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法华经授手最新章节!

r />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至)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此教弘经人。不可恃圆教而轻小乘法师也。天台云。不说人长短者。凡世人皆恶闻其失。故不谈短。好誉者必善毁。故不称长。此是不说一切人。次别举声闻。况声闻根性不定。赞之必退大取小。毁之则大小俱失。所以毁赞俱不应也。不生怨嫌者。若谓所承之人及所禀之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谓其人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机一动。声说即发。杜说过之源。故不生怨嫌也。

    △二观行。

    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至)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上既观诸法空。心已住于毕竟空理。无所取着。即善修安乐心也。既不执大轻小。则所说法不逆听意。有难问而答以大乘者。是渐令入佛智。故曰令得种智也。

    △二偈颂。分三。一颂标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安隐说法(至)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此处颂意。与长文各不相涉。乃如来无碍慧。随便为说。前谓口净。此又教身心并洁也。菩萨欲得安隐说法。必须内外俱净。清净地者。谓外离十恼。内智如如。即入如来室。施床座。即观一切法空。以油涂身。得身安乐。澡浴尘垢。除其患恼。着新净衣。具其忍力。即着如来衣。安处法座。即登如来座。三者俱备。乃能说法。故曰随问为说也。

    △二颂行法。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至)以微妙义和颜为说。

    前未达法相。故须依远离行。庶使二俱无过。今既达法相。乃以微妙义。和颜为说也。法华全俗即真。令人乐闻。故曰微妙。和颜者。欢喜说法也。

    若有难问随义而答(至)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难问有二。一是智者设问。反复辩论。互相激扬。发所未发也。二是愚者疑决未判故。法师或引因缘。或立譬喻。为彼开敷心地。分别名相。皆使发心。从权近实。而入佛道也。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慈心说法。颂无怨嫌。谓慈心。则不嫌不怨。故离诸忧恼也。说法。则唯精唯进。故除诸怠惰也。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至)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此颂观门。长行但云以大乘法答。今言说无上道。上言令得一切种智。此言愿成佛道。知音云。此由慈心说法故。获大利益也。其安乐有五。一昼夜无间说。二缘喻无量说。三咸令欢喜说。四不望四事说。五齐成佛道说。慈心说法一句最重。故曰是则大利等。

    △三颂行成。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至)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末世说法者。能如上说。不唯不招危害。亦且得功德不尽也。知音云。无危害亦有五。一无忧愁。二无骂詈。三无怖畏。四无刀杖。五无摈出。凡此者皆由说法无嫉恚故。诸恼不生也。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至)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此明具诸功德也。谓千万亿劫说不能尽。其效在善修其心一句。如不善修其心。尚不能免患。况其德耶。

    [△@△]问。文标口安乐。而所言者。全归乎意。如云除惰懒意慈心说法。但一心念。心无嫉恚。以至善修其心。何尝言口安乐。答。文虽标三。意则无二。身非意不行。口非意不动。意为身口之本。故常言也。

    △三意安乐行。分二。一长行。分三。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此标章处。便言法欲灭时者。正在后五百岁斗诤坚固之时。若菩萨法师。欲读诵是经。须先正其意意正则法法皆如也。

    △二释行。又二。一止行。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此释明行相。所以得意安乐也。天台云。夫二乘欲出生死。故先除贪欲。菩萨欲化众生。故先除嗔见。嫉是嗔垢。谄是见垢。嫉妒违慈悲之心。非化他之法。谄诳乖智慧之道。非自行之法。若智慧破障。将何以上求佛果。若慈悲有妨。将何以下化众生。故菩萨欲正其意。最须弃之。亦勿轻骂等者。此戒不应倚圆呵别求权之短。若有轻恶骂詈。则退彼善根矣。

    若比丘比丘尼(至)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此明七众人等大小乘兼杂。当以正眼等视。设各有所执。宜因事而治。随机转化。毋令恼之。使彼窥见大乘平等法门。无所不摄。故令永断疑悔。安心于道也。语其人言下。出所恼之词。谓法师不应以圆理呵责小乘。况权人望大。本惧迂回。故曰去道甚远。小乘既无志愿。终不能得佛道。既厌生死。终不能化众生。故曰放逸懈怠也。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戏论者。不决定说。诸法。即世出世间染净等法。菩萨于末世弘经。须说生死染法。决定不净。涅槃圣法。决定不凡。幸勿混乱。而亦不宜主大说小。而成诤竞。如是说法。则意安乐矣。

    △二观行。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

    此正对前无怀嫉妒谄诳之心。谓说法者。当于三界十二类生。宜以大悲拔诸苦恼。是其本意。而嫉妒之心。不宜怀也。

    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此对前勿轻骂等。诸如来。意该三世。谓凡学佛道者。即是当来成佛之众。如弘经者。既以如来为父。又岂于诸来者。而反生轻骂。求其长短耶。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至)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此对前求三乘人勿得恼之。诸菩萨。即此土并十方一切菩萨。当深心恭敬如大师想。岂得于三乘而反生恼乱说其过耶。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至)亦不为多说。

    此对前不应戏论等。谓平等。则无诤竞。顺法。则不戏论。不多少者。随机器之利钝也。

    △三行成。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恭敬尊重赞叹。

    此结证第三安乐行也。由我能平等说法。不唯人不恼我。而且自有声应气。求为我好同学。展转受持。展转恭敬。以至流通不尽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行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至)云汝不得佛。

    此颂止行。止诸恶法不行。唯常修质直一句。是所当行也。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至)说法无障碍。

    此颂观行。言菩萨愍众行道。则不为自求。如是大师。我当恭敬也。余则对长行可知。

    △二颂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颂谓有智之人。当守一心。心既归一。无行不成也。直指云。此章大约以正智为体。正智现前。故意业清净。能慈一切。能敬一切。能远诸恶。能生诸善。上契佛心。下契凡心。自然为人天所敬仰也。

    △四誓愿安乐。分二。一长行。又二。一明行法。又三。一标章。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有持是法华经者。

