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涅槃经会疏最新章节!

    涅槃经疏卷第十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品之四(卷第二十二)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德王品之四。

    起卷明第二功德。他释十功德,各各论体,谓初功德以五事为体,今此功德以五通为体。今云不尔,此文云以得大涅槃威神力故,当知十功德皆以涅槃而为其体。随事分别,种种不同,体应根本,岂从枝末?而言十德、五通者,皆约无分别中而论分别,若十若五。旧云初功德深,第二德浅,此不应尔。上以四句开拓,人谓为深,此中直说,人谓为浅。若欲开此为四句者,不得、得得、不得不得、不得得得,余章亦尔,何浅之有(云云)?旧云大乘异小,唯佛乃具,漏尽菩萨乃是因人,故但五通不说漏尽,此乃一往以因让果。若具足论,唯佛世尊有真天眼,不以二相见诸佛国,他心宿命究竟在佛,菩萨既其分得五通,何以不云分得无漏?今此文中虽列五章,六通意足。旧用不得而得,是总标五通。今云不尔。不得得者,得大涅槃。大涅槃者,中道佛性,非漏非无漏之无漏。故文中非外道即非漏,非二乘即非无漏,而言得大涅槃,即非漏非无漏之无漏。释云:所谓神通者,不如小乘十八变化之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即是中道。无二边漏,名大涅槃。指此而为无漏通也。私谓:验此十德,皆证初文。既有知于秘藏,岂有不能分证六通?故知德文皆悉互通。为辨不别而别,故十相不同。别而不别,同一涅槃。是故对地亦应无失,况复十地义通圆别?别而不别,圆义也。不别而别,别义也。若依此意,以此十德中之法门,一一皆挟十地带圆法门作通别释,弥益其美。此则与经部会,与五时会,与诸教会,与逗机会。就文为四:初标,次列章门,三解释,四结。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至而今得至,昔所不知而今知之。

    二、列六名。既异小乘,当知六通不与彼共。文中解释,一一简出。列名虽异,今指此文,亦名六通:不得而得,即漏尽通;不闻而闻,即天耳通;不见而见,即天眼通;不至而至,即如意通;不知而知,即他心、宿命二通。

    三、解释,文即为五。然列章与解释,小不次第,缘宜不同,是故尔耳。就初不得得章为三:一、标,二、简显,三、结。

    云何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

    标者,即标神通。神是大涅槃天然之理,此理融通,自在无碍,故称神通。其名虽同,其理永别,故简除凡小,显出中道,圆具自在,故知漏尽方名神通。

    从通有二种去,是简显,即为二:标、释。

    通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

    释中二:一、简非,二、显是。

    所言外者,与外道共。内复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萨。菩萨修行大涅槃经所得神通,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云何名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二乘所作神通变化,一心作一,不得众多。

    初简非中,即简出外道、二乘,如文。

    显是为两:一、明一心中神通圆满具足,如文。

    菩萨不尔,于一心中则能具足现五趣身。所以者何?以得如是大涅槃经威神力故,是则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二、显身心自在。具足就其体圆,自在明其用妙。就自在文又二:先简出不自在。

    又复云何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身得自在,心得自在。何以故?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云何名为心随于身?譬如醉人,酒在身中,尔时身动,心亦随动;亦如身懒,心亦随懒,是则名为心随于身。又如婴儿,其身稚小,心亦随小;大人身大,心亦随大。又如有人身体粗涩,心常思念,欲得膏油润渍令耎,是则名为心随于身。云何名为身随于心?所谓去来坐卧,修行施、戒、忍辱、精进,愁恼之人身则羸悴,欢喜之人身则肥悦,恐怖之人身体战动,专心听法身则怡怿,悲苦之人涕泪横流,是则名为身随于心。

