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经法眼悬判疏钞最新章节!

也。问。前者已明信解修证断惑之意。今者何又重明。答。前是明五位行人。因修般若。已证菩提。今所明者。的指行人。自修之法。乃成妙果。故未重也。以上释行人。得信解行证。妙果已竟。

    △五般若。因种善根始得信受。分二。初标赞法胜。

    是知般若之法。诸法中王。

    钞云。是知者。承前契后之辞。诸法中王者。弥勒偈云。实智为了因。亦为余生因。了因者。是证菩提法身。妙果之根本也。余生因者。为诸度妙行。及报化之根本也。故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

    △二因多善得入。

    苟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始能信而受之。捧而读之也。

    钞云。夫般若之法。如摩尼宝珠。能济一切诸渴乏者。但无福人。决不得见。况能受持。故多生累劫。亲觐无量诸佛。于一一佛前。常修戒定慧等。资粮助道妙行之力。始能信而受之。捧而读之也。

    △六持法妙行福广难量。分五。初持行福胜。

    是以受持者。功超余行。读诵者。福过恒沙。

    钞云。深信曰受。受而领纳曰持。阅本经文曰读。离本朗念曰诵。夫以历旷劫而修行。遍恒沙刹而行舍。若不知般若无我之法。朗彻心源。终成费行。如蒸沙作饭。必无实果。是以释迦如来。历觐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诵读此经。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供佛之行。尚不能超。况余行乎。是故总经恒沙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皆成有漏之福。岂成无为妙果菩提。涅槃常乐我净者哉。故持般若一行。福过恒沙。未作奇也。

    △二竖横较量。

    十虚较量。难以测其边。三千施宝。无以探其际。

    钞云。一横较。二竖较。先横较量者。谓十方虚空。尚不能较量。况比余法之类。而能及哉。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斯皆般若性现之力也。次竖较量者。谓七宝布施。皆落有为。增长生死。徒益烦多。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故三千施宝。无以喻之也。

    △三天人供养。

    在在则人天供养。时时则舍利分彰。

    钞云。夫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故一切如来。悉皆供养。最为尊重。故法华云。十方诸如来。并过现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是人之功德。无边无有穷。如十方虚空。不可得边际。况世间一切天人阿修罗等。而不供养者乎。

    舍利者。梵语。此云。身骨。乃佛灭度后。茶毗身骨。有八万四千大数。金光明云。若人得一舍利。如芥子许。能供养者。决定托生三十三天。受无量妙乐。此乃色身舍利。非法身舍利之体。经云。随说四句偈等。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故云。时时则舍利分彰也。若人得一四句偈等。能奉供者。得证菩提。岂可思议福德而较量哉。

    △四历耳成种。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钞云。若种余善。即成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若薰般若妙善。一历耳根。如人食少金刚种子。尽未来际。不可破坏。毕竟要穿一切有为烦恼身过。到于无为一切智地。所以金刚种入如来藏。瓜豆云何得错根。此之谓也。

    △五弹指顿超。

    弹指合掌。顿超劫海。

    钞云。夫以深信则赞。赞则归依。以顿忘人法了真空故。是以超旷劫之无明。越恒沙之生死。故我世尊。往昔一闻般若妙旨。则不随生死流布。而成十地妙果。故佛告须菩提言。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法华云。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者。即斯类故。以上持行难量已竟。

    △七旧疏新章闻名周广。

    稽古注疏。千百余家。望今解释。循方遍满。闻名者。尽娑婆界。仰望者。普遍尘沙。

    钞云。疏文分二。一注疏繁多。二闻名遍远。注疏繁多者。谓三十二大士。各说不二法门。五百比邱。各说身因解脱。但能令人一言之下。心地开通者。皆得以作龟镜。苟非如来冥承付嘱。何得注疏。千百余家。而流通者乎。二闻名遍远者。谓般若之法。非但尽娑婆界而闻名。乃至尽法界以普周。穷尘刹而宏远。莫不以斯般若之法。利济含生。故大经云。三世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我今亦如是说。佛子。我不见有一个国土如来。不说此十地法。何以故。此是三世诸佛。向菩提道。最上法故。起信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此经云。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法。而证阿耨菩提。是以经律论等。皆以般若而为其本。岂闻名者。以局一方之境。乃通方之妙道也。是以尘沙界而弘传。则尘沙界而仰望。皆是如来护念此经。威德力故。岂虚谬哉。

    △八因利他切略述疏章。

    岂予肤见陋学。以管窥天。敢言测度者哉。无非利人心切。毛头许智。投入佛心。余虽凡夫。亦无弃耳。

    难云。旧疏新章。广多无数。何必要今重出。故今释云。因利他切。略述疏章。

    岂者。承前之义。予者。自谓之辞。肤见者。浅见也。陋学者。学之至敝也。夫以法海无涯。岂虚空之可度。般若宏远。较尘刹而难量。况以浅见陋学之人。其犹以管窥天。用蠡测海。敢以胸谈臆见。而能度量者哉。无非利人心切。顿忘肤见之能。以毛头许智。欲测佛心。故清凉云。我今欲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是以尘培华岳。无增万仞之高。露滴天池。喜合百川之水。予虽凡夫者。泛常之流也。经云。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但能初心一念。即顿开知见。深信般若。研穷佛境耳。故大疏云。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未能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萨发心也。况夫如来。常以般若护念诸大菩萨。予虽凡夫。亦无弃耳。自然冥承护念。俾令行者。般若妙心。朗然悟彻。命笔所述。量投佛意耳。

