名能通。各执能通。不契正理。故名为覆。

    其间并决者。四句互治。四句即理。皆须对古并决。令归正彻。正彻者何。所谓秘密。

    正释为二。先略释。次更以下广释。初云四句悉互相覆者。三句覆一句。一句覆三句等。故云也。次云不自不他者。大涅槃海不当自他。故云不也。

    自说己证名说者。说己所证。以益于他。故云说也。

    常无所宣名说者。谓常说无说。名无所宣。

    昔说法身者。五分法身也。

    三释文中云口密者。一相即四相。四相即一相。非一非四而一而四。名之为密。

    一相者。自正是涅槃。正他亦尔能随善解。亦复如之。

    四相一相者。虽有四种之用。只是一大涅槃故也。

    经云分别开示者。此先标其意。若取文顺。应云大般涅槃开示分别有四相义。四相者从所诠立名也。僧宗曰。言自正者。一谓行正。如律而行。二谓解正。审解佛常金刚已还是无常也。二正他者。使人受经同我所解。

    三能随问答者。能令人悟故。难答能答。备上三事之本。由善解因缘也。

    若佛如来者。若昔小乘明如来者。以起应故名为如来。若大乘明如来。以智契境名如。境发智名来。故名如来。

    诸因缘(至)境者。十界五阴等名诸因缘。又四仪所睹六尘无非因缘。咸是所缘之境。故曰正缘于境。又此因缘通昔三悉莫非因缘。

    照因缘境者。照一念三千即是实相。照因缘境。了达因缘即空假中。名见诸因缘。又无明为因了达即实相为缘。方名为见。

    实相非因等者。以法性为自。无明为他。推成四句。皆无自性。以显实相。名之为见。又实相非因即毕竟空故。亦不在缘。即不可思议假。不共等二句即中道双亡双照。如此了达实相方为见。

    举浅况深者。比丘见火是浅事。喻前佛境。故云况深。又火聚虽浅。推成不思议境。与前见因缘。更无有二。故得况前。

    经云比丘见火者。此即圆教比丘。义通衍门。

    观身亦然者。推破四执。达成三谛。方名正见。

    抱火烧身者。以不思议妙身。投于妙火。故不邪说。僧宗曰。别有因缘。出枯树经。佛将比丘空旷处行。见有洞然枯树。即问比丘。此树可抱不。答言可不。又问设有逼汝合说佛是无常。若不说者抱此枯树。汝宁何耶。世尊抱火死。彼与此所见大同。故得为证。

    亦应开一宝者。古人见自正正他与自觉觉他义同。所以问起。为得开不。

    教门不同者。四相三宝。教门不同。不可一例。

    岂非世界者。为说阴入隔历世间之法。未宜说阴无常。所以含苏。但当世界之益。

    以无我无常者。于鹿菀中为说无常。成于小乘贤圣。既入圣已。名生善益。得此益已。转入方等般若以大破小。成对治益。

    夫乳养婴儿者。胸前曰婴。投之??前而乳养之。故曰婴儿。

    含苏者。上(胡绀反)谓以口饲口名含。口自含。则平声呼饲(辞吏反食也)说文从人。俗作此饲。又具玉曰含犹与也。

    慈是善本者。无缘慈也。

    譬初信者。信世界也。

    譬闻法自资者。闻世界自资。以成欢喜之相。

    益更成病者。多赞世界合他耽着。即名为病。

    况强软食者。赞叹世界。尚妨修行进趣之道。况后三悉邪。

    堪可切磋者。二乘已得小果。来入方等。恐净名弹折闻大不谤。圆机冥发。如切如磋。以成道器。

    女人嘿念者。显正他相也。能令受者。得解悟故。若不先除念子之乱。岂悟常说。所谓善正人也。

    旧四释者。亦无大妨。故今不破。

    例如化童者。如前听戒童子也。

    经云消化。化字平声呼。谓尽消也。若去声滥于变化。故不可用。

    女人称佛者。僧宗曰。此佛语也。宝亮智秀皆云是女人语也。

    不堪对治者。此明小人只宜生善。未堪入于方等对治折伏等。言其不堪。即是料简。

    经云则不供足者。若得二悉益。已堪对治。如硬食尚消。况本软苏而当供足。

    经云功德已备者。已得生善益。名功德以备。

    经云为说六味者。僧宗曰。有为有三。无为有三。苦以变乐为用。如酢能变甜也。诸法所以流迁。以无常切故。犹如咸味。能使非酢作咸也。无我之言不自在故违情。如苦味之不悦人也。乐以悦己为义。犹如甜味人所嗜也。我者制御自由。物无能碍。如辛味之通发也。常理湛然。一相无异。如淡味之无分别也以常解之慧火。然八倒之惑薪。以资慧命喻之为食。此亦一途耳。消今对治之文。未为全当。

