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法华经演义最新章节!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天台教观 一松大师 讲录

    清 东瓯释氏 晓柔广和 编定

    △三疑念序。分二。初弥勒疑。二大众疑。初又三。初疑六瑞。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

    神变相者。变为变动。即六瑞外彰也。此瑞相由于如来。内之天心神力所变。故言神。又此瑞相。一切大众。以及弥勒。皆所莫测。故言神也。

    △二疑问谁。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

    谓此瑞相。必非无因。若佛不入于定。则当问佛。今入三昧。则此不思议所现之相。当以问谁。而得决了何因何缘也。

    △三疑文殊。

    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法王子者。如来得大自在。乃诸法之王。故称法王。文殊能克绍其大乘家业。故云法王子也。

    △二大众疑。又二。初疑瑞相。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

    言光明神通者。光明是别举放光一瑞。神通是总指余五瑞也。又准此中之文。则似无疑文殊。若据下弥勒之问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瞻仁欲是仁答。及我欲是我问。不唯有疑念文殊。亦且有疑念弥勒。疑文殊者。谓文殊是法王子。必应见此希有之相。今应当答。疑弥勒者。谓文殊虽应答。然须待问而后可答。今弥勒是补处之尊。自应当问也。

    △二疑问谁。

    今当问谁。

    谓佛光明神通之相。非无因而有。若佛不入定。则当问之于佛。今佛既入于定。当问之于谁矣。

    △四问答序。分二。初弥勒发问。二文殊酬答。初又二。初长行总问。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以何因缘等者。乃总问两土之瑞。放光下。乃别举两土之瑞也。光明照于东方者。乃举此土第六放光瑞。举其后后。摄其前前。故但云放光等也。言悉见彼佛者。乃举佛以摄三乘六趣故。则彼十界具矣。国界庄严者。是举彼土。五时法化。然彼佛国界。本自庄严。今为白毫光照。乃愈庄严矣。又国界庄严者。即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也。故下偈云。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又云。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则知国界庄严。即见以佛舍利。起七宝塔也。举涅槃。以摄前四时。故但云国界庄严。而弥勒二三语句。具问两土之瑞。可谓巧于发问者也。问。弥勒之问。还不知而问。既为补处。何故不知。若言是知。何故又问。答。弥勒知亦应问。不知亦应问。弥勒虽是补处。然犹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而此瑞相。乃如来妙觉果人之所变现。等觉与妙觉。犹如隔罗望月。而不知宜矣。故文云。欲自决疑。既言欲自决疑。乃不知亦应问也。又弥勒既补释迦。则当来不久。亦欲说此妙法华经。岂今法华序中瑞相。有未知者。然自虽知。而四众咸皆未知。若补处不为发问。谁为其发问。此乃为众而问。故下偈云。愿决众疑。既言愿决众疑。乃知亦应问也。余如疏解。

    △二重颂别问。具乎多意。如疏所明。今分文为二。初正问。即文殊去。二结请。即佛放一光去。初二。初颂此土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有人云。此颂中六瑞。但有四种。无说法入定。长香风地净。是有盈缩也。今谓雨华等之四瑞。由说法入定而有。既举其四。自摄余二。故说法入定。未尝有缩。又有导师二字。即是说法入定也。以其能说法入定。乃称导师耳。然风本无香。由华而香。地本不净。亦由华而净。则虽明香风地净。但是雨华之瑞。故香风地净。未常有盈。初言导师者。导有引导开导二义。引导者。谓引邪以归正。引小以归大。引偏以归圆也。开导者。开即开示。谓欲引邪归正。必开示其邪正。言此是邪。言此是正。令其开迷发悟。而得改邪入正也。乃至欲引偏归圆。则开示其偏圆。言此是偏。此是圆。令得从偏入圆也。具此二义。故称导师。次眉间下二句。是超颂放光。雨曼下六句。追颂雨华。而此下二句。颂动地。时四下四句。颂众喜。初何故二字。乃直贯下耳。

