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直斋书录解题最新章节!

; △《靖康要录》五卷

    不着撰人名氏。自钦庙潜邸,迄靖康元年十二月事。

    △《朝野佥言》二卷

    不着名氏。有序。建炎元年八月《系年录》称夏少曾,未详何人。

    △《靖康传信录》一卷

    丞相李纲伯纪撰。丁未二月。

    △《靖康奉使录》一卷

    郑望之撰。

    △《靖康拾遗录》一卷

    何烈撰。又名草史。

    △《孤臣泣血录》三卷、《拾遗》一卷

    丁特起撰。

    △《裔夷谋夏录》七卷

    翰林学士新安汪藻彦章撰。

    △《陷燕记》一卷

    贾子庄撰。记燕山初陷事。子庄,不知其名,蔡靖客也。

    △《南归录》一卷

    直秘阁沈琯撰。亦记燕山事。

    △《靖康录》一卷

    太学生朱邦基撰。

    △《金人犯阙记》一卷

    草茅方冠撰。

    △《汴都记》一卷

    无名氏。

    △《靖康遗录》一卷

    太学生沈良撰。

    △《靖康野录》一卷

    无名氏。

    △《避戎夜话》一卷

    吴兴石茂良太初撰。

    △《靖康小史》一卷

    不着名氏。其末称名曰烈。即何烈《草史》也。

    △《痛定录》一卷

    不着名氏。

    △《悲喜记》一卷

    围城中人作书与所亲曰中美知府者,具述丧乱本末,自称名曰旸,皆不知何人也。

    尝见一书,名《皇旋陷虏记》,中间载秘书少监赵旸与姚太守书云云,虽无中美之称,恐即此书也。

    △《建炎中兴记》一卷

    耿延禧撰。

    △《建炎中兴日历》五卷

    宰相新安汪伯彦廷俊撰。叙元帅开府至南都践极。

    △《吕忠穆答客问》一卷

    宰相济南吕颐浩元直撰。

    △《吕忠穆勤王记》一卷

    左宣教郎臧梓撰。记建炎复辟事。

    △《渡江遭变录》一卷

    丞相上蔡朱胜非藏一撰。记苗、刘作难至复辟事。

    △《建炎复辟记》一卷

    无名氏。

    △《建炎通问录》一卷

    宣教郎傅雱撰。建炎初,李丞相纲所进。

    △《北狩闻见录》一卷

    干当龙德宫曹勋功显撰。勋扈从北狩,以徽庙御札,闻道走行在所,以建炎二年七月至南京。

    △《北狩行录》一卷

    蔡鞗、王若冲撰。

    △《戊申维扬录》一卷

    无名氏。

    △《维扬过江录》一卷

    尚书左丞叶梦得少蕴撰。

    △《己酉航海记》一卷

    中书合人李正民撰。又名《建炎居邠记》。

    △《建炎假道高丽录》一卷

    杨应诚撰。取道辽东,奉使金虏,不达而还。

    △《绍兴讲和录》二卷

    无名氏。

    △《乱华编》三十三卷

    知盱眙军东平刘荀子卿编。其前有小序数语云:“方敬塘割幽、燕遗契丹之日,孰知为本朝造祸之原哉!逮王安石创新法为辟国之谋,又孰知绍述者召祸之酷哉!”所集杂史、传记近三十种。荀,忠肃丞相诸孙也。

    △《元祐党籍列传谱述》一百卷

    龚颐正撰。以诸臣本传及志、状、家传、遗事之类集成之。其事迹微晦,史不可见者,则采拾诸书为之补传,凡三百九人,其阙者四人而已。淳熙中,史院取其书以修《四朝国史》。洪迈奏乞甄录,补和州文学,后赐出身。详见“编年类”。颐正,给事中原之曾孙也。

    △《绍兴正论》二卷

    序称潇湘野夫,不着名氏。录文武官不附和议及忤秦桧得罪者。

    △《绍兴正论小传》二十卷

    宗正寺主簿鄞楼昉旸叔撰。以《正论》中姓名,仿《元祐党传》为之。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

