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经心印疏最新章节!

    大清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将释此经。义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分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显示宗趣。七部类处会。八传译时代。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一教起因缘

    盖圣人设教。必有由致。非无故而然也。故曰。因缘若至。其理自彰。良有以焉。然则因缘亦有总别。一总者。谓佛圣教。无非酬因酬请。显理度生。即我如来住世四十九年。始自鹿苑。终至金河。于其中间三百余会。或时谈性。或时论相。或时道有。或时说空。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故法华云。诸佛出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者。即开示悟入一切众生佛之知见者是。此诸教之总因缘也。二别者。谓诸教因缘各有不同。故名为别。若据本经。别有十种。一欲破外道诸邪见故。二欲回小乘令入大故。三令权位不迷空故。四令悟明二谛。证入中道。生正见故。五显佛胜德。生净信故。六欲令发大菩提心故。七令修菩萨深广行故。八令断一切深重障故。九令得菩提无上果故。十流传后代。益众生故。由此因缘。故起斯教也。

    ○二藏教分摄

    盖佛之法。不出三藏二藏。四教五教。十二分以收摄之。言三藏者。一修多罗。此名契经。二毗柰耶。此名调伏。三阿毗昙。此名对治。言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若论所摄。此经于三藏。正属经藏。兼通律论。以戒生净信故。论诘辩析故。于二藏中。正属菩萨。亦兼声闻。以激小回心故。言教摄者。西竺东夏。古今高宿。判教多途。始自后魏菩提留支。判一音教。次后则有一十八家。各有理据。庄严圣教。难以枚举。于今海内。唯有二宗。一天台四教。所谓藏通别圆。此正别摄。兼亦容三。不定回心故。扬大抑小故。离即俱非故。二贤首五教。所谓小始终顿圆。此经始教正摄。余四亦通。以离相见佛。乃终顿义。余二如前。十二分者。即九小三大通相。十二分教。兼正可知。故不繁述。

    ○三义理分齐

    如来接物。不无文言。既落文言。则有义理。义者。文之实也。理者。言之主也。又义者。相也。理者。体也。盖圣人之言教也。义以析之。理以统之。理虽是一。而逐机遂有浅深。义固多方。而归理则无别体。是则诸经义理既有浅深。而欲明经旨者。若不辩别。何以知其分齐所诣乎。然约法本末生起。显分齐者。依起信论。有五重浅深。亦不离前五教。但此则从深至浅。彼则自浅向深。故不同耳。

    初唯一心为本源。即一真法界。该四法界。此圆教分齐也。

    二依一心开二门。即该二教。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也。二者心生灭门。所谓如来藏。与生灭和合。名阿赖耶识。即终教分齐也。

    三者依此识明二义。一觉义。谓心体离念等。二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动等。

    四依后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

    五依最后生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即始教分齐。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三四。小教分齐。五六。人天分齐也。

    若于此五中。定本经分齐者。正属始教空门。空理。如离相见佛。大身非大身。色相非色相等。然辞虽正演空门。而义实兼含终顿圆也。以始义初彰。一一空诸所有。终义许凡有心者。皆可作佛。顿义一念不生。圆义不可思议。而余一一激小。令生耻慕。与大同途。此大概之分齐也。

    ○四教所被机

    教。乃圣人示下之言。机。即九法界所被之机。然则有通有局。通则普利三根。局则不无拣别。设以局论。此经正被菩萨。以经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复有人。得闻此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此经唯被大机。然于义求。亦兼凡小。何谓。以此经虽属大乘。若不兼利。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恐成虚语。而经中亦谈胎卵湿化。十种类生。以及小乘四果名目。于结经处。且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以是故知兼被小也。

    ○五教体浅深

    所谓教体者。亦有能诠所诠。能诠体者。即音声语言。名句文身。故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者是也。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身者。文即是字。能为名句。二所依故。若以本经而论。则首从如是。终至奉行。皆为能诠之教体也。所诠体者。即无住真心。实相般若是也。以众生日用而不知。大觉悟之而为说。能所并释。合为教体。故知此经能诠所诠。皆深而非浅也。

    ○六显示宗趣

    言宗趣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若据本经。显宗示趣。则有总有别。总者以三种般若为宗。三德秘藏为趣。别则有三。一教义。谓文字般若为宗。实相.观照为趣。二理智。以真空妙理为宗。实相般若为趣。三因果。以发菩提心为宗。证涅槃果为趣。斯则略示本经之宗趣也。

    ○七部类处会

    此般若经。名虽八部。约类有十。一大般若六百卷。二放光三十卷。三摩诃三十卷。四光赞十卷。五道行十卷。六小品十卷。七胜天王所说七卷。八仁王二卷。九实相一卷。十文殊所说一卷。皆本部之同类也。处会者。即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园七会。三他化天摩尼宝藏殿一会。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一会。此经乃第二处第三会也。然独置金刚二字者。拣非余九。以故本经在六百卷中。正当五百七十七卷。祇园七分中之第三分也。

    ○八传译时代

    此经自传我国。凡有五代。六师翻译。一罗什于姚秦时。居草堂寺。译名金刚般若。二菩提留支。于元魏时。住永宁寺。译与什同名。三真谛于陈朝。住广州制止寺。译名亦同上。四笈多于隋朝。住东都上林园。译名金刚能断般若。五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还国。文帝迎住西京弘福寺。译名能断金刚般若。六义净于天后证圣乙未还国。至睿宗景云二年。译与奘师同。今所传本。乃罗什弘始四年居草堂寺译者也。

    ○九总释名题

    分二。一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语?拆罗。此云金刚。具有三义。谓坚.利.明也。以此宝其体最坚。一切物不能坏。其用极利。能坏一切物。其相光明。金中最刚。故名金刚。有谓色如紫石英。状若荞麦棱。即力士所执之杵也。

    梵语般若。此云妙智。亦翻妙慧。合而言之曰智慧。以智彻诸法实相。慧了诸法真空。然义有三。谓实相。观照。文字也。设取金刚三义。以喻般若三种者。一坚。喻实相般若之体。虽经多劫。升沉三界。往返六道。未曾欠缺。故云坚也。二利。喻观照般若之用。谓此显时。能照万法。当体全空。故云利也。三明。喻文字般若之相。以其能诠实相.观照。令得显现。故云明也。由斯三义。故举金刚以喻般若。则般若乃智慧之梵音。金刚即般若之正喻。以故华梵双彰。法喻并举。曰金刚般若。