    △二颂他土瑞。又二。初颂十种法界。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初中但举六凡。以该四圣也。言万八千土皆如金色者。非秪如黄金之色而已。盖如来眉间所放之光。全体是中道不思议智。则所照之土。全体是中道不思议境。今以智光。照乎理境。则一究竟一切究竟。一自在一切自在。一清净一切清净。故言皆如金色也。善恶业缘等者。善有不杀等十。各为上中下三品。恶有杀盗等十。亦各上中下三品。善之上品。感天之好报。乃至下品。感修罗之好报。若对人天。犹丑而非好也。以其心存嫉妒等故。恶之上品。感地狱之丑报。乃至下品。感畜生之丑报。应细推之。三恶等报明其丑。三善等状明其好。故因果业缘之善恶。受报之好丑也。

    △二颂五时法化。分二。初颂前二时。二颂后三时。初又二。初华严。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又睹者。谓光中所照。万八千士。不独见十种法界。更能见五时法化。故言又睹也。诸佛者有二义。一是说华严。千丈卢舍之报身。报必具乎法应。则一身之中三身圆备。故言诸佛。二是光中所照。万八千土。所有诸佛也。圣主师子者。圣中之主。人中师子也。如世之师子。乃百兽中主。师子若出。百兽潜藏。师子若吼。百兽脑裂。故如来出世。魔障隐蔽。如来说法。邪法破坏。犹如世间之师子。故称圣主师子也。圣主之义。微细推之。与弘传序中。释大圣之义同。此举其能说之佛。演说经典。乃正举其所说之法也。经典者。即华严圆满修多罗也。演说者。由华严所诠。秪是法界一理。从一法界理。演之而为事法界。演之而为理法界。演之而为事理无碍法界。演之而为事事无碍法界。故言演说经典也。微妙第一者。既是圆满修多罗。圆而无偏。满而无缺。故言微妙。时居最初。又是顿部。故言第一耳。其声下二句。是明其说法之音声。教诸下二句。是明其所被之根机。音声而云清净柔软者。若言如来有六十四种梵音。中间离秽浊者为清净。不刚强者为柔软。此乃一往耳。若克实推之。当知华严兼别明圆。则有别有圆。今言声清净者。乃是说别教之声。言柔软音者。乃是说圆教之音。盖华严为权机。则说别教。而就别所明。必须断烦恼而证菩提。断生死而证涅槃。离二边以显中道。离九界而显佛界。所谓缘理断九。唯诠清净真如。故说教之声。亦随之而清净也。为实机则说圆教。而圆教所明。不须断烦恼。而证菩提。即烦恼便是菩提。不须离生死。而证涅槃。即生死便是涅槃。即二边便是中道。即九界便是佛界。既其当体全是。则不须翻破。此乃最为柔和者。最为软顺者。所以说教之声。亦随之而柔软也。教诸菩萨等者。若总就所照而言。则有万八千土之菩萨。故言诸菩萨无数亿万。若单就一土而言。则有别圆两教之菩萨。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等。故言诸菩萨无数亿万也。梵音等二句。谓华严所诠。竖则彻于三谛之表。横则穷乎法界之边。故所有之梵音。既其深而且妙。如是深妙之音。自然令人身心可悦。而乐为听闻者。故言梵音深妙令人乐闻也。又可梵音深妙。是结上所明之声也。清净故深。柔软故妙。令人乐闻。是结上所被之机也。人即两教菩萨。别之权机。则乐闻清净之深音。圆之实机。则乐闻柔软之妙音也。各于世界者。万八千土。莫不皆然也。讲说正法者。明说圆也。即不偏之谓。法有三种。三法皆圆。故言正法。言三法者。一是心法。二是佛法。三是生法。此之三法。若各各差别。则是偏而非正。华严明三无差别者。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既无差别。则正而无有偏。故名正法。种种下明说别也。若在佛意。唯欲说圆直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但机有权。还当为说历别行布之法。而后归之于圆。故言种种因缘也。以无量喻照明佛法者。如来虽为权机。说于别教。究竟直指归元。在于圆故。说无量之喻。照明佛之正法。如世欲破于暗。须假灯炬照明。今佛说法。亦复如是。用别以照明乎圆。使得开示悟入。故云以无量喻(云云)。则知又睹二句。是举能说。舍那之主也。演说二句。是举所说。华严之部也。其声二句。是结上所明之声也。各于下六句。是明其部内所有之教。演说正法是圆。种种无量是别也。又可前二行半。就一佛一土说。次一行半。就一一佛。一一土说。有云后之六句。应分属阿含。虽似有理。第正法佛法。难就权乘说耳。

