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铃木大拙禅论集最新章节!

    《华严经》所说佛徒的修行生活,一是发菩提心,即发起趣证无上正觉的意愿,二是修普贤行,即行使普贤菩萨的修行生活。实在说来,《华严经》所记述的内容,就是为了追究“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发菩提心是解答这个永恒哑谜的一把钥匙,所以弥勒菩萨才不惮其烦地详细解说菩萨心的殊胜之处。

    * * *

    一、发菩提心的意义

    佛教徒的修行目的,不论大乘、小乘,莫不皆在求得开悟亦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 asamy aksambodhi),这已是一切佛教学者都已周知的事实;因为,佛道的内含就是开悟这件事情的本身,而这正是佛陀于距今大约二十五个世纪之前在尼达禅河(The River Nairan- jana)河畔菩提树下亲自体验的事情;如今在东方传播的一切佛教,无不皆以这个既是史实、亦是玄学的真理为鼓舞的泉源;倘无开悟为其前导的话,那就没有佛教可说,没有佛陀、没有声缘、没有缘觉、没有罗汉、没有菩萨可学了。因此,开悟不但是一切佛教哲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戒、定、慧等一切佛教修行的根本。

    早期的佛教徒多半为了自己的精神利益而求悟,显然没有为了他人乃至整个人世而修行的意愿。纵使他们有想到他人的时候,也只要求每一个人为救自己(亦即为求自度)而各自努力;因为,据他们所见,使得吾人不能开悟的无明和使得我们遭受轮回之苦的业力,悉皆以个体真实(我有实体)的观念为依凭。

    大乘佛教徒则与此相反。他们求悟的愿望主要在于救度世人;他们为了使得整个世人皆得开悟、皆得解脱,这才努力先使自己求得开悟,先使自己得到解脱,先使自己解除一切业力的束缚和知识的障碍————有了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才能进入世间向他们的同类众生宣导佛法(the Buddhdharmas)。

    因此之故,大乘学者对大悲心(mahāhaaru?a)的意义才十分重视。我们阅读大乘经典,不论翻到哪里,都会看到慈愍众生(sarvasattua or jagat)的语句,例如,救度(paritan a),摄护(samgraha),启发(paricodā?a),成熟(paripāka),调服(vinaya),净化(pari?uddhi)等等,不胜枚举。

    “一菩萨”(Bodhisattva)————一种求悟(bodhi)的有情(sattva)————这个观念,正如我曾在别处说过的一样,就这样在佛教里面生起根来,而一种人间的佛教亦由此取代了苦行潜修的旧派。于是,这个家主便不只是出家的乞士,佛陀的教学被拿到僧团的外面修习了,而这种平民化的社会趋向,亦在佛教思想中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之一是以实际的办法分析趣悟的历程。

    小乘的神学博士们埋首于许多与色界、无我、佛身,以及析心等等问题相关的细枝末节,不免过于玄妙化、过于学术化、过于理性化,而其结果便是把与证悟及其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有效运用相关的实际问题给疏忽了,而大乘佛教则将它的主题置于生活的本身上面。

    大乘佛教的学者仿了一番检讨之后,发现趣悟的实际历程系由两个明确的步骤构成。首先,必须发起一种为救众生而求开悟的热切意欲,而后,最终的目标始有达到的可能。此种求悟的意欲与开悟的本身具有同等重要而又充分的意义;没有前者,后者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后者有许多方面取决于前者;这也就是说,开悟的时间、力量、效应等等,完全要看为求达到最后目标而发起的最初意欲如何而定。动机决定行动的路程、性质,以及力量,实在说来,这种热切的求悟意愿一旦发起,这个工作中较为重大、较为艰难的部分,已经完成了,从某一方面来说,开始即是成功————初发心时即成正觉。

    总而言之,大乘学者对于最初发心求悟的价值十分明白。尽管发心之后仍有许多修行的功夫要做,但菩萨此时要走的路程已经完全地划清了。不用说,这个工作十分艰苦,但他已经走出疑惑和无知的黑雾了。因此之故,大乘经典对于此种求悟的“初心”特别重视,视之为佛徒生活之中的一件大事。