    次明自在。

    菩萨不尔,于身心中俱得自在。

    第三,结文,可解。

    是则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复次,所现身相下,二、释不至。至章门即是身,通文为三:一、明远到。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所现身相犹如微尘,以此微身悉能遍至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无所障阂,而心常定初不移动,是则名为心不随身,是亦名为昔所不至而今能至。

    二、简异二乘

    何故复名昔所不至而今能至?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至,菩萨能至,是故名为昔所不至而今能至。一切声闻、辟支佛等虽以神通,不能变身如细微尘遍至无量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声闻、缘觉身若动时,心亦随动;菩萨不尔,心虽不动,身无不至。是名菩萨心不随身。复次,善男子,菩萨化身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尘身,其心尔时亦不随小;声闻、缘觉虽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尘身,于此事中尚自不能,况能令心而不随动?是名菩萨心不随身。

    三、明自在,如文。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一音声,能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闻,心终不念:令是音声遍诸世界,使诸众生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而是菩萨亦初不言:我令众生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若言因我说法,令诸众生不闻闻者,当知是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众生不闻我为说者,如此之心是生死心,一切菩萨是心已尽。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所有身心不相随逐。善男子,一切凡夫身心相随;菩萨不尔,为化众生故,虽现身小,心亦不小。何以故?诸菩萨等所有心性常广大故。虽现大身,心亦不大。云何大身?身如三千大千世界。云何小心?行婴儿行。以是义故,心不随身。菩萨已于无量阿僧祇劫,远酒不饮而心亦动;心无悲苦,身亦流泪;实无恐怖,身亦战栗。以是义故,当知菩萨身心自在,不相随逐。菩萨摩诃萨唯现一身,而诸众生各各见异。

    复次,善男子下,三、释不闻而闻即是天耳。通文为二:初释,次论义。释文为四:一、修,二、得,三、简,四、无著。前二如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摩诃萨先取声相,所谓象声、马声、车声、人声、贝鼓箫笛歌器等声而修习之。

    以修习故,能闻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狱音声。

    复转修习得异耳根,异于声闻、缘觉天耳。何以故?二乘所得清净耳通,若依初禅净妙四大,唯闻初禅,不闻二禅,乃至四禅亦复如是。虽能一时闻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声,而不能闻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世界音声。以是义故,菩萨所得异于声闻、缘觉耳根。以是异故,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第三文中云复转修习得异耳根者,明其修得皆异小外,转修即是大涅槃心无碍自在之修。又虽闻音声,无音声相,是名转修。得异耳根者,不与小共。

    虽闻音声,而心初无闻声之相,不作有相、常相、乐相、我相、净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以是义故,诸菩萨等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第四,无著中云:主相、依相者,不同外道陀骠、求那;不作果相等者,不以禅定为因,神通为果。简异于小,余文可见。

    尔时,光明下,第二、论义,有二番问答。初问为两:一、领旨仰非。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言:如佛所说,不作定相,不作果相,是义不然。

    何以故下,作两难,一难善声。

    何以故?如来上说,若人闻是大涅槃经一句一字,必定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于今复言无定无果。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定相,即是果相,云何而言无定无果?

    二难恶声,皆作定难。

    闻恶声故则生恶心,生恶心故则至三涂,若至三涂则是定果,云何而言无定无果?

    佛答为二:初叹问,次正答。

    尔时,如来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作是问。

    答又二:初总答,次别答。就初总复二:初皆不定,次复明定还是不定中之定。初有二重:皆先法,次举譬,后结。

    若使诸佛说诸音声有定果相者,则非诸佛世尊之相,是魔王相、生死之相、远涅槃相。何以故?一切诸佛凡所演说无定果相。

    善男子,譬如刀中照人面像,竖则见长,横则见广。若有定相,云何而得竖则见长,横则见广?

