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法华经演义最新章节!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天台教观 一松大师 讲录

    清 东瓯释氏 晓柔广和 编定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若论其此品之来由。总因上来持品之中。诸大菩萨。忍力成就之者。则自能于此娑婆浊恶世中。弘通此经。而声闻人。则便不能。乃发愿于他方宣化。以其是初心始行。忍力未充故也。今欲使初心始行菩萨。亦在此土弘经。故文殊为之发请。而如来乃示之于四安乐行。故有此之一品。乃是初心菩萨。此土弘经方轨之文也。然此品中。初则明于身安乐行。后则明于誓愿安乐行。中则明于口意安乐行。今则但标安乐行。而不言初之身安乐行。亦不言后之誓愿安乐行。亦不言中之口意安乐者。以言初则失之于中后。言后则失之于初中。言中则失于初后。故但标安乐行。则若初后。若中间。皆能摄之故也。言安乐行者。若一往解释。身无危险。名之曰安。心无忧恼。名之曰乐。自行化他。名之曰行。若克实而论。则不动名安。不受名乐。如何不动。即名为安。若凡夫念念执著于有。则为有之所动。那得名安。二乘念念执著于空。则为空之所动。那得名安。菩萨念念执著于中。则为中之所动。那得名安。今初心菩萨。若弘此经。则安心于实相。既能安心实相。随其一切诸法。莫不全体是实。即其有。有是实相。即其空。空是实相。即其中。中是实相。既若有若空若中。无不是实相。有则一切俱有。自不为有之所动。空则一切俱空。自不为空之所动。中则一切俱中。自不为中之所动。故以不动为安。云何不受。即名为乐。若受于苦受乐受。及以不苦不乐受。则于苦受生乎苦苦。于乐受生乎坏苦。于不苦不乐受。生乎行苦。那得名乐。今初心菩萨。弘于此经。则唯安心实相正受。而不受于诸受。所谓既不受于苦受。亦不受于乐受。亦不受于不苦不乐受。若不受乐受。则自无坏苦。不受苦受。则自无苦苦。不受不苦不乐受。则自无行苦。无于苦者。由于不受。故以不受为乐也。既不动而已得于安。不受而已得于乐。则从此而修于自行。自行可成。从此而行于化他。化他亦可得成。故言安乐行品也。

    △品文分为二。初文殊叹问。二如来答示。初二。初叹前。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初中文殊发问者。如来欲说此经。则为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非具大智慧者则不能。而文殊乃是实智第一之人。故正宗前以之为酬答。今流通后。还以之为发问。盖非智不能流通故也。

    △二问今。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谓上诸菩萨。乃是深行忍力成就之者。自能三轨持心。而于此土通经矣。若初心始行菩萨。亦欲于后世此土弘经。除三轨之外。更有何法依之而行。可以弘通此经也。

    △二如来答示三。初总答。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安住四法者。谓初心菩萨。欲于此土弘经。更有何法。然亦无别有法。祗安住是四安乐行。便可于后恶世。此土弘经矣。四法者。即身口意。及以誓愿也。然何以欲弘此经。须安住四法者。盖若能住于身安乐行。则其身正。不令而行。故欲弘此经。当住身安乐行法也。若住于口安乐行。则随有所说。人皆信受。故欲弘此经。当住口安乐行法也。若住意安乐行。则心无嫉妒谄曲。自感胜人来集。故欲弘此经。当住意安乐行法也。若住誓愿安乐行。则能拔一切之苦。能与一切之乐。故欲此弘经。当住誓愿安乐行法也。

    △二别示四。初示身安乐行。二示口安乐行。三示意安乐行。四示誓愿安乐行。初为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二。初标举。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行处亲近处者。二处字。即实际理地也。此之实际理地。乃初心菩萨。欲弘此经者之所当遵行。之所当亲近。故言行处亲近处也。言行处者。直以一心。缘实谛理。名为行处。谓以实相不思议谛理。而发乎实相不思议观智。还照实相谛境。如此以境发乎智。以智照乎境。境智一如。能所不二。即所谓之行处也。言亲近处者。上之行处。乃是直缘谛理。今亲近处。乃是以不思议妙智。广历诸缘也。诸缘者。即下文约远论近。约近论近。约非远非近论近也。此等诸缘。而能以妙智运之。一一皆是实相。相亲相近。而不相远。乃所谓之亲近处也。所以两处字。即实际理地。乃是所观之境。行与亲近三字。乃是能观之智也。然能观所观。亦有二。又不在远。即介尔一念之心。发之而为能观。亦即以之而为所观。能所虽殊。全同一念。才是菩萨行处亲近处。而若境若智。皆不可以思议也。既能住于菩萨之行处。而直缘谛理。复能住菩萨之亲近处。而广历诸缘。则自行从是可得成就。而更能化他。为诸众生。广说此经也。

