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最新章节!

死灰一样平静地忍受着贫困吗?

    如果他的内心真的能如同枯木死灰一般平静,恐怕歌咏“固穷节”的诗歌就不会诞生了吧。然而事实上,陶渊明之所以在诗中屡屡歌咏坚守“固穷节”的自己,正是因为不得不依靠这样的信念来克服冻饿。顾视自己的身影,诗人感到了难以言表的寂寞。

    在前面所举的两首诗中,这种寂寞被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另外,以“清晨闻叩门”一句开头的《饮酒·其九》中,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想要坚守到底的孤独感。

    坚守“固穷节”,在广义上可以说是对坚守本真状态的个性的坚持。相较于因为无法与周围调和而生发出的孤独感,以及感叹人生无常而生发出的孤独感,这种在以本真状态屹然而立的心中涌出的孤独感似乎还伴随有一些别的孤寂心绪。倘若将前面所引的“竟抱固穷节”以及“谬得固穷节”两句,各自放回到原诗中的位置上仔细玩味,恐怕自然就可以明白了吧。

    玩味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的寂寞,可以说,与看到以本然姿态巍然耸立的高山,因自身之高而萦绕着难以言说的寂寞的感受十分相似。

    接下来我想要就陶渊明对孤独感的表现方式略作论述。它有两个特色:其一是屡屡提出自己的“形”,其二是表示这种孤独感难以付诸语言。

    关于歌咏凝视自己的“影”而品味孤独感的诗句,已经在前面论述西汉严忌、东汉蔡琰、西晋左思的时候涉及过。除此之外,将自己的“影”写入诗中,在唐代李白、杜甫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但是,真的深深地陷入自己的影子中,令人感受到无尽悲悯和无限条韵,在陶渊明的作品之外恐怕还真是没有了吧。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杂诗·其二》)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7],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饮酒序》)

    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时运序》)

    这三篇作品虽然创作时间有先后之别,并非作于一时,或是“挥杯劝孤影”,或是“顾影独尽”,抑或是“偶景独游”,但都不是只在某个瞬间将目光停留在了自己的影子上,而是在某个时段里,持续地将影子视为一个对象。由此可以推测出,陶渊明经常将自己的影子视作唯一的同伴,而且甚至可以想象出,他将影子视作对象,小声耳语着些什么吧。

    此外,前面引过的《形影神》组诗,全篇采用拟人手法,以问答体贯穿始终。这固然在结构上值得注意,但是将自己分成形、影、神三者客观地来审视,这种做法也值得注意。在下面四句诗中,诗人以影之口,讲述影与形是不能分离的伙伴。

    与子相遇来,

    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

    止日终不别。

    包括前面这四句,影的话由十六句组成,结尾四句是:

    立善有遗爱,

    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

    方此讵不劣!

    诗人主张行善。这虽然有些许像道德之“影”(参照第七章),但是如果结合这首诗的整体来看,仍然与陶渊明诗中其他的“影”相同,只能解释为文学之“影”。

    因此,陶渊明对影的关注是非常深切的,这与仅仅在某个瞬间凝神注视自己的影子,在程度上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如果把“我”看作A,把凝视着影子的“我”看作A′,把被凝视的影子看作A′′,那么,所谓的通过凝视影子而得到安慰,就是从A当中分立出A′和A′′,A′和A′′得以亲密交谈,A从中获得满足感。如果想象一下独自一人大声地唱歌,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歌声里的那种心理状态,就可以更加明白吧。

    笔者在某一年的夏天去了出云的立久惠峡[8]。那里虽然并没有耶马溪[9]那样豪迈壮大,但是我还是尽兴玩赏了清流两岸山崖壁立的景致。在那里虽有两三家旅馆,却并无一间民家,别有天地在山中。

    笔者在那里留宿的时候,碰巧一位其他的客人也没有,完全是与世俗隔绝的静寂之境。可是,在清晨的片刻,有一位女佣一边高声歌唱,一边开始打扫,于是那片静寂被打破了。那歌唱,像是自己听着自己的歌声入神,令人神往。居住于山中之人的寂寥在歌声中得到安慰,委实令人感动,笔者也一直侧耳倾听着那个歌声。

