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经正解最新章节!

    剩闲居士 龚穊彩 注

    莲舫居士 扈正智 校

    ○法会因由分第一

    (法者即大乘法也。会者佛与诸弟子共会于祇园也。因始也。由行也。行必有所始。此法会者。乃作经之因由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至)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注】如是者。指此经所言之法也。我。集经者自谓。即阿难也。言如是之法。我亲从佛闻之。一时者。师弟会遇。说此般若之时。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曰佛。此指释迦。为一曰教主也。舍卫国。梵语舍卫。此云闻物。即波斯匿王之国。祇树王之太子名祇陀。此云战胜。生时适值战胜。因以为名。树是祇陀所施。给孤独园者。王之宰臣。名须达多。(一作孥)常在此园。赈济孤独。达多原是外道。因在护弥长者家。闻佛说法。心生敬心。欲得胜地请佛住。思太子有园。方广八十顷。空旷清净。堪为福地。往白太子。太子戏曰。若布金满园。吾当与之。达多如其言。太子亦不爱金。将金共立精舍。请佛说法。比丘梵语。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于佛。以明己之真性。下乞食于人。以为世人种福。即今之僧也。大比丘。乃得道之深者。天人所共恭敬。非小德故。内外教典。无不博通。非寡解故。盖佛将说真空无上妙理。必得道之深者。方能请问领悟也。千二百五十人。皆佛所化度弟子。常随听法者。俱皆在也。尔时。彼时也。世尊。举世之人。所尊敬也。食时。乞食时。非受食时。乞食当辰巳。受食当午时也。着衣。着僧伽黎。即二十五条之大衣。制像水田。见生福故。佛制。入王城聚落。应着此衣。犹今之搭戒衣也。持钵。持四天王所献之钵。(过去维卫佛钵。入涅槃后。供龙王宫中。释迦成道。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取以奉佛。此是绀琉璃钵。乞食时持之)次第乞。平等行乞。不分贫富贵贱也。本处。即祇园也。饭食讫。此饭字作餐字解。指受食时言。讫。毕也。洗足。西域行露足故。以水涤去尘垢。已。完也。敷。布也。布列高座而坐。即今之止静打坐。将说法也。

    【讲】阿难记而言曰。如是经之所言。乃我亲从佛闻之。佛说此经时。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与得道之大比丘。及相随听法之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同处焉。尔时世尊。于日当辰巳。可以乞食之时。着僧伽黎大衣。持绀琉璃钵。园在城外。入舍卫城中。次第行乞。不越贫以从富。不舍贱以从贵。大慈平等。无有选择。乞食既已。还归园中。当午受食。饭食事毕。将入禅定。于是收入衣钵。使心无系累。洗足以洁其身。乃布座而坐。说法之因由起矣。

    ○善现起请分第二

    (分为二节。善现须菩提之别名。当世尊趺坐之时。正弟子请益之候。故身起恭敬。而请问也)。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至)云何降伏其心。

    【注】时。须菩提起问之时。众弟子中。惟德尊而年高者。谓之长老。须菩提一名善现。又称空生。尊者初生时。其家一空。相师占之。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偏半也。袒露也。所著之衣。半露其右肩。东土以袒为慢。西方以袒为敬。表请无上正觉之法。以身担荷也。右膝着地。右是正道。左是邪道。亦表请正法。从实依归。卑礼承受也。合掌恭敬。东土以拱手为恭。西方以合掌为敬。两手相合。肃恭而身不懈。一心专注。诚敬而容不息也。白。启问。须菩提向佛启问而言。已上七句。皆集经者叙说也。希有。言旷劫难逢。千界一佛。世所希有。赞佛之词。如来。佛之通称。犹华言圣人。如而不生。来而不灭。即真性之体用。以立名也。护爱护。念存念。付付授。嘱嘱告。菩萨。本云菩提萨埵。略其文而便于称。故云菩萨。菩提华言觉悟。萨埵华言有情。觉有情者。众生多有情欲。而不能觉。惟菩萨在众生有情之中。自能觉悟而不染。又能觉有情众生。而化导之也。诸菩萨。诸众也。指凡学于如来者。阿谓无。耨多罗谓上。三谓正。藐谓等。菩提谓觉。谓无上正等正觉。即指真心言也。此心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心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云何犹如何。请佛言之词。应当也。住止也。降伏者。制御之谓也。

