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经注正讹最新章节!

。非相。即实相也。何故非相宜去。盖佛以觉言。外觉离一切有相。内觉离一切空相。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得真空无相之妙故即名之为诸佛中人。佛非第一希有乎。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丞称如是。是接引世人意。不但以其言之是也。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大乘之法。非大乘根器。猝闻诸相不生。言下即佛之说。未免一往怪愕而惊。进退张皇而怖。恐惧阻难而畏。因?励后世学者。若复有人。信心清净。得闻此理。欢喜受持。如有夙契而不惊。若曾行习而不怖。勇猛承当而不畏。此人悟入法门。速离众生下劣之见。非久种善根。安能直造如来第一义谛。则岂非甚为希有乎。盖实难其人也。

    ○以下通说后世持经之人。反覆申明。在无实无虚句结穴。后说以要言之。而不说要言在何句者。佛不以一句实法。生后人执着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承上言。何故不惊怖畏。得为希有。盖以此经为万法宗源。凡经皆从此一经会出。诸法波罗蜜。皆无以尚之。是为第一波罗蜜。然是人正无第一相也。心中若存第一相。便落二三小乘。不为第一希有矣。如来尝说第一波罗蜜。非有第一相。所以名为第一波罗蜜。前曰佛说般若波罗蜜。重在般若。此云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重在第一。前曰即非般若波罗蜜。并般若而遣之。此云即非第一波罗蜜。并第一而遣之也。此又空善现第一相也。以上皆论智慧。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智慧必从实行证验始真。故又告之曰。人闻第一波罗蜜而不惊怖畏者。法相空也。又不若试之利害生死。而证人相之亦空也。即如辱之所在。人不能忍。而有忍之者。是即入法之一门。故如来说忍念皆去。辱自消亡。而何有忍辱相乎。遇值险巇。恁地平平打过。方是真降伏。李屠诸本。俱无是名句。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何故忍辱如无。人之于辱。不惟能忍为难。而能忘则尤难。因自举历劫修行事证之。佛有时自称佛。自称如来。自称我。我。特谓我身。如来与佛。则谓己与诸佛如来皆然。经中尽如是也。佛三世转身为如来。歌利事在第一世。受记于然灯在第二世。如我昔为。十一字为句。盖借此以证忍辱。并忍辱皆忘之意。乃。见割截于王。非佛身自为王也。割截。即下支解。割至耳鼻。截及手足。辱斯甚矣。而佛能忍。毫不起四相之见。盖五蕴本空。纵患害相加。如吹光割水。湛然不动。此段是正说。因自问此何故哉。又反言之曰。我昔支解时。若有四相。则瞋恨往往而生。冤魂相报。莽撞投生。不复更去修行矣。所以无四相者。忘其辱。并忘其忍也。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不特此时为然。从今追念前生五百世入山求静。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佛所历之世。亦善现历过者。又正言之曰。此时早无我人等相。认为宿世应受之报。乃不昏乱真性。托生再修。是忍辱之证。后人修行者亦宜如是。见苦是苦。由于我相不化。若离我相。则谁为辱者。谁为忍者。身空则无痛者。心空则无觉痛者。不见为苦。自然成忍也。上是引己以证。此又引多生以证。然则如来之无瞋恨久矣。岂偶一能之者哉。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此承上无相之故来。佛累世行忍辱行。以无我故。得成菩提。故凡修行菩萨。于一切相。尽应解脱而离之。发无上道心。不应住色声等相生希求福利之心。盖无上正等正觉心。乃清净无相心。岂可染于六尘。住色者。眼前美好。屋宇器用服色之类。声香五者。谓凡音乐馨香滋味感触事情利己者。凡住着处。皆不起念。收上两句。应前离一切句。两应字。两不应字。甚着力。此是故。及下是故。与上数何以故。紧相呼应。此意已见四分十分中。复详言之者。恐弟子听之不审。或有续来听者。经中重叠处。义皆如此。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前是正言。此又反言之。若心中稍有所住。此心终为六尘把持。则妄念纷驰。已着诸相。取舍爱憎。无有休期。便落人天小果。不证无上菩提。何有住足之处。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此也。上四住。作住着住字。末一住。作住止住字。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论修行人之心。亦应无住。菩萨所行六度。皆应离相。色为六尘之首。施为六度之初。故云不应住色布施。五识皆因色相而起。故此止以一色总该无住。如是行施。欲使含灵抱识。尽被恩泽。各得无相之体。即前所云灭度无量众生。实无灭度者。不度而度。乃所以深为利益也。菩萨为普度众生。而以布施利济益物。原为人而不为己。则知不当复有嗔恨。应如是以我无住之法而布施之耳。若存施受之心。即非无住矣。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即以如来之说证之。一切人我诸相。俱非真实。尽是空华。故不应住。又说一切众生。尽是假名。不见佛性。名为众生。若离妄心。见自性佛。即无众生可得。故不应住相布施。下二句。是明上二句之所以也。盖以众生若有。则说不得诸相为无若众生既无。则诸相之无。益可知矣。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此如来之语人不信心。则以为妄。孰知其真故不伪而切人。实故不虚而有据。皆适如其心之所言。而不加毫末。不减分寸不以虚诳之言而使人惑。不以异同之言而使人疑。盖以破众心之狐疑也。此泛说平日如来所有的话。皆一一可信。如此。则又何疑于持经证果之言。为不然乎。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向云如来无所得。今云如来所得法。即前无相无住之谓。数语即法之所在。此所说之法。真体常存。以为实耶。而六尘四相皆空。以为虚耶。而四果所得皆有无实。故不住于有。无虚。故不住于空。非空非有。执情尽化。乃为真得。虚实合说。虚中想出实际。实中想出虚理。靠不得实。着不得虚。虚实相形。乃成如来妙法。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

