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法华经玄赞要集最新章节!

p;  言若无胜侣等者。问何故事须烈众引摄方始发心。答疏云。若无胜侣等。

    言佛地论云等者。例成烈众之意。意道净土之中上说有辅翼眷属。岂况秽土之中。而不烈其听众。故疏云。净土上然。何况秽刹也。

    言二彰权实者。意道十五众有权有实。灵山会上丈六释迦。亦通报通化。

    言净秽土中等者。且报佛报土。总得报佛报土。不说不知。然总说化土有四。一大化土。二者三变净土。三者化秽土。四报佛居报净土。且第一大化身居大化土。佛定是权。声闻为权。菩萨通权实。若四加行位菩萨即实。于中十地上位菩萨即权。二者。小化身居化净土。或秽土。菩萨声闻通权通实。三根声闻实。满慈子阿难是权。多事惊怖。小菩萨实。文殊普贤是权。又报佛居报土。声闻为权。菩萨为实。

    言今此化报双有等者。此经若向化土说。声闻在中为实。此经若通报土说。菩萨在中为实。声闻众为权也。故名两实二权也。

    言初烈灵山化佛等者。问今说经何故通两实二权耶。答疏云。初烈灵山化佛等。疏属当经文。菩萨是实。声闻是权也。

    言况多宝分身者。引化成立也。安国云。此通证报化二佛土有化现事。满慈子等是化声闻。虽在化土。亦可通证。报土中有化声闻。多宝如来是报土中佛。尚自于化土而为化现。亦可通证。化土中菩萨是化也。十地菩萨是下位菩萨。向化土中来。上自是化现。况多宝如来是上位佛。向化土中来。此佛身灼然是化现。又声闻中。满慈子等是化声闻。向化土中来。尚自是化现。若报土中有声闻。岂不是化现也。

    言准知报化等者。准佛地论中权实道理照然。

    言论中既说有化等者。引论成也。

    言满慈等。取阿难也。

    言自余化等者。言等者。等取八部也。问报土显于庄严。声闻在中。可言化。满慈既处秽方。有何利益而言化。答报土显于庄严。眷属庄严故言化。满慈为引实声闻须化。良之法华会上。有五种权。一佛权。多宝分身是。二菩萨权。普贤文殊是。三声闻权。满慈等是。四四众八部权。龙权如说波斯匿王佛边听来。诸人皆起。唯有八龙王。化作八个老人。称下坐不起。王心中怒。龙王便知。夜后拟雨砂石倾却王宫。佛知便敕目连。神通救。吾缘与诸弟子。此间行化城等。须得土地主。目连授佛敕。便化为妙翅鸟。展翅遮却宫殿。电雨电子。打着鸟身。悉变为明月宝珠。明日王佛边听来是我昨日闻法来力。佛言大王。此是八龙所作。吾交目连救。因祸致福。得如许宝物也。自后因敕诸龙神等。若来听法。各现本形。五龙权龙女是也。

    言一高名大德者。亦名释种清高众。高名有二意。一众所知识。二经中别烈名字。经云。其名曰阿若等。

    言二无名大德众者。亦云未圆已满众。未圆是有学。已满是无学。非是众所知识。经中不烈别名字。经复有学无学等。

    言二尊重诸尼众者。亦名承恩入道众。经云。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去迦维罗卫城不远。别有一城。名曰天城。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觉。有八个女。最长女最小。嫁与净饭王。余六个嫁与余三王。长女摩耶生佛。姨母养佛。亦姨亦母。故云姨母也。

    言四内眷诸尼众。亦云曩结深恩。经云。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等。是佛为太子时。室内眷属。

    言五圣德难思众。亦名神功广大众。经云。其名曰文殊师利等。准经叹德。皆得陀罗尼等。

    言六帝释诸天等者。亦名战胜修罗众。经尔时释提桓因等。

    言七三光四王者。亦名眷护舒晖众。经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等。

    言八二自在众者。亦名小大自在。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等。

    言九色界诸天众者。亦名跨握娑婆众。经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

    言十龙众者。亦名翳虚含洒众。经云。有八龙王难陀等。

    言十一紧罗众者。亦云高吟白雪。亦云清歌雅乐。经云。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等。

    言十二乾闼婆等者。亦云巧弄朱丝。亦云胜芳烈乐。此是乐神。经有四等。

    言十三阿修罗等者。亦名动山涌海。经云有四等。

    言十四迦楼罗众等者。亦云答龙啖毒众。经有四等。

    言十五人王众者。经云。韦提希子阿阇世王等。

    言复有六众者。一多宝众。亦云宝塔陵空。二分身众。亦质影殊形众。三龙宫众。亦云涌海乘莲众。四涌出众。亦云烈地呈形。五妙音。亦云鸾歌迥发。六普贤者。亦云御蒙回方众。

    言此众二徒等者。金二解。一云。前十五众为一徒。后六众为一徒。徒者徒党。又闻法配前十五众。证法配后多宝分身也。龙宫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说法。普贤护法。二云。十五众名前。六众名后。前众名闻法。后众名证法。前众行法。后众持法。前众说法。见佛说法来听。后众护法。自许云诸解尽善。牟云。二徒总配六众。徒谓徒类。此后六众。三个二徒。多宝分身为二徒。俱是佛故。龙宫涌出为二徒。俱涌出故。妙音普贤为二徒。俱他方菩萨故。人多宝闻法。分身证法。龙宫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说法。普贤护法。此解为善也。问何故多宝名闻法。答经云。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若分身配证法。捡上下经文。无证法故。但有开塔文。经云。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初塔涌印说经可信。塔开听法证经可重。分身不集。塔即不开。塔若不开。分身亦不来证法。故知证法须假分身。龙宫行法众者。经云。文殊师利菩萨言。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所化众生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其必流行一乘法也。名行涌出众持法者。经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既言护持。明知持法。妙音配说法者。经云。华德。汝但见妙音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普贤菩萨护法。经云。复白佛言。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是经典。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稳。使伺求得其便者。问多宝唯有智积一人。何得名众塔。答虽标一人。据实亦有多众。隐而不论。又约多宝。以少从多。亦名众也。

    言此中有六门异者。菩萨有无也。前三门对诸经辩异。后三门对当经菩萨异。

    言一三乘无独觉者。独觉有二。一麟喻。出无佛世。二部行。部党而行。故部行少分。亦得与佛同世。法华会上言无。有二义。一无独觉得果者。到经会中末。二者无有到经会闻法华经得独觉者。约此二义。名无也。

    言多分出无佛等者。瑜伽三十四云。复有一类初得独觉。道满百劫。修习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然能悟三十七菩提分。能证现观。得独觉菩提。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即是会上无得果者也。

    言教虽被者。问如何法华经被他。答即是无闻经得果也。问前显根门中。不被独觉。此间何故则云。教虽被彼。答亦不相违。彼处言不被者。约定性独觉。此间言被。约不定性独觉。彼处言不被。约得果者言不被。此间被彼。约独觉凡夫。不定性者则被。问法华会三乘中无独觉。如何成破二。答独觉凡夫。资加两位。闻经回心向大。便是破二门。经既是无得果者。如何堪法师五果圣人回心。又如何门外中子索车。答此二义约有道理。则实有。且法华会上。则无不妨。诸经会下。有得果者。金问云。何故法华会上无独觉。仁王则有。答有二义。一是化。不是化不是实。二法华会破二。与他相违。故无独觉。仁王不是破二之经。不妨有也。此经无闻经得果者。所以烈众处无。

    言下文亦陈有等者。若约求缘觉乖凡夫。下文亦有也。经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又云。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

    言二三界无无色等者。有二义无。一者光不照故不来。二者皆是定性声闻。乐定那含。无根可熟也。无缘故不来。问佛放光。何故不照。答光明是色法。彼界无色。不将色照色光也。问彼界有定果色。何故不照。答定果色有实得者。不得者。事不决定。故不照也。