    一方面自求开悟,同时又慈愍众生、欲使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悉皆脱离苦海的这种菩萨观念,一直活跃在一切大乘信徒之间。因此,“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已经成了远东佛徒生活的规范。在所有一切的禅宗寺院中,大凡礼拜、上课、用餐,以及诵经等等之后,都要口诵心惟下面所列的“四宏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些“誓愿”不知成于何时,如何引入禅僧的生活,亦不甚了然,但毫无疑问的是,其中所含的精神,即是大乘,故而也是禅宗的精神,不仅如此,自从佛教引入中国和日本之后,这些“誓愿”中的原则已在各种方面影响了东方人的文化生活。

    《华严经》中说到佛徒的修行生活,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发菩提心,亦即发起趣证无上正觉的意愿,其次是修普贤行,亦即行使普贤菩萨的修行生活。善财童子首先在文殊菩萨的指导之下唤醒菩提心(cittotpāda)之后,接着便全心全力地去过求悟的生活,亦即行菩提行(bodhicaryā)。文殊要善财踏上漫长而又艰苦的“心路历程”时对他说道:“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求菩萨行!善男子,若有众生,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事为难;能发心已,求菩萨行,倍更为难!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kalyānamitra)……”

    在《般若经》中,佛徒发起求悟意愿之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修行般若波罗蜜多(prajñāpā amitā)。在《华严经》中,此种修行须与名为“普贤行”(the Bhadracaryā)的普贤菩萨的修行联结起来,以便“菩提行”与“普贤行”合为一体。因此,在《华严经》中,普贤与文殊相辅相成;我们不妨说,人格观念的导入,就在这里。在般若经群中,般若仍完全不具人格的性质,其中的一部《般若经》[2]说有如下话语:

    在此世间,只有少数人可以明白晓了佛、法、僧的真意并信守奉行……能够发心趣求无上正觉的人更少[3]……修行般若波罗蜜的人尤少……不屈不挠地修行般若波罗蜜乡,终于到达不退转地而住于菩萨道地的人,少之又少……

    表示“发起求悟意愿”的梵语通常是bodhicittotpāda,亦即“发菩提心”之意,是anuttar āyā? samyaksa?bodhau cittam utpādam的缩语,亦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之心。将此片语译作“唤醒觉悟的意念”(“to awaken the idea of enlightenment”),正如稍后要解释的一样,不但有欠正确,而且易滋误解。因为,此语相当于“渴求无上正等正觉”(anuttarā? samyaksa?bodhim ākā?ksamā?a)[4]或“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热愿”(anuttarāya? samyaksambodhau pra?idhāna? parigrihya)[5]。在《华严经》中,我亦可读到表达同样观念的语句:“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ripula-kripa-kara?a-mānasa,paryesase,nuttamā? bodhim)[6],“愿求正觉者”(ye bodhiprārth aayante)[7]。

    如上所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缩语,是“发菩提心”,相当于“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热愿”[8]。此中所说的“热愿”,意指“全神贯注”或“集中全部注意力于某件事情上面”,也就是说,“下定决心完成某件工作”。菩萨的誓愿就是下定决心完成他的救世计划。不用说,对于他要完成的工作,必须有一种适度的认识乃至充分的理解,但发显的本身并不止此,实际上就是实践力行的意志。纯然的知解得不到意志力的支持;纯然的理想绝不会成为一种有效的实行动力。此种“发心”(the cittotpāda)即是一种“誓愿”(a form of pra?idhāna)。“构思”(to conceive an idea)或“发想”(to awaken a thought)是一回事,以行动促其实现(to carry it out in action)又是一回事————尤其是在热切地予以完成之时。