    此标示第四誓愿安乐行。以身口意。与慈悲俱。则一理平等。以一理之智说法。无法不圆。无生不度。其安乐可胜言哉。

    △二行法。

    于在家出家人中(至)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此明当以慈悲遍济众生也。直指云。前三章广举七众。今言在家。即已发心之优婆塞等。出家。即已发心之比丘等。虽皆发心。但信解而已。其未证得自觉圣智。故应于彼起大慈心。与之平等法乐也。非菩萨人者。即前所戒十种勿近之人。为彼未知如来平等大慧。虽具有佛性。而三界烦恼深重。故应于彼起大悲心。与之拔苦。使同证菩提也。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至)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此教菩萨法师。于所度之境。作念起誓。为度生之由也。直指谓。三界内外凡小之人。有失如来平等大慧。此依正因佛性作念也。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此依缘因佛性作念也。不问不信不解。此依了因佛性作念。作是三念。愍彼出家在家之众。故当对十方佛前。起大慈悲。而自誓愿度彼同住是法中。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至)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此正发誓也。直指云。因彼凡小不问此经是何义理。设得请问。而又不信。由不信则不解。故应发愿云。我得菩提时。随在何地。当以神通智慧之力引之。令住实相之中。此承上大慈大悲二心所及也。何地者。即得道后。或此方他方。乃未定之称。神通智慧。即般若解脱德也。住是法中。即法身德也。此四行正与四弘誓等。善哉愿力不可无也。有志者宜深悉之。

    △三结成。分二。一总结无过。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至)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此结誓愿安乐行也。天台云。今总结无过失者。以其立大誓愿。即入如来室。则无瞋过。知四众有失。即坐如来座。则无懈怠过。以誓制其心。即着如来衣。则无谄曲过。无此诸过。则为行成。

    △二别结慈悲。

    常为比丘比丘尼(至)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以慈行成故。摄得四众人天供养听法。誓愿成故。感佛神力诸天卫护。如来座成。不著于法故听者。皆欢喜也。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至)诸佛神力所护故。

    此释誓愿行成。三世诸佛尚皆守护。况诸天耶。知音云。照法师品。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等意。又应知。行处住忍辱地等。是着如来衣。近处观一切法空等。是坐如来座。此节慈悲心。是入如来室。三法成就。是真安乐行也。

    △二正叹经。分二。一法说。又二。一显昔不得。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至)乃至名字不可得闻。

    此正申明诸佛所护之故。为下立喻章本。谓此妙法本来尊重。故持经者。亦因之而尊重矣。十方无量国土。欲闻其名。尚不可得者。由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恒常守护。岂妄授于人者耶。

    △二明今始得。

    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因无量国中不闻名字。则今日得见闻受持者。皆是如来四无量心之所致也。若菩萨法师不具诸忍。不发誓愿。岂能为如来护持。守成其化哉。

    △二譬说。分二。一不与珠譬。又二。一开譬。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至)起种种兵而往讨伐。

    此喻近从上章诸佛护念而无量国中不闻而来。盖举此一喻。以结一十四品开权显实之总案也。起世经云。增劫时有四轮王。次第出世。一须弥四天下。人寿五万岁时。有铁轮王出世。王一天下。奋戈始定。人寿六万岁时。有铜轮王出世。王二天下。震威乃服。人寿七万岁时。有银轮王出世。王三天下。遣使即降。人寿八万岁时。有金轮王出世。王四天下。望风而化。皆以正法旋转应运。故曰轮王。直指云。约事。轮王喻佛。强力喻佛雄猛。威势喻华严权实二智。诸国喻二十五有及界外权土。降伏喻以智破惑。小王不顺。喻凡小妄执偏邪难化。王兵讨伐。喻用三十七品助道之法。及五十五位差别观行。讨伐生死魔军。以清一真法界。约理。王喻本觉之理。威势喻根本智。诸国喻阴处界三及七大等法。小王喻诸心王心所。兵伐喻依权智。从三渐次至五十五位。终至等妙二觉。彻始彻终。一念圆明。十方坐断。则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至)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兵众喻权智。有功喻破我法二执。欢喜喻众生证初住三平等理。随功赏赐。喻依理起行。从因感果不爽。赏赐有七种。喻七圣法财。一田宅。喻大乘止观。二聚落城邑。喻五十五位如如理。三衣具。喻如如智。四珍宝。喻差别理行。五车乘。喻权实二智。六人民。喻差别智行。已上总明四十年间权智与羊鹿牛车相等。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至)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天台云。此喻法华非时不说。非机不演。髻喻权。珠喻实。实为权隐。如珠在髻也。顶上喻极果。出分段生死为小功。出变易生死为大功。未有大功。而赐髻珠。诸臣皆疑怪也。喻众生大机未动。为说法华。二乘则疑。菩萨必怪也。

    △二合譬。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至)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此以法合喻。明经功殊胜也。直指云。佛合轮王。禅智合威势。得法性土王于三界合降伏。诸国诸魔不伏合小王不顺。自三乘以上为贤。三贤已上为圣。总以四教及五十五位。则如来贤圣悉皆摄尽矣。与之共战者。即以五十五位观智。敌破我法二执及五十种阴魔也。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至)引导其心令皆欢喜。

    天台云。根力。即五根五力也。修此根力。即不漏落六道生死。故名无漏。涅槃。即小乘真空。能防见思之非。御生死之敌。故名城。直指云。有功者。指四教证果而言。四众者。对因地言。诸经。指四十年小乘诸教。以因感果。各适其意。故众心悦也。此合圣王赏赐一节。禅定合田宅。解脱无漏合聚落。根力合衣具珍宝。涅槃城合城邑。引导令喜。结上令其心悦。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此合圣王不与髻珠一句。盖欲待其时也。

    △二方与珠譬。分二。一开譬。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至)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解髻喻开权。与珠喻显实。四十年秘而不说。故云。不妄与人。

