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最新章节!

/>     文四。初标示。善男子等。牒其所为之人。言重问降住。正为进发修习菩提心人故。当生句示以应生。浑言如是。下乃明示。但以当生之言。教令留意耳。我应下。正明。我应灭度等者。以一切众生。与我一体。彼苦即同我苦。我欲灭度。亦应令彼灭度。同体慈悲。法如是也。

    要知我应二字。则是降心要诀。以我应则不以为功。不以为功。自能忘我人等相。进发修习菩提心者。不可不知。灭度一切众生等者。谓纵至尽令灭度。亦不见有一灭度者。以忘相故。何以下徴释。谓以何义故无有灭度。故以若菩萨等而反显之。正明既是菩萨。自应无有我人等相。既无我人等相。岂复见有灭度相哉。谓之实无。固其宜矣。所以下转释。言所以有相即非菩萨者何也。以实无有法可发菩提心者。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故。是则佛果尚不应住。果是菩萨。岂复更着我人等相。知此意者。一念不生。生如是心。无妄可降矣。

    偈。于内心修行存我为菩萨此则障于心违于不住道。

    合云。此略颂本科义也。于内心修行者。谓胜解既成。内心无住。即于内心无住中修习菩萨度生之行。所谓称理起修是也。既称理起修。若更存我相。而谓我为菩萨者。此则障于内心。违于不住之道。所以经中斥以即非菩萨。偈中不显度生。但浑言修行者。以上云于法修行知。承上语便足摄度生义故。略明竟。

    二详示四。一得记离相。二感报离相。三修因离相。四知见离相。初四。一问答略明。二印证详释。三徴起转显。四结示中道。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二。初如来示问。此亦承前发端。恐谓无法发心。亦应无法得果。何故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果而蒙然灯之记。为防此难。故问以于意云何。将谓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菩提不。佛意。为显实无有法。得阿耨菩提。但不欲直言。乃故为示问。使当机神会自谕。

    问。设言有法得菩提者。当有何过。答。略有二过。一者因果不类。以前云实无有法发菩提心故。二者妄心难降。以若有法可得菩提。则能所宛然。分别从生故。

    不也下。当机裁答。以佛说为定量。故直答不也。世尊。显无疑也。佛所说义。即指上科所说无法发心之义。言如佛所问如此。若如我解佛上来所说之义。以因例果。果必类因。则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可得菩提。是知所谓然灯授记者。亦属方便语耳。问答略明竟。

    二印证详释二。一印证。二详释。

    初。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因例果。因前知后。所说不谬。可启众迷。故印言如是。谓如汝所说者是也。重言者。显决定故。既已印定。而又言实无有法等者。自明本意便是如是。是空生所答。不唯可启众迷。且深契佛心。尤足为降心者。作司南耳。

    二详释。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文二。初反显。若有法可得菩提。则是能所未忘。法我俱在。心且难降。讵堪作佛。故然灯不与授记。授记者。谓授以当来作佛之号。令其分明记忆取验于后时也。汝于来世等。即昔日授记之语。

    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上姓下名可知。若合取其义者。慈悲普覆曰能仁。无为密证曰寂默。住相则不能普覆。有法则乘于无为。佛不授记。无足异也。以实下。正明无法可得菩提。则理绝能所。执空我法。一念不生。即心是佛。故然灯与我授记。许以当得作佛。而云号释迦牟尼者。能仁则不住涅槃。寂默则不住生死。名德相符。记斯可矣。总结印证详释竟。

    三徴起转显。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三。首句徴起。谓以何义故。有法得菩提。则不与记。无法得菩提。乃与记耶。如来下转显。以佛称如来。如来者。即诸法中如如不动义也。有法可得菩提。即不如如。无法可得菩提。适符如义。此与记不与记之所以耳。

    若有下防难。难云既无法可得菩提。然灯授记亦虚。何故人言如来于菩提树下。得菩提耶。故此防云。若有人言如来于菩提树下得菩提者。须菩提。你便向他说道。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据此。则离相得记。离相得果。二义相符。同归无念。进发修习菩提心者。不可不知。徴起转显竟。

    四结示中道。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文三。初承前遮疑。恐谓无法发心。无法得记。无法成佛。将一向无法。永沉断灭耶。为遮此疑。故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云何无实。方便示现故。云何无虚。随缘成益故。无实故。不违前说。无虚故。不沉断灭。执药成病。于医何与哉。是故下。正为结示。是故者。谓以是无实无虚之故也。无实故。无妨如来说一切法。以说有不有。说空不空故。无虚故。说有说空皆是佛法。以说有不有为妙有。说空不空为真空故。

    须菩下。重以申明。以上云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恐犹未了。故重呼当机而申明之曰。所言一切法者。皆为对治方便。故云即非一切法。谓说空对有。说有对空。非真实也。虽非真实。为欲显示真空妙有义故。是故假立名字。说一切法。此又于开示降心中显示中道第一义也。

    偈。以后时授记然灯行非上菩提彼行等非实有为相彼即非相相以不虚妄说是法诸佛法一切自体相。

    合云。此通颂得记离相一大科义也。亦应承上疑云。菩萨既不存我。亦不住道。无法可得。何故昔在然灯。以后时作佛授记。故弥勒以此偈释之。言昔在然灯。以后时作佛授记者。正以佛于然灯佛所。修菩萨行。不自以为上。故经云。无法得菩提。然灯佛与授记也。反此不记可知。故弥勒不颂。至于菩提树下得成菩提。亦不以为上。故曰与彼行等。此即经中实无有法佛得菩提义也。人言反此可知。故亦不颂。恐生断灭之疑。故曰非实有为相。言如来所得菩提非实。方便示现故。此则不违前说。即经中无实义也。虽曰非实。而是有所作为之相。此则不沉断灭。即经中无虚义也。彼即非相相者。言彼所谓得菩提者。即是于非相中立相。既于非相中立相而说。亦于无说中立说。以故如来。曾不虚妄说法。盖说必如所证故。如是说法。说空不空。说有不有。说空不空为真空。说有不有为妙有。皆是诸佛所证之法。故经云。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据此。则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显唯有中道。为一切诸法实自体相。总结得记离相竟。