    【讲】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自己座位起身。整顿威仪。袒其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师。屈其右膝。以示不敢左乎道。合掌以示其归依。恭敬以示其严肃。而启白于佛。以伸问辞。先称赞曰。举世所小有者我世尊也。又曰如来起慈悲心。善能卫护眷念此会中之众菩萨。使之信受。善能以此佛法。付委嘱托此会中之众菩萨。而使之奉行。又问曰。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学道之初。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为当常住。而使之不退转。至于妄心一起。当以何道降伏。而使之不惑乱我真心也。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至)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注】重言善哉。赞叹之词。谛审也。仔细听也。应当也。如是二句。一云。说在下二分。此但引起。而使审听之词。是看得太虚。止知照下者。有以为顶上文谓。即此便可以住。即此便可以降伏。即指发菩提心。为印可之词。是看得太实。止知承上者。窃以如是二字。虚中带实。上承发菩提心来。实中尚虚。下照度生布施去。方是语脉。夫照下引起。人所易晓。顶上处不可说。得太尽有碍下文也。唯应辞。然者。然其使已谛听之言。有以为如儒书曾子之唯一贯者。看得太深也。愿心所期。乐心喜好。欲心思得。谓心期喜好思得闻住降之详也。

    【讲】佛因须菩提请问。妙称佛心。故重言善哉善哉。以叹美之。遂顺须菩提之言而云。汝以如来善护念善付嘱。此善发我未发之言。汝当详审而听。吾当为汝说此应住降伏之道。人之菩提觉心。虽本来固有。然物欲陷溺。攻取日众。最难发起者。若善男善女。既发此心。当如是安住。如是降伏。其妄心。须菩提。即因佛言。又称世尊。弟子愿欲闻其说也。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者。言非小乘也。佛法有大乘小乘。如儒家大学小学。菩萨用此大乘法。化导众生。犹车之载物运量有甚大也。宗者心之所主。正者言正。而非邪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至)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注】诸菩萨摩诃萨。佛呼在会之众也。摩诃大也。大觉有情。即能救度人者。如是。指下文所告也。众生者。谓凡有生之类。上自诸天。下至人物。众生虽多。约有九种。若如也。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也。我者。对众之称。代度生菩萨。设为自任之词。非佛自谓也。皆尽也。令使也。入者。入于其中。无余。外更无有余。大涅槃。一切修行者之所依归。盖指本来清净真空心境也。灭消灭。灭尽一切愚痴烦恼。度化度。度脱生死苦海。菩萨心平等。普愿与一切众生。同入无余涅槃也。量限量。数数目。边边岸。无量无数无边。边之极言其多也。相者形迹。执着此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有也。我相者。认四大以为己有。而成我相。人相对我而言。众生相则凡有生者皆是。寿者利长生不灭。有悠久之义。