    对于anuttarāyā? samyaksa ? bodhau cittam utpāsan,中文的译语通常都含有“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to raise supreme-enlightenment-mind)的意思。但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译语。原文的字面意思,并不是“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而是“发起一种趣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to have a mind raised to enlightenment)。不然的话,我们不但会以为有一种叫做“正等正觉心”(enlightenment-mind)的特别心灵能力,而且会以为只要运用这种能力就可以心开意解而大悟,甚或以为这个心的本身即是觉悟。但此语真正的意思却是“怀抱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欲”(cherishing the desire for enlightenment)。这是一种转向————使原来从事世间事务的心转向开悟之境,或将一直沉睡的精神热望予以唤醒,或将吾人的心灵活动导入一种从未梦见的境域,或者寻求一种新的能力中枢,借以展开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我们不妨说,此处所见的一念觉心有助于一个人决定未来的行为途径,而一位菩萨也就从此踏上愿望的境地。

    关于anuttarāyā? samyaksambodhau cittam utpādam的缩语,尚有另一个误解存在着,亦即学者对于bwdhicittotpada这个复合梵语通常所做的解释,我们如果掉以轻心(往往如此),便以为它所指的意思是“唤起觉悟的意念”(to awaken the thoughtenlightenment)。但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个复合语的意思只是“怀抱求悟的意愿”(tocherish the desire for enlightenment),也就是说,“怀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一种精神热望”(to cherish a spiritual aspiration for the attainment of supreme enlightenment)。citta在此的意思不是“意念”(thought),而是“意欲”(desire),而bodhicittotpādam,亦只是anuttarāyā? samyaksambodhau[9]cittam utpādom的缩语而已。

    “唤起或提起觉悟的意念”,意思————假如有任何明确意思的话————是指求得开悟的概念,或者究明开悟所指为何。但citta一字,在此并不含有此种知识的内容,因为它被用于此处,取的是意欲的意思。cittotpāda是对证得开悟境界所做的一种确实的意志活动,就以智慧而言,大乘学者所用的梵文有jnana,mati,budhi,vijñāna等字。与此相反的是,citta,cittā?ya,或者adhyā?aya,通常都有一种意志之力,中文译者将它译作“心”,译得非常贴切。不论citta一字是否衍自字根ci(集聚)或cit(知觉),大乘所取的用法绝对不是“知的”(intellectual),而是“情的”(affective)与“意的”(volitional)意思。citta是心的一种意向、偏好,或者特别的态度。

    由此可知,the Bodhicittotpada是一种新的精神鼓励,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能力中心。它是一种新的宗教热望的觉醒,可以使一个人的心理组合发生一种激变。一个对宗教生活一直感到生疏的人,如今不但对于求悟或追求一切智(sarvajñatā)有了一种热切的意欲,而他的整个未来生活轨则亦由此得到决定————这就是the Bodhicittotpāda的意义。

    下面,我想以一种附记的方式加以补充说明。自从1907年出版《大乘佛教概论》(the Outlines of Mahāyāna Buddhism)以来,我对大乘的见解已经有了若干细节方面的改变,故而,其中有不少地方,尤其是与某些梵文用语的解释相关的方面,如今颇欲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述。例如,在我谈到菩提心(the Bodhicitta)的时候,我就曾将它界定为“智慧心”(intelligence-heart),并补充解释云,从理论上来说,此种菩提或菩提心(the Bodhi or Bodhicitta),不但在每一个众生心中,而且为每一个众生的根本性质,只因在大多数情况之下,皆被无明和我执所蔽而不得显现罢了。如此一来,菩提心便被理解为一种如来藏或阿赖耶识(the Tathāgatāgarbha or Àlayavijñāna)了。从某些方面来看,如此解释并无不当之处,因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此心的至于至善,这也就是说,此心一旦得到完满的发展,即可达到开悟的境地。但我如今发现,从历史的观点衡量Bodhicitta(菩提心),就像我们以这种态度看待ātmagrahacitta(执我心)、ātmaparanānātvacitta(自我各异心)、bodhimārgraviprarāsacitta(离菩提道心)等等复合词一样,不免有欠妥当。因为,正如我在本文所提议的一样,所谓bodhicitta,乃是anuttarāyām samyaksa?bodhau cittam utpādam的略语,故被用作sarvajñatācitta(一切智心)的同义语,因此,bodhittotpada等于savajnatacittotpada[10]。菩提是构成佛果的实质,一切智亦然。不错,到了后来,Bodhicitta这个复合词与anuttarayam samyaksambodhau cittam utpada这个片语之间的历史关系已被忘得一干二净,以至使得Bodhicitta一词被看成一个含有独立价值的术语了。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故而如此看待这个复合语,亦未必完全不对。但能记得我在这里所做的解释,亦不失为一种善策。