    △二合譬。

    如来亦复如是(至)尔时如来亦大欢喜。

    此举法合喻也。直指云。如来王于三界。非止四天下也。佛为法王。非止轮王也。以法教化。令离苦得乐。非止强力成威势也。妙乐云。见贤圣等者。大集经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证灭离死魔。修道坏天魔。今不言天魔者。以小乘多断三魔。已有坏天魔义。由道成必降魔也。有大功者。如来见小乘除界内苦集。名与阴战。至般若后。破无明。出变易。名大功。故今三毒等。且在小乘中说。三毒即贪嗔痴。在见惑中。名邪三毒。在思惑中。名正三毒。不出见思二惑。如来见诸贤圣已断见思。出三界外。不为魔网笼罩。破无明出变易。故云大欢喜也。

    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凡闻此经者。普皆成佛。故云至一切智。多怨难信者。谓此经不易说也。多怨。如五千退席。难信。如中下之机。故前谓如来现在犹多怨嫉也。先所未说者。以机未熟故。而今说者。时节成就也。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至)久护明珠今乃与之。

    此举法喻双结。惟此一实。更无余事。故曰第一。惟佛与佛。乃能知之。故曰甚深。慧命既续。佛即示灭。故云末后赐与。末三句引喻双结。以明显实希有。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至)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此以法结尽前文也。谓此经乃十方三世如来所共爱乐者。长夜守护。是秘藏。不妄宣说。是密藏。正以此秘密之法。最上最切。非他法诸经可比。正如轮王髻珠最尊最秘最所护惜。非他田宅宝物可比。今日既以此最尊最秘之法。为汝等敷扬。则汝等得之。又安可以他法诸经寻常视之也。然此中经意。虽归重于法。其实教受持者。自生尊重。净身口意。而坚固誓愿。以圆足末世弘经之安乐行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行法。又二。一超颂行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长行中总明行成。今颂中别显也。常行忍辱。颂着忍辱衣行成。哀愍一切。颂入室行成。乃能演说。颂坐座行成。

    △二正颂行成。

    后末世时持此经者(至)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于家出家二句。是所度之人。慈悲。为能度之心。斯等下三句。为起誓之由。我得佛道下四句。是正行誓愿也。

    △二颂叹经。分二。一颂开譬。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至)王解髻中明珠赐之。

    此颂譬喻。前十二句颂喻权智。末四句颂喻实智。真俗双超。曰勇健。担荷大法。曰难事。

    △二颂合譬。

    如来亦尔为诸法王(至)以大方便说此诸经。

    此颂法合。如来自举忍辱。为修行大力。以释成颂常行忍辱一句。是慰诸菩萨。安住忍行。自调而调彼也。盖如来智慧宝藏。皆从忍辱而生也。以大慈悲如法化世。亦是释成上章生二种心。而于诸法不戏论而来。见一切下。正示慈悲拔济也。

    既知众生得其力已(至)如王解髻明珠与之。

    此颂法喻双结。一章。以明显实希有。

    此经为尊众经中上(至)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此颂独举大法单结。以明显实希有也。解释修行方法竟。

    △三结行成之相。分三。一结劝四行。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至)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此总结行成。以明感徴之相劝修行也。四法。即四种安乐行法。

    △二三障清净。分三。一报障转得现报。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

    此下举三报转。以劝持经。天台云。此报障转也。无忧恼。即无苦受。是现世心安报。无病色鲜。是现世身安报。此所以转现报也。

    △二业障转得生报。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此业障转也。贫穷等。乃业感之果。今因持经。从前纵有如是业因。至将来必不生如是果。此所以转生报也。

    △三烦恼转得后报。分二。一别明烦恼障转。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

    ○此明贪障转也。多贪者。为人忽慢。又障生梵世。今既为人乐见。则不忽慢。天童给侍。则得生梵世。此所以转后报也。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至)游行无畏如师子王。

    ○此明嗔障转也。舍嗔则除内刀箭。逢害则外刀不伤。故云刀杖不加。嗔是害慈悲之毒药。慈悲既隆。则毒不能害。嗔是恶口腑脏。内既无嗔。则骂者口自闭塞。由无诸恐畏事。所以游行无畏。如师子王也。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此明痴障转也。愚痴能障智慧。今痴障既除。使智慧朗彻。如日之照。

    [△@△]前转三障灭三毒者。由此秘密藏中摄法无尽也。然此经在处。诸佛欢喜。故持者无忧。此经能度一切生死。故持者无病。此经如优昙华。一尘不染。故持者颜色鲜白。此经具无量妙德。故持者不穷。此经为诸佛守护。使持者不生卑贱。此经万善庄严。令持者不生丑陋。三障既转。三毒潜消。所以如慕贤圣。如师子王。如日之照。以三如字。显露此法。了无余矣。

    △二总明一切障转。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至)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此下总结前四安乐行就之相。但长文秪有常夜守护一句。至颂中。则广彰常夜所守护之妙事至奇至妙也。又前转三障等。是现生后世昼分功德。若于梦中等。是现生后世夜分功德。然妙事以梦见言者。一则验其行成寤寐恒一。二则明诸法空相实无所有。正显持经者理事双融。自他俱寂。不为凡情圣见之所迷。而圆证法华三昧矣。直指云。约事。即承上一十四品。应念现前于梦寐中。约理。是行解功勋所至。但不作圣解为上。若于梦中两句总标。次别出妙事。有七种。一梦中见佛处座四众围绕。

    [△@△]问。至人无梦。何如来偏以梦言。答。梦与想。皆意识所发。况此识于远行地后得纯无漏。岂行四行菩萨得无梦耶。且弘经法师。念念以济人事急。正兴慈运悲之际。岂尽同寒灰枯木之了无生意耶。然如来说如此等梦。皆欲兴起在会发愿弘经之想。想成而梦必至矣。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至)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二梦中见无数八部恭敬围绕于我。而我为彼说法。直指云。此亦承法师品为八部悬记忆念。应现于梦中也。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至)以梵音声演说诸法。