    经云烦恼为薪等者。生善中及对治中。所有烦恼。名之为薪。生善中及对治中。能治智慧。名智慧火。用此三悉成今第一义。常乐我净涅槃之食。

    凡圣合称者。谓世出世凡圣皆有法譬也。

    又甜辛淡(至)报味者。此出耶正名同。若凡夫所执。即为无常等三所破。

    此别有意者。出世三味破世三味。通于今昔。五时之中悉用以大破小。成对治悉。便入第一义。其用谈广故云也。又为消经文。所以合六为三。而为世三。出世例尔。亦云此别有意。小大通昔。此约一代教门小大相对。苦为四悉。非独专在大乘。自辨四相。又今经既权实并明。亦得小大共为四悉。故云通也。

    其家有佛者。观五阴家。全是常住。即名有佛。华严云。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智秀曰。夫善依信立。以信为家。以此善心念念所缘唯在常住。是则常住法身。常在信家。

    佛举无方问者。无人能问故。佛自举。无方者方法也。即是越于规模格。而设此问。

    余事例尔者。余五度例尔。

    初不知彼者。此释正显能施人德。次释显所受人德僧宗曰。夫施财为易。施人名闻为难。今就名闻以释。何者谓人持戒少欲知足。而此施主本意。为显此人令德不在舍财。是以于稠人广众之中。施所不受。彼既不受。以众人而望之。是则不受者。少欲知足之誉显也。施者。能舍大施之名彰也。

    随喜不障者。故大论云。菩萨摩诃萨随喜于他。如卖买香人及傍人。三人俱得益。故随喜福大。

    方便解之者。此即施命。故得大福。又应知先举施酒宗为答者。欲起下文断肉之制。故以施肉在初。

    经云声闻天下者。音问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则名音问。今亦如之。己名达彼。称之为闻。彼得闻已。称之为闻。亦一闻字二音呼之。

    经云食肉之人等者。牒前一彼不食肉之释意来为问。食肉者尚不应施。况不食者。而当施耶。以不食肉者。有大功德故也。

    尽应作佛者。一切众生皆是当来之佛。

    精血不净者。大论云。一切众生身分。皆是父母精血所成。故不可啖。

    皆他命分者。所受之物。皆是他人支持身命之分。

    经云不听食肉者。何故昔听。今则不听。而有何患耶。

    初地是大慈者。若食肉者不得入初地故也。夫煞伤大慈而啖伤小慈。因小得大。故小慈是大慈种。

    须云为我者。谓不疑即得食。若云为我将肉来。即不得食。亦不论煞。

    猕猴似人者。以类同故。故不可食。

    蛇似龙者。龙于人有恩。雨泽以时。成熟五谷。故不可食。

    九种者。亮曰。不见三。谓未食时喜时已二喜。不闻不疑各三亦尔。宗曰。见中三者。见断命时见煞后屠割时。闻中三者。闻煞时闻屠割时。疑三者。此为为我煞耶。乃至前后方便亦疑。前后方便者。欲煞前起方便心。煞已起随喜心。

    经云我亦不说鱼肉等者。佛意云。昔说得食肉者。但是暂时权说。逗机而已。何以将暂时之言而难究竟之说。

    经云要是坏色者。此即傍引畜衣为戒耳。

    经云胡麻油等者。皆是脂腻。故不得畜。

    饕(音蹈食财曰饕)餮(音铁贪食曰餮)若过等者。裸形名不及。饕餮名若过。

    经云各有者。亦是为大涅槃。须制断肉。不同外道。故云各有。

    经云异意者。观机逗药顺物所宜。且听食三种肉。故云异意。生公曰病有二种。谓从意从想。逗情而止。谓之从意。所贪无崖。谓之从想。是以小制损其意。都制损其想。除其贪意。长其慈也。