    梵语波罗蜜。此翻彼岸到。乃顺天竺之语。若依我国。当云到彼岸。意谓此经是到彼岸之智慧也。盖彼岸者。指涅槃而言。即离二种生死之此岸。渡二障烦恼之中流。到二种转依之彼岸也。

    经者。径也。谓一切贤圣能依此修。即成佛作祖之捷径也。

    梵语欲底修多罗。此云契经。谓诠显义理。契合人心。乃契理契机之教。拣非此方儒道等经。若据诸经论释。其义实繁。要而言之。不出于四。所谓贯.摄.常.法。以能贯穿所说之义。摄持所化之机。三世不易为常。十界同遵曰法。具斯诸义。故称为经。

    然上七字为所诠。属别。下一字为能诠。属通。此于七种立题。为喻法立题。二种立题。乃佛自立也。

    △二人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标代也。三藏。经律论也。所谓经契一心。律规三业。论甄邪正。法即轨则之义。师乃模范之称。以三藏之法。自师而师人。故曰三藏法师。梵语鸠摩罗。此云童寿。谓童年而有耆德。什乃华言。即善识此方文字之称。华梵合举。故曰罗什。然师始末。备载本传。兹不繁引。译者易也。谓易天竺之语。而为华夏之言。以周制有掌四方之官。北方名译。今翻西语。而曰译者。由汉世多事北方。而译人兼善西语。因以称焉。

    ○十别解经文

    三(此准道安。经无丰约。悉分为三。谓序.正.流通者是也)。

    一序分二。一通序。

    (将释此序。义分为二。一明建立之因。二明建立之意)。

    (建立因者。正明如是等言。因何而立。盖当金河顾命之初。鹤树潜辉之际。阿难悲哀。时有无贫尊者。语阿难言。汝是持佛法人。且须裁抑。宜当往佛。请问后事。阿难曰。云何后事。尊者答曰。世尊在日。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谁为师。世尊在日。依世尊住。世尊灭后。依何而住。恶性比丘。佛在之日。佛自调伏。佛灭度后。如何调伏。遐益当来。理宜结集。一切经首。应置何语。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佛答之曰。我灭度后。依四念处住。以戒为师。默摈恶性比丘。一切经首。皆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此正第四问也)。

    (建立之意者。亦有三。一断疑故。乃结集时。阿难升座欲宣佛语。感得相好同佛。尔时众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说法。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故举如是我闻等。则三疑顿断。二息诤故。若不推从于佛。言自制作。则诸罗汉。德业颇齐。未免诤论。今称佛说。何诤之有。三异邪故。不同外道。经初安阿欧二字。盖阿者言无。欧者言有。彼谓万法虽多。不出有无。置之经初。以之为吉。以初吉故。令中后亦吉。今则不尔。故云异邪)。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通序者。诸经通有。以证信故。然此如是。诸经不同。如是亦异。有谓诸佛说法。无非显如。唯如为是。除如之外。了无片法可谈。或曰。有无不二为如。如非有无为是。又云不异为如。无非曰是。皆泛言之也。今据本经。当以实相.观照为如。文字般若为是。良以实相.观照。二而不二。体用如如。故名为如。文字性空。不即文字。不离文字。故名曰是。

    我者。阿难自谓也。然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神我。三二乘假我。四法身真我。此于四种中。正属第三假我。盖阿难已达我空。实不计执。以随世谛。假立宾主。乃称于我。

    闻。谓耳根发识。名之曰闻。问。既耳根发识。合云耳闻。何经不然。答。耳是六根之别。我乃一身之总。废别从总。故曰我闻。

    一时者。即师资合会。说听究竟。唯一无二之时。良以殊方纪历不同。上下延促不定。横则四洲差别。竖则三界悬殊。故但云。说此经之一时也。

    梵语佛陀耶。此云觉者。谓自觉.觉他.觉满也。自觉。异凡夫之不觉。觉他。拣二乘之独觉。觉满。拣菩萨之未满。是以三觉俱圆。万德皆满。故称为佛。

    在者。如天子所至。即曰行在。故佛至处。亦名在也。

    舍卫梵语。此云闻物。亦名丰德。又云名称。以具五欲.财宝.多闻.解脱.文彩风流.远闻诸国故。乃波斯匿王之都也。

    祗。即祗陀。此云战胜。因波斯匿王于外国交兵。得胜之日。生此太子。因赐是名。以志喜也。如此方叔孙胜敌。以名其子。树乃所施也。

    梵语须达多。此云乐施。今言给孤独者。以能周给幼无父。而老无子者也。不言鳏寡者。以二该二故。盖舍卫王臣。先未知佛。因须达多为儿聘妇入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家。时珊檀那中夜而起。庄严舍宅。营办肴膳。须达闻已。即起问言。大士欲请国王。为婚姻之会耶。答言请佛无上法王。须达闻已。身毛皆竖。复问何以名佛。珊檀那遂广为说佛功德。须达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无上。今在何所。珊檀那曰。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尔时达多。遂往见佛。佛为说法。达多闻已。获须陀洹。因请佛曰。惟愿临顾。至舍卫国。受我微供。世尊受请。达多回国。布金买园。祗陀因而发心施树。故云祗树给孤独园也。然须达是正施主。祗陀为助成。今树先园后者何也。以祗陀乃储君。须达是臣佐。礼别尊卑之故耳。

    与者。同也。大谓名高德重。为天王大人之所敬也。

    比丘梵语。此云乞士。亦云怖魔。又云破恶。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盖和有二。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无为。二事和。有六。谓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也。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成道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兼徒一千。复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徒一百。更度耶舍长者子五十人。今略五人者。举大数耳。此等诸人。先事外道。勤劳无益。一见如来。便登圣果。以此感恩。誓常随侍。所谓常随众也。正易所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者是也。