    三梦见诸佛应身放光说法。

    ○此承宝塔品分身诸佛云集。应念现于梦中也。

    佛为四众说无上法(至)得陀罗尼证不退智。

    四梦见佛为四众说法。见身处彼大会之中。闻法欢喜。证入等觉。

    ○此承三周说法开权悟实。应念现于梦中也。

    佛知其心深入佛道(至)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五梦佛知己根熟。即为授记。成最正觉。

    ○此承三周普记知子心意泰然等赐大白牛车。并记劫国庄严等事。应念现于梦中也。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至)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六梦见入山修习为因。证实相是果。因果圆成。见十方佛。

    ○此承序品所见诸圣冥修之境。应念现于梦中也。天台判此。为十行十向十地行相。

    诸佛身金色百福庄严相(至)如烟尽灯灭。

    七梦见佛八相成道。天台云。此或是初住位之佛。仍前次位寄谈极果耳。梦作国王。即是降兜率托胎降生三相。舍宫殿五欲诣道场。即是出家之相。成道必降魔。即是成道降魔二相。转法轮入涅槃二相如文。烟尽灯灭。即机尽应亡也。直指云。此段大意有三。一谓法师能依四行弘经。则已贯彻五十五位阶级。但因中密行。未及至果。是将成未成之相。故随心现起于夜梦中。令法师欢喜安隐。自锐其志。取足道果。此是如来冥加之力也。二者。法师既具四行之因。定有一真之果。故先梦权行。渐次取证。至后智满。乃梦八相成道。以终道行首尾一如也。三者。法师虽则依因取果至如来地。然亦迹门幻事。如水月空华。心佛众生。皆是梦事。更有本门大旨。众生心佛。皆悉不到。故重重举梦。以起下文开迹显本之大案也。

    △三总结行成。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此四句总结一品大案。后恶世者。毕竟难化之时也。第一者。即最上妙法毕竟难信之旨也。若能于难化之时。说难信之法。此人必能成就四安乐行。教化众生。如上昼夜所具大利功德。自应得矣。直指云。古以迹本两门分今时那畔。其迹门从序品至此品止。谓之开权显实。广明转识成智依因取果。是有修有证之相。亦有序正流通。序品挈全经大纲。为序分。自方便品至授学无学人记品。三周说法。三乘人预获道果之记。为正宗分。从法师品至安乐行品迄。为流通分。此从古所训也。按法师品召药王统举一十八众。凡闻一句一偈。皆为授记。则九界摄尽无遗。此为迹门十信位因行。然但证十八界全真之理。未与七大融会。故于现塔品。会归四智一如。三身一体。始本不二。依正双融。以证真俗如如之实相。至达多品。以显大法有师久受方克。复举龙女当下成佛不在多时。于此则难易见消。冤亲一致。以完迹门显实大案。正宗之旨。于此已终。故言下召众流通时。新记各誓弘经。佛不许可。而顾视八十万亿大菩萨众。而自誓忍苦弘经。以住持佛法。故名持品。此是迹门十住位因行。文殊知是事忍。不及法忍。乃代请弘经之式。佛为妙阐四安乐行门。令诸菩萨安心忍地。直造真际。故名安乐行品。此是迹门十行位因行。上既云迹。则知有本。故继之以涌出品耳。迹门开三显一一大科已竟。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品节云。此品显自心发悟恒沙性德现前。乃尽持经之妙。由前得记声闻。虽愿持经。自力不充。难入生死。要假他力。所以佛令调护其心。亦有所未安也。今则有八恒河沙菩萨。从他方来。各愿守护持经。而如来不许者。以从外来故。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故云我自有六万恒河沙众。此显体用双彰。故眷属同等也。以此性德持经。方能妙契法身。所以诣虚空向二世尊者。正显生灭见谢延促同时。故五十小劫谓如食顷。由称性行成。故四上首皆以行名。意显以此持经方称如来本怀也。然性德之境。殊非心识可知。故弥勒与八千恒沙。皆生疑念。乃云不识一人。故与诸佛侍者。同时请问也。此非小缘。所以先勉以被精进铠发坚固意。始能信受。而如来自言。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自在神通力。师子奋迅力。威猛大势力。尽在于此。岂细事哉。是如来之意甚深。非口耳知见可能及也。然如来谓此诸大众皆是我成道已来所教化者。致令会众皆起疑念。谓我等目击世尊成道四十年中所教化者。无不知之。而此地涌之众。昔所未见也。况此之大众。皆久植德本福慧双修之人。我等久蒙佛教。而行解尚劣弱如此。何以少时便能成此胜化。故说父少子老之喻。以述疑情。殊不知此是如来显本之妙。以袪二乘生灭之见。而明法身常住不灭也。故次继以明寿量。直指云。此下一十四品。古科为开迹显本。盖前十三品约主伴。皆属迹门。主即化身释迦。机则转凡成圣。乃至助化之众。皆从他方来。终非法身真主法性真机。若夫法性眷属。敌破本迹。直显威音那畔无坏无成无修无证体用如如之妙境。故曰开迹显本。今此品为本门之序。由安乐行品获益殊胜。故感他方圣众。自誓于此土弘经。而佛不许可者。正为涌出品开端。其声未息。而无量菩萨从地涌出。正为显本之相也。地表当人本觉性地。即前谓忍辱地也。涌出者。正显最后生相无明顿破。涌出自性恒沙妙德也。依事得名。故曰从地涌出。又迹门为三乘人开示佛之知见。属今世门头。本门为地上菩萨悟入佛之知见。属实际理地。非迹无以诣本。非本无以立迹。本迹互融。体用一致。任运随心。逢源自在。故曰从地涌出。

    △二本门开迹显本。分三。一本门序分。从此下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分为两科。一明地涌之相。分三。一他方菩萨弘经。

    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至)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天台云。他方菩萨既闻迹门流通弘经福大。咸欲发愿住此弘宣。是故请也。

