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毗尼止持会集最新章节!

染心极染心。贪求前境。心有繁着 云何染缠俱无。谓除前相故)。 女人者堪行欲。境身者。从发至足。身相触者。摩身前后。若牵近于前。若推却于后。若从下至上逆摩。若从上至下顺摩。若坐捉举于上。若立捉令下坐。若捉前后及捉乳捉髀。若擪捺前后。及乳髀等。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与女人身相触。欲心染着。受触乐。一触一僧残。随触多少。皆僧残 女作女想。以身相触。欲心染着。不受乐动身 若染着受乐不动身。皆偷兰(此皆无衣隔相触也)。若女作女想。以身触彼衣具。欲心染着。受乐 若染着不受乐。皆偷兰遮 若以身触女衣具。欲心染着。动身不受乐。若欲染不动身受乐。皆偷兰遮(此比丘无衣隔。女有衣隔也)。

    若女作女想。以身衣触彼身衣。欲心染着。受触乐。若不受乐 若不受乐动身。若受乐不动身 若不受乐不动身。但有欲心染着。一切突吉罗(此比丘与女皆有衣隔也)。

    若女作女想。女人扪摸比丘。身身相触。欲意染着。受触乐。乃至捉捺。一一皆僧残。

    若女作女想。女人以身衣具。触比丘身。欲心染着。受乐不受乐。动身不动身等。得罪一一如上。

    若天龙鬼神女。及畜生女。能变形者。身相触。偷兰遮 畜生不能变形者。身相触。突吉罗。若男子身相触。突吉罗 若二形身相触。偷兰遮。

    若女人作礼捉足。觉触乐。不动身。突吉罗(西域凡笃信男女。若礼佛及僧。皆以双手。捉摩其足。以表至敬。东土此礼少行)。 若比丘有欲心触衣钵。尼师坛针筒草秸。乃至自触身。一切突吉罗。

    若女人女人想。僧残 人女疑 人女非人女想 非人女作人女想 非人女生疑。皆偷兰遮。

    第四分云。若作女想与男身相触。作男想与女人身相触。皆偷兰遮 此女余女想。余女此女想。身相触。皆僧残 随女人所倚处。比丘以欲心动之。皆偷兰遮。

    此戒具五缘。方成本罪。一起欲心染着。二是人中妇女。三人妇女想。四须触摩受乐。五必二俱无衣。若缘少一。罪结方便。

    兼制 比丘尼波罗夷(此是同制别学比丘尼。本戒摄八波罗夷之第五戒也)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

    随开 不犯者。若有所取与相触。若相解时相触。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女人急捉比丘者。比丘正念住。若心有异。合粗厚衣。捉者偷兰遮 若软薄衣被合。捉者僧残 若比丘入城时。若王出。若大会日多人出入。比丘当住。伺人小稀。然后乃入。若随多人男女共入者。非威仪。乃至有欲心触。僧残 若比丘乞食时。有端正女人。持食与比丘。比丘见女人。起欲想者。应放钵着地。令余人受 若女人持食与比丘。若女人一手过食。一手承钵底者。非威仪。若有欲心乃至触。僧残 若比丘狭道巷中。与女人相逢。比丘应住。待女人过。若竞行者。非威仪。若有欲心乃至触。僧残 若女人落水求救者。作地想捉出。不犯。若竹木绳牵出。不犯。若言知汝虽苦。当任宿命者。无犯。

    十诵律云。女人为水所漂。应救。虽淫心起。但捉一处。莫放到岸。不应更触。更触得罪 若绣画女木女故触。突吉罗(僧祗制严。为息世俗讥嫌。今临末运。宜当遵奉。十诵虽开。由其慈悲济物。果能怜愍。可以依行事一心。殊在人自量)。