    直秘阁清江徐梦莘商老撰。辑诸书二百余家,分上、中、下。上为政、宣二十五卷,中为靖康七十五卷,下为炎、兴百五十卷。

    △《北盟集补》五十卷

    梦莘以前书诠载不尽者五家,续编次于中、下二帙,以补其阙。靖康、炎、兴各为二十五卷。

    △《中兴十三处战功录》一卷

    参政眉山李璧季章撰。中兴以来,御寇立功惟此十三处,编为一书,所谓司勋藏其贰者也。开禧乙丑,北事将作,其书成。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乙集》共四十卷

    李心传撰。上自帝系、帝德、朝政、国典,下及见闻琐碎,皆录之。盖南渡以后野史之最详者。

    △《西陲泰定录》九十卷

    李心传撰。记吴曦叛逆以及削平本末,起嘉泰辛酉,迄嘉定辛未,为三十七卷。其后蜀事益多,又增修至辛巳之冬,通为九十卷。仍颇用太史公年表例,并记国家大政令、边防大节目。首尾二十年。

    ○典故类

    △《贞观政要》十卷

    唐吴兢撰。前题卫尉少卿兼修国史,按《新旧书》列传,兢未尝为此官,而书亦不记岁月。但其首称良相侍中安阳公、中书令河东公,亦未详为何人。《馆阁书目》云神龙中所进,当考。

    △《魏郑公谏录》五卷

    唐尚书吏部郎中琅邪王綝撰。綝,字方庆,以字行。相武后,其为吏部当在高宗时。《馆阁书目》作王琳,误也。所录魏公进谏奏对之语,又名《魏文贞公故事》。

    △《翰林盛事》一卷

    唐剡尉常山张着处晦撰。纪儒臣盛事,自武德中迄于天宝。首载张文成七登科者,即着之祖也。

    △《衣冠盛事》一卷

    唐武功苏特撰。

    △《李司空论事》一卷

    唐大中史官蒋偕录。司空者,李绛深之,元和宰相也。

    △《太和辨谤略》三卷

    唐宰相李德裕撰。初,宪宗命令狐楚等为《元和辨谤略》十卷,录周、秦、汉、魏迄隋忠贤罹谗谤事迹。德裕等删其繁芜,益以唐事,裁成三卷,太和中上之。集贤学士裴潾为之序。元和书今不存,《邯郸书目》亦止有前五卷。

    △《秦传玉玺谱》一卷

    题博陵崔逢修,协律郎严士元重修,河中少尹魏德谟润色。

    △《国玺传》一卷、《传国玺记》一卷

    《传》,无名氏所记,止唐肃宗。《记》,称严士元,与前大同小异。

    △《玉玺杂记》一卷

    徐景撰。乾元元年七月记。《唐志》有徐景《玉玺正录》,即此书也。

    △《楚宝传》一卷

    杜确撰。肃宗乾元二年,楚州尼真如献宝事。

    △《八宝记》一卷

    无名氏。大观二年。

    △《唐文宗朝备问》一卷

    不着名氏。杂录唐朝典故。

    △《通典》二百卷

    唐宰相京兆杜佑君卿撰。采《五经》、群史、历代沿革废置、群士论议,迄于天宝,凡为八门,曰《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贞元中表上之,李翰为之序。初,刘秩为《政典》三十五篇,佑以为未尽,广而成之。

    △《续通典》二百卷

    翰林学士承旨大名宋白太素等撰。咸平三年奉诏,四年九月书成。起唐至德初,迄周显德末。王钦若言杜佑《通典》上下数千载,为二百卷,而其中四十卷为开元礼。今之所载二百余年,亦如前书卷数,时论非其重复。