    言仁王亦有者。问仁王经中。何故即有。答仁王经中。所说空理。不妨听来。不同法华破二归一。所以不来也。问定果身中。既无意根用。将何听法。答意能故。故大论云。闻谓比量。又定通之力则不决定。

    言三五趣无地狱者。五趣之中。无地狱趣。有余四趣谓天等。

    言光虽照彼者。谟云。问色界蒙光明。经烈色界天。地狱既蒙光。何缘不在会。答疏云虽等。

    言一乘进习等。出缘之所以。显扬论云。极戚非三涂。极折非上二。问色界之中佛光照。寻光来会听真经。地狱如来光既临。何故不来听妙法。答疏云。一乘进习等。问色欲二界有容预。可许放光而照之。地狱是无暇身。如来何故放光照。答色欲二界有容预。全其进修光烛之。地狱是其无暇收。光照亦令暂息苦。

    言陀罗尼等者。问尊胜经有地狱众。时琰魔王于其夜分。将诸眷属。至于佛所。此经何无。答疏云。陀罗尼等。

    言所以光照者。问既若不来。何须光照。答疏云。所以光照令生猒。

    言令彼见光等者。问此经既不来。何用光明照。答但发猒苦之心。不能发彼菩提之心也。普无色光不及。无光任不来。地狱既蒙光。有光何不至。答无色光缘阙。俱无不得来。地狱虽蒙光。无缘不合至。问总持经会上。上有琰魔王。一乘威力强。何容不召至。答真言本息苦。地狱亦须来。此经谈一乘。苦身来何益。问如来放光照召众。欲闻经谈。地狱既不来。何须光照彼。答蒙光苦不息。世尊虚放光。暂时能发心。何惜光明照。

    言此后三无等者。即是四众八部轮王。

    言四明次第者。菩萨声闻。菩萨内外二护。先后次第也。

    言初众分四等者。十五众名初。六众名后也。

    言或内护外护等者。助也。前十五众亦名内护外护众。初五众名内。后十众名外也。

    言外护中八部仁王等者。先烈八部。后烈仁王。就八部中。先烈天众。后烈非天。天即帝释众。非天即龙等。除天一部外余七部。总属非天也。

    言天中地居空等者。帝释及四天王众。是地居。自在天子等。是空居。问三光既在属虚空。如何得与帝释俱为地居。答据实。三光皆是虚空。俱是帝释之臣。摄臣归主。故言地居也。

    言地中帝臣者。帝释是主。四大天王普香等。是臣。

    言虚空中非禅主等者。自在天子名非禅主。四禅梵王名禅主。

    言后众次第者。证法众多宝。开塔众分身。经利益广大众海会菩萨。持法无边涌出菩萨。他方行法众妙音菩萨。

    言证法众者。多宝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妙法华经。为大众说。皆是真实。全身在于塔中为证。湛摄释云。问前门之多宝闻法。分身证法。今此门中。何故多宝证法。分身开塔。前后不同耶。答多宝亦得名听法。亦得名证法。经云。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又云。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善哉。又分身亦名证法。亦名开塔。经云。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又云。彼某甲佛欲以开此宝塔。由此多宝为听证来。分身诸佛为证开塔集。既经两势下。疏主本文中。亦为进退二解。所以疏中前言闻法众。此名证法众。言开塔众者。经云。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至出现耳。故如分身是开塔。

    言经利广大众者。经云。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等。

    言持法无边众者。经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一一皆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度后。护持读诵此经。

    言他方行法众者。问为复妙音到此方来。持法华经。名他方行法。为却回彼国持法华经。名他方行法。答通此二处。一此界菩萨他方行法。一他方菩萨此方行法。经云。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言他方劝持者。经云。普贤菩萨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来此能经。还归本国。又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等。

    言佛地论虽释等者。述缘由也初众之中。声闻居先。菩萨居后。前来解众多。是佛地论。章敬云。论第二云。何故此中先烈声闻后说菩萨。为于大乘生疑成者。除彼疑故。为引不定种性定信故。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于自身尊贵慢故。大声闻众。近对世尊。亲受记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内眷属。又令菩萨于声闻众。生恭敬故。

    言一形相不同等者。声闻形相似佛。菩萨不。今佛只有出家相。无在家相。佛佛事须形同出家。言有在家初二果。三果已去尽出家。无有在家罗汉菩萨则有在家故。形不同佛也。

    言二处有近远者。菩萨六道化生。声闻常须近佛。若离佛则被外道恼他也。

    言戒德有殊者。声闻持出家戒。所以先烈。菩萨不尔声闻持遮戒。及摄律仪戒。菩萨持性戒。饶益有情戒。菩萨作则是持。止则是犯。入淫女舍。入酒肆。能立其志。声闻止即持。作即犯。

    言四欲令菩萨于声闻等者。四十年前。常见世尊毁责声闻。赞叹菩萨。便有顿悟小菩萨。言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渐悟小[乘*(百-日+ㄎ)]菩萨。亦疑声闻不作佛。故八万大士。尚烈声闻之后。况我等小辈而生慢耶。又合未来在家白衣行菩萨者。敬出家幢相。所已先烈。更问如何先烈僧。后列尼。答欲令未来世尼众敬僧故。

    言华严等者。于大乘教。自分四句。有列小不列大。如般若经。有列大不列小。如华严。有大小俱不列。如胜鬘经。有小大俱列。如此经。问如何先列地居。后列空居。先列非禅主。后列禅主。答从下至上。为次第也。

    言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十五类众。都合一处着。都唤作一个数。是无之数。故云大众无数故。

    言总谈无数等者。且十类徒众。每众之中。各与若干。若干之言。便不知多。小众之上既尔。十五类徒众。合一处着。有十五个。若总合一处着。不知其数。故云总谈无数。论各别标。谓万二千人。论(平声呼之)若论量经中阿罗汉万二千人菩萨八万人梵王帝释。一一别标。则有数。若总谈则有无数。此即分疏论中大众无数之道理也。金云。论中但谓大众无数故。其总谈无数等文是疏家释意。言以总摄别。论既总谈无数。即经中别标万二千人等。等取菩萨八万人等名。论各别标等(二说总皆善)。

    言行成就中等者。有四。一菩萨声闻各二义立行。一依名立行。二依形立行。菩萨声闻皆尔。

    言依乞食等者。依名立行。谓修小乘行。比丘此云乞士。真谛云。乞食有五种。一者盗。戒定慧三学俱无。二举债食。三学有一而无其二。三者许可食。戒定慧具足。四者家法食。谓有学圣人所食信施。如子食父禄。五自在食。谓无学圣果。如食子物。准净月女经。比丘乞食离四耶食。名净命食。一仰口食。谓仰观星蒙占相吉凶。二下口食。耕田种食兴生贩卖。三方口食。通置四方使命。四维口食。合和汤药维者。四角曰维。不正义也。又智度论云。离五邪。一不得[得-彳+言]诈现异相。二说己有德。三高声现威。四占相吉凶。五不得说有所得。惊动人心。梵语苾刍。讹云比丘。此翻乞士。上乞法下乞食。即是依行立名行也。

    言二菩萨者。菩萨依名立行。修大乘求二觉。即自觉觉他也。

    言求二觉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名为二觉。菩提配求二觉菩提。萨埵配有情。令取他名也。

    言菩萨已神通等者。?陀婆罗。此云贤护。具足神通现四众身。教化众生。故别标举。以形彰行。此在家菩萨。眷属十六人。而此经所不列。如上生经具明。

    言四出家人等者。依形立行也。

    言摄功德就者。十六句叹声闻德。十三句叹菩萨德此是论主科。众成就有四。应知何等为四。一者数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摄功德成就。四者威仪如法住成就。后疏解中一一牒解之。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故。行成就者。有四种。一者声闻众等。乃至威仪一定。不同菩萨故恰到摄功德成就。不言摄功德者。便言皆是阿罗汉等十六句。示现声闻功德成就故。皆于阿耨菩提不退转等十三句。示现菩萨功德成就不尔牒疏主与论主分。疏云。然本论中不别标牒。何不标牒文。义显文故也。