    善见律云。女人打比丘。比丘以欲心喜受。突吉罗 若有力女人捉比丘。若众多女人共捉。不受乐。无犯(此是梵行难也)。

    律摄云。若母来抱。若女坐怀中。若于迮路口触女唇。皆无犯 五种旁生可凭渡。河象马特牛水牛牦牛。若?牛旁生不应凭渡。

    此戒大乘同制。如上。

    引证 戒因缘经云。阿难为摩邓伽咒所惑。不犯(谓邪咒所迷心无欲染)。

    阿含经云。时佛在人间游行。见火聚炽然。告诸比丘。若使有人捉彼火。扪摸鸣之。即烧其皮肉筋骨消尽。若复有人捉四姓之女。门摸鸣之。此二事何者为善。诸比丘言。捉彼等女鸣之。是事为善。若捉火即烧烂皮骨消尽。得大苦痛。不可堪耐。佛言宁捉火鸣。乃至筋骨消尽。何以故。不以此因缘堕三恶道。若非沙门自言沙门。乃至覆处作罪。内空腐烂。外现完净。不消信施。堕三恶道。长夜受苦。是故当持净戒。受人信施。一切所须。能令施主得大果报。所为出家作沙门。亦得成就。

    附考 僧祗律云。若比丘坐时。女人来礼足。若起欲心。当正身住应语言。小远住礼。若女人笃信卒来接足者。应自啮舌令痛。不令觉女人细滑。又云。若女人索水者。不应自捉罐浇女手。应以器盛与。若无器。令净人与。若无净人。应持罐着床几上。令其自取。

    第三粗恶语戒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粗恶淫欲语。随所说粗恶淫欲语。僧伽婆尸沙。

    缘起 迦留陀夷闻佛制戒。不得弄失。不得触摩。复伺女人至房说粗恶语。其乐者笑彼所说。不乐者瞋骂愁恼。诸比丘以此因缘白佛。佛诃责已。为僧结戒。此是性罪。由痴障故。依淫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淫根本种类。

    释义 文分二节。淫欲意下。正明所犯之事。随所说下。结成所犯之罪。律云。淫欲意如上。女人者于善恶言。能领解粗恶者非梵行(根本律云。鄙恶语有二。一是波罗市迦因起。二是僧残因起。有自性鄙故。有因起鄙故。自性谓本性。淫习深厚强胜。因起谓新熏。外缘强胜)。淫欲语者。称说彼二道好恶。若自求。若教求。若问若答。若解若说。若教若骂。若自求者。言与我二道。作如是如是事 若教求者。谓天神祐助。我共汝作如是如是事 若问者。谓汝二道何似。云何与夫主及外人共事 若答者。谓汝二道如是。汝与夫主外人共通如是。若解若说亦如是 若教者。谓我教汝如是治二道。令夫主及外人爱敬 若骂者。言汝破坏腐烂。烧燋堕落。共畜作如是事。若复作余语骂。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与女人。一反作粗恶语。一僧残 随粗恶语多少。说而了了者。一一僧残 说不了了者。一一偷兰遮。

    若与指印书。遣使作相。令彼女人知者。僧残 不知者。偷兰遮 除此大小便道。说余处好恶。偷兰遮。

    向天龙鬼神女畜生女。能变形者。及黄门二形。说粗恶语。彼知者。偷兰遮 不知者。突吉罗 向不能变形畜生女及男子说。突吉罗。若淫欲意粗恶语。粗恶语想。僧残 粗恶语生疑 非粗恶语粗恶语想。非粗恶语疑。皆偷兰遮。

    人女人女想。僧残 人女疑 人女非人女想 非人女人女想 非人女疑。皆偷兰遮。

    第四分云。女作男想。男作女想。粗恶语。偷兰遮。

    此女作余女想。余女作此女想。僧残 性好粗恶。语非欲心。突吉罗。

    此戒具六缘。方成本罪。一有淫欲心。二须是人妇女。三人妇女想。四所说粗恶语。五必粗恶语想。六说听了了。若缘不具。罪结方便。

    兼制 比丘尼偷兰遮(同制不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为女人。说九漏不净观。若说毗尼。言次及此。乃至梦中语。若错说。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十诵律云。若女人在比丘前。反问言。汝于三疮门中。不如是作耶。乃至百语。比丘随顺其心。多少语出。随一一语。僧残。