    △《国朝通典》二百卷

    不着名氏,或言魏鹤山所为,似方草创未成书也。凡通典、会要,前志及《馆阁书目》皆列之类书。按通典载古今制度沿革,会要专述典故,非类书也。

    △《唐会要》一百卷

    司空平章事晋阳王溥齐物撰。初,唐德宗时,苏冕撰四十卷,武宗朝,崔铉续四十卷,至是溥又采宣宗以降故事,共成百卷。建隆二年正月上之。按《唐志》苏冕《会要》四十卷,《续会要》四十卷,杨绍复等撰,崔铉监修。而《会要》称杭州刺史苏弁与兄冕纂国朝故事为是书。弁聚书至二万卷,次于集贤、芸阁。弁字元容,武功人,武后宰相良嗣之从孙。冕仕为京兆士曹,弁判度支,以腐粟给边坐贬,冕亦废。

    △《五代会要》三十卷

    王溥撰。

    △《六朝国朝会要》三百卷

    监修国史华阳王珪禹玉撰。始,仁宗命纂修,自建隆至庆历四年,成八十五卷。熙宁三年,珪为学上承旨乞续修至熙宁十年,总二十一类,八百五十五门,旧书亦略增损,为三百卷。

    △《政和重修国朝会要》百十卷

    先是王禹玉监修,自建隆至熙宁,凡三百卷。崇宁中重修,仅成《吉礼》百十卷,政和进呈。余四类,编治垂成,宣和庚子罢局,遂成散漫。绍兴间,少蓬程俱申请就知桂州许中家借抄之。许中尝与崇宁修书,故存此本,得以备中禁之采录。今重修本题淮康军节度使充礼制局详议官蔡攸等奉敕重修。

    △《续会要》三百卷

    监修仙井虞允文并甫等上。自绍兴十年编修,起元丰元年,迄靖康之末。乾道六年书成。

    △《中兴会要》二百卷

    监修晋江梁克家叔子等上。乾道六年,既进《续会要》,有旨自建炎元年续修,止绍兴三十二年。九月成书。

    △《国朝会要总类》五百八十八卷

    李心传所编,合三书为一。刻于蜀中,其板今在国子监。

    △《三朝宝训》三十卷

    翰林学士李淑等撰。天圣五年,监修国史青社王曾孝先奏,乞用唐吴兢《贞观政要》故事,取三朝圣语、政事及臣僚奏对不入正史者,别为一书,与《国史》、《实录》并行。至十年书成,诏以“宝训”为名。其后进读于迩英、延义。今《馆阁书目》以为二十卷,富弼所上者,非也,乃《政要》尔。

    △《三朝训鉴图》十卷

    学士李淑、杨伟等修纂。庆历八年,伟初奉旨检讨三朝事迹,乞与淑共编,且乞制序。皇祐元年书成。顷在莆田,有售此书者,亟求观之,则已为好事者所得,盖当时御府刻本也。卷为一册,凡十事,事为一图,饰以青赤。亟命工传录,凡字大小、行广狭、设色规模,一切从其旧,敛衤任铺观,如生庆历、皇祐间,目睹圣作明述之盛也。按《馆阁书目》载此书云绘采皆阙,至《续书目》乃云得其全。未知果当时刻本乎,抑亦摹传也?

    △《三朝政要》二十卷

    宰相河南富弼彦国撰。庆历三年,弼为枢副,上言选官置局,以三朝典故分门类聚,编成一书,以为模范。命王洙、余靖、孙甫、欧阳修同共编纂,四年书成,名《太平故事》,凡九十六门,每事之后各释其意。至绍兴八年,右朝议大夫吕源得旧印本,刊正增广,名《政要释明策备》上之于朝。《馆阁书目》指《政要》为《宝训》,非也。

    △《两朝宝训》二十卷

    礼部郎中长乐林希子中编进,用天圣故事也。元丰六年表上。

    △《仁皇训典》六卷

    翰林侍讲范祖禹撰。元祐八年经筵所上。凡三百十七条,大略亦用“宝训”体。

    △《历代年号并宫殿等名》一卷

    丞相饶阳李虻明叔在翰苑时所纂。

    △《朝制要览》五十卷

    (屯)田郎中宋咸撰。此书传于陆放翁氏,放翁书其后曰:“先君会稽公晚岁喜观,间为子弟讲论因革,率至夜分。”会稽公者,其父宰元钧也。其书作于嘉祐中,皆国初故宝,观之使人有感焉。