    在《如来秘密经》(the Tathagata-guhyaka)或《一切如来金刚三业秘密大教王经》(the Guhyasamaja Tantra)中,我发现,“菩提心”一词,被以一种较为抽象,而且高度专门的方式加以描述。这里面的经文,必然比《华严经》晚出很多。其中混入了许多坦特罗教(Tantrism)的成分,也许可以视为纯正大乘佛教的败落之征。这里面对于“菩提心”一词的看法,脱离了《华严经》中所示的意义,关于此点,称后再述。下面所引,是大秘密金刚会中诸佛对于此心所做的界说:

    毗卢遮那佛:“若见众生无效能,是为不见有众生;若以非生见众生,是为众生不可得。”[11]

    毗卢遮那佛的另一个说明是:“当知菩提心者,离一切性,若蕴,若处,若界,无取无舍,诸法无我,平等出生,而彼心法,本自不生,是故当知:我法自性,即彼空性。如是了者,乃名坚固住菩提心。”

    阿閦佛:“菩提心者,无法无法性,无生,无我。此性如虚空,离诸分别相。”(如是了者,乃名坚固住菩提心。)

    宝胜佛:“菩提心者,即诸法无性,离诸法相,从法无我实际所生。如是了者,乃名坚固住菩提心。”

    阿弥陀佛:“菩提心者,即无生法,非性非无性,如虚空句,相应而住,于一切法亦如是行。如是了者,乃名坚固住菩提心。”

    不空成就如来:“菩提心者,是即自性净光明法,非彼菩提有相可得,亦非现前三昧可证,如是了者,乃名坚固住菩提心。”

    二、海云比丘与《十地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与开悟的要素

    发起求悟的意愿,在大乘佛徒的生活中,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因为,这是他开始走向目标的第一步,而他所定的这个目标,与所谓的小乘佛徒的修行目标,可说是迥异其趣,开悟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亦非与整个人类毫无关系,因为它的根基奠立于整个宇宙的本身之中。我一旦开悟了,整个法界也都一起开悟;实在说来,我开悟的原因就是整个法界开悟的原因,两者互相联结,关系至为密切。因此,我发求悟的大愿,就是整个世人都想解除无明和烦恼。这就是善财童子在漫长的参访途中所见的导师海云(sagaramegha)比丘所指的意义:“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若诸众生,不种善根,则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英译大意云:“你已发起求悟的意愿,真是太好了;对于前生前世未曾累积足够功德的人,这是一件办不到的事情。”)所谓“善根”(“功德”),只有在其与整个世界的福利互相关联起来时,才有价值可言。一个人除非能够将他与整个人类的关系看个清楚————这也就是说,除非将他的心灵慧眼推至最大的极处————否则的话,他的“善根”(“功德”)便算不上真正的“善根”(kusala,“功德”),而没有真正的善根(“功德”),则不能发起求悟的意愿。由此可知,发起求悟之心,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海云比丘赞美善财童子已发菩提心后表示,要有如下的条件始能发起:

    一、要得普门善根光明;

    二、具真实道三昧智光;

    三、出生种种广大福海;

    四、长白净法、无有懈息;

    五、事善知识,不生疲厌;

    六、不顾身命,无所藏积;

    七、等心如地,无有高下;

    八、性常慈愍一切众生;

    九、于诸有趣专念不舍;

    十、恒乐观察如来境界。

    至此,海云比丘下个结语说:“如是乃能发菩提心。”因为,发起此种求悟的心愿,实际上系由下述各种心愿发起:

    一、发大悲心(māhakarūnācitta),普救一切众生故;

    二、发大慈心(mahāmaitricitta),等祐一切世间故;

