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涅槃经疏私记最新章节!

后一通者。四悉是佛遍施之法。所以佛来遍通前四。

    十地菩萨者。如华严中。以十王配十地。即其意也。

    得为大千之主者。此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心。所以梵王是大千主。

    言领小千者。非大千中心。此义违经论。

    香饭奉佛此光召者。此光触彼。彼饭气触此。光饭同是一触。二俱无相。体不可得。又前诸献供。佛皆不受。亦对顺光召。此佛不受。故得对光。

    经云威德悉灭者。除能引之众。及深位菩萨。住前当机结缘二众威德皆灭。

    首罗惊怖者。首罗住深禅定。本不合惊怖。今德皆灭。今为光动。致斯惊怖。焉更疑问。

    明此菩萨示不思议者。从本等法身。起应示现。

    经云唯深至能见者。若蒙佛加。下地亦见。今明自力。是以除之。

    例余方者。应云例余九方悉尔。

    譬如带饶身边者。此取任运能见为譬。

    里而非里者。镜在身边故云非里。身影在内故云而里。

    惋(敬叹也鸟段反)。

    集不集俱不可思议者俱是涅槃之力故尔。

    慈不慈者。亦是涅槃之力。

    又简阐提者。并是抑挫之辞。令其发心明恶不定恶。

    所以俱不可思议总有九瑞者。初能召中三。谓声光动。次悲近中三。谓林白堂空池华。后此众见彼众有三。闻彼佛说此佛入涅槃是声瑞。觉地动地动瑞。见如镜之光光瑞。令成九也。

    及风者。风是动相。故对地。

    经云还从口入者。法瑶曰。明化缘周毕表涅槃之想。想有三种。一明众生心净。二国土净。三收光入口。收光入口止教之相众生心净表化周毕。国土净明行毕。如此释者。表相未明。令知同异耳。

    第二卷 释纯陀品

    就文为三。初通释品。次此讫众问下。开章别释。三初献供下入文正释。初为二。先标列章门。次初意下正释。于中文自为三。初中云开破今昔者。破昔执权之人如劣三修。破今执邪之人。如诸耶外等。开者于今昔二种之人。显于圆常佛性。

    于义则密者。大意不出破执明常。所以于义则密。

    于文则疏者。但题寿命。岂能显于三品。所明从人从事等异。是故于文则疏。

    于文则密者。纯陀从人。哀。叹等从事。三相躯分。于文则密。从题辨常。其理难显。是故于义则疏。

    随前人者。谓纯陀也。

    随后事者。即哀叹品。破昔劣三。修今胜三。故云则施常修。

    次德行中文为三。先明其异德。次问纯陀下明其让德。三问何故下释疑。

    初中云二恒数者。是二恒优婆塞中一人也。

    时众三请者。唯优婆塞众及魔波旬并无边身菩萨有三请之言。

    因受大会者。佛自受纯陀供。化身受大众供。

    因食开常者。如下巧兴五难。善覆有为等。

    自请住者。住世一劫。若减一劫等。

    腾众请者。如经云。一切诸众生。悉生大苦恼。以知佛世尊。今欲入涅槃。

    金口叹者。赞言善哉善哉。希有纯陀。汝今具足檀波罗蜜。

    大众叹者。经云南无纯陀南无纯陀。而为我等之所瞻作。即其文也。

    当徒问答者。与佛问答。名曰当徒。

    往昔誓愿者。下文云。于迦叶佛时发愿。愿于释迦如来涅槃之日。我当最后而设供养。

    次明让德为三。先兴问答为解释之端。次旧明下出旧解。三今依下今师解。初云何不先办供而后请受。何故先请已方办供耶。

    三今解中以少粗者。八斛四斗为少。但是粳粮曰粗。

    以同类者。谓与其同类十五人俱也。

    城傍者。纯陀在城内住。名之曰傍。

    三释疑为三。先问。次答。三是佛下结意。初问云昔嘿今嘿者。昔即法华前。阿含经中最多嘿受。今即序中嘿然不受。

    次答。自为通别二解。初通中云破恶得道者。嘿受嘿不受。皆为破恶。恶破入理。即第一义故也。

    次别释中云时众无奇等者。谓无十妙之奇特。无圆常佛性之机。无感胜上开显之缘故也。

    后供息心者。犹佛嘿不言。则后供续续而至。皆谓如来不受他供应受我供。若发言不受。则后供皆息。

    显无常无胜治力者。昔无常但能治邪常。今日常能治无常。无常即常。方名胜治。

    三结意云略言四者。此即开显四悉也。

    三释名为三。初略释名。次然妙下释义。三纯陀大士下结略指广。以示义。同初云子纯者。此因梵文应云纯子。

    先立嘉名者。嘉善也。谓先立善名。为最后闻常见性之先兆也。

    次释义中云渊竖深也。博横也。所谓妙义深广。量同法界。故非言说可尽。又此十与法华十妙意同所谓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故以十妙叹之。