    以是义故,诸佛世尊凡所演说无定果相。

    善男子,夫涅槃者,实非声果。若使涅槃是声果者,当知涅槃非是常法。

    善男子,譬如世间从因生法,有因则有果,无因则无果,因无常故,果亦无常。所以者何?因亦作果,果亦作因。以是义故,一切诸法无有定相。若使涅槃从因生者,因无常故,果亦无常。而是涅槃不从因生,体非是果,是故为常。

    善男子,以是义故,涅槃之体无定无果。

    善男子,夫涅槃者,亦可言定,亦可言果。云何为定?一切诸佛所有涅槃常乐我净,是故为定。无生老坏,是故为定。一阐提等、犯四重禁、诽谤方等、作五逆罪,舍除本心必定得故,是故为定。

    次如汝言下,别答,为两:初答善声。

    善男子,如汝所言,若人闻我说大涅槃一字一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汝于是义犹未解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更分别说。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以无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答恶声。

    善男子,如汝所言,闻恶声故至三涂者,是义不然。何以故?非以恶声而至三涂,当知是果乃是恶心。所以者何?有善男子、善女人等,虽闻恶声,心不生恶,是故当知非因恶声生三趣中。而诸众生因烦恼结,恶心滋多生三恶趣,非因恶声。若声有定相,诸有闻者,一切悉应生于恶心。或有生者,有不生者,是故当知声无定相。以无定相,虽复因之,不生恶心。

    欲明原由恶心,不关恶声。

    世尊声若无定下,第二番问答。先问,次答,如文。

    世尊,声若无定,云何菩萨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善男子,声无定相,昔所不闻令诸菩萨而今得闻。以是义故,我作是说,昔所不闻而今得闻。

    善男子下,四、释不见而见是天眼通。文为六:一、修,二、得,三、简,四、不着,五、明异知,六、结。

    善男子,云何昔所不见而今得见?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先取明相,所谓日月星宿、庭燎灯烛、珠火之明、药草等光。

    以修习故,得异眼根。

    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云何为异?二乘所得清净天眼,若依欲界四大眼根不见初禅,若依初禅不见上地,乃至自眼犹不能见,若欲多见极至三千大千世界。菩萨摩诃萨不修天眼,见妙色身悉是骨相。

    虽见他方恒河沙等世界色相,不作色相,不作常相、有相、物相、名字等相,作因缘相,不作见相,不言是眼微妙净相,唯见因缘、非因缘相。云何因缘?色是眼缘。若使是色非因缘者,一切凡夫不应生于见色之相。以是义故,色名因缘。非因缘者,菩萨摩诃萨虽复见色,不生色相,是故非缘。以是义故,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是名菩萨昔所不见而今得见。以是异故,能见微尘,声闻、缘觉所不能见。以是异故,虽见自眼,初无见相,见无常相,见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以是义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

    若见众生所有色相,则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触衣故,亦知是人善恶诸根差别之相。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一见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此有数番明知,非是后知,乃借知明见。

    以此知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

    后结文,乃借天眼文助结,以不共故。

    善男子,云何下,五、释不知而知,即是他心、宿命两通。文为四:一、知他心;二、知宿命;三、重明他心;四、以是义故下,结。初他心,又二:先知他心。

    善男子,云何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虽知凡夫贪恚痴心,初不作心及心数相,不作众生及以物相,修第一义毕竟空相。何以故?一切菩萨常善修习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云何为知?知无有我、无有我所。

    次知佛性(云云)。

    知诸众生皆有佛性,以佛性故,一阐提等舍离本心,悉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此皆是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菩萨能知。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复次下,二、明知宿命,又二:初、正明宿命。

    复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念过去世一切众生所生种姓、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知识、怨憎。

    次念过去简异,准前可知,略不具说也。

    于一念中得殊异智,异于声闻、缘觉智慧。云何为异?声闻、缘觉所有智慧,念过去世所有众生种姓、父母乃至怨憎,而作种姓至怨憎相;菩萨不尔,虽念过去种姓、父母乃至怨憎,终不生于种姓、父母、怨憎等相,常作法相、空寂之相,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复次,云何下,三、重释他心,又二:先横知六道。