    无实无虚之法。佛已说出要领。故又言若悟得此法。则无所住之心。在在皆然矣。即以布施言。布施。谓法施教化众生也。若菩萨自家修行。心住于法。而又以此行于布施。心为法所拘。彼此都受法障。即以贪爱自蔽其明矣。便如人入闇中。有何所见。此行法之失也。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若自心不住于法。而又以此无住者行其布施。则触处皆通。无有障碍。便如人之有目。加以日光照之。秋毫皆瞩。何色不见。此色字。与六尘之色不同。满眼乾坤山河大地。无非是色。故谓种种色。此言法之所在。必能空而后能照。甚言执法者之不得法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汝计末法无传。岂知不解脱。则此经是文字。能解脱即是佛智慧。如来用此启发后人者。专望流通之人。当来之世。邪法竞起。正法难行。若有善男女得遇此经。从师禀受。诵读精进。非由口耳之传。直究心学。这便真正是能了。何愧如来证果。即是一佛出世。如来岂庸释我。无论世远于五百岁。以自心之佛智慧。照见自心。未有不洞彻者。以此流通佛法。岂不成就作佛功德乎。无量者。不可称量。非特利一身。将普施群生。无边者。无有边际。非特利一时。且遍千万亿劫也。言人能如此。则人人可为如来。世世见有如来。故说功德之无穷耳。受持四字相因。欲受其文故读。欲持其义故诵如来悉知见。示非臆说也。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如来谓此般若章句。专为发大乘心者说。又能三时受持。即是负荷菩提良器。其乐小法。着四相者。乌足语此。又谓此般若章句。在处即是佛塔。天人围绕。岂过分哉。故云持经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此第四番较量持说福德也。初日分者早晨。中日分者日午。后日分者晚间。日有六时。举此以该终日耳。恒河沙及无量劫。俱借言。盖身命。人所最重。以此为施。比七宝施尤甚矣。故佛呼善现而言。若有善男女。于一日三时中以身命布施。如恒河沙之多。且历百千万亿劫之久。其布施之愿极矣。若人能以其心。实信此经而无违逆。其受出世福。已胜彼身命之施。何况书写传布。行解相应而受。勇猛精进而持。心不散乱而读。见性不迷而诵。兼以为人解说。化导多方。舍身岂能及之耶。此较前加书写二字。欲人利导以广济度也。佛恐人执着如来忍辱之说。徒以身施。于己性人性。毫无利益。故十三分已言之。此复救其失也。

    ○人不悟道。欲破生死。舍财不已。至舍身命。不知舍身修福。不如施法修慧。纵三时舍身。都是住相布施。有何利益。若闻般若经典。信之于心。不逆于理。以之自度。则超生死。得涅槃。福已胜彼三时布施。何况受持读诵之余。加以书写解说。广为流传。以之度生。而成无上道者乎。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承上文来。三时舍身。亦是有尽之言。若据实理。而以经义之简约者言之。说经之要。原自无多。过心境界。不可思惟。过言境界。不可拟议。不可名物称不可浅深量。其中有大无边际及人功德。然则前云身命之施。尚在思议称量有边之域。乌足与此较哉。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言乎经之功德。此经如来非为修因种福说。专为发度己度人之大乘心。像车乘之大。普载一切众生者说。亦非为权浅之大乘说。为发菩萨阿罗汉等登大乘之最上乘心者说。大乘者。诸菩萨是也。为大乘说者。说此六尘四相之应空而入于法也。最上乘者。佛如来是也。为最上乘说者。说此空相之心。皆归于空而并无所谓法也。第一句。是引众生而证入诸菩萨。第二句。是引诸菩萨而证入于佛如来也。此正以要言之之意。乘取通远之义。乘有轮始可转行。故以法为法轮。诸经皆谓大乘者。取法轮转通之义也。若有最上机。发大心之人。能持诵广说。则其所知见。与如来合体。如来自悉知其所知。悉见其所见。超情量。绝名称。直入不思议地。成就者。满足之意。此再述前言。以见其必然也。如是人等。即为大乘最上乘之法器。荷担自性如来在身内。而共成无上菩提。必至物我一时解脱。方舍此担也。背之所负曰荷。肩之所承曰担。此应前即为如来也。如来所以将此经启发此人。使继往开来。而诸佛赖之也。其所成就何如乎。世间上乘之人。入圣至易。中材之人。超凡最难。故佛往往从第一等佛菩萨。直说到学为佛菩萨者。是成就中材。不使其恍惚无据也。

    ○佛家三乘。一曰声闻乘。罗汉得道。全仗佛语。指示为声闻。二曰缘觉乘。辟支佛得道。缘己感触而心悟。是佛缘特达为缘觉。三曰菩萨乘。能修六度。已为佛矣。此则通修万行。功非为己。志在广济。故以大道为名。是登大乘。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此反结上文。以明大乘最上乘之旨也。何以见其荷担之故。若钝根下劣之徒。为声闻缘觉。其所好乐。不脱于小乘法。不发大心。而沾沾章句之末。即为妄着四见。毋论能持。且不乐听受读诵。宁得于如来深法。解说以度人耶。则信此经非易语。而菩提非易担矣。此言其人也。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然荷担之人不易得。则经宜护持。以待后之能信者故嘱善现云。众生果能因经。悟此法性。便是心上工夫。所在之处不一。若有此经。一切天神世人凶神。抱有为之心。求解脱者。固应敬事崇奉此经。当知此般若经卷所在之处。如牟尼宝珠。瑞光辉映。即为如来法身舍利宝塔。发心菩萨。岂不皆应恭敬。而以清净心供养皈依顶礼环绕拜颂。而以清净身供养。四撒华香。而以清净物供养也。华香散处。即所谓恭敬之文也。持经功德。不亦大乎。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佛谓受持之人。以今生轻贱之微垢。能易当堕恶道之重愆。复引因中供养诸佛之功。不如末世受持般若少分之福。故云能净业障。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特说出果报。