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诗经通释最新章节!

    一

    云汉(大雅)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遯!

    旱既大甚,黾勉畏去。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瞻卬昊天,有嘒其星。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何求为我?以戾庶正。瞻卬昊天,曷惠其宁?

    释音:於,音乌。魃,音拔。惔,音谈。遯,音遁。瘨,音颠。憯,音惨。莫,音暮。假,音格。

    【诗义关键】

    这首诗值得讨论的有两点:第一,“旱既大甚”的旱到底是哪一年?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卷十七)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宣王元年,以邵穆公为相,是时天大旱,王以不雨遇灾而惧,整身修行,欲以消去之。祈于群神,六月乃得雨。大夫仍叔美而歌之,今《云汉》之诗是也。”《毛诗正义》怀疑说:“宣王遭旱早晚,及旱年多少,经传无文。皇甫谧以为宣王元年,不籍千亩,虢文公谏而不听,天下大旱。二年不雨,至六年乃雨,以为二年始旱,旱积五年。谧之此言,无所凭据,不可依信。”陈乔枞批驳《正义》说:“孔冲远不见《鲁诗》,遂疑谧言为无据,失之疏矣。观《论衡·须颂篇》云:‘成汤遭旱,周宣亦然。然而成汤加成,宣王言宣,无妄之灾,不能亏政。’以成汤与周宣并举,汤有七年之旱,则周宣之旱积五年,自是古有此说。《论衡》之语,盖亦本诸《鲁诗》。”到底谁说得对,从《诗经》中可得证明。皇甫谧说旱从宣王二年开始,一直到六年才雨,可是我们知道宣王三年平陈与宋,宣王四年东迁韩侯,宣王五年西征狁,宣王六年南征徐戎,宣王七年戍甫、戍申、戍许,宣王八年到十年恢复鲁国,一点没有大旱的迹象。不仅没有,《桓》篇还说:“绥万邦,娄丰年,天命匪解。”而《桓》篇写于宣王六年,那么,宣王六年以前没有旱灾,可得一证。再者,皇甫谧说“宣王元年,不籍千亩”,证之以《诗经》《史记》,那时宣王正法文、武、成、康,力行美政,绝对不可能不籍千亩。《竹书纪年》将此事载于宣王二十九年初,就比较合理。皇甫谧的话不大可靠。然是哪一年呢?《竹书纪年》于宣王二十五年载:“大旱,王祷于郊庙,遂雨。”此诗说:“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荐臻,是屡次来到,足证旱得很久。把《竹书纪年》《论衡》与《帝王世纪》三种记载合起来看,可能是宣王二十五年以前曾一连旱了五年,到二十五年的时候才停止,所以此诗所写的是在灾情之中,而《竹书纪年》所载的是灾情的结束。

    第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毛序》说:“《云汉》,仍叔美宣王也。”皇甫谧也有同样的记载。可是我们来算算年代。桓公五年《春秋》说:“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左传》补充说:“仍叔之子,弱也。”《笺》又解释说:“仍叔之子,父在之称也。”由此可知,桓公五年的时候仍叔还在世。桓公五年为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七〇七),上至皇甫谧所认为旱灾已完结的宣王六年(公元前八二二)相距一百一十五年。天王既派仍叔之子,那么,仍叔一定年岁极高,不便出行,才派他的儿子做代表,就以五十岁计,仍叔这时已一百八十多岁,不会活这么大的岁数吧?认为仍叔写此诗,事实上不可能。然是谁写的呢?从这首诗的“我”字用法上找线索。

    这首诗里的“我”,显然是两种身份的人。“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的“我”,显然是宣王。“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遯”、“何求为我?以戾庶正”的“我”,显然不是宣王。假如是宣王,遯,是逃荒,“昊天上帝,宁俾我遯”,意思是:老天呀,上帝呀,怎么忍心让我逃荒呢!难道宣王逃荒了吗?如此讲来,这个“我”绝对不是宣王。这首诗可分两段:前两章是以宣王的口气讲他怎样处理旱灾;后六章都是以逃荒者的口气来叙述他所遇到的灾难。“我”就是作者。作者既可以宣王的口气来讲话,一定与宣王的关系很密切。尹吉甫替宣王写的祈祷文里就称“我”,如《有瞽》与《振鹭》两篇说“我客戾止”,《我将》篇说“我将我享”,《时迈》篇说“我求懿德”,都是宣王的语气,也都是尹吉甫所写。此诗前两章是叙述宣王祈祷上帝与祖宗,用法正相同,所以我们认为这首诗也是尹吉甫所写。

    再者,《蓼莪》篇说“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蓼蓼者莪,匪莪伊蔚”。莪,是莪蒿,多年生草本,生水田;叶碎茸,细如针,色黄绿,嫩时可食。蒿,一名青蒿,多年生草本,生原野水边,丛生,春日抽茎三四尺,梢上之叶细裂如丝。蔚,一名牡蒿,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高大的是莪蒿,不仅是莪蒿,还有青蒿。高大的是莪蒿,不仅是莪蒿,还有牡蒿。这不是荒年的景象吗?经过荒年的人,就知道这种景象。久荒之后,满地满街长的都是蒿。因为是荒年,所以下边接着说:“瓶之罄矣,维罍之耻。”罍大瓶小,平时人们是以仓以庾来藏粮食,而今以瓶以罍来藏,即令以瓶以罍来藏,而瓶罍也空了。这不也是荒年的景象吗?因为是荒年才把父母也饿死了。所以诗又接着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罔极,不良。昊天罔极是骂老天爷,因为老天爷把他们的命夺去了。换言之,是旱灾把父母饿死的。然这个旱灾发生在什么地方呢?诗言“南山烈烈,飘风发发”,“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指出了地点。烈烈,火烧一般。律律,犹烈烈。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南山发着火烧般的热气,狂风发发地不停在吹。这不也是荒年的景象吗?到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卫国也发生了旱灾,甚而把尹吉甫的父母饿死。饿死后,尹吉甫逃荒到镐京,满以为可以得到帮助,谁知“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庶正们连他们自己都还不能照顾,因而尹吉甫方写出这篇哀痛的诗。三百篇没有一篇没有情感,也只有发掘出它的情感背景,才可以真正了解。我们说《云汉》后六章的“我”就是尹吉甫,不是乱猜的吧?就以此义,将这首诗作一解释。

    【字句解释】

    一章。《诗经》中用“倬”字的共有五篇,就是《小雅·甫田》《棫朴》《桑柔》《韩奕》与此诗。《毛传》有时注为“大”,有时注为“明”,而《郑笺》又注为“明大貌”,极不一致。这些倬字都应作大讲。昭,明。回,转。於,音乌。丧乱,灾祸。《尔雅·释言》“荐,再也”;荐臻,一再地到来。《礼记·王制》“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举,即祭的意思。牲,牺牲。《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疏:“燔柴于泰坛者,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此诗“圭璧既卒”即指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