    二感报离相。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此亦承前发端。恐谓应化非真。可说无得。报体修成。岂亦无得耶。为防此疑。故曰。譬如人身长大。此重拈解分中须弥山王之喻。以彼云。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言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以此喻身。则长而且大可知。故此但言人身长大。即知是仍取前喻。若不然者。何故才说人身长大。空生便悟。盖是前所已知。暂时忘怀耳。一提便醒。故不容佛说而自释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若但取于相。即为非大身。以有数量故。不过对小言大。但是假立名言。说为大身。盖必离相观身。乃为真大。又何容生心于其间哉。

    偈。依彼法身佛故说大身喻身离一切障及遍一切境功德及大体故即说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说大身。

    合云。此颂本科义也。法身有二。一自性法身。谓自性清净即法身故。二报得法身。谓无量功德法之所成故。今是第二。即果报身也。报身虽大。以有数量可比。故依之而说大身之喻。若自性法身。理绝数量。无可喻者。故知非彼。

    又报身有二。一自报。二他报。偈云离一切障。即是自报。即满净义也。遍一切境。即是他报。即光明遍照义也。功德及大体者。约能依兼所依说。能依者。万德庄严。故曰功德。所依者。千丈金躯。故曰大体。为对世间小身。故即说为大身。非是真大。若解此身非身。即是自性法身。理绝数量。乃为真大。是故经中如来说譬如人身长大。盖为令知非大身义也。感报离相竟。

    三修因离相二。一承前总以例明。二约事别为遣相。

    初。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

    言菩萨非菩萨。是名菩萨。亦如人身长大是也。所以例者。以众生多以我能修因。自称菩萨。殊不知我为能修。因为所修。二相俱在。非是真实菩萨。但是对彼不能修因者。假立名字。说名菩萨耳。

    二约事别为遣相二。一约度生遣相。二约严土遣相。

    初。

    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文三。初就言出过。作言者有自负意。自谓既是菩萨。应以度生为任。故云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儒典云。以斯道。觉斯民。非予觉之而谁与。略同此意。然此意固善。但不可作言自负。若作言自负。则是心中实有我为能度。生为所度。故斥以不名菩萨。

    问。前言我应。此言我当。同耶异耶。答。字义似同。心意实异。前是忆念同体。此是自负其能。观前文下有无生灭度之言。此中下有斥非菩萨之语。其意异可见。何以下徴起释成。徴意可知。释中谓一切诸法缘会而生。缘会而生则生法本无。故曰实无有法。无法则无我。无我则诸相俱尽。解此俱尽者。则是入无生忍。故曰名为菩萨。上既反是。所以不名也。

    是故下。结应离相。是故者承上二义言之。言不名菩萨如彼。名为菩萨若此。以是义故。所以佛于三十年来。说一切大小乘法。总为显示二无我理。无我则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皆无。佛说如是。为菩萨者。宜应离相。约度生遣相竟。

    二约严土遣相。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文亦三。初就言出过。义同上科。但随事异说可尔。何以下。徴起释成。释中言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土唯心现。严亦心生。唯是一心。唤谁严谁。故曰即非庄严。是知庄严佛土者。但约建化门头。假立名字。故曰是名庄严。须菩下。结应离相。言既庄严唯是假名。则知无我无法。若菩萨于庄严佛土时。通达无我无法者。进可成佛。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严土菩萨。可弗离相。

    偈。不达真法界起度众生意及清净国土生心即是倒众生及菩萨知诸法无我非圣自智信及圣以有智。

    合云。此通颂一大科义也。一真法界。离能所。绝对待。自他无二。依正同源。不达乎此。所以起度生意。及严土心。清净即庄严义也。然起意即是生心。既违法界。即是颠倒。所以经中斥其不名菩萨。及犹至也。若是众生。果能至于菩萨地者。自能了知法无我理。离于诸相。契真法界。虽未成佛。非是大圣。而自觉圣智可信。将来必及于圣。以有我.法二空之智。以为成佛阶降。所以经中许以真是菩萨。总结修因离相竟。

    四知见离相二。一见无定相。二知无实相。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此亦承上发端。恐谓度生不见生相。严土不见土相。果必类因。成佛时亦应不知不见。果其尔者。何故前言如来悉知悉见。为防此疑。故示知见离相。今且约见以示。

    金刚鎞云。肉眼者。色香味触四尘名肉。胜义净根。依肉而住。依肉而发。有所照见。名为肉眼。然其功能。但观障内之色。

    天眼者。谓作观行。依肉眼边。想外境界。观想成故。方能见障外之色。

    慧眼者。根本实智。照真空之理也。

    法眼者。后得权智。照差别之事也。

    佛眼者。智无不极。照无不圆。

    故古德颂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能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又金刚鎞云。初二通于凡夫。后二声闻所无。菩萨但无佛眼。而复各各浅深不同。唯佛则圆具前四。一一殊胜。皆名佛眼。其如四河入海。河不可得。是故凡夫肉眼。唯见障内。天眼障外。佛之肉眼。见无数世界。二乘天眼。唯见一大千界。佛之天眼。见恒沙界。二乘慧眼。唯照我空。地上菩萨。亦皆分证法空。佛之慧眼。圆照三空。洞彻真性。菩萨法眼。所知未尽。各有分限。佛之法眼。所知皆尽。无有分限。故曰一一殊胜。

    然如来各以于意云何及有不为问者。有二意。一显无见之见。无所不见。犹如明镜。无心现物。乃无物不现。此约释疑说也。二显虽能尽见。无有定相。以本唯一见。随缘而成五见。其犹开池引月。因池之异。而说月之异。若决堤通水。则又以池之一。而说月之一。应知异固非异。一亦非一。以月例见。岂有定相。此约离相说也。

    偈。虽不见诸法非无了境眼诸佛五种实以见彼颠倒。

    合云。此颂本科义也。见谓于诸法中而起分别情见。佛无是事。故曰不也。了谓离于分别情见而遇境便了。佛有是事。故曰非无。虽之一字。乃应其所疑而纵依之。言虽依所疑。无有分别妄见。非无了境真见。何疑乎如来悉见义也。下二句乃释成上二句义。言如来所以能了境者。谓诸佛五种皆实。以是从性起故。以何义故不见诸法。以若见彼诸法。则有分别心生。名为颠倒。见无定相竟。