为下乘人开自新法也。世人喜恶嫉善。一见是人为人轻贱。便谓受持无益。福报虚语。使人生退转心。不知轻贱亦忍辱中事。故佛言持经之人。该天人恭敬。或因疾患贫穷衰老。反被世人轻贱。何哉。佛申明之曰。是人虽今生无业。或宿世业重。应堕地狱。等恶道。以今生持经力。止为人轻贱骂辱。前生大过。即为消除。时虽忍辱。力加进修。当证无上佛果。持经功德。可谓大矣。岂可因轻贱而隳精进哉。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第五番。佛举自行。较量福胜。以见经不可不持也。阿僧祇。无数也。那由他。甚无数也。言此时之佛。实有千千万万耳。佛自追思前生。于过去无量劫数未遇然灯佛之前。此时无此经典。求道甚难。得相值百千万亿之佛。悉皆敬奉承事之。与之参究宗旨。而无一人空过。不与说明此经义者。今有此经。非法非非法。若复有修行之人于后末世。虽目中不见有诸佛。只须受持读诵。会诸佛之源。从自心性。一日了悟。则较我历劫事佛之功德。彼得一分。胜于我之百分。彼得百分。胜于我之千分。岂算数譬喻。如微尘恒河沙等所可及哉。用力何其省。而悟道何其易也。

    ○供佛虽感福报但是事相。终属有尽。况供养承事。无关自性。自性若迷。福无可救。若持经。则能生理解。得证菩提。故供佛虽多。总不及持经者百分中一分。千分万分亿分中一分也。上节为罪重者说。以持经力。罪灭之后。渐渐修行。方得成佛。此节为无罪者说。故因经力。一悟本性。遂超入如来地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此结上文也。再言其人。深寓属望之意。此经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诵。末法众生。德薄垢重。嫉妒弥深。若善男女于此时中。受持读诵。心求真谛。超登觉岸。所得自性功德。在人神悟。岂容辞说而使人可闻乎。具者。详尽之义。与上以要言之相反。如来非不欲详晢言之。无如下乘之人。便谓如来与上乘说者。又与下乘不同。则将疑如来不一其说。其心因入于狂乱。以致如来之经。反生狐疑而不信。所以不欲具说耳。狐性多疑惑。每渡河冰。且听且渡。故曰狐疑。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义者。般若妙义。即性体也。果者。如华结实。报者。如响应声。言理之必然也自此已后。赞较都绝。故此结上无住无相之妙。又结上佛不具说之旨。余所较量。但是别意断疑。与前次第不同。

    ○此处果字加一报字。与前四果果字不同。前说得深。此说得浅。前是自证自果。此则以果得报。此段全要发出下愚自新求善。而又恐其为善不卒。以致狂乱狐疑。故以果报结之。是如来开导庸愚一片婆心也。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善现复理最初之问。世尊亦如前答。又引因中以无法可得。契空有两融。故蒙然灯授记作佛。使我当时有少法可得。则不与我授记矣。必至通达无我法。始是真菩萨。故为究竟无我。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自此至末。偏重法空。总欲淘汰二乘人所得心。遣除凡夫业福心。故每说经一番问以较福一番也。降住之法。佛前此已为详答何必再请。盖善现见佛所说皆破除我执。无佛可求。无生可度。未尝实言何处可以住心。何法可以降心。将令初发心菩萨茫无住向。又自前身相见如来。下十段。总说无我。谓除却我。则谁为住心降心。若有住心降心。则又乖无我之义。所以因上不可思议。覆思前所问住伏之说。亦不可思议。而又申明无我之旨也。不知人我之相不立。即无降伏之降伏。得法之想不生。即无安住之安住。故下仍以无生可度。无法可得告之。佛告以下。是答住心人惟一点灵心运用。凡发菩提心者。何尝有我。当生如是无我之心。谓我当化度一切卵胎湿化等众生出于轮回。已。尽也。度生那有尽时。一度即有一己。即化度之尽只了得我性作用。岂可于清净虚空中。妄生执着。而起一众生可度之心。及我能度之之念乎。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以何义故。普度众生。而不起众生念耶。若有灭度念谓我得度生之法。人得我法而度。众生得我法而度。生生不已之众生。俱得我法而度。则私心未绝。执而不化。四相总成一我。何能伏住。而名菩萨清净心乎。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所以不能破除四相者何。前说当生如是心。似发心有法。岂知真性虚空。原无有菩提心。心既强名。发岂有法。非徒无一切众生即发此度生之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心不可得。又安有可住可降之心乎。发菩提心之法不可得。又安有住心降心之法乎。住心降心之法且无。则所谓我者安在。而无我之旨益明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如来。佛自谓也。然灯以下。历举如来无得法之果。以明学者无得法之因。如来以昔在师所。有法得菩提为问。善现深解无相之理。故言弗也。所说义义字。指上实无有法句。谓从心自发。外心无法。有何所得。正悟如来之得法。得之于心不执师之法以为有得。佛然其说。重言如是以印可之。不但称其言之是。而谓我之所得。真在心。而不著于师之说耳。此皆无我意。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此反覆告之者。欲善现知法无所得也。觉本非发。何况有法。谛审于是。乃知人法俱空。一念不起。是为真降伏耳佛深当意故随顺善现所说。而先正言其实无所得。凡僧初入门祝发。其师训言曰授记。然灯没后即是来世。非两人又隔世代也。如来法法皆空。心心无住。谓我若得法为来世化度众生之人。此时授记师应以法传我。令今世就成佛道。即不以我为来世当得作佛而有佛之名号矣。释迦。此云能仁。言能以至仁之心。而普度一切也。牟尼。此云圆通。言有此普度一切之心。而能圆通四大。靡所不遍。毫无窒碍也。当日命名之意如此。已上盖反言之也。又正言之曰。我惟不存一得法心。所以授记时。师曾作是当得作佛之言。而以释迦牟尼名之。然灯但作是言。则知然灯自成然灯。释迦自成释迦。实无有法可授受明矣。此正结引证意。总无无上菩提心。从心自发而已。所谓无法得者。何以见其无所得。诸法千条万绪。而其一贯之旨。总归于如言如义而不言如法。如如中着不得法相也。言诸法而同归于如义。