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法华经玄赞决择记最新章节!

bsp;疏彼增上生故作是说者。摄云。谈实菩萨不说法闻者。为其菩萨为说。约此故其。增上生也。

    疏譬女天等者。摄云。女人于天或鬼神处求乞论咒。此人梦中虽无耳说。于意识上。论咒显现。故知梦人意识。不能分别鬼神所说论咒。所见论咒。明自心现。

    疏故经亦言(至)一字者。摄云。按大般若。佛告善现等云。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言说等。皆远离故。由此于中。说者听者。皆不可得。又新华严颂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甚自心。谓说如是法。

    疏如母啮指子生唤解者。依汝南先贤曰。蔡顺。字仲君。平兴人。少丧父。母养有甘口之物。不敢先尝。至婚家饮须?。顺恐中毒及尝?。母病?出脓。以口吮。遭饥人民相食。顺取椹。赤黑异器。为贼所得。欲煞之。见椹异。因问之。顺曰。黑者遗母。贼遣不煞。顺出取薪。有客来急欲见。无人可报。母啮其指。顺即心动。弃薪走归。所居井桔[棉-巾+幸]柱。岁久欲擗。在母上。于是忧愁不敢动摇。母终。棺枢在堂。而舍傍人失火。草屋相连。火将至。顺伏母棺号哭。火越屋烧东家。顺母生畏无暴雷电。顺走达家。曰顺在此。母亡三年。妻不见其面矣。又搜神记曰。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思之。自啮其指。孔子闻之曰。祭之诚也。精感万里。故刘向曰。父母之于子。子之于父母也。异体而同气。若树木之有心。草莽之有华实也。神出乎中。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得言哉。摄云。问若实不说。如何说云。我所说法。如手中叶等。各为增上缘。令他得益。如手中叶等。名为说也。

    疏谓余相续(至)缘故者。摄云。即说法者。是听法者。余相续即身自心之所说之法。种种不同。名为差别。令余了别。翻准应悉。问若佛实说。经何复云。不说一字。答诸佛法同。离于诸佛所说法外。无法可说。名不说也。或云。一切诸法。皆如为性。真如离言。名不说法。又无如外法可说。故总名不说。又云。如眼等法。性自本有。不由说已而方有故。故云不说。

    疏如末尼天鼓无思而作故者。此喻如来无思而说。此但喻说家。且末尼无思雨宝。众生实得受用。如来无思而说。阿难实得听闻。

    疏此中二解(至)解释者。摄云。不说法家会说文。说法之家会不说文。

    疏说此如是我闻者。下总释经文。皆离增减异分过失者。谓如此说。而作彼解。谓如彼说。而作此释。皆异本分增减过也。今则不然。故云尔也。问如佛成道二十年后。何难方始出家。云何诸经皆言我闻。答佛重为说。何以得知。菩萨处胎经。具广分别佛所历问。所说不闻令闻者。何言不闻。佛次第为说。阿难得佛觉三昧。悉能受持。闻既佛重说。何故智度论云。阿难将升高座。说经之时。向佛涅槃方。而说偈言。佛初转法轮。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闻。昔于波罗奈。为五比丘众。转四谛法轮。答然智论文。随转理门。作如是说。又佛初在。为彼五人说。后更重为阿难再说。云展转闻。亦无失。若尔。何故入大乘论云。阿难持法不尽。明二十年前法皆不持。又引中阿含说。释提桓因语郁多罗言。尊者戒得他心。观阎浮提一切众生。无有尽能受持佛法。唯除尊者。余不能了。以是因缘。当知阿难非悉能持。又首楞严经中。佛为净月藏天子说。阿难所持少不足言。不受持者。乃有无量。乃至广云。复满十方微尘世界。皆如阿难。不能尽持。亦复如是。答据佛未加未重为说。故作是言。又解首楞严经。据所悟未说之法。云不能总持。如是言未说。如林中叶等。又若此处所说之法。阿难能持。于余十方清净土说。阿难不持。又云。本愿力故。过去于长者供养诵经沙弥。今得总持。龙树赞云。面如净满月。眼如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长者缘如下说。又准报恩经。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又依观佛三昧海经第五。阿难见佛闻法。说菩萨行。即忆过去九十亿佛所说经藏。此经下云。自闻授记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诸佛法藏。通达无碍等。而说偈言。世尊甚希有等。问有无量大菩萨。何故唯付阿难持法。答诸菩萨等。各各匆务。庄严眷属。调伏自身。不能宣通。阿难写瓶有寄。所以传灯是属。又复阿难常随如来。人天所识。传必生信。诸菩萨等。形异处疏。非众皆识。或容不信。问诸经皆云如是我闻。何故温室经云。阿难曰。吾从佛闻。药师云闻如是等。答随方置言。其义无别。如是阿难。升座说经已。大众谨言无常力大。无常力大。如是等法。我于佛所。亲自听闻。今者乃言我闻如是。又闻中云。我闻者。将欲传之于未闻。若有闻而不传。便是徒设。不在能说。贵在能传。可谓道贵兼忘者也。废我从闻。闻从佛来。明出非己心。故经传历世。妙轨不辍也。

    疏此有二义者。下明时中。初标释。后简通。梵云三摩耶。此云时也。然佛说众经。前后多时。今者正指说此部时。于一时中。在其处说。如真云。我于一时。在迦尸国。我于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等。

    疏一法王(至)无别故者。摄云。问说听究竟。共相会遇。义旨无殊。何故分二。答初约说听所为事毕。虽多刹那。总名一时。后依说听感应时。同名一时。问设不就彼说听究竟。而言一时。复有何过。答如初说字。次谈于名。后方言句。乃至部等。时皆有异。云何一。故知依彼事毕称一。故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字名等。听说时异。云何言一。

    疏一道理时者。问道理与唯识。二时何别。答道理时者。谓观境有酬前引后。三世行相。道理也。唯识时者。但取识上所变境现起三时之相。有酬引等。故有别也。

    疏如梦所见(至)都无实境者。摄云。无性摄论所引颂云。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问说听一念生已即灭。如何识上聚集解生。答虽唯一念。然前之闻者。熏习成种。后识心上。连带解生。是故文义聚集显现。

    疏唯意所缘(至)所摄者。今此时者。唯是第六意识所缘。非余眼等五识所得。故言唯意所缘。是不相应。假实有殊。依多法立。故行蕰收。非余蕰摄。处界准知。若独缘时。不兼彼所依法。所变相分。与是同种。独彰境收。若兼实缘。相质同种。然今此时。于百法内。属不相应所摄。

