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经讲录最新章节!

是换了出家衣服,唯一的修行,就是吃素,中国佛教视吃素为第一,这是守戒律,没有吃众生肉,少造恶业是好的,但是吃了素干什么呢?光吃素能成佛吗?谁也没有听过这个道理!不懂又怎能发心呢?故发不起心来,出了家住在寺院里,不在社会上争名夺利,在寺院里还是争名夺利,还是嫉妒障碍,若这样子出家叫做冤枉出家。这能怪现在这个出家人吗?不怪,我们只是感到可悲,因为没有善知识讲经。在我们讲堂里还有几个带发的同学,你们听了可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们没有听到不会发心,你们听到了就要发心,你们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们才叫‘善男子,善女人’。刚才说到修五戒、十善,人天乘那也叫‘善男子,善女人’,因为这也超过世上一般只求名利的人。但是,在‘金刚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是多么的高尚,你必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才是‘金刚经’上的‘善男子,善女人’。

    须菩提他根机够,他看见释迦如来,出入往返,穿衣吃饭就开悟了,其他的善男子、善女人未开悟,因根机不够,他比那些声闻、缘觉的根机高明得多。我们可要注意这段经文,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句应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心印疏’却把此当做一个问题,而又分三个问题,在下半卷,完全讲‘发菩提心’,这是对经文上颠倒错误所致。我刚才讲过参考注解,应该采取的则采取,不应该采取的则放弃。譬如我说讲经的题目,讲‘金刚经’有坚、利、明,讲‘般若’有‘三般若’,这是依著「心印疏’说的。‘新眼疏’则只讲到二个,没有讲到三个,没有讲到‘其相光明’,‘三般若’配不上三,只配了两个,因此我看那个好,就采取他的材料,就以‘发菩提心’来说,我不采取‘心印疏’的那个大问题,何以故?因这‘善男子,善女人’他怎样被称为‘善’,因他已经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这底下已有了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就是如何,也就是怎样,怎样安住他的真心,怎样降伏他的妄心。这个真心就是刚刚发,就是那个‘菩提心’。‘菩提心’发起来是怎样的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只上求佛道而不下化众生,那你只是发二乘的菩提心,而不是大乘的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心最难得发起来,此‘善男子,善女人’居然能发起这个心,但是他还是个凡夫,外面五欲六尘的境界常要转动他,一转动‘菩提心’就失了,没有‘安住’是很苦恼的,因为好不容易发起此心,又给打岔失掉了。这须菩提就替这些发心的人来请问,他这个‘菩提心’不能安住,有什么好方法能令他安住呢?‘菩提心’为什么不能安住?因为有‘妄心’,‘妄心’就是贪图五欲,攀缘六尘的心。既然你已发了‘菩提心’,何以还要贪图五欲,攀缘六尘呢?原因是我们还是凡夫,这是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是故‘妄心’一现前,真心就走了,这就是‘新眼疏’所说的‘汉贼不两立’。‘妄心’一起,真心就不能安住了,要使真心安住,第一要紧还是先降伏这‘妄想心’,那有什么法子呢?请世尊说说降伏这妄想心是要怎样降伏?

    丙二、如来许说(分二)

    丁一、赞善印是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须菩提长老诚恳请法,如来就允许跟他说法。佛先赞叹他说:‘你问的好’再印证他说的对。‘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一连赞叹他两个‘善哉’,这是加重口气说法的腔调,就如我们平常说话‘你太好了,太好了’就是这个意思。这‘金刚经’没有什么高深玄奥的道理,可是这‘金刚经’不言高深自然高深,不言玄奥自然玄奥。佛赞须菩提‘这太好了,太好了’,是怎样的好呢?第一你能在佛穿衣,吃饭,日用寻常生活之中,领悟到般若之理,这太好了,‘善哉’!第二你会挂念那些没有悟到这个道理的大众,而替大众请问妙法,这是好上加好,故言:‘善哉!善哉!’因此佛连赞叹两个‘善哉!善哉!’,再叫一声‘须菩提’。佛叫当机者,意思也就是叫我们。这经文的组织都是问答体,一问一答与普通说白话一样,若说难懂,这是少听少研究之故。每次叫须菩提注意听,实实在在就是叫我们注意听,叫一声须菩提就要印证他说的对,‘如汝所说’,如你上面所说的两句话,说的很对。是那两句话呢?就是‘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上面这样赞叹我,我现在就给你印证,你赞叹的对。这并不是世尊爱听人家赞叹他的好话,若这样解释,便是凡夫的境界了。因为世尊自从成佛以来,无时无刻不在护念众生,付嘱众生,一举一动都是在护念,都是在付瞩,可惜弟子们没有看出消息来;今天被须菩提看出消息来,他赞叹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所以才说:你赞叹我如来这两句话太对了,我如来就是这个样子,护念弟子,付嘱弟子的,不但在讲堂说法护念你们,出入行走,乃至一举一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在给你们做榜样,做模范。你们要学佛在那里学呢?不是光学佛的说法,而是要学佛的行持。须菩提你赞叹的对,如来就印证你赞叹的对。