    【讲】佛告须菩提说。诸大菩萨。以妄心欲其降。而使真心安住者。果何道以致之。凡人一身。悉皆五阴六识。遮蔽我之真性故。与一切众生交接。感我妄心时难降伏。何以见之。有性易轻举飞扬浮动。或由躯壳。而名卵生者。有识常流转。习气深重。或由胞衣。而名胎生者。有心随邪见。沉沦不省。或感湿气。而名湿生者。有情逐景趣。迁流起幻。或随变化。而名化生者。有执相修因。着色见者。名为有色。有寂守空顽。着无色见者。名为无色。有滞诸闻见。系念染著者。名为有想。有绝念不起。致虚守寂者。名为无想。有起生灭见。落有无两头机者。名非有想非无想。凡此九类众生。迷真逐妄。种性不同。相因性起。妄心建立。随类受生。若天若人若物。虚空等神。阴魔等鬼。沉溺世趣。流转生死。下自欲界。上至诸天。轮回六道。难入涅槃者也。以妄感妄。动我妄心。起分别见。致难降伏。今我即发平等正觉心。则众生本心。与我心无二。皆令消融其烦恼。点化其染着。觉妄悟真。破愚痴见。息无明火。入于清净无为涅槃妙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一切众生。岂真有众生。使入涅槃而灭度之哉。盖众生原有此菩提心。只为迷而不悟。遂生种种妄相。今令心地一朝豁然开朗。种性悉化。顿见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来无此众生。何得而灭度之。夫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此何以故。盖自性本空。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形迹。是为无上菩提心。方是大菩萨。若或有此四相。则于前一切众生。妄为分别。心生邪见。起诸烦恼。安得皆令灭度。以至涅槃哉。即非菩萨地位中人矣。

    ○妙行无住分第四

    (分为二节。妙行。谓修无上正觉精妙之行。无住者。不拘泥执着精妙之行。本无住着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至)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注】复还也。次再也。还再与须菩提言。叙经者之词也。

    宗注。次坐次也。须菩提先于座起。跪而请问。至是。使还坐而告之。复次二字佛言也。须菩提呼而告之也。亦通录为旁参。

    于法之法。概指佛法。言触法之法。属意分别思想皆。是布普也。施舍也。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为六入。触者。来加于身。如饱暖安逸者。妙触也。劳痛饥寒者。苦触也。法者。即意之所举。计校分别是非之类。当于义理者善法也。动于情欲者恶法也。住者。即住于根尘。而执着不化也。不住布施。如以色施人。而不存施色之心。声香等亦然。

    【讲】佛再与须菩提说。菩萨于一切所行之法。当无所执着。即行于布施。言以色布施。不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皆然。盖凡夫贪着。借布施种福。此为住相。布施着在物上。菩萨行施。了达本空。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施无留滞。执着应当也。菩萨行施。理当如是也。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至)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注】相即六根六尘之相。福德乃性中之福德。佛恐人疑不住相。则落顽空。故言福德。以唤醒之。福德无量。福报亦无量。佛止言福德者。菩萨但修福。不望福报也。不可思量。言其广大。不可以心思度量其多小也。于意云何。言汝意中。作何理会也。四维四隅也。如东南方西北方之类。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总谓之十方。虚空者。太虚之中。无有纤毫隔碍。荡然空明。非心思可能量度。佛以福德不可思量故。举十方虚空为喻。虚空岂可思是。故须菩提。皆言不也。语毕而呼世尊者。敬之至也。虚空而该以十方者。是虚空之全体。即非顽空也。如是指上文虚空也。

    【讲】佛又呼须菩提而言。菩萨自当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学道的菩萨。不泥着色声香味触法之根尘。以为布施。则喜舍心空。圆满其福德。量等虚空。岂人之心思。可得而测度忖量哉。又问须菩提。于汝意中。自谓如何。如东方虚空。可以心思度量不。须菩提答云。不可思量。更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亦答云。不可思量。盖大莫大于虚空。非人之所测度。佛又明说无住相布施之福德。亦如虚空之不可以思量也。既而佛又呼而告之。诸菩萨之学道者。不必别处更求应住之下落。但当依我所教于汝。无住相布施之法。便就此止应用存养之间。湛若十方虚空。无所住而住可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分为二节。凡人之形色。皆属虚妄。非真实也。所见非真见也。惟此如如之理。乃人本性。是为真实。不以目见而以心见不求相见而求理见。是为实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