    心如佛心者。佛心是觉。觉即智解。故名智妙。

    檀妙者。属行妙也。

    德妙者。是乘妙。

    始办供等者。下文云。纯陀去后。未久之间。其地忽然六种震动。

    说十三偈。者即第十经大众问品初。正献食时。但有佛说十三偈云。假使乌与枭。同共一树栖等。大众说偈不来。偈虽不来。献时已说。故今指之。以彰通妙。田妙者。是胜眷属。三指广中云。若依经者。依今大涅槃经也。

    次别释。文为二。先谈大意。次此品下正开章别解。初云此土杂类众者。从二恒已下众是。

    得作此说者。第一疏初通别释于五章。所谓即别而通。今是即通而别。故注云云。

    次开章为三。一先列章门以示文意。次生起下生起四章。三通别下解释四章。初开章者。昙谶曰。此一品有四段。一因施以明常。二因大众喜庆以明常。三因文殊与纯陀论义以明常。四因催供以明常。此与今四段意同。

    且共置之者。双亡有无冥于中道。故云开非有等。

    次生起中云若置非求是者。若于有为无为外。求非常非无常。但成别教义。此是成非。若有无即是非有无。方成圆是。故云。即非是是。即是而非者。即常无常。无常是常家之用。所以示现涅槃。而催其施。义当非矣。

    第二三者。如下文三度催供也。

    是非俱非者。二俱无相。即寂灭乐。

    事穷者。四章是事。由事寂故其理则亡。故云理尽。

    三解释中为四。先述意。次今三下。释三如是下融通。四又此下成前起后。初如文。

    释中云经论所害者。若以常破无常等。但是经论中相破之法。非于圆融绝待正意。故云所害。

    还成待者。常待无常待常。常还成待对之法。

    二施果报者。常即无常。无常即常。非即常非无常。故无差别。

    四成前起后中云却鄣生善者。上文先蠲三鄣。次生三善。

    成归佛所者。上经云。当共往诣拘尸那城力士生处至如来所等。

    所至到处者。如来以大涅槃秘藏。是所至所到之处。

    且共置之即解脱德者。若非证于解脱。焉能置之。

    三入文解释中云优婆塞者。法瑶曰。应迹斯下。影响大圣。扣发至高之理。

    此即三让者。此是奇特释经。

    非同常见大匠子则贵者。子者男子之通称也。是都料大匠最贵也。

    义自满足者。今文正意。为请佛受供。以财让法。为自行德。只一行半经十议义足。所以依经释出其相。

    三贤十圣者。别教地前与而为论。入空出假亦得分果。若仁王经专证于圆。今且傍通别教。

    经云舍身威仪者。正以舍坐仪。谓废工巧之事业。更起崇法之恭貌。

    道威仪者。藏二乘威仪。兼三乘共住。

    法门威仪者。别教也。

    佛仪者圆也。

    冠剑等者。王至佛所。应先下车。次脱履乃至冠。若不脱冠犹有王威。表其有慢。故须脱之。

    单缝者。单缝袈裟。被着便易。以表浅法。

    天冠天衣者。天在人中得道。犹着天服。故须脱之。

    生忍法忍等者。伏顺二忍为生忍。在地前。无生寂灭为法忍。在地上。若大论第十五云。何名生法忍。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淫欲法。是为法忍。此即附事以明二忍。别教初心先修此二。是故引之。