    △二释成二。初释成行处。二释成近处。初三。初反徴。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二解释。

    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

    住忍辱地之四字。乃是总释。忍即能忍之心。辱即所忍之境。地者即是实相理地。谓虽有能忍所忍之不同。而总一实际理地。故言忍辱。住者。若离了所忍之境。则便无有能忍之心。若离了能忍之心。亦便无有所忍之境。如此全能即所。全所即能。而能所不二。乃非住而住。住于忍辱之地也。然欲弘此经。必须住忍辱地者。以弘此经之时。设有刀杖骂詈等诸障恼。若不住于忍辱之地。则未免为其所动转。而不能广为弘通。故须内运慈悲。外观法空。而住于忍辱之地。则尚不见有能忍之心。况复见有所忍之境。如此则自不为其障恼所动转。而得广为弘通矣。故欲弘此经。须住忍辱地也。

    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

    此别释。柔和善顺。是释忍之一字能忍之心也。而不卒暴心亦不惊。是释辱之一字所忍之境也。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是释地之一字实际理地也。亦不行不分别。是释住之一字非住而住也。

    初释忍字。言柔和善顺者。谓随其所有见思等内障。骂詈等外障。而菩萨只是安心实相之境。而发乎能观之智。即能观之智。照乎所观之境。而与实相。不相乖违。故言柔和。能观之智。与实相境。相应相似。故言善顺。既与实相不违而顺。则有何内外之障而不忍乎。

    二释辱字。言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者。谓能观所观。既其不相违而顺。则全境即心。了不为外境所干。故于境而不卒暴。全心即境。了无内心之可得。故心亦不为惊动也。

    三释地字。言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者。于法法字。即不生不灭之法。然一切法。虽有生灭。当知生从缘生。而生实非生。灭从缘灭。而灭亦非灭。既一切法。悉从缘生缘灭。而当体非生非灭。则知由能观之智。故有所观之境。则所观境。似从缘生。生实非生也。由所观之境。故有能观之智。则能观之智。亦似从缘生。生实非生也。若离能观之智。则便无有所观之境。是所观境。似从缘灭。灭实非灭也。若离所观之境。亦无有能观之智。是能观之智。亦似从缘灭。灭实非灭也。智既非生非灭。则于法无能行。境既非生非灭。则于法无所行。如是则一切法。当体空寂。而一空一切空。故云于法无所行也。而观诸法如实相者。既一空一切空。乃是真空。真空不空。不妨一切法。一有一切有。则一切诸法。及以能观所观。莫不悉皆如于实相。故言而观诸法如实相也。既于诸法无所行。而一空一切空。则是真空。诸法如实相。而一有一切有。则是妙有。真空妙有。即是实际理地也。

    四释住字。言亦不行不分别者。上之一空一切空。而不妨一有一切有。虽一有一切有。而元即一空一切空。如此则空处元有。有处常空。而全即不思议之中道。故云亦不行不分别也。不行者。无上来之能行能观。不分别者。无上来之所行所观。无能行能观者。以离所观。则无能观故。无所行所观者。以离能观。亦无所观故也。此即非住而住之住也。

    △三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二释成近处二。初反徴。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

    △二解释。此解释文。古大分为三。今分为二。初明初亲近处。二复次下。明第二亲近处。即是约非远非近论近也。初为二。初正释。二文殊下结名。初二。初约远论近。二常好下约近论近。则知古约意而分。今就文而列。初为十。初远权势。

    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盖此中释亲近处。而初即言不亲近者何也。当知言亲近处者。乃是欲菩萨亲近。于实际理地之处。元不欲菩萨亲近于权势等处。若亲近于权势等处。则于实相之处。未免不能亲近。若不亲近于权势等处。则自然能于实相之处亲近。故名约远而论近也。然权势等处。为菩萨者之所不当。若彼等欲亲近于菩萨之时。则菩萨当以妙智历之。使一一皆同实相。方是菩萨广历诸缘之亲近处。故文云。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正谓彼若近于菩萨。则当以妙智历之。为其说法。而菩萨则元不当近。故内心无所希望也。言不亲近国王大臣者。如佛在时。亦以佛法付嘱王臣。则王臣元可为佛法之金汤。今菩萨则不当亲近者何也。盖王臣乃是权势之者。初心菩萨。若亲近之时。则未免生诸乐慕。如严王之本事者亦有之。故初心始行菩萨。若欲弘通此经。所当远也。

