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最新章节!

故 第二此明释文二。初外。后内。初复有二。一因相应。二缘相应。

    经。此中何者是外因缘法因相应至应如是观外因缘法因相应义 此初因相应也。文二。一从能成因所生门。二从无作者所生门。初又分三。一问。二答。三证成。

    经。此中何者是外因缘法因相应 此初问也。

    经。所谓从种生芽从芽生叶从叶生茎从茎生节从节生穗从穗生花从花生实。此二答也。为种等诸法名为因故。此则显其从一切不生一切能成之法。各各别故。

    经。若无有种芽即不生乃至若无有花实亦不生有。芽种生如是有花实亦得生 此三证成也。此则示其能成义也。二明从无作者因所生门。文四。一明因无作者。二果无作者。三虽无作者而成其果四结。

    经。彼种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从种生乃至花亦不作是念我能生 实实亦不作是念我从花生 此一二明因无作者及果无作者也。此则显其唯有因而无作者。若诸作者是其因者。为与诸法无有相连。不饶益故。

    经。虽然有种故而芽得生如是有花故实即而能成就 此三明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也。经文可见故不明也。

    经。应如是观外因缘法因相应义 此四结也。结文可见。次明第二缘相应。文三。初从能成缘所生门。次从无作者缘所生门。后遮恶见。初又分七。一问。二答。三征。四答列数。五结。六明业用。七证成。

    经。应云何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 此初问也。

    经。谓六界和合故。

    此二答。

    经。以何六界和合 此三征也。

    经。所谓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外因缘法而得生起 此四答列数也。六界体义如下经文。

    经。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 此五结也。

    经。地界者能持于种水界者润渍于种火界者能暖于种风界者动摇于种空界者不障于种时则能变种子 此六明业用也。言地界者。坚强为性。水界者流湿为性。火界者温燥为性。风界者轻等动性。空风者虚通为性。此复有二。谓明及闇。言时者为约地等四大而建立也。

    经。若无此众缘种则不能而生于芽若具外地界无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风空时等无不具足一切和合种子灭时而芽得生 此七证成也。经文可见。二明从无作者缘所生门。文六。一六缘无作者。二因无作者。三果无作者。四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五证成。六结。

    经。此中地界不作是念我能任持种子如是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润渍于种火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暖于种子风界亦不作是念我能动摇于种空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不障于种时亦不作是念我能变于种子 此初明六缘无作者。

    经。种子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 此二因无作者也。

    经。芽亦不作是念我今从此众缘而生 此三明果无作者。

    经。虽然有此众缘而种灭时芽即得生如是有花之时实即得生 此四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也。

    经。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作亦非时变非自性生亦非无因而生虽然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种灭之时而芽得生 此五证成也。言非自作者。诸法自性若有若无。不为自因无所施为不能成故。言亦非他作者。无有作者而先起意而造作故。此则显其一切诸法无有我也。言非自他俱作者自性及余不造作故。言非自在作者。为诸法因常自在等时时而生。与理相违。因具足故。言亦非时变者。诸法假因缘有不待时故。言非自性生者。非是数论所计法故。此则断除不同因也。言亦非无因而生者。诸法假因缘故。此舍无因见也。

    经。是故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 此六结也。三明遮恶见。文五。一标。二问。三答。四解释。五总结。

    经。应以五种观彼外因缘法 此初标也。

    经。何等为五 此二问。

    经。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 此三答也。

    经。云何不常至是故与彼相似 此四解释也。文五。一明不常。二明不断。三明不移。四明小因生大。五相似。初又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经。云何不常 此初问也。

    经。为芽与种各别异故彼芽非种非种坏时而芽得生亦非不灭而得生起种坏之时而芽得生 此二答也。若是常者此是因此是果不可说故。

    经。是故不常此三结也 二明不断。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云何不断 此初问也。

    经。非过去种坏而生于芽亦非不灭而得生起种子亦坏当尔之时如秤高下而芽得生 此二答也。因果相续无有断绝。故名不断。往文可见。

    经。是故不断 此三结也。三明不移。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云何不移 此初问也。

    经。芽与种别芽非种故 此二答也。因与种别故名不移。

    经。是故不移 此三结也。四明小因生大。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云何小因而生大果 此初问也。