    二知无实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文四。初叠河论沙显界多。言如来说法。凡遇数之多者。往往以恒沙说之。问答可知。次。云于意云何等。谓以前一河中沙而论恒河之数。以显恒河多也。是诸恒河等。乃又以多河中沙而论世界之数。是不唯显世界之多。且甚多也。其问答亦可知。

    佛告下。约界论生显心多。尔所国土者。即指上多河沙世界言之。所有众生者。如华严云。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等。其心行差别可知。故云若干种心。若干犹如许也。如来下。约佛能知显彼妄。如来悉知者。以彼有念故。佛自徴云。以何以故。能悉知也。又自释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谓非是真心。不过以其暂有用故。是名为心。显其是妄心也。

    蒙引云。昔南阳忠国师。代宗迎止光宅。时有西天大耳三藏。自谓得他心通。宗令师与验试。师顷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么处。藏曰。和尚乃一国之师。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少顷。又问。即今又在甚么处。藏曰。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寂然少顷。再问。藏即不知。师斥曰。野狐精。他心通在甚么处。藏无对。是知机心才动。早被他知。若曰一念不生。佛亦莫知其兆。

    所以下。释妄显知亦无实。所以句徴起。言众生之心。所以非真是妄者何也。盖以三心皆不可得。谓已灭不可得。不住不可得。未生不可得故。然佛以一知而悉知众心。义似有体。其柰众心虚妄。三际叵得。是虽知而本无所知。岂有实相。

    偈。种种颠倒识以离于实念不住彼实智是故说颠倒。

    合云。此颂本科义也。种种即若干义。言众生若干种心。皆为颠倒之识。以是离于实智起妄念故。如来不住于彼妄念。名为实智。是故能知于彼。说名颠倒。颠倒即非心名心义也。由此两科观之。佛知佛见。尚无定实。况夫未到佛地。妄知妄见。固知其为彻体虚妄。不待降伏矣。总结降心离相竟。

    二住心无住二。一略明。二详示。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文二。初问答施福。前言无住施福。犹如虚空。不可思量。恐于修行之时。行未相应。重疑施福。故又约假设之事。此例言之。若有人者。谓设若有是人也。满界宝施。其福似多。若住相则不多。为显斯义。故问以以是因缘得福多不。试看空生如何理会。答以以是因缘。得福甚多者。亦知如来为显为住福也。须菩下。重为拣辨。如来见其答处依俙。恐堕似是。不避饶舌。重为眉目而言。若住相布施。不达性空。福德有实者。汝虽说多。如来不说为多。以是无住布施。已知性空。福德无故。不惟汝说为多。如来亦说为多。但只要所修之行。与无住相应耳。然此修分之中。略明降心。仍约度生无度。略明住心。仍约布施无住者。为显行解相应。所谓如是而解。如是而修。如目与足。如是而见。如是而行。若行不如见。恐误前程。行与解违。亦复如是。

    偈。佛智慧根本非颠倒功德以是福德相故重说譬喻。

    合云。此颂本科义也。上二句。言前说无住布施。是佛智慧根本。以能生佛智慧故。非同住相布施。名为颠倒功德。以不出轮回苦故。但恐不知无住布施是福德性者。以为是福德相。以是之故。重说满界宝施之譬而比喻之。以显无住福多义也。略明竟。

    二详示四。一见佛无住。二闻法无住。三得果无住。四修因无住。初二。一见身无住。二见相无住。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此与下科。义似复前。而有二义不同。一正兼不同。二化报不同。正兼不同者。以信分中。明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而解分中。明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其意皆是兼为释疑。非正示降住之文。今乃正示住心。故不同也。化报不同者。谓前二说身说相。初无具足之言。次有四八之数。明知其为应化之身。今身相皆以具足见称者。应指实报之身。盖必万德庄严。方称具足。以具足即圆满义也。良以修行渐深。将见报体。设有所住。亦碍法身。故又约此以明无住。最高大身。胜妙之色。无少不足。故云具足色身。问以可以等者。恐其有住心故。答以不应等者。以住则成碍。不见法身故。徴意可知。释中如来说具足色身者。以是劫海修因之所感故。然既属因感。即是缘起。缘起无性故曰即非具足色身。但为举果劝乐生信。假立名字。故曰是名具足色身。既曰是名。应当求实。明知其不应住矣。

    二见相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色身为总。诸相为别。诸相为能严。色身为所严。所严之妙。全在能严。犹为难忘。故复约此以明无住。准华严相海品。略明有九十七种大人相。广明有十华藏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无少欠。故云具足。即非是名等。准上可知。

    偈。法身毕竟体非彼相好身以非相成就非彼法身故不离于法身彼二非不佛故重说成就。亦无二及有。

    合云。此合颂此科与上科义也。于中复二。前七句正颂。言佛真法身。毕竟有体。非彼相好及于身相。故经言不可以色身见。不可以诸相见也。经中无好有色者。色必具好。偈中去色存好者。与经影显故。以非相成就者。非字应作无字。谓以法身无相。随缘成就具足身相。所以经言即非身相者。谓非彼法身故。又言是名者。以身相不离于法身故。何故身相不离于法身耶。以彼二原依法身现起。非不是法身之佛。所以既云即非。而又重说随缘成就。随缘成就。即是名义也。末句拂执。亦无二及有者。谓如来为破有故。亦说无二。为破无故。亦说有二。是知经言即非是名。皆为对机施设。而净法界中。不唯有不可说。即无亦不可说耳。总结见佛无住竟。

    二闻法无住二。一说者无住。二闻者无住。

    初。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恐谓既不可以身相见佛。将必要见法身真佛。但法身无形。何以对机作念而说诸法。佛知空生。已萌斯疑。故不待其问而遮之曰。汝勿谓如来作是念等。言如来虽已随机说法。皆以无缘而应。实不预为作念。我今当为说何等法。是虽终日说法。而实无所住矣。纂要云。谷中无人。能作音声。亦显法身不念说法。故以勿谓遮也。既遮勿谓。而又言莫作是念者。言不唯不可说。即是念亦不可作故。

