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经略疏最新章节!



    次出咒名相。先标名。无句人也。无障碍者。一上同诸佛慈力。起三十二应。得无障碍。二下合众生悲仰。施十四无畏。得无障碍。三中成自己圆通。获四不思议。得无障碍观自在者。一亡尽根尘观中。闻慧自在。故起悲心。拔一切苦。二起照觉空观中。思慧自在。故起深心。行诸化道。三极圆寂灭观中。修慧自在。故起直心。证究竟觉。莲句法也。宝轮王者。梵语烁迦罗。此云金刚轮。亦云金轮宝。又名胜自在。贵重为宝。摧碎为轮。自在为王。表摧碎生死烦恼最胜自在故。心咒者。诸佛菩萨心中流出之咒。又为诸咒中之心也。约理。华即不空藏心。意即空不空藏心。轮即空藏心。圆觉体中恒沙德用。从本已来持之不失。名陀罗尼。诸大明咒。皆从中出。名为心咒。第下次显用。无上名第一。超因位故。无等名希有。齐果德故。一切求事。总摄世出世间善因乐果也。随心益者。愿有小大。誓有久近。意有缓急。志有勤怠。皆随其心量。成利益安乐也。

    △三求佛加护四。一愿听说施。

    世尊大慈听我说者我当承佛威力施与一切众生。

    慈听有二意。一上承佛力则契理。二下施众生则契机。楞伽明诸菩萨现通说法。皆由诸佛二种持力。一令入三昧。二身现其前。若离佛加则不能说。

    △二显咒大力。

    世尊此陀罗尼有大神力大方便力我今亲对佛前次第宣说。

    陀罗尼此云能遮。恶不善心遮令不生。故能有大神力。除诸罪障。离一切苦也。行者持咒一心不乱。即成禅定神通力自发矣。陀罗尼此云能持。种种善法持令不失故。能有方便力。成诸愿事。与一切乐也。行者持咒摄心不散。即成观智方便力自发矣。咒非一种。须次第说。

    △三恳佛护持。

    惟愿世尊垂哀加护于我及一切持明咒者。

    经云。世尊清净愿有大加持力。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顶故。愿哀祐于我并持咒者。加有二种。一显加。二冥加。菩萨则显行者通二。又加益有四。一远离魔恼。二不堕凡小。三所得倍增。四速入佛地。

    △四结加倍益。

    雨妙珍宝犹如意树生如意宝珠于诸众生令其所有希求应时果遂。

    先能生益无尽。初句法。世间七珍八宝。出世间功德法财。佛知见宝无不称心雨也。次二句喻。华严云。诸如意树。处处行列。种种香树。恒出香云。种种鬘树。恒出鬘云。种种华树。常雨妙华。种种宝树。出诸珍宝。今则释迦佛有转苦成乐之力。神咒法有融理变事之能。菩萨僧有和因合果之功。三宝功德利乐行人。如恶叉聚同时具足。故取如意宝树。以喻法宝隆雨穰穰也。于下次所求果皆遂。众生九界也。增福消灾人敬魔伏等求。莫不满足。楞严观音云。我得佛心。证于究竟。是故能令求妻子得妻子。求长寿得长寿。求三昧得三昧。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次如来印许二。初总申赞印。

    尔时世尊赞观自在菩萨言如是如是。

    两赞如是者。初赞心咒。理该真俗。教摄偏圆。具二力。遂九界。如所说言。皆是真实也。二赞悲愿。兴悲运智。下合上同。随缘赴感。无时不在。一如所说。是实不虚也。

    △二别出所以二。初赞利生悲愿。

    汝能悲愍诸有情类我加护汝即对我前令汝愿求一切满足。

    悲愍有三。一生缘悲。二法缘悲。三无缘悲。今后一也。有情。三乘七趣八难三途类也。菩萨悲心示教利喜为因。众生善根欣厌感扣为缘。因缘具足。成办佛法。加护汝者。佛以身语显加也。以法乐济施一切。心与佛同。不护而何。此则菩萨慈悲善根成熟为因。诸佛不违本誓愿护为缘。论云。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佛以之为缘。能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令愿满足者。菩萨为众生缘有二。一差别缘。从初发心至得佛时。于中。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知友给使冤家。或起四摄。无量行缘。此又有二。一近缘。速得度故。二远缘。久远度故。近远缘内。又复有二。一增长行缘。二受道果缘。二平等缘。一切菩萨。皆愿度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是等缘愿皆令满足。若不护念。与众生无缘。难可度脱。加之为力。大矣哉。