    三种外故者。见听食三种肉。而更想于十种肉。又须断十种。断十种已。又更异想。十种外一切肉。故须一切皆断。

    经云悉皆恐怖者。智秀曰。人无害兽之心。亦不害于人。是以探鲠虎于山中。狎翔鸥于海上。若既食其肉。矣岂害而永灭哉。所以闻其害气。生畏怨想。

    经云清净之食者。法身菩萨分卫之食犹尚不食。

    经云蛊(公户反为养毒也)樗(敕于反)。

    三藏(至)因缘者。因缘者是事相法门。又是因缘所生法。故属因缘之教。

    先须缘起者。受戒前方便也。

    戒体者。三羯磨已。即发无作。方受已说相。即是出相若据今文。正是问随中意。不是问受中意。应二释。

    经云何故不为波斯匿者。应云何故不为四部之众。问波斯匿王。顿制篇聚深妙之义。而问渐制戒耶。

    王答五钱者。盗至五钱。罪则入死。出家之人犯者。罪应灭殡。至于论罪。每与国主参坏。

    经云或说深者。泽洲云。昔为波斯说无常。名之为浅今日说常。以之为深。

    或名犯者。如来初出。未广制戒。名为不犯。复广制戒。名之为犯。宝师云。经是随机而说。律是待缘方制。说有不同。所以今问。阿毗达磨即性相求。虽大小。说法楷定。所以不问也。

    戒是大乘常者。此是今经大涅槃心所持云戒。

    问堕者。问所防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鬼等。故名为堕。律及木叉问其能防。能防教法。说之为律。

