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中国色彩最新章节!

    在一栋平房内摆着百来张方桌,场内约有一半客人,正面的舞台上年轻的女子正在唱着戏曲,喧闹的音乐声震耳欲聋地响彻整个场内。客人们一边品茗饮茶,一边欣赏着戏曲,或是高声聊天喧哗。

    唐君和筱君都先来了。我们围坐在一个桌子边听了好几个人的演唱。过了一会儿荣湘云出场了,她的嗓音颇低,演唱效果并不好。比起她来,一位叫董艳秋的歌女年约十六岁左右,唱得也好,长得也漂亮。在这边出场的歌女都剪短发,服饰也极朴素,只有董艳秋穿着缀有饰物的艳丽衣裳,并且梳着辫子垂在背后,站在舞台上的风姿也绰约动人。

    在唱功方面被称为南北无双的欧阳予倩君,热心地听着这些小地方年轻歌女的演唱。

    “欧阳先生,这些人唱得好吗?”

    “哦……很不错的噢。”说着蔼然地笑了起来。

    这时走过来一个穿着立领制服、戴着宽边眼镜、剃着光头的人。予倩君向我介绍说,这是中央党部的通讯新闻记者唐三。

    我们计划请荣湘云及这里的歌女一起吃晚饭。我们也邀请了唐三氏。五点左右出了麟凤阁,来到了秦淮河畔一家叫金陵春的菜馆,这是一家有年头的大餐馆。我们要了最里边的一间包房。予倩君立即用毛笔在红纸的招帖上写上了“荣湘云”、“唐艳秋”、“萧瑜”等麟凤阁歌女的名字及自己的姓名交由堂倌拿去。

    屋外是秦淮河。石垣下面发绿又泛黄的河水凝重地沉积着。对面也系着三四艘画舫。依然下着小雨。在对岸房屋与房屋之间约有两亩大小的一片萝卜地,河岸伫立着五六棵柳树。鸭子在浓重的暮色中寻觅着饵食。从一艘画舫中露出了一位女子的脸,这是一个穿着青色衣服、脸色憔悴的美丽女子。不知她在思想什么,两眼一直凝视着河水。这时从下游方向驶来一艘货船,那女子和货船的老大不知说了什么之后,便严严地关上了船窗。

    这情景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虽然一切都将衰灭消失,但还在做最后的叹息。

    “当局计划将这条河疏浚拓宽至现在两倍的规模,已经着手拆除对岸的房屋。然后引入长江水,使其水流活起来。”唐三向我解释说。

    荣湘云和萧瑜先到。此后董艳秋在其父亲的陪伴下也来了。大家一起围着桌子坐下。这家馆子的菜是真正的南京菜,有当地独特的风味,味道也好。

    这几位女子十分文雅,几乎不随便插嘴说话,但都很开心地吃着菜。稍搁一下筷子时,唐三氏和予倩君就立即用自己的筷子往她们的盘子里夹菜。

    董艳秋的父亲似乎是这样靠女儿生活的人,长得肥肥胖胖的。一问,答说是福建人。

    “台湾我也曾待过两三年,不过这也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您去过台湾吧?”他问我。

    “没,没去过。”

    我虽是日本人,却不了解台湾,颇觉惭愧。(1)

    董艳秋的父亲有五十五六岁的年纪,活到这个岁数,似也经历了各种风霜雨雪,已是相当世故。因此看上去颇有些自以为是。然而她女儿的美艳————(2)

    年轻的唐君和筱君在互相猜拳喝酒。唐君也向我挑战,我不善饮酒,便提议按日本人的做法,输的一方每输一轮便脱一件衣服,唐君答说“行”。彼此互有输赢。怕冷的我穿得很多,就像笋壳一般包了一层又一层。脱了一件又一件总脱不完,结果连善战的唐君也输得只剩最后一件内衣了,只得投降。唐君和筱君穿着一件衬衣跳起舞来。予倩君让女孩们坐在前面,就像学校的音乐老师教学生唱歌似的,小声地将各处关键的唱腔唱给她们听。

    姑娘们七点过后还有夜里的演出,便退席回去了。我们也准备离开,欲去结账时,唐三先生已先一步付掉了。是我们请他来的,却由他付账,很过意不去,便找欧阳氏商量如何是好。“是呀。”予倩君稍微想了一会儿说,“没关系,谁付都一样。”

    我与予倩君告别了众人,坐马车回了旅馆。

    予倩君坐了那晚最后一班火车回了上海。听说飞行家唐君也将坐翌日早上的头班车回上海。

    此后我又在南京逗留了两个多星期。我在南京也没有特别要办的事,天好时便去郊外的名胜地溜达,下雨时便烧旺了炉中的炭火,取出包中的书来读。到了晚上便请上朋友一起去秦淮附近的饭馆吃晚饭,饭后去茶馆或书场饮茶听歌以度时光。在南京也就只有这样的消时度日的方式了。沿秦淮河有一条宽阔而空旷的大街。其一头有座孔子庙,因此这一带俗称“夫子庙”。在夫子庙周围共有十来家茶馆和书场。茶馆和书场其实并无太大的分别,不过是前者重在饮茶,后者主要是为听戏。在书场也能喝茶,在茶馆也能听戏。茶馆也可看作一种书场,不过在茶馆听戏只有晚上,白天则纯粹只是茶馆。