    俱者。一时一住。皆同在也。

    若准古说六种成就者。如是乃信成就。以信者则是事如是。不信则是事不如是。所以五十圣位。十信居先。十一善法。信心为首。故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又曰。佛法如大海。非信莫能入。故知信心之前。别无胜法。纵能信如是经。闻根不利。信亦奚为。能信能闻。非时可说。徒生景仰。时可说法。无说法主。此道难闻。纵有法主。无处可居。亦难行道。虽有其处。设无听众。不成法会。必须六种辏集。佛事方兴。故云成就。则此六种为能成就。而向下经文。皆所成就也。

    △二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别序者。别序一经发起之由。为正宗之前导也。此佛就一切众生日用寻常。去来动静。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直显真心本体。以明无往而非无住真心之妙用。无法不具实相般若之本体。所以假此乞食。发起斯经。不过要人向日用中。识得自己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则能事毕矣。

    尔时者。即当尔佛住祗园统众行道之时也。

    世有三。谓情世。器世。至真觉世。又有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总之情与无情。世出世间。靡不尊重。故曰世尊。

    时者。日有十二。分为四食。一丑寅卯。诸天食时。二辰巳午。人间食时。三未申酉。畜生食时。四戌亥子。鬼神食时。佛制出家之士。应法人天。过午不食。今食时者。即日初分也。

    衣者。佛有三衣。一安陀会。名作务衣。二郁多罗僧。名入众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以其制法水田见生福故。著者。以入城乞食。即僧伽黎也。

    具云钵多罗。此翻应量器。谓体色量三。皆应法故。即过去维卫佛所遗。绀琉璃宝钵。乃四天王取而献者。

    自园进城名入。地广人稠曰大。防非御侮为城。

    乞食者。佛教比丘行头陀行。清净活命。了寄残生。离四邪命也。

    次第者。不拣贫富。无分净秽。挨次而乞也。已者。不论有缘无缘。七家则已。又或不限人家。满钵则已。

    还谓还出舍卫至本处。即归到祗园也。将所化饭食之既讫。即收其衣钵。净其手足。敷其所座而坐之也。此言世尊去来行住。吃饭穿衣。日用寻常。与人无异。一段本地风光。莫非全体大用。其柰诸人终日昏昏。只知穿街过巷。觅食求衣。要且不识他是阿谁。甘作饭囊衣袈。走肉行尸。殊为可惜。是以如来即日用事而示之也。此为后文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之章本耳。

    有释为戒定发起者。义固甚佳。然于下文气似不贯。且空生希有之赞。似亦难于安插。何则。戒定行持。罗汉常事。何希之有。然空生之所以道希有者。非无故也。盖空生平日。但念空无相无作。所以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将谓佛道常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忽然今日。见我世尊。恁么举动。触着鼻孔。始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方信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于斯荐得无住妙用。实相本体。即在日用寻常。去来出入。动静往还。吃饭穿衣处也。以故向下即从座起。走向佛前。无别可说。只得道个呀。希有世尊。此正冷灰里一声豆爆也。

    △二正宗分二。首示降住其心历彰般若妙用二。一善吉请益二。一请益之仪。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

    上序分者。即序如来与众生共有此金刚般若。不离日用中也。此正宗者。乃当机窥见如来动静。已知佛法无多。意欲普利今后。未免请问。形于言辞。以故有此正说也。时者。适当乞食还园。洗足安坐之时也。

    梵语须菩提。亦名苏补底。此云空生。或云善现。又名善吉。有云妙生。并善实者。以初生时。宝藏顿空。相者占之。此子善吉。七日之后。家珍复现。故云善现。因含多义。存梵不翻。长老者。以其德腊俱高也。乃舍卫国人。鸠留长者之子。解空第一。在般若会上。转教菩萨。故为当机发起此经。正穷子喻中。密遣二人者是矣。设以本论。则久证青龙陀果。久悟般若真空。乃为辅化权示。如此今在大众之中。即从本座而起者。以师资之道。尊卑颇殊。欲有所请不可坐问。偏袒右肩者。乃彼方仪制。以表敬也。此中事释可知。若以理释。则袒肩以示权。膝地而显实。合权实二边之掌。印中道一味之心。修敬既毕。自合陈词。故云而白等。上之起座。即身业。恭敬乃意业。而白下。方是口业。此明三业虔诚。而请问也。

    然即之一字。正是描写尊者绝无沾滞踊跃之状。直出人天众前。扬眉吐气。自不同于如聋若哑。唯除粪秽。默受弹呵。去花拜座之时矣。所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二请益之辞二。一赞益。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希有者。准古解则有四种。谓时希有。处希有。德希有。事希有。可谓详矣。然在本经。似无交涉。兹亦不辩。且道尊者才来启请。如来尚未开口。见个甚么道理。便赞希有。聻。莫是世尊成道说法。度众生之希有么。不见道。未离兜率。已降皇宫。未出母胎。度人已毕。若待今日赞叹。奚啻鹞子过新罗。是剑去许久。方才刻舟。要知今日之赞希有者。乃算空生具一只眼。向世尊举止动静处窥见一班。故出海众之前。而赞希有也。其意有二。首谓于庸言庸行处。示奇特事。可谓希世所有之者。次则自己向穿衣吃饭处。讨得个下落。这段消息。从未知有。今始悟得。故曰。希有。

    如来者。十号之一。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善护念者。若据古解。依根熟未熟等释。义亦甚佳。似无不可。但此经以五时设教而论。斯当转教付财之时。与义推求。理或欠妥。今准法华经信解品。空生等呈解之词。释此护念付嘱。言护者。即彼经云。我虽年朽。犹故贪惜者是也。念者。即彼经云。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者是也。付者。即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者是也。嘱者。即彼经云。佛敕我等说最上道。修习此者。当得作佛是也。而言善护善付者。即彼经云。诸法之王。能为下劣忍于斯事。取相凡夫随意为说者是也。问。设据此释。菩萨二字。云何消释。答。菩萨声闻。在发心大小。所以有此二名。今既舍小归大。欲发阿耨菩提心者。岂可更以声闻而目之哉。是以即声闻而菩萨也。如十六王子。未闻法华以前。止名沙弥。既闻法华之后。则曰菩萨。亦此意也。然此二句。正释上之希有。所以言我世尊。自华严至今。数十年来。调护时机。深心爱念。欲人向动用处。识取家珍。不离眉端足下。空生此际。一旦豁然。喜解非常。是故赞言。希有世尊。可谓加护爱念。委付叮嘱。善而又善者也。正谓今在般若会上。转教付财。将大付小。嘱小化大之意耳。盖将大付小。不过引小入大。嘱小化大。无非以大激小。皆如来之方便护念也。以此观之。则如来之用心。诚可谓善矣。当机曰。善护念。善付嘱者。良有以焉。