    △二印说咒随意。

    汝欲宣说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者最极甚深隐密心咒随汝意说。

    人入有为法界。度生自在。法出不空藏心。如华开敷。称名甚深。人住无为法界。以观观者。法居空藏心。如宝轮王。称名隐密。人遍无障碍法界。圆融无碍。法该空不空藏心。如如意珠。称名最极。如此圆妙咒心。若不宣演。众生利乐何从。故云随汝意说。

    △次正说心咒以开解二。先正说三咒三。一大悲咒。

    时观自在菩萨既蒙佛许悲愿盈怀即于佛前以大悲心而说咒曰。

    南无佛?耶(一)南无达摩耶(二)南无僧伽耶(三)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四)具大悲心者(五)怛侄他(六)唵(七)斫羯罗伐底(八)震多末尼莫诃(九)钵蹬谜(十)噜噜噜噜(十一)底瑟侘(十二)篅攞(十三)痾羯利沙也(十四)吽癹莎诃(十五)

    先标说意。蒙佛许者。初云我加护汝。次云随汝意说。是蒙印可言也。悲指利济众生。愿指弘扬咒法。以大悲心而说咒者。三藏心中。当不空如来藏心也。施诸有情离苦灭罪。名曰大悲心。依心密说其语。咒祝众生消灾免难。名曰大悲咒。梁论释云。真如于一切法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此智于诸智中最胜。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于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救济众生。说大乘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于一切法中最胜。今咒从大悲心中流出。于余咒法胜也。明矣。次出咒语翻译有四例。一翻字不翻音。诸经咒语也。二翻音不翻字。卍以此方万字翻之。字体还是梵书。三音字俱翻。诸经文也。四音字俱不翻。西来梵夹也。今是初一例。又奘法师明五不翻。一秘密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不翻。如阎浮树此方则无。四顺古不翻。如阿耨菩提。摩腾已来。便存梵音。五生善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不翻令人生敬。今亦初不翻也。然诸咒中具四悉檀。一咒是鬼神王名。称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为非。是世界义。二咒是军中密号。相应无所呵问。不相应即执治。是为人义。三咒是智人偈颂。如贱人奔他国。诈称王子。因以公主妻之。多瞋。人从其国来。以偈颂法止瞋。对治也。四咒是诸佛密语。唯圣乃知。如王索先陀婆。一名四实。(盐水器马四物同名)群下莫晓。第一义也。今属后悉。兼通二三。若准贤首般若疏云。咒有二义。一不可释。以是诸佛秘语。非因位所解。但当诵持。除障增福。不须释也。二亦可释解。即明心见性断惑证真。今若强释者。南无下皈依三宝菩萨。南无此云皈命。佛?此云觉者。佛宝有神通力。达摩此云妙法。法宝具威德力。僧伽此云和合众。贤圣僧宝有禅定力。观自在。说咒之主。有大愿力。大悲心。出咒之本。成唯心力。宗镜。问。祖先殁久。后嗣资悼。违三界之唯心。乖万法之唯识。答。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道一法师对唐明皇云。佛力法力三贤十圣僧力。并不能测。二十唯识颂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此约相宗分教说。清凉云。佛真心外无别众生。以众生真心即佛真心故。众生全在佛中。则果门摄法无遗。佛性论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又众生心外更无别佛。以佛真心即众生真心故。诸佛全在众生心中。则因门摄法无遗。华严出现品云。菩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一切众生心亦如是。以诸佛不离此心成正觉故。由此二义。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生佛相即故。生佛相俱泯。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如此圆融心识理益实无尽矣。交光楞严疏云。众生心也。体常不动。用可牵移。身死非去。未死之先。本不偏局于此也。身生非来。未生之先。本亦常遍于此也。但因不了。成往来相。业迁使然。性本不动。故知迷则任牵。悟则同体。菩萨证穷。故能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犹如一月在天影临万水。此约性宗实教说也。则大悲心力。为诸力之本。离此心外。诸佛菩萨。无有色声功德矣。怛侄他此翻所谓。或云即说咒曰。唵字下正是咒语。唵。引导义出生义。吽。降伏义发光明义。莎诃。成就义。令前所作速疾圆成也。此四字种通于诸咒。余句皆局。斫羯罗此云金刚。伐底翻轮。转辗义。以此金刚心咒愿众生断诸烦恼。令其息灾证理也。震多此云赤。末尼此云如意。莫诃翻大。圆明义。以此珠宝心咒愿众生疾成佛道。令其增福得果也。钵蹬谜此云莲华。噜噜噜噜。尼噜翻青。陀噜翻黄。迦噜翻玄。阿噜翻赤。底瑟侘此云光色。觉照义。以此莲华心咒愿众生普度有情。令其伏魔成行也。篅攞翻栴檀香。痾羯利此云沉香。沙也翻赤色。熏发义。以此沉檀心咒愿众生修学法门。令其人敬训教也。如是四法咒愿。如蜾蠃之咒祝螟蛉。无有不成。如是三十三字种。如此方元亨利贞。具无量德。故众生观念一一皆得如意也。咒有五部。一佛部。毗卢佛为主。二金刚部。阿閦佛为主。三宝部。宝生佛为主。四莲华部。弥陀佛为主。五羯磨部。成就佛为主。今属第四部也。又咒有五说不同。一诸佛所说咒。二诸菩萨所说咒。三诸金刚王所说咒。四诸天所说咒。五诸鬼神所说咒。今是第二菩萨说也。余如密部。