    【注】此如来。谓真性佛。湛然常住。本无生灭。无相之可见者也。身谓色身。相谓诸相。即非身相。谓色身与诸相。皆非真实也。

    【讲】佛语须菩提曰。我谓学道菩萨。如所教住。而无所别求者。盖以如来。不可以形迹求也。于汝之意云何。可以有形之色相。即见如来不耶。须菩提解其意乃答曰。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故不可以身相见之。盖如来所说身相。不过形体假合之末耳。岂可谓之实有身相。而见真如来哉。故曰即非身相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注】谓之诸相。不止身相。凡法相非法相。皆在其中。而心不执着。则见诸相非相。此如来指法身也。

    【讲】佛告须菩提曰。夫如来既不可以相求。可见世间。凡有形相者。皆是假合的。不是本有真实的。虽有形相。亦虚妄耳。汝若能见一切诸相。便识破非真实本相。自无执相迷真之失。即能回光返照。见法身真性。如来随处显现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分为二节)学道以信为本。大乘法无住无相。乃是正宗闻之。(而不疑惧。故为正信。此人不可多得。故为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得如是无量福德。

    【注】白告也。颇略也。章章分。句句读。实信真实信心也。如是言说章句。指上三四五分之辞。与无住行施无相见佛之说。后五百岁者。大集经云。有五个五百岁。初五百岁。解脱坚固。第二禅定坚固。第三多闻坚固。第四塔寺坚固。第五斗诤坚固。经云后五百岁。指末法斗诤之时。亦有持戒修福之人。持戒者。诸恶莫作。修福者。众善奉行。根者。有生长之义。一念生净信。专一其念。而无染着。是名净信也。福德兼慧而言。世间所享者福报。信此经者名福德。言有福又有德也。

    【讲】须菩提深信佛所言说。恐后之人闻法。不能信受。乃白佛言。世尊所说。皆大乘正宗之教。菩萨未有不信受而奉行者。但大凡众生。颇有得闻如是不住行施。真空无相之言说章句。果能实信之不也。佛告须菩提。汝莫轻视众生。作此生实信不之说。盖不住真空妙理。人心所固有。但为六尘四相所蔽。而昧之耳。必有大根器的善人。自能信任其道。即至如来灭后。到后五百岁之时。断有持戒修福之善人。能于此经中之一章一句。信之于心。以为真实语。当知此人之善根。培植甚厚。岂止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此善根哉。已于无量千万佛所中。凡世间一切利物济人之事。无不行之。而种诸善根发生。得此实信心来。非浅根人所能得也。若有此善根之人。得闻此经之章句。乃至一念之中。净而不乱。信而不疑。不此净信心者。如来尽能证明而知之。尽能摄受而见之。是诸信心者。虽名为众生。其净信所得福德。受用不尽。岂有限量哉。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至)法尚应舍况非法。

    【注】第一何以故。言净信福德在无相。第二何以故。言所以无相之故。第三何以故。侗人云疑衍。

    此释生信得福之故。该乎生法二空。无四相。生空也。无法相无非法相。法空也。我人众生寿者。尽天地间之相。不出乎此。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取犹执也。心取相者。此中不化。未悟无相之理。而欲执相以求。是有外障。故云即着四相。法相虽非色相之比。然一有所取。亦不悟真空体。而起内障。故亦云即着非法。原不离相。况执之乎。着四相者。即非菩萨故。必无取无著。方合真空。所以不应取之。故如来常有如筏之喻也。