    △二正请。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既悟得此理。极口称赞。兹复发问者何也。以前无言之道。自非上根利智。莫克领略。便作寻常错过。故尊者恐负如来意旨。曲为时机。故兴斯问。善男子善女人。总该僧俗七众八部三乘人等。发。谓发起。阿耨等梵语。此云无上正等正觉。盖空生意谓设有善男信女要发无上心者。不知可有个甚么法。聻。然即此心欲契实相般若之理。先向那里安住。聻。又且此心欲起观照般若之时。其奈妄想多端。如狂猿升木。上下攀缘。似痴蝇逐秽。去来不舍。怎生降伏。聻。此中三问。以发菩提为主。故前半卷答二三两问。后半卷答初问也。

    △二如来许示三。一印赞许说。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盖世尊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无知音可语。故自华严以至今日。有怀未吐。兹向祗园会上。撞着空生。觌面问来。恰好抓着痒处。以故老汉通身畅快。所以满口称叹曰。善哉善哉。言善会佛心。善为说辞。所谓善而又善者也。故仍呼其名而告之曰。须菩提。你适才赞这两句。果为的当。即是启请三问。亦甚要紧。可谓一字不差。皆合吾意。遂印之曰。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善付嘱也。似你这样人。始可与言斯道矣。故曰。汝今谛听。吾当为尔分别解说。要发阿耨菩提心的道理。然则亦不过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而已。

    此中如是二字。应通三释。其义始足。一约理。二指前。三开后。且约理释如是者。众生诸佛。本自如如。所谓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也。设廓而论之。则内而根身。外而器界。无非真如。咸是实相。故言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华。无非般若。此显世出世间无一法不是。无一法不如。以明如是也。若约指前。则空生已解如来作用。盖如来说。你也不必裁剪须眉。扭捏鼻孔。另寻住降方法。就如我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这就是了。以此而住。无非安住。即是而降。无往弗降。此明无住之住。是真安住。不降之降。即真降伏。故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约开后者。即指后文广略详示也。

    △二领旨复请。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当机称解空第一。慧命长老。以此观之。名不虚传。何则。一闻如是之旨。即便对曰。唯。乃信之极而无疑也。老子有言。唯之与阿。相去几何。释曰。礼对曰唯。野对曰阿。此礼对也。又儒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亦此意也。然则至此当机始问云何云何。如来竟答如是如是者。正所谓傍敲正打。将一卷无言般若。已向诸人重重发挥了也。故空生直对曰唯者。乃是一肩担却。全身负荷了也。所谓烧尾鼓浪成龙去。鰕蟹犹然努眼睛。然之一字。在尊者意。谓我则虽然如是。其奈诸人尚未荐取。伏愿如来还要细说。我亦愿闻。则是向下一卷经文。无非为努眼者。重伸注脚而已。

    △三正为开示二。一明降住其心二。一略示降住二。一略示降心离相。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以言显无言。而教降心之方法也。前来佛所印证当机者。以其见解不谬耳。然问发心住降。则曰善男子善女人者。正见空生作略。借秦为喻。假人而成己也。意谓未发大心之时。则厌弃生死。趋向涅槃。是以生死涅槃为实。即住著于生死涅槃。不得解脱。设发大心。云何应住。即如我住偏真。如何舍偏真而安住实相。聻。此正暗为自己安身立命处。乃自利之问也。又未发大心之时。唯求自度。不欲度人。知见偏枯。志意狭小。以故变易生死不断。无明住地犹存。今设发大心。云何令其断除变易。降伏无明。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聻。此问度生边事。乃利他之问也。故佛呼名而告之曰。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诸者。其义有二。一约能发心男女等机。众多不一故。二约四十位修心菩萨。类多不一故。

    梵语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谓觉机分证。识情未尽故。摩诃言大。其义有七。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经大时。七证大果。具斯七大。故名摩诃萨也。问。当机问时。止曰善男子等。如何答处。却曰菩萨。答。大心未发。即是凡夫。既发大心。即名菩萨。在当机约未发心时问。如来约已发心后答。应者。当也。宜也。此中如是。于前稍异。乃承上指下之词。往后经中凡言如是处。非有意于上。即有意于下。读者须知。此一句正承前指后也。

    所有者。略举十方三界处所。盖处所。为能生能有。众生为所生所有也。一切者。乃总该之词。类即类趣。谓杂趣同形。各从其类。即通指十类也。梵语仆呼善那。此云众生。以从五蕴和合中生故。今详十种。且约横竖发明。先横详类趣。准楞严经。皆以妄想建立。若卵生者。经云。卵惟想生。略如鱼鸟龟蛇之类。因飞沉乱想。和合气成。若胎生者。经云。胎因情有。略如人畜龙仙之类。因横竖乱想。爱情滋染而有。若湿生者。经云。湿因合感。略如含蠢蠕动之类。乃翻覆乱想所成。若化生者。经云。化以离应。略如转蜕飞行之类。此属新故乱想所成。若有色者。经云。休咎精明。有色可见者。乃精耀乱想所成。若无色者。经云。空散消沉。无色之可见者。乃阴隐妄想所成。若有想者。经云。神鬼精灵。乃罔象虚无妄想所成。若无想者。经云。精神化为土木。为枯稿妄想所成。若非有想者。经云。如蒲卢等。异质相成。因合妄而有。若非无想者。经云。如土枭等。负块为儿。子成。父母俱遭其食。此因怨害妄想而有。然此十种。不出色心。约色。即有色无色。约心。即有想无想。弘法菩萨。若识得色从心现。心亦妄生。正觉现前。众生界尽。更有何生之可度。何心之不可降哉。

    次竖论三界。胎卵湿三。唯居欲界。化生三界通具。有色。止欲界四禅。无色。属空无边处。有想。即识无边处。无想。乃无所有处。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乃非非想处是也。