    △二阿含三。初明声闻。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遭苦者。苦有因果不同。苦因即八十八使之见惑。八十一品之思惑。苦果即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之果报也。厌老病死者。由遭于苦。故生厌离也。苦有八种。今略举其三。故言老病死也。人云老时。则精气衰微。诸根暗塞等。故老是苦。四大不调。即有于病。地大不调。即有沉滞之病。水大不调。即有壅肿之病。火大不调。即有烦燥之病。风大不调。即有振掉之病。若有于病。则坐卧不安。百节疼痛。故病是苦。人若死时。则风刀解体。及闷绝等。故死是苦也。为说涅槃者。涅槃有二。谓有余无余也。但断子缚。果缚犹存。名有余。灰身泯智。子缚果尽。名无余。此就小乘说。若约大乘。唯佛所证。乃无余耳。尽诸苦际者。其人既遭苦。而厌生死。则必志求涅槃。今乃为其说于涅槃。则逗其机宜。自然依之修习。所有八十八品之见惑。八十一品之思惑苦因。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之苦果。从是而能净尽除灭。故云尽诸苦际也。

    △二明缘觉。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

    声闻三生修福。缘觉百劫修福。故云有福。言胜法者。缘觉之法。比声闻而胜也。声闻之法。但断正使。不能侵习。缘觉更侵习气。故言胜也。

    △三明菩萨。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言佛子者。指六度菩萨。自利利他。堪绍如来家业。不同二乘之自利。故称佛子。修种种行。即三藏中。事六度也。无上慧者。即三藏佛。所有之一切智也。净道者。三藏所诠。全是生灭。菩提烦恼。更互相倾。须破烦恼而得菩提。断生死而有涅槃。故言净道也。

    △二颂后三时二。初结前生后。二次第陈问。初又二。初结前。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

    我住于此者。住于此土灵山法会也。见闻若斯者。见闻彼万八千土也。如上华严之诸佛菩萨。阿含之三乘圣众。为见华严之演说经典等。阿含之为说涅槃等。故云若斯者。总指前二时中。所见所闻。耳。

    △二生后。

    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及千等者。谓不独如上见闻而已。更有千亿亿事。故云及千亿事。此千亿众而且多。乃重言之。故云如是众多。不能一一尽举。但当略而说之。故云今当略说。则知下去所明。皆为略说耳。

    △二次第陈问。分二。初总问。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恒沙菩萨者。以后三时。有四教菩萨故也。六蔽为因。六度为缘。四教不同。故言种种。求佛道者。指四教菩萨也。

    △二别问。初十五行。乃次第问六度。次十五行半。乃不次第问六度。三有七行。乃问如来涅槃。有云次第者。是事六度。不次第者。是理六度。有云虽有次第与不次第。亦无别意。但是因其光中所见而问。此皆无的据。今言初之次第。是问方等。次之不次第。是问般若。后之涅槃。是问涅槃。三时之相。宛然在之。不得作余解也。文分三。初次第问方等。二不次第问般若。三问如来涅槃。初又六。初问檀。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码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复有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金银等。是舍财。身肉等。是舍身。妻子是外身。手足是内身。次头目等。是舍命。若舍手足。未必丧命。若舍头目。命亦丧矣。然诸佛设教。必欲行施者。总由众生自从一念迷昧已来。自己之物。念念不欲与人。是谓之悭。他人之物。心心欲得于己。此谓之贪。以此悭贪。乃生死根本。若不破此悭贪。则生死何由得出。是以诸佛。教之行施。不但舍财。更于舍身及舍命也。无他。总欲其破悭贪。出生死。是故教其舍财。欲其得出世之法财。教其舍身。欲其得出世之法身。教其舍命。欲其得出世之慧命。所谓舍不坚而得坚固者是也。彼诸菩萨。能知如来设教之意。所以若财若身若命。或欢喜而布施。或欣乐而施与。回向则向于佛道。志求则求于佛道。使诸佛设教之意。得以不虚。自然称合佛心。故以为诸佛所叹也。上来舍身舍财舍命。乃光中所见也。现前有可舍身与命者。无他。此系大菩萨所行。吾佛欲人领会。身之与命尚舍。况身命外之财乎。若能舍财。自当得法财。若能舍身舍命。自当得法身慧命。故亦大菩萨行也。