    服道服者二乘也。法门者别也。即俗服者圆也。此约开权释。

    权化易行者。袒谓显露。权是浅近之法。物宜易受故云也。

    袒实覆权者。此且寄喻。示废权显实之相。即废即开。方是文旨。

    膝即常行者。此约开权圆常之行。契大涅槃秘藏。实理以释。

    诸教诸味者。前二教真为实俗为权。别圆二教皆以中为实。真俗为权。又三为权。圆为实。以教约味。其相可知。

    悲感者。此下四释。次第对四悉可见。

    以我之顶者。谓顶是已尊。足是佛卑。以尊接卑。显敬之极附事释也。

    自他求度者。自居未足。他众全无。故云自他求度。

    智断具足者。此即常住智断。

    一体法宝无供之众者。此即果地三宝。本是受供之人。体三宝亦尔。

    供无所供者。若无无供之众。供复供谁。

    为度无量者。何故请佛受供。即标出所为之意。为度无量诸众生故。故请佛受。

    如此自他者。我若得主亲师。能为他舟航谓佛为我舟航。我为他舟航故也。

    无主是失佛者。佛是法王能荣能益。

    无亲是失法者。亲以法财覆育于子。

    无救是失僧者。僧能示导是道非道。

    忠无所护者。主是献忠诚处。若无于主忠无所献。

    孝无所归者。亲是孝子归心之处。既无于亲。孝无所归无趣如后释。

    既不为主护者。佛是能护。荣益于我处。

    又无主可护者。佛是我所护。以求于荣禄。若得入无生忍位。方名为荣。既入位已。万德法财一切善业以严法身。自行他悉皆备足。名之为禄。由失主故。荣禄俱无。故名为贫。

    既无亲可归者。佛以平等法身大涅槃藏。为生所归之处。由佛去世。生无所归。

    亲去不归者。由亲不归。则法身慧命不生法。既不生则失无缘常住之慈。故名为穷。

    无师可趣者。师之妙解。本训诱于生。是我生德之处由失于师。解无归趣。故云无训。

    又师不示趣者。师若在世。则说教示导。既失于师。则无教可禀导利自他。故云无训。

    无成者。谓师能训导令解行圆满。既无于教。行无可依。焉得从因而至极果。故云无成。每于一句。皆二义者。约感应道交以释。

    求佛一体者。正令求己身中。一体三宝也。

    即释所求者。若受我供。一体方满。三求必遂。即释所求意也。

    唯是专义。求受供故。故曰唯愿。食竟取灭。名后涅槃。

    四族姓者。如此土崔卢李郑之类。

    刹利者。声论云应言刹底利。翻为王种。婆罗门。释论云净行。善见毗婆沙中云净行。正音婆罗摩耶。毗舍依放光经谓田家。首陀放光经谓工巧。于义应云下贱。

    方便菩萨根性者。若圆人未破无明。由属方便根性。今则克体简之。

    未闻圆常教者。皆名方便菩萨根性。让于已成佛法界圆人故也。

    烦恼所覆者。应云良由法性变为三道。今且顺方便教立名。云覆蔽耳。

    或酢等四者。或酢如刹利。或咸如婆罗门。或甜如毗舍。或苦如首陀。随文对四。亦应无失。

    亡家亡国者。无主故亡国。无亲故亡家。应更云无师故亡其训导。

    外则远离三宝者。由远相从三宝。自身一体三宝则失。

    言远至者。只由恶隔善名远。又不能达即无常。无常即常。即非常非无常。名为远至。道生曰。去已所封入佛化。泽州云。生死为此国。佛果为他国。即是发菩提心。求出生死。名远至他国。此二释却以入佛化及向菩提为殊背经意。

    义说为无者。只以不显。名之曰无。

    缘性不显者。缘因若显。则万德禄成。

    四性等异者。举九法界异。请佛法界不异。

    始从人天者。人以五戒善。除四趣恶。天以十善除人趣恶。

    然三佛性者。前法说中明通失三性。次譬说中明别请三性。故云通别。又修性一一各三为通。修性各异为别。又理性具三为通。修二性一为别。虽有此通别不同。然只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而三而一。故云非通非别。

    自他内外者。内即自身一体。外即请于佛三及以自他。以显一如无二。

    长寿金刚者。若不开常。何得谈于长寿。既说长寿。即是金刚不坏之身。所以后品得起皆由摄。今纯陀品中佛性而起。故云次第相蹑。

    广显佛性者。只是广显此品佛性也。

    缘因少分者。良由未有了因。了于缘因故。使二乘等善。但是缘因少分而已。故下文云。正为求了。即此意也。

    施常命等者。命等在内。故属正性。

    贫之与役者。二事相因。故无前后。

    虽少不同者。七方便人。虽深浅少殊。贫常义等故离也。

    身口七支者。除身三耶。离口四过。是其七也。

    就一体合者。专就一人身上合。

    经云甘露法雨者。法雨语通。通于权实。加之甘露。以表纯圆。智秀曰施。心为种子。应有下种之。譬文略故尔。

    拯者济也。因说广济。名之为拯。

    历别四性者。谓亦是拯及九法界众生。故云历别。

    如来大众者。应云充足如来及以大众。所设既少。冀凭威神。普充大众。

    众多而供足者。多入一也。供少而周多者一入多也是则非多非少。故云不思议。不思议者。一以心普故。二为文殊等加持故。

    我今无主等者。国以主为覆护。家以亲为归依。智以师为开晓。世无圣人。谁为救拔。

    事三如一者。故论语曰。非父母无以生。非师长无以成。非君主无以荣。人生在三事之如一。国安所以家安。家安所以行李。今世尊是即三而一。乃视一切如罗睺罗。纯陀是即一而三。所以事三如一故云愿垂矜愍。

    事火即师者。外道师事火。弟子禀师亦尔。乃以事火当于师义。

    奉释即主义者。释是天主。所以奉主如释。

    四种菩萨者。此约开权以释。所以四种菩萨皆是秘藏之机。绕佛宝山。以纯檀林及师子子。绕纯檀林及师子王。秘藏。三学故。为世所崇仰。

    喻戒定慧者。佛月清凉。可以喻戒。佛山安固无动。可以喻定。檀林枝叶繁茂。可以喻慧。师子震吼。能令众兽皆伏。可以喻慧。分别汤相。决定说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如来一身者。只犹世人。名神为智人。故佛一身遍令其解。所谓遍知一切智人以破邪智人也。

    不以色身为佛者。魔亦能示现故。

    一切种智者。非但从智慧具足得名。亦是种别而知。令他种别而解。故名一切种智。

    自既丈夫者。佛是丈夫中王。故能调他丈夫。

    七百僧祇者。首楞严下卷云。坚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佛寿几何。何时入灭。佛告坚首。东方去此三万二千佛土。国名庄严。佛号照明庄严自在王。十号具足今现说法。如彼佛所有寿量。我寿亦尔。又问彼佛寿命几何。佛言汝自往问。彼自当答。坚首承佛神力乃至。答言如释迦。我亦如是。汝欲知者。我寿七百阿僧祇劫。释迦亦尔。