    △《景德会计录》六卷

    丞相吴郡丁谓谓之撰。时为三司使。序言岁收两京十七路帐籍四万四百有七,日入疾徐事一千五百,文移倍之。仿李吉甫《国计簿》、贾耽《国要图》,总其目得四十,列为六卷,一《户赋》,二《郡县》,三《课入》,四《岁用》,五《禄食》,六《杂记》。大抵取景德中一年为准。

    △《皇祐会计录》六卷

    枢密信都田况元均权三司使时所撰。仿景德之旧,取一岁最中者为准。又为《储运》一篇,以补其阙。

    △《春明退朝录》三卷

    龙图阁直学士常山宋敏求次道撰。所记多故实。其父宣献公绶居第在春明坊,如晁氏称昭德也。

    △《先朝政范》一卷

    直集贤院徂徕石介守道编进。自《任将》至《悔过》凡十二篇。

    △《尊号录》一卷

    丞相安陆宋庠公序撰。大意以为徽号夸诩非古,而我祖宗往往谦逊不居,犹愿超然远览,尽屏前号。其爱君以德者欤?至神宗遂却不受,至于今行之。

    △《辅弼名对》四十卷

    天禧中前进士刘颜编。自汉迄五代为四十门。

    △《青社赈济录》一卷

    丞相富文忠公弼,青州捄荒施行文牍也。

    △《元丰问事录》二卷

    光禄寺丞李德刍撰。德刍,邯郸李淑之子,元丰中为详定官制检讨文字,诏旨所问奏藁,录为此书。

    △《官制局纪事》一卷

    李德刍奉旨编。录置局以来命官等事。

    △《中书备对》十卷

    太常丞检正户房公事管城毕仲衍夷仲撰。凡一百二十五门,附五十八事。

    △《吕申公掌记》一卷

    丞相申国吕公着晦叔撰。在相位所记人材已用、未用名姓,及事当行、已行条目。

    △《元祐荣观集》五卷

    左朝奉大夫权太学正汪浃撰。记元祐六年视学本末,并群臣所上诗、赋、颂、表之类。张舜民芸叟为之序。

    △《泰陵故事》二十卷

    不着名氏。皆叙宣仁临朝九年中制诰、表章、奏议之属。

    △《四明尊尧集》一卷

    司谏延平陈瓘莹中撰。专辨王安石《日录》之诬僭不孙,与配食坐像之为不恭。瓘初在谏省,未以安石为非,合浦所着《尊尧集》犹回隐不直,末乃悔之,复为此书。以谓蔡卞专用《日录》以修《神宗实录》,薄神考而厚安石,尊私史而压宗庙,以是编类其语得六十五条,总而论之。坐此羁管台州。

    △《尊尧录》八卷

    延平罗从彦仲素撰。从彦师事杨时,而李侗又师从彦,所谓南剑三先生者也。从彦当靖康初,以为本朝之祸,起于熙、丰不遵祖宗故事,故采四朝事为此录,及李沆、寇准、王旦、王曾、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司马光、程颢名辅巨儒十人言行,附于其后。末有《别录》一卷,专载司马光论王安石、陈瓘论蔡京奏疏,欲上之朝,不果。嘉定中,太守刘允济得其书奏之,且为版行。