    言仪威如法住等者。此标牒也。欲听法住此相中。名住相也。

    言虽各礼佛亦是等者。问各礼佛足。退座一面。何故不向威仪收。答疏云。虽各礼佛足等及退座。寻常见佛威仪。非听法相。设使不闻法。亦是须礼佛足也。

    言论说众成就等者。就论说众成就中。合而言之。有四成就。不言一一众中有法有等四也(上依论解了)。

    言此初也者。标类举数。经与大比丘者。与大比丘。是标数万二千人。是举数也。

    言龙树等者。一处。同一法会处。即是山城也。一时。同一闻法时。一心。同一回向心。一戒。同持出家戒二百五十戒。一见。同一心见。一道。同一解脱。一理。同此上义同解与义共义。

    言诸众中最大者。十五类徒众中大故。二者大障碍断烦恼障。三者识大。上至释梵诸天。下至国王大臣。无不知识。名识大。

    言真谛三释等者。一者胜大。由如大王智德尊崇。胜一切人故。二者体大。喻山海形量大故。三者数大。由如大军兵众多。

    言今合为六等者。疏主合智论并真谛三解。合为六释。摄释云。疏主不全取两师六解。除却真谛三解中初之一解。余之五解自加一解。名称大。即为六也。金云。数大离大配前数大。大部碍断。位大。配前体大。名称配前诸众中最大。识大配前大人恭敬。此中既言。今合为六。所以配之(上解大义了)。

    言苾刍讹等者。草有五德。依之立名。一形端郁茂香气远腾。二体德贞纯霾风牢拂。三非何叶受答媚水藏。四沃地流津芳华地坼。五灵枝眷翼妙色舒耀。安国云。草有五德。况比丘。一体性柔软。况比丘心行柔顺。二引蔓傍布。况比丘展转相教。三香气远腾。况比丘戒香芬馥。四触身安乐。况比丘触证法乐。五不背日光。况比丘深心向佛。大论云。比丘有五。一乞正比丘。常乞食故。二自称比丘。犯重戒□。三名相比丘。剃发染衣而不具戒。四破结使比丘。五白四羯磨比丘。此等是第四第也。问比丘之名。含于乞义。余有乞者。应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含五义。余不具五。故不名比丘。问五义者何。答疏云。一曰怖魔等者。地神唱言。某方某处某甲长者家。有子出家。剃发染衣。誓超生死。制诸外道。降伏魔怨虚空夜叉接声上告。至欲界第六天。自在天子。名魔波旬。闻已心怀妒弊怕怖。惧他胜己。宫遂振动。有二义。一比丘精诚。感魔宫振动。如??梁妻哭长城倒。二诸比丘家已化彼众生。便舍于我。浸我境界。作是议时。以魔怖故。宫乃振动。

    言二云乞士等者。谓清净活命。故云乞士。乞有二种。一者乞法。上从诸佛乞法以资心。下从白衣乞食以资身。食有四种。一劫夺食。破戒比丘食他供养。倍倍还他。二借贷食。善法欲已去。乃至未得圣。三子食父食。前三果人受他食。由生惭愧。如食父禄。四父食子食。阿罗汉人应舍食故。又退无畜积之累。进有利益之功。自利利他。故名乞士。

    言三名净持戒等者。不同在家俗人空持五戒八戒。此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持五百戒。具足持此。名净持戒。且沙弥僧有三。一驱乌。七岁至十四五。二应器。二十堪受具戒。应法器。三贼心。遂求规避。无心修道。僧中有四。一无惭愧僧。虚受信施。二哑羊果僧。不解一物。如驴披师子皮。三朋党。部党而行。不修道故。四世俗僧。经律论不知求谁那直岁之者也。

    言四云净命等者。摄云。即以无贪嗔所发身业名正业。无贪嗔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所发意业名正命。路府云。若无嗔痴所发身名正业。无嗔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嗔所发意业名正命。正命即净命也。今疏主意。又别三业。唯无嗔发也。无贪身业名正业。无贪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发意业名正命。

    言五曰破恶等者。智度论云。复有比丘。破烦恼故。亦名比丘。此之五义。因中怖魔破恶。故至果名煞贼。因中净命净持戒。故至果名无生。因中名乞士。果名应供。前草五德未曾配属。况云。一体性柔暖。配第二乞士。二引蔓傍布。配恶心有悭法不相教故。三触身安乐。配净命缘随法味。四香气远腾。配净持戒。五不背日光。配初破怖魔。

    言众者。僧也。此解众字也。僧是梵音之略。众乃唐语之全。今以梵言。而释唐字。智度论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也。多比丘一处和合名僧伽。譬如众树方名为林。一树不名林。一僧不名众。多僧方成众也。

    言理事二和等者。金云。理和。为同证生空理。事和。即羯磨布萨等。又六和者。一身。二口。三意。四戒。五见。六行。同一正净居等。同证生空无布萨等事。二事和非理。此界凡僧布萨受戒等事。三俱和。如经大比丘等。四俱不和者。如白衣等。

    言三人已上等者。僧有因种。一四人僧。除受大戒自恣出罪。余一切如法羯磨应作。二者五人僧。边方受大戒自恣等。三者十人僧。中国受大戒。四者二十人僧。出僧残罪。今言三人已上得名僧者。然法事成办。要假四。一人作法事。云大德僧听。自前头三人。非自云大德僧。疏主且约白有三人。既言已上。意说四人也。遮减不遮僧也。言已上。有云疏主错。非也。

    言此叹德也者。牟云。大比丘众一万二千。功积巍巍。崇山巨海。高人共听。表说不虚。是故经家先论叹德。叹德诸经论中。多少不同。正法华经十二句。金光明十七句。秦本法华经六句。法华论大般若经十六句。西方梵本法华十六句叹德。天亲菩萨造法华论。解他西方梵本经论中。亦有十六句。经为所解。论为能解。及至唐国来。菩提留支译论。亦有十六句。罗什三藏译经。此间秦本经只有六句。疏主引大般若经中有十六句叹德。添向此间经中一处明。以辨同异。问何故将论解经。经与论句数。不同多少。答摄云。古来传有两解。梵本广略不同。三藏随本翻译。论文即广。经文即略。二云。如来处处会中声闻相随。无有不到之处。每会之中。说法皆赞。声闻皆叹德。罗什缘见诸经叹德教多。所以此经略叹。问造论何故不略。答菩萨于此一本论上广叹令解一切叹总。与一切经中叹德意同。故不略也。问此经与诸经叹德。何故广略不同。答有二解。一云。翻译之家心眼。广略不同。二云。是。

    阿难结集之时略也。叹德列众。皆结集家叙置。排比次第。非是佛说也。疏主将论与经。一处对辨。经则全引。论则不尽。经中文句与论文同者。更不引论文勘。若不同者。便引论文勘。若名字些不同。义若同。亦不引论文来勘。若文不同义。又即引论文来勘。有人不得此意。道疏引论文尽。

    言经有六句等者。新是大般若经。但是唐三藏译。总名新经。及旧论。魏朝菩提留支论。对唐三藏。便名旧论也。

    言是阿罗汉者。皆由尽也。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句与论同也。经云得真自在。论云心得自在也。得真自在。约证真无为。心得自在。约离缚说也。经云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经文开也。论云善得心慧解脱。论文含也。经如调慧马。论云心善调伏。此经与论。意同文字不同也。经云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此六句。经与论文同。更不引论文和合也。经云正智解脱。论云善得正智心解脱。论文加三字。经云至心自在。经云第究竟也。