    [△@△]持品中。如来力劝发愿持经。犹恨其无人。新记见募觅之切。只得发愿于他方。实畏难忍苦于娑婆也。今幸如是多众舍彼就此。可谓如其所愿。向下返止而不许者。良有故也。此诸菩萨曰。若听我等。此一听字。便是密得如来显本之心。冥知佛不许可。故姑请耳。如来亦藉此众。是从他方来。而非本有。况此妙法。从来不借他人力。若此处允许弘通。何以能召下方本有之众。故知向下说寿量现神力种种妙用。皆从此不许中发。此即便为废迹显本之原委矣。

    △二如来止答不许。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至)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此正以显本。而欲召下方菩萨之引也。天台云。如来止意有三。一则他方菩萨。各有己任。恐住此而废彼也。二则于此土。结缘事浅。恐无巨益。三则若许此。则不得召下方众。众若不来。近迹何开。远本何显。由此三意。故止耳。召下亦有三意。一是我弟子应弘我法。二以缘深广。能益遍此土。三又得开近显远。故召下也。

    [△@△]更须知。显本之意。原为新记人识见狭小。未能深穷妙法渊底。染净之见未忘。苦乐之相不泯。故假下方菩萨。以明之也。新记人但知离此外。别觅净处乐处。故不愿居此。殊不知。此最苦处是最乐之境。极染处是极净之场。地即一真心地。六万者。即六根之数。恒沙菩萨。即自性本具之称性功德也。各有六万恒沙眷属者。即显根根尘尘周遍法界。是展转无尽之意。然必谓下方者。乃甚深无量处。故迹门三止身子。便得三根授记。今本门一止诸菩萨。便要使三根人同臻一真妙境。有此深意。故云我自有六万等也。然未召之先。而不出者。由我未灭故。须待我灭之后。自能于此广说是经。意更微妙。看者当须细省。

    △三下方涌出之相。分二。一经家叙相。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至)此界虚空中住。

    此明佛止诸菩萨时随念即成地震众涌之相也。天台云。地裂者。开迹显本也。其中者。常寂光也。下方者。法性之渊底也。下不属此。空不属彼。即中道也。直指云。世界振裂者。表发本门后得智。一念入十种金刚道定。顿破生相无明也。所谓迷时为火宅。悟后即真常。众从地出者。正示自性心地开显之相。所谓从天降下不为贵。从地涌出始为奇也。身金色者。表性具神用。皆从中道智体所生。下方虚空者。表住忍辱谦卑之地。

    [△@△]三千国土地皆振裂无量菩萨同时涌出。好光境也。学者幸勿作文字看过。于此明得。始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

    所说音声者。即闻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语。乃闻声即至也。要解云。此以真说。彼以真闻。文殊所谓心闻洞十方之意。从下发来四字。大有关要。实由闻字而生。则闻为能发之因。从下四字为所现之境。从者。有所原本也。下者。由内及外也。发者。即一念相应。不觉而有也。来者。即感而遂通。一时现前也。

    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至)所不能知。

    天台云。所将眷属者。若人情往望。谓领六万五万者为多。三二一者为少。单己者为只独也。若依文往寻。有况复字。则六五万者少。单己者多。故偈云。单己无眷属。其数转过上。若依法门。一一皆是导师。能引众人。至于宝所。当知一己非独。六万非多。直指云。数有六层。初以六万。减至一万。为一层。次以一恒河。减至半恒河四分之一。为二层。又次以千万那由他分之一。为三层。又次以千万那由他。减至亿万。为四层。又次以千万百万。减至一万。为五层。又次以一千一百。减至五四三二一弟子。为六层。以对六根。主伴重重无尽。通属十地。已至等觉之境。至单己无眷属。是妙觉果海。不堕众数。故曰乐远离行。以妙觉远离能所。真常独露之谓也。

    △二菩萨来仪。分五。一三业供养。

    是诸菩萨从地出已(至)欣乐瞻仰于二世尊。

    此经家所叙圣众来仪也。直指云。诣空礼二如来足者。表妙行一一回向真如。以契本始二觉也。礼分身者。表后行之契前行也。行智冥交。故以赞觉者。而赞叹之也。

    [△@△]欣乐瞻仰四字。便是诸菩萨之深心本愿。欲冀如来一发明之。是所以显如来久远教化之本也。

    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初涌出(至)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此明因契于果无久近相也。要解云。圣人神智方便法门。能延一日。以为一劫。能促一劫。以为一日。盖道无迁变。情有顷久。犹如梦人不移一时。而梦历多岁。则顷久之情。初无定也。故圣人对机。示现延促。而本无延促。所言菩萨赞佛经劫。则于促示延耳。又令大众谓半日。则于延现促耳所以然者。将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自在神通之力。使忘延促之情而深证实相也。华严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夫能一念普观无去来住。则了斯延促皆方便耳。

    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至)百千万亿国土虚空。

    四众肉眼。碍而非通。而能见无量国土者。假佛通力故也。要解云。夫于众一多互陈。于时延促互现。于境通碍互用者。以明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而警发常情。使去其倒心限意。依无碍智。圆融妙达。由是契进寿量秘说。而得入佛慧。成就佛身故也。是故此品事法。虽为显迹劝持。而实为寿量引发也。

    △二陈问讯词。

    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至)最为上首唱导之师。

    此明诸菩萨赞毕问安也。天台云。于恒河沙众。而但举四人者。欲拟开示悟入四十位耳。如华严但举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说四十位也。唱导者。启发法门名唱。引接物机名导。知音云。四导师。应四安乐行为名。住慈悲室。名上行。据法空座。名无边行。无希望。名净行。住忍辱地。名安立行。上标六万等。表师资或具六度。此为四摄法乃六度之网领。故曰于其众中最为上首。