    疏此之一时(至)总名一时者。下简通中。初简。后通。初中。先总。后别。此总也。意云。此云一时。不得定约刹那等立。但取听者感佛为说。事绪终讫。总名一时。

    疏不定约刹那(至)非刹那者。下别也。然有四别。如文可知。意云。今此一时。不得定约刹那而立。由根性或钝。说者时长。于一刹那。犹尚未悟。故曰也。

    疏亦不定约四时(至)不遍故者。不得定约四六时等中之一时也。有人云。四时者。春夏等四也。六时者。昼夜各三。即今六时礼佛是也。八时者。西方立三际。热雨寒。一际四月。三四成十二。一际之内。有四黑月四白月。即为八时。此土立春秋等四时。一时合三月。与西方不同。亦可昼夜八时也。十二时者。多是平旦寅等。十二时也。恒二天下同起用故者。俱舍颂。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释云。北方半。东方正没。此州日中。西州日出。如是展转。次第可知。问如日此方正中。东西两边。俱有光明。何得言恒二天下起用。答东边正没。西边正生之时。州增故唯言二。

    疏然诸经中(至)四十年等者。此通中。先会通。后问答。会通中。初按文难。后正通释。此按文难也。若言不得约相续四时六时。及成道后时节而说者。何故。经中即有如是等义。摄云。问颇有唯说刹那时耶。答有。华严等云。何以一音。即其事也。问疏何不言。答示方隅尔。或一音言。而含多义。谓一刹那。或一无法并名一音。故疏不言。

    疏虽有是说(至)总说一时者。通释也。意云。经中虽有相经等时。仍非总说法时。故今一时。但是总时。

    疏问处中(至)总言一时者。问答也。摄云。所变之土。不过二种。故可定知。众生根性。万品不同。故难准也。又长甘三藏解有三种。一分收流转时。二不思议变易时。上二种生死。三假名时。假名时有三。一迦罗时。二三摩耶时。三世流布时。迦罗时者。此云别相时。如制戒律。大戒时闻。小戒时不闻。出家时闻。在家时不闻。国王得闻。余人不得。三摩耶时者。此云破邪见时。谓五部阿含。九分达磨。不简白黑。一切得闻。世流布者。即是世人语法。如言一时在恒河岸等。今依破邪见及世流布时。名一时。若依真谛。时有十义。一佛出世时。如轮王出世。七宝一时可得。法王出世。法宝一时可闻。二说正法时。佛说正法。狂聋众生。得惶悟时。三听正法时。四思正法时。所谓思根简伪取真。五修正法时。六持正法时。七下善种时。所发菩提心。八成熟善根时。谓闻如是修行。离诸放逸。九解脱善根时。所谓闻法思法修法。具此三缘。十心平等时。心若高下。听法不入。若能拔沉柳浮。念智平等。方便闻正法。名心平等时。具此十义。故名一时。

    疏梵云佛陀者。下教主中。初广释义。后略判文。今显主尊下。是就前料简。思准可知。下并如斯。不复委曲。

    疏觉有三义者。未满故者。摄云。又按般若第三百六十五。总有八释。今举后三义。即三觉。一于三世法及无为法一切种相无漏智转。二如实闻觉一切有情。令离颠倒恶业众苦。三能如实觉一切法相。所谓无相。故名佛陀。如次配疏三觉无失。华严经第六偈云。于实知真实。非实知非实。善解真实际。故号为正觉。此略不举觉他义也。

    疏佛地论(至)名为佛者。一切智者。根本智。一切种智者。后得智。能自开觉。是自利智。亦能开觉一切有情。是利他智。如睡梦。无分别智。如莲华开。有分别智。又云。此总标本后二智也。一切智一切种智者。总也。能自开觉。如睡梦觉。别明根本也。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莲华开者。后得智也。次疏释二智中。皆具牒。此根本言空理。真无分别。对后得有。事俗后得也。

    疏一切智者(至)师所知障得者。此一切智一切种下。各有二句。总为三对。明本后智。初对自体得名。其次二利得名。第三从喻得名。如文。睡梦智者。谓于梦中。见种种境相。若至寤时。了诸相非实。此如本智。证理之时。唯自了知诸境如幻。余人不知。未证理时。如梦中也。如莲华开者。谓后得智如莲华开敷。观者见于台实华叶等异。其后得智亦尔。为诸有情。说种种法。令他知也。如所有色者。摄云。一切真俗诸法自性。名如所有。如所有者。指斥言也。此诸法性。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如所有。总相而言。师烦恼障得者。谓一切智中。有二种差别。而言之属烦恼障得。下一切种智。准而知之。尽所有也者。摄云。一切真俗所有诸法。差别之义。名尽所有。尽所有者。指斥言也。此差别法。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尽所有。又问如唯识云。由属儥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师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何故。其属烦恼。得根本智。答彼论初云。约别障说。若论通义。二障俱能障于菩提真。又问何故后得偏属所知。本智别属烦恼。答以根本智唯属理。成言属烦恼得。若后得智能属事。或云属所得。且据一边。理实俱通。属二得也。

    疏准诸经(至)佛名者。摄云。案佛地论云。佛具十德。何故佛教传法者。一切经首。唯置薄伽梵名。谓此一名。世咸尊重。故诸外道。皆称本师。名薄伽梵。又此一名。总摄众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是此名。然具六义。六义如下自引。依真实。诸佛有十义。一觉胜天鼓。天鼓有四德。一能觉悟。诸天贼来言来。贼去言去。佛即不尔。能令众生觉三烦恼。若生知生。若灭知灭。二天鼓能护天众。能破修罗。佛即不尔。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即不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心。佛即不尔。能令众生生出世心。二不由他悟。无师知觉一切法故。三属二无知。一烦恼障无知。二所知障无知。四已过眠梦。凡夫眠而不梦。唯烦恼。二乘亦眠亦梦。有无明及妄智故。佛不眠不梦无无眠。舍妄解故。五犹如莲华。日光照触。莲华即开。十地行成。佛智自发。六性净无染。七具三义。所谓三身。八具三德行。谓般若法身解脱。九具三宝性。所谓同体三宝。十自知令知。以智慧力。照真如境。名为自知。复以慈悲力。说十二部经。令他知也。若无性摄论。亦具十义。六义如佛地。更加破四魔。依三摩地。能破烦恼魔。依精进慧力。能破蕰魔。依诸神足。能破死魔。依慈等持。能破天魔。若依真经。名为婆伽婆。婆伽云破。婆名烦恼。能破烦恼。名婆伽。