    偏擿至一句者。无生七百二种也。

    二途俱失者。俱失于常。何者涅槃破病。是待对法。犹属无常。失于三点圆常佛性。楞严亦尔。以非常非无常方是正体。他无相即。致成俱失。

    楞伽三佛者。彼经第一云。化佛者随机赴感。名之为化。酬其往因。名之为报。此是他受用报。即胜应身也本觉显照。名为智慧。此是大智圆明。称于如如。即自受用报身也。理体无二。故曰如如。此即平等法身也。以化身从应身流出。故今但云三佛也。

    失其正旨者。般若失种智。方等失三轨。法华失一乘。此皆诸经正意也。

    以当现常者。地人云。涅槃明当常现常。破于无常。亦是待对之法。故同前坏。

    见法生者。只是即知法不灭。见法灭者。即知法不生不生不灭病去药亡。若不达不生不灭。还成断常二见。何者若常破无常。即成常见。若无常破常。即成断见。

    无所间然者。谓法无彼此。体本相即。何者常即无常。无常即常。即非常非无常。无相破之失。方名无间。

    指非常(至)正体者。指常无常外两非为体。非非今经常是所不用。

    心首者。常是诸经之心。名为心首。

    群圣之窟宅者。常是诸佛菩萨。及七方便人所依。名为窟宅。

    若嶷然常者。亦常无常外常。故今所不用。

    常立诸法者。若法华中即以实相因果为事。此经即以秘藏因果。体具诸法为事。何者修常因获常果。是则因收万善。果摄万德。故名常立诸法。

    常无师弟者。常理不当师之与弟。犹诸佛皆师此法。致师弟名生。

    净是正法者。佛性真正。无诸邪染。故名法。

    二鸟双游者。佛性无二之体。有于常无常二用。何者用无常治常。常即无常。用常治无常。无常即常。双游并息。致极方止。即点常体有双照之用。故曰双游。

    四悉无碍者。一悉即具余三。名为无碍。常亦寂下出无碍相。间隔即世界。寂绝即第一义。出生即为人。

    佛性雄猛者。众生佛性。虽在四趣及七方便。无能摧灭。令其改变终不可毁。名为雄猛。

    三世有法者。用此一句亡于当现。皆不可得是故。引之。

    开发慧眼者。开二乘慧眼。即佛慧眼也。

    通别无常者。犹昔未见中理。所以俱属无常。

    开境界性者。四趣恶。五阴性。境界性。即是常住不动菩提之果。故云即开果性也。

    何人者。七方便人。何法者。七方便所修四谛等。何教者。七方便能诠教法。何行者。七方便行位权用也。

    何法不是非常等者。无常即非常非无常。常法亦尔。竖彻秘藏。横摄七方便。皆入非常非无常之理。

    无边等者。横即竖故无边。竖即横故无底。以表横竖不二也。

    充满法界者。即非横竖也。

    具摄因果者。谓览常因而成常果故也。

    以非色为色者。以九法界无常非色。即真善妙即色。

    命意密者。命属于内。由意而立。故命属意。

    开初亦尔者。此约大机所见。非但涅槃开常。佛初成道即说于常。所以八万诸天便获大道。但小机自见于小耳。

    常法印者。诸法皆称理。方名法印。

    行常者。实相之檀。故属于行。教常者。初后俱转法轮。故属于教。人常者。佛是常人。以常人法施于常机。故云必有。法常者。所护理境法也。

    皆不食者。此约大缘所见以答。如来久虽食想。为众生故。初后皆受皆食。

    皆断烦恼者。即无烦恼身。

    楞严下。证中间常。如即必竟空。释论证实相般若。常如胎中子。作用虽未同文。性岂得异。众生及佛亦复如是。

    六即者。相似已前名现常。分证已后名当常。众生无始本有此常。即属过去。如此明常不同古人分擘以释。

    阿耨菩提者。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三之言正。藐之言真。三复名正菩提名道。谓无上正道也。