    言论有三释等者。依论释三门别叙。论将十六句叹罗汉德。作三门解释。第一作上上起门。解一遍。第二作总别相门。解一遍。第三作摄取事门。解一遍。

    言作上上起门等者。是解。问何名上上起。答摄云。古有三解。一云。初二三果有学对凡夫。名上功德。阿罗对有学。名上上功德。二者。罗汉有二。纯根罗汉身中功德。对有学。名上功德。二利根罗汉身中功德。对钝根罗汉。名上上功德。三者。只就利根罗汉身中功德。有上功德上上功德。名上上起也。详曰。理有多途。非无此旨。若依论势。可从本疏。

    言由上句故下句等者。第一申上句故。下句得起。由如得真自在。问因何得得真自在。答由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由烦恼种子现行。所以成就得。得真自在一句。此则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为上句。得真自在为下句。下句不自起。要假他上句。方能起得下句。此乃上句为能起。下句为所起。上字属上句。起字属下句所起。所起是他上之字起。故名上。此类非一。名上上起。问下句早是所起。又是下句。何不名下起。答是下句。故不合名上起。是他上句起得此下句。下句就上句。故名上起。问何不言下下起。答从胜而说。不可为难。又今此叹德。事须举胜。若言下下起。何成叹。故言上也。

    言或由下句上句方起者。即是下句起上句也。如论言。诸漏已尽故名阿罗汉。问因何成就得阿罗汉。答由诸漏已尽。故得阿罗汉果也。此即阿罗汉。是上句。是所起。诸漏已尽。是下句。是能起。上字属他上句。将起字属下句。起之上句。故名上起。问下句起上句。何不名下下起。答由下句起得上句。故名上起。此类非一。名上上起(上解门名了)。

    言论以第二句等者。以第二句诸漏已尽。故释菩萨一句中阿罗汉。此已下句起上。邻次单起也。问事须烦恼总尽。方名阿罗汉。何不双将下第二句诸漏已尽第三句无复烦恼。起初句阿罗汉耶。答有三解。一云。以诸漏已尽。是现行无。无复烦恼。是种子灭。以彼罗汉不受后有。良由烦恼现行。不由种子。所以唯将第二诸漏已尽句。解初句阿罗汉。二云。罗汉之名通三乘。有顺同大乘八地菩萨。得名罗汉。三乘无学不退菩萨。就不退菩萨中。一师取初地已去。一师取八地已去。路云。八地顿悟菩萨。亦名罗汉。若要种总尽方得名罗汉。即八地菩萨不名罗汉也。为成立彼义故。八地菩萨得名罗汉。此前二解虽有理亦未是。疏中本意。疏主意第三解。准他瑜伽论唯识二论。三义解罗汉。应已永害烦恼贼。得名罗汉。烦恼贼者。唯现行。不说种子。现行既得名贼。所以引来解此间经中罗汉也。

    言即是论言应已等者。有中有略。唯识略。此论广。婆沙中有六义。一煞怨。为能永断一切烦恼。二破轮。为永断十二有支生死之轮。三不生。为不受后有。四不生上。为不上生生死轮回六道。五应供。为堪受人天龙神等妙供。六应教化一切众生。准此即已三中。害烦恼贼。六中煞怨。以解罗汉。

    言诸论皆云等者。释漏总名也。且疏外解者。问何名为漏。答疏云。小乘漏有四种。一勤而不利。二利而不勤。三亦勤亦利。四不勤不利。此取初句及第三句。此句是烦恼障名因。引来解漏。非善也。萨婆多宗解。漏者住义。令诸众生住于生死。又论中有七住漏。一漏自性根。随烦恼体。是漏法漏性合故。名为有漏。二漏相应。同时心王心所遍行别境等。由与漏相应。亦成漏也。三漏所缘。所缘境本来不是漏。被漏心缘。着善无记境。从能缘心。亦名为漏。四漏间杂。前识起善心时。被不善心等漏法。间杂而生。五漏俱。谓第七识一切时常执我。故合第六识。识行施戒。不能忘相。亦成漏法也。六漏所引。今生身是前生有漏心熏生。故成有漏。来生身又是今生身烦恼漏心中重得。令当来苦相续。名为漏引。七漏随逐。身在欲界。上二界漏亦随欲界身。一约界。上生非想处。皆被漏随逐。二约位。直至金刚心已来。皆被随逐也(上解七漏了)。更有三漏。上漏。傍漏。下漏。如形。心王如船。烦恼如水。船由水入故泡。心王被烦恼胜故。泡沦生死也。上漏如舍。善心所如舍。烦恼如天雨。舍不修故。令天雨从外入来。损漏财帛。由心王被烦恼所损。兼污佛性不现。三漏如器。由心心王向六根门中取境。随境起烦恼。如身器漏。器若漏时。无所堪用。身器若漏。阙修善因。阙修善因无所堪用(疏外解了)。论皆云。良是唯识对法显扬杂集名诸论。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此二句。是上漏也。流散不绝。名之为漏。此二句。名傍漏也。如漏器漏舍已下。都结上二漏也。烦恼现行简种子。令心连注。心心所本来不是漏。由与烦恼现行同生同灭。不相舍离。名之为漏也。令心连注者。不断绝义。由彼烦恼染彼心王。念念生灭。皆成不善性有覆性不断绝。如舍雨水连注不断也。故如舍。流散不绝四个字。即是傍漏也。由烦恼引彼心心所法。驰流六境。招过不息。名流散不绝也。

    言如漏器等者。如漏器结傍漏。漏舍结上漏也。亦是结前漏义。亦是毁责也。

    言损坏处广等者。解漏义。兼菩提涅槃。亦被迷二覆。名损坏处广也。

    言毁责过失等者。如贪嗔痴。亦名三毒。损慧命故。亦名三惟一。然烧人功德。亦名三株杌。亦为名三火。亦名漏。亦名六贼。

    言此唯现行等者。配经句即是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也。

    言据实通等者。据实。诸漏通种子现行。且就此经说。唯现行。若是尽理而论。遍通种子。不尔。经两句何别。烦恼即诸漏无别故。

    言二列名漏有等者。一欲漏约境立名。二有漏约果立名。三无明漏约体立名。问曰。有何所以。唯立三漏。答由外门流注。立欲漏。由缘五生外境界故。而起此漏。名外门也。上二界中。唯缘内身而起此漏。故名内门。立一有漏。与内外漏为依上故。立无明漏。此言内外门转。约多分言也。

    言欲漏者。欲谓贪欲。瑜伽论云。有五行相。一能生欲界诸烦恼故。二能发恶业煞盗淫等。三能违善品功德。不令生起。四能着五欲外境转故。五能生苦苦及境苦。俱舍云。世间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故。唤贪作欲。欲即是贪。由于六境上起贪。名欲也。然此欲漏有其三义。一饮食欲。二睡眠欲。三淫欲欲。虽具诸惑。以欲胜故。独立欲名。二有漏者。问何故名有漏。答从彼业烦恼有。故名有漏。上二界中。多缘内身。起此有漏。立有漏名。杂集论云。有六因名有漏。一漏自性。谓诸烦恼展转相望。互为所缘。互为相应。更相随顺。故言漏自性也。二漏相属。谓有身见等名漏。以此相应心心所与漏相应。名为漏相属。名为有漏。是邻近释。眼等六根漏所依故。与漏所依。以能生漏。有彼漏故。名为有漏。故名漏相属。有财释。三漏所缚。谓一切有漏所有善法。方便生得。由漏所发及漏所润。招后有故。名漏所缚。令招生死。是所缚义。决择分善法。不能正感后有异熟。而有能助感。亦名漏所缚。四漏所随。下地法为上地漏法所随。或上地法为下地漏所随。五漏随顺。谓即决择分善。助感后有。名漏随顺。谓虽是善。而第七识有漏俱起。名漏随顺。六漏种烦恼。谓阿罗汉有漏诸蕰。虽无烦恼。而由前生烦恼所润。从漏所生。名为有漏。