    △二问尸。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言诸王者。必有余人。若举其王。自该得臣民等。故但言王也。乐土是所依者。宫殿是所居者。臣妾是所御者。此皆难舍者。而能舍之。则其易舍者。可知矣。既皆舍而除须发。被法服。所谓三衣覆体。严净毗尼。故是尸也。又总论不出三聚。初往诣二句。是摄善法戒。次便舍二句。是摄众生戒。次剃除二句。是摄律仪戒。

    △三问忍。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闲静者。离众务为闲。无热闹为静也。

    △四问进。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无怯弱为勇猛。无闲杂为精进。深山不同尘寰市井。自无扰害。内心易为安静。所以得思惟佛道也。

    △五问禅。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初一行。是三乘次第禅。次一行。是一乘圆顿禅也。此一往分。若细论之。深修禅定一句是总。以其不止世间禅。及出世间禅。更有出世上上禅。故云深修禅定。是总也。得五神通。与又见等。方分三乘一乘。次第圆顿耳。得五神通者。盖神通有报得者。有修得者。有证得者。诸天所有之通。乃报得。三乘所有之通。乃修得。如来所有之通。乃证得。今言得五神通。亦非报得。亦非证得。乃修得也。

    △六问慧二。初自行。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智深等者。智即能观之智也。由此菩萨。能以上品寂光。而为所观之境。此境最为甚深。今以此境。而发乎智。则智亦随境而深。如函大盖亦大。故言智深也。然境既极其深。则非坚固之心志。自不能观。今既能观。则其所有之心志。自然坚固。而无漏失故言志固也。以其智深。所以能问诸佛。以其志固。所以闻悉受持。何者。盖无智之人。则不能问。虽有智而不深。亦不能问佛。今不唯能问。而且能问诸佛。则其所有之智。岂不深乎。又无志之人。则不能持。虽有志而不固。亦不能悉持。今不唯能持。而且能悉受持。则其所有之志。岂不固乎。

    △二化他。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定慧具足者。非究竟具足。乃分证具足也。由能修于止观。以止止散。故能得于定。以观观昏。故能得于慧。当止之时而昏。还即以观而观乎昏。则定中亦具于慧。当观之时而散。还即以止而止乎散。则慧中亦具于定。由因中止观均调。故至果上。定慧具足也。欣乐说法者。即以具足定慧之法。为众说之。无少吝惜。故云欣乐说法也。破魔兵者。梵语魔罗。此云杀者。以其能害行人法身慧命故。亦云劫者。以其能劫行人功德法财故。然魔兵虽众。不出强软二种。强即现为长蛇猛兽神鬼怪异等。令行人生畏惧心。不得止观现前。软即现为父母妻子兄弟眷属等。令行人生爱染心。亦不得止观现前也。此二种之魔。若来恼乱。菩萨亦无别法为破。只是定慧。全体现前。则不破而自破矣。如何以定慧而破于魔。盖魔恼人。须乘行人之便。行人心若散乱。魔便乘虚而入。以为作恼。若一心禅定。魔何得便而入。又魔虽作恼。而我禅定现前。尚不见有内之身心可得。而更何有外之强软二种之魔事乎。所谓以定而破于魔也。如何以慧而破于魔。盖了达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佛尚不可得。而况有于魔乎。此所谓以慧而破于魔也。击法鼓者。如诸佛破魔之后。必成道。成道之后。必说法。今菩萨亦然。故言击法鼓也。次第问方等已竟。