    何以句。徴意可知。释中谓设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者。即为谤佛。法执未空。以实有所说即法执故。若论佛无敢谤。所以谤者。非是有心。以不能解我所说如谷向。同法界故。此是反显法不应住。下乃正明。言如来凡言说法者。皆为随机施设。净法界中。都无是事。故云无法可说。是知说法唯是假名。正显其不应住也。

    偈。如佛法亦然所说二差别不离于法界说法无自相。

    合云。此颂本科义也。例上佛既不可以身相见。法亦不可以音声求。故曰如佛。法亦然。说有说无。对机不同。故云所说二差别。虽有差别。不离法界。以所说之法。唯依他起。无自相故。说者无住竟。

    二闻者无住。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此段约魏本有。秦本则无。近时秦本中乃后人补入。纂要不释。刊定记。略要叙释。今见弥勒偈中义有。故准前后释之。

    名冠慧命者。以魏译长老为慧命。约智慧能续法身故。

    佛不可以相见。法不可以声求。二义俱深。末法众生恐难信受。故问以颇有众生于未来世等。显现在或庶几耳。佛意以非无信者。但彼非众生。以能信此理者。即名为佛故。虽名为佛。若不发解起行。终无实证。故曰非不众生。谓依然还是众生。此寓有?修意也。徴意可知。释中言此等众生。应名为佛。所以还名众生者。以虽名众生。如来以能信故。说非众生。又以未能解修。假立名字。说为众生。岂可自住众生之相。而起抱迷绝分之见哉。

    偈。所说说者深非无能信者非众生众生非圣非不圣。

    合云。此亦颂本科义也。所说即法。说者即佛。佛不可以相见。法不可以声求。故二俱言深也。非无能信者。语出反显。正明亦有信者。但此人非是众生。以能信即佛故。依然还是众生。以无解与行故。解行不圆。终无实证。故非圣。此释还是众生义也。能信即佛。毕竟当成。故非不圣。此释非是众生义也。总结闻法无住竟。

    三得果无住二。一空生问得为无。二如来印答无得。

    初。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空生意谓。如我前言无有定法名阿耨菩提(指在信分)。至后如来亦言。实无有法得阿耨菩提(指在修分)。今观能信之人。如来说其非是众生。以是成佛人故。但以解行未圆。而说是名众生。是知若有解行。决定成佛。况今如来现得阿耨菩提。是皆与前相违。试问如来。佛今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是无所得耶。此问盖为印证前语。以便进修。非有无双疑。观下印答自知。

    二如来印答无得。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二。初印定。空生虽知无得。尚有所疑。故问为无。如来极力承当。彻根为断。故印言如是。谓如汝所问者是矣。重言者。显决定故。须菩下二申答。谓应其所问。申明其义而答之也。言我于阿耨菩提。初似有得。其次渐无。乃至最后无有少法可得。以一念不生故。但以妄尽理圆。假立名字。说为阿耨菩提。故曰是名等。固知其不应住耳。

    偈。彼处无少法知菩提无上。

    合云。此但颂印答无得义也。彼处者。指修证之处。犹言地位也。若有少法可得。则是妄未尽。理未圆。不名无上。故必至无有少法。乃证之菩提无上。总结得果无住竟。

    四修因无住。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文三。初。理本无修。恐谓果既无得。因亦无修。何故菩萨发心修善。故如来先以理本无修示之。是法即指菩提。三种中且约自性菩提言之。平等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圣不增故无高。在凡不减故无下。无高无下。绝诸对待。是名阿耨多罗。谓无上也。性本具足一切善法。是名三藐。谓正等也。性本不为四相所弊。是名三菩提。谓正觉也。然此但约理具。非关事造。故亦唯是假名。显非实证。纵至信解相应。亦不可执理废事。永嘉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盖深救此弊。

    以无下。事须有修。言既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现见生佛判然者。盖以凡夫为四相所弊。不得正觉。二乘不修善法。失于正等。菩萨修而不具。未及无上。佛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异凡夫之不觉。名为正觉。佛以修善。异二乘之偏枯。名曰正等。佛以具修一切善法。异菩萨之有上。名曰无上。故曰即得阿耨等。是知发心菩萨。要须于无修中立修。而如来证果。亦唯向无得中立得。仍不违无得义也。

    须菩下。显不应住。恐闻具修善法。又起住因之见。故曰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以无我人等相。修同无修故。但为断妄复真。假立名言。说为善法。故曰是名。知此则修因不应住矣。

    偈。法界不增减净平等自相有无上方便及离于漏法是故非净法即是清净法。

    合云。首二句颂理本无修。法界者。一真法界。即是自性菩提。经言是法者指此。不增减者。出平等义。净平等者。立平等名。谓清净平等离差别染也。自相者。自性天然之相。无高下。绝对待。非修得故。

    次二句。颂事须有修。言虽曰清净平等。亦惟理具。若欲事造。亦有无上菩提。方便法门。如经言。无我人等相。即方便法门也。既得方便法门。还须具修众善。故云及离于漏法。离于漏法。即指无漏善法。是所应修故。是故下颂显不应住。是故者。谓以是依于无我等方便。修习离于漏法故。自然不住于相。故非净法。经言即非善法是也。但为断妄复真。假立名言。故云即是净法。经言是名善法是也。总结住心无住竟。

    三校量持福。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文三。初举能校。准教中。一大千内有百亿须弥。今以如是须弥山等七宝为聚。用作布施。其施可谓大矣。若人下明所校。经惟以此偈至四句。甚至等于不及。受持读诵兼说。其行可谓微矣。于前下显不及。于前福德者。谓以后持说之福。校于前之福德。百分不及一等。谓以前宝施福德。不及此之持说。此亦由于福不趣菩提。此能趣菩提故。百千万亿等准前可知。按前五番校量。初以一界宝施。二以无量界宝施。三以恒沙身施。四以无量恒沙身施。五以如来因地供佛。从劣向胜。显法渐深。无可议矣。今当第六校量但以百亿须弥等宝施。尚劣第一。何况第二乃至第五。后劣于前。于理何申。盖以修前信解难。解后修证易。大经云。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难则校量须胜。易或随便拈题。此则为是修分已终。聊用校量。以发行人胜进之意耳。