    我者。佛代菩萨而称也。皆者。总前十类也。今谓使令。入谓证入。涅槃略梵。具云摩诃波利昵嚩喃。此云大圆寂。以众德皆圆。诸妄俱寂。亦云大灭度。即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也。又灭二障。度二死也。亦云无为。离生灭故。又云安隐。最寂静故。总之一真法界。约圣与凡。而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此即实相真如之理。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虽在生死烦恼。其性本自寂然。二.有余依涅槃。是将慧焰烧烦恼薪。虽断见思。尚余最后身智。为分断生死苦依。故名有余依也。三.无余依涅槃。以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无有余依。故名无余依。今说无余。正指此也。四.无住处涅槃。即生死与涅槃。二俱不住。故云无住。如上四种。凡夫惟一。声闻有二。菩萨获三。唯佛具四。

    此如是。乃承上言也。实无者。即起信论云。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又般若经云。以诸有情。本性净故。彼从本来。无所有故。则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良可味焉。以众生性空。生佛体同故也。又以一切众生本性寂灭。无灭可灭。本来是佛。无佛新成。故云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乃反显徴释之词。言菩萨若以我为能度。即着我相。彼为所度。即着人相。能度所度。历然相对。即众生相。有法授受。恋着不舍。犹如命根。即寿者相。故辅行云。我以计内。人以计外。众生以续前为义。寿者以趣后为能。如是四相不除。不惟所度不普。即能度者。心亦难降。故云菩萨有我等相者。即非菩萨。问。当机启请。先菩提。次安住。后降伏。如来答。则自后而前者何也。答。空生向来惯习。唯知慕果修因。故问亦急于证理。是以由菩提而住降也。如来因其发心向大。贵乎先历事行。而住理自在其中。故反其问而答之。良有以焉。

    △二略示住心无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此如来再召当机。于降心之后而示住心也。复。谓重复。次。谓次第。于法之法。即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法则摄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有为无为。色心诸法也。应者。诫勉之词。无所住者。正教不住一切有无等法也。以不住有。入尘劳而不作生死之念。不住无。居寂灭而不起涅槃之见。是则染净色心。一切不住。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无。不惟不住无。亦且不住无无。正是百华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故云无所住也。所谓下。详明六尘为所施之物。此由内不住我。外不住人。故中间不住所施之物。以故向下结归则曰。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此相之一字。即上来有无诸相也。言不住者。正是无住行施。三轮体空也。

    何以故下徴起。恐谓无住。云何有福。因借虚空为喻。试问当机。令知虚空不可思量。则以法合云。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所获福德。亦复如是。犹若虚空之不可思量也。故结劝曰。须菩提。若是菩萨但欲住心者。当如我之所教。须识无住之住。乃真住也。

    以上二章。略答云何应住。云何降伏也。盖前章是教诸菩萨应度众生。行法布施。修人空观。遣去我执。此章是教诸菩萨于尘无住。行清净施。修法空观。遣去法.非法执。自此至果报不可思议。无非展转扩充。以显离相无住之旨也。问。凡为菩萨。当广行万行。此中唯言布施何耶。答。不见道。资生无畏法。檀义摄于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若以是推。则开一施为三檀。开三檀成六度。广六度为万行。设约而收之。则万行不出六度。六度不过三檀。三檀不出一布施耳。

    △二广详降住二。一约佛法广释降心离相三。一佛身离相三。一正明离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以上善吉请益。如来许示。一往至此。理虽明了。未识当机解与不解。但恐说时似悟。对境还迷。故我世尊。换个话头试他一试。正所谓水将竿探。人将语探也。所以将因中度生离相之事。却以果上成佛身相勘验者。正欲看伊道有道无。设或以身相为有。则伊降心离相之旨。尚未领略。若是说无。则渠降心之法。稍有相应。故此问云。须菩提。于汝意地之下。作云何晓解。你道即今如来果可以丈六之身。三十二相。即此就说是见如来了么。盖不之一字。正审问之词。乃世尊之探竿也。向下可见空生是个细作。见我如来这一问有些古怪。就如水上葫芦。捺着便转。即对之曰。不也。世尊。此正领前开示离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盖如来身者。即法身也。以法身离相。所谓离生死相。离涅槃相。不住于有。亦不住无。故曰。法身清净。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令人捞摸不得。捉拿不得。即口欲谈而词丧。虽心将缘而虑忘。岂可以现前的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而目之哉。良以三十二相。固虽超胜天人。然而未免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尚属生灭。不同乎法身。不生不灭故也。何所以故。乃徴释之词。盖如来所说非身之身。乃清净法身也。如来所说之相。乃非相之真相也。而现前如来所问之身相。不过随机应现。丈六之身。三十二相。岂可即执是以为法身真相哉。意谓真实法身。即非身相之可见也。

    须知不可以三字。并即非二字。皆当机妙悟。正合离相之旨。故如来见当机所见不谬。喜其气分相投。即推门落臼而就之曰。须菩提。你要知道。不惟佛身是为如此。即世出世间。一切依正染净色心。但凡所有之相。亦皆类此。虚而不实。妄而非真。故下二句。是令尊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以其当机虽则解事知音。然于夜明帘外。犹欠转身一步。设以为是。未免堕无为坑。生断灭见矣。故后文云。若作是念。诸法断灭。所以进之曰。若能见得诸相非相。亦不必离诸相。另寻法身真相。须知当体即是如来清净法身。真实之相也。此因空生已会离相之旨。恐能离有。未能离无。然舍有之无。如逃峰赴壑。二皆不免于患。故言即见等。即之一字。乃教尊者就中从事耳。意谓既能了得诸相非相。亦不必拨去诸相。不妨即诸相而见如来也。

    △二兼示殊胜二。一善吉疑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盖离相见佛尊者已知。今闻如来微妙开示。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语。当机到此。见其愈入愈深。凑泊不上。故发斯问。颇有者。轻可之辞。即可能有也。言者。直发其词也。说者。细析其义也。章者。节取其篇也。句者。辏成其文也。实信者。乃中心诚服。谛了无疑。不之一字。正疑信关头。意谓闻是上来世尊所谈言说章句。还可有人真实生信也无。以实信非率尔泛泛者也。