    善见律云。若比丘以欲心。方便欲乐此事。假说旁事。若女人解此语。突吉罗。

    此戒大乘同制。准上可知。

    第四叹身索欲戒

    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自叹身言。大妹。我修梵行。持戒精进。修集善法。可持是淫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僧伽婆尸沙。

    缘起 亦起自前人因佛结上三戒已。复行叹身索欲。故结此戒。由痴无正智。因淫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淫根本种类。

    释义 文分二节。淫欲意下。正明所犯之事。僧伽等。结成所犯之罪。律云。淫欲意如上女人。如上自叹身者。叹身端正好颜色。我是刹帝利。长者。居士。婆罗门种(大妹乃称呼之词以女弟后生曰妹)。梵行者。勤修离秽浊。持戒者不缺不穿。漏无染污。精进修习善法者。乐闲静处。时到乞食。粪扫衣作余食。法不食。一坐食。一抟食。冢间坐。露坐。树下坐。常坐。随坐。持三衣。呗匿多闻。能说法坐禅。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作如是。自叹誉己。供养我。来不说淫欲者。偷兰遮 若说淫欲。随自叹身。多少了了者。一一僧残 不了了者。皆偷兰遮。

    若手印。若书信。若遣使。若现知相。令彼知者。僧残 不知者。偷兰遮 除二道。更为索余处供养。偷兰遮。

    向天龙鬼神女畜生女。能变形者。自叹誉身。说而了了者。偷兰遮 不了了者。突吉罗 向不能变形畜生女。自叹誉。突吉罗 向男子叹。突吉罗 人女人女想。僧残 人女疑 人女非人女想 非人女人女想 非人女疑。皆偷兰遮。

    此戒具五缘。方成本罪。一有淫欲心。二是人妇女。三人妇女想。四必说淫第一最。五说听了了缘。若阙一罪。制方便。

    兼制 比丘尼偷兰遮(同制不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比丘语女人言。此处妙尊最上(此处指如来清净法门而言)。此比丘精进持戒修善法。汝等应以身口意业慈供养。若为说毗尼时。言说相似者。若梦中语。若错说。及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此戒大乘。同制如上。

    引证 已上四戒。皆由尊者迦留陀夷。发起因缘。准萨婆多论中。问云。若欲心多者。何不作大事破戒。答云。此人根熟。应得漏尽故。又应度此舍卫城中具足千家大作利益。正少一人。是故不作大事。迦留陀夷功德智慧当得漏尽。莫见小因缘。故自失敬信也。

    律摄云。苾刍修行之时。有二种烦恼。或容生起。由忘正念。便忆曾经远境。起染爱心。造众过失。复由现前近境。起染爱心。而犯众罪。了知起犯缘已。即于此事。生对治心。令其除灭。若染缘强胜。不能除遣。应就尊宿。及闲三藏有德行者。请受教诫。作意蠲除。若仍不息。当勤昼夜。读诵闻思。简择深义。于三宝所。至诚供养。师长等处。忘自劬劳。尽心供给。或游方时。或复减食。或住尸林。独居阿兰若。修不净观等。或为四念住。或作无常死想。冀令烦恼除灭。若仍不除。应生惭愧。作如是念。我所为非戒不清净。而复受他信心重施。四事供养。又复诸佛。又有天眼。同梵行者。并诸善神。悉观见我。为此不应造众罪业。当自克责。如救头然。于清净境。说除其罪。勿致后悔。若作如前对治行时。性多烦恼。未能殄息。应审自观察。或应舍戒而为白衣。勿令有罪受他信施。因受用时。更造众多罪恶之业。定感当来苦异熟果。如经广说。应善修持。