    知足净命者。非正释木叉名。乃就功用心中以明戒义耳。声闻之法以少欲为业。若遵少欲。则所作日名增长。举少欲以明戒也。由有戒故成就威仪。无所受畜。故名净命。

    次答堕者。堕义则通。通于轻重故也。

    经云堕于地狱乃至阿鼻者。八大地狱中。阿鼻最下。故曰乃至。其业必重。趣报无间。故过暴雨。

    闻者已下说堕意。修离过行不犯性罪。名坚持戒。遮过亦离。名不犯威仪。修集下修离着行。

    经云离身口等者。泽洲云。明离性罪。今明不独在性。

    入戒等者。入犹顺也。五部律文制断重罪名为入戒。遮离轻过名入威仪。

    深经善义者。明显经法。即诠定也。与恶相违。故言善义。即诠慧也。

    遮受不净者。百不净物也。

    一切善者。谓断一切善相尽也。

    滋漫者。慢音。言澜漫也。若果下作音万。蔓莚也。

    十善譬顿教者。如华严中。菩萨戒已顿制竟。以十善是正善法。增上功德是行善法。义味是其理法也。

    顿渐开合者。谓施渐顿。会渐归顿也。

    经云能说法等者。谓感应道交。非感而感。非应而应。同契秘藏皆不可思议。

    非一非四者。亦一念心性。大涅槃法。不当一四可所以言非。

    一体三宝者。如一相即四相。四相即一相。故得相类。

    今涅槃有妙有者。得二十五王三昧。名为妙有。

    今涅槃有所师法者。实相妙理。常寂光土。是所依法也。

    悉据佛意者。然小机自见小。佛意恒实。

    不应名同者。总牒前五难文意。而以非之。故云不应。

    所离所得者。明今经所离烦恼则远。所得常住涅槃则大。

    灭有灭果者。灭有谓灭二十五有内。灭果谓灭果报身。

    今涅槃中有于诸佛者。三身具足。名有诸佛。

    似作三难者。经中语含。含于有有即是苦有。文不彰灼。故名为似。从又如彼铁下即有文也。

    世智断惑者。僧宗曰。钴上之铁。可譬凡夫伏结。虽至非想。后还复起。佛则不尔。永不复起。

    复生别惑者。断粗惑已细惑显现。名之为生。

    不同二边者。凡夫有二乘空边。蹑前常无常二难而为问答。

    如来(至)还生者。意云。如来或既灭已。有于妙有。若有妙有。即是还生。生即同凡无常。

    经云有灰者。灰虽是有不还为木。佛是妙有不还无常。

    名生于后者。正取破瓶等。以证断烦恼已。名生于后。以证而拨涅槃。

    经云烧彼众生者。烧凡夫通别二惑。烧二乘别惑。故名为诸。

    经云游诸觉华者。华是意玩之境。譬常乐我净是佛所证之法。是菩提华也。故仁王云。有佛三昧华也。

    为遮皆圣者。如下文云。是大涅槃能建大义等。皆圣所为。迦叶云何难言如来烦恼未尽等。

    开显法身之密者。能于法身示九界身名密。开九界身即法名开身密。

    出种种身者。为九界身。开之与合俱名身密。

    一物覆等者。若未说时。三密俱覆。说四相时方开口密。口密虽开身意犹覆。何者以未说故名覆。隐显者。开身密时解脱犹隐。故云各开等。

    只覆于开者。今家意云。覆则俱覆。开则俱开。何者只开口时。身意俱开。但文不累书。致成次第。

    于凡不解者。不解即当覆也。

    余何可解者。破云若开口密时不解。开身意时何能得解。

    圣人之术事者。佛以无谋大用。何以将术事解之。术言滥外人之用。故不可也。

    宁非因缘者。且顺古人所立。其义则到。一一无非感应道交。故云因缘。

    妙慧者。良由种智。方有此用。

    无量不容一尘者。无量即法界。无量外更无一尘。又尘即法界。一尘之外更无有尘。故云也。

    庄周达体者。谓内达体虚如幻。故能如此了见。自身为胡蝶。及梦中自见己身游天崖也。

    至德者。佛也。

    初如文者。我亦信如来度烦恼大海。即是领旨。其言有余。故更难起。谓启发如来身密之端也。

    经云若佛已度等者。难意者若言已度。何故复纳耶输。今既纳者。则应不断烦恼等。

    经云汝不应者。用此句冠下。汝不应言何缘纳耶输。汝不应言实生。

    经云能建大义者。明佛住大涅槃示十界身。弥满法界无方大用。重重无尽。何但只能纳耶输生罗睺罗。及下八复次。皆是大义之相。

    通举菩萨者。亮曰以少见佛性。故名为住。以下况上也。

    迥出因果者。只是迥出因人之外。

    涅槃是因者。菩萨望果行因。故涅槃是因人所住。

    经云我已久住(至)变化者。一从本佛乘迹示现。二从法身起应示现王宫生等。

    翻曰妙者。日能破闇。即是实智内明。

    象王初生者。僧亮曰。天竺象王生时。出胎即行七步。知是象王。菩萨始世示自在王相也。

    示过六道者。尚未过二乘。何能显佛身密。

    应七觉分者。此释承当。

    西是秋方者。万物至秋皆凋落如死也。北为左四天下中郁单越胜也。

    东方者天竺以东为首。以西为后。以北为左。以南为右。东行示始一示始一示婴儿。二明道首以示自在也。

    辨余生者。谓过去于此阎浮示现出家等。故属余生。

    将前意难后者。将前口密中如迸火星永灭意。来难此种种示现也。

    经云法身常存者。存即妙有也。

    经云汝今不应作如是难者。佛意云。我暂借灯器以为况喻。汝今不应难他喻也。

    经云譬云灯灭者。分段烦恼因果但尽。譬如灯灭犹余身智。非大涅槃是小涅槃也。

    经云非数数来者。生上退下名来。在色界中。又有一来而非数数。即上流阿那含也。

    不受二边生者。地住已上菩萨也。

    四相品下

    通开三业者。正明意密兼具余二。

    诸觉宝藏者。宝藏口密。欲珠是意密。秘藏身密。

    见少佛性者。初住已上所见也。

    无显无密者。了达实相。不当开云与密。

    龙树别意者。名法华为秘密者。谓开已无外曰密。若言秘密。经经皆等。岂独法华。故云通害诸经。

    故是无也者。故是无秘密藏也。

    经云密藏者(在巷反。下去更有三藏字同音。唯诸经音皆作此说)。

    初诸如文者。迦叶探取佛意。言唯有密说无密藏也。何者以昔常机未发心得说常而说无常之教。意在于常。岂有秘邪。

    鄙术者以幻者。所作但令人见不令人得。佛则不尔。常愿众生同我所得。岂名为藏。

    次九譬者。泽洲云。初一明如来言无隐覆。故无秘藏。二心无悭吝故无秘藏。三法无缺少故无秘藏。四无所负借故无秘藏。五慈爱深重故无秘藏。六恶根死尽故无秘藏。七言无过失故无秘藏。八重化所宜故无秘藏。九法雨等润故无秘藏。此亦一途名文而已。

