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直斋书录解题最新章节!

    ○诏令类

    △《西汉诏令》十二卷

    吴郡林虑德祖编。采括志传,参之本纪,以示信安程俱致道。俱以世次先后各为一卷,差比岁月,纂而成书,且为之序。虙尝试中词学,为开封府掾,尹以佞幸进,有所不乐,引疾纳禄去,遂终于家。

    △《东汉诏令》十一卷

    宗正寺主簿鄞楼昉旸叔编。大抵用林氏旧体,自为之序。帝王之制具在百篇,后世不可及矣。两汉犹为近古,愚未冠时,无书可观,虽二史亦从人借。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既仕于越,乃得见林氏书,而楼氏书近出,其为好古博雅,斯以勤矣。惟平、献二朝,莽、操用事,如锡莽及废伏后之类,皆当削去,莽时尤多也。

    △《本朝大诏令》二百四十卷

    宝谟阁直学士,豫章李大异伯珍刻于建宁,云绍兴间宋宣献家子孙所编纂也,而不着其名。始自国初,迄于宣、政,分门别类,凡目至为详也。

    △《玉堂制草》十卷

    参政钜野李邴汉老编。承平以前制诰。

    △《中兴玉堂制草》六十四卷

    同知枢密鄱阳洪遵景严编。起建炎,迄绍兴末。

    △《中兴续玉堂制草》三十卷

    丞相益文忠公东里周必大子充为学士院时编进。始尝进言,加上德寿尊号,不以表而以议,且称“嗣皇帝”为非是,遂革之。今书以尊号表为卷首,而增附《馆职策问》于后。起隆兴,迄淳熙改元。自后未有续者。

    △《纶言集》三十一卷

    宇文粹中、虚中兄弟所编集。

    △《中兴纶言集》二十八卷

    左司郎中莆田郑寅子敬编。寅,知枢密院侨之子,靖重博洽,藏书数万卷,于本朝典故尤熟。

    ○伪史类

    △《淝上英雄小录》二卷

    信都镐撰。所录杨行密将吏有勋名者四十人,其二十四人皆淝上,余诸道人,又有僧、道、渔、樵之属十人,录其小事,故名“小录”。

    △《江淮异人录》二卷

    吴淑撰。所纪道流、侠客、术士之类,凡二十五人。

    △《南唐烈祖开基志》十卷

    南唐滁州刺史王颜撰。起天祐乙丑,止升元癸卯,合三十九年。

    △《南唐烈祖实录》十三卷

    南唐史馆修撰高远撰。阙第八、第十二卷。远又尝为《吴录》二十卷。而徐铉、郑文宝皆云,开宝中,远始缉升元以来事,书未成而疾,悉焚其草,故事多遗落。

    △《江南录》十卷

    给事中广陵徐铉鼎臣、光禄卿池阳汤悦德川撰。二人皆唐旧臣,故太宗命之撰次。悦即殷崇义,避宣祖讳及太宗旧名,并姓改焉。

    △《南唐近事》二卷

    工部郎江南郑文宝撰。序云三世四十年,起天福己酉,终开宝乙亥。然泛记杂事,实小说传记之类耳。

    △《江表志》三卷

    郑文宝撰。序言徐铉、汤悦所录,事多遗落,无年可编。然前录固为简略,而犹以年月纪事,今此书亦止杂记,如事实之类尔。《近事》称太平兴国二年丁丑,今称庚戌者,大中祥符三年也。

    △《南唐书》三十卷

    阳羡马令撰。序言其祖太博元康世家金陵,多知南唐故事,未及撰次,今纂先志而成之,实崇宁乙酉。其书略备纪传体,而亦言徐铉、汤悦之疏略云。

    △《江南余载》二卷

    不着姓名。序言徐铉始奉诏为《江南录》,其后王举、路振、陈彭年、杨亿皆有书。大概六家皆不足以史称,而龙衮为尤甚。熙宁八年,得郑君所述于楚州,其事迹有六家所遗或小异者,删落是正,取百九十五段,以类相从。郑君者,莫知何人,岂即文宝也耶?