    第五媒嫁戒

    若比丘往来彼此媒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

    缘起 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中。时迦罗比丘本是王大臣。善知俗法。作是媒嫁。时诸男女婚娶适意者。供养赞叹。不适意者。怨詈讥毁。时诸比丘白佛。如来为僧结戒。此是遮罪。由痴覆故。因鄙恶事。及鄙业烦恼。制斯学处。乃初篇淫根本种类。

    释义 文分二节。往来彼此下。正明所犯之事。若为成妇事等下。结成所犯之罪。律云。往来者。使所应可和合者是(媒者谋也。嫁者送女归夫曰嫁。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正显往来。媒说通知其事)。 女人有二十种护。若母所保护(谓保守爱护也)。若父所保护 若父母所保护 或兄所保护 或姊所保护 若兄姊所保护 若自护。谓身得自在 若法护。谓修行梵行(若有女人。受持居家五支学处戒行。冰霜以法守护。是名法护)。若姓护。谓不与卑下姓 若为宗亲所保护 若自乐为他作婢 若与衣为价作婢 若与财作婢。乃至一钱为价 若同共作业为婢 若未成夫妇。水所漂者。水中救得为婢 若不取输税为婢 若放去婢。谓买得及家生 若客作婢。雇钱使作。如家使人 若他护婢。受他华鬘为要 若边方得婢。谓抄劫得。是为二十种。 男有二十种。亦如是母护男。母护女。遣比丘为使语彼言。汝为我作妇(谓终身为妇也)。若与我私通(拣非终身妇也)。若须臾间(一日夜共有三十须叟)。若一念顷(僧祗律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乃言时之极少也)。

    结罪 是中犯者。若比丘自受语。自往语彼。受彼语还报 自受语。自往语彼。遣使持报语还 自受语。遣使语彼。自持报语还 自受语。共遣使语彼。遣使持报语还。

    若比丘自受语。自作书持往彼。自持报书还 自受语。自作书持至彼。遣使持报书还 自受语。遣使持书至彼。自持报书还 自受语。遣使持书至彼。遣使持报书还。

    若比丘自受书。持至彼。自持报书还 自受书。持至彼。遣使持报书还 自受书。遣使持至彼。自持报书还 自受书。遣使持书至彼。遣使持报书还。如是随媒嫁多少。说而了了还报者。一一皆僧残 说不了了者。一一偷兰遮。

    若比丘受语往彼。语不还报 不受语往彼。说还报。皆偷兰遮。

    若比丘受语。不往彼。说不还报 不受语。往彼。说不还报。皆突吉罗。

    若媒嫁天龙鬼神女畜生。能变形者。及黄门二根。说而了了者。偷兰遮 说而不了了。突吉罗 若不能变形畜生媒嫁。突吉罗 媒嫁男。突吉罗(其中媒嫁黄门二根及男者。咸摄私通事)。