    复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得他心智,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云何为异?声闻、缘觉以一念智知人心时,则不能知地狱、畜生、饿鬼、天心;菩萨不尔,于一念中遍知六趣众生之心。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次竖知十六心。

    复次,善男子,复有异知,菩萨摩诃萨于一心中,知须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

    此文明十六心扶顺数义。论云:见道无量心,此心疾利,名无间心。成论云:声闻欲知第三心,乃见十六心;缘觉欲知第三心,乃见第七心;唯菩萨能备知。小乘根钝,欲知第三心来去,并欲知后诸心,比欲知已,至第十六心。中乘人小利,欲知第三心去,得知第七心。菩萨不尔,并知逐之。无有一心而不知者。此乃是三乘共义而有,三人不同而同。此十六心,非今经意。前知六道,是知有边;次十六心,是知无边。以非有非无中道之体,能知有无。

    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是为菩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复次下,明第三功德。旧云此中明慈成上梵行品(云云)。于中,先标,次释。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释中二:先释,次结。初释中意者,然此中功德应具明四心,而偏明慈者,一云特是文略,义应具有;二云慈尚是一切善法根本,何意不得?即是三心舍偏得圆,举一知三,略不说之。释文为二:先唱舍得二章门,次释。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舍慈得慈,得慈之时不从因缘。

    释中,先徴起,次释。

    云何名为舍慈得慈?

    释中,凡有五番,初约二谛。

    善男子,慈名世谛,菩萨摩诃萨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第一义慈不从缘得。

    次约凡圣。

    复次,云何舍慈得慈?慈若可舍,名凡夫慈;慈若可得,即名菩萨无缘之慈。

    三、约阐提对如来,即是善恶。

    舍一阐提慈。犯重禁慈。谤方等慈。作五逆慈。得怜悯慈。得如来慈。世尊之慈。无因缘慈

    四、约卑鄙对菩萨,即是胜劣。

    云何复名舍慈得慈?舍黄门慈,无根、二根、女人之慈,屠脍、猎师、畜养鸡猪如是等慈;亦舍声闻、辟支佛慈,得诸菩萨无缘之慈。

    五、无著

    不见己慈,不见他慈;不见持戒,不见破戒;虽自见悲,不见众生;虽有苦受,不见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实义故。

    次结如文。

    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次明第四功德,文为二:初明功德,次论义。初为四:初标,次列章门,三解释,四结。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有十事。何等为十?一者、根深难可倾拔,二者、自身生决定想,三者、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净佛土,五者、灭除有余,六者、断除业缘,七者、修清净身,八者、了知诸缘,九者、离诸怨歒,十者、断除二边。

    冶城云:前两是地前,后八配八地。前言根深,即性地,亦是生空;决定心入初依,亦是法空。后八初不观福田,即初地;檀满第十,断除二边,即八地。是义不然,今并是真证功德。

    云何根深下,第三、解释。文中第五、第六合为一释。释初章文为三:标、释、结。

    云何根深难可倾拔?

    初事中具足五义:一、根本,二、根深,三、根广,四、根长,五、根胜。不放逸即是根本。

    所言根者,名不放逸。

    若通途行善,皆不放逸;若别论者,以初捡心为不放逸。具此两意,以为根本。

    次阿耨三菩提根者,即是根深。

    不放逸者,为是何根?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

    深穷实相,到际即真,是菩提根,故言深也。

    一切诸佛,诸善根本,皆不放逸,即是根广。

    善男子,一切诸佛诸善根本皆不放逸。

    以能增长,即是根长。

    不放逸故,诸余善根,展转增长。

    诸善中胜,即是根胜。

    以能增长诸善根故,于诸善中最为殊胜。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最为殊胜。善男子,如诸明中,日光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最为殊胜。善男子,如诸王中,转轮圣王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第一。善男子,如诸流中,四河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上为最。善男子,如诸山中,须弥山王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第一。善男子,如水生华中,青莲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陆生华中,婆利师华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诸兽中,师子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飞鸟中,金翅鸟王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大身中,罗睺阿修罗王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如一切众生,若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中,如来为最;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善法中为最为上。善男子,如诸众中,佛僧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善法中为最为上。善男子,如佛法中,大涅槃法为最为上;不放逸法亦复如是,于诸善法为最为上。善男子,以是义故,不放逸根深固难拔。

