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太虚大师全书最新章节!

    <FONT face=宋体 size=3>  悬论  一 “大乘”与一切佛法  甲 内证离言应机巧说法  乙 当机闻说随根得益法  二 “伽耶山顶”与佛教史  甲 释尊转法轮及经略史  乙 佛寂后教法结集流传略史  三 “经”与佛教图像经籍  甲 佛灭后以经像为住持佛宝法宝  乙 佛教之图像  丙 佛教之经籍  释经  甲一 叙起分  乙一 证信序  丙一 闻时主处  丙二 法会部众  乙二 缘起序</P>

    <FONT face=宋体 size=3>  丙一 三昧分  丙二 能观清净分  丙三 所观法分  丁一 审观三法  丁二 身不可得  丁三 心不可得  丁四 菩提不可得  丁五 无得而得  甲二 答问分  乙一 文殊问  丙一 起分  丙二 说分  乙二 文殊答  丙一 答净月威光  丁一 依何处修何行  丁二 发菩提心因果  戊一 法说  戊二 喻说  丙二 答决定光明  丁一 问速疾道行  丁二 答四种二道  丙三 答勇修智信  丁一 问菩萨义智  丁二 答所问义智  丁三 说六种十法  丁四 说实不实行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如来印成  乙二 会众奉行</P>

    <FONT face=宋体 size=3>  【悬 论】  一  “大乘”与一切佛法  大乘伽耶山顶经,是以大乘、伽耶山顶、经,三个名词构成的。先讲大乘,乘即是车乘,乘字作名词讲。车乘有由此至彼运载之功能,佛法有度众生由苦海此岸到涅槃彼岸等义,故将佛法喻之于乘。乘有大小等之分。今欲明大乘,须泛论一切佛法。甲 内证离言应机巧说法何谓佛法?概括解之,有证法与教法。证法,乃佛内证离言智境,所谓惟佛与佛乃能知之,即如来大圆满觉心所证,超过一切言说思议之无上法界。声闻、缘觉虽能分证,不能究竟圆满;此是佛内证的佛法,惟佛自受用,诸圣菩萨分能受用。至于六道凡夫,则须依佛之慈力方便开示譬喻解说方能知之。佛以本愿力故方便为诸众生而说一法,故佛法必应众生机感因缘而说,若不契机即失于说法功用,但又要不违内证之理。若但契机而不契理,未为巧说;若但契理而不契机,亦未为巧说,均不能圆满说法功德,要契机而又契理,方为应机巧说也。此证法与教法,总摄一切佛法,一味一相,无有胜劣差别。  乙 当机闻说随根得益法  若就闻法众生而说,则有无量差别,佛虽一音演说,众生随类得益,所谓三草二木各得滋润,因此古德有四教、五教、三乘、五乘等判教的差别。今可分三类来说:一、五乘共法:佛法中常说“因缘生法”,此为最基本之佛法。此法在明因果业报种种不同,要有情注重三世轮回业果相续,知善升恶堕不可幸得幸免,生起决定信心;皈依三宝,止恶行善,受五戒,行十善,乃至修四禅,八定,发胜进向上心,舍劣趣胜,以至引生出世圣果。此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所共行之道,故称五乘共法;此中尤以保持人天身为向上增进之基本。二、三乘共法:由此五乘共法而上超为人天乘所不共之三乘法,即出世法,了生死的法。此观十二缘起法而有轮回,知三界无安,有情皆苦、皆不究竟,人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天有行苦、坏苦、五衰现苦,不但人中是苦、是无常,即生天上由定力所成之果报,乃至非非想天能经八万大劫长时安住,亦业尽报终还归堕落,仍不免有微细行苦及最后坏苦。由此发究竟出离生死之心,以出离三界、六道世间生死而入涅槃。此由观知苦由集起,欲求灭苦必先断集,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得真解脱也。三、唯大乘法:此又超乎五乘、三乘共法之上,依佛所证平等性智,观一切平等平等无二无别,诸众生皆我无量劫来父母亲眷,今皆在轮迥苦恼之中,欲求普为度脱,非广集福德智慧资粮成就无上菩提不可。因发大菩提心,以大无畏精神广度大众,故称大乘。所谓大乘小乘者,即可以今之车相比,如人力车、脚踏车、电车、汽车、火车等,车有大小不同,其功用亦广狭有差,然同有运载之用,故统名之曰车。