    法理具足者。法谓圆常教法。理谓秘藏常理。如此教理。方名具足。

    经云有二果报无差者。先受施者。入于秘藏。后受施者亦入秘藏。故云无差。

    依而行施者。依于常理而行檀施。令他得常。方名檀足。

    总非者。现见初劣后胜云。何而言二施无差。故云不然。

    具度眼等者。以天眼与肉眼。但是粗细小异。所见大同。故略不云天眼。但斥不见三谛之眼。故云尔。未得佛眼法眼慧眼也。

    得五果等者。得不受食无世间五果。此约小乘所见。经中但云得命等。不云得常命等。验于无常。定知是将有漏五果为难。

    得命者。得报命也。得安者。五荫安也。得辨者。得世智能说法也色力可解。

    四后难至目者。若例初文。具化他者。应云亦未能令众生具足是天中。下三难皆例此说。

    消化者音华。

    经云不食。纯陀意云。若有食有消则有五果。既云不食不消则无五果。若无五果即成大小差别。云何而言无差别耶。

    芰角者(奇寄反谓?菱)。言芰角者。只是落角难耳。将小初难大后。即当落角势。若将大初难小后。亦成芰角。文中无此势。若将小初难大初。则成并难。大小二后相并亦尔。

    眷属菩萨者。此即往日同行知识为眷属。实是分身教权未说。且云眷属。

    成于应者。胜应佛也。百亿国中即劣应。如小所见。

    乳糜与光明永异者。华台佛但以此光明入顶为食则是顶食故不同也。

    构差别难者。五难皆是差别难也。

    泾渭皎然者。纯陀所见初浊后清。大缘所见初后俱清。故云不二。

    祥草者。如此土茅草。

    内有烦恼者。居伏惑位。是烦恼身。

    是后边身者。从无始来。至今日已前行菩萨道。皆未免生死。今日是最后之身。入灭已不更再受。名后边身。

    能五益他者还以有漏五果而益于他。

    久具智断者。如法华寿量所明久成之相也。

    成初受等者。谓大缘见后灭入涅槃也。

    岂可以劣见者。前文云将大缘之后并小缘之初。今云以劣初难胜后。正当难势。

    身有离合者。正明大小各自有离合。何者小离后边出无常。大有离合者。然前难中大则有五。以金刚为能喻。佛答文中大则有六。亦以金刚为能喻。是则离有五六。合但四五。纯陀既不见四身。亦不见能譬金刚身也。

    正言后边至同者。经中但列后边身。正言无常与后边同。是故合之。但列三身。

    唯五无四者。唯见大五。无于小四。然疏中初常住之身即是经中常身。破于杂食之身。次非烦恼身即是法身。破烦恼身即是合无烦恼身。并犹如金刚。故非无常身。五身具足。故云唯五无四。又若据双非释者。初非食不食即常身。则合非无常非后边。身非烦恼非不烦恼及非法非非法并属法身。非金刚但是能喻是。则离有五六。合唯三身。如经所引。又若大破小者。合非无常身半句入后边身。合非金刚身半句入常身。则成以大五破小四。亦名以大六对破小四。若约双非。则大小俱六。开合适宜。故作四作五等。

    玄而复玄者。作四作五。即是一玄。非四非五。复是一玄。又常破无常。又是一玄。复举九本而非迹权。又是一玄。本迹俱不思议。故云二施等无差别。

    入金刚定者。等觉菩萨入金刚喻定。破最后品。登妙觉位。

    明见佛性者。最后究竟了了分明而见。名之为明。

    智断无殊者。谓初后俱得智断。故云无殊。但初后时异耳。

    是人中天者。轮王是人中上胜。即飞行皇帝。故赞为天。天有五种。一是世天。大论云名假号。天谓人王名为天子。二生天从四天王乃至非想。三净天从须陀洹乃至辟支佛。四义天。从初地已上乃至法云诸菩萨解空义。五第一义天。诸佛如来见性穷极。名第一义。佛于如是五天之中最为上天。名天中天。

    但有舍财者。俱舍颂云。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六波罗蜜多。于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悲心普施。一切物乃至身命。都无恋着。施满。被折身乃至无见如芥子许心无小忿。忍满。不起身悟二业加报。名戒满。遇见底沙如来火光三昧。心生欢喜专注翘诚。忘下一足。合掌瞻仰经七昼夜。以妙伽陀赞叹底沙佛。语曰。天地此界多闻室等。名精进满。戒摄忍。慧摄静虑。唯禅定般若。复金刚座方得圆满。故颂中云次无上菩提。婆沙云。此等所说。皆依一时一行增上。说为圆满。如实义者。得尽智时。四波罗蜜方得圆满。次无上菩提位。成就定慧二波罗蜜。释迦菩萨菩提树下无漏观。至第三十三心获金刚三昧。名禅定波罗蜜成就。至第三十四心获尽智时。具足种智。名般若波罗蜜成就。但名行事六度。未见法界之檀。故云无理檀也。

    先已通达者。本地久成。示在迹中犹居菩萨位。若广说法要。在八相成佛。故云菩萨尔时。

    分得佛眼者。在菩萨位时。已分得佛眼也。

    我实不食者。法瑶曰。明菩萨实不受用迹示受用。今入涅槃。亦是迹受。二受俱迹非等。如何不判大小初后之见。但云俱迹则大小不分。今所不用。

    受乳糜者。昔有二女。长名难陀。小名难陀波罗。共牧千牛。于一时中。构千牛乳用饮百头。复构百头用饮十头。构用饮一头。构一牛乳煮以为糜。糜在空中七尺而沸。女见奇异不敢自食。用上树神。佛在树下。二女不知。到已遇见。遂即奉献。故云小缘初见口受也。