    偈。虽言无记法而说是彼因是故一法宝胜无量珍宝数力无似胜无似因亦然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

    合云。此约义而颂也。前四句先显经胜。言欲得菩提须修善法。而修习善法。要在持说此经。但经唯名句文身是无记法。云何持说能得菩提。为遮此难。故曰虽言无记法。而说是彼因。谓虽言此经是无记法摄。而亦说此经。是彼菩提之因。是故此一法宝。胜彼无量珍宝。无量珍宝。即指经中等百亿须弥之宝聚也。

    后四句次显持胜。言宝施之数。极尽其分析之力。无能似于此经之胜。经既无能似者。而持说为因亦然。况复一切诸世间法。不可得而为喻。而等须弥之宝聚。自应校量不及。总结究竟降住起修分竟。

    四决定降住成证分三。一降心离相。二住心无住。三结归问意。初二。一略明。二详示。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文三。初预遮谬疑。恐谓如来历示降心。皆言度生无度。何故佛于最初成道。三七思惟作念度生。(如法华经说)。佛知空生已萌斯疑。故不待其问而遮之曰。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佛意。以三七思惟。作念度生。是约小机所见。非真实耳。既遮勿谓。而又教以莫作是念者。决定遮故。何以下。徴显无度。徴意可知。显中先正明。次反显。正明中。言如来证真法界。无法不融。一切众生一时成道。岂复见有能度所度。反显中。若果见有众生为如来所度。则是如来以我为能度。故曰有我。我相既立。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将必因之俱有。如来不尔。故知无度。

    须菩下。兼防谬难。恐谓佛若无我。何故如来最初成道。而言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等。(亦如法华经说)。为防斯难。故云。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以是最初成道。为拣邪宗。非遍计故。而彼世间凡夫。不知斯意。以为如来有我。亦谬计也。又恐谓既无众生。焉有凡夫。而言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故防云。凡夫者即非凡夫。谓凡夫亦法界故。虽亦法界。但以未能证故。对彼圣者能证。假立名字。故曰是名凡夫。

    偈。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以名共彼阴不离于法界取我度为过以取彼法是取度众生故不取彼应知。

    合云。此单颂徴显无度中义也。首句明所证之理。言一真法界。凡圣平等。故云平等真法界。佛证此理。不见众生可度。故云佛不度众生。以名二句。显无众生。共犹与也。言佛所以不度生者。以众生之名。与彼所依五阴。二皆不离一真法界。谓缘起无性故。取我四句。显无能度。取犹执也。取我度为过者。谓若执取我为能度。则为二过。为犹成也。二过者。以取彼法。是取度众生故。彼法指所依五阴。是犹实也。取彼五阴是实。则是法执。取所度众生之名。为我所度。则是我执。是则经中。但显有我不显有法。偈则双显。盖经亦意含也。

    末句言佛不取彼五阴及名。应知无度。问。此中度生无度。与前何别。答。前约菩萨未得决定。勉而行之。此约佛地已得决定。安而行之。是证修亦自不同。况夫信分中无度。视此更天渊矣。无降而降。唯佛极证。发心菩萨。可为准的。略明竟。

    二详示二。一观相离相。二离相亦离。初三。一探定本见。二验出非真。三权以偈安。

    初。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文二。初就相探问。盖以空生历承开示。相似心空。未免欲立心空之见。若果心空。相即无相。故问以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佛意。盖为只恐不是玉也。

    问。前于解分中已有此问。与此何别。答。有二不同。一者。前为断除余疑。此为探其本见。二者。前云见。是约现量。此云观。是约比量。盖如来已知空生相似心空。未能亲见相即无相身耳。须菩下。依问呈见。如是者。谓如佛所说者是矣。重言者。显决无异说故。其意以但自无心。一切色是佛色。故无妨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所谓是则也是。非则实非。着眼。探定本见竟。

    二验出非真。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文二。初约喻以验。空生唯知顺水推舟。如来故为簸糠眯目。而言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如彼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应亦即是如来。然轮王是如来。世间不许。佛不可以相观明矣。须菩下。果异前说。空生不解逆风把柁。而言如我解佛所说义。然既云解佛所说。其见处不稳可知。况又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出乎尔。反乎尔。空生决不如此。盖为后世之脚跟不点地者。示现作覆辙耳。

    问。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况夫如来三十二相。岂不即是法身。何故如来不许即相观。反令离相观耶。答。如来不许即相观者。非是不许。但恐其见堕相似。终碍实证。至云若以相观。轮王即如来者。非是教令离相。乃勘验龙蛇之语。空生若果头角峥嵘。终不随他拨波觅水。所谓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其柰一沙在眼。触途迷蒙。而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又被世尊舌头瞒矣。验出非真竟。

    三权以偈安。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应化非真佛。故不可以色见。亦非说法者。故不可以声求。若以色见声求。非正知见。纵有所修。必陷邪径。故曰是人行邪道。且色声皆法也。见求皆执也。法执既未尽袪。法身岂能全露。故曰不能见如来。然佛说此偈者。良以不以相观。是空生旧见。可以相观。是空生新解。新解既被摇动。仍归旧见。旧见自觉非是。岂甘固守。正是前无新证。退失故居。历览二际。自生艰险。故如来不敢更斥其非。且暂安其心。令其守旧。而示之以离色离声。至于竿头进步。佛意容再图之耳。

    偈。非是色身相可比诸如来诸佛唯法身转轮王非佛非相好果报依福德成就而得真法身方便异相故唯见色闻声是人不知佛以真如法身非是识境故。

    合云。经有三科。偈无探定本见。唯存后二。于中前八句。义颂验出非真。非是色身等者。谓非是金色之身。三十二相。可以比知诸佛如来。以诸佛如来。无别色身相好。唯有法身独存。如转轮王。虽具三十二相。是王非佛。可知此义。非相好等者。谓由上轮王之喻观之。足知如来非相好有为有漏果报。依因中植福修德成就。而其所得者。乃真如法身。彼色身相好者。殆为方便度生。随机示现别异相故。空生之意如是。其所言可以相观者。似解非真矣。