人力车、脚踏车、可比人乘,仅载一人,唯堪自利;马车可比天乘,载人较多,行亦较速,有更胜进之功用;电车、公共汽车可比声闻乘,自备汽车可比辟支佛乘,行驶既速,又不但在此一区之内行动,可出三界以外自由运载;然汽车等虽能致远行速,而功用犹不甚大,至铁路火车乃可比于大乘,以能普利一切人故,未闻有人专为自己修铁路造火车者。菩萨为利一切众生广学无量法门,随一切众生之需要,各取其用,各得其益,本经之所谓大乘者亦以此也。大乘法有境行果,皆大乘之通义,就其别义可分三种:一、特胜大乘:专显大乘第一义谛究竟胜义,将前三乘、五乘之渐次法超而破之,以显大乘之殊胜。二、普为大乘:显大乘普度一切众生之大用,前声闻不能度独觉,独觉不能度声闻,各有所偏不能圆满,而普为大乘非为一类人、一时机而说,自住大乘而亦令人、天、声、缘乘共得其益,普为摄受一切应度众生。三、适应大乘:一法即一切法,一刹那即无量劫,以佛证无碍法界,适应众生机宜而用,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所谓药无贵贱愈病者妙,即毒药运用得当亦成妙品,贵能随机而用,遇缘即宗,无定相亦无不定相。摄一有情或摄一类机,如是摄一时代机,或摄一方所机,皆为适应大乘,随以一法而为最胜,即可以余法为非胜。如专崇密咒者,即以密咒为最胜而低抑一切;专弘禅宗者,即以禅宗为最胜而呵弃一切;专修净土者,即以净土为最胜而放舍一切:皆为适应一时、一类机宜之方便。本经为特胜大乘而兼有普为大乘之义,故以此三种义观察一切大乘法。  二 “伽耶山顶”与佛教史  甲 释尊转法轮及说此经略史  大乘是通名,属于大乘之经甚多;伽耶山顶是此经别名。伽耶是梵音,义即是身,梵文本义原为积聚之义,盖身为四大五蕴积聚而成之体。又,有象义,那伽可译龙,亦可名象,是龙象之通称,而伽耶则但译为象。以此山如象头之形,山顶有塔或精舍,佛住于中说此经故,即以之立为经名,故隋译亦名象头精舍经也。至于说经历史,即二千数百年前,有释迦世尊降生印度,从生王宫、厌弃五欲、出家、苦行、降魔、成佛而说此经。考其一代应化事迹,成佛未久之间,由菩提场而鹿苑而伽耶山,先度三迦叶得一千弟子为常随众,三迦叶者:一、优楼频那──此云木瓜癃,胸有肉包如木瓜形故──迦叶,有弟子五百人。二、伽耶──此即以住在伽耶山故名──迦叶,有弟子二百五十人。三、那提──此云江,住江边故──迦叶,亦有弟子二百五十人。此三人为亲弟兄,皆苦行娑罗门,住近于伽耶山。此山有一火龙窟,龙常为人害,诸外道无敢近龙窟者。一日,佛为降伏火龙入窟而宿,优楼频那迦叶见而虑之,恐佛为龙所害,翌日往视,龙已为佛降伏,逐敬信皈投佛前,与诸徒众皆闻法证果,须发自落,袈裟著身。将外道所用之物,弃之江中随流而下,伽耶、那提迦叶住江之下流,见而异之,恐其兄为人所害,率弟子往探,因亦见佛出家。此三迦叶次第率其弟子均从佛成阿罗汉,常随于佛。佛此时说法,乃在伽耶山顶精舍,后有频婆娑罗王之竹林精舍,及给孤独长者之祇树给孤独园与灵鹫山等,皆佛常说法之处。  乙 佛寂后教法结集流传略史  佛在世说法,闻者虽有大小显密之差别,而皆以佛为法本,信受奉行,一相一味,无有争执。佛灭度后,则以结集佛之言教为依归,既经数次之结集,而各部所遵奉之经律亦渐有不同矣。佛法在印度之转变,大概可分三大时期:初五百年纯行三乘共法的小乘佛教,第二五百年有龙树菩萨等出,发挥大乘性相而萌芽密法,可谓小大显密并弘之时期,第三五百年则偏重于密法矣。今流行各地,亦以此三大时期为准:初五百年三乘共教,流传于钖兰、缅、暹;第二五百年,由摩腾至不空,大小显密经论译来中国而转传朝鲜、日本;第三五百年密法之传于西藏为盛,转传于中国北部之蒙古、青海等。今则西洋各国,更采取上述各地之佛法而学习之,殆将传遍全世界矣。  丙 本经传入中国翻译史  此经传入中国,历史甚久,共有四种译本:第一次,乃东晋时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法师所译,名文殊师利问菩提经;第二次,即北魏时菩提流支三藏法师所译,名伽耶山顶经,无大乘二字;第三次,即隋时毗尼多流支三藏法师所译,名象头精舍经;第四次翻译者,即本经是,乃唐中宗时──即武则天时译成,译师是南天竺之菩提留志三藏,于华严经、宝积经等皆在场 译,其文义较前数译简单明显,故今取此本讲之。  三 “经”与佛教图像经籍  甲 佛灭后以经像为住持佛宝法宝  经,梵语修多罗,又云素怛缆,在十二分教中译曰契经,常住不变,契理契机,不偏不倚,乃佛依内证真理随众生根机而说之法,如是之法,即所谓经常大法。