    言三无明漏者。古解无他明故。故名无明。此解不正。应合言所无即明。故名无明。无明不以余法为缘。彰自行相。且明是慧。若有慧即能决择因果道理。无此明故。与痴暗相应。便有异熟果。异真实义愚故。名无明漏。

    言三出体欲界见等者。初小乘后大乘。烦恼虽多。不过见道修道所断烦恼。且小乘一百八烦恼为体。欲界苦下具一切。苦谛下有十烦恼也。集灭离三见。离身见边见戒取。有七个烦恼。道除于二见。除身见边见有八。四谛下计三十二。帖修道烦恼贪嗔慢无明四。计三十六。五部下除五个无明。计三十一。上二界见修合说。各三十六。二界合说计七十二。于中上二界五部下各除五嗔。二界计除十嗔。又上二界五部下除却十个无明。自为无明漏。七十二个烦恼中除二十。只有五十二。帖欲三十一。计八十三。又加十种。计九十三。又三界计有十五个无明。都计一百八烦恼为漏体。于中十五个无明漏也。余欲界者。自为欲漏。在上二界者。为有漏也(上小乘出体)。次大乘出体者。见道之中。四谛下各有十烦恼。苦集是彼因依处所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此约总行相说。四谛下皆具十烦恼。若约别行相。亲疏迷谛。即不具也。且苦谛下十烦恼。若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十戒取。余集灭道三谛皆尔。四谛下计四十。并修道六。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修合说根本烦恼。有四十六。并随烦恼二十。计六十六。却除五个无明。为无明漏。只有六十一烦恼。为欲漏体也。

    言色无色界等者。上二界烦恼。合说名有漏。且色界见修合说。有四十六。无色界有四十六。计九十二。于中上界不行恚也。上二界五部下。共除却十个嗔人。上二界共除十个无明。九十二中。除却二十。只有七十二根本烦恼也。其随烦恼中。上二界中各有八大随。计十六也。并色界谄诳。及二界憍。四合成二十也。将二十个随烦恼。帖前七十二。成九十二法。作有漏体也。

    言三界合有等者。三界五部下。共有十五个无明。为无明漏体也。问大乘四谛下。何故总具十烦恼。小乘阙具不同耶。答大乘将为总迷。若小乘离三见等。将为不迷。缘小乘观行粗故。离三见者。谓身边二见及戒禁取。失戒禁取者。执为胜为因。此是集谛故。无色凡起我执。果法上起。即是身见。集谛既是其因。何得有我。故无身见。离边见。夫言边者。执我断常。方名为边。如执神我等。集谛既无我。边见亦言。皮既不毛之安寄。离戒禁者。此不合在集谛安。外道执为道谛。所以合在道谛下安也。缘外道执为能得即是道。执为清净。即是灭谛。灭谛无三者。此即常乐我净。不可灭谛之下。而有身见等也。道除二见者。谓身见边见必无执道为断为常及我等。问大乘既四谛下皆具十烦恼。迷谛亲疏总别如何。答论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者。谓十种皆四谛相起。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对法七云。苦集二谛皆是烦恼十种因缘。又为依处怖畏者。论云。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及起迷拨犹预等事。次别迷四谛相者。二唯迷苦谛。八通迷四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谓疑三见亲迷苦理。二取执彼三见。戒及所依蕰。为胜为因。能得清净。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此上迷苦。若迷集等及邪见亲迷。二取贪等疏迷。若灭道二谛嗔亦迷由怖畏。故生憎嫉。

    言四离合废立者。三界烦恼总是有漏。漏于三有名漏。一种是漏法。欲界烦恼。别立欲漏名。离上二界烦恼。合名有漏。名合。简要云。有说欲漏有漏。约界分二名。离三界无明。总合一处说。名无明漏。名合也。安国云。四瀑流中。立见流名。立三漏之中。不立见漏名痴。路府云。十烦恼中。无明别立漏名。立余贪等九。不别立漏名痴也。

    言欲唯散地等者。问欲界何离。上二界何合。答疏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等。且立欲界烦恼。为欲漏者。疏中有五义。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此界唯是有漏也。唯不善也。烦恼通不善性有覆性。所以触立欲漏。

    言上界俱定等者。问上二界何故合为一有漏耶。答疏云。上二界俱定等。此中翻前五义。亦有五义俱定者。上二界皆定。故通无漏地者。如四禅等名禅那。此近分中间根本等。通漏无漏。空处识处等。但只名定。唯是无漏。四禅通漏无漏者。亦有禅定。亦有灭定。如有顶文中微微心入灭定。入定即无漏。出定即有漏。名通漏无漏。小乘俱舍云。灭定唯是有漏。彼宗计空识等处。通前无漏。非非想唯是有漏。无漏大王不居边表故。大乘即言通漏无漏。一趣者天趣。一生者化生。一性者烦恼。唯有覆性。又若说有漏者。三界烦恼总合名有漏。漏于三有。有之漏故。于中随胜别。将欲界烦恼。立欲漏名也。问言无明共立无明漏耶。答疏云。无明力增等。论云。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与余九根本烦恼同时者。名相应。二者不共。不共有二。一恒行不共。简要云。在第七识。独行不共。在第六识。独行有二。一者。是主独行。二者。非主独行。无明若与八大随相应起者。无明力增。名是主独行。若无明忿等小随相应起者。忿等相增无明名非王。问第七识中。无明若独起。可立不共。既识中与四惑俱。如何名不共。答亦名不共。一恒行故不共。二不与余识烦恼俱。故亦名不共。

    言为前二所依等者。即是与欲漏有漏。为所依也。是无明漏家所依也。

    言十一殊胜者。一所缘胜。此举境明心。谓此无明遍染净一切法故。二者行相胜。隐真义智。显其忘故。真如佛性。无始时来。皆被隐覆故。三因缘胜。与惑业为生死本故。能与惑业苦为增上缘。四者等起胜。谓此无明等皆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故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支为所引。爱取为能生。生老死为所生。十二支流转不绝。皆从无明来也。五者转异胜。能转异名。如无明种子在藏识中。若起现行。即缘境转种成现行。名为转异。六者邪行胜。于四谛理。执言有增益谤。执言无损减谤。于三性上。遍计是空。执有即增益。依圆是有。拨无即损减。七有相状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应故。贪起来即与贪和。嗔起来即与嗔相和合。八者作业胜。由此能作流转所依事及能作障碍事故。九者障碍胜。能障胜法及广法故。涅槃名胜法。菩提名广。或可信五根名胜。闻等三慧名广法故。十者随转胜。近论即从欲界。及至有顶。常随转故。远即直至金刚心已来。随逐转者。流转即同涅槃。犹如家犬也。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二空无漏智方能断得也。余加行有漏心。皆断不得也。若诸烦恼。罗汉断得。若无明住地烦恼。罗汉亦不能断之。潜在第六识中。四住地烦恼。二乘断得。

    言五得名所从者。问云何名为漏。答疏云。虽知三界等。疏主出所以。虽知三界烦恼。总名为有。有是三界苦果。因他惑业有故。有是总聚。三界自体漏。即根随二类烦恼。烦恼有力漏于有。有之漏故。名为有漏也。

    言下界烦恼多等者。问有果既有三种。漏既是因。亦有三种。三种总与有果为因。即合总名有漏。何故更分三种。名字不同。答疏云。下界烦恼等。欲者贪欲。著于欲境。而生贪欲也。欲即是贪。唤作欲也。

    言从胜为名者。下界有三欲。谓睡眠等一切烦恼。因此三欲而生。如饮食及汤药等。虽遍诸味。独得一名。故云从胜为名。名欲漏也。

    言上界诸惑等者。色无色二界烦恼。既无别相。只是为因。能感有果。故名有漏也。

    言无明不以余法等者。欲漏从境为。名上二界漏从果为名。唯此无明彰自行相。迷暗为性。既无别行相。所无即明。故名无明。

    言此漏非一者。疏主解经中诸字也。

    言以第四句释第二句者。配句也。

    言得真自在等者。引经也。此乃以下起上。隔越而单起也。将得真自在句。释诸漏已尽。问因何故名诸漏已尽。答由得真自在故。所以诸漏已尽。第三果人未得诸漏尽。只缘未得。得真自在也。