    经云秘藏者(在良反。下有十六藏字。同此音)。

    如人不从责主求物者。如人欲索财物。应就捉财人不见。不就主索。欲还无所。佛亦如是。实负众生出世法财。常欲还之。但众生不取义当于负。

    经云唯有一子者。喻佛如来所教声闻。名为一子。

    爱念者。喻正相大悲也。

    将诣者。喻将拟佛性之门也。

    师者。喻于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欲令受学者。修学佛性也。

    惧不速成者。喻恐未能解佛性义也。

    寻便将还者。喻将还应身释迦初说小后说大也。

    其文问答者。文中有二不也。即问答也。

    经云所谓如来常在不变者。如有妙有。今昔俱皆不变。故云常存。

    无常是通者。此约含真二谛。

    若被接者。开真出中。名之为常。若不被接。咸归灰断。名曰无常。

    经云降大法雨者。初后皆经大雨。三草二木。自禀益不同。非龙王咎。

    昔权者。且暂引喻于王。说言无常。

    经云迹不可寻者。僧宗曰。身智俱亡也。此亦昔言。故应拂也。下释云近于菩提。涅槃无有方所。事绝近情。谓难寻也。偈百如此。谁能解也。

    举积明无积者。先举财宝等是积聚之物。声闻僧等不积聚此物。名无积聚。

    又无积云积者。二乘菩萨。皆具此句。即约法释。何者二家不积世宝。名无积。无漏真理。自具智断功德。名为积。然经中但明不积世财。名无积聚。若约非时取证。名为积聚。若得常乐我净。方名无积。又菩萨于世出皆得无积聚。名无积。

    是无乐等者。此明无作四谛。

    有灭故无苦者。无二死三苦八苦也。

    是领解者。谓法身之迹。妙绝难寻。寄大解脱而示灭也。

    不可求其崖底者。谓广无崖。深无底。无非法界。故不可求。

    略说三点者。广博即法身。无疣即般若。至处即解脱。故以三点喻之。

    体用成就者。法身为体。般若解脱是用。又理性三因自有体用。但在于理。又修中亦有体用。具足专在于修。又用中有体。即用而体。又体中有用。即体而用。何故尔。以三德一一皆具三法。故使体用互融。

    自他具足者。自行是体。化他为用。又若自行无用。自行不满。化他无体。他无所证。自他悉备。方名具足。

    随名训释者。大训广博。且从训释。

    不可谓是待少之大者。今是非大非少之大。故无相待。

    贵在正法者。贵在常住正法也。

    一人具八者。一少欲。二知足。三远离。四精进。五正念。六正定。七正慧。八不戏论。谓少欲是道。多欲非道等。如四依品初释。

    经云无诸疮疣者。三或二死。因果并亡。

    此总翻彼总者。兴皇但是臆度出道理。涅槃既是西国总名。亦应以此立大灭度总名。翻彼涅槃。以别翻别。如文所难。此是兴星。难前师义。

    以别释总者。他明。令经是无疮疣等。三义释涅槃之总。

    经云为拔毒箭者。为拔三惑因毒箭。涂以三德秘密妙药。

    经云令其离苦者。令离二死果苦也。

    亦是互现者。理应自行即具化他。化他即具自行。

    所摄成处者。所证谛理也。

    六道四圣者。重明十界。不出六道四圣也。

    但众生须调伏者。有机兴者。方可调之。

    在畜生至畏者。已永离五怖畏故也。

    恒无饥渴者。常以大涅槃食自资也。

    无人天事者。人天但以三苦八苦物为事。

    经云有信之人者。宝亮曰。值以能生一念善已上。乃至信首根立悉名治已。今则从观行已上分真等位。皆名治已。

    常住佛果有色者。应意非色之色。名佛果色。但云是色。其言不了。

    经云言非色者。宗曰。今言声闻非色者。不垂形六道也。

    为众生故说非色者。昔教但言舍身尽灭不说三事。既无三事。则无法身垂应之色。故言非色。

    为两缘者。解膳之体。非色非非色。为众生现色等。

    经云何得住者。假执苦教无色为难。欲令佛释二乘之人。非都无色。是故佛以非想为喻。实有细色说为非色。

    经云非非想天亦色者。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