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楞严经宝镜疏最新章节!

br />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至)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此正破心潜根也。初四句明法喻不齐之过。意谓。汝心潜伏眼根。若是同彼琉璃所合之眼者。汝心正当见山河时。何不自见其眼耶。此法中不见眼矣。设许见眼。眼即同境。若同于境。无能见用。则随见随即分别之义。不得成矣。既不见眼。则又属法喻不齐。云何说心潜根内。如琉璃合耶。此明见与不见。二俱负堕。正是平剖玉环施异饵。任渠左右上吾竿。斯乃如来双开二门以破之。是故下即结破也。

    △四破内外(二)一转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双计内外也。以初计在内。佛以不见腑脏为破。次计在外。复招身心相知之难。又计潜根。且乖琉璃笼眼之喻。故此有内外之计。然在当机。虽内外双执。唯欲曲成最初在内之义。以明不知内而能见外之故也。初云腑腊在中。窍穴居外。此明众生身相藏暗窍明者。是定暗为内见。明为外见之由也。今我下乃正立计也。良由有窍则明故。开眼而眼光向外。亲见明相。如主人开门而见门外。何必心定在外。而招不相干之难耶。有藏则暗。故见暗时。即是见内。如主人闭户而见暗室。何必定见心肝脾胃等。然后为见内耶。二计若成。又非独潜根里。此则可免前三之过矣。然所重者。唯在见暗。即是见内。正转救初难也。故佛下文惟破见内而已。然因三番负堕。不敢同前自决。故曰是义云何耳。

    △二斥破(三)一正破。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至)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此正以对与不对。双牒而双破也。若与眼对下。先破对。然义有二。一者既对。则非在内。二者许内。则成暗室焦腑之过。焦即三焦。有上中下。又元也。以天地有三元之气。生成万物。而人法天地亦以三元之气资养身形。腑乃六腑。即世所谓六腑者。五藏之宫府也。胃为脾之腑。榜胱为肾之腑。三焦为命之府。胆为肝之府。大肠小肠为心府肺府。次破不对。只须云何成见一句明矣。

    △二转破(三)一破对内。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至)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恐彼救云。开眼见明。名为对外。闭眼见暗。名为对内。则暗仍于眼对。而亦不取室暗为焦腑也。今即牒而破之。既许对内。则开眼时亦可对内而见其面。若开眼不能对内而见其面。则闭眼亦何能成对内耶。又设许对内见面。则心眼俱在虚空。仍违汝心在内之计矣。

    △二破在空。

    若在虚空自体非汝(至)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恐彼救云。设许心眼在空。亦复何过。今更牒而破之。若在虚空。便非汝体。则如来今见汝面。即应如来亦是汝身之眼。且汝眼既已有知。则身应成不觉矣。

    △三破两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此恐更转救云。眼虽在空。何妨眼知。身亦随觉。今复破云。若许眼在虚空。仍更与身两处皆觉。则现有二知。当成两佛矣。夫成佛时。虽化身无量。祇如月映千江。岂可谓法身有二体耶。

    △三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是知开眼见明。既不能返观其面。则闭眼见暗。亦非对内明矣。

    △五破随合(二)一转计。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至)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此计心在随所合处也。当机四番被斥。伎俩将穷。故谬引昔教。以为把柄。殊不知昔说心法互生者。谓诸法本无。由心故有。心亦本无。因法故有。所以首二句。明法不自生。因心以起。次二句。明心不自生。由法而现。正显心本不生。法无自性。二俱无体。乃心法皆空之旨也。今反证缘心有体有处。以为在彼心法偶合之处。可不谬哉。且计因法而现。思惟妄想。本无有体。而妄谓有体。当作自己真实心性。此又谬之甚矣。言随合随有者。谓随缘何法之时。即心有之处也。然既谓心随法有。而复于法合。则法在外。而心亦在外矣。谓非内外中间可乎。是欲脱过而更招过矣。

    △二斥破(三)一牒计。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至)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当机虽则双迷心法互生之旨。而意惟重法生心生。且又不知妄心无体。计此缘影。以为能合。种种诸法。以为所合。故佛牒计。惟举此义。不述。全文。以此正彼妄计之本耳。

    △二正破(二)一破无体。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至)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此说既然。心由法生。是以法为生心之体。而是心则无体矣。若心无体。则无所合。且根尘识三。须各有体。方合之为一十八界。设依汝执无体之心。而能有合。若是则六尘之外。更有一种无体七尘。于此十八界外。另添一界。以成十九无体之界也。固知是义。必不然矣。

    △二破有体(二)一约内外出与入破。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至)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此谓若汝之心。必有其体。在随所合处者。若尔汝且以手自挃其身。挃即触也。谓触摩而按捏也。看此所知之心。自何而来。若无所从来。则非随合随有矣。若有所从来。还是内出耶。外入耶。设有出入则同前过。岂成随合而随有乎。当机至此。因闻见中见面之说。遂生眼见心知之疑。意谓。眼但名见。心但名知。责心令见。恐非正义。佛故设喻。以显知见惟心。遂将当机喻心。以门喻眼。谓如汝在室中。虽则因门见外。然须汝身而后能见。若非汝身。而门岂能自见之乎。法合应云。虽然因眼见外。必得汝心而后能见。若非汝心。而眼岂能自见之乎。若唯眼见。则诸已死(云云)。以此观之。可见知见唯汝一心。安得妄分谓为心知眼见可乎。此虽正破妄心。而乘便兼破妄眼。正显浮根之眼。既非真见。而缘影之心。何有实体者哉。