正是百川之流。销归大海。不见增益。又何有一法之可独名乎。当生如是心至此。是前后照应。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此反覆推明以释人疑也。得者。自外而得。真性岂由外得哉。言如来得菩提者。不过凡人之言耳。如来实无有法得菩提也。故呼而告之。以正人言之妄。然不可谓如来不得菩提。但得之于真性。性本无法。故其中据以为实。则全无凭借。见以为虚。则触处圆通。无实无虚。法安所施。前无实无虚。是言如来所得之无相。此无实无虚。是言如来竖义之无法。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因是之故。即以如来平日所言证之。天下之可恃者皆法也。法至一切。则无论大小。何处不是修行成佛之法。不必于诸法外另觅菩提也。此释诸法如义。佛又恐人泥法。故呼善现。所言一切法者。假此修行。不得认为真实。有所得。则不用之。原无有实。不过是虚名耳。不可于诸法之内。执有菩提也。人可泥法而不知真性乎。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此承上起下之辞。人身长大。喻一切法之多。法非真有可譬。前云人身等须弥山之长大。善现会无实无虚之意。谓如来所说人身长大祇是幻形。岂有真实大身。惟此清净无为之心。离一切相。遍一切处。是法身大。功德无量。是报身大。是名大身耳。明大身非身则无实无虚。愈可知矣。

    ○此性不明。虽有长大之身。终为虚壳。以喻虽有一切法。而不能得之于心。则一切法。总属成法。非我独得之真谛矣。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前言如来无灭度法。恐人以佛为然而菩萨未必然。故呼善现云。如来无法得记。菩萨亦当无法度生。然菩萨之果。亦岂真实也耶。不过如大身之虚妄。徒有其名而已。盖以菩萨通乎佛性。所差一间。若使菩萨作是言谓我当化度无量之众生。便是执于化度之法。而不可名之为菩萨矣。以菩萨著相即是众生也。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又自问。何故一切众生为有情不名觉众生。随呼善现而自答云。实无有法名觉众生也。修行赖有佛法。此云实无有者。谓非真性有之也。又推其故。佛说一切缘觉声闻之法。以除四相为主。四相无。而念中岂有灭度众生之由我者。言佛。则菩萨之不落于化度法可知。菩萨既不存化度心。则心中清净。不为清净所拘。若菩萨作是言。我当饰金宝于世间。见有佛可取。则滞于法相。是凡夫之见。不得名为菩萨矣。此何故哉。如来只说心为佛土。清净无相。不假外饰。若是观想西方。不达一真法界。外饰即非庄严。惟以定慧之宝。庄严心之佛土。乃是真相。非虚名耳。然佛土是假名。庄严是假法。则菩萨岂可作意庄严佛土哉。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度众生是大悲。严佛土是大智。皆菩萨分内事。一作于念。便非菩萨。然则起何等心。方名菩萨耶。凡相皆是有我。如度生著相。归功于我。庄严著相。徼福于我。今曰无我法。只前无相无住之说。必也以天下之身为我。不以一己之身为我而人无我。当布施。不惜己有以济物。当忍辱。虽割肢体而无嗔。而法亦无我。触处洞然。而得心契圆融之妙者。斯则如来称名真正修行。而可授记作佛耳。章内三言非菩萨。谓有我故。此言真菩萨。以足实无法得之旨。法尚本无。云何而求于住也。世尊到此。却把四相。收为一我相。要除四相。只在通达无我。下皆明我法意也。

    ○上言六尘而单说色相。以声香等从色起也。此言四相而独说无我法。以人众寿皆从我而起也。通达则彼此无碍。便是一个正觉心。何所容其为法乎。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前言五眼。后说三心。中云河妙佛世界所有众生心。如来悉知。虽优劣善恶不同。皆如三心不可得。万法归一。一更无异观。故此分名一体同观。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此答降伏。上言无我。而此以五眼问者。眼亦我身之一官。无我。便应空眼相。不知无我相者。但无我身之累。非并其身而无之也。身累尽忘。而我之慧性。便从眼光透出。所以有此五眼。佛问五根。一步说深一步。善现答五眼。一步见高一步。要之五眼总是一眼。分言之有浅深。合言之无高下也。肉眼者。色身之眼。人有色身。即具此眼。而或见正。或见邪者。此肉眼之所以相远也。凡人与如来同此眼。而如来有之。便能从此眼得证上果。则谓如来之肉眼可也。天眼者。能普照众生邪正。若登高视下。纤毫毕见。此从肉眼证果后得之也。慧眼者。如来具三世慧光。不徒见一己之生灭去来。并晰众生之种种色相。此从天眼中看出。法眼者。所视一轨于法。而非法之事不得再迷。故如来曾以此眼。看破阿修罗之假道乱真。使反魔入正。佛眼者。见众生皆可成佛。而并无善恶之分。正是开眼悯众生。合眼尽法界。而无所不入其眼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善现虽知如来具五眼。而未知如来灼见众生心而为眼。故复问汝意作何理会。恒河所有以下凡五层。一河。二沙。三世界。四众生。五众生心也。欲明众生有种种妄念。故举无穷之沙以喻。如恒河中沙。佛说是沙否。善现。即答以是沙。极细而无数。故先言之。佛又问汝意若何。一恒河中沙。沙类恒河。谓一粒沙一个恒河也。如是。则恒河不胜其多矣。是许多恒河中所有之沙数。是沙数多不可言。诸佛世界。又如诸恒河中之沙数。是世界多不可言。宁为多否。善现即应以甚多。佛世界谓一佛所设化之世界。此起下文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上说世界多。此则说人心多。国土。是世界中所分者。盖住心降心。宜一切无心。无心则无相。寂若太虚。乌可得而知。若妄心即有形相。故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众生何其多。一切众生所具若干种难计数之心。心又何其多。欲明如来之智。微妙能知。故约所知之境广多。以显如来。所具五眼。无不知见。心数虽多。总名妄心。故云悉知。此何以故而悉知。如来说诸差别若干种心。皆属后起。绝非清净本心。识得妄心非心。是即心之所以名也干。数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释非心之所以也。前言若干心。