    △二远邪外。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此经乃是至中至正至大之者。与彼邪外。乃不相应。初心菩萨。若亲近之亦未免为彼所转。故初心始行。若欲弘通此经。须当远也。若夫外书。乃是治世之语言。六根净人。则自能与实相。不相违背。今是初心菩萨。故亦须远也。路伽耶等。乃是师弟相破。今欲弘此经。须感应道交。师资相合。故亦须远也。

    △三远凶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欲弘此经。须以定心。凶戏乃是放逸散心之者。故当远也。

    △四远屠畜。

    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鱼捕。诸恶律仪。

    若弘此经。须运无缘慈悲。屠畜之人。全是杀心。而无慈悲之者。故须远也。

    如是人等。或是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此乃总结上之四种。则为说法者。若国王来时。则为其说法。使转其权势。以为善护。邪外来时。则为其说法。使转邪以归正。转外以成内。凶戏来时。则为其说法。使转其散乱。以成定心。屠畜来时。则为其说法。使转其杀心。以成其生机。故如上四种之人。若时来者。当为说法也。此正由菩萨。能以妙智历之。观权势即善护。乃至观杀心即生机。故为其说法之时。自能转权势。以成善护。乃至自能转杀心。以成生机也。此则彼来亲近。乃当如是。若夫菩萨则一向须远。不当因彼之亲近而亦亲近之。故虽说法。而内则无所希望。以远之也。

    △五远小乘。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菩萨虽发大愿欲弘此经。然始行之者。心尚未坚。倘与小乘亲近。则生于佛道长远之念。且就于小心者或有之。故当远也。既彼是小。则其来时。还当随宜为说。引小归大也。

    △六远欲想。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此中重称文殊。复言又菩萨者。盖上之五种。初心始行。远之为易。此下五种。远之又难。又上之五种。固当所远者。若此下之五种。犹为初心之所当远者。故郑重其语。而重称文殊。复言菩萨耳。能生欲想相者。谓女人之相。能生人之欲想者。故言能生欲想相。菩萨若为女人说法。不应取其相而为说也。亦不乐见者。但见亦不妨。不得乐见耳。

    △七远不男。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八远危害。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者。非同于寻常念弥陀佛也。谓当念我是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者。又念佛出世之意。唯欲令一切众生。开佛知见。当体佛之意。而弘此经。令得皆开佛之知见也。

    △九远讥嫌。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十远畜养。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

    谓年少弟子等者。习性未定。初心通经。傥或畜养。恐妨弘道。若与同师。恐有请益。亦非至道。故云不乐耳。

    △二约近论近。

    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

    修摄其心者。初心之人。其心非昏即散。今则应当以观观乎昏。而修其心。使之得明。以止止乎散。而摄其心。使之得静。此则唯止观。为能修摄其心也。

    △二结名。

    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二明第二亲近处。此即约非远非近。而论近也。文为二。初正释。二结名。初四。初总明。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

    言观一切法空者。观即能观之智。一切法即所观之境。虽有一切法。当体空寂。故言观一切法空。此即一空一切空也。如实相者。谓观一切法如实相也。以一空一切空。乃是真空。则不妨一有一切有。而一切法。全即实相之妙有也。不唯所观之境全即真空妙有。即能观之智。亦复当体真空及妙有也。故言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此中言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者。盖如来最初从三昧起。即叹诸佛二智及二境。智即佛之知见。境即诸法实相。意欲一切众生。皆同开佛之知见。悟明实相之境。今迹门说竟。事在流通。故乃明言之。而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则知观即佛之知见。一切法实相。即诸法实相之境也。

    △二别释二。初释观一切法空。二释观一切法如实相。初三。初法。

    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

    不颠倒者。凡夫于身受不净。计净等四倒。二乘计无常等四倒也。若夫偏渐菩萨。又有亦常亦无常等四倒。凡夫二乘偏渐。不达一切法。当体空寂。故皆起于四倒。今初心菩萨。能空一切法空。故不颠倒也。不动者。不为凡夫之有所动。亦不为二乘之空所动也。不退者。能观法空。登于初住。则任运流入。故不退也。不转者。凡夫流浪生死。乃是为有所转。二乘保证涅槃。乃是为空所转。皆由不观故也。今能观法空。则自不为凡夫二乘之空有所转也。