修多罗有线之义,能贯串摄持,使如来一代教法不散不失,流万古、传各国。佛灭度后,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之分。佛在世时,佛为一切法本,由佛教导开示,或因事制戒,弟子无不遵之、信之、行之;佛灭度后,即依结集流通之典籍为法宝,修塔供佛舍利或修庙塑佛形像为佛宝,有经像流传于世即是有佛法住持于世。但经中有画佛像者,有说佛之相好庄严者,像中亦有表法者,因此而令众生起信,则是像亦含有法之义,经亦摄有像之用也。  乙 佛教之图像  一、佛像及佛本生与化迹图:今之钖兰等处,尚有原始图像可见。其所设之像,皆释迦佛当时形状,无他变像。或佛本行菩萨道事迹,或降魔涅槃等之佛;或彩画,或泥塑,或金石雕刻,皆表现佛宝之住于世。二、三乘圣众与八部天神:后因教法流传之深远,信仰之普遍,所行区域之广大,因信众根器之差别,遂依经而增塑佛教各种形像,由佛像而至于三乘圣众菩萨、罗汉之像,以及天龙八部护法神众之像;其雕刻绘塑之巧妙精良,又开世界美术之先导。三、曼怛啰与诸奇变图像:更进而至于密教发达之时,由佛菩萨等为中心而成为曼怛啰,此云坛城,即坛场国土。此种集为团体的图像,其中有无量诸佛菩萨、金刚圣众、天龙八部等像。如极乐世界图,以阿弥陀佛为主,观音、势至及无量往生众围绕左右,池花园林悉皆具足,以一图而摄一净佛国土;或毗卢遮那、或观音、或文殊等密坛,皆以一佛或一菩萨或一金刚为中心,所有部众眷属统摄其中,广繁众多而成为一大团体,乃至现淫怒痴种种恢奇谲变图像,皆继之而出。  丙 佛教之经籍  一、二藏、三藏、四藏、五藏、六藏与十二分教:佛教典籍众多,总编成一大藏。就藏中分类又有种种区别,由佛说结集出者,原只有经律二藏,但佛在世时即有由弟子解释或著述之论,结集时同结为论藏,即有经、律、论三藏。佛法住世既久,即有继续发展之著作,或传记、或规约典章、或辞典法数,则非三藏所能都摄,因之又另成杂藏,即为四藏。迨密教发达后,有密部经咒仪轨之结集,又加秘密藏即有五藏。或分大乘三藏与小乘三藏,即成六藏。今此经字,显摄在经藏而非其他各藏所摄,又在经藏中此乃大乘经而非小乘经,故经题标名大乘伽耶山顶经。若就十二分教中分之,此又属于契经长行,此种分法更为繁细,兹不赘述。二、南北传与原说所用文语。近人研究佛典之范围更为宽广了,因交通便利,人类知识发达,非拘守一地一种文字可以塞其责矣。论者多以巴利文为原始记载佛法之通俗文,流传于南印度而渐及锡兰、暹、缅。梵文则为印度典雅之古文,流传于中印度、北印度渐及于中国。此乃近代西洋人研究巴梵文所分别,实则不尽然,盖中国佛法亦有由南方传来者,如此经即南天竺之菩提留志所传译。又考不空三藏等曾住锡兰;南洋马来群岛,古时亦盛行过密乘;且盛行小乘一切有部之迦湿弥罗国亦在北印度。故若谓南传纯巴利文小乘,北传梵文皆大乘者,殊不然也。要之、佛法于印度,大小显密皆曾普遍流行过,不过盛衰时期有早迟不同耳。至于佛说法所用文语,亦是随机而用,对典雅人即用典雅文语而说,对普通人即用通俗文语而说,故亦应梵、巴文同时并用。三、现行佛典之主要文字:大概原始佛教主要文字,即梵文与巴利文,后由梵、巴文而成汉文,即新疆等地古时亦有文字翻译经典流行;又由汉文而成日本文、朝鲜文等;由梵文汉文而译成西藏文,藏文而成蒙、满文等。此乃佛典流传于世之主要文字,致成种种经教典籍之差别。中国佛经,乃会合南北传梵文、巴利文而成之一大藏。此大藏中可分经、律、论、杂四藏,经藏中即有此大乘伽耶山顶经。此经即在伽耶山顶精舍说,因以为名。</P>

    <FONT face=宋体 size=3>  【释 经】  甲一 叙起分  乙一 证信序  丙一 闻时主处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顶精舍。  此中有四种证信:一、“如是我闻”,为亲闻证信。要结集流传此经,必须是从佛亲闻说法之弟子,然后方见确有渊源。如是者,即如此之义,谓如此之一部经也;我者,乃结集之人,对大众自称以区别之假名,非有我执之我,盖佛法深明无我,诸阿罗汉皆已除我执故;闻者,由耳根发耳识而缘声尘。谓如此一经是我从佛亲闻,非道听途说,或辗转传闻者可比。二、一时为说时证信。