    后四句。义颂权以偈安。唯见色等者。谓唯以见色观佛。闻声求佛。是人纵有所修。必陷邪径。不能知见于佛。以真如法身。离言说相。离心缘相。非是眼识耳识及意识境故。如来所说如是。其教以安心守旧。意有所待矣。总结观相离相竟。

    二离相亦离二。一遮念离相。二明遮所以。

    初。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恐谓。诸佛如来。既不可以相见。亦不可以相得。若尔。则修因种相。皆为徒劳。大心不须发。小乘宜自守耶。才萌斯念。佛即遮之曰。我言色见声求。是行邪道者。乃为遣有相之执。汝若因此便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者。是又执无相为是。其犹执药成病。出囿而入网矣。出囿入网。解脱良难。执药成病。缠绵更甚。故诫以莫作是念等。盖深遮之。断不可萌斯念耳。

    二明遮所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文二。初出过重叮。言如来所以教汝莫作是念者。以汝是众中标榜。后学龟鉴。汝若作是念者。致令一类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成焦芽败种。堕一阐提。佛亦难救。所谓宁使著有如须弥山。不使着空如芥子许也。恐其是念已萌。未能遽忘。故重教莫作是念。以示谆谆叮咛之意。何以下。徴释其故。言如来所以谆谆叮咛。莫作是念者。何以故耶。良以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今汝亦属发菩提心人。更作是念。夫岂可哉。华严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前二句。义当观相离相。后二句。义当离相亦离。是知有执则堕断常。递互相背。无执则合中道。递互相成。读是经者。但求尽执焉可矣。

    偈。不失功德因及彼胜果报。

    合云。此约义略颂也。修因种相。功无唐捐。故曰不失功德因。以因感果。胜报必成。故云及彼胜果报。若此者。岂可作念。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耶。总结降心离相竟。

    二住心无住二。一略明。二详示。初二。一无住福胜。二明其所以。

    初。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满恒沙世界七宝布施。约未知法无我理者言之。若复有人。亦约行布施者言之。但于行布施时。了知一切诸法皆悉无我。由是内不见施者。外不见受者。中亦不见所施所受。一体空寂。忍可于心。故曰得成于忍。又得成于忍者。谓堪忍行施。毫无动念于其间也。此等菩萨。可谓决定无住。故得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以前之菩萨。未知法无我理。未得决定无住行故。

    二明其所以。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文二。初承徴自释。不受福德者。不愿自己受用。但愿回此功德。以向佛道。如法华经诸天回向偈云。我所有福业。今世若过世。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是也。反显前之菩萨。受福德。不回向。此胜劣之所由分耳。须菩下。因问答释。不受德福。此事良难。问。以云何盖欲得其意而取法之也。答。以不应贪著者。以一有贪着。即堕有漏。不知法无我理者。固应如是。菩萨既知法无我理。自然不应。以是故。我说得忍菩萨决定不受福德。问。此与信分解分修分略明住心中。皆约不住施福为言。何所异耶。答。前三唯显不住福多。启发信解修行之心。此则的指得忍菩萨。决定不受福德。有志决定者。亦知所取法可尔。

    偈。得胜忍不失以得无垢果示胜福德相是故说譬喻是福德无报如是受不取是福德应报为化诸众生自然如是业诸佛现十方。

    合云。此通颂略明住心一科义也。首二句。言菩萨于行布施时。知法无我得成胜忍。永无退失。以此能得无垢之果。无垢即佛果也。示胜二句。言为欲显示胜福德相。是故重说恒沙世界七宝布施之譬而比喻之。是福二句。言是福是德。无有果报。以于如是受用不取着故。后四句。恐谓既无果报。空说福德何所益耶。故又言是福是德。应有果报。必待为化诸众生时。以为化众生。自然显现如是相好之身。胜妙业用。如彼诸佛显现十方。其福德何其胜哉。略明竟。

    二详示二。一正报无住。二依报无住。

    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文二。初防疑斥言。疑云。因中既不受福德。果上自应无有相好庄严。何故现有人言。如来以相好庄严之身。去来坐卧。为诸众生作利益事耶。防云。设若有人。作如是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利众生者。亦是寻常闻我所说。然是人虽是闻我所说。而实不解我所说义。以彼执实有。非我所说义故。何以下。徴起申明。谓以何以故。斥其不解我所说义。以我言如来者。谓内证不变之体为如。外现随缘之用名来。如是则来唯随缘。迎之莫知其所以来。故云无所从来。去亦随缘。追之罔识其所以去。故云亦无所去。去来既尔。坐卧亦然。现前既尔。又复应知从兜率天下阎浮提。亦唯如如不动而来。由拘施城诣娑罗树。亦唯如如不动而去。是如来正报。尚不应住。降斯以还。岂应有所住乎。

    偈。去来化身佛如来常不动于是法界处非一亦非异。

    合云。此颂本科义也。首句言有去有来。唯是应化身佛。随缘而来。随缘而去。非真实也。次二句。言法身如来。常自寂然不动。于是法界之处。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也。

    末句言化身与法身非一。谓应化随缘。方便非真故。方便非真。勿认波而忘水。若认波忘水。必招陷溺之患。故佛斥言。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又化身与法身非异。谓从真起应。全应全真故。全应全真。勿离波而求水。若离波求水。终无得水之益。故佛常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由此观之。则应化之身。不过随缘成益。若住著于彼。则不可也。正报无住竟。

    二依报无住二。一微尘无住。二世界无住。

    初。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文四。初如来示问以三千界碎为微尘者。金刚鎞云。约大乘宗。知色唯识现。于观行中。假想分析和合粗色。以至极微。非若小乘之实有尘可析也。问以于意云何。宁为多不者。验其执实不执实故。须菩下。空生解答。答以甚多者。以既不执实。无妨言多。何以下。徴起释成。徴中谓以何以故。而说甚多。释中言实有佛则不说。反显说。则必非实有。非实有故。虽说为多。抑又何碍乎。所以下。转徴转释。徴中谓实有。佛则不说。所以又说者何也。释中言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以重合成界。再析成无。尘名众名。二俱失故。是知尘名众名。但就分析和合粗色。假立名字。故云是名等也。然既唯是名。其不应住也明矣。