    在这种场合下,如果将那个女佣当作A,唱歌时的女佣当作A′,唱的歌曲当作A′′,A′和A′′由A生出,A对A′与A′′的亲密融合感到满足。

    我写下这段话并不是想要说山中住着的年轻女子的心境与陶渊明相同,而是为了便于理解陶渊明将影子视作对象来安慰自己的孤独这样的心理状态,才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陶渊明对于自己的影子怀有很深的兴趣。常常将它视作同伴,虽然这是他常常感到孤独寂寥的表现,但是将自己的影子视为同伴来安慰自己的寂寥的这一行为令人想到,对于人类,“绝对的孤独”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吧。

    接下来,我想要谈谈陶渊明所说的,很多东西无法诉诸言语这一问题。

    人类一旦有了不知如何是好的事,就会想要说给谁听。但是,假如将它说给谁,对方真的能够完全明白自己的心情吗?对方无法明白,原因之一固然是对方的内心状态,但是另一原因则是说话一方的言不尽意。言不尽意,并不是说说话一方是擅长还是笨拙,而是语言自身的宿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语言一定伴随着虚伪吧。这个虚伪,并不是蓄意的虚伪,而是由语言自身所带有的、宿命般的不完全性生出的,是迫不得已的虚伪。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这句诗前面也引到了,歌咏的是在秋天的长夜漫漫中无法入睡,独自沉浸在思虑中的状态。思虑的内容则在下面的诗句中吟咏了出来: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虽然不知道这里的“不获骋之志”具体指的是什么,但是诗人由此陷入苦恼而有了倾诉欲望却是可以确定的。

    想要诉说,但是却“欲言无予和”,而不得不放弃,这又是为何呢?或许是因为在深夜,身边并无他人这样单纯的原因吧。但是即使真的有谁在那里,恐怕也无法诉说吧。

    “无予和”之“和”是和谐、唱和、融和之“和”,它只有在两者之间达到完全一致的、共通的境地时才会成立。因此,以这个“和”为主,无论是用作“能否回应”,抑或是“能否成为伙伴”的意思,都始终伴随着它的本质。这一点,与同样是回答意思的“答”————回答————有区别,与“应”————表现出反应————也有区别。这样来看,“欲言无予和”只能是我的思虑无法被理解的意思。

    不过,正如前面说过的那样,不能完全被理解,也并不只是对方的责任,也与语言宿命的不完全性、虚伪性相关。

    明明“欲言”却又不能倾诉的人,就这样与他人断绝了联系,心中涌出深切的孤独感也是理所当然的。正是因为涌出了不堪忍受的孤独感,才有了“挥杯劝孤影”之句。

    “欲言无予和”之句,与早于陶渊明一百多年的西晋张华所作的《杂诗》有着相同的立意:

    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

    恐怕陶渊明的这句诗正是本于张华吧。不,不只是这一句,这一句所在的整首诗也是本于张华那一句所在的整首诗吧。但是如果将陶渊明的这句诗与张华的那句诗比较着来玩味的话,两者的心境有深浅之别。

    《饮酒·其五》中有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之后接着说: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中”的“此”,包含了在傍晚更加美丽的南山,和从那边飞回的群鸟(也可以说是为这样的景色所打动的心情吧。而这个心情,是因饮酒陶然才得以实现的),换言之,即陶渊明所看到的,那个时刻、那个场面的景色。于是,在“此”之中,一直以来怀抱着的“真”的意味终于具象化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此中有真意”吧。

    为了探求“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我想要稍微偏离一下主题。《庄子·知北游》中有如下一节:

    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10]。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庄子所说的“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意思是忘记了想要说什么。我认为这段话的主旨是即便是得道之人也无法用语言对此加以说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用语言来说明,道就已经走样了,因此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明。同样是《知北游》,在黄帝交给知的话中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还是《知北游》,无始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也是这样的意思吧。

    再回到正题,陶渊明的“欲辨已忘言”与庄子的“欲言而忘其所欲言”应当存在关联吧。更直截了当地说,陶渊明是想到了庄子的这句话,才写下了这一句诗吧。

    这样推断的话,那么陶渊明的这句诗,就是在领会到了“此中有真意”之后,想要将它阐释出来吧。这就是“欲辨”。但是在“欲辨”之中,想要说的事早已彻底忘记了,这就是“已忘言”吧。“忘言”的意思是,无论怎么绞尽脑汁地思考,都回想不起来,再怎么冥思苦想也无法用语言说明。至于说为什么不能用语言说明,是因为在说出来的话中,“真意”已经崩塌,早就不是本来的“真意”了。陶渊明就这样,一边在胸中怀抱“真意”,一边将眼前的景色看入眼中。