    △二喻。

    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

    谓此一切法空之真空。若假喻发明。则犹如世间之虚空。世间之虚空。唯一虚空。虚空之外。更无有空。真空亦然。一空一切空。空外更无有法也。无所有性者。世间之空。无于四性。真空亦然。无有自他共离之性也。一切语言道断者。世间之空。不可思议。而语言道断。真空亦复是不可思议。而语言之道断也。无所有性是性空。语言道断。是相空也。

    △三合。

    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

    谓一切法空之真空。不同凡夫之在生死。故言不生。不同二乘之出生死。故言不出。不同偏渐菩萨之离性言修。离修言性。故言不起。无名者。无有名目之可称。无相者。无有相貌之可见。总之当体空寂。而实无所有也。

    △二释观一切法如实相。

    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

    上之一切法空乃真空。一空一切空。今之如实相乃妙有。一有一切有。既是妙有。故廓彻圆融。而无有限量。周遍法界。而无有边涯。重重重重。而无有挂碍。无尽无尽。而无有遮障。故言无量无边。无碍无障也。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者。谓既一切法。皆如实相。而无量无边。无碍无障。则元无有生。元无有灭。乃若有于生灭者。但以因缘而有从颠倒而生也。由众生。不能观于一切法如实相。以迷逐妄。以妄为真。如此颠倒因缘。故唯见一切法。有于生住异灭等相。而不见一切法皆如实相也。然既言以因缘有。则有实非有。而有即实相。既言从颠倒生。则生实非生。而生亦即实相。既皆实相。则自不见一切法。有生住异灭等相之可得。而唯观一切法如实相也。

    △三通收。

    故说。

    谓以其不颠倒。乃至实无所有。是故说言观一切法空。以其无量无边。乃至从于颠倒生。是故说言观一切法如实相也。

    △四劝观。

    常乐观如是法相。

    谓初心菩萨。若欲弘通此经。须常乐观此之一切法空相。一切法如实相也。

    △二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二偈颂为三。初颂总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

    言无怖畏二句者。若不能住于四安乐行。则心多诸怖畏。何能说此妙法华经。今初心菩萨。能住于四安乐行中。则外运慈悲。内观实相。随其所有障恼。自不为其所动。而心无所怖畏。自然能说是经也。

    △二颂别示。又二。初行近合明。

    应入行处。及亲近处。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

    初二句是总标也。常离国王等一行半。是远俗众。初三句颂远权势。凶险一句。颂遍凶戏。旃陀罗一句。颂远屠畜。外道一句。颂远邪外也。

    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

    是远法众。此皆颂远小乘也。三藏者。大小乘皆有。具如集注。今是小乘三藏。如来说此三藏。本是方便权宜施设。而彼不知方便。故贪爱而取着之。今初心菩萨。欲弘妙经。自当远彼也。破戒比丘者。戒以防非离过。所以始之十戒为沙弥。次之二百五十戒为比丘。最后十重四十八轻为菩萨。若沙弥摄相行持。了知十戒所自。若比丘摄相行持。了知二百五十戒所自。若菩萨摄相行持。了知十重四十八轻所自。方为之沙弥乃至菩萨也。今言破戒比丘者。比丘所以为比丘。唯戒为众德之本。众行之先。彼若有所毁犯。比丘尚不成。安能闻大乘佛之知见之法华经。故不应近。若罗汉者。以证得立号。今但名字。小乘尚不能得。安能闻无上佛道之法华经。故亦不应近。深着五欲。即是优婆夷。在家之者。求现灭度。即是或求于欲界转依。或求于色界转依。或求于无色界转依也。若是人等。乃总结指上五种人也。以好心来者。上之五种人。有一向恃于权势者。有一向染于放逸者。有一向行屠杀者。有一向住于邪外者。有一向著于小乘者。今则知其所作而来。至于弘通妙经之菩萨所。为闻无上佛道。即是彼之好心也。而为说法者。彼既为闻佛道而来。还当为其说无上道。令其恃权势者。转之而成弘护。乃至若小乘者。转之而归于大乘也。

