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哲匠遗珠最新章节!

    (1959年6月1日)

    今天我谈的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继承与革新问题,可是继承和革新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体会不深刻,只打算从两个基本论点出发,提些肤浅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基本论点

    所谓基本论点是针对这几天大会发言提出来的。虽然都是大家熟知的事情,但我认为有讨论的必要。

    (1)整体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的一面。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找出这个主要方面是完全必要的。不如此,往往为枝节问题所纠缠,陷入轻重倒置的绝境而不自觉。相反地,如果把主要方面绝对化起来,其他次要方面又有被轻视或被排除的危险。例如功能是建筑的基本因素,任何建筑都必须首先满足功能的要求,但如果夸大功能的作用,变成了功能主义,就必然会妨碍它和经济、美观的协调,反而使功能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又如材料和结构问题,社会主义进行大量的建设,无疑地必须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与新的施工方法。但这个“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为适应事物发展规律的新,否则便会导致脱离现实,不符合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就外观来说,我喜欢由建筑自身所表达的简洁、朴素、明朗、愉快,但并不排斥建筑因为某些特殊要求而使用装饰。因为要任何建筑没有一点装饰,恐怕不容易满足设计上极其复杂的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也是如此。内容是主要的,形式是在内容基础上去创作,才不至于流为形式主义,其他的标准高低问题,近景与远景问题也都如此。

    总之,只有从整体看问题,首先找出主要矛盾,同时又考虑与其他部分的协调,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2)实事求是的观点: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和分配方式合理解决以前,需要与可能之间总存在着不少矛盾。解决方法一般侧重于可能方面,但我以为从现实出发,总结过去,展望将来,全面考虑需要的项目和程度仍是一件重要事情。建筑艺术的继承与革新便是如此。现在举两个例子说明。

    关于需要,大家知道继承遗产必须采取批评的态度,但批评不是由我们开始的。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筑师们对封建社会的建筑就不断进行过批评。到19世纪末,以奥国瓦格纳为首的分离派,竟对过去建筑遗产采取绝对扬弃的态度。本世纪20年代,更是变本加厉,竟然与抽象艺术相结合,演变为光怪陆离的近代建筑式样。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是无法割断的。一切文化随着社会发展总是在继承与革新中不断向前推进,而革新是它的主要一面。只要我们研究一下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就不难认识这个客观规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仅继承,不革新,必然使文化陷于停滞不前;相反地,仅革新,不继承,也会使文化发展受到不应有的损失。这就使我们对于过去的文化遗产,必须实事求是地依据具体情况,予以分析和批判,抛弃其落后与腐朽的内容,吸取和发展其健康有用的成分,以为今天的需要服务。这就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虚无主义根本不同的地方。

    党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是对可能方面再恰当没有的指导原则。大家已经谈过,适用是功能问题,美观是艺术加工问题,而这二者都只能在经济许可范围内才有逐步提高的可能。可是目前我国的物质条件,不可能无限制地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根据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的原则,显然适用应该是主,美观应该是从。主从之分就是先后缓急之分。由此可见党的方针是根据当前国民经济的具体情况,辩证地处理适用、经济和美观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它的主要精神,不外“全盘考虑、重点处理、适当照顾”十二个字。不但今天社会主义建筑创作应该遵循这个方针,就是将来进入共产主义以后,也不是短期间内所能摒弃的。

    总的来说,建筑是文化的一个部门,而文化必须为经济、政治服务,所以我们不能离开经济、政治而空谈建筑艺术的继承与革新。所谓整体和实事求是的观点,都从这个基本需要来考虑的。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政治挂帅,然后一切工作才不致迷失方向,走入歧途。

    二、为什么要继承

    一般来说,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曾受过自然条件和各民族特有气质的影响,久而久之,在语言、文字、科学、艺术和生活习惯方面形成了若干其他民族所未有的特点。当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都发生过文化交流关系。但除了少数例外,各民族基本上仍保持其原来作风,继续不断地向前推进。因而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不具有深厚的感情。也没有一个民族,不以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特有标志而引为骄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民族自尊心。不过文化是一个总名称,包含的部门相当多。其中一部分由于过去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当社会基础改变后,它们已不适合新社会的需要,必须根本废除。但另外一些文化,只要加以适当改造,仍然成为有用的东西,甚至能鼓舞人们对新事物发生一定程度的积极性。所以当新、旧社会交替的时候,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能采取一脚踢翻的粗暴态度,而应分析不同文化内容的性质和作用,以作出不同的处理,这就产生了继承与革新的问题,建筑艺术即为其中之一。

    不过建筑不同于绘画、雕刻、戏曲、音乐和舞蹈,它应当满足社会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物质要求与精神要求。所谓物质要求,主要指建筑的功能和有关的材料、结构,而精神要求是指建筑形象所造成的艺术效果。由于物质与精神之间存在着若干矛盾,引起继承与革新的争论,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以下是两方面的主要论点:

    从物质方面来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但逐步改变,而且日趋复杂,以致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已无法适应今日生活的需要。而在生产方面,过去没有工业建筑,因此根本无从承继。其次,我国建筑的传统式样主要系根据木构架而产生,可是目前建筑的材料和结构正在改变,如果以新材料、新结构配合旧式样,除了形式与内容不能统一以外,还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再次,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数量多,速度快,而传统建筑的形体、色调和装饰都过于复杂,妨碍大规模建设的进展。因此有不少的人怀疑继承遗产有无必要。

    从精神方面看继承问题,又有如下几种论调:第一,中国建筑经过长期间发展,与人们生活发生密切关联,人们对它抱有浓厚的感情。而它在世界建筑中,又具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内容极其丰富,是人类建筑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之一。如果不予继承,不但违背我国人民的感情和爱好,对民族传统文化也将造成莫大损失。第二,作为表达思想工具之一的建筑艺术,对人民起着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因而在建筑方面,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风格,以表达中国人民在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以后,进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和豪迈气概。首都国庆工程都采用民族风格就是这个意义。第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团结兄弟民族是当前政治任务之一。因此,必须发展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建筑风格,例如在拉萨建筑房屋应该考虑如何运用藏族的传统式样。

    以上两方的论调,虽然相互对立,矛盾很大,但问题不在矛盾大小,而是采取什么方法去解决矛盾。我以为只有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考虑,先决定今后建筑创作的方向,再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辩证处理,矛盾不是不可以统一的。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