    言由证真得无为等者。疏主解也。真自在之言。唯约灭理说。不约心也。真无为简假无为。外道凡夫六行伏惑。得择灭。此是假无为。假自在。只如郁子坐。得非想定。得世五通。游入王宫。生贪欲心。却失神通。后着门出。失假无为。即退也。罗汉无漏智断烦恼。得名真自在。不已也。问初二果人。见道修道。亦证无为理。何不名真自在。答初二果人未离欲界生故。非真自在。问第三果人已离欲界。何不名真自在。答第三果人烦恼未尽。未得涅槃。非真自在。罗汉得者。以真对假论。独得称自在。问小乘无间道断惑。解脱道证理。断惑于先。证理在后。即合将第二句释第四句。何故却将第四句释第二句。答明暗两法若别时。先将第二释第四。明暗两法既同时。何妨第四释第二。证理断惑若先后。将第二释第四。证理断惑既同时。何妨第四释第二。

    言以第二第三句释第四句者。以第二第三句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释第四句得真自在。以上起下。邻近释也。问前来将得真自在句。解诸漏已尽。是现行无。何不此间将得真自在解无复烦恼种子灭。答则不决定有。是烦恼种子灭。则不因得真自在。如初果自在。如初果圣人入见道断分别烦恼。种子现皆尽。不得他真自在。所以双将第二句诸漏已尽第三句无复烦恼。解第四句得真自在。

    言尽诸漏尽等者。当曰疏主造疏时。论本上有尽字。与无复烦恼一处说。所以疏主自解云。尽者是诸漏已尽也。无烦恼者。无复烦恼。疏主所以将第二第三句释第四句。问因何得真自在。答由烦恼种子现行总尽故。得真自在也。

    言亦有本云等者。有论本云。以无复烦恼故。无尽字。若无尽字。空将第三句。释第四句得真自在也。

    言又以第五第六等者。以第五句善得心解脱第六句善得慧解脱故。得真自在。此以下起上。邻次复起。

    言定障等者。问何名定障。答据实。诸染行心心所法能障定者。皆名定障。领下劣境。生贪爱味故。更不进修。正是定障。问定障一种。障中何障所收。答所知障也。问二乘又生空理观不断。所知如何言离定障。答生空理观断。即不得生空事观。许伏下所知。安国云。伏定障。得非择灭也。凡夫不断烦恼。凡夫伏烦恼。二乘不断所知。许二乘人伏一分所知。问既离定障。合是定解脱。何名心解脱。答三解。一定是心所。定得解脱。以所从王。名心解脱。二定能合心。专注一境。定得心名。三者。三学之中。定学名心学也。

    言离性障等者。摄云。烦恼障烦恼体性。能障善法性。即是障名性障(持业)。路云。性是真如理名性。烦恼是性之障(依主)。

    言又离无明等者。二解。一由前解中。伏所知障。不得真自在。缘事观中伏。二由有此病。所以作后解。依烦恼障解也。且如无明贪嗔烦恼。有二个功能。一能障慧。二能缚心王。由慧起来。断却烦恼体性慧。得解脱之名。

    言彼相应心等者。相应有二义。一与烦恼相应心。二与慧相应心。二解中取与慧相应心为正。即是同时慧上得解脱。与相应之心。亦解脱也。此二解离烦恼障也。

    言由离此二证等者。结归经文。问由离此意。为复是定障性障耶。为复是后解中心解脱。慧解脱指何法。答且作初段定障性障结也。若尔则与下结文相违也。结文云。由离此二证。获无为。得真自在者。若尔伏定障。如何得真自在。真自在即无为也。答缘有此妨。所以作第二解。第二解此为正。离烦恼障。得心解脱慧解脱故。

    言以第二句释第三句者。以第二诸漏已尽句。起第三无复烦恼。此以上起下。问何将第二句。起第三句。答由先诸漏已尽。现行无始有。无复烦恼种子灭。所以将第二句起第三句。问因何得无复烦恼无耶。答得诸漏已尽故。即得无复烦恼也。现行无故种子无。能熏断故。所熏亦灭也。以彼前来烦恼现行。名诸漏已尽也。

    言以远离能见等者。此门之中。故烦恼现行。名能见。只此能见所见。亦是烦恼。烦恼现行。现行无时。便是诸漏已巳尽也。能见所见诸漏现行既无。便是无复烦恼种子灭故。将第二句释第三句也。今此间解能见所见。与诸处别。此能见所见。俱是烦恼。问何名能见。答心王与彼贪嗔痴等烦恼相应。缘于前境。故名能见。问何名相应缚。答由贪嗔痴等烦恼与心王相应。心王不得自在。故名能见者相应缚。问何名所见。答中间相分名所见。境强心劣。令能缘心不得解脱。相分缚见分。所缘缚能缘。故云。所见者所缘缚。将二缚为现行。由现行无故。种子亦灭。能熏现行。既无所熏。种子不有。如焰烧炷。焰若灭。炷亦无。

    言以离现行诸等者。结归经句现行烦恼。若无种子自然不生。名无复烦恼也。

    言或复单释等者。唯将无复烦恼一句独单释。以前来唤烦恼种子。作烦恼者。但是约别行相说。据其通相种子现行。皆名烦恼也。能见者执我心。此是我见现行。是有体法。又云。能见者。执我心能缘见分也。所见者。即是中间相分。即是所见所执我相。是无体法也。上标释。是单释无复烦恼一句。作现行解。能见所见尽是无复烦恼现行也。

    言前诸漏是等者。问前来云诸漏已尽。是烦恼现行。今单释无复烦恼。又是现行。二种何别。答疏云。前诸漏已尽等。前解诸漏已尽。是一百二十八烦恼总现行。此间单释是一百二十八烦恼中。别现行。现行即是能见所见也。又前诸漏已尽。是十烦恼总现行。此间单释是十烦恼中别无我见现行。我见无故。余九种子亦无。便是现行无故。种子无。当句中道理恰足。故不将第二句释第三句也。言别无我现行即是能见所见。问何故空将我见现行。解无复烦恼。答疏言我见为本。诸漏生故。我见若灭。诸惑不生也。故论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也。前义中种子能生现行。现行无故。种子无。此间单释中。我见现行为本。能生一切烦恼。亦是我见无故。诸惑无。故有此相似功能。前唤我现行作无复烦恼。故单释也。

    言以第五第六句释第七句者。此以上起下。邻次复起。第五句善得四解脱。第六句善得慧解脱。释第七句经。经云如调慧马。论云心善调伏。疏主解故如良马其性调顺。

    言以善得心慧解脱等者。论解心慧两法。两法总解脱。合心慧也。心解脱离定障。慧解脱离性障。问何不云定解脱。云心解脱耶。答有二义。一心是心王。定是心所。将劣就胜。从心立名。二离障得定。定能令心专注一境。定得心名也。

    言慧解脱者。问若论慧解脱无为。向上离烦恼。名解脱。如何说慧。答由烦恼覆真如故。慧求证不得。先由慧断却烦恼。证彼真如。慧亦得解脱也。

    言故如良马等者。即取所调伏之马。即马比之君子。上善若水。逐器方圆。权之则止。决之则流。此之良马可左可右。善随人心。罗汉烦恼既尽。其心调顺。早是良马。况更经调来。

    言以第九十两句等者。第九句已作所作。第十句已办所办。起第八句。经云亦如大龙。此以下起上也。

    言亦如大龙者标所起句也。

    言行诸恶道如平坦等者。论标三句。叹龙德。龙则行于险恶道中。如平坦路。履险若夷。罗汉具此灭道智圆。苦集二谛生死因果皆已尽故。三途险道。三界生死因果。拘碍不得。如龙行于恶道。无所拘碍也。