    疏应化非真(至)法身也者。摄云。问按天亲论。但云应化非佛非说。不言法身而能说法。引斯为证。恐乖论旨。答引彼意。证应化非真。非真说法。不以彼文证法佛说。若示引之。而何所益。答即说应化非佛非说。故知法佛可名真佛。故彼论云。非非法者。真如无我。相实有故。一切圣人。依真如法。清净得名。故知法佛名为真佛。佛既名真。合名真说。故疏引彼称赞大乘。而以为证。

    疏十八圆满者。佛地论云。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是第一显色圆满。无量方所。妙饰间烈。第二形色圆满。周圆无际。其量难测。第三分量。超过三界所行之处。非三界爱之所行故。非诸系业异熟果故。第四方所。胜出世间善根所起。第五思。最极自在。净识为相。第六果。如来所都。第七主。诸大菩萨众所云集。第八辅翼。无量天龙人非人等。常所翼从。第九眷属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大乘法味喜乐为命。第十住持。作诸众生一切义利。即度四摄等。第十一事业。灭诸烦恼灾横尘垢。第十二摄益。远离众魔。第十三无畏。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谓过一切菩萨庄严。第十四住处。大念慧行。以为游路。谓思慧名念。闻慧名大慧。修慧名大行。第十五衢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乘定慧及游三慧。路往所趣园。第十六乘御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第十七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人。红莲华之中最胜。名大宝华王净土。依此长时相续。无有间断。第十八依持。以为颂曰。显形量所因。果主翼眷属。持事摄畏处。路乘及门依。

    疏由此劬师罗(至)无尽者。此判佛身应物而现。非定一也。劬师罗者。摄云。按经音义。此云妙音。然新译云。具史罗。此人身长三尺。尝闻世尊身丈六。不生信心云。佛既长大。我身若此。如何得度。佛知根熟。至彼化之。现身三尺。长者至门首。还见世尊身长三尺。遂发胜心。欣求出离等。五百婆罗门者。裸形涂灰。亦名离系外道。见佛不舍衣服。不生信心。谓是贪著名利。非修道者。于后世尊知根熟可化之。遂现涂灰不着衣服。婆罗门见已。而生信心。今此世尊。与我无别。遂于佛所。而得度脱。无边菩萨者。此无边身菩萨。闻佛身长丈六。遂观佛顶相。乃至尽于上界。亦不能得见。又智度论说。如佛初转法轮时。应时菩萨从他方来。欲量佛身。上过虚空无量佛刹。上华至世界。见佛身如故。即说偈言。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尔。设欲量佛身。虚劳不能尽。上过虚空界。无量诸佛土。见释师子身。如故而不异。佛身如金山。演出大光明。相好自庄严。犹如春华敷。住小圣之凡夫者。二乘之人。名为小圣。四善根前。及余一切凡夫三类。总名凡失。但见丈六也。摄云。又按西域传云。有婆罗门。闻释迦佛身丈六。常怀疑或。未之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恒于杖端。出过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穷实。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林竹修篠。破山满谷。因号斯处。为杖林焉。

    疏今显主尊(至)意心者。略判文也。初标佛者。以佛是能说法人。教是所说之法。为显佛既最尊。说教定胜。故初标佛。欲令众生生喜心也。又云。依智度论第二。五种能说。一佛。二圣弟子。三诸天。四神仙。五变化。今标佛说。故教定胜。令生喜心。

    疏游化居止(至)安处者。此解住字也。

    疏古人因此(至)未可也者。此引古辨非也。藏法师云。住者。今取能住为住。故住义属佛。住有二种。一者身住。二者心住。身住有四。一化处住。十方诸佛。各有国土。二异住。三世诸佛。多栖止伽蓝。三未舍寿分住。未答魔王启请。寿命无量。由答启请。则唯留八十。余皆舍之。四威仪住。谓行住坐卧。悉名为住。二就内德论住。亦有四种。一者天住。谓住布施持戒等。二梵住。谓住四无量心。三圣住。住空无相无愿三昧。四佛住。佛力等果地众德。如来具此内外八住。即是无住而住。住无所住。住名虽同下非斥也。

    疏羯尼迦树者。此无正翻。相传云。似此槐树。枝叶亦相似。然即不是槐树。但相似耳。

    疏火坑毒饭欲害佛佛处者。胜密者宗止信。外道深着邪见。诸梵志曰乔答摩国人尊敬。遂使我徒。无所恃赖。汝今可请至家饭食。门穿火坑。满中纵火。栈以朽木。覆以燥土。凡诸饭食。皆杂毒。若免火坑。当遭毒食。胜密承尔。便设毒食。城中之人。皆知胜密。于世尊所。起恶害心。咸皆劝请。愿佛勿往。世尊告曰。无得怀忧。如来之身。物莫能害。于是受请而往。足履门阃。火坑成池。清澜澄鉴。莲华弥漫。胜密见已。忧惶无措。谓其徒曰。以术色免火。尚有毒食。世尊饭食已讫。为妙法。胜密闻已。谢名归依。出西域记。

    疏灵鹫山者。真谛婆沙云。释迦本行菩萨道时。为化物故。受鹫身。养育父母。求食供养。有长者见知其因缘。每日令至家中取食。一切诸鸟。亦得供养。鹫令请鸟。报施主恩。诸错解乃偷他物。逸施主家。后王知至山。鸟为说法。王甚欢喜。又送供养。因鹫鸟住。名鹫山焉。

    疏自山麓者。谷梁传曰。林属者。守山林吏。或云即山脚足也。

    疏一谓退凡(至)同住者。摄云。凡有二义。一未得圣者。名之为凡。有经说云。王宫人等。并得初果。二谓非王宫人亲属。凡庶名凡。

    疏至迦兰陁竹园者。过去有王。出城游戏。睡此树下。毒蛇欲螫。于其树上。有迦兰陁鼠作声。王便惊觉。乃见毒蛇。欲来螫王。因鼠得免。乃封此树。为迦兰陁。池树及林。因此名焉。如西域记。又云。过去有迦兰陁鸟。于此养育父母。野火欲来。入池湿身灭火。以救父母。以慈孝故。因此传名。