此一时,正是佛在伽耶山顶,诸大弟子聚集一处机教相叩之时;不确定其年月日时者,以佛法遍传于人间天上,而人世各国亦历法不同,纵记年月日仍难为标准,故但云一时,以明说此经确有年月日时耳。三、婆伽婆为说主证信。婆伽婆是梵音,或译为婆伽梵,或译为婆伽筏帝,乃佛尊称之一,因含义甚广故不翻译。智度论说,含有德、有名声、巧分别、能破四义;佛地论说含名称、端严、炽盛、尊贵、自在、吉祥六义。常诵佛十号中之世尊,即此译义也。婆伽婆或世尊等名,本通称十方诸佛,盖佛佛道同,诸佛皆圆满自利利他功德,同具十号;然此世界为释迦世尊化土,只有此独一无二之释迦佛,故但称佛或世尊即知是释迦牟尼佛也。四、伽耶城山顶精舍为说处证信。此经在何处说?即在伽耶山顶精舍中说。城依山建,以山名城,佛即住于山城顶上之精舍中也。本经之世亲释论,科为九分,此当其“序分”。  丙二 法会部众  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  此为同闻证信。前面虽有四重证信,但皆就结集者一人所历之境而言,假使有人对彼闻法者根本怀疑,则彼所说之证据俱为无效,必须更有同闻之人为证。譬如今之会议录,有地点,有时间,有主席,有记录,有会众,凡到会之大众均须签名,完备此必不可少之条件,方可令人生信。此中部众分二:一、比丘众,为佛内眷属众,常随佛学,与佛同住同威仪故,且皆已证阿罗汉果,故云大比丘也。二、菩萨众,为佛大眷属众,以大智大悲助佛弘化故。比丘,含义甚广,诸经论中解释,有三种义或五种义。其本义为乞士,舍离世间亲族资产,乞食以资生命;然此为乞士之外相,其内涵深义,在常随佛学乞法以资慧命。换言之,即出家求法之士。佛教譬一学校,出家众犹遵校规之住校学生,在家众犹走读旁听学生。众即僧伽,有和合之组织,各成部众,非同一故。此中一千比丘,即三迦叶及其弟子。其先皆是长发梵志,梵志即婆罗门教中出家修苦行以求生梵天为志者。现已从佛闻法得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果为无学果,如学满毕业之学生;初、二、三果名为有学,如巳获入学之学生。阿罗汉亦有三种义或五种义,乃至法华论中说十九种义,而根本义为应。如云多他阿伽陀、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即如来应正遍知。应有应供之义,平常误解应供之义,以为施主设供,我们即去应酬接受彼之供养,其实为有德者应当受供之义。盖佛与阿罗汉所修功德圆满,堪为世间福田,应当受人天供养也。诸漏已尽以下,言阿罗汉功德之相。所应断之烦恼已断,所应得之功德已得,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所有心思行为离一切颠倒,得大自在,而已达到究竟彼岸。按此经有天亲菩萨所造释论,名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元魏菩提留支译。于此无学,列有八种功德:一者、所作毕竟,即此经诸漏已尽;二者、毕竟于应作者已作,即经所作已办;三者、远离三昧障,即经舍诸重担;四者、舍离所受五阴业报,即经逮得己利;五者、证涅槃,即经尽诸有结;六者、过三界,即经正知解脱;七者、依不颠倒受教修行,即经心得自在;八者、如实修行四如意足,即经到于彼岸。论又云:‘阿罗汉者,能受信者所施物故,故名应供’。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此为大眷属众。其他译本,并列有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香象菩萨、勇施菩萨、勇修行智菩萨等名,及天龙八部等,此译略也。然无量二字,即可以略文而概括其广。菩萨二字,常人亦多误解,以凡泥塑木雕者为菩萨,甚至于玩具类之泥像等亦呼为泥菩萨;或以为必如观音、地藏等方可称为菩萨。不知菩萨是梵语之菩提萨埵,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此觉有情有二义:一、是自求大觉悟之有情,二、是以大慈大悲觉悟他有情,所谓普度众生者是。菩萨亦有程度高低不一,初发菩萨心即得称菩萨,此中乃有大威德神通智慧之大菩萨,故云摩诃萨──梵语摩诃萨埵,此云大有情。  以上明同闻证信中之比丘众与菩萨众。此二众,在今世佛教徒犹仿佛存之,依比丘律仪结成僧团乞食而住者,今锡兰、缅、暹等处行之,此可称为比丘众。