    言应行者。已行即是论解。能起经句也。

    言故新经云者。已作所作。即是道谛智也。已办所办。灭谛智也。

    言故如大龙者。结上论文也。

    言由已作道谛等者。疏主解也。即经云。已作所作已办所办也。

    言如龙威德虽行等者。疏主解论。叹龙德也。虽行生死等者。苦谛也。如怛路等者。集谛也。上四句解前论中行诸恶三句。标文也。

    言不为生死而作留难等者。解前论中应行者已行下二句。释名也。不为生死作留难者。不同凡夫渺渺。三途水悠悠。五道开云飞。由不过凡众。若为还三果四向。尚不免人天受生何咒凡夫无学人绝斯过也。

    言灭道满故者。都结也。

    言论单释第九等者。问前来第八句。经云亦如大龙。此间第九句中。言人中大龙。即是第八句释第九句。何成单释。答前句之中。直从阿罗汉人身上功德。名为大龙。所以论主叹龙德。此间单释。第九句但是举喻。将龙喻罗汉身上功德。不是将第八句释第九句。问前来第九第十句释第八句时。第九中经文。只言所作已作。更无人中大龙。如今单释。何故则有。答经家本句即无。论家即有。但是功德不思议。引喻也。问何名烦恼怨敌。答烦恼能却无生慧命。如怨也。

    言单释第十句者。经云所作已办者。已作所办之事也。

    言更不复生如相应等者。论主解也。生死永断。故名不复生。如相应者。安国云。如谓真如。相应谓正智与真如相应之智。已成办故。摄有二解。一云。如者指斥之词。能证灭谛诸心心所。名曰相应之事已成办得故。二者举喻。如者称顺之词。真如妙理。前三果人。名未称顺。从三生六十劫来。未曾得。今日始得。更不复生。断苦谛苦。所作已办。断集谛。如世间相应事。以成办故。

    言以第九第十句释第十一句等者。以第九以作所作。第十以办所办二句。释第十一句。弃诸重担。此以上起下也。

    言后生重担者。论重解。由灭道谛满等者。疏主解也。即是经云。已作所作道谛智。已办所办灭谛智满。便舍后身生死诸法。名弃诸重担。担者押溺有情。即生死因果。问早晚得离。答初果之人。更有七生身。直至无学。方不受后有。名弃重担。通取五蕰。为重担体也。

    言以十一句释第十二句者。以第十一句弃诸重担。起十二句逮得己利。

    言即以涅槃为己利者。疏主解也。己者身也。利者涅槃。为己身之利。无为法性。体通恒沙。利周一切人皆可证。今罗汉一分。故言己利也。问与前所作已办俱是涅槃。二句何别。答虽俱涅槃。义有别。逮得己利。约能离重担边说。所作已办。约所证灭处说也。

    言以第十二句释十三句者。以第十二句逮得己利。释第十三句尽诸有结也。

    言尽诸有结等者。论主解也。有者。三者之身。是果。即是苦谛。结者因义。即集谛。能和合。于苦名结。亦是缚义。结缚众生。故名为结。问结缚众生。皆是先业。何不说业。说烦恼名结耶。答苦果本非是苦。为从善恶业所生。即合唤业为苦缘。业力无不能自生。由彼烦恼。与业为缘。故偏说烦恼名结也。

    言能和合苦者。无明贪等。与业和合。能招当苦三有之果。

    言谓爱结等者。一者爱结。三界苦果。不过贪爱。故名爱结。欲界四谛修道五部下各一。计五个。色无色界各五。成十五个爱结。二者恚结。非爱有情及非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欲界四及修道有五。三者慢结。谓即七慢。由此慢结。系缚有情。广行不善。通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四者无明结。谓三界无明。于苦集法。不能了广行善所系缚故。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五者疑结。谓于谛理妄生疑惑。不修五行。五部之中。疑唯见断。三界四谛下三四成十二个。六者见结。即身边见邪见。见结所系。故不能出离。妄执推求。谤佛法僧。无有解脱。身边二见。唯苦谛。三界苦谛合成有六也。邪见通四谛。三界合成十二。帖前三界身边二见有六。计成十八也。七者取结。谓戒取见取也。虚妄执不修正行。与共相应戒取。唯在苦谛道谛也。每谛各一。三界成六个见取。又四谛各一。三界四谛成十二。又帖戒取六个。成十八也。八嫉结九悭结二种。问何独此二别分为二结。答一者悭结。能令在家之人。悭惜自财。为贪因。嫉结能令出家之人。嫉他名誉。为贱因。故偏立为结也。

    言由九种者。结也。

    言第八二句释第十四句者。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第十四句正智解脱也。

    言以诸漏尽正智解脱者。问因何得正智解脱。答由诸漏已尽。所以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真理。离障义边。名为解脱。此二有为无为别也。

    言单释第十五句云等者。问因何得至心自在智。答过见修道智故。所以得心自在智。此智出于初果见道智。出于二三果修道智。名出过见修道等。

    言住见修道等者。疏主解也。初果住见道。有三界九品修惑。二果位修道。有欲界三品修惑。三果住修道。有上界修惑。上惑断之未尽。不名自在。今此罗汉断三界惑尽。至此见修尽故。名自在也。问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与得真自在何别。答有为无为别。得真自在。唯约所证真无为说。若至心自在。唯是能证正智也。前依所证理。此就所得之果。

    言由成上诸句至等者。疏主添也。诸句者。前十四句也。问由成上诸句。还是将前十四句。释第十五句。何成当句自释耶。答不是将十四句释十五句一句。但是说第十五句殊胜也。先由成却前十四句功德。方得第十五句。若不具前十四句。第十五句亦不成也。

    言以第十四句释第十六句者。将第十四句善得正智心解脱句。释第十六句第一究竟也。

    言第一究竟等者。究竟者。对未究竟。问何名第一究竟。答第一者。对前见道修道。名为第一。前来十四句。本经句中。只言正智解脱。本论中加心字。即言正智心解脱。疏中便两度解脱别。前将第二句释第十四。第十四本经中。只言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真如理。真理离障。名解脱。此间将第十四释第十六。第十四句中。心字亦别。义亦别也。心即是定。定亦得解。即是俱解脱罗汉也。此有四句料简。一果满定未满。慧解脱罗汉。二定满果不满。第三果人得灭尽定。不妨四禅八定总名定满。未成无学。名果则不满。三者定慧俱满。是俱解脱阿罗汉。四定慧俱不满(易解)。此定慧两法俱满。便显第十六句功德。是俱解脱。广慧声闻德也。便显是离定障。起得神通。及无诤三昧诸功德。亦显是至第一究竟处。前五位罗汉却退。未是究竟到也。阿罗汉人教理行果。是到彼岸。前三果未得也。问何名无诤三昧。答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九十八使。并十缠。二蕴诤。所谓生死也。三斗诤。谓诸众生互相凌辱。言诸相违。无前三诤。名无诤也。阿罗汉人依第四禅定。观一切众生诤从嗔生。所以先作里巷观。直见何身起。观欢喜心。则现欢喜之身。方便令众生不起烦恼。名无诤三昧。诸功德。即五根五力等也。

    言成到彼岸等者。经云。第一究竟。论家云到岸也。

    言唯上论文唯有三等者。将论料简第一位也。谓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初句皆是阿罗汉。以第四得真自在。释第二诸漏已尽。以第九第十句已作所作已办所办。释第八句亦如大龙。此中约所起有三句。若约能起句。有四句也。且以上句为所起。下句为能起。问所起目何名起。答是所起故名起。当体是上。上即是起。名上起。持业释。此类非一。名上上起。若能起名起。四句是能起。下句为能起。问下句因何名起。答能故起名起。问何名上。答上字属他上句。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家之起。故名上起。或能起上。故名上起。或起之上。故名上起。此类非一。名上上起。依主释也。