此止说三种心者。见非心不外三种耳。过去心者。此事已过。此心尚留。便多眷恋顾惜。终身迷惑而不悟也。现在心者。即如富贵贫贱。各有其位。不得越位而求。人惟看不破。以我当久于此。则眷恋之心出矣。又以我特暂于此。而厌常之心又出矣。故现在而莫知其为现也。未来者。此境不在目前。而设一或然之想。此境尚在后日。而设一预期之端。便多患得患失之心。三个不可得。不是婉转商量。直是斩钉截铁语也。则夫著相心。并有得有法。度生庄严心。俱不可有。况所谓降伏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此也。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如来重引布施因缘。所得福德。皆虚妄非实。虽所施之福多。较之持般若无尽之福。特泰山之毫末耳。故云法界通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前说诸心非心。乃知无心是为真心。无福德是为真福德。故揭出因缘二字。并结十七分以下一支也。因者。因其旧也。凡事必有因。而后缘之以起。因其善者。即缘善而起。因其恶者。亦缘恶而萌。人以满大千世界宝施作如是善因。结如是善果。得少得多。似有分寸。故问得福多否。前世是因。今世是缘。今世修因后世受缘。故言如是。凡是果德。皆彼因成。故施多得福亦多。佛谕之曰。世间福德。缘会而生。缘离则灭。若能离却因缘。方显自性。自性显露。是真实福德。福德在性。则不求而得。无相无量。如来不得言多。有实。非住着之谓。盖布施若关自性。便不堕入顽空。此已超过算数境界。反说不得多了。此二句。说福德性也。惟因缘果报。极富贵繁华。转眼皆空。生灭万状。宝施之福。不关自性。纵施遍河沙。于己性毫无利益是有而若无也。因其有涯涘可测。得计多寡。所以如来说福德多。福德尚不可得。而欲得非心。可乎。知此则前非福德性。及福德多明矣。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佛以具足色相问。而善现了解空义。皆云不可得见。故世尊许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此与下。结前身相三十二相节意也。上说诸佛所证。乃无为之法。云何佛身有八十种随形相好可见耶。故有此问。色身。皮肉血气之身具足者。五体无缺少也。佛有五体。众生亦有五体。故言佛可以无所亏欠之肉身相见否。言有此身见之者必生欢喜心也。善现以随其身形。一一皆好终非真相。故言弗也。又谓此身不离肉身。仍归乌有。佛性如虚空。安得执此不可恃之色身以见如来耶。此其故何哉。盖如来法身。固非形色可见。卒。未尝离于形色而不可见。故云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诸相。是神通变现之相。不止三十二相也。不应以相见。谓相亦非性也。此何故哉。如来所说诸相之具足从佛观之。亦是幻妄。原非具足。此具足之所以名也相到具足。是为完人。然貌足而性不全。即非践形之人。与官之不全者何异。如来发问。意在扫除色相。欲人于自性中求见真佛法身。善现能悟佛旨。即一切扫去。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益明矣。如来说出众生色相之不可恃。随言已三十二相之亦无足据其旨归于无相无法。故下文即以无法申明之。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解般若。故通达无我法者名菩萨。不解般若。故有若干种心。是名众生。然般若无说而说。乃悲愿深重。随感而应。若有所说。则谤佛也。此理岂可为执相滞见者道哉。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上言无相。此言无法。盖以法相名因。故必相空而法亦空也。佛言汝勿谓我先作是念。将有所说法以度生。使我先有是念。便是我为法拘。即人之闻我法者。亦莫先作是闻法之念。谓如来将有所说法。而我今得闻之也。此何故哉。盖无说而说。说即无说。若使其人不达是意。而谓如来有所说法。是徒惑于章句之末。不明说经大旨。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无相般若之故矣。然莫谓如来不说法也。但真性难言。无法可说。即此是真说法。不妨称性而示也。前如来无所说。谓莫着言说相也此言如来无说处即是说。谓莫着无说相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上言说法与闻法者。皆无法可恃。则来世何所为据。而使人信从耶。善现是天生聪明。以慧为命。慧从性命中来。不缘后起。已得正觉。故以是称之。谓佛说般若甚深。人虽具亦不识。说亦不信。况末法驽劣之秋无佛开导。从文字遗教中。能信如来者。可有其人否前章实信净信。指后日得道者言。此信心。是大凡修持之人。故下文只论众生。佛晓之曰。汝虑末法难信者。执着众生相也。岂知众生皆有佛性。卵胎湿化诸种。或有变化而脱于凡者。一脱其凡。便是登岸。故不可以众生名之亦不可以非众生名之。自问何故非不众生。盖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我佛尝谓汝等皆当作佛。则非众生可知。是盖泥其迹而名之为众生耳。则不必作众生相也。此结前无众生相句。凡佛自言。而云如来说者。谓诸佛亦如是说也。见必能生信意。惟世有信心之众生。由有说而悟无说。由有相而悟无相。则圣凡不足拘。而如来亦可见矣。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有法可得。即非真空法性。谓无可得者。以本来各各具足故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段见佛于正觉之性。一归于空也。前四论无得。善现虽知无定法名菩提。尚不脱一法字。佛屡为遣除。此因闻上无法可说。故复问佛得菩提。果无所得耶世尊见其意气相投。真为以空合空。以水投水。故印证之曰如是如是。人心以觉为体。因不觉而有觉。只为倚着法相求觉。所以不能直下承当。岂知心体湛寂本如虚空。无论万法消融。即使其中稍有几微之法。可留。便非真觉性矣。加一少字。甚言其无也。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依般若行。所作皆名善法。了无高下。体性平等安容四相复入。哉。世尊初答以无法可得为正觉。