    经。从小种子而生大果 此二答也。如拘律陀树等因。虽极小茎叶甚大故。从小因生大果也。

    经。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 此三结也。五明相似。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云何与彼相似 此初问也。

    经。如所植种生彼果故 此二答也。如稻种子。即生彼果。不为余故。为果与因。不颠倒故。此显业用无有失也。有二种法而失业用一等及小二颠倒生果。

    经。是故与彼相似 此三结也。

    经。是以五种观外因缘之法 此五总结也。结文可见。明外因缘竟 第二明内因缘法。文分为二。一因相应。二缘相应。初复分三。一从种种无常因所生门。二能成因所生门。三从无作者因所生门。

    经。如是内因缘法至所谓因相应缘相应 此初明从种种无常因所生门。文三。初标。次问。后答。

    经。如是内因缘法亦以二种而得生起 此初标也。

    经。云何为二 此二问也。

    经。所谓因相应缘相应 此三答也。二明从能成因所生门。文三。初问。次答。后证成。

    经。何者是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此初问也。

    经。所谓始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 此二答也。

    经。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此三证成也。三明从无作者因所生门。又四。一因无作者。二果无作者。三虽无作者而成其果。四结。

    经。无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念我从无明而生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于老死老死亦不作念我从生有 此一二明因无作者及果无作者也。经文可见。

    经。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 此三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也。

    经。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此四结也。第二次明缘相应义文八。一从种种无常因所生门。二从能成缘所生门。三从无作者缘所生门。四辨体。五释名。六续支。七离二边。八束因。初门分五。一问。二答。三征。四答列数。五结。

    经。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此初问也。

    经。为六界和合故 此二答也。

    经。以何六界和合 此三征也。

    经。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 此四答列数也。

    经。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此五结也。二明从能成缘所生门。又三。初问。次答示相。后证成。

    经。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 此初问也。

    经。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至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此二示相也又分为六。一明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风界。五空界。六识界。

    经。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 此初明地界也。

    经。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 此二明水界。若此身中无水界者而教失故。

    经。能消身所食饮嚼啖者名为火界 此三明火界也。言食者。谓诸正食。言饮者。谓诸浆等。言嚼者。即是正食。言啖者。谓诸助食。若无火界不能变故。

    经。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 此四明风界也。经文可见。

    经。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 此五明空界也。若无空界为一合故。

    经。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犹如来芦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此六明识界也。言五识身者。谓眼等五识。言相应者。与彼五识相应法也。言有漏意识者。为有一分无漏故也。言束芦者。此即显其缘生之法独不立也。

    经。若无此众缘身则不生若内地界无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 此三证成也。经文可见 三明从无作者缘所生门。文四。一明六缘无作者。二果无作者。三虽无作者而成其果。四证成。

    经。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坚硬之事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为身而作聚集火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饮嚼啖之事风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作内外出入息空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虚通之事识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 此初明六缘无作者也。经文自显。

    经。身亦不作是念我从此众缘而生 此二果无作者也。

    经。虽然有此众缘之时身即得生 此三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也。

    经。彼地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 此四证成也。何故地等诸界不作是念。我等为身中坚硬等事耶。为舍此见故。言彼地界亦非是我。言我者。执我我所。名之为我。为诸界等性非是我离我慢故。为即彼我。而于诸趣数受生故。名为众生。地等诸界离趣生故。非众生也。为有我故。尽刑寿生名之为命。诸法刹那故非命者。于诸趣中而能生故。名之为生。离生作者故非生者也。言儒童者。从作者生地等诸界。离作者故非儒童也。执有能为故名作者。从业生故非作者也。言非男非女非黄门者。男等诸相。约地界等横立计故。言非我所者。为离横计我我所故。言亦非余等者。为无大自在等造作性故。自余经文同上所释 四明辨体。文分十七。始从辨无明体义。至明恼之自相。第一释无明体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何者是无明 此初问也。

    经。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者生者养育士夫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 此二答也。言六界者。谓地水火风空识界。于六界差别起无异想者名为一想。极微成身执一见者。名一合想。刹那迁变执有常存。名为常想。本无今有执自然生。名坚牢想。起已还无执过去有名不坏想。于八三若起安乐者。名安乐想。众生命生者。义如前解。为有我故。能生诸趣。养育此身故。名养育执。有士夫有大力用。于内动转。故名士夫。言人者。亦云数取趣。能往诸趣。所受人天等身。故名数取趣。言及余种种无知者。为取知者见者觉者等故也。