    △二约一多遍不遍破。

    阿难又觉汝了能知之心(至)足应无知今汝不然。

    此拈上文。心若有体一句。作四句分彼。所谓一多遍不遍也。初一体者。谓四支共一心体。挃一支时。而此四支应皆咸觉。若果咸觉。则挃无偏在。今挃偏有所在。则定非一体。明矣。次多体者。以一心体则成一人。既多心体则成多人。于多人中。何体是汝。三遍体者。谓一心满于四支。与前四支共一心。体是同故。亦应挃一支。而四支咸觉也。四不遍者。谓一心不能遍应。止在一支。当尔挃头而亦挃足。若头觉而足不觉。可言不遍。令汝不然。何谓以头足并挃。而必并知。又非不遍。则汝心体尚无定在。岂有随合随有之定处哉。

    △三结破。

    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无是处者。承上结云。来既无从。岂有随合之处。体尚无定。宁成随有之义哉。可见悉无是处矣。

    △六破中间(二)一破泛计(二)一泛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至)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此泛计心在中间也。然当机但知引证。而不知佛说。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正为显示心无体相。亦无方隅。以明无在无不在。无相无不相。乃真心实相之义也。今者混引昔教。附会妄计。且以思惟缘影。推求内外处所。卜度是非心相。是则宛成有相有在。可不谬乎。如谓心若在内。应有所见。今又无所见。心若在外。应不相知。今又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故。在外非义。外既相知。内复无见。若尔则当在中间矣。然未明言。何者为中。故名泛计。

    △二泛破。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至)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此因当机泛说中字义不分明。故佛审定中相在处在身。后施破斥。意谓。若在汝身。而身有中边二义。在边则不名中。在中则同在内。仍当见内。若在身外之处。而处有有表与无表二义。若无表。则中相原同乌有。若有表。则又无定方可观。既表体尚无定在。岂心有一定中相。而不混杂者耶。表即表中之标竿也。造房舍者。多立之以表中位也。

    △二破正计(三)一正计。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至)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此正计根尘之中也。以当机执云。我所说中。非此在身在处二种之中也。如佛昔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夫眼者根也。色者尘也。眼有分别。则属内根。色尘无知。则属外境。根尘相对。识生中间。作用分别。岂非心在其中乎。

    △二正破。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至)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此正破当机。凡心在中。前已泛计。泛破此因。正计而正破也。意谓。汝心若在根尘之中者。则此心体为兼根尘二者。如父母合而共生子耶。为不兼二者。如不因父母而自生者耶。设若兼此二者。乃是根尘合而共生。若然则根尘二物。与汝心体。且为杂而不纯。乱而不一。成乎一有知一无知。敌体相反。有无两立。堕在二边。岂得谓之为中乎。由是而推。汝谓兼二义不成矣。若道不兼根尘之二而自生者。盖心不自知其心。则汝之心非能自知。必假根尘。始能有知。设离根尘。则不能知。既不能知。即是无知。如此体性。要他何用。又且兼根尘内外之相。可以说中。今既不兼。汝云在中者。以何为相乎。是则兼于不兼。均无中相矣。

    △三结破。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是知汝之泛计正计二者中间。皆无是处矣。

    △七破无著(三)一转计。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至)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此计无著为心也。当机以前六计有处所。均被破斥。至此不得已。故计无著。且引昔教。不知世尊向在般若为四弟子。发挥不在内外中间者。正明妄心无体。以显本真也。犹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原无。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岂谓有妄心。而但无所著乎。况复释成佛语。谓一切无著。名之为心。且又不敢自决。唯曰则我无著。名为心否。盖由不知分别心性。随境生灭。原无实体。而反认为实有其体。但不着一切物耳。庶不知虽不着物。早已著于心矣。安得谓一切无著哉。然观名为心否之语。较前实。居身内之意。则当机自是主张。已销去大半。非佛善诱。能如是乎。

    △二斥破。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至)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此斥破无著为心也。世尊欲破其计。先牒其语。次标水居陆处。以及空行一切之物。谓世间之虚空。及水陆之飞行。所有种种物固虽多。不出斯类。即破之曰。汝谓不着一切者。为有汝心在。为无著耶。为并汝心俱无。言无著耶。若心俱无。则同龟毛兔角矣。且汝心既无。复以何者名为不着。若有心言不著者。则不可名无。何则。若心无相。则同龟毛兔角之无。不可更说无著。若心非无。则是有相。心相既有。则有着在。云何而说一切无著乎。极而言之。不唯有心不可名无著。即无心亦不可名无著。以才说无心。则早有心在也。

    △三结破。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此上七番破妄无处竟。然上所破。唯明妄心无处耳。故长水疏云。凡情所计。虽复万差。因依之处。不过此七。欲推妄体。先破所依。其犹城陷则贼亡。巢倾则卵覆也。而正脉亦云。七处皆非。则妄情已尽。而世人计心之住处者。不出于此。至此则平日所恃。以为心者。杳无住处可跟究矣。此七番中。确定成处者。唯四处而已。谓一内。二外。三根里。及第六根尘之中。是也。以第四还在内。第五乃无定处。第七并处亦无矣。又一四引众同计。二三己意推度。后三引教谬释。不可不辩。如有一人。曾于七处居住。有人间月出没之地。首曰月自水东出。而水西没。以居水国见之。又云。月自山顶出。而山下没。曾居山中见之。又云。自城头出。而城中没。乃居城中见之。又或指月出没。舟之左右。楼之上下。村之前后。郭之东西。皆常居而见之。遂成固执于??中。而智者咸不许其说。当知彼所指处。未尝非月。然月实不于此七处出没。原其所指之谬。虽处处见月。惟未仰天一见耳。如阿难所指七处。不曰非心。但未回光一照耳。