    丁二、诚听许说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你要谛听,我当为汝说,此云‘为汝说’即为大众说。‘谛听’有两种意思(一)真实之意————你要发真实心来听,我们要求学佛法,要听佛法,若不发真实心,那怎么能听得懂呢?因为听佛法贵在以真实心听,勿以生灭心而听,因生灭心是妄想之心。若以生灭妄想心来听这真实的佛法,是听不懂。‘楞严经’上有两句话:‘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缘心’就是攀缘六尘的心,攀缘心也就是生灭心。我们的心,起心动念,不出六尘的境界,若拿这个攀缘六尘的心来听法,佛说的真实妙法,也都变成六尘之法,攀缘之法。这话‘圆觉经’上也有:‘汝以旋心听法,此法亦旋’,意即若以旋转的心来听法,这个法也跟著旋转。佛说的法都是真实妙用之法,怎么有的听了开悟,有的没有开悟呢?就是你用生灭心来听,故听不到真实妙用的道理。(二)审思之义————审是详审,思是思惟,意即要详审的思惟,听经闻法得详详细细的听讲其道理。这就是教他听经要以审思而听,勿过耳成空,听法要听到心里,勿听到耳朵里,不然的话,不要说今天听了一座,就是听了三年也等于没听。‘大智度论’说:‘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生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这是说:听经的人,两个眼睛要端端正正的看著说法的人,因为如来说法,那时还没有经书,现在看著经文要端端正正的看,身体不要坐得歪歪斜斜,不要靠著桌子,手托到腮膀子上,起懈怠放逸相,因佛经上讲成佛的道理,度众生的道理,不发虔诚的心怎么行呢!‘如渴思饮’,这表示求法的心很恳切。‘一心入于语义中’,不要打妄想,应一心思惟深入义理之中,佛说法的语言含有深妙义理,有的人听闻佛法,听到开悟就是这么听出来的。‘踊跃闻法生欢喜’,‘踊跃’是大欢喜的意思,听法听到心里得了法乐,对妙法真了解,心里生出了一种喜法乐法之心。‘如是之人可为说’,像这样听法的人,可以跟他说。这就叫‘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反过来说,你不是谛听的人,你跟他说法,说了他没有听,就是听了,只听到耳朵没听到心里,这叫失言,你说的话都冤枉费气。那么真正来听法的人,你不说,这叫失人,你把这个人错过了,这个人是真正要听法的人,所以‘如是之人可为说’,你就当说。

    现在我解释一下,我讲经的方法,先是消文释义,然后才显理。为什么要显理?应该显才显,不显不行,讲‘谛听’是引证‘新眼疏’上的。我的五种讲经方法(一)消文(二)释义(三)显理(四)劝修(五)举证。以上所讲的是劝修的话,举证的话,劝你要好好谛听,不要用生灭心听,不要打妄想来听,这样子就是劝修。前面解释真实义,引证‘楞严经’。前面讲审思义,引证‘大智度论’,这就是举证、举经、举论来说明,你就知道我道源讲经的五种方法,不是我自己打妄想打出来的,古人解经都是这个样子。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如来开口说法,但这种说法,是说而不说,就是‘实相般若’的理体,‘观照般若’的妙用,不是能用口说出来的。你要会去参,领悟出来,所以这个地方说了等于没有说。佛说善男子善女人,你已经发了无上菩提之心了,你的真心不能安住,叫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怎么样安?‘应如是住’。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你叫我告诉你,降伏妄心的方法,‘应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安住你的真心,‘如是’降伏你的妄心。佛说了两个‘如是’,这就是方法。注解上有三种解释,一种作显理解,怎样叫做‘如是’?‘如是’就是‘生佛一如,莫不皆是’。你要想安住真心,先要明白‘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释迦如来成了佛,所证得的实相理体,并没有增加一点,因为实相理体是如如不动的。我们众生在流转生死,‘实相般若’的理体也没有减少一点,因为它是如如不动的。所以说‘在佛不增,在凡不减’。众生与佛一如无二如,都是一个真如实相。‘莫不皆是’。一切众生都是佛。所以释迦佛成佛后,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眼看众生都本来是佛,你懂得了‘生佛一如,莫不皆是’的道理,把它推广开来,内而根身————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而器界————就是山河大地,色、声、香、味、触,无不是‘实相般若’的理体。实相般若理体,遍一切法,所以讲‘金刚经’下文,一切法都是佛法。古人说:‘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你看见‘青青翠竹’那就是真如的理体,你看见‘郁郁黄花’那就是‘实相般若’。你如此去领悟‘实相般若’之理,那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所以‘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如是’之义,你不是说你们发了菩提心,真心不能安住,妄心不能降伏吗?你叫我(佛)给你讲个方法。你看前面我那段出入往返,穿衣吃饭之日常威仪,我的真心可走动了吗?你看我世尊的样子,有打妄想吗?没有。我的真心没有走动,我的真心安住,我没有打妄想,我的妄心降伏了。试问真心是怎样的安住?妄心是怎样的降伏呢?当知就在日用寻常生活中用功,穿衣不著穿衣相,吃饭不著吃饭相,出入往返,行住坐卧都不要著相,这样真心就不会走动。真心安住,妄心不起,妄心自然降伏了。这就是世尊告诉我们‘安住真心,降伏妄心’的妙法。