西藏僧俗称喇嘛,其黄帽派亦先受持比丘戒律,但于学密法后,及红衣、白衣派多有不依比丘律制,依大乘法广修利世济人行者,此即近于菩萨众。在中国汉地常称出家人为和尚,实为尊敬出家人之称。从古即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在数旬间顿时接受,从不专遵行沙弥、比丘戒生活;而百丈立清规,自云:‘不离大小乘戒,不即大小乘戒’,而自成为一种特殊之出家众规范,今自其特殊处,即可称为和尚众。至于日本通称寺院僧侣为蒲塞,彼蒲塞一名,本为坊主,今可即作优婆塞、夷之义解。彼虽寺僧亦为一寺区信众之教化主,但非出家比丘,而略同在家菩萨,故皆娶妻置产而从事于社会文化公益事业,此可称为蒲塞众。今中国在家佛徒如居士林等,最应充分学习日本佛教徒,尤应学其净土真宗,以积极之精神护教弘法,发扬文化,建设社会各种事业。至于中国出家僧众,若单是和尚众,今已觉太空疏散弱,不足以应今世需要之佛教而生存;故出家者应先经过如锡兰等比丘生活及西藏之喇嘛生活以为基础,乃可成端拱无为之和尚众生活。予尝谓出家者,须经过最少二年多则十二年之学僧生活,完全在沙弥、比丘戒律僧团中修学佛法;次学喇嘛僧广修诸自利利他功德,能为社会国家作息灾、增益、除魔、度亡、祷雨、祈晴等法事──中国应赴经忏僧,改良之即摄属喇嘛僧,乃至医药工巧等事皆可随力为之;如此数十年后,方可成一和尚众长老僧,清高无事,而为人供养之福田。否则空腹高心,于佛法无以自利亦无可利于人,徒为社会诟病而遗害于佛教。此当论“所应闻弟子成就分”。  乙二 缘起序  丙一 三昧分  尔时、世尊得成正觉,其日未久,寂然宴坐,久于三昧,观察法界。  “尔时”、即在伽耶山顶诸阿罗汉无量菩萨聚集一堂之时。世尊,指释迦世尊,即前之婆伽婆,为人间天上最所尊崇,故称世尊。正觉,梵语中之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遍正觉,成正觉即是成佛。中国古时,以为最尊最贵而不可思议者莫过于道,故又译为成道。向未得者今已得,向未成者今已成,故云得成正觉。无上遍正觉与通称之觉不同,若迷途之人忽得一知之见,即以为觉,如觉今是而昨非,此种觉仍不免颠倒错误,随时变更,不能称为正觉;要到声闻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及辟支佛果等,方可以称正觉。但其觉犹未逼,不能普觉一切有情,不能觉过去未来长劫之事,不能知无量世界之事,故虽可称正觉,未能称遍正觉;至于诸大菩萨普度众生,则可称遍正觉矣,但其觉虽遍,其功德犹未臻圆极,如月光虽亦能遍全界,而不及日光之炽盛透明,不能谓之无上,要到成佛方名无上遍正觉。盖罗汉所得之智,不过妙观察智之一部分,而菩萨亦于妙观察、平等性智未圆满,合成所作智、大圆镜智名四智,惟佛一人圆满具足证得。修行是要断二障得四智,障断尽智圆成,果满三身,恩及群品,如是谓之成佛。依此而言,成佛实大不易!世尊说此经时,成正觉尚不久,自在菩提场金刚座上得成正觉已,三七日或云五七日、七七日受诸法乐,即到鹿野苑度五比丘,渐游化至伽耶山度三迦叶。此经即在度三迦叶以后所说,故有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大约在成佛后一年或数月之内,故云其日未久。寂然宴坐,此外形之定相,谓六根寂默威仪宁静也。入于三昧,此内心之定境。三昧具云三摩地,正译为定,义是等持──等者入定时心不浮不沉,不昏不散,住于平等,持者能保持心平等住故,此是定之通义。而定相应之德慧有深浅大小不同,佛有海印三昧,首楞严三昧等,由此引生名词甚多。因定由止息诸妄想得成,故又名奢摩他,又名三摩钵底──此云等至,三摩呬哆──此云等引,禅那──此云静虑。禅定通于凡夫、外道、二乘、菩萨及佛,此中是佛之定。但依佛之心而说,本常住于定,无有出入,此就现于人中之化身言,故亦同人类有行住坐卧语默动静,此时正入于静默之三昧。观察法界,此明定中智慧所起观察之境,超乎言说思量之上,不同普通散乱或错误的观察。尽宇宙凡一切可言说思量,若有形、若无形、若有为、若无为,皆名曰法。