    △二不次第问般若。为七。初问禅。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般若中先问禅者。盖非禅不智。故先以禅为问也。不以为喜者。非见天龙恭敬。我故不理。而云不以为喜。乃禅定现前。而天龙恭敬。便了不可得。既不可得。那得为喜。济地狱苦者。即悲拔于苦。既言地狱。为是最深之苦。最苦者。尚能济拔。其次者可知。令人佛道者。即慈与于乐。既言佛道。乃是最上之乘。既与最上。而不与人天二乘等。中下之乐。亦可知矣。

    △二问进。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未睡眠者。六识昏迷为睡。四肢放倚为眠。菩萨行于精进。六识不昏迷。四肢不放倚。故言未尝睡眠也。经行求道。如般舟三昧。九十日中。除住坐卧。余常行者是也。

    △三问尸。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言具戒者。若摄律仪戒。若摄善法戒。若摄众生戒。皆悉具足也。威仪等者。谓三种之戒。皆悉具足。就其律仪一种而言。圆满净洁。而无缺染。犹如宝珠圆净。而无缺染也。如是具足诸戒。不求人天。不求二乘。不求偏渐菩萨。唯求无上佛道。故言以求佛道也。

    △四问忍。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忍辱力者。辱是所忍之境。即恶骂捶打也。忍是能忍之心。若但能忍于辱。而犹有能忍所忍。虽明忍辱。不得名力。今外不见有所忍之境。内不见有能忍之心。故言住忍辱力也。

    △五又禅。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此二行。重问禅。离诸戏笑者。戏笑令人心生散乱。是故离之。修禅定者。眷属本当远离。而况痴者乎。此戏笑及痴眷属。乃是所离者。若所近者。乃有智也。故云亲近智者。所以智者。善能了知种种禅定者也。不但知世间禅。亦能知出世间禅。又能知出世一一禅。是故修禅菩萨。亲近者。唯愿决之。何禅为浅。何禅为深。何禅是偏。何禅是圆。乃弃于偏浅。修于圆深也。

    △六问檀。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初四行。正明行施。饮食。医药。衣服。卧具四事。及舍宅园林等。皆所施也。次一行。明行施意。言种种微妙者。若一往就文而论。如上所施饮食。乃甘美者。衣服乃无价者。园林乃清净者。故言种种微妙。若克实据义而推。谓行种种施时。皆以般若妙慧运之。内不见有能施者。外不见有能受者。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唯一真空实相。故云种种微妙。既能了达。唯一真空实相。自当生大欢喜。而无厌怠也。此亦无他。上欲求极果菩提耳。故云如是(云云)。

    △七问慧。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此一行。是文字般若。说寂灭法者。寂灭法乃般若之体。离于四句。绝乎百非。故称寂灭。既其寂灭。则尚不可以心而思。那可以言而议。然有因缘时。亦得说也。则不妨无说中而有于说。故言说寂灭法也。种种教诏无数众生者。既有因缘。亦可得说。盖非一种而已。寂灭般若。本虽一法。由其机不同。故其说亦异。总由般若一会。有通别圆三种之机。或说寂灭法。为无生般若。以教诏通教之机。或说寂灭法。为无量般若。以教诏别教之机。或说寂灭法。为无作般若。以教诏圆教之机。故云种种等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此一行。是观照般若。观诸法性无有二相者。观即能观之智。诸法即所观之境。以智而照乎境。则全境是智。以境而发乎智。则全智是境。此能所同源。境智一体。故无有二相也。既境外无智。智外无境。无二相可得。若假喻而发明。犹如虚空一般。而虚空之外。无别有虚。空秪一相耳。又一解。谓般若之体。唯一寂灭之相。为化他故。所以说为无生无量无作之不同。然观诸法之性。元无二相。唯一寂灭而已。犹如虚空无二相。唯一澄寂耳。故云观诸法等(云云)。