    偈。世界作微尘此喻示彼义微尘碎为末示现烦恼尽。

    合云。上二句言世界碎作微尘。则微尘不实可知。用此为喻。示彼一切可作之义。皆不实故。下二句。碎犹析。末犹无也。言微尘再析则归于无有。示现不应执实。不执实则烦恼尽矣。微尘无住竟。

    二世界无住。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文三。初示不应住。三千世界。析之可为微尘。故曰即非世界。以界名一名二俱失故。是知世界。但约众尘和合。假立名字。故曰是名世界。既唯是名。即不应住。以无实故。何以下。徴显无实。徴意谓以何以故但唯是名无实体也。显中谓世界若是实有。则是实有一相。实有合相。世界不尔。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以一可为众。合为可析故。须菩下。印说防谬。言如上所说。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以一不定一。合非定合故。恐谓。既不可说即应永默。何必说已又遣。故为饶舌。防云。但以凡夫之人。迷昧其理。贪着其事。轮转于中。莫由出期。不得已而随说随遣。设永默者。凭何所遣。令解法空之义。

    偈。非聚集故集非唯是一喻聚集处非彼非是差别喻但随于音声凡夫取颠倒非无二得道远离于我法。

    合云。此颂世界无住义也。聚集者。和合义。言如上所说。微尘尚无。说谁聚集。故曰非聚集。正以非聚集故。无妨假立名字。说聚集也。非唯是一喻者。谓此聚集之法。非唯是一法之喻。以一切聚集之法。皆同此故。聚集处非彼者。谓聚集之处。得世界名。非彼微尘。云何非彼微尘。以微尘是差别之喻。喻一切可作之法。此是总相之喻。喻一切聚集之法。故曰非是等也。若但随于音声。闻说微尘。便执微尘实有。闻说世界。便执世界实有。是为凡夫执取。于无我中计我。无法中计法。故以颠倒名之。若解二者俱非。则真空无二。当下得道。以能远离于我.法执故。

    按上文详示降心中。佛以一切诸见。束为断.常二见。二见不生。一切皆尽。是为决定降伏。此中乃以一切诸法。束为依.正二报。二报不住。一切俱空。是为决定安住。总结住心无住竟。

    三结归问意二。一结归云何降心问。二结归云何住心问。

    初。

    准前两番请问。皆以住心在前。降心在后。两番开示。皆以降心在前。住心在后。其意盖以妄心久炽。觉心乍兴。乍兴则力微。久炽则功着。功着则降不容缓。故在前。力微则住不宜速。故在后也。今当开示已竟。承上义便。故亦先结降心。后结住心。文二。一拂我显无。二拂法结问。初二。一问答拂我。二徴起显无。

    初。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准前历示降心。皆令度生无我。且言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恐谓相由见生。是如来心中先有我等相见。方便人有我等相见。设若如来心中。原无我等相见。凭何说人有我等相见。如人心中无事。即便无所说故。为防斯疑。故曰。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等。问以于意云何等者。为明佛无我等相见。说非真说故。答以不解等者。是空生已知佛无我等相见。说非真说。解斯义者。必不言佛有说故。

    二徴起显无。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徴意。谓以何以故。说彼不解如来所说义也。释中言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以如来心中原无我等相见。说非真说。如谷向。无实性故。但为对治彼故。假立名言。而说彼有我等相见。故曰是名等也。然说既是名。而说已便休。心中曾无丝毫影迹。岂若世间众生。未及口说。先已心形。口说既尽。心中影迹犹未全销。此是微细深惑。唯佛能尽。故假空生拈提。以为菩萨未到佛地者法。

    偈。见我即不见无实虚妄见此是微细障见真如远离。

    合云。此合颂此科与上科义也。首二句。言若于心中见彼有我者。即不见真如。依然是无实虚妄见故。此是地上菩萨。微细惑障。必待佛地圆见真如。乃能远离。是知如来虽说我等相见。心中实无我等相见。盖为机之所至。暂现有说。如云雨无心。而巨细咸润耳。总结拂我显无竟。

    二拂法结问。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按前空生两番请问。皆为发菩提心者起见。故今结归问意。亦约发菩提心者言之。一切法。通指正宗以来。所说降心之法。知者。闻而知。比量知也。信者。知而信。随语信也。见者。照而见。现量见也。解者。见而解。如理解也。此约信解二分为结。不生法相者。谓信解之后。渐次究竟。以至决定降伏。则并所说一切法相。心中亦不复生。此约行.证二分为结。

    佛意以空生两番致问。发菩提心云何降心。前已历谈降心之法。故今教以于前所说。如是知。如是见等。果能如此。则妄心不待降矣。恐谓既落言诠。已属法相。依之信解修证。心中何得不生。故又遣之曰。所言法相者。即非法相。以如来心中原无法相之见。虽说法相。如吹籁。无少留故。但为对彼执法相者。假立名言。故曰是名法相。知此义者。自然不生。以无可生故。

    是则上科除我执细相。此科除法执细相也。

    偈。二智及三昧如是得远离。

    合云。此偈义少不足。应问云法执细障远离云何。故云二智及三昧。如是得远离。谓执法细障。必以初地见道智。二地已上修道智。及等觉位中金刚三昧。如是渐次而断。至佛地乃得远离。总结结归云何降心问竟。

    二结归云何住心问二。一校显持说。二示说结问。

    初。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按前历示住心。皆显无住布施。其福最胜。恐谓若实尔者。但应无住行施则已。受持读诵此经。为人演说。似不必耳。何故自正说已来。数数校量。劝持劝说耶。如是如来重为校量。而言满无量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者。即约无住行施者言。持此经者。持有二义。一持以自利。二持以利他。乃至四句等者。无论多持与少持故。此总标也。受持读诵。则是持以自利。为人演说。则是持以利他。此别明也。其福胜彼者。不得此经妙旨。无住之行。不能成故。