    这里的“忘言”,就是意识到想要倾诉的东西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反过来说,就是遭遇到了语言的局限性。认识到自己心怀“真意”却不能表达的陶渊明之心,也就是感受到了孤独的心吧。

    陶渊明有篇歌咏在某个清晨田父来访的诗,富于洒脱之趣。那就是《饮酒·其九》。诗以叙述田父的来访开头。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诗经·齐风》中的《东方未明》中有“颠倒衣裳”之句,意思是慌慌张张地把上衣和下裳穿颠倒了。本于此句,便有了“颠衣倒裳”之语。在鲜有来客的陶渊明家,而且还是一大早就来拜访的,究竟是什么人呢?陶渊明的慌张也可以理解,因此他一边感到纳闷,一边问来者是谁: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

    疑我与时乖。

    原来是从没见过的田父,也就是百姓。他从很早之前就对陶渊明怀有好感,今天早上终于远道前来拜访,并随身携带了酒作为礼物。那位田父讶异于陶渊明不迎合世之众人,因而说:

    缕[11]茅檐下,

    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

    愿君汩其泥。

    这四句是田父充满善意的规劝。大意是:贫穷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是高尚的生活。如果众人皆浊,你也一起淈泥扬波吧。————这位田父之言相当达观。简直酷似给予屈原忠告的渔父。如果是这样,我还是与屈原为伍吧————陶渊明回答说。

    深感父老言,

    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

    违己讵非迷。

    大意是:对于充满好意的忠言我非常感激。虽然听从规劝,转变目前为止的信念也很好,然而无论如何我的秉性厌恶妥协。因为我一旦放弃了信念,就会迷路,所以还是这样前进吧。

    陶渊明的回答还有下面这两句,接着诗歌就结束了。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大意是:还是停止讲道理吧,难得有酒,为何不愉快地饮酒呢。虽然颇感抱歉,但我还是无法遵从您的忠告。

    在《饮酒·其十四》中,同样也是歌咏与携酒来访的故人旧友一起饮酒的事,那一次似乎是一起来了几个人。但是在这首诗中出现的田父是初识之人,而且好像只有一人,只此一点就可见田父之善意。

    一般来说,文学就是这样,往往对世事进行单纯化的处理。陶渊明的诗中尤其如此。这位田父的忠告,实际上说的次数一定更多,也更长。仅仅从将田父作为充满善意的老头儿来描写,就更令人觉得如此。

    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接下来想要请各位留意“且共欢此饮”这句诗。陶渊明在回答不会改变自己的信念之后,仅凭此句,并不能得到田父的首肯。这是因为田父的立场完全不同。因此在真实的场景中,应该是陶渊明说完“违己讵非迷”,在换气停顿的时候,田父不失时机地中途插话说了自己的想法吧。哎呀,如果试着这样想象的话,陶渊明和田父会面的场景就更加有趣了。

    暂且不说这个,陶渊明自身应该非常清楚,田父对自己的回答并不很认同。因此要想得到田父真正的理解,必须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详细地说出来。但是他并不想这样做,这样的心情表现在了“且共欢此饮”这一句中。“且”字表现了他想要姑且终止此前问答的心情,即“这种事情怎么样都好,还是一起来快乐地喝酒吧”,从而把话题岔开。岔开话题无非是因为不想详细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之所以不想诉说,并不是因为觉得对这位田父不值得诉说,而是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将真正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就这样来看,我们不得不说,诗人虽然在与田父一起饮酒,内心却是孤独的。明代黄文焕评价这首诗说“共之中仍独矣”,诚哉斯言。

    关于陶渊明,最后想说的是,他将自己的孤独感也推之于外物。

    在之前叙述的从屈原到王羲之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孤独感,大体都是自己独自的感觉,几乎看不出有推及其余的表现。然而到了陶渊明,则将自己的孤独感推及到了外物。例如,《饮酒·其四》中说:

    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

    夜夜声转悲。

    一只鸟因为与鸟群失散而无法回到巢中,这是才刚刚离巢的小鸟吧;它夜夜悲鸣着在这一带徘徊,样子十分悲伤。在这当中,陶渊明也看到了自己孤独的身影。这样由自己的孤独进而挂念鸟的孤独,与芭蕉歌咏的“暗夜呀,失巢哀鸣,雏鸟声”(闇の夜や巣をまどはしてなくちどり)的心情相通吧。接下来,