    △《新修南唐书》十五卷

    宝谟阁待制山阴陆游务观撰。采获诸书,颇有史法。

    △《前蜀纪事》二卷

    后蜀学士毛文锡平珪撰。起广明庚子,尽天福甲子,凡二十五年。文锡,唐太仆卿龟范之子,十四登进士第,入蜀,仕建至判枢密院,随衍入洛而卒。

    △《后蜀纪事》二卷

    直史馆太常博士董淳撰。惟记孟昶事。

    △《蜀梼杌》十卷

    殿中侍御史里行新建张唐英次功撰。唐英自号黄松子,南英天觉之兄也。

    △《吴越备史》九卷

    吴越掌书记范垌、巡官林禹撰。按《中兴书目》,其初十二卷,尽开宝三年,后又增三卷,至雍熙四年。今书止石晋开运,比初本尚阙三卷。

    △《吴越备史遗事》五卷

    全州观察使钱俨撰。俶之弟也。其序言《备史》亦其所作,讬名林、范,而遗名坠迹,殊闻异见,阙漏未尽者,复为是编。时皇宋平南海之二年吴兴西斋序。盖开宝五年也。俨以三年代其兄偡刺湖州。

    △《闽中实录》十卷

    周显德中,扬州永贞县令蒋文恽记王审知父子及将吏、儒士、僧道事迹,末亦略及山川土物。

    △《闽王列传》一卷

    秘书监晋江陈致雍撰。二世七主,通六十年。

    △《闽王事迹》一卷

    不知何人作。卷末称光启二年至天圣九年,一百三十八年。其所记颇详。

    △《三楚新录》三卷

    知贵州修仁县周羽冲撰。上卷为湖南马殷,中卷为武陵周行逢,下卷为荆南高季兴。

    △《湖南故事》十卷

    不知作者。记马氏至周行逢事。《馆阁书目》作十三卷,盖为列传十三篇,其实十卷也。文辞鄙甚。

    △《五国故事》二卷

    不知作者。记吴、蜀、闽、汉诸国事。

    △《九国志》五十一卷

    右正言知制诰祁阳路振子发撰。九国者,谓吴、唐、二蜀、东南二汉、闽、楚、吴越,各为世家、列传,凡四十九卷。末二卷为北楚,书高季兴事,张唐英所补撰也。

    △《十国纪年》四十卷

    刘恕撰。十国者,即前九国之外,益以荆南,张唐英所谓北楚也。

    △《天下大定录》一卷

    殿中丞通判桂州王举撰。景祐间人。始高季兴,终刘继元。其所记疏略,独江南稍详。书本十卷,今但为一卷,恐非全书也。

    △《阴山杂录》十六卷

    不着名氏。莆田郑氏《书目》云赵志忠撰。志忠者,辽中书舍人,得罪于宗真,挺身来归。欧公《归田录》云,志忠本华人,自幼陷虏,为人明敏,在虏中举进士至显官,归国,能述虏中君臣世次、山川风物甚详。今观此书,可概见矣。