    疏??城者。??字。旦致反。

    疏罹灾者。罹字音篱。

    疏无忧者。阿育王也。即未主怨曾孙。

    疏波吒厘者。西域记云。波吒厘城者。在殑伽河南七十余里。荒芜虽久。基趾尚存。昔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华宫城建乎人寿数千岁。更名波厘子城。初有波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传以受业。结学徒等。相从游观。有一书生。俳徊怅望。间畴谓曰。夫何忧乎。曰盛色方刚。羁游履影。岁月已积。艺业无成。顾此为其。忧心弥剧。于是学徒。戏言之曰。今将为子求娉婚亲。乃假立二人。为女父母。遂各坐波吒厘树。谓女声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清好合之期。假女父攀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无辞焉。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归。怀恋而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可同归。林中猛兽。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景夕之后。异光烛野。管弦清雅。帷帐陈列。俄见老羽。?杖来慰。须有一妪。携引小女。并嫔从盈路。袨服奏乐。翁乃指少女曰。此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焉。学徒??为兽害。往而求之。乃独坐树荫。若对上客。于是告与同归。辞不从命。后因入城。拜谒亲故。说其始末。闻者惊骇。与诸友人。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宅。僮仆役驱驰往来。而彼老翁。徒客按对。陈馔奏乐。宾主礼备。诸友还城。具告远近。[莫/月]岁之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不忍离阻。适复留止。接寄飘露。其妻既闻。具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无异志。于是使役之徒。功成不日。香华旧城。迁都此邑。由彼子故。神为筑城。自尔之后。名波吒厘子城焉。

    疏古人有说(至)皆谬也者。此古叙。昔摩伽陀王。生一大子。一头两面四臂。诸国闻之。皆来庆贺。见其异相。遂谏于王。令弃山中。有罗刹女。收而养之。后问其母。我父是谁。此答言。我非汝母。王及夫人。是汝父母。具说弃由。太子便嗔。有大势力。乃取千王。囚一城内。而欲煞之。有末王。白言太子。我父母乃妻子。不敢言辞。我有和上。是辟支佛。愿放辞也。太子许之。速疾归国。见辟支佛。求受五戒。受讫即来。而就于死。太子问言。汝去憔悴。今何怡悦。王乃报言。前未受戒。恐死已后。堕于恶道。忧做憔悴。今已得戒。不堕恶道。是故怡悦。太子问言。其戒是何。小王答言。谓不杀等。太子谓受。小王为受。便即报言。汝今受戒。是我弟子。如何欲煞。如是千王。破此净戒。若从汝亦累于我。是遂放而不煞之。太子云何各欲还国。中有王言。我等不死。皆由小王。今须报恩。可立为主。我等事之。于是诸王不复归国。千王住故。名王舍城。即疏云。置千王于此者。是此后也。准诸经论。更有六缘。一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祥。即时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阎罗。还合其身。而乳养之。后大成人。能并诸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中。为王舍城。二云。摩伽陀王。先所住城。七被火烧。王问其故。有云。宜应易处。王即更求住处。后见此处。五山周币。其状如城。即就居之。以王先住。名王舍城。三云。古王婆薮。厌世出家。妄证天祠。煞生无罪。陷入地狱。王子广车嗣位。恐作大罪。不知何计。空声告曰。见希有处。应作王舍。后因獦逐鹿。见此五山。而便城焉。此上三缘。出智度论。四云。婆薮王子。初共人民造舍。即为鬼神坏三。唯留王舍。如是至七。太子言。但更造屋。悉题王舍。于是免焉。五云。轮王出世。代代相承。住此城中。因住此城。名王舍城。六云。昔有四天。共攒乳海。觅得甘露味分。于此五山。起舍守之。七日后方乃分之。是故名为王舍城。此后三缘。真谛云。出律毗婆沙。若善见论云。其城纵广三百由旬。有八亿万户。有八万聚落。故最大也。摄云。问古人所说。非无典据。如智度论。律毗婆沙。仁王等经。说各异故。何得总拨为谬说耶。答设彼等说。皆叙彼俗。不正说也。故疏不取。

    疏王都既在(至)利缁素故。此释难也。难云。山城二处。何不举一。要两双彰。故此释云。如文可见。意者。游化城中。居止在山。利益缁素。故曰也。若准摄云。山佛自化。城化王化。举自化处。显利于缁。说他化处。明益于素。

    疏论云序分成就者。下引论释。于两义中。皆先举论。次即解释。前义之中。从故城乃摩揭下。是疏释。后义之中。从俱苏摩城下。是疏释。下皆准知。

    疏或教妙(至)出二乘故者。摄云。前解山城。俱喻教理。此即别配。山同出水。城喻开敷。思之可悉。

    疏般若通贯(至)远矣者。举例释成。般若通贯五门者。谓实相等五种也。舍卫丰其四德者。一曰财宝。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以舍卫国。丰其四德。故般若经。多在此说。问般若有五。舍卫四德。四五不同。何成表意。答即四德中。含德五种。何者。一财宝。即文字般若。二多闻。是观照。三五欲。是境界。四解脱。是实相。眷属通有。且如观照。起时即有遍行别境等心所。或具四五蕴。名为眷属。然此配者。但以义类而说。无别教文。金生丽水等者。此明真在提河而说。亦有所表。文义易见。

    疏古说此经(至)居秽土者。自下会违。意云。此经上下。说处既多。何故经初。偏标王舍耆阇崛山。然将会释。先列说处。就中先列古。后叙今。此引古也。古说。此经合有四处。如疏所列。摄云。疏虽不说。准理而言。既处有四。即说有三。初二同疏。三者。属累品后。居秽土说。故成三矣。今解处三下。是叙今也。

    疏今标创会(至)化身者。此会释也。意云。今标创会。欲令三乘欣乐同故。显佛悲深等。故曰也。

    疏众成就以五门解释者。下众成中。初总分别。后从藏经明众成下。别科释。

    疏说时方人令生信故者。时谓说教之时。方谓处所。即某处等。人谓徒众。即与大比丘等。

    疏因缘之经令除法慢者。十二分教中。因缘经有三。谓请因事因犯制戒。此中意取因请故说。若不待请。而即说者。恐生慢法之心。今者欲明能语之人。故列此众。

    疏菩萨请引及果(至)利之者。摄云。此释外之难。难意云。一乘正逗声闻。鹙子可请。既不彼于菩萨。二圣何陈。故今答云。因利益故。所以请也。由赞寿量及持经等。分别等品证不同。既有斯利。菩萨故请。或云。虽为菩萨说行及果。三根因此得闻。故名因亦利之。或云。答本请一乘之境。佛说一乘。正逗彼根。菩萨请行及果。佛赞行果令答证。故言因亦利之。