    二斥妄非心(二)一阿难自责请益。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至)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此当机因七处被斥。意欲舍妄求真。以故自责而请益也。即从座起者。以听法在座。请益故起。正明三业精诚。六过自责也。偏袒合掌身业。恭敬意业。白佛言下。皆口业也。六过者。一因小恃憍怜。二以多闻无证。三故未得无漏。四则不能伏邪。五故溺于淫舍。六由不知真际。然此六中最所恨者。未得无漏。故结重于不知真际所诣。意谓。若得无漏。自知真际所诣矣。未得无漏者。旧云。尊者虽预僧数。见思尚在。不但未得四果无漏。亦且未得初果无漏也。以初果分证无漏。得道共戒。虽然未断欲爱。亦非淫咒能转。次前七处妄执。皆是见惑所摄。有谓阿难先证初果。恐未必然。当以第三卷末。圆悟藏性之时。方为迹同初果。故至第四卷中。佛言。汝今已得须陀洹果。是说颇当。正同余意。故前堕淫舍。不用权释。而直以实事释者。亦此意也。真际者。真心实际也。意谓。遭魔摄溺淫舍者。当是之时。皆由未得无漏。所以不知真心实际之处自何所而往也。今欲诣往。未知其路。愿佛慈愍。指示我等奢摩他路。设或由此得达真际。不惟自利。亦且使诸阐提。返邪归正。隳弥戾车。不亦善乎。阐提云信不具。或云焚烧善根。即断善根众生也。弥戾车此云乐垢秽。亦云恶知见。亦云恶中恶。又云奴中奴。以此等全不识佛法。即边邪不正知见也。由不正见。即谤正法。死堕边地。永不得闻三宝之名。隳即坏也。作是下。乃经家叙辞。上言最小者。斛饭之子。得道夜生。于诸弟中。是最小故。娇怜者。正犹小儿娇而恃怜也。倾渴者。倾心仰慕。犹渴之思饮也。翘伫者。如鸟张望。似饥之待晡也。钦即敬义。谓敬闻指示而训诲也。

    △二如显发非心(三)一光表破显诸相。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至)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此佛放光以表破显之相也。良以破妄。实为显真。故放光而表示之也。面门者。六根都聚之处。又是向背之所从分。于此放光。良有以焉。盖因当机背觉合尘。用诸妄想。是以七计成非。而如来背尘合觉。妙契真常。故此六根皆是。此正欲破六种攀缘妄识。欲显六根现量真性。故先从面门。放种种光。以表种种之法也。其光如百千日者。表诸智将现也。普界震动者。表诸妄将破也。十方皆现者。表一根返元诸根解脱也。诸界合一者。表会科融大归一藏心也。界中菩萨本国合掌者。正显三科七大一切诸法。皆是不动周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也。以一切众生皆具此光。昧而不知。妄为三科七大所局。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但得内凝发光。则科大诸法应念化成无上知觉。见闻通邻。合开成就矣。故佛特放智光而表示之。此所谓不言之教也。六震者。谓动。起。涌。震。吼。击。上三属形。下三属声。以表诸佛形声二益。故此放光合土。乃是破妄之形。至下一咄徴心。即是破妄之声也。