    △《本朝事实》三十卷

    右承议郎李攸撰。

    △《皇朝治迹统类》七十三卷

    眉山彭百川叔融撰。略用袁枢《通鉴本末》条例,为《前集》四十卷,中兴后事为《后集》三十三卷。

    △《皇朝事类枢要》二百五十卷

    蜀人张和卿编集。为一百五十门。盖举子答策之具也。

    △《东家杂记》二卷

    右朝议大夫孔传撰。历代追崇先圣故事,及孔林古迹。传,盖先圣四十七世孙也。

    △《长乐财赋志》十六卷

    知漳州长乐何万一之撰。往在鄞学,访同官薛师雍子然,几案间有书一编,大略述三山一郡财计,而累朝诏令申明沿革甚详。其书虽为一郡设,于天下实相通。问所从得,薛曰:“外舅陈止斋修《图经》,欲以为《财赋》一门,后缘卷帙多,不果入。”因借录之,书无标目,以意命之曰《三山财计木末》。及来莆田,为郑寅子敬道之,郑曰:“家有何一之《长乐财赋志》,岂此耶?”复借观之,良是。其间亦微有增损,末又有《安抚司》一卷。并钞录附益为全书。

    △《内治圣监》二十卷

    起居舍人兼嘉王府赞读清江彭龟年子寿撰。取列圣修身齐家教子、训齐宗室、防制外戚宦官执御等事,以绍熙五年表上之。光宗称善,且曰:“祖宗家法最善,汉、唐所不及也。”

    △《高宗圣政草》一卷

    陆游在隆兴初奉诏修《高宗圣政》,草创凡例,多出其手,未成而去,私箧不敢留藁。他日追记得此,录之而书其后,凡二十条。

    △《高宗孝宗圣政编要》二十卷

    《高宗圣政》五十卷,《孝宗圣政》五十卷,乾道、淳熙中所修,皆有御制序。此二帙,书坊钞节以便举子应用之储者也。

    △《孝宗圣政》十二卷

    亦书坊钞节,比前为稍详。

    △《会稽和买事宜录》七卷

    浙东帅鄱阳洪迈景卢、提举常平三山郑湜补之集。初,承平时,预买令下,守越者无远虑,凡一路州县所不受之数,悉受之,故越之额特重,以匹计者十四万六千九百,居浙东之半。人户百计规免,皆诡为第五等户,而四等以上户之害日益甚。于是有为亩头均科之说者,帅郑丙少嘉、宪邱崇宗卿、张诏君卿颇主之,由淳熙十一年以后略施行,而议者多以创科五等户为不便。参政李彦颖秀叔、尚书王希吕仲行先后帅越皆言之,而王画八事尤力。会光庙亦以为贻贫弱之害,户部尚书叶翥叔羽奏乞先减四万四千余匹,止以十万为额,而后议均敷。诏从之,仍令侍从集议,皆乞阙并诡挟。遂诏迈、湜措置,既毕,以施行次第类成此书,时绍熙元年也。

    △《刘忠肃救荒录》五卷

    王居仁撰,淳熙乙未,枢密刘珙共父帅江东救荒本末,嘉定乙亥真景元刻之漕司,以配富郑公《青社》之编,而以刘公行状、谥议附录于后。

    △《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

    武学博士清江徐天麟仲祥撰。以二史所载汉家制度、典章,散于纪、传、表、志者,仿唐以来“会要”体,分门编纂,其用力勤矣。其言范蔚宗《志》藁,为谢俨蜡以覆车,刘昭因蔚宗遗绪注而补之。夫既曰蜡以覆车,安得复有遗绪?盖未考昭之所着,实司马绍统《续汉书志》也。仲祥,乙丑进士,世有史学。其世父梦莘商老着《北盟会编》,父得之恩叔为《左氏国纪》,兄筠孟坚作《汉官考》,皆行于世。

    △《汉制丛录》三十二卷

    袁梦麟应祥撰。以《二汉》所记典故,分门编类,凡二十五门。

    △《平阳会》四卷

    通直郎知平阳县汪季良子驷撰。平阳号难治,为淛东“三阳”之冠,季良治有声。乃以一邑财计,自两税而下,为二十一篇,终于岁会,旁通沿革,本末大略备矣。又为外篇五条,如砧基副本、催科检放及书手除科敷之类,以为此财用所从出也。季良,端明应辰之孙,佳士,且能吏也。得年不永,士论惜之。

    △《唐昌计》二卷

    知昌化县赵希■〈旡上土下〉克家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