    但是穿衣、吃饭是无始劫来的习气,能不被穿衣吃饭之境界所转动的修行者很少,何以故?因他用功不在穿衣吃饭上用,他用功都在大殿、念佛堂上用,其实这不是真功夫,何以不是真功夫呢?平常我们佛门不是有一句话说:‘做法师的架子大,老修行的脾气大’,为什么会给他取个‘老修行’这名称呢?因他是真正用功;念佛:他一天不知道念多少声;参禅:一天不知参多少枝香,上殿过堂全都在那儿,表示他有修行在用功。结果你不能碰他,碰到,他发脾气比平常人的无明火还大。为什么他会有那么大的无明火?那么大的脾气?我可没有惹他,干吗?他光那么大火,发大脾气?你要晓得他的功夫不是真功夫,因为他没有在日用寻常生活中用功,因此,你和他谈平常日用生活的话,碰到他就发脾气。从这点,你就要觉悟,你若想用功,就在这穿衣吃饭,日用寻常生活上去用功。古人说:‘终日穿衣,不曾挂著一根纱;终日吃饭,没有咬著一粒米。’你若能在这方面用功,那你的真心自然安住,妄心自然降伏,你学佛算是学会了,就照著前面佛那个样子,‘如是而住,如是降伏其心’。第三种解释:‘如是’二字,要开启后文,就指以下全部‘金刚经’。按上中下根说:须菩提是上根,他已经开悟了,讲到这里中根人也开悟了,若不再讲以下全部‘金刚经’,下根人还是得不到利益。所以还要说,就指著下文,启开下文‘如是住,如是降伏’,即跟你讲怎么住,怎么降伏。向下所听讲的大众再高尚还是中下之根,实际上是为下根人说的。可是这个下根不是普通的下根,而是‘金刚经’法会上的下根。在‘心印疏’上有两句话形容:‘烧尾鼓浪成龙去,虾蟹犹然努眼睛’。烧尾就是红尾巴的鲤鱼,鲤鱼跳龙门,就成了龙,鲤鱼成了龙便鼓浪而去,而那些虾和蟹瞪著眼,茫然不知怎么回事。鲤鱼怎么成了龙,虾蟆不信,螃蟹不信,都在瞪著眼睛莫明其妙。这以下说的经,都是为螃蟹、虾蟆所说的,为那瞪眼睛的人所说的。‘心印疏’是这么形容的。这就是不得不说才说,这个地方,你若能大开圆解,悟到实相理体,那么下面经文也不用再说了。这就是前面说看见释迦如来穿衣吃饭,出入往返,那叫‘离言般若’,这‘依言般若’虽然还没有说,你能开悟,大开圆解还是好的。若你还没有开悟,还得好好学。

    丙三、当机愿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然’这两个字,很多注解,解成:‘唯’是‘唯’,‘然’是‘然’,我认为不应该这样解释。‘唯然’就是我们中国话‘是的’的意思,这是顺印度说话的口气,不要分开来讲,即‘是的,世尊’,这样解就得了。‘愿乐欲闻’,意即我很愿意听,很欢喜听,很希望听。这‘愿乐欲’三个字是加重口气,很想要听的意思。‘愿’依著「新眼疏’解是心许,我心里许的愿,愿意听。‘乐’应念‘ㄧㄠˋ’,我好乐听。‘欲’是希求即很希望听。须菩提已经开悟了,还听干什么呢?第一‘悟’有浅深,浅的理悟了,还有深的理没有悟,故自己还是要听。第二是我悟了,法会的大众还没有悟,要为他们请法,代表大众说‘愿乐欲闻’。按他的本位是‘青龙陀如来’,他已经成了佛,还要听,这是大权示现,示现不懂来请问。

    上来丙一略明降住生信分,分四科,前面三小科已讲完,也就是把三十二分本的第二分讲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