    △二如来诫说二。一诫答。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此如来直诃而诫勉之曰。须菩提。莫作是说。莫者。禁止之词。即莫谓秦无人之莫也。是说。即指生实信不之说。所谓一言而丧。一言而兴。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虽然法固深微。要知岂无信者。不唯现前不无。乃至当来亦有。但非小根劣机而能领略。然有持戒修福慧者。自能信为真实也。

    五百岁者。法轮预记云。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万年。初五百岁。解脱坚固。二五百岁。禅定坚固。三五百岁。多闻坚固。四五百岁。塔寺坚固。五五百岁。斗诤坚固。今言后者。第五五百岁也。戒者。防非止恶为义。以外防七支之非。内止三毒之恶。又戒有三。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修福者。义亦兼慧。但文略耳。举持戒。则三学通摄。言福慧。则六度全该。此中有持戒之有。能生信之信。此为实之实。正酬尊者颇有之有。生实之实。信不之信也。

    △二说胜二。一能信人善根殊胜。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此当知下。正明能信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这个人。要知此人。非于一二佛边。种得的善根。乃是从无量千万佛所。种得来的善根。正言事佛多。而善根深也。此善根二字。设依相宗。即无贪等三。为善根也。若准本经。即阿耨菩提之心。乃万善之根也。闻是下。正言闻是上来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之章句。乃至者。超略之辞。意谓不在值佛多。种善深。即一念净信。获福亦然。盖一念者。正心空境寂。万虑销融。不杂余缘。唯观实相。即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净信者。不起有为见。不作无为解。真俗一齐捐。圣凡悉平等。方名净信。苟能一念信佛所说。即诸相而显实相之旨。此人行止动静。则为如来三达洞照以尽知。五眼圆观而尽见也。是诸众生。即指此净信之人。得如是无量福德者。指前事佛多种善深的一样。同于虚空之不可量也。而此净信之福。亦复如是。

    △二所信义离相殊胜二。一顺释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此正顺释。徴明一念净信。即同见佛多种善深者。此何以故。聻。盖是众生已无四相。故能如是。言无复者。不更不再之义也。既无复我等四相。则我空也。法相者。若依本经而论。即上之言说章句也。今言无者。即文字性空。故云无法相。乃法空也。亦无非法相者。正净名所谓。无离文字而说解脱。即俱空也。是知净信一念。顿足三空。岂可轻率。而言颇有乎。

    △二转释所以。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此因上章顺释能空我法等四相。始成一念净信。故此节将我法等四相。一一转释。意谓以何意故。定要空去四相。方为一念净信者何也。以诸众生若无净信。设生一念取着。则有许多葛藤。故云若心取相。即着我等四相。此转释上无复我相等。正言若取因中度生离相。及取果上之佛身离相之相。虽是极好消息。未免犹有沾滞在。亦不能称乎净信也。何则。一有取着。何异世间凡夫外道之著相者。是以若心有取。即着四相。则不得谓之净信。仍属我执未忘也。若取法相等者。此转释上无法相一句。谓佛灭度后。设有众生虽不执我。然取法相。如本经以菩提心。将谓有法可发。于文字般若言说章句。而生希取之心。则堕在法执。于着我等无异。亦不得为净信也。若取非法相等者。此转释上亦无非法相一句。设此众生虽不执取我.法。达得二空。然即坐在俱空境上。未免又落法身边矣。亦堕非我人等相。不得谓之为净信也。盖此经以扫踪灭迹。荡相除空。只要四相冰消。三轮瓦解。拂三执之浮云。显三空之宝月。所以不惟空我。亦且空法。不第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可谓层层洗剥。处处追穷。直使诸人执尽情忘而后已也。

    △三结成离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正结佛身离相也。是故者。正指不取法与非法也。以取法则堕我等四相。取非法亦堕我等四相。是故后五百岁持戒修福。一念净信之者。不应取佛言说章句。为是阿耨菩提之法。不应不取言说章句。为非阿耨菩提之法。所谓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恁么得。盖我寻常说者。汝等须知。即阿含方等。以至今日降心住心。种种之法。此如世间渡河用筏之喻。未渡者。定要取之。既济者。则当舍之。意谓言说章句。虽是渡生死河之宝筏。然未度生死者。当依之而修。既登彼岸者。应舍之而去。以此观之。虽佛正法。尚应放下。何况世谛文辞。非佛之法。仍转坚执而不舍耶。

    △二果法离三。一如来双审。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此以果法勘验也。因前筏喻文中。法与非法。均不应取。恐当机意谓。既不可取。如何世尊三祗炼行。百劫修因。以取菩提之果。即今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法有取有说。何为而不舍乎。故此世尊双设问云。须菩提。汝将谓我有菩提之可得耶。有佛法之可说耶。此正如来探问当机。会与不会也。

    △二善吉双对。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盖当机至此。所造已深。故能灵机脱颖。而出辞吐语。便觉活泼融通。不同前之率尔。意谓如来历劫修行。自当得果。出世度生。自然说法。如我今者。解佛前来所说筏喻。无定之义。言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约是而推。取舍不定。故知无有一定之法。名为菩提。亦无一定之法。如来可说。盖寻常如来说得果者。犹空拳诱子。说法可说者。似黄叶止啼。且如来所证之果。曰无上正等正觉者。不过对三贤十圣之有上而称无上。正等者。不过对声闻缘觉之偏枯而称正等。正觉者。乃对凡夫外道之痴邪迷梦。假名正觉而已。即所说之法。如来不过因人而示。就事随机。遇凡说凡。逢圣说圣。本来无有得与不得。说与不说。一定之法也。

    △三承上双释。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此下当机自释。谓若有菩提可取。及法可说。即取法相。则堕于有。未出凡情。若道无菩提可得。无法可说。即取非法相。则堕于空。又落圣解。是知妙有不有。故将真空而遣有。真空不空。特假妙有以除空。若取果非果者。举念即堕二边。设说法非法者。开口便成两橛。故菩提非相。不可相取。般若非言。不可言说。故云皆不可取。不可说也。盖非法者。即领上无法相也。非非法者。即领上亦无非法相也。此正领前如来所示四无相也。