    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此一行。是实相般若。谓诸法之体。本一实相。而无可着。由迷故实相。故凡夫则念念著有。二乘则念念着空。偏渐菩萨。则念念着中。虽所著之不同。皆名心有所著。佛子能以实相般若。照了诸法。全体实相。自不同凡夫著有。二乘着空。菩萨着中。故言心无所著。言妙慧者。既不同凡夫二乘。菩萨所著。则其所观之有。乃是妙有。所观之空。乃是真空。所观之中。乃是圆中。法法皆妙。相相俱真。举一有。有即不思议之妙慧。举一空。空即不思议之妙慧。举一中。中即不思议之妙慧。妙慧为因。必克妙果。故曰以此(云云)。然般若。名虽有三。体止是一。同一不思议妙智。就体。则云实相。就宗。则云观照。就证得起用。则云文字。不同历别前后不相摄也。不次第已竟。

    △三问如来涅槃二。初总明。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二别明。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此明供养舍利。又见等。塔相与数也。供佛形像曰庙。供佛舍利曰塔。故云塔庙。宝塔下。塔之量也。一一下。塔之庄严也。幢以摧邪竖正为义。故丛林中。或铁铸。或石造。取其坚固高耸耳。幡以翻邪入正为义。故供具中。或纱罗。或绫帛。皆可造。取其轻扬动转耳。诸天下。塔之供养也。文殊下。释上严饰国界也。谓造此恒沙之塔庙。本欲供佛舍利。元无心于严饰国界。但国界。有此高妙宝塔。自然严饰。而殊特妙好也。若假喻明之。犹如天树王华开敷。元无心庄严于帝释天宫。但帝释天宫。有此天树王华。自然成于庄严。而妙好耳。故云文殊(云云)。

    △二结请二。初标意。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二请答。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佛子文殊者。世间知父莫如子。文殊既为佛子。则能知佛。所以请云。佛子文殊也。仰瞻等者。谓四众之仰瞻。及我是欲我弥勒问。故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见四众之瞻仁。是欲文殊仁者答。故请云。佛子文殊。愿决众疑也。此四句。乃弥勒。出四众瞻仰之意。何所下。方是为其问耳。演斯光明者。盖由光明。而见彼土诸佛。演于华严。乃至演于涅槃。故言演斯光明也。所得妙法者。即佛知见。长远寿量。为所得之妙法也。弥勒此云为欲说此者。以下文有法说。喻说。因缘说。乃至长远寿量等说也。此中云为当授记者。以下文有授上根记。中根记。下根记。乃至授法身等记也。此则知弥勒之问。乃为众而问。非不知也。文殊当知等者。谓汝文殊。应当了知。四众龙神。上来瞻仁及我。及我是欲我问。我已问矣。瞻仁是欲汝答。汝应答矣。故云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为说何等者。谓如来既放斯光明。还是欲说所得妙法耶。还是欲为授记耶。抑亦舍此二途。更有说耶。故云为说何等也。