    若尔者难意既云去复云住。既云住后云去。如此去住。于物何益耶。

    亦去亦住者。亦去应身去。法身住。非住可可解。

    得大名利者。因受纯陀供。则普受大会供。利岂过此。

    五果当先者。在一切人先得五果也。

    俱足故者。德满足利满足名满足。

    名与法合者。与一切种智理境檀波罗蜜法身合也。

    名与佛合者。与一切智般若合也。

    名与僧合者。与道种智解脱合也。

    叹其得主者。犹如忠臣。心契主意。叹其得师。能生解故。

    叹其得亲者。天性体同。如罗此正显纯陀体具主亲师三不灭也。

    超第六天者。梵王初请佛转法轮。纯陀后请得受所供。故与梵等。

    经云纯陀欢喜者。喜有三意。一以佛受供故喜。二以檀既成入圣流故喜。三为众人所叹故喜。

    佛不染世法者。以无染人。说无染法。故叹闻难。

    无主亲师者。主在则调御我。亲在能覆育我。师在能开导我。令三圆开发。三德增长。失此增长致生苦恼。

    智度益者。实智益也。

    云起得清凉者。从真起应。如空中无云忽然起云。复能清凉于他。故譬权智益物。

    拨乱反正者。曰同邪魔军震动。恼乱行人。今蒙佛日照。烦恼寂灭。达魔界如即佛界如。譬如圣君。拨乱世以登正位。故云反正。

    展转相依者。从前向后由具前后置供。

    三种无佛者。谓生在人中。得无上利闻法复难。此三与众人共。由为易闻。故不重述。

    经云汝今纯陀者。汝字独呼。汝即是人身难。故须独呼。

    又障他人者。由汝献供。佛则普受诸供。汝若请住。无最后供。致成障他。

    汝自鉾盾者。请佛久住。复欲献供满最后檀。则成自言而相鉾盾。

    至存者。法身常存如何请住。

    弥亡者机息入灭。云何请住。

    至亡者。法身常寂。

    弥存者。机兴则遍法界应。

    非存非亡者。双树中间入灭以表之。即住等亦尔。文意大鉾。只是常存常灭。常灭常存。以一唱灭三谛具足。

    言之者讷者。以存亡之体。即是法界故。非言能言之。

    而存己者。为物宜然。

    取之者失者。若遍取无常。即失于常。若取于常。则失非常非无常大涅槃理。故不可取也。

    六种云云者。六即明知纯陀是分证十住。六不知上故请住也。

    而抑于高者。抑纯陀之高。息下人之望。

    经云诸行性相者。性生性灭。性不可请。应物所宜。何可请哉。又性语其内。即以迁流潜谢为质。相语其外取百年终灭为义。

    隐显者。用无常为隐用常为显。唱灭为隐。言住为显。

    能常者。荣遍一切处。

    能无常者。生灭宛然。

    他境界者。由现无常。故成他境。

    岂定自他者。应云岂定自定他。能作即自即他耶。

    若用无常者。无常自灭。何须请住。

    故举二用者。体是非常非无常。若消此文。应用上佛境界。何常用而成相。下则是即体而论用。故曰二用。

    经云三界皆无常者。释成上苦只由无常性。

    经云可坏法流转者。此举无常显成空义。

    无我观者。我以自在为义。既为老病等所侵烦恼所缠。验知无我。

    经云根本无义利者。种子不净为一切不净根本。

    如瑞应者下第九疏中释。

    此彼之彼岸者。三界生死为此岸。三乘真谛为彼岸。又三乘为此岸。出假慈悲为彼岸。又出假为此岸。入中为彼岸。又次第三谛为此岸。圆融三谛为彼岸。故云度非此非彼也。

    三谛一谛者。此约即用而体。一一皆约体用相即以释。

    非一非三者。体用双泯。而三而一者。体用双照。

    三谛皆空者。俱冥法界。乃至者。应云一假一切假。假即法界。但有名字。

    云何请住一中一切中者。中即法界。平等无二。不当去住。复云请住。

    离欲一偈者。既云思惟岂非假也。

    六难由佛者得人身由五界。界由佛说而有故。大论云。若能持于释迦文佛在汝家中。余五例然。故云由佛。

    从于用生者。闻佛说非常非无常。即体之用。故谢于佛。

    悭结漏断者。分除三惑也。

    喻于智断者。龙是水中力大喻定。从断受名。象是陆中力等。

    拔渊泉之下等者。我是城中工巧之贱。名拔渊泉之下。得入住地。名处云霄之上。

    能生物善者。生常住大善也。

    大众苦至者。五十二众悉皆三请。名为苦至。

    亦无变吐者。众生不猒佛。佛不猒众生。故用无变吐喻之。

    圣言巧密者。称机故巧。于一言音赴斯二说名密。

    为无为是傍者。献供本意为求非有非无实理。所以为无为是傍。

    是其权巧者。执有专为显非有非无。执无亦为显非有非无。俱适物宜。名为权巧。

    四悉意者。初释名为三。又次第对四悉可解。

    后当广说者。哀叹品中广说非常非无常。

    举是显非者。广举非常。非常非无常之是。显二人所执非。

    约斯事理者。二用属事。非常非无常属理也。

    有者无无者。此牒前难家云纯陀是有辞也。何者汝言纯陀是有者。是义不然。纯陀之无。能无文殊之无。以能无故纯陀之无还成常住之无。故云还得是无。文殊之无既为所无。此无反成于有。如何却难纯陀应是有耶。又若直出文势。应云文殊之有。无纯陀之无。所以文殊之无。还得是昔教之无。不应将昔以难于今。令无成有。二解并通。