    当机至是。犹恐俱空之义。人或难明。故用所以者何。重徴复释。以明之也。贤圣者。即三乘贤圣。无为者。即六种中真如无为。以无所作为。故名无为。但有一法。即属有为。非无作为。正显一切俱空之理也。差别者。如三兽渡河。足分深浅。而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而空无远近。秪因机有利钝之殊。故成三乘贤圣之差别耳。

    △三引事况胜二。一引事。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此引外事较量也。盖佛与当机。同一鼻孔。接物利生。酬唱至此。恐闻无为无法。不可取说。便欲毁废言教。甘坐无为坑里。是以引此非喻为喻。较量福胜。令其受持弘通。所谓欲会无为理。先从有事看。故假大千之宝施。而设问须菩提。于汝意地之下。是为云何。设若有人。以七宝者。即金.银.琉璃.砗磲.玛瑙.赤珠.颇黎也。

    三千大千者。乃我释迦一佛之化境也。如一欲界。一须弥山。镇四部洲。其山之腰。两轮日月。四大天王。各有八天。山顶为忉利所居。下统诸天。共为三十三天。自此而上。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至此皆欲界也。再上乃色界四禅天。第一初禅。统一欲界。集合一千初禅欲界。为二禅一统。名一小千界。又集合一千二禅梵释。为三禅一统。名一中千界。更集合一千三禅梵释。为四禅一统。名一大千界。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满。谓充满。以显宝施之胜。是人获福。还多耶。不多耶。须菩提言。宝满大千。而行檀度。自然福胜。故云甚多。此就福德相而答也。

    须知如来之意。亦不在此。无非假此较量经胜而已。故当机自释云。何以故。佛以大千宝施见问。我亦就世间福德之相而答甚多。是约俗谛有相有为而言。若在胜义谛中。绝相无为。岂可言福不福。而曰多不多哉。是福德者。即指上宝施之福德。盖就世谛之相。非胜义谛之性也。以此性即真如无为真实之性也。故不可以多少而论。今言多者。乃就有为俗谛而说。以是义故。如来见问。我所以约世谛而说福德之甚多也。

    △二况胜。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中举法较前财施也。意谓设若复有一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乃至一句二句三句以至四句偈等。不但自持。又能为人演说其义。则其所获福德。胜彼前来三千宝施之福德也。此中四句。诸家所说。议论纷纭。有谓梦幻泡影者。有谓色见声求者。有谓无我相等者。有谓诸相非相者。有指一偈一句。一题一字等者。以上尽古人之糟粕耳。若以为是。何异贫子读豪家之券。与自己何干。要知此四句。不离吾人日用。须向自己脚跟下荐取始得。设要依文字解释者。正不必指定。何则。以楞伽云。长颂及短偈。是知不论长短。凡成四句者皆是。故本经云。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此则原无定指也明矣。而善阅教者。应求活句。莫泥死句。则不被文字瞒也。故下徴释云。此经四句。便能包括一切诸佛之法身报身化身。并所证阿耨菩提之果法。莫不皆从此般若经而流出者。此何以故。纵前三千七宝之多。亦不及持说此经四句偈耳。

    须菩提下。结辞也。近结诸佛之佛字。菩提法之法字。即蹑此二字而结之也。盖如来之意说。吾所谓佛.法皆从此经而出者。不过因其有迷有悟。有圣有凡。此约世谛有为而言。若在胜义谛中。则十方三世海中沤。一切圣凡如电拂。又何佛.法之可得哉。故云。即非佛.法。此近结耳。若远结者。白佛言。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起。乃至度生离相。佛身离相。果法离相。直至此中并佛.法也无。则离相之旨。可谓离而又离。此远结也(首约佛法广释降心离相竟)。

    △二约圣果广释住心无住四。一历明无住三。一小乘圣果二。一泛论三。一见道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此章广释前来菩萨应如是布施。所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也。盖佛欲当机深解此住心无住之法。即将彼自所证果。一一指而探问。俾知菩萨与声闻虽有大小之别。然无住之道则一。但以根有利钝。发心之大小不同耳。正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盖如来此问。无非借口传言。只要当机自述无住而已。然住者。乃取着之意。即生心举念。取相耽着也。故向下依次审问。皆云能作是念不。正如来善用权智。捉贼追赃。令不打而自招也。当机俱答不也。即此二字观之。是尊者将无住之理。明目张胆告白。诸人已定。而况其引人类己。以己方人。复曰。世尊。我不作是念。则矢上加尖。而无住之理。益彰明者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我且问你。将谓初果之人。还作如是之念。说我得初果不么。不之一字。乃审问之意。言还作是念耶。是不作是念。聻。向下问答。皆如此释。

    须陀洹。此云入流。以根不入尘故。又名预流。以初预圣流故。亦名逆流。以逆生死流故。复名抵债。谓不受业债故。然此四果。复有四向。谓向于果故。即须陀洹向等。此四果中。初为见道。次二修道。后一无学道。且初修行得入见道。谓十六心。断三界四谛下八十八使分别粗惑。方证初果。始名见道。

    然约三界。各有四谛。每谛下各有烦恼。即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所谓苦下具一切。寂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瞋。初句即欲界。苦谛下全具十使。次句即寂灭。二谛下各除三见。谓身.边.戒禁取也。除此三者。以缘身是苦本。观苦则断身见。边见依身而起。故亦随之而亡。无戒禁取者。以集谛不计非道为道。灭谛又非修位。是故皆无戒禁取。然道谛当修位。容或有之。故不除也。是以云道除于二见。不除戒禁取耳。由是苦下具十。寂灭二谛下各七。通前即二十四。道谛下八。合为三十二。后句云。上界不行瞋。即于二四谛下。各除一瞋。每界各有二十八。共成五十六。兼下欲界三十二。即总合为八十八也。

    云何十六心。谓欲界四谛下。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又合上二界为一。四谛类下欲界观断。亦各一智一忍。以成八心。二八即为十六心也。智。即无间道。乃断惑时。忍。即解脱道。是断了时。所谓苦法智忍。苦类智忍。乃至道法智忍。道类智忍。断至十五心道类智。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道类忍。名证初果。入于见道。为须陀洹。分别粗惑。一时顿断。犹如劈竹。三节并开。即以见谛八智为初果体。此初果之行相。乃见道也。