    △《燕北杂录》五卷、《西征寨地图》附

    思卿武珪记。嘉祐六年,宫苑使知雄州赵进于朝。珪自契丹逃归,事见《国史传》。

    △《契丹录》一卷

    即《阴山杂录》之首卷也。

    △《匈奴须知》一卷

    归明人田纬编次。录契丹地理官制。

    △《辨鴂录》一卷

    不着名氏。契丹译语也。凡八篇。

    △《虏廷须知》一卷

    左藏库副使知安肃军陈昉撰:熙宁元年,集贤校理郑穆为之序,凡二十一条目。

    △《西夏须知》一卷

    内殿承制鄜延都监刘温润撰。凡十五条目。

    △《金人亡辽录》二卷

    燕山史愿撰。或称《辽国遗事》。

    △《松漠记闻》二卷

    徽猷阁直学士鄱阳洪皓光弼撰。皓奉使留敌中录所闻杂事。

    △《征蒙记》一卷

    金人明威将军登州刺史李大谅撰。建炎巨寇之子,随其父成降金者也;所记家人跳梁,自其全盛时,已不能制矣。

    △《金国志》二卷

    承奉郎张棣撰。淳熙中归明人,记金国事颇详。

    △《金国志》一卷

    不着名氏。似节略张棣书。其末又杂录金国事宜,及海陵以后事。

    △《金国节要》三卷

    右从事郎兖人张汇东卿撰。宣和中随父官保州,陷金十五年,至绍兴十年归朝。

    △《伪楚录》二卷

    不着名氏。

    △《伪齐录》二卷

    不着名氏。

    △《金人南迁录》一卷

    称伪着作郎张师颜撰。顷初见此书,疑非北人语,其间有晓然傅会者,或曰华岳所为也。近扣之汴人张总管翼,则云岁月皆牴牾不合,益证其妄。

    ○杂史类

    △《越绝书》十六卷

    无撰人名氏,相传以为子贡者,非也。其书杂记吴、越事,下及秦、汉,直至建武二十八年。盖战国后人所为,而汉人又附益之耳。越绝之义曰:“圣人发一隅,辩士宣其辞;圣文越于彼,辩士绝于此。”故题曰“越绝”。虽则云然,而终未可晓也。

    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绝者,绝也,绝恶反之于善。越专其功,故曰“越绝”,并见本书。文简批编尾云:《越绝书》讹不可读,如乐架之有哑锺。渔父辞剑事,见于此书。