达妄即真也。二答以平等为正觉。法无高下也。三答以正助为正觉。离四相而修善也。故名净心行善。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言无少法可得。落断灭见矣故复以实法实修告之曰。此法之所以无可说者。正以此菩提法。千佛同源。无奇异而甚平。无分数而有等。故于其中。若智若愚。共闻共见。不分别诸佛是高。众生是下。所以名为高而无上。均而正等。悟而正觉。惟此觉性。人人同具则先觉者。正当觉其后觉。而何有四相可存。若观佛作光明超绝相。观众生作垢惑暗昧相。则心不平等纵勤修一切。不得菩提。以。用也佛法即用此不著相清净之心。修一切日用常行之法。化其不平不等。何善如之。用心行善曰修。复还性体曰得真性我本有之强名得耳。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佛法非佛法。统言之而法不可执也。此言善法非善法。析言之而法亦不可执也。法无所为善。因性而善。真性无我。岂法有所助益而为善。善与非善。只在着意不着意间。若执定善法。便落法相。恐人执有故随说随刬云。所言善法者。即非善法。但虚名之耳。然说到觉性中之善。则善仍不在法上说矣。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重言受持之功。虽以七宝聚如须弥之高而用布施不惟百分不及一。虽千万亿分。亦不及持经般若之一分。宜乎称福智无比。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因言善法。又推到布施。因说布施。又归到受持解说。是从善法连络下来。佛谓一四天下。则有一须弥山若大千世界。所有百亿须弥山矣。人能以须弥山王大之七宝。集聚一处。而不分人我之物以行布施。较三千大千世界更多矣。种因得果。生生享之不尽。然终无解脱之期。故修福不如修慧。若上根人。自得领会者有几。中下根人。必须将此教典。为入道梯筏。故前止言四句偈等。此处特提般若波罗蜜经。自行持诵。以之教人。其福德万劫无量。皆因其法之善故也。算数譬喻。总以明其善法耳。自平等。句至下即非凡夫。是因无法可说。生出善法一番问答。自凡夫句以下。则又以无相可说。生出一合相一番问答也。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受持般若。即是度众生。久之般若智圆。自然众生见尽。若欲离此。别起心而谓度众生。则四相俨然。是谓化无所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上言经义之妙如此。则此经之度人多矣。而如来又言。汝等听法之学人。勿谓今日说经时。如来设一念。以为我之说经。单为我当度脱后世众生也。须菩提莫作如此之念。何以故。觉性平等。谁有是性而为能度。谁无是性而为所度。但众生自复本性。佛实不曾度之。前是佛自视。此是他人视佛如此也。若作念如此。则佛本不著相。人视其有四相矣。二句反言。以明果无众生可度也。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此发明无度众生之我。如来既无四相。云何假名称我。盖对所度众生言然如来平日。虽未尝不自称曰我。心中却不着我相。不自私已。何有四相。故度我即是度众生。本不差别。而取相凡夫。亦思度人。乃自谓此经非我不能诵。非我不能解。误执为有我。则安可以凡夫之执。遂谓有我度生。有生我度哉。此结前无我相也。佛又恐分别圣凡。阻其精进。故又结前无人相而言。凡夫者。如来说当其既悟无我。便是佛菩萨心肠。即非凡夫。则亦是从其在迷。名之为凡夫而已。并凡夫而无之。而又何处有我乎。此见圣凡一体。正所谓是法平等。此正如来借己以喻后人。望后人不作凡夫度世想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善现谓观如来心不可离相。佛言转轮圣王亦具色相。若果以色相见。音声求。则远皆法身非相之义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此段又以色相反覆申明。结前无寿者意也。总是启发善现悟到一合相处。前言三十二相不可得见矣。此复问可以相观如来者。正欲善现认清不应以色相见如来意。如是如是。是迎如来之机。且顺佛而说以相观如来。佛恐其执着应身。不达法体。故又以轮王即如来为难。转轮。即法轮也。轮王管四天下。业福既多。亦同佛具三十二相。若执相观如来。则轮王亦当是佛。岂知佛相由法身现。王相依业因生。虽似而实异。何可执相论耶。善现迷心顿释。遂云如我解佛所说转轮王之义。轮王虽修三十二行。终不契清净本来心。则未可遂以如来目之如来仍不应以三十二相观也。

    ○前说见如来。是令善现一眼觑定意此说观如来。是令善现一心会着意。前说在外。后说在内。此二字之不同解也。故善现已应如是而复悟不应也。总之实得不在外见意。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善现便能解佛难意。佛遂说偈以证之。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法身之体。不离于声色。然亦不在三十二相上认取我。谓真我。是佛性也。佛不于三界现身意。岂可以光明相好而见。四十九年不说一字。亦岂可以听受文字而求。若以色相见。音声求。便失真空无相之旨。误入于邪道。安得见如来真面目乎。此深辟著相之非。见人当收视返听。即性而修。不在色相音声幻妄处求如来也。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般若性体。离一切法。与一切相。苟不悟无断无灭之理。谓有则堕常见。谓无则堕断见。皆失般若中道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身相既不可执以观如来。又乌可缘以得菩提哉。佛又恐离相观如来。谓人空则法亦空。竟成断灭见。故说此以见菩提不滞诸相。正所谓无实无虚也。只重断灭相三字。如来既具此相。而不以一相自存。所以无处不具足耳。是念者。谓以生相观如来也。若作莫作。反覆言之者。申明色相音声之不可泥也。若作者。指其失也。莫作者。开其悟也。具足相。即福德相。佛先反其词曰。若作是取相之念。则如来原不以具足相得菩提。遂正其词曰。莫起是滞相之念。如来原不以具足相而得菩提。相是外相。菩提是真性。岂因外相而得。是申明上文。乃叮咛谆切处。佛又反其词而曰汝若设念。发菩提心者。于一切法皆弃置之。