    经。此是无明 此三结也 二明于行。文二。一释。二结。

    经。有无明故于诸境界起贪嗔痴于诸境界起贪嗔痴者 此初释也。从贪嗔痴起三行故。

    经。此是无明缘行 此二结也 三明其识。文二。一解。二结。

    经。而于诸事能了别者 此初解也。言诸事者。谓色声等。

    经。名之为识 此二结也 四明名色。文二。初辨。后结。

    经。与识俱生四取蕴者 此初辨也。言四取蕴者。色受想行蕴也。

    经。此是名色 此二结也 五明六入。

    经。依名色诸根名为六入若无名色六入无因故 六明触。

    经。三和合者名之为触言三和合者根境识也 七明受。

    经。觉受触者名之为受 从触有受故也 八明爱。

    经。于受贪著名爱 九明取。

    经。增长爱者名之为取 十明有。

    经。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 言能生业者为近因故 十一明生。

    经。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言彼因者即近因故 十二明老死。

    经。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熟即是老坏即死故 十三明愁。

    经。临终之时内具贪著及热恼者名之为愁言贪著者谓男女妻子等也 十四明叹。

    经。从愁而生诸言辞者名之为叹 十五明苦。

    经。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 言五识者谓眼等五识也 此显身苦 十六明忧。

    经。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言作意识者第六识也此显心苦 十七明恼。

    经。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 言等者为王内侍贩卖求利等。恼身心故言随烦恼者。谓忿恨等 第五释名。文分十七。始从无明终至其恼。经文自明。言大者无有始故。言黑闇者覆真性故。言造作者造后有故。言了别者了诸境故。言相依者为识与四蕴而相依故。是故经云识依四处。谓随色识及随受想行识也。言为生门者。为与六识为生门故言受者。为受先业异熟故。言渴者。为爱贪著后有故也。言取者。为取后有故。彼复有四。谓爱取见取禁戒取我见取也。言生后有者。从有而生故。余文可见 第六明续支门。文分十二。始从续无明支。至续老死支。经文自显。言不了真性者。为不了人法二无我性故。言颠倒无知者。虽是知性为颠倒知故。言有无明故。能成三行者。为诸凡愚横执有我。贪现乐故而作罪行。贪后乐故而修福行。为求不苦不乐故修不动行。为诸罪行从无明起名无明缘者。与理无违。福及不动。从无贪等善根而生。何故名无明缘耶。无明有二。一迷因果。二迷真性。福及不动。从迷真性而有故也。言福行者。是欲界业。言罪行者。是三涂业。与福相违。故名罪行。言不动行者。上二界业。若准义论。何者。是行缘识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是八缘识合有此言。

    经。略不列以义思之名色等支他皆仿此 言能成事者为见闻等事。言六聚触者。谓眼等六聚触也。言染爱耽著者。为与下中上上中上爱随类而释。言好色者为意所乐。言安乐者谓与自相应。言愿乐者。于未来好色生贪著也。七明离二边。

    经。是故彼因缘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从无始已来如瀑流水而无断绝 言互相为因互相为缘者。为有众多相似因及不相似因故。此遮常见及自在等横计因也。言非常者。为生灭故。言非无常者。刹那相续故。言非有为者。无有我人而先起意能造作故。言非无为者。犹如幻化。各假因缘和合作故。言非无因非无缘者。各假定因及众缘故。言非有受者。无作者故。言非尽法者。因果相称自不尽故。言非坏法者。若缘和合能生果故。言非灭法者。无不相应缘自不灭故。言无始者。生死无际故。言无断绝者。因坏果生无间断故。言如瀑流者。涅槃大海是彼岸故。此一门义断除增益及损减谤断常见也。八明束因。文分十一。一标。二问。三答列数。四作用。五解释。六四法无作者。七虽无作者而成其果。八果无作者。九证成。十虽现有多业一时不受其报。十一遮恶见。

    经。虽然此因缘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非无因非无缘非有受非尽法非坏法非灭法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有其四支能摄十二因缘之法 此初标也。若缘生之法如暴流水而无断绝者。舍何等因得涅槃耶。示彼因故说束门因也。余文同上所释。