    三、发安乐心(sukhacitta),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

    四、发饶益心(hitācitta),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

    五、发哀愍心(dayacitta),有怖畏者,咸守护故;

    六、发无碍心(asa?gacitta),舍离一切诸障碍故;

    七、发广大心(vipulacitta),一切法界,咸遍满故;

    八、发无边心(anantacitta),等虚空界,无不往故;

    九、发宽博心(vimalacitta),悉见一切诸如来故;

    十、发清净心(vi?uddhacitta),于三世法,智无违故;

    十一、发智慧心(jñānacitta),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下面所引出自《十地经》(the Da?aabhūmika)[12]的文字,对于发起求悟之心的基本步骤,何以须要求悟的原因,以及开悟的效应,将有更进一步的阐示。《十地经》与《华严经》,在中文大乘经典中皆属“华严部”。[13]

    一、善积善根(ku?alamūla);

    二、善积资粮(sambhāra);

    三、善修善行(carana);

    四、善事(paryupāsita)诸佛;

    五、善聚白法(sukladharma);

    六、善友(kalya?amitra)所摄;

    七、善净(vi?uddnā?aya)意乐;

    八、随顺广大增上(vipuladhyasaya)意乐;

    九、具妙胜解(adhimukti);

    十、悲愍(karunā)现前。

    据《十地经》说,发起菩提心或唤起求悟意愿,必须“十事”,或者具备十个条件。发起此种心愿这件事情的本身,乃是佛教徒的一项重大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相当心灵上的准备,自是无从发生。它发自一粒深埋地下、且已得到滋养的种子。在此处所举、需要特别注意的各种事项之一,是所谓的善友或善知识(亦即导师),这是因为他们的善意和帮助,在培养佛徒的志趣方面,乃是一种有力的利器。《华严经》对于这方面特别强调。

    所有一切属于“华严部”的经典,对于“十”这个数字,都有一种认真的兴趣,甚至在显然没有内在的需要时,它的笔者或编者亦小心翼翼地填满一个“十”数的系列,以便完成这种必须完成的公式。是以,上面所列的要点,原属一个范畴而分成许多项目,除了保持这种形式之外,显然没有其他的目的。其中所列“善根”“善行”“资粮”以及“白法”,不妨归入德行这一个项目之下。假如此说可以变通的话,则发求悟之心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就可以作如下的归纳了:(一)善修德行;(二)善事诸佛及善知识;(三)发起清净、真实、慈爱,以及大悲之心。这三个条件一旦完全具备之后,菩提心便可说是已经抬起头来准备作更深入的发展了。

    下面的一个问题是:发起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愿,对于大乘佛徒的修行生活,何以如此不可或缺?或者简单地说,佛教的开悟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十地经》列出了如下的原因:

    一、为求佛智(jñāna);

    二、为欲证悟十力之力(da?abala);

    三、为获如来大无所畏(mahāvai?aradya);

    四、为得平等佛不共法(samatabuddhadharma);

    五、为欲救拔一切世间(sarvajagataparitlā?a);

    六、为得大悲愍(kripakaru?a);

    七、为悟十方无所余智(asesajñā);

    八、为以无碍(asamga)净诸佛刹;

    九、为一刹那(ksa?abodha)能知三世;

    十、为无所畏转大法轮(dharmacakrapravarta)。[14]

    由上所列,我们可以略窥无上正觉或开悟的构成要素,因为,这里所列的求悟原因,已被作为其本身组成的成分包含其中了。那么,这里面所含的成分究有哪些呢?它们是:

    (一)属于佛果、可见时间和空间的一切、由于可于一刹那间透视十方三世而超越相对与个化境域的智慧;

    (二)在进达究极目标途中打破一切障碍,拯救众生,使其免于生死束缚的意志力;

    (三)配合智慧与意志力,永无休止地以种种方便善巧,促进每一个有情众生之精神福利的大慈大悲之心。

    为了进一步阐明大乘学者所想到的开悟性质,下面再引《十地经》经文加以举示,因为依照该经所述,求悟的意愿系由下列要素构成:

    一、大悲为先导;

    二、智慧增上;

    三、方便善巧之所摄受;

    四、意乐及与增上意乐常所辅持;

    五、佛力无量;

    六、以坚持力及以智力善择决定;

    七、无碍智(asambhinnajñāna);

    八、随顺无师自然妙智;

    九、能受一切佛法智慧,教授诲示;

    十、极于法界,尽虚空界,穷未来际。[15]

    从上列各项条件中,我们亦可看出发起求悟之心所指的意义。一个人一旦发起此种求悟之心,立即就可得到菩萨的印记而使他具备不同于其他佛徒的殊胜之处;这是因为,他不但有了慈憝一切众生的大悲之心,不但有了透视万法本性的智慧灵眼,而且还可悲、智双运,使他自己能够适应变幻无常的情境。

    求悟之愿既由此处所述的特质所组成,发心的菩萨便能在此显深入其心的时候获得如下的善果:

    一、超异生地;

    二、证入菩萨正性离生;

    三、生如来家;

    四、种族尊贵,无可讥嫌;

    五、已离世趣;

    六、入出世道;

    七、住于菩萨本法性中;

    八、已善安住于菩萨住处;

    九、随顺三世平等之法;

    十、绍如来种,决定趣向正等菩提。[16]

    菩萨进入上述各种情况之后,由于信心已经不可动摇,故而可说已经进入名为“极喜”(pramuditā)的初地境界了。

    上面所引《十地经》说明发菩提心或发求悟之心的渊源、性质、范围,以及结果的文字,已经十分明白了。我们可以由此感到,此种发心对于大乘佛徒究有多大的意义————几乎跟开悟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本身没有多大差别。此心或愿一旦得到深切的发起之后,其后的课程也就自行决定了。如果此种发心或菩提心只是“想到”开悟的话,纵然是将它想作佛徒生命之中最最重要的事情,这个被视为“能想”的“心”也就无法完成上面所述的一切了。此“心”并不是一种思想,也不仅仅是思维,而是一种可使行者此前所得一切经验完全改组或重建的强烈意欲或愿望。此“心”乃是一个人所以存在的原因,乃是构成一个人的人格基础的本来意愿。否则的话,《华严经》编写者努力描述菩提心性质所用的有力气势,就变得没有意义、不可理解了————就像下面所述的一样。

    三、弥勒菩萨谈发菩提心

    年轻的佛教行者善财童子参见弥勒菩萨,求其开示后,后者首先对着大众将决心追求佛教究竟真理的这位青年称赞了一番,接着,在打开庄严的毗卢遮那楼阁让他观察思维之前,复将菩提心(亦即求悟心)的功德赞扬了一番,因为,这正是促使这位青年行者出发参访五十余位善知识,直至此时来到弥勒菩萨面前请求阅示的动力。这位青年佛教行者,如果不是发起这种热切的求悟意欲的话,怎么也不会去承受那种艰难的课程、拜访、求教于那些先知、哲人,以及富于智慧的男男女女————多多少少或可代表当时的历史性人物。实在说来,《华严经》所记述的内容,就是为了追询“什么是菩萨行”————这也就是说,为了追究“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而作的种种理智上和精神上的奋扇情形。因为,发菩提心乃是解答这个永恒哑谜的一把钥匙,是以,弥勒菩萨这才不惮其烦地详细解说菩萨心(亦即“求悟心”)的殊胜之处。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叹善财童子种种功德,令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已,告善财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饶益一切世间,汝为救护一切众生,汝为勤求一切佛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汝获善利,汝善得人身,汝善住寿命,汝善值如来出现,汝善见文殊师利大善知识。汝身是善器,为诸善根之所润泽。汝为向法之所资持;所有解欲,悉已清净;已为诸佛共所护念,已与善友共所摄受。何以故?〔且让我来告诉你:“菩提心”对我们大众信徒究有什么意义。〕

    善男子,菩提心〔亦即求悟的心愿〕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长众生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风,普于世间无所碍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火,能烧一切诸见薪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日,普照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盛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灯,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犹如净月,普见一切安危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济,令其得离诸邪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车,普能运载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门户,开示一切菩萨行故;