    【讲】佛言是诸众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彼一念生净信。其实善根纯熟。能合真空无相之理。无复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亦无有执着此经之章句。落于有见。而为法相。亦无有不思去探讨其言。沉空守寂。落于无见。而为非法相也。不著有无两边。复其真空之性。诸相尽捐。心无染着。所以净信此经。而福德无量。佛又反言之。此何以故也。假使是诸众生。若心不空。取有形相。即为牵着我人众生寿者之形迹矣。岂能使心性空明。随机感应乎。此人之所易晓也。至于我说无法相者。以本空真体。不在言语文字之间。若取法相。就是与前执着四相之心一般。至于非法则无相矣。我亦谓无非法相者。盖真性中。诸法显现。无容一毫染着。原不相碍。若取非法相。谓之无记空断灭见。此心不化。与前着四相。又何异焉。是故法与非法。两头见至须截断。不能执为有而取法。亦不应执为无而取非法。以此不应取之义。亦有原故。如来尝谓。汝等学道比丘。当知我说此法。皆因汝有四相。不能了悟真空。超登彼岸。是以假此法。令汝度脱生死苦海耳。汝若既见本心。证涅槃乐。即我所说之法。亦当不用。犹如编竹成筏。渡人过水。到岸则不须筏矣。夫法尚当舍去。何况着无非法。又安用执取为哉。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上菩提之理。本来无相。当体空上。无物可得。无言可说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耶者疑辞。亦诘问辞也。菩提心是如来本性。亦人之所同具。岂自外而独得有待言而显哉。定者。泥于一处。而不通也。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非有非无。乃极至之理也。所以以字承上来。皆以以字用也。无为法。即是无上菩提之别名。乃自然觉性。不假人为者也。或云有为法。世间法也。无为法。出世间法也。要之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有为亦本于无为。分个有无。所谓差别也。世人多以无为二字。认作灰心槁形。一无所为。此真愚见也。得道浅者为贤。得道深者为圣。指现成者。言差别不同也。又参差分别也(按。差别差字有二音。一初牙切音叉。一初宜切音雌。考古本注。原读作叉不同也。后有读雌者参差也。就贤圣浅深说。当作参差。就有为无为说。当作不同。然不同中具有参差义。则二音皆可通读。不必拘也)。

    【讲】前章既云不应取法。当如筏喻。犹恐须菩提。未透彻故。又设问曰。汝之意云何。如来无上菩提法。果有所求。而得之于己耶。抑以此法有所说。而教之人耶。须菩提云。如我心中悟佛所说之义。则知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亦强名耳。求之了不可得。本无定有之法。实此名也。即如来所说。但为觉悟众生。随机设教。不得已而有言。亦无定有之法。如来可据而说也。如来之法。无定名亦无定说者。其故何也。盖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法也。可以心悟。而不可以相取。一有取心。则驰于外求。可以心传。而不可以言授。一有言说。则泥于文辞。皆不可也。是法也。若执以为法微妙莫测。有而不有。法何所在。非法也。若执以为非法。随感即应。无而不无。何在非法。又非非法也。而谓可以定名定说欤。所以然者何也。法本于无。惟无故妙也。此一切贤圣。虽先后远近之不同。皆不能外无以为法。但所见有浅深。作用有随机。而差别不同耳。

    ○依法出生分第八

    (法者。即此经之法。指般若波罗蜜多言。依者。不违之谓。诸佛一切妙法。尽依此法出生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三千大千世界者。世为迁流。界为方位界限。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三千大千。统言一大世界。形容其多也。布施广布舍施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玻璃也。宁为犹可为乃计其多。而故问之辞。四句偈。诸解不一。或指经中二偈。或指无我相四句。须知佛止说偈。不专执一金刚经。乃大藏经之要。劝人受持四句偈。或显实相。或明妙法。又经中之要。执一废余。便失经意。此经自始至终。总谈真空无相妙理。人能体会此旨。一卷中精功成文者。何处不有。偈者发言成句也。四句偈而曰乃至曰等者。自多至少之意。不止四句为偈也。要活看乃至字等字。余详广录。