    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

    初一句颂远欲想。不男一句。颂远不男。屠儿等四句。更颂远屠畜。炫卖一句。更颂远欲想。凶险二句。更颂远凶戏。淫女一句。又更颂远欲想。莫独下一行。颂远讥嫌。入里下一行。颂远危害。佛制乞食。必同三人。一心念佛者。谓念佛所制乞食。不欲烟爨之意。乃是欲比丘。内舍憍慢之心。外益檀那之福。今我当如何行乞。方能舍自己之慢。而得福利他人。而合佛意也。

    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此行总收。谓能直缘谛理。外能广历诸缘。是名菩萨之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而能住于其中。则身自能得于安乐。而可广说此经也。又此行近合明一文。乃是颂长行中。行处之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近处之约远论近也。然标及结。皆双言行近。正颂之中。但见是约远之文。唯不颂畜养一种耳。而行处之文。毕竟于何处见之。只一无所畏一句。便是颂行处也。以其柔和善顺。于外境不卒暴。于内心不惊恐。故能心无所畏。能为权势等十种之人。说此经也。

    △二行近各明。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

    言又复不行者。谓不但如上远于十种而已。更当不行于上中下等诸法。故言又复不行等也。上即菩萨乘法。中即缘觉乘法。下即声闻乘法也。更不行凡夫之有为法。二乘之无为法。无为法乃有实证者。名为实法。有为法乃无实证者。名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者。不但不行无为之实法。即无为法中。所有若慧若定。亦不分别也。不得等者。谓不但不行有为无为等法而已。又不得于此等诸法也。故言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此结名。谓能不行不分别于诸法。又能悉知悉见于诸法。是名菩萨之行处也。又此言行处而明不行者。当知不行诸余之法。则自行于实相之法矣。此乃约不行而论行也。不行上中下法。即须当了达一切诸法。悉皆空寂。而一空一切空。即长行之中。又复于法无所行也。不得诸法。不知不见。即须当了达一切诸法。悉如实相。而一有一切有。即长行中。而观诸法如实相也。亦不分别。即须当了达一切诸法。皆不可思议。而一中一切中。即长行中。亦不行不分别也。如此直以一心缘三谛理。乃名行处也。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

    此颂观一切法空。即非远非近论近也。言一切法无所有者。谓一切法。虽则或有于生。或有于灭。而生是缘生。灭是缘灭。既是缘生缘灭。则元非生灭。当体空寂。而无所有也。无有常住亦无起灭者。谓既空无所有。则一切诸法。当体不生不灭。而常住矣。今则并无不生灭之常住。亦无动转之起灭也。

    是名智者。所亲近处。

    此结名。谓既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又无不生不灭之常住。动转之起灭。此则一空一切空。而是菩萨之近处也。

    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

    此颂观一切法如实相。言颠倒分别等者。谓上来一空一切空。乃是真空。则不妨一有一切有。而诸法皆如实相也。既皆如实相者。则无有所谓有之与无。实与非实。生与非生等相也。然今有有无实非实生非生等相者。乃是颠倒分别。故见诸法有有无等相也。既从颠倒分别。而有如此等相。则知诸法本无。虽有如此诸相。而悉皆如实相也。

    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

    此颂上约近论近可见。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更颂观一切法空。非远非近也。言如虚空等者。世间虚空。全由无明而有。若无无明。则十方虚空。即为消殒。故虚空乃是不坚固者。今观诸法。亦皆不坚。而总一空寂也。不生不出不动不退者。既皆空寂。则不同凡夫之在生死。不同二乘之出生死。亦不为二边之所动。而能任运流入。至于不退也。常住一相者。亦无生住异灭等相。而常住总之唯一真空之相也。第二颂别示竟。

    △三结行成。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

    言正忆念随义观法者。谓若欲说经。必先内观乎法。若但观乎有。但观乎空。但观乎中。则皆有所偏倚。而不能名为正忆念观法也。今初心菩萨。弘通今经。则已能观乎实相。以实相而发乎妙智。此则全性而起乎修。全理而发于行。既不偏于空有。亦不倚于中道。乃是正忆正念。以此忆念。而随其所诠之义。观乎所说之法。此乃明其知法也。

    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

    是乃明其知机。其心安隐无有怯弱者。若内不知乎法。外不知乎机。则心未免有所不安隐。而多诸怯弱。今既能知法。复能知机。则应机而说于法。以法而逗乎机。自无不当之者。又岂不安隐。而有所谓怯弱者哉。是名安住初法者。谓能住于行处近处。而知法知机。是名初心菩萨。安住初身安乐行法也。

    △二示口安乐行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二。初标举。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二解释二。初明不应为。

    若口宣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