    于深无损者。于文殊非常非无常而无损减。

    胜负双舍者。减会中道。

    各执二用者。于执常人。知常即无常。执无常人。知无常即常。皆为显非常非无常正体名俱是。俱非可见。

    各有一是一非者。所执之体。是因名为是。犹偏执常则失无常。执无常则失常。故或各有一是一非。

    应如是学者。观诸行性相无常。为正空三昧方便。故劝其字。

    群有劳累者。三界生死。劳累群有车轮。譬苦。三界轮转。上升下沉。念念迁谢。故以譬苦。

    经云同于诸行者。无常行也。若同诸行则非法王。佛以万行圆满为三界尊。岂可同诸行耶。

    丈夫譬刚者。正也直也。谓譬中道正直理也。

    寓(虞句反奇)发心已去者。发心谓名字已上。

    未足者。远未足谓等觉。近未足谓地住已上。

    无常住五果者。五果为身。所依如舍。为人所依。犹未有行。故无五果。如无居家。

    理无智断者。理性虽未有智断之用而有解脱之性。故云义也。

    乞丐者(割音。又盖音。前胜也)。

    素丝易染者。于名字慈中而求静慧。犹如素丝则易染。观行相似法也。

    薄知名数者名字即人薄知。即权而实。即实而权。即非权非实。方实隅权。但名竖达权实故也。

    逆旅者。道傍之屋名为客舍为逆。国国迸散之旅所居暮合朝散矣。又逆者迎也。客舍是迎宾旅。所居之处名曰逆旅。

    贪者求物者。虽贪贪不能得。故喻如空聚。

    焚灼愍之者。有观智者能达恶贼。如有智人愍于遇者矣。

    通名解说者。观行之人。但能为他略说于慈。又但是依教而修。得解说名。

    寄生一子者。法瑶曰。解托阴生曰寄。真而无二曰一。

    慈说已彰者。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名为以彰。

    慈悉倚伏者。相似慈成。能破通惑名倚。别惑被伏名伏。今言悉者。通惑虽除。别惑全在。约圆伏边。故名为悉。

    更互强弱者。能破通惑但慈为强。未破无明真解未发。似慈则弱。名曰更互。

    言抱儿者。抱观行儿也。

    向涅槃城者。向大涅槃城也。

    遇恶风雨者。生公曰。五欲如风雨诸结如塞。若恶友如蚊虻。此解太浅。

    蚊虻蜂螫者。螫案琰法师经音云。螫别是一虫名。若作释音。此是虫用。所以即是一虫名者。先举四虫。蚊。虻。蜂。螫。后以毒虫二字来结。故云之所唼食。即出其用。罗睺和上。亦作螫读。