断灭而不用。如说佛身相。幻形终属有尽。是为断灭故说。佛又正其词而示之。不可作是念也。何故不可作是念盖发求真性心者。须依布施忍辱诸法修行。不可遂断灭佛法。当知无为是有为之体。有为是无为之用故不用法者为断灭相理从心得。奚干外相。法以。证心。奚能断灭。大乘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德之果。但离取着之相。不同小乘断灭见。故曰于法不说断灭相。前辟著相。为已渡者说。此辟断见。为未渡者说也。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佛谓持般若故。则知一切法无我。能成就无生法忍。其七宝布施之人。岂可与此福德比量。彼布施有贪受。此持经无贪受。以其不受。是名正受。如海纳百川。安有已哉。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夫诸法虽不应断灭然亦不可执着。今不与持经者较。而与得法者较。乃形容佛法之妙。受福德受字。对上布施二字。以其所施。得其所受。作字又对上受字。因其所受。见其所作。此又借布施一段。说出得成于忍。不重布施也。前以布施属众生。此又属之菩萨。非谓菩萨去布施。正从此印证菩提心耳。假使菩萨以无量世界宝施。较须弥山王聚更多矣。祗为著相布施一念。贪受福报。便落人天小果。不能成就自性功德。若复有人。知从前所说一切法。只无我尽。之。其所由成。在于能忍。忍者。坚忍不动之义。即前无诤。及一切善法。与忍辱波罗蜜是也。人惟不能忍。便不能有成。忍则六尘爱恋之情。悉坚固无漏。能制妄念。不使之起便可件件放下。到得人法两空。智与理冥。才是得成于忍。盖佛以不忍度世。以忍捐我。有大忍于我。斯能大不忍于世也。既得无生法忍。自与住相行施者不同。此菩萨所得无为功德。岂不远胜宝施有为之功德乎。然所得之故。何以胜于前也。盖以得之者。我所固有。不假外来。非因一施而一受。以菩萨不受有漏法报故也。善现又疑福所必得。奚曰不受。不知所谓不受者。非云却而不受。我所自有。非人授之。何处可容其受。福德是性。非有损益。从何而受。故又言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福德自作之。自受之。若据为我有。求多于福德。则贪矣。此贪字。须会上无为法有差别。则知有为处即是贪矣。贪则未有不著于相者。菩萨所以不受也。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般若智体。与十方虚空。湛然常寂。而不拒诸相。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住寂灭。无不清净。故此分名为威仪寂静。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上言不应贪着。则是法相尤不可着。前论佛之身相。此论身相中之运用也。此段是借来去坐卧四字。以喻如来之。意。四若字。见非真有去来坐卧也。人惟信如来是有形色的。则心中忽设一来念。便觉其若来。而瞻礼敬肃之事起矣。设一去念。而以为若去。则枯禅槁性之说起矣。设一坐卧念。而以为若坐卧。则凡遇一塔一庙。便谓此中有如来趺坐寝息。而依藉之想又起矣。故概以不解所说义。解后人之惑。无所从来二句不对。下句只带言之耳。如来者如其所性而来便有与生俱来意。非言来时一无所从也。但此性虚灵。若说从何处发脚。便有影子。故说一无所字。下句玩一亦字。则知佛但说如来。不曾说如去。来曰从来。去曰所去。盖即以所从来者而还归于所去也。来者。完全而来。去者。不欠缺而去。即使去而复来。依然如此。何得不谓之如来乎。由此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分与合。无非此理。下文遂畅言之。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佛谓微尘世界。乃事相也。能受微尘者。乃理性也。事相理性。混合为一无所可分。凡夫贪着事相。而不悟理性。所以狥生灭而罔究涅槃。不容无断说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此与下。发明微尘世界之义。说微尘。说世界。是言小之难容一芥。大之可藏须弥。而大小之形。皆不可着故又反覆申明之。世界原系尘聚而成。非将世界碎作微尘。今言其碎。指妄念言。见有所造作耳。学道之人。不达诸法皆空。将广大世界。一念分别。使卵胎湿化。纷纭胶轕。剖析为微尘。汝意谓何。宁为多否。此以人所易晓者开发善现。尘甚多。可喻应身历世务。即悟答云碎世界为微尘。以凡夫心量计之。不胜其多矣。又白世尊而自问。彼微尘何故甚多。自答云。微尘之多。无非影响虚妄之建立。若微尘众为实有。佛即不说碎为微尘众矣。盖谓真性为实有。则不可说。而微尘众非实有。故佛说之。是可说皆虚妄。所以谓不可说。不可取。又自问所以不说是微尘众者何即自答云。佛所说碎世界为微尘众。随风则散。随水则凝。本无定体。可执之以为实乎。执之无可执。离之不必离但有微尘众之名耳。知此。则知如来应身。凡其去来坐卧。不过虚应世而归于空者。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世界。身之别名。善现悟微尘。并悟及世界。区宇虽大然元会运世。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天地亦终。即非世界。此世界之所以名耳。然则如来法身。无来无去。亦不过虚住世而妙于空者。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又自问何故世界非真实。自答云。若世界为实有。则聚微尘众而成世界。建世界于众微尘。即为一合之事相。而无从解脱矣。一合者。一合而不可复分也。未有合之事。先起合之心。心合于事。而相形矣。即如耳目口鼻。未起一念。色声香味。全然无形。及念起而欲视。则合于色相矣。念起而欲听。则合于声相矣。念起而欲口鼻如其意。则合于香味相矣。此因一念所发。遂与事相相牵。如来常说一念相则不然。如来既空尘相。正性所存。俱无执着。其中自有不求合而合之理。纳世界于微尘世界即具于一微尘而不见有余。纳微尘于世界。一一微尘各现十方世界。而不见不足。非合非离。是之谓一合相。岂尝有一合相可名乎。凡言即非。皆谓实无。凡言是名。皆谓虚名也。前由微尘世界及佛相。论其皆非真实而理无可说。以见如来之非有说。此由佛身及微尘世界。论其。皆无真实无同归于空。以见贪夫之不知空也。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恐人妄生执着。故并一合相而扫去之。佛谓此理当俟悟者若以言语为说。不惟中下凡夫。说微尘着微尘。说世界着世界。即上根凡夫。亦说一合著一合。安能超悟哉。事者对理而言。真性即理即事。纵横无碍。凡夫不明真性。妄着性中所现五蕴六根之事。贪恋而不肯割去。泥一切色身为我。沉沦六道。无由脱离。所以不能空世界而下等微尘也。