法界有三种义:一、界即性义,一切法性毕竟空,此法空性即法界;二、界即因义,法性本空不生不灭,而此万有诸法差别皆因缘生,宇宙无量诸法缘起之因,因即种子,一切种子即法界;三、法界即一切法总和相,以一法而总一切法统一切法,又非另有一法为统为总,即每一法皆总统一法,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界即界限之义,诸法皆不能越出每一法界限之外。  丙二 能观清净分  作是念言:‘我已证菩提,已得圣智慧,已办所应作,已舍诸重担,已出生死旷野,已舍于无明获于智明,已拔毒箭,已尽渴爱,已证法界,已击法鼓,已吹法螺,已建法幢,已舍离生死眼说于法眼,已闭恶道开众善道,已舍非田示诸福田。’此能观清净者,即反省能观察之自己已究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作是念言,我已证菩提。然在三昧何以有念?盖念即正念,佛常在三昧,亦常相应正愿、正念、正知等故。已得圣智慧者,即已得超出世间凡外等之出世间无漏智慧。已办所应作等,即自利功德圆满:已断尽贪嗔痴慢无明烦恼,出于生死旷野,得证法界真如。重担,即心中对于五蕴我我所之取求,不能放下,如重担在身;毒箭,即是凡外邪见或二乘之偏见;渴爱,即猛利之欲贪心:此所谓所应断者皆已断,所应得者皆已得也。已击法鼓等,即利他功德圆满:击法鼓,即转法轮;吹法螺,即降魔梵;建法幢,即摧邪外,生死眼,即妄想分别,能引人到生死之路故;法眼,即涅槃第一义谛,所谓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也;恶道,谓三恶道;善道,谓人天道及出世道之三十七品道,戒定慧道,六波罗密道;非田,谓非福田;诸邪外犯诸过失,不能福利群生者;若自利功德圆满,能使众生起信心以生诸功德者,故名福田。又按天亲释论,以证得菩提得圣智慧为总,将已办所应作以下分成十七种智慧,以示佛之所证得:一者、本愿满足故,如此经已办所应得。二者、舍离所取重担,如经已舍诸重担。三者、善断一切诸烦恼障,如经已出生死旷野。四者、善断一切智障,如经已舍无明。五者、证如实妙法,如经获于智明。六者、离一切邪箭,如经已拔毒箭。七者、离诸愿,如经已断渴爱。八者、成就出世间慧,如经已证法界。九者、转妙法轮,如经已击法鼓。十者、出无我妙声善能降伏一切诸魔,如经已吹法螺。十一者、善能降伏一切外道,如经已建法幢。十二者、善断一切诸结因缘,如经已舍离生死眼。十三者、说世间出世间妙法,如经说于法眼。十四者、善能远离颠倒取相,如经已闭恶道。十五者、转八圣道,如经开众善道。十六者、善能远离外道福田,如经已舍非田。十七者、示现三宝福田,如经示诸福田。如此依论对观,则其文义更明显矣。  丙三 所观法分  丁一 审观三法  我今审观如是之法,谁能现证、已证、当证?为身证耶?为心证乎?  再将所成就之菩提反省观察,如是之法即前所得之菩提功德法。谁能者,谓何法能证,何法曾证、何法今证、将来还有何法来证,是用身证、还用心证。如是应于能证、所证,身、心、菩提三法,遍审谛观。  丁二 身不可得  若身证者,身是顽钝,无觉无思,犹如草木墙壁瓦石,从于四大、父母所生,无常败坏散灭之法,必假涂洗衣食等缘而得存立。  若谓身能证菩提者,犹世执即身成彿。然身是物质,如草木瓦石顽钝无知觉,无思想造作之力,且由四大和合,托于父母精血不净而起,危弱不坚,污秽不净,必假饮食、汤药、衣食、房屋、资生众具,乃暂得存立,何能得彼清净无染常住真如之无上菩提?按释论列八种法示身不能证菩提,惟与本经次第稍异。一者、无作者,如经身是顽钝。二者、虚妄取相成就,如经犹如草木墙壁瓦石。三者、远离诸想,如经无觉无思。四者、以诸因缘和合故生,如经从于四大。五者、体不净,如经父母所生。六者、念不住,如经无常。七者、如危朽物不可常保,如经必假涂洗衣食等缘而得成立。八者、体是不实,如经败坏散灭之法故。  丁三 心不可得  若心证者,心如幻化,无相无形,无所依处,无所容受。  若谓心能证菩提者,犹世执即心是佛,但心无形相无处所,虚幻无实,觅心了不可得,又何从能证菩提?如神光二祖请达摩安心,达摩云:‘将心来与汝安’!神光当下觅心了不可得,而所有烦恼妄想心即消灭,豁然大悟。又如楞严经,佛因阿难七处征心,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心在何处,皆不可得。以上就身心二法明无能证者。  