    疏答凡夫(至)大乘者。谓二乘性也。种善根未得圣已前。是答凡夫。摄云。定性之人。远尘离垢。不定性者。发菩提心。

    疏凡夫(至)菩萨者。谓发菩提心。齐地前已来。是菩萨凡夫。得无生法忍。摄云。然无生忍。初地亦得。今所明者。非初地。若初地忍。即令凡夫菩萨得。既言圣者。故知余地。

    疏故为三机说斯妙法者。三机者。答菩萨及以凡夫。虽举二凡。俱是凡故。或从答凡夫及菩萨凡夫已来。此之二类。各有三品。名为三机。机不同。寻文可解。

    疏当时众集(至)众生发意者。当在会众。为引当时不在会众。今遣发心。今经中结集陈者。为欲引摄今时众生。令发意也。

    疏两实二权者。答在秽土中为实。菩萨在报土中为实。故名两实。菩萨在秽为权答在净土亦权。故言二权。

    疏此众二徒(至)差别故者。摄云。徒者徒辙。有此相对之徒辙也。二二合之。总成三对。如次可悉。或云。显序品众及一经之众。有二徒辙也。故序品十五众。合为一。多宝分身。合为一。多宝分身。合为一。后之四众。各别为一。便成六也。以此六众。如其次第。配闻法证法等六句。二二合故。名为二徒。问何因以多宝分身。合为一耶。答且如僧三人已上。方成众义。多宝侍者。唯有智积一人。以少从多。故合为一。又自余诸众。品品各别。多宝分身。同在一品。故合为一。此净法师。作此配属。疏主密意。语少含多。作斯略说。

    疏一三乘(至)求彼者。仁王经云。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问何故此经仁王。二教有异。答诸说不同。一云。秘密即有。显现即无。故智度论云。佛法二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现。转法轮。三乘人各得其果。是秘密众。然仁王有者。依秘密说。法华言无。依显现众。故不相违。又云。独觉有二种。一者本性。独出无俱。二者先是答。后成独觉。如五百仙人。一时出者。如旧婆沙三十二说。解云。经各据一人。亦不相违。有说独觉自有二种。一?角喻。独出无二。当知如佛。二者部行。多人并出。此有二种。一是缘觉性。如五百仙人。二是答种性。亦是五百仙人。故新婆沙第三十云。五百仙人者。多是答种姓。解云。既说多言。故知仁王八百万亿仙人者。多是缘觉种性。而言出无佛世者。依多分说。此依仁王疏说。下有此妨。准此而释。更不复述。

    疏三界无无色(至)亦有者。彼经云。思缘放光。照三界众生。问何故不同。答诸宗不同。萨婆多及经部等。唯有四蕴。故无能照及所照法。摩诃僧祇部。具十八界。故有所照及能照法。今依大乘中阴经说。如来至无色界。无色众生。礼拜世尊。又本业经云。如来说法会中。无色诸天。来入会中。故知无色具能所照。又仁王经云。宝华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时。无色界雨无量华。如空而下。依瑜伽。无色界中。唯有法处定所生色。解云。依瑜伽者。作如是说。如所引诸经。皆依法处色说。此亦依仁王疏叙。

    疏陀罗尼经(至)亦来者。即尊胜经。炎魔王。于夜分来。或余经陀罗尼。更别有来。

    疏后宗次第者。摄云。问前第三门。所列名字。与此第四。何故不同。答此众多互立一名。由此多宝为听证来。分身诸佛为证开集。前后互明。故无失也。

    疏初众之中(至)后者。净云。诸经列众。各各不同。或有列大。不列小。如华严等。或有列小。不列大。如般若等。或有大小俱列。如大品等。或大小俱不列。如胜鬘等。即今此经。大小俱列。问何意不同。答此等不同。或随魔略。或对所为。或实有无。理非一例。又诸经列众。前后不同。今此法华。先列声闻。后列菩萨。疏有四解。如文可知。若依佛地论。总有八释。四与疏同。然文所列。复不次第。今应配属。学者须知。故佛地论云。一生疑异。即声闻于大乘教。疑非佛说。故今先列。一一令闻。二决定异。不定性若闻说大乘。是究竟法。生希有心。决定求大。三际慢异。答得无学。谓为究竟。生憍慢心。闻佛说已。轻慢则除。四恒随异。同疏第二。五形同异。同疏第一。六离深异。同疏第三。七恭敬异。同疏第四。八净信异。答先列。欲令众生于若所生净信心故。

    疏总谈无数(至)人等者。此疏释也。论中但其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不别标言万二千人等。或有本作合字。即是论合。别标万二千人。或作名字。笔误也。

    疏依乞等(至)为名者。亦是释也。比丘乞食。须具五义。智度论云。一为利养故。改裳威仪。诈现失相。二为利养故。自说己身所有功德。三为利养故。强占相吉凶。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说已昔日所得利养。激动人心。发令行施也。

    疏求觉利有情(至)为菩萨者。释也。非是此经可列。?陀婆罗菩萨。此十六是上生经说。然彼经中。但言复有菩萨摩诃萨。名?陀婆罗。与其眷属十六菩萨俱。不列余之字。问此引成中第一。若修小乘。引与第四威仪一定。有何差别。兄第一第二。答菩萨修行相对。三四两句。意辨菩萨答身形相对。菩萨随类现身。答一定无改。故有差别。

    疏然本论中(至)显故者。谓本论中。虽标二叹。但总如言。而不牒十六十三。别名以易知故。次下论有十六等名者。但是牒经而释也。虽有标无牒。而言不标者牒。言总意别。

    疏明其四众(至)不说者。释也。虽各礼佛下。通难解也。准而当知。

    疏然明经众成中者。下别科释。初科判。后别释。如文可思。

    疏一处(至)解脱者。此文有七。义择共也。摄云。问心观佛。希闻妙旨。同一见解。八圣道同。余可知矣。

    疏真谛三释(至)万二千人者。一胜大。如说大王。虽年幼小。而言大者。以其尊胜故也。二体大者。如说大山。山无胜劣。以体高广。故名体大。三数大者。如说大军。军无胜劣。亦不高广。以其数众。故名为大。此举三喻。以释于大。比丘亦尔。修菩萨道。高极无上。即是胜大。位难测故。则当体大。众非一故。即是数大。