    ○合而言一。如胶膝着物。始不相合。才合。便坚固而不可解所以合相易于贪着一者举其初念而言。初念一起。即合到底着迷。故谓之凡夫云尔。如来无所说之意。至此尽明。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佛言发菩提心者。诸法无相。应如是知见信解。自然于四相中不生知见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以下明离我法二见。此节初离我见也。经首降伏章。若菩萨谓有生可度。即着四相。安住章。若心取相即着四相。四相乃一经所遣之执。故佛问善现。若人言佛处处说有四见者。须菩提。汝且思量。此言佛所取义。必与世人四见不同能解之否。善现谓。如来有真四见不同凡夫。故言弗也世尊。凡人迷妄之习。在境为相。在根为见。外不住相。原于内不住根。世人见相不化无有真见。见犹不见。安能解佛所说义耶。说义何如世尊说真四见。即非如世人之有已无人分别爱憎寿夭之妄四见。若是人明得真上起妄。妄上起真。真妄不分。合而为一。是名四见。何谓真四见。如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真我见。说一切众生有无漏智性。是真人见。说一切众生本无烦恼。是真众生见。说一切众生本性万劫不坏。是真寿者见。

    ○前言我人等相。而此言见有别。言相则尚有相在。言见则并无无相之见矣。见非见之于目。而直见之于心。心有此见。则相虽无。而仍著于有。如来此言。恐后人误信如来说法。因有四见。欲强制以归于无。故申言之。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萨。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离法见也。究竟正觉中。何有四相之名。三如是。指菩提心言。照前应云何住。及如是住句也。不生法相。应前云何降伏。及如是降伏。盖法相不生。则更无起灭也。此已收到应无所住。又起下如如不动句。收到如是我闻句矣。佛见善现所悟已彻。即其问词而结之曰。凡闻经修法。发无上觉心者。于经中一切所言修行之法。皆当清心解脱。以如是心知觉。如是心见识。如是心解说。不必生诸法相。而有所取着也。能布施不知施。忍辱不知忍。便不生法相矣。盖法相者。入门之路而非造极之处。所以借此引导。不可以此证心。佛又恐善现不知何为法相而令不生。故释之曰。所谓法相者。非有非无。法到悟时。且不用矣。原不执着。亦岂有相。是法相亦虚名。上达必由心悟耳。盖通收经中离即离非无住之理也。前于初学。则曰不取法相。此于成学则曰不生法相。前言立法者。则曰即非佛法。此言用法者。则曰即非法相。能不生相而无贪着。庶超尘界。证如来。所以结全经住伏之理也。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闻如来教而生信解。斯则人因法悟。法假人弘。人法相传。流通无尽。当机大众。天龙八部人等。欢喜信闻。流通于遐方矣。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此总结全经无住布施。并前后二问也。前此无相之故。已了了分明。此只借布施。发出不取于相。以证如如之旨。菩萨见道之后。福报一念未忘。纵以无量无央数世界中之七宝与人。较恒河沙。更为大且多矣。得福终归消灭。发心已差。若善男女发心度生。修菩萨行者。只须于此经中四句偈等。心手不释。悲悯众生。复为敷演其辞。解说其义。虽不计福。而其福更胜彼宝施。演字与解字不同。解者只以其大意而解之。演则并其字句而演之。使天下后世无不推求详衍而无一字一句稍存疑义也。佛自问演说之法何如。正以无有人我之相故耳。故说法者。不破所有。只破所取。取则差别炽然。不取则有无平等。故凡一切相皆无足取。而但如其心以应之。上如字虚。下如字实。谓适如其所如也。虽当纷扰之处。而此中却如如不动。二句是演说之方。无为法要旨也。

    ○如如者。如其所来。如其所往。诸法如义。即佛智慧也。不动者。不为得心所动。不为因果所动。盖佛设化。不过应缘而说。缘了则寂。乃自如之甚。而心体未尝动也。不取于相则无住。如如不动则降伏矣。与人演说即是相。云何不取于相耶。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动是无为法。取相是有为法。佛以无形相而无所为为真性。故以有形相而一切有为为伪妄。总属因缘。无有自性。纵得福报。倏忽变灭。就如梦之得醒。而梦境成虚。术之有幻。而形声莫据。水之有泡。而泡灭即无有泡影之随身。影息而即无有影。与朝露之晞于日。电火之熄其光。六者皆瞬息无形。何有为之法可执乎。人能识真空无相之旨。则在在皆如是矣。观即般若妙智。能如是观。则知如来不动之体。可以为人演说。而住心降心。究竟无余矣。一经始末。皆称如是。始云如是住。如是降心。至此又云如是观。故知妙智实一经之宗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释迦在祇园说法已毕。尔时弟子中之长老。则有须菩提。前说善男女是何等人。僧众之比丘男。即千二百五十人之辈。又后来者比丘尼。乃出家尼姑也。在家之优婆塞此言持戒男。是居士。即经中善男子也。在家优婆夷。是道姑。此云近事女。言其亲近比丘尼而承事。即经中善女人也。天神。谓欲界色界无色界诸禅天也。人类。谓王臣兆庶。鬼王之名。阿修罗。有鬼道天道人道六道中之三道也。闻如来说此微妙经义。皆得解脱。无不欢喜之至。信之切而领受其言身体力践而奉行之。夫闻法醒梦。喜心易生。而身体力行。谈何容易。不笃信者不领受。信受而不奉行。虽喜犹弗喜也。必智慧真肖金刚。才斩六根断绝。佛法之能感人如此。岂非护念付属之善欤。如来从鹿苑至?提。中间四十九年。未尝说一字。兹与须菩提问答成经。无非为化导群生而设。然此理说亦无说也。

    金刚经注正讹(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