    以上通序大意一科已竟。

    △二.归敬请加。分三。一归敬。

    稽首法界海  十方调御师  般若诸大士

    信解比邱僧  复礼须菩提  古今宏法者

    钞云。先明一体三宝。后显别相三宝。若总若别。悉皆归顺。心冥道合。无二无不二故。先总明者。谓稽首二字。能归行人。法界海者。即行者所缘境故。今初稽者。屈也。至也。首者。头也。谓欲述疏意。先通三宝。特举三业。虔恭敬仰。屈己头顶以至于地。心冥佛境。口诵辞句。剖析心诚。乞求加护。问。何故最初归敬三宝。答。别行钞云。略有七意。一显示三宝。俾令久远流通。自他二利。吉祥故。二令人发生深信。不生疑惑故。三令知恩德由三宝力。方成慧解故。四仪式应然。如世臣子。凡所作为。先禀君故。五表有承禀。三宝证明。显非胸臆故。六像季传教。障难由多。先敬三宝。请加护故。七西天诸菩萨僧。造论释经。皆先归故。由斯七意。故祈请加。能皈三业。深入法界。遍礼三宝。是以舍三业而摄归一心。舍一心而归三宝。故稽首而归依也。

    云法界海者。谓一切三宝。不离法界。法界不离三宝。况一真法界。一切诸佛。断无明尽而亲证。一切诸法。从法界海流。一切菩萨。分断无明。分证法界。一切僧众。依法界海而修行。故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者。即一真法界之妙理也。又一真法界。即具同体三宝义理。谓法界中。有大智光明遍照义故。即是佛宝。法界中能轨持恒沙性功德故。即是法宝。又性相圆融。和合义故。即是僧宝。又佛即是法。法即是僧。故云。法界海耳。所云海者。谓法界中。既具一体三宝。即法界性中之德。犹若大海。普容无量诸珍宝故。以上同体三宝义已竟。

    ○次别相三宝者。一大乘三宝。二小乘三宝。三住持三宝。又佛不是法。法不是僧。自为差别相也。

    初大乘有三者。法报化三身。或具十身。是为佛宝。六度妙行。八万四千无量法门。是为法宝。三贤十圣。等.妙二觉。是为僧宝。

    次小乘有三者。五分法身。是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是为法宝。四果四向。是为僧宝。

    后住持三宝亦三。金银铜铁七宝所成。或泥塑木刻。写画形像。是名佛宝。西方贝叶。此方竹帛。黄绢纸墨笔砚而成。是名法宝。剃发染衣。受诸大戒。习行定慧。弘阐正法。是为僧宝。

    所云宝者。谓三宝恒住世间。最为殊胜。良友福田。世出世间。最尊最贵。名之为宝。今此文中十方调御师。是为大乘佛宝。般若是为大乘法宝。诸大士者。是为大乘僧宝。

    问。为甚不举释迦师者。何也。答。以本师即诸佛之一数耳。又无量法门单举般若者。以诸中中王故。

    次信解比邱僧。复礼须菩提者。即小乘三宝中僧宝也。问。小乘三宝中独举僧宝。而不举佛.法者。何也。答。以大乘统摄故。今归向者。以同在会上。回心向大。深信般若。故偏归也。又比邱僧中。独举须菩提。而不举余者。何也。答。以须菩提是请法之首故。

    古今弘法者。即住持三宝中僧宝也。问。何得独举住持僧而不举余者。答。以住持中弘法僧宝。最为胜故。谓因僧弘阐。故知有法。知法即知佛有无量功德。故偏归举。

    △二请加。

    愿以同体慈  冥承善护念  句句合玄宗

    言言投佛意

    钞云。谓三宝有无量胜德。今略举一二。一者大慈。二者大智。云慈者。四无量心之首故。又是诸善中王故。云智者。诸佛菩萨。具恒沙妙行。以般若智母。而无其本。

    以慈行。不住涅槃故。以智行。不住生死故。是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即斯无住妙行中同体慈.同体悲.同体智.同体神力。以天眼遥观.天耳遥闻。他心速鉴。无碍见闻。冥承护念之力。俾令行者。圆觉妙心。豁然开悟。所析妙义。句句得合玄宗之旨。言言投佛意故。

    △三回向。

    回施诸有情  共证无上果

    钞云。回向有三意。一回向真如。以修一切妙行理观。冥同实际。无障碍故。二回向众生。将此所述疏意。自利利他。施与众生。了般若故。三回向菩提。愿令我及有情。得无上菩提。证常乐我净。无余大涅槃故。以上行者三回向心。即起信论中。三心圆发之文。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法故。三大悲心。普救一切诸众生故。以斯三心圆发之旨。即合三心回向之意。虽辞少有不同。而大意之旨。理实贯通。思之可得也。

    以上归敬请加一科已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序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