    疏今合为六者。摄云。非是全取前之二三。取前五解。加名称大。而为六释。除智论初。然可总为七。取智论初。九十五种外道之中。最为大故。藏云。作此经有五义大。一者众大。谓万二千。二者位大。皆是阿罗汉。三德大。诸漏已尽。四名大。其名曰下。五识大。众所知识。

    疏梵云苾刍讹云比丘者。苾刍者。上好药草。此草生处。纵逢天旱。亦常滋茂。傍诸草木。亦能数荣。比丘亦尔。若一人持戒。令无量人受诸果报。纵逢难事。亦无忧畏。

    疏四云净命(至)命故者。离耶命故。名为净命。四邪者。智论云。一仰口比丘。所谓仰观星宿日月博蚀。因兹得食。以资身命。二下口比丘。谓耕田种作。治生博易。为此下业得食。三方口比丘。谓国通致使命。四方往来。因兹得食。以供身口。四维口比丘。谓占相卜问咒术等事。因此得食。号曰维口。小术不正。称之维口。即以贪嗔所发三业。名为邪命。而有颂云。俗耶见难除。由恒执异见。道耶命难师。由资具属他。此上五名。从初出家。渐次而修。乃至师或。思可知矣。摄云。问比丘之名。含于乞义。诸余乞者。应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具于五义。余不具五。不名比丘。

    疏理事二和合得众名也者。谓同证一真理。违净相书。名为理和。同戒见利等。无违背故。名为事和。

    疏三人已上得僧名者。法苑云。梵云僧伽。此云众也。然三人已上。皆是僧体。从多义故。彼国之法。一名名。二为身。自三已上。名为多。如办法事。四人方成。一人白言。大德僧听。所和三人得名僧故。若四是僧。岂能白者。而自白耶。欲显和合。从多人故。自三已上。皆得名僧。若办事僧。即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等。

    疏经有六句(至)究竟者。下叹德。先标列。后解释。此初也。新翻及旧论者。摄云。唐三藏所译般若等经。名为新经。此经之先译。名旧。且言新经。实余古经。有十六者。问论释于经。何故经论数不同耶。答言常众无会不集。处处叹之。故罗什略叹其德。天亲欲示解一经叹德。令识众德。叹德之意。故广说也。问何故诸经叹德。增减不同。答有二释。一者译主具略不同。二集法者。叹有多少。以叹德皆是结集置故。

    疏论有三释者。下解中。先依论释。后总料简。然三门中。皆先依论。后释经文。寻者息。

    疏上上起(至)名上上起者。或以下释上。或以上释下。总名上上起。且如第二诸漏已尽。释第一句阿罗汉。上句罗汉是所起。名起上。即是起得名上起。下句诸漏已尽是能起。名为起上之起。故名为上起。如是类例非一。名上上起。此以下释上如是。若以上释下。且如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三第三无复烦恼。此即上句是能起。名起上。即是起名为上起。下句是所起。名起。是起之上。如是类例亦非一故。名上上起。然疏下自释。今为初略示。

    疏即是论言(至)罗汉者。此引文释成。即唯识等论也。谓唯识论。应义有三。今言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名罗汉。即是一义。引此意者。成前但师。现行诸漏。名为阿罗汉。摄云。问无学之人。种现俱尽。何不双以第二三句。释第一耶。答八地已上。顿悟菩萨。亦名罗汉。若实种尽。方得应名。即八地非罗汉摄。今显通彼。故以漏尽。释罗汉也。因此略明梵名不同。然罗汉有三名。一名阿卢诃。二名阿罗汉。三名阿罗诃。即杀贼应供不生。如次而配。若对因中而说。因名怖魔。至果称煞贼。因中名乞士。至果名应供。因中名破恶。果中名不生。今此煞贼等三名。皆果中称也。

    疏烦恼现行(至)名之为漏者。此释漏名。且杂集第一云。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此复云何。依外门流注。故立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异漏义也。若俱舍云。稽留有情。久住生死。或令流转。于生死中。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若依世亲。述经部云。若善释者。于诸境界。流注相续。泄过不绝。故名为漏。

    疏欲界见道(至)欲漏者。此出欲漏体。欲界见道四十等者。谓欲界分别烦恼。迷四谛下起。一谛有十。故成四十。问何缘如此。答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何以然耶。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言因依处者。一是因。二是依处。故对法论云。苦集二谛。皆是一种烦恼因缘。又为依处。是故迷此因缘依处。起诸耶行。言灭道是怖畏所。性不随顺。增长十种。但起迷拔。犹豫等事。故对法论云。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又诸外道。于灭道谛。妄起种种颠倒分别。是故十或。皆迷灭道。起诸耶行。及诸烦恼。皆二缘故。若据别迷。二唯迷苦。八通迷四。身是二见。唯果处起。今取总迷。故十烦恼。皆迷四谛。言并忿恨等二十随惑者。唯识论颂曰。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问此二十何名随烦恼。答是烦恼分位差别。及等流性故。名随烦恼。若忿等十。及妄念不正知放逸等。假染心所。是前贪等差别分位。名随烦恼。若无惭无愧掉举惛沉散乱不信懈怠。此等虽有别体。是前根本之等流性。亦名随烦恼。由根本为因。此得有故。

    疏言十六大随者。然二十随中有三品。谓下中上。忿等十或。名小随。以自类相生各别起故。非不与他中大或俱。行位局故。名之为小。无惭无愧。此名曰中随。以自类得俱行通。忿等唯遍不善位局。后八但得中名。若掉举等八。自得俱生。但染皆遍。得俱生故。不可名小。染皆通故。不得名中。二义既殊。故八名大。今云。十六者。色无色界。各有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故成十六。

    疏三界合有(至)名无明漏者。一界各有五光明。三界合论。故成十五。依瑜伽八十九云。诸欲界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诸欲。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于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若依小乘。四十一总为欲漏体。谓欲界系根本烦恼。有三十一。并十缠成四十一。至五十二物。为有漏体。谓上二界根本烦恼。名二十六。五部或中。各除嗔痴两界。合论成五十二。三界名五无明。合成十五。为无明漏。问何以上二界。合为有漏。答一同无记性故。二同内门转故。三同是定地。由此三义。二界合一。