    菩提心者,犹如宫殿,安住修习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园苑,于中游戏受法乐故;

    菩提心者,犹如舍宅,安稳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依,诸菩萨行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须弥山,于诸众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铁园山,摄持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犹如雪山,长养一切智慧药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花,不染一切世间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意象,其心善顺不犷故;

    菩提心者,如良善马,远离一切诸恶性故;

    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犹如坑穽,陷没一切诸恶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金刚,悉能穿彻一切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香箧,能贮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犹如妙华,一切世间所乐见故;

    菩提心者,如白栴檀,除众欲热使清凉故;

    菩提心者,如黑沉香,能薰法界悉周遍故;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能破一切烦恼病故;

    菩提心者,如毘笈摩药,能拔一切诸惑箭故;

    菩提心者,犹如帝释,一切主中最为尊故;

    菩提心者,如昆沙门,能断一切贫穷苦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天,一切功德所庄严故;

    菩提心者,如庄严具,庄严一切诸菩萨故;

    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

    菩提心者,如无生根药,长养一切诸佛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

    菩提心者,犹如水清珠,能清一切烦恼浊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给一切诸贫乏故;

    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如如意树,能雨一切庄严具故;

    菩提心者,如鹅雨衣,不受一切生死垢故;

    菩提心者,如白线,从本已来性清净故;

    菩提心者,如快利犁,能治一切众生田故;

    菩提心者,如那罗延,能摧一切我见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快箭,能破一切诸苦的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矛,能穿一切烦恼甲故;

    菩提心者,犹如坚甲,能护一切如理心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能斩一切烦恼首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剑,能断一切侨慢铠故;

    菩提心者,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

    菩提心者,犹如兵杖,能防一切诸苦难故;

    菩提心者,犹如善手,防护一切诸度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足,安立一切诸功德故;

    菩提心者,犹如眼药,灭除一切无明翳故;

    菩提心者,犹如钳镊,能拔一切身见刺故。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悉除生死诸劳苦故;

    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

    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

    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

    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财无匮乏故;

    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

    菩提心者,犹如明镜,善现一切法门相故;

    菩提心者,犹如莲华,不染一切诸罪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河,流引一切度摄法故;

    菩提心者,如大龙王,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任持菩萨大悲身故;

    菩提心者,犹如甘露,能令安住不死界故;

    菩提心者,犹如大网,普摄一切诸众生故;

    菩提心者,犹如罥索,摄取一切所应化故;

    菩提心者,犹如钓饵,出有渊中所居者故;

    菩提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稳故;

    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

    菩提心者,如善持呪,能除一切颠倒毒故;

    菩提心者,犹如疾风,能卷一切诸障雾故;

    菩提心者,如大宝洲,出生一切觉分宝故;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出生一种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住宅,诸功德法所依处故;

    菩提心者,犹如市肆,菩萨商人贸易处故;

    菩提心者,如链余药,能治一切烦恼垢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蜜,圆满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犹如正道,令诸菩萨入智城故;

    菩提心者,犹如好器,能持一切白净法故;

    菩提心者,犹如时雨,能灭一切烦恼尘故;

    菩提心者,则为住处,一切菩萨所住处故;

    菩提心者,则为寿行,不取声闻解脱果故;

    菩提心者,如净琉璃,自性明洁无诸垢故;

    菩提心者,如帝青宝,出过世间二乘智故;

    菩提心者,如更漏鼓,觉诸众生烦恼睡故;

    菩提心者,如清净水,性本澄洁无垢浊故;

    菩提心者,如阎浮金,映夺一切有为善故;

    菩提心者,如大山王,超出一切诸世间故;

    菩提心者,则为所归,不拒一切诸来者故;

    菩提心者,则为义利,能除一切衰恼事故;

    菩提心者,则为妙宝,能令一切心欢喜故;

    菩提心者,如大施会,充满一切众生心故;

    菩提心者,则为尊胜,诸众生心无与等故;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