    若往来媒嫁作媒嫁想。僧残 媒嫁疑 媒嫁作不媒想 不媒嫁作媒嫁想 不媒嫁疑。皆偷兰遮。

    若人女人女想媒嫁者。僧残 人女疑 人女非人女想 非人女人女想 非人女疑。皆偷兰遮。

    若比丘持他书。往不看者。突吉罗 若为白衣作余使。突吉罗。

    此戒具六缘。方成本罪。一必受他媒嫁嘱。二必自作媒嫁想。三须是人妇女。四作人妇女想。五为通说得可。六必还报了了。若阙一缘。本罪不成。

    兼制 比丘尼僧残(同制同学)。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是为犯。

    随开 不犯者。若男女先已通。而后离别。还和合。若为父母病。若系闭在狱。若为信心优婆塞病。及系闭在狱。若为三宝。为病比丘等。看书持往。并最初未制戒等。是为不犯。

    会采 僧祗律云。若男子有众多妇。有念者。有不念者。比丘语言。当等视。务令均平。答言。当如师教。比丘尔时。得偷兰遮 若夫妇斗诤。比丘便劝喻和合。得偷兰遮 若彼夫妇不和。或于佛事僧事有阙。为佛事故。劝令和合。无罪 若有妇女还家。劝早还夫舍。得偷兰遮 有人多畜马。而无好种生者。倩比丘某家有生马。为我求之。比丘为求。得偷兰遮 有二比丘。一有女者。语其女言。此是汝婿。一有儿者。语其儿言。此是汝妇。作是语时。俱得僧残罪。

    十诵律云。若夫妇相瞋。夫未唱非我妇。和合者。偷兰遮 已唱非我妇。和合者。僧残 若受语解意旨。僧残 受意旨。不受语。偷兰遮 但受语。不解意旨者。无犯 若媒事已成。比丘后来佐助。偷兰遮。

    根本律云。门师苾刍至施主家。作如是语。此女长成。何不出适。此男既大。何不娶妻 若言此女何不往夫家。此男何不向妇舍。皆恶作罪。

    律摄云。以三处定。成媒嫁罪。一主定。以男意语女。以女意语男。二事定。谓于男女妇及私通事。三时定。乃至须臾顷 凡为媒处人。有尊有卑。尊谓家长取言为定。翻此成卑。若受言往问。及以还报二处皆尊。即犯本罪 若将卑语。报彼尊人。得恶作罪 有其三事。虽不报言。亦成返报。一期处。二定时。三现相。若见我在某处住时。则知事合。是谓期处。若某时见我。则表事成。是谓定时。若见我持钵。或着新衣。则知事合。是谓现相作斯三事。他解之时。便成还报 若指腹媒嫁。若生男女。若俱男俱女。若半择迦(谓半月变形也)。窣吐罗 若告云。彼家有女。何不求之。意为媒合。便得粗罪 但有片言。与媒事相应。皆恶作罪 若弟子语师。我欲为他作媒事。师闻此语。默而许者。得窣吐罗(师昧律制。不善诲徒。故招斯罪。若明毗尼。闻即诃止。是为良导)。戒因缘经云。解放畜生。合其牝牡。僧残。

    (本律媒嫁畜生。但预嘱比丘。未知有不。故结突吉罗。僧祗为求生马。虽明示其处。而淫机尚达。事非目睹。故结偷兰遮。若解放令合。则眼视非法。心生随喜。不无欲染。故犯本罪。推达及近制意存焉)。

    此戒大乘同制。梵网经云。菩萨应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返助人行淫。是无慈心也。

    毗尼止持会集卷第三

    音义

    猕猴江

    梵语么迦吒。此云猕猴。贺逻?此云池。而云江。乃译人义立耳。此池在毗舍离宫城外约五六里庵罗女园侧。是昔猕猴群集。为佛穿作此池也。

    婆裘河

    或云婆裘沫河。或云?求河。又云?求摩河。正梵音名?窭末底。此翻胜慧河。

    勿力伽难提

    应云蜜利伽罗。此云鹿难提。亦云喜总。言之名鹿喜。善见律云。鹿杖沙门。鹿杖其名也。沙门者。如沙门形。剃头留少。许周罗发。着坏色衣。一以覆身。一以置肩上。入寺依止。比丘拾取残食。以自活命。因此诸比丘雇彼行杀。

    螫

    音释。虫行毒也。

    踏

    音踏。践踏也。

    杙

    音亦橛也。樴也。左传臧坚以杙抉其伤而死。

    倚发

    倚者依也。谓依机发举也。

    桁

    音衡。屋横木也。

    弶

    强去声。设罟于道。以掩鸟兽也。

    龟易

    龟谓灼龟。易谓卜易。皆趋吉避凶之法。

    栴荼罗

    此翻屠者。乃西域最鄙贱之流。不与四姓同居。唯彼党类共住。凡入城邑。手持竹杖。挂以赤帜。而别其鄙贱也。

    狎

    音洽。亲近也。玩熟也。习也。

    辩才

    即四无碍辩才。亦名四无碍智。由其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一义无碍辩才。谓了知一切诸法义理故。