    △《战国策》三十卷

    司马迁《史记》所本,刘向所校者也。但无撰人名氏。后汉高诱注。自东周至中山十二国,凡三十三篇。

    △《鲍氏校定战国策》十卷

    尚书郎括苍鲍彪注。以西周正统所在,易为卷首。其注凡四易藁乃定。

    △《九州春秋》九卷

    晋司马彪绍统撰。汉末州部之乱,司、冀、徐、兖、青、荆、扬、梁、幽,凡盗贼僭叛皆纪之。

    △《华阳国志》二十卷

    晋散骑常侍蜀郡常璩道将撰。志巴、蜀地理、风俗、人物及公孙述、刘焉、刘璋、先后主以及李特等事迹。末卷为《序志》,云肇自开辟,终乎永和三年。

    △《后魏国典》三十卷

    唐太常少卿元行冲撰。行冲以系出拓跋,乃撰《魏典》三十篇,文约事详,学者尚之。此本从莆田刘氏借录,卷帙多寡不同,岁月首尾不具,殆类钞节,似非全书。

    △《大业杂记》十卷

    唐着作郎杜宝撰。纪炀帝一代事。序言贞观修史未尽实录,故为此书,以弥缝阙漏。

    △《建康实录》二十卷

    唐许嵩撰。载吴、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建康者,编年附传,大略用实录体。

    △《行在河洛记》十卷

    唐宰相尉氏刘仁轨正则撰。记李密、王世充事。末二卷记隋都城、宫殿、池苑。按《唐志》作《行年记》二十卷。

    △《河洛春秋》二卷

    唐洋州司功包谞撰。记安史之乱。

    △《明皇杂录》一卷

    唐校书郎郑处诲撰。杂记明皇时事。大中九年序。处诲,太和八年进士也。

    △《开天传信记》一卷

    唐吏部员外郎郑檗撰。杂记开元、天宝时事。

    △《安禄山事迹》三卷

    唐华阴尉姚汝龙撰。

    △《开元升平源》一卷

    唐史官吴兢撰。叙姚崇十事。

    △《庐陵王传》一卷

    唐彭王傅会稽徐浩季海撰。叙狄仁杰五王事。

    △《奉天录》四卷

    唐赵元一撰。起建中四年泾原叛命,终兴元元年克复神都。

    △《燕南记》三卷

    唐恒州司户魏郡谷况撰。专记成德一镇事。自建中二年至太和七年,起张孝忠,终王承元。古语有“燕南垂,赵北际”,今以其在燕之南,故名。然河北诸镇连叛事迹,大略具矣。

    △《建中河朔记》六卷

    唐李公佐撰。序言与从弟正封读国史至建中、贞元之际,序述河朔故事,未甚详备,以旧闻于老僧智融及谷况《燕南记》所说略同,参错会要,以补史阙。

    △《邠志》三卷

    唐殿中侍御史凌准宗一撰。邠军即朔方军也。此本从盱江晁氏借录,其末题曰:“文忠修《唐史》,求此书不获,今得于忠宪范公之孙伯高。其中尚多误,当访求正之。绍兴乙丑晁公酂。”

    △《凉国公平蔡录》一卷

    唐山南东道掌书记郑澥蕴士撰。凉国公者,李愬也。

    △《国史补》三卷

    唐学士李肇撰。

    △《大唐新语》十三卷

    唐江都县主簿刘肃撰。自武德迄大历,分类编纂,凡三十类。元和丁亥岁序。

    △《太和野史》三卷

    不着名氏。但称大中戊辰陈郡袁涛序。自郑注而下十七人,本共为一轴“涛分之为三卷。

    △《太和摧凶记》一卷

    文与上同,而不分卷,岂其初本耶?

    △《野史甘露记》二卷

    不着名氏。上卷记甘露之祸,下卷叙诸臣本末。

    △《乙卯记》一卷

    唐布衣李潜用撰。末又有吴郡李实者,述训、注本谋附益之。乙卯者,太和九年也。

    △《两朝献替记》三卷

    唐宰相李德裕文饶撰。叙文、武两朝相位奏对事迹。

    △《会昌伐叛记》一卷

    李德裕撰。记平泽潞事。

    △《次柳氏旧闻》一卷

    李德裕撰。记柳芳所闻于高力士者,凡十七条。上元中,芳谪黔中,力士徙巫州。芳从力士问禁中事。德裕父吉甫从芳子冕闻之。

    △《四夷朝贡录》十卷

    唐给事中渤海高少逸撰。会昌中,宰相李德裕以黠戛斯朝贡,莫知其国本原,诏为此书。凡二百一十国,本二十卷,合之为十卷。

    △《东观奏记》三卷

    唐右补阙裴延裕膺余撰。记宣宗朝事,凡八十九条。

    △《贞陵遗事》二卷、续一卷

    唐中书舍人令狐澄撰。吏部侍郎柳玭续之。澄所记十七事,玭所续十四事。

    △《咸通庚寅解围录》一卷

    唐成都少尹张云景之撰。言南诏围城扞御事。

    △《金銮密记》三卷

    唐翰林学士承旨京兆韩偓致尧撰。具述在翰苑时事,危疑艰险甚矣。昭宗屡欲相之,卒不果而贬,竟终于闽。非不幸也,不然与崔垂休辈骈肩就戮于朱温之手矣。

    △《广陵妖乱志》三卷

    唐晋阳郑延晦撰。言高骈、吕用之、毕师铎等事。

    △《汴水滔天录》一卷

    唐左拾遗王振撰。言朱温篡逆事。

    △《朱梁兴创遗编》二十卷

    梁宰相冯翊敬翔子振撰。自广明巢贼之乱、朱温事迹,迄于天祐弑逆,大书特书,不以为愧也。其辞亦鄙俚。

    △《庄宗召祸记》一卷

    后唐中书舍人黄彬撰。

    △《三朝见闻录》八卷

    不知作者。起乾符戊戌,至天祐末年,及庄宗中兴,后唐、河东事迹。三朝者,僖、昭、庄也。其文直述多鄙俚。

    △《大唐补记》三卷

    南唐程匡柔撰。序言懿宗朝有焦璐者撰《年代纪》,述神尧,止宣宗。匡柔袭《三百年历》,补足十九朝。起咸通戊子,止癸巳,附璐书中。乾符以后备存《补纪》。末有《后论》一篇,文辞虽拙,论议亦正。