    经。云何为四 此初问也。

    经。所谓无明爱业识 此三答列数也。缘起初支无明爱取二法俱是贪性。以束为一。说明为爱。言业者行及有也。

    经。识者以种子性为因业者以田性为因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 此四明作用也。言识者以种子性为因者。为烦恼及业所熏之识。能为后有名色等因故也。言业者以田性为因者。此业能于种子之识而造作故。言无明及爱以烦恼性为因者。虽有其业。若无烦恼。不受后有故。

    经。此中业及烦恼能生种子之识业则能作种子识田爱则能润种子之识无明能殖种子之识若无此众缘种子之识而不能成 此五解释也。言业及烦恼能生种子识者。若无此二不成后有名色等故。言业则能作种子识田者。依业习气种子之识而能生故。言爱则能润种子识者。为有我爱舍苦取乐润生故也。言无明能殖种子识者。为颠倒无知而能生于不善处故。

    经。彼业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种子识田爱亦不作念我能润于种子之识彼种子识亦不作念我今从此众缘而生 此六明四法无作者也。经文可见。

    经。虽然种子之识依彼业田及爱所润无明粪壤所生之处入于母胎能生名色之芽 此七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也。

    经。彼名色芽亦非自在亦非他作亦非自他俱作非自在化亦非时变非自性生非假作者亦非无因而生 此八明果无作者。经文如上所释。

    经。虽然父母和合时及余缘和合之时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彼诸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依彼生处入于母胎则能成就执受种子之识名色之芽 此九明证成也。言无我法者。无自在等诸作法故。言无我者。是无性故无我也。言无我所者。无有我人先起意故。自此已上明人无我也。言犹如虚空者。自性空故若如是者。何故此名因缘法耶。故言彼诸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譬如幻化虽无性相。因及众缘无不具足。而现有生。此亦如是与理无违。此显法无我也。十明虽现有多业。一时不受其报。文分为四。一明现业。二明生业。三明后业。四明不定业。初又分二。一喻。二合。

    经。如眼识生时乃至诸余眼等随类知云 此初喻也。文八。一标。二问。三答。四作用。五能成。六因无作者。七果无作者。八虽无作者而成其果。

    经。如眼识生时若具五缘而则得生 此初标也。

    经。云何为五 此二问也。

    经。所谓依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识得生 此三答也。

    经。此中眼则能作眼色所依色则能作眼识之境明则能为显现之事空则能为不障之事作意能为思想之事 此四明作用也。

    经。若无此众缘眼识不生若内入眼无不具足如是乃至色相空作意无不具足一切和合之时眼识得生 此五明能成也。

    经。彼眼亦不作是念我今能为眼识所依色亦不念我今能作眼识之境明亦不作念我今能作显现之事作意亦不作念我今能为眼识所思 此六明因无作者。

    经。彼眼识亦不作念我是从此众缘而有 此七明果无作者。

    经。虽然有此众缘眼识得生乃至诸余眼等随类知之 此八明虽无作者而成其果也。此眼识喻现报业也。

    经。如是无有少法而从此世移至他世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 此二明合也。经文可见。二明生业。文二。初喻。后合。

    经。譬如明镜之中现其面像虽彼面像不移镜中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面像亦现 此初喻也。此明镜喻生报业也。

    经。如是无少许从于此灭生其余处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 此二合也。三明后业。文二。初喻。后合。

    经。譬如月轮从此四万二千由旬而行彼月轮形像现其有水小器中者彼月轮亦不从彼移至于有水之器虽然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月轮亦现 此初喻也 此月轮喻。后报业也。

    经。如是无有少许从于此灭而生余处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业果亦现 此二合也。四明不定业。文三。初喻。次合。后结。

    经。譬如其火因及众缘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众缘具足之时乃可得燃 此初喻也。而此火喻不定业也。

    经。如是无我之法无我我所犹如虚空依彼幻法因及众缘无不具足故所生之处入于母胎则能成就种子之识业及烦恼所生名色之芽 此二合也。

    经。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此三结也。十一遮恶见。文四。一标。二问。三答。四释。