    二法无碍辩才。谓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

    三辞无碍辩才。谓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

    四乐说无碍辩才。谓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

    五阴

    阴者盖覆义。又名五蕴。蕴者积聚义。谓积聚有为。盖覆真性故。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一色阴。色即质碍之义。眼耳等六根和合积聚。故名为色。

    二受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积聚。故名受阴。

    三想阴。想即思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阴。

    四行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六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阴。

    五识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等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阴。

    六入

    入即趋入之义。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眼耳等六识所依。能入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故名六入。

    十八界

    界即界分。为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一界。谓五根六尘。开心为七界。谓眼等六识及意根。皆属于心。故开之谓七。

    得定

    即指三三昧三解脱门也。

    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空无相无作

    即三解脱门也。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作解脱门。亦名无愿解脱门。

    正受

    离邪倒想。领纳所缘。名为正受。又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

    法智

    法智者。知现在法。是名法智。现在法。谓五阴等各别自相。

    比智

    比智者。知余残法。名曰比智。余谓过去未来诸法。次现在法。后知故名比智。所以者何。先现知已。然后比知。

    等智

    等智者。亦名世俗智。知诸有情修行差别。及知诸法名字等异。故名等智。

    他心智

    他心智者。知诸众生心心所法无所滞碍。故名他心智。

    苦集灭道

    乃四谛法。法界次第云。此四通言谛者。谛以审实为义。此四谛法正为声闻人说。欲从闻生解故。必须藉教显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审实。若由因感果。则应先因而后果。今悉先果而后因者。教门引物为便。故皆先果而后因。前二谛是世间之法。令知苦以断集。故先果而次因。后二谛是出世间之法。使为灭以修道故亦先果而次因也。

    苦谛者。苦以痛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大论云。无量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三种心苦。贪瞋痴三种后世苦地狱饿鬼畜生。总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谛审生死。实是苦者。故名苦谛也。三苦。谓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可知。

    集谛者。集以招聚为义。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为集。审一切烦恼惑业。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谛也。

    尽谛者。亦名灭谛。灭即寂灭。灭以灭无为义。结业既尽。则无生死之患累。故名为灭。以诸烦恼结使灭故。三界业亦灭。若三界业烦恼灭者。即是灭谛。有余涅槃因灭故果灭。舍此报身时。后世苦果永不相续。名入无余涅槃。谛审涅槃。实为寂灭。故名灭谛也。

    道谛者。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为道谛。审此二道。相扶实能通至涅槃不虚。故名道谛也。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名为正道。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是名助道。

    手印

    古人多作印于指环上。亦如今人系图章于扇柄上。取其便用故也。按根本杂事。佛听比丘畜印。以为记验。但不听着指环及宝庄饰。许用鍮石赤铜白铜牙角五种物作。又印有二种。一是大众。二是私物。若大众印可。刻转法轮像。两边安鹿伏跪。而住其下。应书元本造寺施主名字。若私印。刻作骨锁像。或作髑髅形。欲令见时。生厌离故。凡律中言手印指印。皆准此。

    颠迦

    此翻极恶。又名毕竟。以毕竟无涅槃性。即无性阐提。

    芭蕉结子四句

    芭蕉生华状。如莲瓣中有甘露。甜如蜜。若生此华。则此枝便坏。竹苇开华结子。则竹林随败。骡不自生。皆驴共马交遘而生。骡若怀妊。必伤其母。

    化乐天

    谓自化五尘之欲。而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按论云。人间八百年为此天一昼夜。则人间二十八万八千年方为此天一年。若此天寿八千岁。则当人间二百三十亿零四百万年矣。