    凡举十三譬,譬其胜相。

    云何不放逸下,凡举十根,重释根长。

    云何不放逸故而得增长?所谓信根、戒根、施根、慧根、忍根、闻根、进根、念根、定根、善知识根,如是诸根不放逸故而得增长,以增长故深固难拔。

    具此十义,深固难拔。私谓长胜既以多义解释,验三亦然,余四皆十、皆十三。

    以是义故,名为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根深难拔。

    云何于身下,释第二章门。文为三:标、释、结。

    云何于身,作决定想?

    标如文。

    释为二:一、定身;二、定心。

    于自身所生决定心:我今此身于未来世,定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器。

    初定身中,观身是有,是生死器;观身是无,是涅槃器。今观身非有非无,正显中道,即三菩提器,名身决定。

    心亦如是,不作狭小,不作变易,不作声闻、辟支佛心,不作魔心及自乐心、乐生死心,常为众生求慈悲心,是名菩萨于自身中生决定心:我于来世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器。

    次心亦如是,若狭小者,即自为心。变易二义:若论修因,生灭无常,名为变易;若论受果,变易生死,名为变易。声闻、支佛从人标心,此属无为边。魔心即魔天,自乐心通诸天乐,生死心通三界,此三心是有边,非决定。求慈慈于无,求悲悲于有,是为决定。

    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自身中生决定想。

    云何不观福田下,释第三章,文为三:标、释、结。

    云何菩萨不观福田及非福田?

    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诸佛,是名福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辈是真福田。当知是心则为陋劣。菩萨摩诃萨悉观一切无量众生无非福田。何以故?以善修习异念处故。有异念处善修习者,观诸众生无有持戒及以毁戒,常观诸佛世尊所说:施虽四种,俱得净报。何等为四?一者、施主清净,受者不净;二者、施主不净,受者清净;三者、施、受俱净;四者、二俱不净。云何施净、受者不净?施主具有戒闻智慧,知有慧施及以果报;受者破戒,专著邪见,无施无报,是名施净、受者不净。云何名为受者清净、施主不净?施主破戒,专著邪见,言无慧施及以果报;受者持戒,多闻智慧,知有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主不净、受者清净。云何名为施、受俱净?施者、受者俱有持戒、多闻智慧,知有慧施及施果报,是名施、受二俱清净。云何名为二俱不净?施者、受者破戒邪见,言无有施及施果报,若如是者,云何复言得净果报?以无施无报故名为净。善男子,若有不见施及施报,当知是人不名破戒专著邪见。若依声闻,言不见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破戒邪见;若依如是大涅槃经,不见慧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持戒正见。菩萨摩诃萨有异念处,以修习故,不见众生持戒、破戒、施者、受者及施果报,是故得名持戒正见。

    上四,依品。匡持佛法,须简持犯;此中自修,宜用平等。又前诫出家,令遵戒行;今诫在家,修亡相檀。异念处者,异于二边正观中道。持戒外道者,非但持戒,又得上定。下文云施断结外道胜持戒比丘,持戒比丘止伏欲界恶比之言胜。施虽四种,俱得净报者,以无施无报,乃为净报。

    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不观福田及非福田。

    云何净佛土下,释第四章,文亦三:标、释、结。

    云何名为净佛国土?

    标如文。

    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众生故,离杀害心。以此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共之,愿诸众生得寿命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