    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至)尔时四大菩萨而说偈言。

    世尊安乐少病少恼(至)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天台云。世尊已离世间有漏五阴。岂有病恼。盖欲示同人法。顺土常仪。故此问耳。此但问讯释迦。而不及多宝等者。是彼自叙师资之仪也。少病恼者。佛念六道众生苦果无穷故病。此约身言。三乘烦恼不断故恼。此约心言。若凡小顺化。则如来安乐。此是问佛自处。下所应度者。是问化他。应以灭度者而令灭度。不生疑难。可谓易度。九界众生。能顺佛语意。佛则不致有疲劳想耳。

    △三佛答安乐。

    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至)如来安乐少病少恼。

    此答初偈所问也。如来答以二如是者。则显菩萨所问有深意存焉。明知世尊不许他方菩萨弘经。而召本弟子者。意在显发本门大事。故问所应度者受化易不。则世尊因之可以显本。故答云。如汝所问恰当我心也。

    诸众生等易可化度(至)即皆信受入如来慧。

    此答次偈所问也。天台云。易度有二。一根利德厚者。世世已来。常受大化。始见我身。即禀华严。入如来慧。果熟易零。此一类众生。则易度也。

    除先修习学小乘者(至)得闻是经入于佛慧。

    ○二根钝德薄者。世世已来。不受大化。为此等人故。须开顿说渐。三藏法中。令调伏之。此闻法华。入于佛慧。大窾云。所以者何下。释易度之意。言利根者。我于过去为沙弥时。曾教化之。今一见我身闻我法。即入佛慧。若过去学小乘者。四十年中。徐徐引诱。今闻妙法。亦入佛慧矣。此如来密知菩萨发愿持经。故密以度生之法授之也。

    △四偈赞随喜。

    尔时诸大菩萨而说偈言。

    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至)闻已信行我等随喜。

    此本门圣众。因闻佛述新记。远近因缘。二俱殊胜。故同声称赞也。称善哉。赞大雄。是知如来将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等三种威力也。能问诸佛二句。是别赞弥勒智积大乐说等之词。我等随喜者。是同志者共庆。然此随喜二字。非同泛论。故后如来独叹发随喜心一句。

    △五如来述叹。

    于时世尊赞叹上首(至)汝等能于如来发随喜心。

    菩萨前来以善哉赞佛。曰大雄世尊。今如来以善哉叹弟子。曰发随喜心。是各善其善也。如来善能于久远劫化度众生。则无生不度也。菩萨善能于如来发随喜心。则无行不成也。然此独赞能随喜者。为欲密开寿量之远本。唯此等菩萨。乃堪领受也。

    △二弥勒陈疑。分二。一此土菩萨疑。又二。一长行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至)合掌供养问讯如来。

    天台云。此下是第二疑问序也。直指云。慈氏及八千恒沙大士。以迹疑本故。皆共作念。序品以权疑实。赖之以显实。今复以迹疑本。亦复赖之以显本也。盖慈氏与诸菩萨。皆是从因至果。位居等觉。但为新记引发故问。从昔已来不见不闻。亦复不知称性流出。故疑从地涌出也。则知开迹显本。乃为破最后生相无明。以成一真法界。始明悟入佛之知见。

    △二偈颂正问。分五。一问从何所来。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至)是从何所来。

    弥勒为补处尊。已是承任之人。而妙法中。权实本迹。无不了了。然所以求教请决者。意为将来与诸菩萨作龙华三会授记之原本也。故本迹二门。皆弥勒陈疑。关系非小。此言弥勒知八千等心之所念。则已为彼露其头鼻。但以并欲自决所疑一句为盖覆耳。然偈中所举大众菩萨。而不及二乘人天等。显此境是等觉位中生相未忘之见。非泛泛可得而疑。若权小人天能疑者。又不待弥勒问矣。须知通经前后。弥勒能几问耶。今打头便问个此从何来。要知此处大好一问。岂实不知来处者耶。

    △二问何因缘集。

    以何因缘集巨身大神通(至)为从何所来。

    以何因缘集一句。是正问。下皆发其所疑。谓我观此诸菩萨。身相广大。神通无量。福似足矣。智慧三昧禅定解脱不可思议。慧似足矣。兼之志念坚固。忍力弘深。又为一切人天二乘权小众生之所乐见。但不知为何所求而来也。前云从何所来。是单问来处。此云为何所来。谓是何因缘而来至此也。益知从地涌出者。不为自求。又见弥勒所疑所请亦有关系。

    △三叙其数量。

    一一诸菩萨所将诸眷属(至)犹不能尽知。

    此问地涌之众。师资皆不可量。大菩萨者。即所谓神通智慧众生乐见之大菩萨也。将六万恒沙。是所领之眷属。况恒河广四十里。其长不知经几千万里也。其中沙细如面。今虽曰六万恒河。亦不过随佛自语。岂能知其数哉。今若师若资。皆来供佛。及护是经。颂中唯此两句。是一结局也。且大菩萨本有六万恒沙。而所领之资。或六万五万。以至半恒河沙。偈中。一云其数过于上。二曰复过上。三曰转过上。是知师者多。而弟子亦多。增数多而少数亦多。至于独一无眷属者。犹不可数。如是多多之众。岂是一佛一师之所成就。且弥勒意中。疑佛云不须汝等。我自有六万恒沙菩萨。今见如是之多。岂我世尊一己所化哉。

    △四问师为谁。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至)修习何佛道。

    若不因弥勒问个谁字。焉得知毗卢有主。法身有师。阐明无量寿佛。而致广大神通耶。谓如是具大威德成大精进者。必领受不易。但不知与彼说法者为谁。而教化成就至于此也。教化成就者。乃最后师也。又不知最初发心。从谁引发。至于中间。称扬者何等佛法。受持者何等经教。修习者何等佛道。接连用数番谁何字。问得最妙。疑得极好。致使如来答处。便不可思议也。

    △五请决众疑。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至)愿说其因缘。

    此总束前问意。再四伸明。始见欲悟之心切也。如是诸菩萨。如是妙神通。如是大智慧。此皆等觉位中亲见亲知之境。四方震裂者。据理乃生住异灭四相销镕。而本觉妙理于中道显发。故曰昔所未见也。我常游诸国者。明唯识境中无处不周。竟未见此。今日一旦忽然涌出。诚不可思议。但不知此恒沙妙性。何因而有。何缘而具。