    二示说结问二。一示说不取。二不取之故。

    初。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恐谓受持无住易。演说无住难。故自徴云。云何为人演说。又自释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言不取于相者。谓不取说者听者。及所说所听法相。如是而说。三轮体空。唯如如理。常时现前。寂然不动。所谓无说无闻。是名真说般若。其所得福。胜于宝施者宜矣。

    偈。化身示现福非无无尽福诸佛说法时不言是化身以不如是说是故彼说正非有为非离诸如来涅槃。

    合云。此通颂上科与此科义也。言此经乃化身示现所说。持说此者。似应无福。故曰此福非无。且是无尽之福。以诸佛说法之时。不言我是化身。若言是化身所说。福则劣矣。正以不如是说。是故彼说名为中道正法。盖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住有为。又虽言如如不动。而亦不废说法。不住无为。不住有为。则不沉生死。不住无为。则不滞涅槃。是为妙契中道。即诸佛如来无住处大涅槃法。持说此者。必当作佛。岂前宝施所能校量。

    二不取之故。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徴意。谓以何以故。不取于相耶。释中言一切诸相。皆属有为之法。如梦幻等故。若详释者。复有三义。一正释秦本。二兼出魏译。三两经会合。

    正释秦本者。一切即相。不止如上所释。而如上所释。亦在其中。以凡属因缘和合之法。皆有为摄故。然有为摄法虽多。束之不出五阴色心。喻中有总有别。总则犹如梦事。眠时似有。寤时实无。五阴色心亦尔。迷时似有。悟时实无故。别则幻谓幻事。由幻术力。换愚人眼。色阴亦尔。由心缘力。迷者执有故。泡谓水泡。因雨击生。起灭不恒。受阴亦尔。因境感现。现无常现故。影谓镜影。托外物现。无物无迹。想阴亦尔。托尘似有。离尘实无故。露谓朝露。乘夜气生。日照则无。行阴亦尔。无明业运。智鉴元空故。电谓电光。虚明暂发。闪烁无定。识阴亦尔。妄照忽起。变现靡澄故。是知一一皆是无常。法法总归坏灭。作如是观。自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云应也。空生两问住心。至此方以结归。以果能如是。无患乎觉心之不住矣。又金刚鎞云。梦幻泡影。皆喻本空。如露如电。同彰迅灭。妙符破相之宗。巧示忘情之观。亦可不作断疑。但是解释不取相等。以观诸有为。如梦如幻等。自不取不着。契合真如。无有分别动摇矣。

    兼出魏译者。魏本云。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前后二句。全同秦本。中二句有九喻。可喻九种有为。九种有为者。别相有六。总相有三。别相六者。见.相.识.器.身.受也。

    见即见分。准楞严。乃真见中妄见。如净目中翳。九喻中第二翳喻似之。

    相即相分。由妄见生。如患翳者。目前见金星等。九喻中第一星喻似之。法中先见后相。喻中先相后见者。法约生起为次。喻约还灭为次故。

    识即赖耶。迷位有用。如灯能照夜。九喻中第三灯喻似之。

    器即器界。败坏无常。犹如幻事。第四幻喻可比。

    身即根身。三相迁移。犹如朝露。第五露喻可比。

    受即领纳。起灭不恒。犹如水泡。第六泡喻可比。

    总相三者。过去法.现在法.未来法也。过去叵得。犹如梦事。第七梦喻如之。现在暂停。犹如电光。第八电喻如之。未来莫辨。如云虚覆。第九云喻如之。

    两经会合者。问魏本九喻。秦本六喻。两经不同者何也。答。什师义翻。以六摄九。谓色摄相.器。以相分属细色。器界属粗色故。受摄受用。以受用即受阴故。五阴总相摄身。以根身乃五阴合故。想行摄三世。以三世体是行阴。但行阴密移。凭心想现故。识摄见识。以见即赖耶之见分。同为识阴摄故。法既可摄。喻亦随法。六.九本不相违。五阴法相常见。什师妙译。为取易明。读是经者。得意忘言可也。

    偈。九种有为法妙智正观故见相及于识器身受用事过去现在法亦观未来世观相及受用观于三世事于有为法中得无垢自在。

    合云。偈有三义。一总标正观。二别明有为。三显示无碍。经承上文。释不取相意。偈承上文。释非有为二句意也。言所以非有为非离等者。以于九种有为法中。以空有无碍之妙智。正观中道故。此总标也。

    别明中。合魏经九喻言之。见即赖耶见分。相即赖耶相分。识即赖耶。此是细相三法。器即器界。身即根身。受谓器身相对中间所生觉受。谓于违顺中庸等境。而生苦乐舍之三受。此是粗相三法。过去现在句。乃总结上之六法。以细相属过去。粗相是现在法故。亦观未来世者。未来未至。例现在观故。所观之法。同乎现在。故曰相及受用。此相与上不同。上是相分。此兼身器故。此上合星翳灯幻露泡六喻。如经文释。

    观于三世事者。此又总观过去事如梦。现在事如电。未来事如云也。

    后二句。显示无碍。言果能如上观察。则于一切有为法中。得无垢染。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也。既得如如不动。然后应机说法。得大自在。犹如尘尽镜明。万象斯鉴。所谓非有为非离。诸如来涅槃是也。总结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一卷经内。说通师资。但云佛说者。就胜为言故。生信发解起行证果。利益已周。故云说是经已。首举须菩提者。为长老。是当机故。次举比丘者。是知识为常随故。比丘尼。随佛出家。依众修行。应在比丘之后。优婆塞。优婆夷。此云净信男.净信女。亦云近事男.近事女。盖是具清净信。持斋奉戒。又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者也。一切世间。总该多众。天人修罗者。略举天上人间及非天神众。余以意含。此等皆权实未定。或亦内秘菩萨。外现护法迹耳。皆大欢喜者。以当机全身担荷。余众随分受益。三草二木。各得增长。乃喜其成佛有分。非常喜也。信谓忍其教。受谓领其理。奉则遵教循理。行则自行化他。夫如是。则慧水长流。法脉永通。衍尘劫而不滞。利万汇而无遗矣。

    回向偈曰。

    轻尘足泰岳  坠露添瀛流  笔舌力有限

    高深义莫求  我闻持说功  财命施难俦

    愿以回生界  同跻般若舟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卷下(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