    △二发明真妄二本。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至)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因当机请奢摩他路。欲诣真际。故示二本。以指真心实际。此正一经之纲领也。一切众生者。泛指迷真逐妄之流。诸修行人。别指执妄为真之士。谓诸众生从无始来。自迷心海。逐无明流。认用妄识。起颠倒之惑。执造种种之业。因而致种种之苦果也。业种自然者。以惑乃发业润生二种无明。故名业种。由此自然而感生死之苦果也。盖惑业苦三。生必同如。如恶义聚果。生必三同一蒂也。不唯凡愚即修行者。设或不达心海之源。根本正智。亦不能成无上菩提。而反流为凡外小乘者也。故有舍业果而求寂灭者。唯依四谛十二因缘。则别成声闻与缘觉也。有迷自本真而求道心外者。则成外道。或修有漏戒善及四禅八定。厌染欣净。以取善果者。谓之诸天。或耽着欲境而恼害正修者。谓之魔罗。此云杀者。谓是贼杀慧命。戕害法身之者。此皆不知真妄根本以妄为真。盲修瞎炼。犹如煮沙作饭。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具云劫波。此云长时。然有拂石芥城人寿增减之异。此明妄非真。因不成真果。亦若沙非馔。本不成馔也。此下正明二本不须别求。则汝阿难一身立可得见。盖生死根本者。即第八识中根本无明也。攀缘心者。即前七转识相应妄想生灭心也。以此妄心。揽尘为体。缘会即有。缘散即无。随境而生。逐境而灭。故云生灭即缘影。是也。菩提有三。谓分证究竟真性也。此为真性菩提。即根本正智。涅槃云圆寂。谓真本圆。妄本寂也。然亦有三。谓有余无余性净也。此为性净涅槃。即真如之理。若以正智而契真理。则理智一如。不待修断。本自现成。故云元清净体。此总指不变真如全体大用也。识者。第八识之妄分也。精者。第八识之真分也。自本明而出。谓之元明。即居染位而未尝染污者也。合云识精元明者。总指真如随缘成第八识。以本识能生见相二分。见为能缘。相为所缘。故成妄心妄境。以妄缘妄。唯不能缘自己心海。故言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夫元清净体。与生死根本。非有二体。非定一体。真如无始。无明亦无始。为真如具随缘不变二义。无明具成事体空二义。然真如随缘。即为成事无明。而无明体空。即为不变真如。盖真如即如来藏性。但一念随缘。为成事无明。而无明中自有不变真如。故曰真妄和合。成第八识。由第八识有见相二分。见分即前七转识王所是也。相分有亲有疏。亲即五净色根。疏即浮根色身。及外六尘等相。若第七识执我。第六识随尘分别。前五识领纳前境。根境相偶。以现行熏种子。使第八识。受熏持种。即是用前七攀缘识心。为自性也。而第八识则是总报主。为无始生死根本矣。若根境不偶。前五识不领受前五尘。第六识不随法尘分别。第七识不执我。则现行渐灭。种子渐消。使第八识渐至湛不摇动。复还真精元明。渐尽根本无明。转识成智。即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矣。观此则不唯当机敌体真本。是菩提果。凡诸众生各各圆满。莫不皆然。祇为不肯。反观自己耳。故在六根门头。虽终日放光动地。特昧者不能觉。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此也。由其不觉。堕入凡愚诸天外道等趣。是不当堕入而堕入之。故云枉入。枉者屈也。此因当机请问真际所诣。故就他一身。指出二本。然虽真妄双指。重在真边。一则令识本真故。二则当机独问真际故。于真本中。最重识精元明一句。若当缘会得第八识。则真际菩提不劳弹指而获矣。即本经云一门超出者。此也。苟能了得识精元明。则无一法不在其中包藏。无一人不向此间流出。如对法经云。无如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者。是也。然此识精元明。设离六根门头。亦无觅处。故后诸佛证云。生死涅槃同是六根。更无他物者。是矣。即后文观河不变者。识精也。如第二月者。识精也。乃至见非是见六解一亡者。皆此识精也。盖此识精在眼。而尚未杂色者。即名见精在耳。而尚未杂声者。即名闻精。乃随根立号。亦无定名。但于一根了此识精。则余五亦然。而去真性。自不远矣。故向后多寄见精。以指真际者。良有以也。由诸下乃双结迷真认妄也。

    △三正斥妄识非心(二)一徴起直斥。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此正如来欲破妄识。先徴能见。后斥非心。以示奢摩他。诣真际之路也。此因当机不知真际所诣。而请奢摩为诣真际之路。故佛特示真妄二本。以为两条大路。且看当机如何荐取。故有是徴也。然此欲知愿出者。盖奢摩乃至静之理。生死为极动之事。欲知至静之理而求出极动之事者。须明真妄可也。此因上言二种根本。将欲开示出生死乡入奢摩路。故有欲知愿出之语耳。即时下。乃举拳验见也。五轮指者。以佛指端皆有千辐轮纹。屈者握而成拳也。此中三番审验。一则举拳语当机曰。汝今见否。当机答言见。次则曰。汝何所见。当机则答。见光明拳。耀我心目。又复问曰。汝将谁见。当机则更对曰。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若是则辜负如来甚矣。盖佛举拳以示。正欲当机向眼角眉稍识取真见。以为奢摩他出生死入涅槃之正路也。正是如来金拳举处。直下要识本明。其如当机尘相未除。仍前认贼为子。然此三问。在如来则一步一紧。在当机则半步不移。故此只得再徴妄心而直破之也。佛告下。至耀汝心目。此蹑前答而牒定也。因复徴之曰。目在汝面。我可见之。今以何者。为汝之心。对我之拳。设有证据。何不将来举似老僧。此正如来为当机。婆心彻困处也。犹达磨谓神光曰。将心来。与汝安。其意似同。若尊者稍能悟此。不妨曰觅心了不可得。则向后九卷半文。及奢摩他路。均可已矣。其如当机。熟境难忘。仍以七处推穷寻逐之。能推者认为己心。庶不知最初发心之思惟爱乐者。即此心也。至佛所判。用诸妄想。及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亦此也。故佛至此。见其迷情深厚。不能荐取。只得奋踞地之威。直与一喝。剿绝窝臼。故云。咄此非汝心。此正如来向伊命根不断处。猛下一刀也。虽然要知此喝。殊非偶然。必待因缘时至。而后施之。方为有益。盖当机被佛处处斥非。至此举拳相示。三番四次。深锥痛劄。方才吐出能推者三个字耳。设若在未推寻时。尚不知何为所推之处。何名能推之心。而彼时纵与千喝万喝。不惟无益。是徒惑乱人心也。故知此喝为金刚王宝剑。非同拍盲禅侣之糊喝乱喝也。正易所谓击蒙利用刑人用脱桎梏也。然前七番破处。是捣贼之巢穴。今此一咄。乃斩贼之首级耳。

    △二惊索示名。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至)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一问一答。以显能推者。非真心也。阿难被佛一喝。即矍然惊愕。离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可见一向惟知有此。今说非心无怪骇。然既当机欲索其名。故佛直示之曰。此心乃是现前所对六尘相上。幻妄生起。虚而不实。妄而非真之妄想心也。由此妄想。惑乱真性。岂可认此以为心乎。因汝无始。以至今日。误认为心。犹如认贼而为己子。反弃真子。而不寻觅。所以遗失本来元有常住真心。弃而不顾。认用妄想。故受生死。如轮展转。而不休息。是以前云。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者此也。