    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至)本末之因缘。

    此举众会。皆欲知此一事者。以其见处同疑念亦同。总皆欲究明此从地涌出始本二觉之妙智。本为何因。末为何缘也。是诸菩萨等。即今会生疑者也。是诸菩萨众。即地涌之不识者也。

    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弥勒至此。可谓明修栈道。意谓要知从前无量菩萨。即是世尊无量妙德。是则前问从何所来。以何缘集。并及本末因缘。而弥勒自答已竟。此后如来对答之。下说寿量。现神力。但明无量德中之一二德耳。

    △二他土菩萨疑。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至)菩萨大众从何所来。

    此正揭示当人本具圆行。将来亦如释迦分身云集。正等无二也。直指云。诸佛侍者。各质本师者。欲共知此本地风光也。盖分身是果。地涌是因。以果证因。故如此问。不然。则徒成过文矣。

    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至)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分身诸侍者。皆大菩萨。与今会弥勒。等无有二。而同疑同问。理所应然。且各各本师不答。是各推其本。故以待释迦酬答。使之因是得闻也。妙乐云。弥勒所问不轻。世尊一向未曾显说本门大事。因兹答问。广显长寿。故须如来自开。所以分身不应答也。

    [△@△]问。前云四众承佛神力。见无量百千万亿国土。既能圆见。岂不圆闻。况弥勒与八千恒沙菩萨。出众请问。可谓惊群动众。何分身侍者。竟不此闻。又复各问本主耶。答。不见道。分身侍者。与弥勒无二。弥勒既如是疑问释迦。则侍者亦当疑问本师也。二则因此唱。发弥勒后当作佛。益知分身侍者。皆未来分身诸佛。如是开彰。使弥勒与诸侍者。成未来灵山一会俨然。又在目前矣。本门序分竟。

    △二本门正宗。从此去至分别功德十九行偈止。分二。一诫许。分二。一长行。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乃能问佛如是大事。

    如来赞善。而当机实有可赞之功。若弥勒不问。则师资徒然问讯一翻。有甚奇特。由此一问。使本门大业开彰。故曰乃能问佛如是大事也。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即弥勒姓也。

    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

    直指云。迹门是身子等被精进铠。故得打破化城。而归宝所。获三周授记。开示佛之知见。以取如来极果。为报身佛也。今本门是等觉人被精进铠。踏翻宝所。粉碎太虚。以成一真法界。是谓悟入佛之知见。乃为一生参学事毕也。由此如来以三业加持。当共一心。是口加持。被精进铠。是身加持。发坚固意。即意加持。此是诫勉。向下许说。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至)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今欲显发四字。是如来许说本门大事因缘。后乃一一宣明指示。其文不出寿量品诸佛智慧。即如来寿量。诸佛与如来。俱是通称。智慧与寿量。元无异理。则知今欲宣示者。即寿量也。诸佛智慧。乃寿量总相。下自在神通等三力。皆寿量别相。言诸佛自在神力者。即后文云。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告汝等。此正应宣示二字。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阿僧祇。如此长远寿量。岂非自在力耶。又云。自是已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岂非神通力耶。又云。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入于涅槃。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岂非师子奋迅力耶。又云。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便谓如来难可得见。众生闻如是语。生难遭想。渴仰于佛。便种善根。岂非威猛大势力耶。故知今欲显发。皆此等力。如此则三种力。俱有归属。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至)汝等一心听。

    当精进一心。颂被精进铠。是诫慎之词。我欲说此事。颂诸佛智慧。言今欲宣示本门大事。若有疑悔。则不能悟入此境。佛智叵思议。颂自在神通。况诸佛所有自在神通。本不可思议。然汝今腾疑启请。便知有本门大事可证。故出于二乘信力之上。住于菩萨忍善之中。堪当此法。故我今安慰于汝。慎勿怀疑生惧也。佛无不实语两句。颂师子奋迅。谓我所说法。如师子奋迅。捉象捉兔。皆用全力。说大说小。皆实不妄也。所得第一法两句。颂威猛大势之力。谓如来威猛大势。最为第一。岂是思议分别所能知者。我故教汝当精进一心。勿得有疑惧也。如是今当说两句。是许说。如是二字。指上三种神力。今当说者。正说如来寿量。明诸佛智慧。故令一心听受。

    △二正说。分三。一正开近显远。又分二。一略开明动执生疑。又二。一略陈开显。又二。一长行。又二。一双答。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至)调伏其心令发道意。

    此去尽寿量品。正开近显远。阿逸多是疑问之机。下举地涌之众。乃今会所不识者。向问是谁所化。今答是我。问从谁发心。答是我调伏。令发道意。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

    向问从何所来。今答云此界虚空中住。此界者。是不离当处也。虚空者。即第一义空也。

    △二双释。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此释明所答之义。天台云。师知弟子修智断二德。于诸经分别。是修智。正忆念。是修断。正答前称扬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谓此众大小乘诸经悉皆通达。以正忆念。修习佛道也。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至)勤行精进未曾休息。

    此申明住下界之义。谓汝问常游诸国未见是众者。由其不乐在众。而乐静处也。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至)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汝问不识一人者。由不依止人天而住也。知音云。良以此众精进。弥勒懈怠。此众读诵通利。弥勒弃舍习诵。此众不依人天。弥勒常游族姓。一一背驰。安得而识之哉。此段总答以何因缘集一句。由此大众常乐深智。以至一心求成佛道。是此因缘而来集也。

    △二偈颂。分二。一颂双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至)其心无所畏。

    前问处节节言谁。此答处历历言我。方见问答有据也。阿逸下。颂答所习之道。所事之师。舍大众愦闹。即是不亲近国王大臣及沙弥等。不乐多所说。即不近外道婆罗门等。如是诸子。虽乐寂静似乎小乘。而又精进修习佛道。昼夜不怠。为求下三句。颂所住之处。志念下四句。颂上求下化。一一与长行前后互知。愦(音脍)。闹(铙去声)。