丁四 菩提不可得  又菩提者,随于世间而立名字,无音响,无形色,无成实,无相状,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过于三界,无有处所,不可见闻,不可忆念,离攀缘处,非戏论境,无所入,无文字,不可动摇,不可安立,绝于一切语言之道。  既无能证,亦无所证,以菩提的名字亦是随世间假立,依名求之,亦是虚妄分别,无有实体可得。况又无音响,无形色,无相状等,犹不及物质听之有声音,视之有形色等,故似有生成实质及一定相状,占有处所,有处所故可言去来。今此菩提者,过于三界,非见闻思忆境界,不可以善不善诸法分别。攀缘,即妄念分别;戏论,即假名分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不可安立,绝于一切言语之道。予此次到重庆时,说有四句偈,首两句是:‘身空莫即方成佛,佛本无成始即身’。成佛,即此中证菩提,若了身心空无可即,方成佛慧,佛菩提性本无成实,始即身空,适契此经无能所证之义。  丁五 无得而得  ‘而言现证、已证、当证,但惟名字虚妄分别,无生无起,无有体性,不可取,不可说,不可爱著,是中实无已成正觉、现成正觉、及当成者。若能如是无证无成,乃得名为成正觉耳。何以故?菩提者,离于一切变动相故’。  前言能证之身心不可得,所证之菩提不可得,然则如何而言证菩提耶?所言证者,亦是依世俗而说之假名,虚妄分别,无有实体。如是通达无能证之身心,无所证之菩提,无生无起,无相无性,不取不说,不爱不著,心缘寂寂,境智如如,一切无得,即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菩提清净寂静,离一切变动相故。予偈之后二句云:‘显密闲名今谢矣,不须明镜更添尘’。  甲二 答问分  乙一 文殊问  丙一 起分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知佛所念,而作是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诸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应云何住’?佛言:‘文殊师利!如菩提相,应如是住’。文殊菩萨以他心智,知佛心中起了如是观察菩提之念而发此问,若不知即不发问,不发问即无说此经之因缘,故曰起分。文殊师利,或译曼殊室利,都是梵语,此云妙德,玄奘法师翻妙吉祥。文殊,表大乘之根本无分别智,诸菩萨皆依之发心修行,故经中称文殊为七佛之师,或诸佛之师。盖大乘根本无分别智,即摩诃般若,般若为诸佛之母,不依般若不能成无漏福智,虽修诸善功德,不能证得清净法身。然佛心念境界甚深,所谓惟佛与佛乃能知之,何以文殊菩萨亦能知耶?盖大乘圣位可现菩萨身,亦可现佛身,故经中亦说文殊菩萨是过去劫龙种上尊王佛,久已成佛,今特现菩萨身以助释迦宣化。此中文殊能知佛念,可作两种义解:一、文殊已成佛故,二、佛为利益众生故加持文殊令知起问以便说法。又佛有时现身相或起心念,能令各类有情见知,如说有一次佛在山中起念,令一猕猴知之而生敬信。而作是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指前佛心中所观菩提相。此时佛在入定,文殊忽于众中发此问,他人皆莫明其妙,惟文殊与佛心心相印,了了明知耳。善男子善女人,乃具有善根之男子女人。善根者,即信、进、念、定、慧五根,或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或指过去或由现生已修有此善之根基而言。菩提心既无体性,何以能发起?又何以能令不退失不坏灭而相续安住?欲除时疑,因发此问。佛言:如菩提相应如是住;先总答一句。如菩提相无生无起,不可取著,不可安立,今发菩提心亦应如是住;若别有心趣菩提境,即住妄想,非住菩提。此时问答亦惟文殊与佛能知,大众仍不知所说何事,虽有问答等于无说,故须下文重为问答,方入说分。  丙二 说分  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何者是菩提相’?佛言:‘文殊师利!菩提相者,独超三界,虽随世俗而有名字,远离一切音声言说。诸菩萨众发趣菩提,从初发心则无所趣,是故文殊师利!诸善男子善女人应以远离发趣之心而住菩提。文殊师利!若诸菩萨能发趣于无所趣者,是则趣向菩提之道。文殊师利!