    【讲】须菩提。固知无相之理。但不知得无量之福。佛将以此持经功德。开示学人。故先设言呼须菩提而告之。设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用以布施。此人所获福德。多乎不乎。须菩提会意答云。人以七宝布施。宝丰福胜。其福德甚多。诚如世尊之言也。何以故。是福乃有相之施。于性中真空无相之理。全不相关。初非性中自然之福德也。所以如来说福德多耳。盖是假合故。见其多也。佛言若有人。于此经中之言。直下承受而不忘。拳拳奉持而不厌。乃至由博而约。于四句偈等。为人解说其义。则是自利利他。不特觉一己之性。并觉众人之性。将见人己兼成所获之福。胜于彼之七宝布施多矣。然所以胜彼者。此何以故也。盖般若真空无相之理。是诸佛之本性。一切诸佛之多。及诸佛无上菩提之法。皆自此经流出求其直指全体。未有若此经之明且尽者。佛又恐人泥于佛法。又呼须菩提。而晓之曰。所谓佛法者。本来无有。不过假此开悟众生。使之言下见性。乃名为佛法也。故曰即非佛法。随扫以显般若真空耳。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者。谓修行四果。各有一相也。其实功有次第。而无为则一。果。虽深浅不同。而总不可萌有得之心。当深造以悟入无相。盖须陀洹等。皆是假名。究竟本来。一相亦无)。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入圣人流也。而无所入者。不着入流之相也。我者指须陀洹等言。梵语斯陀含。此云一往来。谓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着。后念即离。妄念往来于心中。往则妄念止时。而又或一来。本性未能寂灭故也。梵语阿那含。此云不来。不来欲界。亦名出欲。外无欲境。内无欲心。谓已断欲界思惑也。梵语阿罗汉。此云离欲。其心已证无为之体。诸漏已尽。自无生灭果。如树之结果。谓到此地位道者。得无相之理。非徒果也。

    又须陀洹果者。烦恼不生。决定不入地狱异类。是名初果。如果之初生者也。斯陀含果者。色身只一次往来天上人间。如果之方硕者也。阿那含果者。欲习永尽。决定不来欲界受生。如果之将熟者也。阿罗汉心境俱空。内外常寂。法实无有。岂作得道念。如果之已熟者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觉。乐受也。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诤。萌于心曰念。见于事曰行。谓其无人我见。而不起诤行也。实无所行者。本性空寂。随缘赴感。而实无行之之心也。

    【讲】佛问须菩提曰。须陀洹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菩提知其不然。乃曰。须陀洹不萌得果之心何也。盖彼已超乎凡见。心趋无相之理。得与圣人之流。而无所入。于圣域之想。惟克制其欲。不入六尘境界。须陀洹之所以得名者。其在是欤。佛又问曰。斯陀含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菩提即不然之云。斯陀含心。已造到至静之地。但目睹诸境。未能不动此心。还有一生一灭。而无第二生灭。前念方着。后念即觉。不久于人欲。虽往来于人间天上。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也。是斯陀含之所由名欤。佛又问曰。阿那含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菩提即不然之云。阿那含心空欲念。已断尘界思惑。外不见有可欲之境。不来欲界受生。名为不来矣。夫曰不来。是此心尚未融化。犹有强制之劳。而其实无不来之迹。盖不惟六根清浮。且见得六尘本空。此已造到佳境矣。非阿那含之谓乎。佛又问曰。阿罗汉作个念头。自谓我得这个道不。须菩提知其不然。即不之曰。阿罗汉亦是假名。佛法本空。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也。设若阿罗汉。作得道之念。是所得心犹未除。即着我人等四相矣。岂足称阿罗汉哉。须菩提又拈出平日所得佛说。而证之曰。世尊佛昔日曾说。我须菩提。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得此三昧。诸弟子中。许我为第一。必定是我脱尽人。欲方许我为离欲阿罗汉。世尊虽许我为离欲阿罗汉。我则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又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故。呼世尊详言曰。我若作此念。而必欲得阿罗汉道。则又生一妄想。安得六欲顿空。世尊即不于大弟子中。说我须菩提是好乐寂静之人。有是无诤之行也。以须菩提外虽有所行。而中实无有所行之心。方才名我须菩提为乐阿兰那行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