    △二颂双释。

    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至)教化是等众。

    此即为下节张本。知音谓。长行云我于娑婆成菩提。况娑婆一大千量。佛以遍法界身。化地涌众。似无可碍。故颂以伽耶等言。据迹之人。但见伽耶一会。岂能化其多众。今言是我教化发心。以至当来成佛。实所难信。此弥勒等有父少子老之疑也。我从久远来两句。为后说寿量伏案。既云伽耶得道教化。而又言久远教化。使人知此久众即是新化。则弥勒等。益难信也。非谈法身寿量。人恶乎能知。

    △二因疑更请。分二。一长行。又二。一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三藐三菩提。

    此执迹而疑本。以为显本之肇端也。少时间。举世尊于现生成道未久。其所化如是之多。而且人人福慧具足。由此生疑不信。故作念请决也。

    △二请。分三。一法说。又二。一执近生远疑。

    即白佛言世尊(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伽耶。此云山城。去菩提场二十里。城甚险固。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峦危险。印度国俗称灵山。四十年者。说法颂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在般若后说。故云四十余年。直指云。此出疑情有三。一滞于化迹。而晦三世平等。二滞于一会化机。而晦于恒沙性具。三滞于有修有证。而晦无修证理。故疑词。先举为太子时。二居伽耶不远。三明成道不久。此皆众所共知。云何少时作此大事。次下返释云。莫非是佛势力。是佛功德。乃能如是耶。此独疑于佛。

    △二执远生近疑。

    世尊此大菩萨众(至)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弥勒既不知其人。而又言久植善根者。则亦见其所疑所请也。据本文。即因闻佛叹住处德业甚深莫测。故此疑也。

    △二譬说。分二。一开譬。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至)生育我等是事难信。

    此因事迹相反。故举返喻徴究。以便显本也。直指云。譬如有人。喻佛。色美发黑。喻迹门应身。年二十五。喻太子出家得道。仅四十余年。所谓于少时间。此以近迹疑远。指百岁人为子。喻地涌菩萨。皆久修德业。终非今日新成之佛所化。百岁人指年少为父。喻诸菩萨诣空礼赞。是以远本疑近也。况父子之义。本自相当。而父子之年。何独相反。故曰是事难信。但此中执定迹门化身为主。而疑本门大用非伴。初则以迹疑本。不期因本破迹。此皆是善巧方便之问也。惟此主伴相返。以为正意。其余不必谬配。

    △二合譬。

    佛亦如是得道已来(至)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举法合喻。标显本之致也。直指云。佛亦下三句。合色美至年二十五。而此大众下。合百岁人是子。此中不出十度。无量劫为佛道即智度。勤行精进即进度。善入出住即禅度。无量三昧即慧度。得大神通即愿度。久修梵行即戒度。修诸善法即施度。巧问答即方便度。人中宝即力度。甚为希有即忍度。以忍居后。合住柔和忍地。今日世尊下。合百岁人指年少为父。天台云。九次第定是善入。师子奋迅三昧是善出。超越三昧是善住。此藏通意也。从初地至十地。名善入。十地入重玄门。再修凡夫事。名善出。妙觉遍满。名善住。别教意也。毕法性三昧名善入。首楞严三昧。名善出。王三昧名善住。圆教意也。

    △三请答。

    世尊得佛未久(至)佛所知者皆悉通达。

    世尊下两句。是实所难信语。我等下三句。是意知如来发言有准。谓我故知如来欲彰远本。是随宜说。化地涌众。皆不妄说。知无不达。是不谬说。此唯我弥勒辈。独所知也。若末学初机。须要如来宣明乃可。

    然诸新发意菩萨(至)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天台云。今所请者。正为未来及今新发意者。由行浅信轻。喜生诽谤。谤则堕苦。不退者虽能信而不谤。不能增道。若为分别。令谤者则生信。信者则增道矣。

    [△@△]我等虽复信。总为新发意者闻语生疑。弥勒自己明明说出。则知弥勒之疑。原与智积文殊无异。反覆辨难。无非欲后学决疑坚信。以成无上菩提也。知音问。喻中有少父指老子。老子指少父。法中但合少指老。不合老亦指少何也。答。究文应有。或译人忽略。然义直重父少子老一边。故不合老指少也。问。经文何处见老认少为父。答。前初涌出时。礼赞三世十方讫。然后独问讯释迦。是老认少处。

    △二偈颂。分二。一颂法说。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此颂执近迹。谓见出家成道。人所共知。其实未久。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至)云何而可信。

    此颂疑远本。谓众不可纪。复是久修。其神通三昧。超过一切。皆宿学也。以莲华在水一句。上喻不染世法。下喻从地涌出。如此者。皆循循恭谨于如来前。则有似为如来所化。论其事实悬远。观其情又逼真。此实所难信者也。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

    此颂结请答。谓世尊成道若久。此不足疑。所化之众浅少。亦不足疑。今以少近之时。化此难思之众。不唯本来障深慧浅者为疑。即今现受化者。亦未免不疑也。如此之事。若非如来宣示显发。则返增其累。

    △二颂喻说。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至)举世所不信。

    喻意一如前释。但长文于父言色美发黑。颂中于子言发白面皱。乃前后互现也。皱(音绉)。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至)于下空中住。

    弥勒既谓不识一人。又焉知彼志固无怯。远劫行道。以至忍辱心决定。十方佛所赞耶。其所谓不识。正是识之极矣。但欲为新发意及未来实不识者。令其证到弥勒不识之境。

    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至)而住不退地。

    如来垂教之心固切。而菩萨辅化之诚亦殷。弥勒之请词。步步迫切者。非谓佛不微细垂慈。只要行人信根坚固。洗除心垢。渐入佳境。稍着疑情。便堕恶道。其悲愍深怀。慈济苦心。真与佛等矣。略开明动执生疑已竟。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七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