    △二修道位二。初二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梵语斯陀含。此云一来。但于人间天上。一度往来。故名一来。不过一来人间。以断欲界六品修惑。言欲界修惑者有四。即贪瞋痴慢。此是俱生细惑。任运起者。障于修道。以难断故。分为九品。所谓上上乃至下下。此九品惑。二三果人断之。断至五品。名二果向。断六品尽。名第二果。故俱舍云。断至五二向。断六一来果。一往等者。以九品修惑。能润欲界七生。谓上上三品。各润两生。中中三品。各一生。下下三品。共一生。故云独也二。共也二。独也一。共也一。独也半。共也半。今断六品。已损六生。犹有下三品残惑未尽。还润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还须一来人间受生。断余惑也。此果即以见道八品无为。及修道六品无为。乃此果体。而实无往来者。以有往来。是有漏。如修戒善。或生天人。天福报尽。又转人间。此是凡夫随业牵引。上下往来。声闻进修无为。前念稍着。后念即觉。无为法中。来无所从。往无所至。既达心空无我。尚不可说无往来。何得更说有往来哉。

    △次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亦云不还。断欲界九品修惑俱尽。从此寄位四禅。生净居天。更不还来欲界。故曰不还。不来也。谓前九品惑中。余下三品断至八品。名三果向。断九品尽。名第三果。故俱舍云。断惑七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全断尽。即得不还果。不还者。欲界修惑但余三品。三品烦恼。共润一生。今已断之。更无惑润。杜绝葛藤。故不还来。此第三果。即以见道八品无为。及修道九品无为。为此果体。而实无不来者。情执俱超。智理并遣。三界之见已尽。下地之思将空。虽云不来。以悟无我。故不妨无来而无不来也。以上二三果。俱修道也。

    △三无学位。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梵语阿罗汉。此云无贼。以三界见修烦恼尽故。亦名不生。以不受后有故。又名应供。以应受人天供养故。此位断上二界各有三种修惑。谓贪痴慢。此惑微细难除。故约八地分之。每地分成九品。合成七十二品。每品各有一无间。一解脱。断至七十一品。名阿罗汉向。断七十二品惑尽。成阿罗汉果。此果若以见修合论。兼欲界一地。总以八十九品无为。为此果体。

    实无有法者。言阿罗汉。不过无烦恼不受生。应受供。以是义故。名阿罗汉。除此之外。更无一法名阿罗汉也。

    世尊下。反释云。若一作念。我得此道。则四相宛然。何异凡夫。由此验知。必无是念也。前三果人。研真断惑。居有学位。故立果义。以酬其因。此阿罗汉。乃无学人也。具戒定慧道共定共。分段生死之果已尽。见思苦集之因已亡。三十七品已真修。有余无余而证得。正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已获尽智无生智矣。至此惑尽真穷。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永嘉道。绝学无为闲道人也。此明无学道竟。又文中不言果而曰道者。以显证极此理。而与觉道相近。故不言罗汉果。而曰罗汉道也。

    △二确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正当机以己方人。故将自己生平一一自供自招。显出无住之义。以为四果确证。然虽如是。要知空生硬作主张。良有所以。首则暗合如来无住之旨。以助佛转轮。次则明显己说不谬。因前己说一切皆以无为有别。而上具答不也。实无往来。实无不来。实无有法。乃至自证则曰。我不作是念。实无所行者。此皆正显因无为法。而有差别也。以此谛观。则公私俱备。而当机之用心。噫。可谓精且细矣。世尊下。正是引己作证。即以佛所印许而证前四果无住之义。兼显无为差别之旨也。

    无诤者。华严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即古云。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今云无诤。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圣无凡。一相平等。无住真空。但有住着。即有对待。但有对待。即有诤端。长系生死。何由解脱。涅槃经云。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是以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故得无诤也。

    三昧者。此云正定。亦名正受。又名正见。第一者。即诸大弟子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而称无诤.第一。由解空故也。

    我不作是念者。言佛虽嘉赞。而我不萌一念有得之心。谓是无诤第一人也。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諠。亦云寂静。皆无诤之义也。

    行者。即无諠寂静。无诤之行也。实无所行者。此行之一字。正乃取着分别心也。今言实无所行者。即于一切法中。离其取着分别。而正显此不住无为之义也。

    △二佛所得法。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此乃世尊引己作证也。因当机泛引确证。一一不谬。说着老汉心事。不觉技痒起来。道。不唯汝等于我跟前。无法可得四果。即我昔日于然灯佛所。亦无法得佛果菩提。故反问之曰。如来于然灯处。有所得不。当机至此。心领神会。已知佛果性空。解得菩提非相。得而无得。无得而得。遂而答曰。实无所得。以实际理中。一尘不立。尚无能得之心。何有所得之法。故云实无得也。

    然灯佛者。乃我如来二僧祗劫授记之师也。即法华云。灯明八子。妙光开化。所谓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者是也。本行集经云。昔有大城。名莲华国。有王名降怨。有一婆罗门。名曰日主。为王所重。分与半国。称为埏主。夫人月上。所生一子。名释提洹竭。出家成道。号曰然灯。亦名锭光。以初生时。一切身边如灯光故。复有名灵童者。瑞应经云。儒童出家于雪山南。珍宝梵志会下。为五百弟子之首。法名善慧。仙法学尽。辞师还家。师曰。汝当以清净伞盖.革屣.金杖.金钱五百。报恩而还。慧乞放归。适遇无遮大会。得金钱五百。躬奉师处。过莲华国。闻有然灯佛。欲往亲近。时有婢女卖优钵罗华。即将金钱三百。买华五枝。女闻供佛。倩寄二枝。誓作因缘。时佛入城。善慧将华献佛。散佛顶上。以愿力故。结成伞盖随佛行住。佛以神力。地现有泥。善慧布发掩之。作念。愿佛踏我身过。授我成佛之记。不蒙记莂。我终不起。然灯即至履身而过。止众莫踏。乃授记云。此摩那婆。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十号具足。如我无异。佛授记已。即登八地。

    且道世尊将这陈烂葛藤。拈出何为。一则证盟当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