    △三示妄无体(二)一阿难述怖求示。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至)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此因闻非心之斥。故述惊怖而求示也。所以阿难历叙生平。而白佛言。我乃佛之宠弟。因有此心。爱乐佛故。是以出家。则令我出家者。此心也。乃至供诸佛行一切善事者。皆此心也。纵令谤法退善行恶者。亦此心也。是则作善作恶。许多功能。皆是此心。若如此番。斥为不是心者。我岂无心之人乎。设果无心。则于土木而无异矣。何谓除此觉知之外。则更无别心之可得也。云何如来说此为非心耶。然闻此说。我实惊怖。且不惟我。兼此大众之中。虽有凡外权小之殊。然皆以此为心。今闻此说。莫不生疑而怀惑矣。惟愿世尊曲垂方便。大慈大悲。开示我等。未能悟者。

    △二如来安慰显示(二)一慰真许有。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至)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此许真心有体。以慰其惊疑也。佛见当机。惊疑不定。故先安慰。而后开导也。无生忍者。谓证此理。则于三界内外。并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于一一法。当体如如。而忍可于心。然此心此理。即不生不灭之真因。亦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之理体也。众生不能证入于此者。皆由误认前尘。虚妄相想。故于此忍而不能入。佛将欲破生灭以显寂灭。故于师子宝座。摩顶安慰而告之言。如来寻常说。万有诸法。非别所生。唯一真心之所现起。即十法界中。一切因果。谓之正报。世界微尘。谓之依报。莫不因此以成其体。故诸世间凡所有者。如山河大地万象森罗。乃至极微细者。如一草一叶。一缕一结。诘其根本原由。咸有体性。岂独细而有形者。纵令大而无形之虚空。亦有虚空之名。豁达之貌。以此观之。则世出世法。情与无情。若大若小。凡有一物。必具一体。何况清净妙净明心。乃为能现世出世法。范围天地。曲成万物。性一切心者。而反自无体乎。言忍者。以此妙理惟证乃知。亦不能向人吐露。故曰忍。诘追问也。本体无垢。曰清净。处染不染。曰妙净。湛寂虚灵。曰明心。物各有性者。犹言物物一太极也。世物从心现起者。犹言统体一太极也。斯约第八识。现见相二分。而成世间法也。若依真心言之。则心如明镜。而十法界依正二报。皆镜中影像耳。举草叶缕结者。以微小而况粗大也。举虚空者。以无形而况有形也。而自无体者。正反显之辞。明所现之物尚各有体。而能现之心岂反自无体乎。此言真心决定有体也。

    △二示妄则无。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至)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此正示妄心无体也。盖前世尊示真有体者。是欲当机直下认取。则千了百当。其如担麻弃金。半点不移。以故有此执吝者。谓坚执爱吝而不舍也。分别者。即前能推之心。谓藉缘托尘。以立分别也。觉观者。即唯识云。寻伺二心所也。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粗转名觉。令心匇遽。于意言境细转名观。此二并用思慧一分为体。故本经云。觉观出思惟者。此也。智论亦云。觉观虽在一心。二相不具。粗心粗念。是名为觉。细心分别。是名为观。譬如撞钟。初声大时。名为觉。后声细时。名为观。总而言之。分别觉观。皆依他假合。如划水印空。随手即灭。了无真实之体。所了知者。以此六识之现行。皆由六尘以引生。则尘为能引。而了知为所引。故云所了知性。此正六识现行也。必为心者。是决定认此分别了知。必为自心也。然此分别之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以及声法诸尘。种种事业之外。除是毫无亏欠。别有全性。可也。事业者。谓尘是心所司事业。在营业之初。曰事。事办之后。名业。上皆纵辞。令其离尘自有也。然此之妄亦非难辩。如汝现今。承听我法。此则因我说法之音声。而有汝之分别。设离我声。则无分别。既是离声。别无自性。岂得谓之为真心乎。盖法尘有二。一第六意识。逆缘前五尘谢落影子。为生法尘。二都不外缘。唯是内守幽闲定境。为灭法尘。在小乘。只知明等生境为六尘。不知暗等灭境亦属六尘。故佛示云。汝虽纵能息灭六识。一切现行。分别攀缘。不缘前五尘谢落影子。而但内守幽闲定境。以为极。则庶不知此仍是过去生法尘中遗落下的灭尘影事也。然此能守者。制伏之心。犹为内缘之影所守者。禅定之境。尚属灭尘之事。均不名真。况汝现前随尘攀缘者。即欲认此以为真乎。然我今者。亦不勉强教汝所执之者。定非真心。但要汝肯于自己心。隐微揣度。仔细摩研。看道毕竟。是真耶妄耶。离尘有体耶无体耶。设若是离尘。实有体性。即汝真心若是离尘。原无体性。则成影事。何真之有。且汝所执之心。是因尘而有者。则尘体性。原非常住。真不变灭。若能生之尘。既变灭时。则所生之心亦同变灭。犹之乎龟毛兔角徒有虚名而无实体者矣。心既变灭。则汝法身亦同断灭。更使谁去修因。而证无生法忍之果乎。此中我非敕汝(云云)。是恐当机到此。茫然无措。必至舍此别图。故教他缓缓揣摩。令其就路还家也。

    △二大□知非。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

    此明会众知非而莫辩也。自失者。自无可据。失所守也。以闻息灭六识。犹为尘影。且而揣摩此心。又似离尘无体故。当时法会。一众茫然。而平日所恃为心者。至此俱成乌有。犹如贾人自失所宝。况复理曲辞穷。无从施辩。只得杜口。故云默然。