    迦留陀夷

    亦名乌陀夷。此翻黑光。又名粗黑。由其面黑眼赤故。乃婆罗门种。与佛同日而生。本是王大臣。因世尊出家成道。父王思见。遂命黑光往迎。既至佛所。佛为说法。唤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成比丘性。而情多欲。后于舍卫国。有婆罗门女。逼行非法。而尊者不从其事。彼怀瞋忿。自破身形。反诬尊者。以告其父。父集五百婆罗门众。共曳尊者。然尊者力大。乃至不能移足。时佛观知。此是最后教诫。乌陀夷事。佛衰其力时。众共打几死。将曳王所。王虽审知事虚。犹三反诃责。尊者极生惭愧。遂至舍利弗所。顶礼具陈上事。舍利弗与其说法教诫。发勇猛心。结惑皆除。证罗汉果。既得果已。念报佛恩。而行教化。佛言我声闻弟子中。教化有情。令得圣果者。迦留陀夷而为第一。如是尊者。于舍卫国。教化十八亿家。令得圣果。后为暴恶女儿妇通贼。断尊者命。将尸弃粪聚中。此是尊者先所作业果熟当酬。佛于十五日布萨。不见尊者。而知其死。佛与大众围绕。夜至城门。放大光明。遍满城邑。其门自开。王及夫人臣民妇女惊觉奔驰。随佛往至粪聚处所。出尊者尸。香汤洗浴。乘于宝舆。至一胜处。香木焚之。收取舍利。于四衢道侧。建塔供养。为人天福田。今所广引者。俾知尊者为建法门。以现犯缘也。

    转轮圣王

    金转轮王成就七宝。具足四德。王四天下。七宝者。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典财宝。七主兵宝。四德者。一长寿不夭。二身强无患。三容颜端正。四宝藏盈满。以十善法。劝化众生。统摄四大部洲。

    外道咒术

    外道者。学乖谛理。随自妄情。不返内觉。称为外道。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类分九十六种。

    ?

    皮上声。?胵胃脘也。

    当念佛为初

    此谓六念也。一念佛。慈悲导师。二念法。三世佛母。三念僧。人天福田。四念戒。清净身心。五念施。普济贫穷。六念天。常受安乐。

    扪摸

    扪音门。抚持也。摸音莫。按扪也。谓以两手扪摸。

    髀

    音彼。股骨也。

    草秸

    秸音甲。与秸同。秸禾槁。去其皮以为席。

    擪

    叶入声。持也。按也。

    特牛

    乃三岁之牛也。

    牦

    音离。郭璞曰。牦牛黑曰牦牛。黑色出西南徼外。

    牸

    音字。即牝牛。

    摩邓伽

    亦云摩登伽。此云本性。乃大幻术淫女也。尝以咒术。迷惑阿难。幸如来神咒往护。恶咒始灭。复预楞严。获证三果。

    呗匿

    此翻为静。又翻止断。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也。法苑云。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名异实同。毗尼母云。佛告诸比丘。听汝等呗。呗者言说之辞。听引十二部经中要言妙辞。直显其义。故曰呗匿。

    闲三藏

    闲谓善习精学也。三藏教理。深玄奥义。无不通达。

    异熟果

    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成熟。即第八识也。以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而成熟诸根识之果也。如眼等诸根。由昔作善恶之因。今报得苦乐之果。若今作善恶之因。亦感当来苦乐之果。故名异熟果也。

    迦罗比丘

    十诵律云。鹿子长者儿。名曰迦罗。聪智利根。众人所问。常为断疑。他事匆务。若人有女。姊妹有来求者。往问迦罗应与不应。若人为自求妇。若为儿求。亦往问可取不可取。迦罗后时出家为僧。犹如本法。

    门师

    门即三宝真净济世之法门。若居家善信男女归依三宝。所拜之师。称曰门师也。

    牝牡

    牝者母畜也。飞曰雌雄。走曰牝牡。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