    疏合离合废立者。欲漏名离。有漏名合。此二漏中。不取无明。名废。别更为漏名。故曰也。

    疏具四生地者。谓胎卵湿化也。

    疏一生一烦恼者。一生。即唯化生性。烦恼。即唯有覆无记性也。

    疏通相应不共为前二所依者。然无明有二。一相应。二不共。若贪等俱者。相应无明。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又不共无明。复有二种。一恒行不共。唯在第七。二独行不共。即第六识中。独头起者。是也。为前二所依者。此无明漏。能为前欲有二漏所依处也。

    疏以具十一殊胜事故者。摄云。按缘起经说。一所缘殊胜。遍缘染净故。二行相殊胜。隐真显妄故。三因缘胜。或业生本故。四等起胜。等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五转异胜。随眠缠缚相应不共。四转异故。六耶行胜。于谛起增益及损减行故。七相状胜。微细自相遍忧相转故。八作业胜。作流转所依事。作寂正能障事故。九障碍胜。障碍胜法及广法故。十随转胜。乃至有顶。犹随转故。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以此无明。具于相应不共。乃至具十一殊胜事等。故离诸惑。而别立漏。

    疏下界烦恼多缘欲起者。摄云。略云欲界。而有三欲。一饮食欲。二睡眠欲。三淫欲。为此胜故。故得欲名。

    疏由疏由现种或无故得真自在者。现谓诸漏已尽。种谓无复烦恼。由此二种无故。故名得真自在。

    疏已离定障名心解脱者。摄云。问定障是何。答理实诸染。能障定者。皆名实障。然依胜说。异族生受。名胜定障。领下劣法。不上进故。问定既杂障。何乃名为心解脱耶。答定是心所。以所从王。名解脱。邻近释也。或定令心住于一境。定得心名。又问慧解脱人。定障不属。而于何得入见道。唯识论言。托胜所依。故入见道。答有二解。一云。依近分定。而入无漏。得近分定。不要属障。一云。亦得四根本定。亦属定障。言示现者。示能得属或定等障。非余定障。亦不能属。

    疏离性障故者。烦恼体性空是障。故名性障。此持业释。

    疏彼相应心(至)心解脱者。彼谓彼前无明贪爱等。若未离彼无明等或。相应心王。而未离缚。由离无明贪相应心王。而得离缚。故名心解脱。

    疏由离此二证获无为者。由离性定二障。证得无为。且有二种。今虽不得择灭无为。由伏定障。得非择灭。理亦无失。以此定障。是所知障收。故离定障。得非释也。

    疏远能见者(至)离缚者。离相应者。王之体。而非是缚。与相应或。同时而起。遂被相应烦恼系缚。名相应缚相应即缚。持业释也。所缘缚者。如五尘境。体非是缚。彼能缘心体是其缚。缚彼境时。名所缘缚。所缘之缚。依主释也。故俱舍论颂云。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妙境如本住世间。知者于中已除欲。又云。相应即见分。所缘即相分。由此见相。熏成惑种。故名为缚。

    疏以离现行诸漏二缚者。谓离相应所缘二缚所以得名无复烦恼。问诸漏但说现行。无烦恼者。即无种尔。自有离现。而不属种。如何说言。由远离能见所见。名无烦恼。答此唯叹罗汉。不说余人。故无现时。必无种也。

    疏或复笋[牛*子](至)二见者。此不以第二句。释第三句。能见者。能执我心。所见者。所执我相。若离我执根本。即所执我相。不于当情识心上现。犹如悬镜高堂。像于中现。镜喻能见我心。像喻所见我相。若在镜时。像必于中而现。若除镜已。像必不生。以无镜已。像必不生。以无镜故。因何而起。此亦如是。若离能执我心。即所执我相。亦乃不现。

    疏前诸漏尽(至)相违者。此会违也。且外云。以无我见等。释无烦恼。与前论漏已尽第二句。释无烦恼何别。故此会云。前诸漏尽。据总说无烦恼。今言无烦恼者。据别无我见。以我见为本。一切烦恼。因此而生。是故约无我见而释。亦不相违。

    疏如相应事以成办故者。摄云。能证或灭谛。诸心心所。名曰相应。如者。指斥之词。由为如是相应之事。已成办故。所以名为办辨所办。又云。如相应等。是举喻也。更有余释。繁而不叙。

    疏此有九结(至)立为结者。杂集第六云。当知此中。宣说诸结。若相。若用。若位。辨结差别。言相者。爱结。谓三界贪。恚结。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法损害。即唯欲界嗔恚。慢结谓七慢。即慢过慢等。无明结。谓三界总有十五无明。为无明结。见结。谓萨迦耶见及邪见边见。取结。谓见取戒取。疑结。谓于谛犹豫。及三宝疑惑。嫉结。谓耽着利养。不耐他荣。发起心姤。悭结。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此后二种。并是随烦恼中数。言用者。谓有此者。不猒三界。由此展转。不善现行。善不现行。由此能招未来世苦。与苦相应言位者。谓于后世苦果生位。依瑜伽八十九云。有九种。方能和合。故立九结别。一依在家品。可爱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贪爱缠事。二即依此品。可恶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三依有情数憍慢缠事。若四五六。依恶说法。诸出家品。三种耶僻。胜解缠事。谓依听闻不正法故。依不如理耶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摄修故。如是差别。即为三种。七于善说法律无胜解缠事。八依出家品智贫穷事。九依在家品财贫穷事。问缠中何以嫉悭二种。偏立结名。答依俱舍云。以嫉悭二。唯不善性。又此嫉悭。唯自在起。不随从他。唯自力起。故名自在。由二义胜。故于缠中。别立为结。又云。由七义故。一数现行故。二为贱贫因。嫉为贱因。悭为贫因。三遍显随惑故。谓遍显[威/心]欢。随烦恼也。四恼乱出家在家部故。谓出家于法教。嫉悭恼乱。在家于财物。嫉悭恼乱。五或恼乱天阿素洛故。谓天帝释有甘露味。阿素洛有女色。天悭味嫉色。阿素洛悭色嫉味。便兴斗诤。六或恼乱人天胜趣故。七恼乱他及自。部者。众也。谓悭恼自众。嫉恼他朋。由上七义。故曰也。然九结中。五是钝使。二是利使。