    外业鄣者。外恶业尘。助于内业。故名外尘而为外鄣。

    水漂([卓*ㄆ]妙反)。

    慈念功德者。犹修圆三慈功德。得入初住故也。

    偏运者。不应偏修观念耳。

    经云不同诸行者。明如来不同诸行。以常住故不应言同。

    经云未有慧眼者。未有佛慧眼也。

    经云如来正法者。秘藏理法。名之为正。

    广有所破者。一一文皆破昔三教。属偏非正。谁非慧眼非正理。故注云云。

    不许偏说者。以未知机。只可但以大乘法答。令至一切种智。

    通论前后者。相似已下皆能随分偏圆二说。

    后见机理者。分真已上也。

    具有无者。分真已上。

    具双非双照二用者。方名无为。所谓达常即无常等。乃名圆说。

    亦是见第一义机者。善分事理。故对二悉。

    经云当言如来同无为者。所谓同于涅槃无为。亦是同法性无为也。

    理寂而照者。法身体安名为理寂。解脱顺缘名无系缚。无照而照。无明即明。此是理性三因性具寂照之解。

    始末两间者。中间四即俱名中路。

    生死拘逼者。不出三界名拘。轮六道名逼。又为生死拘烦恼逼。

    谦卑请益者。始入名字未有观道。名曰谦卑。顺理求于观行相似等解。名为请益。

    无明所厌者。为粗无明所覆也。

    言卒起者。无常是本无今有之法。故名卒起。又烧自身亦名卒起。

    邻真为悟者。既得似解知必入真。故云悟也。

    但在白法者。似位能破六道之黑名白。分真已上名非白非黑法也。

    衣缠身者。观达于境。如衣缠身。

    显其所离者。究竟观成。二死三惑永尽。故云常生安乐。

    经云持戒比丘等者。意云汝是持具足戒比丘。何以同于小见。即是妄语明有罪因。死入地狱彰有罪果。

    此文三十二相合云。僧宗曰。结果报也。忉利天有三十二臣。譬表三十二相。

    八十反者。譬八十种好也。

    大梵王者。梵名涅槃。王即佛也。

    亦合主者。尔八十下。举例合也。既以此文三十二相合主。应云若尔下例合。八十种好合上八十反。十八不共法合上轮王。又今下以好例十八悉不与下地共也。

    初如文者。一赞其说当。二赞其领当。故双云善哉。

    经云十八不共法者大论二十六云。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常用戒定智慧。以修身口清净二无失。三念无失。佛于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诸深禅定。心不散乱。得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名念无失。四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无异想。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定名一心。佛于诸法实相中不退不失。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众生有三受。苦众生嗔。乐受生爱。不苦乐受生痴。佛于三种受。苦受中知苦受生苦住苦灭。乐受中知乐受生乐受生乐住乐灭。不苦乐中知生时住时灭时。四威仪恒在定。名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佛知善法恩。故虽具众善。而常欲集诸善法。欲度一切。名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佛身心二种精进。慈悲度人。未曾休息。安住寂灭。不增不减。名精进无减。九念无减。佛于三世诸法。一切智慧相应故。满足无减故。名念无减。十慧无减。佛得一切智慧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圆极。名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佛具二种解脱。一有为解脱。谓无漏智慧相应。二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都尽无余。名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佛于诸解脱中。知见了了分明。智慧无量无边。名解脱知见无减。十三十四十五佛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一切身口意业智慧为本。得无碍智说不可尽。无不利益一切众生。三业寂静。亦名三不护。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智慧照知过去世。尽过去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智慧照未来世。尽未来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智慧照现在世。尽现在际所有一切。若众生法若非众生法悉遍知无碍。

    言行相应者。纯陀住十住地如行而说。故云相应。

    正见正知者。正见属定。正知属慧。犹内具定慧。致能外用。定慧益地。故云正护正说。

    常住因缘者。修行常住之因缘也。

    止一言呵劝者。上文殊但以先呵次欢耳。

    圣人但说己法者。纯陀住十住地说自证法。名为己法。

    若未亲证说者。名说他法。

    妨于大后者。妨碍也。遮也。断也。明纯陀用小初而难大后。如来广答二施无差。及文殊与纯陀互执不契圆旨。众共置之。如此之惑。正为遮断后来执小初以难大后。及将大后以破小初之徒。息于此见令知二施果报无差。

    乃是杂众者。意云此是法华后更说般若洮伏之人。来至涅槃会者。名为新众。

    汝劝我覆等者。是则文殊覆实而用权。纯陀覆权而用实。

    不能尽其用者。此有即体而用。故不可尽。

    不能罄其极者。此无即体。量同法界。言语道断。故无能竭。

    言所不洎者。即体而用。言不及于有。即用而体。言不及于无。

    第一义置者。此即泯用皈体名第一义。何者如来涅槃非有无所测。故且置之。

    莫知其正者。其正者达者则知互执。皆为显非权非实涅槃正体。迷者不达互执之旨。故云莫知。

    为人置者。献供为生物善。故属为人。又泽州云。正其论之。暂停非永。故言且置。

    经云根本种子者。檀是法身种子。时物是檀种子。

    理涉贪者。意云大众不涅槃。复不须食。二并不须应。是自贪故也。

    文殊同他见者。同诸献食人见也。

    印其呵者。印其呵当也。

    蒙佛悦可者。文殊意云。汝说无为。蒙佛悦可。我说有为。亦应悦可。既不悦我。则是如来有爱憎心故偏悦。

    即作伏并者。初并云。如来悦于汝不合悦众生。众生既被悦于我何不悦。次并云。如来既悦生。理应悦于我。于我既不悦。如何得汝。据此悦皆偏圆悦言无旨。即是伏并之相。

    经云汝不应(至)悦可者。纯陀意云。我是说契机理。如来悦可于我。非谓如来有爱憎心。偏悦于我。

    经云俱行颠倒者。非但汝说有是倒。我说无之是倒。何以故。谓有悦可是爱憎故。故云俱行。

    譬显如文者。寄喻显过。明世人。有爱念。故虽复行化饶益他人。若竟不竟忽然放舍。还益所亲。佛无此念。故对过彰离。

    普净悦可者。等视名普。无到曰净。

    冶城等者。冶城两譬皆是下不知上。此释为得。云根约法身义稍可用。余皆不可。

    则言尽等者。言尽故不可思。议穷故不可思。

    诸瑞者。指第一卷中九瑞。

    扶上化下者。称佛教名扶上。合机宜名化下。

    经云非无因缘者一令催供二必入涅槃即是因缘未诺者良由悲塞未暇发。言故云未诺。

    止乱者。应思法利。如何啼哭。悲无所益。乱心迷道。非行者所宜。当观其身。释无益之旨。

    六譬空者。此六悉皆磨灭故空。

    三譬无常者。体皆无坚。念念灭故。

    三譬不净者。取已熟坏果段段肉悉皆烂坏。故以为喻。

    两譬无我者。织尽由经。上必须下。皆不自在。以喻无我。

    经云犹杂食者。苦空无常等五法利合食。则煞法身慧命。故当观等。

    经云诸佛法尔者。化仪之法应谢必灭。故云法尔。

    经云至是处者。皆至小涅槃处及大涅槃处也。

    涅槃者。知化佛灭名知涅槃。知真常存名非涅槃。又现在不知如来化灭。故云不能思量如来涅槃。亦不知佛真身常住名非涅槃。

    携友共办者。道慧记曰。纯陀迹未善解设供之法。故携文殊而去。又朋友者。同处师门曰朋。同执一志为友。绸缪寒湿热?饥饱相知者也。

    涅槃疏私记卷第一

    承保四年四月二十八日以华林房本书写已了

    以同五月七日一校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