    △三结归其判。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至)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此结归前取心定判之公案也。以前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自定判之后。遂破诸妄。而妄既破毕。故仍结归。此如来说法之始终也。九次第定者。四禅四空及灭受想。谓之九定。从一禅入一禅。次第而修。名为次第。然前八定。惟是有漏。而后一定通漏无漏。以从有顶处。游观无漏。能令染末那相应之受想。伏而不行。故名灭受想定。三果圣人能入此定。亦名非学非无学定。以其入定。能伏第七识俱生我执。故名非学。以出定时。非非想天一分微细我爱犹存。故名非无学也。由此非非想爱未断。所以不得漏尽成阿罗汉。是皆由于爱念不除。所以凡外有分断生死。权小有变易生死。妄想者。凡外即缘尘分别。小乘犹非想之我爱。大乘有所知之法爱。正如当机爱佛相好之爱也。不知此是业识相应根本无明。所以误认此等。以为真实。纵有多闻。徒增欲漏。是以不能成圣果耳。

    △二显所遗真性(二)一当机舍妄求真。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至)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此悔妄以求真也。当机因闻入灭想定者。心尚非真。则寻常所用。任运攀缘妄想识心。不辩可知。然前虽说此想不真。尚未明指何为想心。是以总恋。今闻纵能灭除六处妄想。攀缘识心。内守幽闲。还是分别缘影。犹为灭尘事业。则显然明白。以故舍之而求真也。悲泪者。凡人悟之深者。后皆有悲。如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今则悟能推想心是妄。故悲泪耳。思惟者。即寻常所打之妄想也惠者恩赐也。将谓如来是我天伦。必以三昧而见惠也。岂知彼此不能相代。正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不能替代。且我本有常住真心。迷失不知。欲望如来恩赐。是何异夫贫穷之子。舍其富父。逃往他方。转从外人而乞食者耶。今日乃知。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虽有多闻。若不明心见性真实修行。与不闻者。无有异也。如人说食。不可疗饥。终无所益。二障者。烦恼及所知也。烦恼障者。即见思二惑。见乃作意分别之惑。即十结使。思乃任运俱生之惑。即贪嗔痴慢四结使。乃前粗后细。总属我执所起。能障人天胜妙好事。故名事障。亦名烦恼障。以烦恼即障。持业释也。所知障者。有二。一取境所知。谓不达外境惟心。而谓心外实有。有所希取。即分别法执。二法爱所知。于所修证。不达性空。而生爱着。即俱生法执。亦前粗后细。总属法执。能障法空之理。故名理障。然所知二字。原不是障。以障法空之理。依彼所障之理。以为名耳。故曰所知不是障。被障障所知。是为能障。所知之障。依主释耳。观此则知。当机尊者未获初果。可以明矣。以见思未除。尚为烦恼所障。至所知障。则全然未脱也。寂者。不动摇也。常者。无生灭也。因佛开示。觉得能推之心。分别攀缘。实无寂静。起灭虚妄。非能常住。由此方求寂然常住之真心也。当知此请。比前不同。前云溺于淫舍。不知所诣。是尚以妄识为心。责己不知真处。但惟求处而已。今云二障所缠。不知寂常心性。方始责己不知真心。而求示之也。穷露者。即贫穷孤露。而无所覆护也。空有不羁。曰妙。体用朗然。曰明。智鉴无私。决择分明。为道眼。三昧云正定。然此妙心道眼之请正悟。从前心目为咎耳。或问穷子喻。与法华同乎。答文则固似。义实不同。彼从事论。此约理明。彼以背佛为舍父。此以迷真为舍父。故不同耳。

    △二如来就妄显真(二)一光表许说。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至)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此佛先以光相显示。而后许说也。前来放光。表破妄之相。今此放光。表显真之相也。卍字者。表无漏性德。梵云阿悉底迦。此云有乐。谓有此相者。必受安乐。然按华严音义。卍字本非是字。因武周长寿二年。则天权制此字。安于天枢。以佛胸前有纹如此。名吉祥海云相。此相为吉祥万德之所集成。因目为万。光从此出。表根本正智也。百千色者。表体含万德用遍河沙也。十方周遍者。表圆照法界也。灌诸佛顶者。表上齐诸佛也。旋至大众者。表下等众生也。正显此光生佛同具。情与无情共一体也。幢乃摧邪辅正之物。即表破妄显真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以妙字贯下。犹云获妙微密性妙净明心。盖性即体而心即用也。然体用皆言妙者。乃三德秘藏。不纵不横。超出权小故也。于真心之体。曰微密者。谓十地见之。如隔罗縠。故曰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曰密。于真性之用。曰净明者。谓本净本明也。烦恼不能染故本净。惑障不能蔽故本明。即妙明心也。清净眼者。对境不杂。称理而观。故名清净。此因当机求寂常心性。而佛许以妙微密性。求妙明心。而许以妙净明心。求开道眼。而许以得清净眼。可谓请许相应。啐啄同时。逗机之教矣。

    △二正显即真(三)一就妄示真(二)一带妄显真(十)一指见是心(四)一将拳验见。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至)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此蹑前拳相。以验当机之迷悟也。世尊既为建大法幢。欲令开发真心道眼。但不知彼见解何如。故此将个空拳。连发三问。以验之也。一问。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二问云何成拳。三问汝将谁见。而当机一则对曰。光明因清净所生。二曰。我实眼见。三曰。屈指示人。故有拳相。然清净生者。即前非欲爱所生也。既曰眼则仍是肉眼。非清净道眼矣。则尊者病根。宛然犹在故下不得不十番显示。使即妄而明真也。阎浮檀此云胜金。须弥南面有此檀树。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佛之身色如之。赩赤焰也。又传此金方寸。置暗夜。室中照曜如昼。佛身赤??。不但如金。亦如其光。能破暗也。