    疏由成上诸句(至)自在位者。此心自在。由具上来诸句。得心自在位也。摄云。问既由诸句。名心自在。何名单释。答疏主总谈。由具上句。至心自在。不同余句。取他来释。

    疏准论有三单释等者。问今上上趣。以上下相释。而得名焉。三单二不释。何名上上起。答言上上起者。从多分而论。或是彼类。亦得其名。有人以下起上等。皆作四句。且上下起四句者。一准下非上。如第二句释第一句等。二准上非下。如第二句释第三句等。三亦上下。如得真自在等。四非下上可知。又邻次隔越。作四句。一邻次非隔越。如第二句释初句。二隔越非邻次。如第四句释第二句等。三俱句。如第五六释第七句。第六是邻。第五隔越。又如第九第十释第八句等。四俱非。可知。又单复作四句。一是单非复。如第二句释第一句。二是复非单。如第五第六释第七。三俱句。如第四句以第二三释。又以第四句释第二句等四句等。四俱非。可知。

    疏今依此经文者。此下释经文也。

    疏故入十地得阿罗汉名者。释现行漏尽之义。释罗汉名之所由。谓顿悟菩萨。于十地中。俱生惑种并在。得名罗汉。证知此中诸漏已尽。但是现行。且偏据一义亦不属种。

    疏或总漏尽别执亦亡者。总漏谓相应所缘二练。即第二句。别者谓执我见。由有我见。诸漏得生。今者烦恼。意取我见。由诸漏尽。我见随亡。故远二见。名无烦恼。二见谓能执所执我相也。摄云。此当句自及所以。遮于外难。前诸漏尽。据总烦恼。此无复言。约别我执。虽俱现行。总别有异。故二分种。此顺前解。无复烦恼。第二释也。

    疏由斯生死(至)九结烦恼者。生死流转。名为重担。由属生死。名弃重担弃。重担故。逮得己利。此即当句自释。非是将彼论中。弃重担义。释逮得己利。

    疏由上漏尽(至)自在者。由诸漏已尽。至界诸有结。此之四句。见道修道烦恼俱尽。由离此烦恼故。心便自在。性事障者。事障即是定障。由定障。由定为本。能起神通。神通之事。而得自在。名离事障。

    疏三应入聚落(至)或故者。摄云。如郁头蓝子。虽得非相非非想定。然未自在。后入王宫。为欲境或。先诸神通。即其事也。

    疏应一向引(至)进修故者。摄云。问既号无学。何进修。答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若尔定性应不进修。答亦乐利他。练根除障。总言进修。故理无爽。

    疏九应引空望行者。此第九第十十一。是三解脱门。观四谛下十六行相。十六行相。义如下明。

    疏于三界禅不生爱味故者。摄云。问禅唯色界。其二者何。答无色亦得名禅。禅者。此译名静虑。能生一切诸功德故。亦义名为功德聚林。故智度论十八说云。禅者。四禅四无色等诸禅定。若不尔者。禅波罗蜜。摄定不尽。问经论何不说彼而为禅。答色界具支。无色不具。故得名别。理实通有。

    疏应如实知(至)功德故者。且如异生之类。各各乘业。而别生。诸趣各异。各为异生。入见道已。同一望道。同观一理。同一佛法。名曰同生。今于此同生之中。得究竟极果。故云波罗蜜多答。谓于小乘。到彼岸故。得此果已。广度众生。令同者于己得功德故。摄云。准疏意云。化诸众生。令同罗汉所得己利。名曰同生。此释应善。

    疏第修行(至)别意者。此辨别也。第八修行不息。第十二。于禅不者。意云。初进修诸行。于禅不着。舍劣趣胜故。后即属诸结。于禅定等。为不味着。

    疏有为可说(至)异故者。谓真如依性相离言。言语道师。名不可说。非谓有为。即是可说。诠彼自相。亦不及故。约彼共相。且言可说。

    疏一摄取得功德者。摄云。问云何名得。答然疏意云。由成二句。是以能得诸功德故。故名为得。

    疏五摄取所应作胜功德者。摄云。问犹修供养。云何名为已作所。答自德满故。名已作所作。为报佛恩。更修供养。

    疏后句过上下界者。欲界名下。色无色界名上。何以如是。答定散不同。故分上下。

    疏八摄取上之功德者。问何故此句。上之起门中。第十四。说正智解脱。其是无为。第二总别相门中。第十三。正智解脱。即谓神通。今此上之功德中。即为无为果。诸德之中。最上上故。有此不同。答上上起门中。约彼所证。说是无为。若约能证。正智还是有为。第二总别想门中。约彼正智之上。能起神通。化众生故。问何故二处。俱言解脱。答前据或亡。名为解脱。此据境事。神通不权。名为解脱。故前二种。俱名解脱。今第三门中。言无为者。此约正智。证无为果。叹此无为果。诸德之中。最上上故。

    疏九摄取(至)众生功德者。问此中明至心自在。与前二门中。明心自在之位。今第三门。约外化边。名为自在。前之门约自利说。此第三门。约自利利他说。

    疏成唯识中(至)生故者。下属简中。先引文。后从上之起门下。配释。此初也。

    疏摄取事门(至)唯俱解脱者。此意云。唯识所说。三种应义。通俱慧解一切罗汉。今此摄取事门。既说十种功德。即唯俱解脱罗汉。以此狭故。不摄三也。前二门中。义通一切罗汉。故偏配之。问前二门中。不说十德。既通一切罗汉。即彼二皆应摄三。何故。初门摄二。第二摄一。答随义显故。作此配之。初门既其诸漏已尽。尽诸有结。即是应永害贼。无分段义。第二门中。自说应受饮食卧具等故。以此相类。故作此配。

    疏又上上起门(至)分段者。生之起门。以漏尽故。名罗汉等。多是漏惑。故配应害烦恼贼。总别相门论中。明十五种应义。中云应受饮食等故。配堪受妙供。摄取事门论中。明有为无为十种功故。配无分段生。此门配属依多分说。非全有此相也。

    疏宗义配之非理定等者。谓宗徒道理。且如是配。非谓论家。及真实理。决定如此。之乃人情属当为准的。

    法华疏决择记第二

    文治五年(己酉)九月二十三日午克。于东胜院西房。资养病痾之身。抛万事书写毕。执笔信遍。

    同六年戌正月十七日午克于北戒坛一交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