    △《贾氏备史》六卷

    汉谏议大夫贾纬撰。叙石晋祸乱,每一事为一诗系之。

    △《晋太康平吴记》二卷

    周兵部尚书张昭撰。世宗将讨江南,昭采晋武平孙皓事迹,为书上之。

    △《晋朝陷蕃记》四卷

    宰相大名范质文素撰,据莆田郑氏《书目》云尔。本传不载,故《馆阁书目》云不知作者。未悉郑氏何所据也。

    △《五代补录》五卷

    寻阳陶岳撰。每代为一卷,凡一百七条。岳,雍熙二年进士。

    △《五代史阙文》一卷

    翰林学士巨野王禹偁无之撰。

    △《建隆遗事》一卷

    王禹偁撰。其记陈桥驿前戒誓诸将事元出熙陵,而序文云近取《实录》,入禁中亲自笔削。然则此书之作,诚有谓也。《邵氏闻见录》亦尝表而出之,而或者亦辨此书之伪,是见于王明清《挥麈录》者,尤有据,当考。

    △《甘陵伐叛记》一卷

    题文升撰,不知何人。末有论,称甘陵人苏朔为余言其大父庆历中陷贼,亲见则初叛时事。按《中兴书目》有《甘陵诛叛录》,称殿中丞王起撰。起时为文彦博幕客。然则别自一书也。

    △《涑水记闻》十卷

    司马光撰。此书行于世久矣,其间记吕文靖数事,吕氏子孙颇以为讳,盖尝辨之以为非温公全书。而公之曾孙侍郎伋季思遂从而实之,上章乞毁板。识者以为讥。

    △《书壬戌事》一卷

    不知何人作。其记永乐之事甚详。

    △《逸史》二十卷

    丞相杨羡蒋芾子礼撰。其曾祖魏公之奇颍叔所记《逸史》,殆数百册,兵火散失,捃摭遗藁,得六百六十事,为十九门。淳熙改元书成,为之序。

    △《林氏野史》八卷

    同知枢密院长乐林希子中撰。希不得志于元祐,起从章惇,甘心下迁西掖,草诸贤谪词者也。而此书记熙宁、元丰以来事,颇平直,不类其所为。或言此书作于元祐之前,其后时事既变,希亦随之,书藏不毁。久而时事复变,其孙懋于绍兴中始序而行之耳。

    △《元和录》三卷

    池州石埭县尉维扬马永明叟撰。自元和三年牛、李对策,以至大中十三年令狐绹罢相,唐朋党本末具矣。永锡尝着《唐职林》、《实宾录》等书,崇、观、政和间人也。又有马永卿大年者,从刘元城游,大观三年进士,当是其群从。《馆阁书目》以永锡为唐人,大误也。

    △《邵氏辨诬》三卷

    右奉直大夫河南邵伯温子文撰。专辨绍圣群小诬谤宣仁事本末。绍兴中,其子待制溥上之。

    △《邵氏闻见录》二十卷

    邵伯温撰。多记国朝事。又有《后录》三十卷,其子溥所作,不专纪事。在子录小说类。

    康节两孙溥、博。尝见川本《邵氏闻见后录》,名博,今作溥,未知直斋何所据?恐博是。盖刊本不应误也。

    △《国史后补》五

    卷蔡绦撰。条,京之爱子。京末年事皆出条。条兄攸既叛父,亦与绦不咸。此书大略为其父自解,而滔天之恶,终有不能隐盖者。其间所载宫闱禁密,非臣庶所得知,亦非臣庶所宜言,既出绦笔,事遂传世,殆非人力也。

    △《北征纪实》二卷

    蔡绦撰。叙伐燕本末。归罪童贯、蔡攸,亦欲为京文饰,然京之罪不可掩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