    厉响思清远,

    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

    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

    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的重点是结句,即在于:孤鸟啊,即使其他树的叶子都落尽了,这棵松树也绝不会凋零,所以你可以永远地栖居在这里。

    这首诗通过旁观与伙伴分离的悲鸟,痛切地为烦恼于贫穷的自己感到悲哀。通过观察孤生之松,诗人深切地同情为坚守“固穷节”的自己。因此,所谓“夜夜声转悲”,既是鸟的悲伤,也是陶渊明的悲伤;所谓“千载不相违”,既是对鸟的劝告,也是对自己劝勉的耳语。像这样在孤鸟、孤松身上看到自己孤独身影的心,也就是哀怜孤鸟、孤松的孤独的心。

    在《咏贫士·其一》中,诗人同情孤云说:

    万族各有托,

    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

    何时见余晖。

    在无尽的长空中,孤零零漂浮着的孤云,没有朋友,也没有依靠,独自寂寞地缓慢地飘荡着。它的身影又能持续到多久呢。不久之后,随着夕阳西沉,渐渐变暗,最终还是要骤然消失吧。就这样,它无法存在到永远。在这样寂寞无常的孤云身上,陶渊明再次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前面引过的诗中有“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之句,诗人将感情寄托于一棵孤松之上。此外,陶渊明还屡屡歌咏因孤松而勾起的情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饮酒·其八》)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12]。

    (《归去来兮辞》)

    以上这些也是将自己的孤独感寄托于孤松吧。松本来是常青树的代表,因其颜色四季不改的秉性而为人所喜爱,但是它的身姿还是一直都萦绕着无法言说的寂寞吧,特别是纤弱地独自生长的孤松,这种感觉就更加明显。陶渊明恐怕感受到了在松树所具有的常青性质之外的寂寞,而将自己怀有的孤独感寄托在其中。像这样,在孤立的松树上感受到深深眷恋的状态,可以说恰似吟咏“纵夏日,孤孑石韦[13],仍一叶”(なつ来てもただひとつ葉の一葉哉)的芭蕉的心情吧。

    此外,在此声明,以上关于陶渊明的记述,与旧著《陶渊明诗译注》上篇有重复之处。

    那么,孤独感这个东西,除了特别自负自满的人,想必对于平凡的大部分人来说都会有吧。但是,是一时的感伤,还是深刻的体悟、深入的思考,这就因人而异了。优秀的诗人大多始终饱受着孤独感的煎熬,最后达到自我与外物融合的境界。这样考虑的话,我们可以列举的诗人还有很多,接下来还是想要以杜甫为例进行研究。

    之所以选择杜甫,是因为他所达到的融合的境地与陶渊明形成了对照。至于说是怎样对照的,陶渊明的融合的境地是将自己的内心推及外物,与此相对,杜甫是完全变成他物,站在他物的立场上进行思考的。与陶渊明将自我放大相比,杜甫可以说是对自我的转变。

    注释

    [1] 一作“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诗笺证稿》皆作“载”。

    [2] “还复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诗笺证稿》皆作“有环周”。

    [3] 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南北朝时期歌人,著有《徒然草》。

    [4] 《徒然草》第三十段。

    [5] 平津,斯波六郎此处解释为平津侯公孙弘,也可理解为大路、坦途。

    [6] 出自《古今和歌集·春歌上》纪友则所作的和歌《梅の花を折りて人に贈りける》,原文为:“君ならで 誰にか見せん 梅の花 色をも香をも 知る人ぞ知る。”大意为:这枝梅花除你之外还能给谁看呢,无论是颜色还是香气,能够理解的只有你了吧。

    [7] 斯波原文作“无不夕饮”,据《陶渊明年谱》《陶渊明诗笺证稿》《陶渊明集笺注》《陶渊明集》等,当作“无夕不饮”。

    [8] 立久惠峡,位于岛根县出云市,因为景致与耶马溪相似,也被称为“山阴耶马溪”(岛根县属于日本山阴地区)。

    [9] 耶马溪位于日本大分县西北部,是熔岩高地经山国川等河流侵蚀而成的溪谷。

    [10] 此句并非《知北游》原文,为斯波六郎对《知北游》此节内容的概括缩写。

    [11] “缕”,斯波六郎作“褴褛”,据《陶渊明集校笺》改。

    [12] 斯波六郎引文略去了虚词“以”“而”。

    [13] 石韦,日语一つ葉,与一片叶子的一叶写法相似,为夏之季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