    △二就拳例见。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至)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此就拳以例见也。世尊见当机仍然。认眼为见。只得复就拳头作个比例。而告当机。如来今日且不与汝谈玄说妙。但将现前实事言之。以告于汝。然言不尽意。喻以明之。言有智开悟者。以无智之人。纵喻难明。故举智者。因喻开悟。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是拳全倚于手矣。若无汝眼。不成汝见。是见全倚于眼矣。以汝眼根之见。例我手上之拳。其理其义为均平否。当机至此。只解顺水推船。不知看风使樯。遂而顺口答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犹之既无佛手。不成佛拳。以我之眼。例佛之拳。其事其义正相类也。似则也。似岂知寂常心性。例为断灭知见。可不惜哉。

    △三引例辩谬。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至)又则灯观何关汝事。

    此引拳见不齐。以辩其谬例也。故蹑上云。汝言相类。是义不然。此总斥引例为谬也。盖无手人。拳毕竟灭矣。彼无眼者。惟是无眼。非见性全无也。汝设不信。但试于途。就盲人而问之。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答汝言。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彼因无眼。所以前尘自暗。见前尘者未暗。则盲人之见亦未曾亏欠也。此佛就人赤肉团上。指出一只金刚眼睛。正谓无明窟里。有个大光明藏。而能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者。此也。岂同妄心离尘无体者乎。向下正辩其谬。当机因闻前尘自暗。见何亏损。不达其义。遂反难云。诸盲眼前一无所见。唯黑暗耳。云何亦名为见耶。故佛告之曰。诸盲无眼。唯睹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此二黑相。为有别乎。为无别乎。当机则曰。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较量。无以异也。故佛辩之曰。当知设若无眼之人。止能见黑。忽然眼中得光。还见前尘种种物色。而名为眼。能见者。彼暗中人。在黑暗中。忽得灯光。而见种种物色者。亦应名灯为能见矣。若灯有能见之用。则灯即是能见之见。自不名之为灯。又则灯能自观。何关汝之事乎。正显若眼有能见之用。则眼即是能见之性。不应复名眼矣。此正辩其迷谬也。

    △四结显唯心。

    是故当知灯能显色(至)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明见唯是心也。是故当知。灯乃增上之缘。止能显色。不能见色。其见色者。是眼而非灯也。则应例知眼。为增上缘。但能显色。不能见色。如是见色之性。是心而非眼也。当机向来。误以为二者。世尊今日合而为一。所谓离之则俱伤。合之则全美矣。问见性与心。有何差别。答此中见性。即阿赖耶识见分。以在眼名见故。即指见性是心也。由阿难一向执见是眼。不知是心。故反其所执曰。是心非眼。是心二字。与前非心眼对。正谓前汝能推者非心。今汝能见者是心。既知能见者是心。即知能见者非眼。此则向来心知眼见之执。一言了当矣。可谓一滴水墨两处成龙也。

    △二显见不动(三)一叙众望示。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至)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此叙众望示者。乃结前以起后也。盖上四句结前。下四句起后。是言者。即是心非眼之言也。口已默然者。盖有所以。一者向来止知有眼。方为有见。无眼则为无见。今验盲人。睹暗始知。无眼有见。且此见与眼。殊不相干。二者向来但知见明。方可成见。见暗不得成见。今例有眼在暗。同于无眼之暗。始知见暗之时。诚亦是见。三者向来但知。见惟是眼。不名为心。今观有眼得灯。无眼得眼。皆但显色始知见。乃是心可知见性。离彼肉眼。别有自体。诚异能推之心。离尘无体矣。所以向默默之中。研究而细味也。未开悟者。虽知是心。而尚有疑。未能大开大悟也。何则。谓我之所求。因前缘心。不寂不常。非妙非明。故别求常住妙明之心。今佛示我。此见为心。虽知即心。不识此心。可有妙明寂常之义乎。此正结前之义也。犹冀者。言此心之义尚未了。然犹望如来慈悲。更为宣示。以故一心清净。俟佛慈悲。再施教诲。此起后之义也。

    △二辩定客尘(三)一问。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至)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此佛问客尘者。欲令先悟以导之也。当机前陈二障所缠。请示心眼。佛故放光。满盘托出。乃至向伊眼根。指出见性。谓之真心。阿难大众尚未了然。世尊只得放松拳头。将计就计。令伊向阵那处。去讨下落。故云舒兜罗。开轮指而诲大众者。正是放开一线。令于客尘中识主空耳。鹿园地名。乃古国王养鹿之园。即世尊初转法轮处也。阿若多此云解。即佛为憍陈如所印之名也。五比丘者。一阿湿婆。此云马胜。二?提。此云小贤。三拘利。即摩诃男。四憍陈如。此云火器。五十力迦叶。此云饮光。前三父族。后二母族。以佛初出家时。父王遣其侍卫。及佛先在雪山苦行之时。三人畏苦行者。即舍去。后受牧女乳糜之供。二人乐苦行者。复舍去。共向鹿园。别修异道。佛成道五七后。方往度之。三转四谛十二法轮。陈那最初得解。故名阿若多等五比丘也。菩提取大乘之果。罗汉取小乘之果。是佛初转法轮之意。当时所说。客尘之喻。乃喻集谛。反显主空。乃喻灭谛耳。今但取能比之喻。不取所喻之法。此中客尘。但喻身境及缘身境之心。主空俱喻见性也。