趣于无自性,是趣向菩提;趣于无处所,是趣向菩提;趣于法界性,是趣向菩提;趣于一切法中无所执著,是趣向菩提;趣于实际无差别,是趣向菩提;趣于如镜中像、如光中影、如水中月、如热时焰,是趣向菩提’。  佛在上面总答一句,文殊已可了知,今为大众故再发问。佛言文殊师利,先呼其名而后告者,示亲切也。菩提相者,独超三界,以三界皆是名言假立也。显义名言,此对高等有情而用,至禽兽类亦是有言说声音表显其意义;然至虫蚁之类声音亦无,无色界天身器俱无,然各有心识表显其境,此心识为显境名言故。凡三界所表现者,皆虚妄分别识之相,此菩提相则非虚妄分别识相,故云独超三界。然既无相,何以又有此菩提名言?为随顺世俗有情之习惯,假立此名义而摄受化导,但诠旨之所在,则远离于一切言说,如指指月,月不在指。诸菩萨发菩提心者,此心当体空性即是菩提,故从初发心即远离发起心、趣求心,以无所趣而住菩提。昔有一学人问一禅师云:如何是佛?禅师很郑重的说:我为你说了你信不信呢?学人说:师乃大善知识,今既为说,何敢不信。禅师说:你就是佛。此学人当下了然承当。又问禅师如何保任?禅师说:一翳在目,空华乱坠。彼云保任,即此中所说住菩提,能远离发起趣求等妄分别心,即住菩提。前文总说,下文佛又再呼文殊之名而历举七义以告之。一、能趣于无所趣者是趣向菩提,盖第一义中,一切众生与诸佛本来平等性空,无二无别,体即是佛,若执凡圣差别,谓佛胜我劣,我趣佛果者,即是妄想昧却本性,即非是趣菩提。二、趣于无自性,即达因缘生法自性皆空。三、趣无处所者,明遍一切无别在处。四、趣于法界者,证真如法性得无分别智,即菩提心。五、趣于一切法中无所执著者,法即是物,凡可言说想念皆名为法,所谓言之有物。执一物即有一实在自体,如一桌子、一茶杯或一草一花乃至一地球一太阳,皆各有实体有自性,故有自他分立,可取著、可趣向,此落于虚妄想相之遍计所执。然诸法乃因缘所现幻相,由识心分别而设立假名,不可执为实有。若固执各自有实体,此法即不通于彼法,彼法亦不通于此法,互相障碍,如今之科学、哲学,必先有一基本安立之空间、时间格架,然后依之而发挥其原子、电子等说;又如造屋,必依地画图而后建立之:一有依据处所,即有立足之地,落于数量,有碍有对,故于法无所执著乃趣菩提矣。六、趣于观一切法如镜中像,如光中影,如水中月,如热时焰者,虽观境相了了分明,而知是幻现,不执为实物,或就四大、五阴观察以破人我执,或知一切法毕竟空不存丝毫能所取心除法我执,如金刚经观有为如梦幻泡影露电,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是趣向无上菩提。此一段,为佛答文殊根本要义,下皆文殊应问而答之差别说。  乙二 文殊答  丙一 答净月威光  丁一 依何处修何行  尔时、众中有天子名净月威光,白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士!诸菩萨摩诃萨修习何行?依何处修’?文殊师利菩萨言:‘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大悲行,依于一切众生处修’。净月天子又问言:‘菩萨大悲依何心起’?文殊师利菩萨言:‘菩萨大悲依无谄诳心起’。又问言:‘无谄诳心依何而起’?答言:‘无谄诳心依于一切众生平等心起’。又问:‘于一切众生平等心依何而起’?答言:‘依于入非一非异法性心起’。又问:‘入非一非异法性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深信心起’。又问:‘深信心依何而起’?答言:‘依菩提心起’。又问:‘菩提心依何而起’?答言:‘依六波罗密起’。又问:‘六波罗密依何而起’?答言:‘依方便慧起’。又问:‘方便慧依何而起’?答言:‘依不放逸起’。又问:‘不放逸依何而起’?答言:‘依三种净行起’。又问:‘三种净行依何而起’?答言:‘依十善业道起’。又问:‘十善业道依何而起’?答言:‘依持净戒起’。又问:‘持净戒依何而起’。答言:‘依如理思惟起’。又问:‘如理思惟依何而起’?答言:‘依观察心起’。又问:‘观察心依何而起’。答言:‘从忆持不忘起’。  此中先问后答,如文可知。文殊以无碍乐说辩才答净月威光天子问,以十四种次第说上上胜胜之法。此中天子亦是已发菩提心者,因闻佛告文殊发趣菩提之义,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