    茶馆是江南的引人之处。在上海、杭州、苏州或是南京,茶馆都非常兴盛,不少都有相当的规模设施。南方人十分好饮茶,不过茶馆兴盛的原因并不仅在此。大部分中国人早饭都轻餐简食,早上一般吃点粥呀馒头之类,或是吃碗面条等。也有人在自己家里用早餐,但习惯上往往上茶馆去吃。茶馆里多为中层阶级以下的人物。有的茶馆卖酒,有的不卖酒,反正在茶馆里喝酒的人不少。即使上班的人早上出门时也在此地简单地用过早餐去上班,有闲人则会在此打发几小时的时间。

    茶馆还有一个功能,便是用作谈生意的场所。商人们在店里见面后,便一同来到附近的茶馆,边喝茶便慢慢地谈生意。从早上到中午,茶馆里大都为这一类客人。对中国人说,茶馆是一种交易场所。

    上海四马路上的一处叫青莲阁的茶馆,一长溜占了好几家门面,楼上也全是,规模宏大,名气不小,但建筑本身却颇为低俗,毫无情调。茶馆倒是乡村小城市更为发达。在我所见过的茶馆中,苏州城内的一家叫吴苑的茶馆,既有庭园,建筑也颇为精致,一切都很高雅。到底是一座有风情的古城。总之,茶馆这种营业组织对中流以下人们的生活来说是一种相当方便的存在,一般茶资极廉,到处都有专门以体力劳动者为主顾的下等茶馆,有人图它省功夫,有人取其经济实惠。

    夫子庙一带的茶馆虽没有富有雅趣的,但不少规模较大,像六朝居、龙门居、新奇芳阁、四明楼等等。也有的茶馆利用大的画舫,称为画舫茶社。像六朝居等,其店堂之大足可容纳数千人的茶客。

    专门的书场,有麟凤阁、新世界、又世界三家。有很多艺人在这三家书场演出。麟凤阁和新世界听女优唱戏,又世界则为大鼓、滩簧等杂艺的表演,与日本的寄席(3)差不多。

    一般的茶馆到夜里就变成了书场,不过这儿不会有一流的优伶。

    首先客人走进去后可随便在自己所喜欢的位置上落座。马上有茶房端过茶来,随茶还会送上西瓜子或南瓜子等。茶房提着大茶壶将开水注入小茶壶中,倒入茶盅内后,再添注开水。还送上经蒸煮过的毛巾。总之,客人要用手巾抹一下脸,擦一下手。

    正面有一个突出的舞台(较一般处为高),上有一个桌子。有乐手六七人排坐在后。左右两边有垂挂着幕布的出入口,演员从左侧上场,演完后再退入右侧的幕后。唱的大抵都是戏曲段子,有京剧、昆曲等不同的戏种。演员所唱的角色种类也各有所定,分为青衣、老生、小生、花脸等不同的类别。

    演员出场和退场都不对观众鞠躬行礼。快唱完时,像是将最后一句抛向观众似的一下子退入幕后。每唱完一曲后则转过身去背对着观众,初一看上去其举止动作都像男人似的,缺乏女性的温柔优雅。然而看久了的话,就会感到其中也有妩媚和魅力。

    旦角的唱腔也时伴有优雅的音乐,但京戏的音乐一般极其吵闹,而且尖嚣喧杂的程度之强烈,不管你具有世界上的何种耳朵都难以想象。每一种乐器的声音仿佛要将所有观众的神经都震碎似的。使其在尖啸高亢的节奏中沉浸于舒畅陶醉的状态,此为京剧的特征。尚未习惯的话,会因其尖利喧嚣的声音而感到喘不过气来,要死去一般地难受。在此喧嚣的管弦声中,更有一个盖过此音发自肉体的高亢激厉的声音传过来,此为京剧的唱腔。这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悲怆、激越的唱腔,这一在亚细亚大陆繁衍生长的民族的所有的传统、所有的欢喜、热情、悲哀、激愤————所有这些的种种情感都以一种最高涨的形式表露无遗地通过这些戏曲唱腔迸发了出来。如此这般孕满力量地、如此这般强烈地表现了民族特性的音乐,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观众在听戏中不时地发出“好、好”的叫声。这叫声实在有点滑稽。观众喝着茶,抽着烟,聊着天,场内一直是喧嚣嘈杂的。不过,音乐的声调很高,听众用不着屏声息气地听。并不是音乐的声调高才使得观众叽喳之声不断,而是这音乐本来就诞生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