    △二答。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至)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此陈那述自悟解。以答世尊也。腊长年高。名曰长老。佛转法轮。五人之中。陈那先悟。佛问解否。答言已解。故于大众之中。最先独得解名也。因悟见思二惑。如客如尘。证得无为。生空涅槃。湛然不动。如主及空。由是得成圣果。此上标其所悟。下文方述所解。有二。一解客。即世尊下至名为客义。二解尘。即又如下至名为尘义。旅亭即止客舍也。俶即整义。谓整治行装也。遑即暇义。谓行色忽忽不暇安住也。攸犹所也。谓主人则无所往也。盖主客正喻生灭不生灭。俱止五蕴蘧庐也。此行客喻生灭心。宿食喻见思惑。以见惑易断。见道即断故。如行客一餐便去。思惑难断。修道方除故。如宿客寝息方去。俶装前途。喻毕故趋新。出趣入趣。无往主人。喻常住不动不生灭性。新霁者。雨过初晴也。清阳者。清晨之朝阳也。隙即孔缝也。空中尘相者。即映日飞扬。微细浮埃也。此以尘喻尘沙无明。言其幽隐微细故。如入隙之尘。然此客尘之喻。有通有别。通则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俱生二惑。随境生灭。非真常性。皆为客义。以其染污妙明。浊乱性空。均为尘义。别则客喻分别之粗。尘喻俱生之细。分别犹旅亭之客。去之犹易。俱生如幽隙之尘。拂之实难。此由当机求示寂常。故借客尘。发明主空。令识寂然常住之心也。

    △三印。

    佛言如是。

    此印可也。以客尘之体生灭。烦扰主人及空。寂然不动。其义如是。诚为不谬。盖佛之意。止欲陈那发明客尘主空。生灭动静。诱引当机。闻而生信。识得眼中见性。常住寂然。身境动摇而已。今此分析。正合佛心。故印可曰如是。

    △三正显不动(三)一对外境以显不动。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至)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此以佛手为外境。以显见性之不动也。因上陈那自述。客尘主空。则动静明矣。如来要令当机即生灭客尘。荐取不动主空。故于众中。以手开合。辩问之曰。汝今何见当机。直对之曰。我见如来轮掌在众一开一合。世尊即追之曰。汝言见手开合。为是我手有开合耶。为复汝见有开合耶。当机对言。佛之宝手。自开自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如来至此。见当机似悟非悟。故极力提拔曰。汝看动者是谁。而静者又是谁。如此等语。正要尊者直下承当。了得客处即主。尘处即空。即动即静。即妄即真。柰何尊者只向拳头巴掌上作活计。以致心境。打成两橛。客主堕在二边。殊为可惜。唯言佛手动而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何得有动。不过佛手动而无住。谁谓我之见性。为住与无住耶。此正当机悟见性为住而不动矣。须知当机此见性二字。在世尊口角边。荐得动静二字。向陈那脚根下检来。虽然未得大彻大悟。较之从前。认浮根为能见。以暗相为不见。又稍窥一斑矣。故佛许之曰。如是百宝者。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千辐轮相。盖世尊三度以手示人者。各有所表。初番握拳。表欲破妄明真。次则舒手以显真非是妄。此番或开或合。正表真妄分明。将显真妄互融也。所谓理之难知。圣人必示之。以相者此也。

    △二就内根以显不动。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至)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此以当机头为内根。以辩见性之不动也。因上对外境而辩动静。恐有内外之分。以故如来从掌飞光于其左右。令伊顾盻。即就内根而问之曰。汝头今日因何摇动。尊者对言。我见宝光来其左右。故左右观头自动耳。当机才说头自摇动。则早已谬矣。若头能自动。与眼能自见。有何异乎。且死人亦有头在。可能动否。然世尊亦不理会。暂松一着。但追之曰。汝盻佛光。左右头动。为汝头动耶。为汝见动耶。当机即对之云。我头自动。而我之见。尚且无动。何得有止。不过头自动摇。谁谓我之见性。为动摇与不动摇乎。盖上文境动见静。而人易辩。此在一身。说头自动而见不动。人实难辩。而我如来因其所言。亦当故印之。曰如是。盖世尊令陈如。述客尘二字。是欲当机识取客尘。不外主空。则能事毕矣。孰知到此但。解客尘与主空。有动静之殊。不知光摇头动。皆自心动。所以辜负瞿昙不少。

    △三贵明知故认妄动。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此责当机。明知不动。故认妄动。复有众生者。此隐指阿难等也。既以摇动者。名之为尘。宜知尘不离空。既以不住者。名之。为客。当知客处有主。汝等大众。但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所动。便可就客而识主矣。且又汝等但观于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理宜即尘而见空焉。云何汝等至于今日。既以行动者。知为客身。何不认取常住之主。既以摇动者。知为尘境。仍还迷失寂然之空。总之不达一心。所以在此根境法中。从生之始。洎死之终。念念执此。生灭妄想。认以为心。而反遗失。不生不灭。常住真性。岂非冠履倒置。颠倒行事而何哉。由其性心失真。自必认物为己。所以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以故当机性之失真。则认浮根为能见。心之失真。反执能推为自心。是皆认物为己之明证也。是中者。即此妄身妄境二者之中也。自取者。以此轮回流转。非天造地。设亦非人与皆自取之。怪得阿谁。

    大佛顶首楞严经宝镜疏卷第一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