    言准论有七句以上等者。此以上起下。第二位也。谓第二诸漏已尽。解第三无复烦恼。以第五句心善解脱第六句慧善解脱。起第七句如调慧马。以第九句已作所作。第十句已办所办。起第十一句弃诸重担。以第十一句弃诸重担。起第十二句逮得己利。以第十二句逮得己利。起得第十三句尽诸有结。以第二句诸漏尽。起第十四句正智解脱。以第十四句正智解脱。起第十六句第一究竟。

    言此以能起名起等者。上为能起。此以上起下。能起故名起。当体又是上句。上即是起。名上起。持业释。若下句名起。是所起故。名起。问何故名上。答上字属他句。他句又是能起。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之起。故名上起。依主释。或起之上。故名上起。

    言此类非一等者。即指前来上下有七句名。此类非一。约所起句有七。若约能起句。即有九句也。

    言准论唯有三等者。第三位也。谓第九句应作者作。第十句已办所办。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此之三句。唯是单释。

    言或第三句亦是等者。第三句无复烦恼。能见执我心。所见者。所执我相。故亦是单释。

    言有二句不释等者。第四位也。即是第五句心善解脱。第六句慧善解脱。此二句论家不将诸句来解。名二不释。

    言有一句上释下等者。第五位也。即是第四句得真自在。即是向上第三句来释。亦曾将向下第五六句来释(五位讫)。

    言总说颂曰者。牟意。说有三有七者。并约所释之句。不约能释之句也。若兼释义。即杂乱也。

    言上释下有七者。亦是取所释句。

    言二不释者。即第五第六句也。

    言一通于上下者。通被四句释。通被下句释。谓第四得真自在句也。问三句七句通上可得。名上上起。三单二不释。应非上上起。答从多分说。二云。曾将此单句。释他余句若释着上句。上即起名上起。若释着下句。上之起故。名上起也。又第十五句亦是单释。以少多名上起。若疏主解云。由成上诸句。至无学道。即似将已上诸句来释。若依此道理。上之故名上起也。

    言今依此经文等者。略相配属也。天亲造论。解西方梵本经。经中总有十六句。就十六句中。秦经只有六句。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已上六句。秦经也。第六句心得自在。便是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也。或可秦本经心得自在。是梵本经中第四句得真自在。由证真无为。名漏尽自在故。

    言以下释等者。下释上有一句。上释下有二句。如疏易知也。

    言自余阙故等者。初二句阙。他句来释。后一句心得自在。若是第十五句。即是单释句。此上三句尽是阙他来释。皆依自作行相解也。

    言漏如前释唯取现行等者。问事须种现总尽。方名阿罗汉。何故空就现行说耶。

    言此诸漏已尽者。疏第一答。以彼罗汉不受后有。至由烦恼现行。不说种子。故名此诸漏已尽。名阿罗汉者也。

    言即是应已永害等者。疏第二答。以彼唯识论中三义解。罗汉中永害烦恼贼。是现行不说种子也。

    言故入十地等者。疏第三答。顺彼八地已去菩萨。得名罗汉。三乘无学不退菩萨。总名罗汉。就不退菩萨中有三。一云。二乘无学渐悟菩萨。更不退起烦恼。回心向大。得名不退菩萨。二云。八地已上菩萨。俱生烦恼现行。永不起故。名不退菩萨。得名罗汉。三云。顿悟菩萨入初地时。分别惑业尽。虽有俱生。不为过失。亦得名为不退菩萨。永害烦恼贼故。名为罗汉。此证现行漏尽得罗汉名。唯识三解。初能变伏断位。次门中阿罗汉者。摄三乘无学果位。引决择分。云诸阿罗汉。独觉如来。不成就阿赖耶名故。后以四句分别。一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三乘无学不退菩萨。不入无心位。二有成就赖耶非转。七地已前二乘有学一切异生入无心位。三有俱成就。第二句不入无心位。四俱不成就。即第二句入无心位。意取初句。然此三师皆言阿罗汉中。论取第二师。今取第一者。显是直往法华会中。若是渐悟。多是受变易。厌或心多故。三乘罗汉并舍赖耶。得异熟名。故论云。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于种现俱尽。得阿罗汉名。佛是大罗汉。舍异熟。受无垢净识名。舍赖耶。受异熟名。二乘亦乘受异熟一。问今阿罗汉种现俱尽。可名罗汉。八地菩萨留或。至或尽。证佛一切智。既余种在。何得亦名罗汉。答虽种未亡。现行尽处边。亦得名为罗汉。上来以下句起上句。诸漏已尽。起阿罗汉。

    言无复烦恼者。以上释下。诸漏已尽。起无复烦恼者。释也。

    言烦恼种子得烦恼名者。疏主初解。唯约种子解烦恼。收义不尽也。

    言此可由彼双离等者。缘前初解收义未尽。所以第二解唯依烦恼现行。解无复烦恼。所缘者。即是相分也。相应者。相应缚。能缘见分与烦恼相应。名相应缚。此之二缚。俱是烦恼现行。烦恼现行无故。种子无。故名无复烦恼。问既第二解无复烦恼。总作现行解。与前诸漏已尽现行何别。答疏主第二解。同前句数中。将无复烦恼一句。作单解。前诸漏已尽。是一百二十八烦恼。总是现行。今此单释无复烦恼。是十烦恼中我见现行。总漏既尽。别执亦已。我见现行若在。余九惑种子。依我见生。我见若无。余九惑种随断也。故名无复烦恼。无复重生。重生有二。一不复重生现行。现行是能熏。二不复重生种子。种子是所熏。种子刹那自生灭。故六义说种子。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常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引自果。意言偏言种子断者。种能生现熏种成。但有法尔种子也。无法尔现行。故偏言种子也。即种子是能生。现行为所生。问既此问是单释引惑总漏尽。是何意。答意将总烦恼现行。显别执亦亡。不是将漏尽句解。此间单释疏主暗将彼处能见所见来解此处复烦恼也。上句诸漏已尽解。下句无复烦恼。

    言由断生死等者。逮得己利。释尽诸有结。此以第四句起第五句。上句起下句。名上上起。柙溺有情名担故。能得涅槃己利。所以能尽诸有结。问阿罗汉因何逮得己利。答只缘弃诸重担。所以证得涅槃为己利也。

    言即由逮得有余者。解尽诸有结。问因何阿罗汉能尽诸有结。答只缘证得涅槃为己身之利。所以能尽诸有结。结谓三有之因。九结烦恼也。

    言由以漏尽等者。解心得自在。若什公将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来。翻作秦经心得自在。即论主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是单释句。即是善过见道修道智故。所以心得自在。若什公将十六句中第四得真自在。为此秦经心得自在来。即得真自在。是重释句。即同前来。将第五六句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起得真自在句。亦将第三句来释也。

    言离性事障者。问何名得真自在。答由离性事障。证真无为。名真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此解经中第六句。即当论中第四句。离性障即慧解脱。事障即心解脱二障既除。八解脱满。名心得自在。问何名性事障。答性即烦恼。灭此烦恼。离性障事。即定障。由定为本。能起神通。神通之事。而得自在。名离事障。

    言文既阙少者。指余文。疏主同论家。却将心得自在。作第四句解。不晚分疏。云文既阙少等。即此经中第六句。若依论次第。是十五句。今疏主进退其事。此取第四句之所以。故言不可一一依论次第也。文阙少故。论家第四是得真自在。秦经第四是逮得己利。故名阙少不次也。论有十六句。此间秦经六句。又不依次也。

    言谓皆是阿罗汉者。初句是下十五句为所依。由此诸句。方得有故。总无别总。揽别成总。别无别。开总成别。阿罗汉一句。总名应义。一个应义中含十五义。若向一处着。总成阿罗汉一个应义。若开别着。便是十五门功德。离别之外亦无总。离总之外亦无别也。

    法华玄赞抄卷第八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