    △二文殊酬答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三。初惟忖。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长行。疏文分四。今合为三。初尔时下惟忖。与疏同。二诸善下证验。合疏略广为一耳。三今见下结判。即疏分明判答也。初尔时者。即弥勒说偈。陈问方毕之时也。语弥勒者。弥勒乃是正发问者。故语也。及诸大士等者。灵山一会。若菩萨。若二乘。若四众。若天龙。无不生疑。故文殊酬答弥勒。以及诸大士等也。如我惟忖者。惟即思惟。忖即忖度。文殊意谓。弥勒问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然我不能决定答之。但可惟古忖今。依稀仿佛而已。故云如我惟忖耳。欲说大法等五句。乃正惟忖也。此五句。须约两番解释。初望前现瑞。次约后正宗。望前者。欲说大法一句。是答说法瑞也。欲者。将然未然之谓。此欲字。要贯下四句。意谓我惟今如昔。忖昔如今。世尊现种种瑞。初说无量义经。则知欲说大法矣。何以知之。惟昔佛说无量义。明从一法。出于三乘五教。七种方便。无量诸法。一番表报之后。即便说于大法。还收三乘五教。七种方便。无量诸法。以归一法。昔佛既尔。今佛亦然。故知今佛既说从一出诸之无量义。还应欲说收诸归一之大法也。故云欲说大法。次雨大法雨一句。是答雨华瑞也。又忖昔佛。说法入定已。天雨四华。一番表报之后。则有无量菩萨。成于住行向地四十位之圆因。而得滋润慧命。增长法身。昔佛既尔。今佛亦然。故知今佛说大法。入定之后。天雨四华。还应欲润而增长也。故云雨大法雨。次吹大法螺一句。是答众喜瑞也。又忖昔佛。四众欢喜。一番表报之后。则改三乘为一乘。改九界。归佛界。昔佛既然。今佛亦尔。今佛四众欢喜之后。还应欲吹大法螺。令四众改九界三乘。而归佛界一乘也。故云吹大法螺。次击大法鼓一句。是答动地瑞也。我忖昔佛六种动地。一番表报之后。则有菩萨。翻破六位无明。今佛亦六种动地。还应欲击大法鼓。令一切众生。翻破六位无明也。故云击大法鼓。次演大法义一句。是答放光瑞也。我忖昔佛。放眉间光。照万八千土。一番表报之后。则令诸众生。得闻无上大法。而使究竟成就。今佛放眉间光。照万八千土。还应欲演大法义。令一切众生。咸得究竟成就也。故云演大法义。就此五句。答前现瑞。唯无入定。然雨华等四瑞。皆由入定而现。则举其四。自兼入定矣。若约后正宗。释此五句。初欲说大法一句。是总明成于四十位圆因也。意谓。如我惟忖昔佛。现瑞相之后。即便说于大法。而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于住行向地四十位之圆因。今世尊。既现于瑞应。亦欲说于一乘圆实之大法。而令一切咸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于四十位之圆因也。次雨大下四句。是别明成于四十位圆因也。雨大法雨。是明十住。开佛知见也。盖雨有润长之义。若闻妙法。自能开佛知见。从初住至十住。所有慧命。分分润泽。所有法身。分分增长。故云雨大法雨也。吹大法螺。是明十行。示佛知见也。盖螺有改转号令之义。若说大法。则能令众生示佛知见。则改十住之号。而为十行。故言吹大法螺也。击大法鼓。是明十向。悟佛知见也。盖鼓有警?之义。若说大法。则能令众生悟佛知见。警觉?进。从于十行。而至十向。故言击大法鼓也。演大法义。是明十地。入佛知见也。盖演有明其所以之义。若说大法。则能令众生入佛知见。而成十地。即破四十品无明。显四十分三德。比前之住行向为深。故云演大法义也。然惟忖一文。就前约后。两番消释。义无不尽。旨无不得者矣。

    △二证验。分二。初总验。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过去等者。谓我上所答。岂无的据。乃于过去诸佛所。曾见之瑞。而作此言。今则援古以实验之。且先总明。故言我于诸佛(云云)。欲令众生等者。盖今佛既如昔佛。欲说大法。何不直为演说。而必先现种种之瑞。方乃说耶。当知所说之法。但可以此闻彼不闻。彼闻此不闻。今乃欲令一切众生。若彼若此。咸得闻知难信难解之法。则必须验其常情。生其乐欲。故先现此种种之瑞也。然以何等法。为难信者。若说三乘是三乘。一乘是一乘。九界是九界。佛界是佛界。此是易信之法。今经则会三乘为一乘。则全三是一。一外无三。开九界成佛界。则全生是佛。佛外无生。此三一圆融。生佛平等之法。乃最为难信者也。言咸得闻知者。盖四十年前。未尝不说。未尝不闻。未尝不知。而不得令一切世间咸闻咸知。如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