    经。应以五种观内因 缘法 此初标也。

    经。云何为五 此二问也。

    经。不常不断不移从于小因而生大果与彼相似 此三答也。四明释。文分为五。一不常。二不断。三不移。四从小生大。五相似。初又分三。一问。二答。三结。

    经。云何不常 此初问也。

    经。所谓彼后灭蕴与彼生分各异为后灭蕴非生分故彼后灭蕴亦灭生分亦得现故 此二答也。为生死有各差别故名不常。

    经。是故不常 此三结也。二明不断。文三。初问。此答。后结。

    经。云何不断 此初问也。

    经。非依后灭蕴灭坏之时生分得有亦非不灭彼后灭蕴亦灭当尔之时生分之蕴如秤高下而得生故 此二答。犹如幻化约世俗法。与后灭蕴同一刹那生分成故。

    经。是故不断 此三结也。三明不移。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云何不移 此初问也。

    经。为诸有情从非种同分处能生众同分处故 此二答。为从人等众同分处而生天等非趣故也。

    经。是故不移 此三结也。四明从小生大。文三。初问。次答。后结。

    经。云何从于小因而生大果 此初问也。

    经。作于小业感大异熟 此二答。为极净信烦恼之心。而于一念造善恶业。能感善处及三涂故。

    经。是故从于小因而生大果 此三结。五明相似文二。一释。二结。

    经。如所作因感彼果故与彼相似 此初释也。

    经。是故应以五种观因缘之法 此二结也。此明大门第七经知所要。文四。一除三世迷。二舍诸见。三明果利。四闻经信授。初又分二。一明因。二明果。

    经。尊者舍利子若复有八能以正智常观如来所说因缘之法无寿离寿如实性无错谬性无生无起无作无为无障碍无境界寂静无畏无侵夺无尽不寂静相不有虚诳无坚实如病如痈如箭过失无常苦空无我者 此初明因也。无寿等如前所说。言不有者。犹如于梦不真实故。言虚者。犹如幻化不可观故。言诳者。譬如阳焰诸爱境界无所有故。言无坚实者。譬如芭蕉中无坚故。言病者。虽受少乐以变苦而逼恼故。言如痈者。为以苦苦犹如其痈而损伤故。言如箭者。于一切时为具行苦诸圣无所欲故。言过去者。是生死因而应舍故。言无常者。生灭法故。言苦者。不相应故。言空者。无有我人而造作故。言无我者。自性非我故。次二明果。文三。一明过去。二未来。三现在。

    经。我于过去而有生耶而无生耶而不分别过去之际 此初明过去也。为不迷有我无我等而动摇故。为过去时与此因缘而相应故。

    经。于未来世生于何处亦不分别未来之际 此二明未来也。言生于何处者。于五趣之中为天耶为人耶。为作人天苦乐等。受寿命长远。名字种性。形状处所。而于此事不迷故也。

    经。此是何耶此复云何而作何物此诸有情从何而来从于此灭而生何处亦不分别现在之有 此三明现在也。言此是何耶者。是我耶非我耶。不分别故。言此复云何者。若其有我。是有色耶是无色耶。不分别故。言而作何物者。而从此处于未来世而修善耶。而或作恶不分别故。言此诸有情从何而来者。一切无我因缘有故。余文可见。二明舍诸见。文二。初标。后释。

    经。复能灭于世间沙门婆罗门不同诸见 此初标也。言沙门者。出家人也。言婆罗门者。此云外意。在家人也。言不同诸见者。有多种故。

    经。所谓我见众生见寿者见人见希有见吉祥见开合之见善了知故如多罗树明了断除诸根栽已于未来世证得无生无灭之法 此二释也。言希有见者。若说往昔过去之事及歌舞等。我欢喜故。言吉祥见者。卧吉祥草。作三点画。若见乳酪。众花满瓶。苏及婆罗门。诸最胜等。星宿时节。日数澡浴等。以为清净。执吉祥故。言开合见者。为心广大及下劣故。言明了者。为了我等颠倒境界非真实故。言断除诸根栽者。以圣惠剑而断习气永不起故。言无生无灭者。为断根栽。若无有生而无灭故。三明果利。文三。初明因。次叹德。后示果。

    经。尊者舍利子若复有人具足如是无生法忍善能了别此因缘法者 此初明因也。

    经。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此二叹德也。此十号义。如余处明。

    经。即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此三明示果也。住此道者名授记故。此四明闻经信授。

    经。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说是语已舍利子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弥勒菩萨摩诃萨所说之法信受奉行 此四明闻经信受也。言世间者。谓众生世间。是法器故。

    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

    永康寺后辈法律比丘福渐受持并兼通稻芉及坐禅并具足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