    △二大心咒。

    次说大心咒。

    唵(一)钵踏摩(二)震多末尼(三)篅攞(四)吽(五)

    初标咒名。三藏心中。空如来藏心也。无量法门。一一无相。故名为空。求于诸佛与乐增福。故名为大。佛智广大如虚空。今欲心同于诸佛。故名大心。依心说语。咒愿诸佛降吉赐祥。名大心咒。佛性论云。一切众生。决定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

    次陈咒语。唵开导义。吽拥护义。亦通诸咒。余局本部。钵踏摩此云红莲华。开畅义。因此心咒。祝愿诸佛开缘因佛性种。与化身福乐。住于解脱德中。办度转识。断业道。学文字般若。成方便菩提诸事业也。震多末尼翻赤如意。净满义。因此心咒。祝愿诸佛显正因佛性种。与法身福乐。住于法身德中。办度真识。断苦道。学实相般若。成真性菩提诸事业也。篅攞翻栴檀。离垢义。因此心咒。祝愿诸佛启了因佛性种。与报身福乐。住于般若德中。办度业识断惑道。学观照般若。成实智菩提诸事业也。如是三法咒愿。诸佛与佛觉心同一慈力多且胜焉。名大心咒。不亦宜乎。

    △三随心咒。

    次说随心咒。

    唵(一)跋剌陀(二)钵亶谜(三)吽(四)

    初咒名。此即空不空如来藏心也。在自。随悲智心。在他。上随佛心。下随生心。故名随心。依此无障碍心咒。演说秘密真言。愿自己起大慈悲。现千手眼。入不思议。成妙功德。咒愿诸佛。下随生心。救护自在。咒愿众生。上随佛心。得真圆通。名随心咒。华严云以发心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即生随佛义也。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等。即佛随生义也。弥勒赞善财言。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化众生。以智深入法界圆满一切大愿。即自随他佛生义也。次咒语。唵生起义。吽涌现义满足义。?剌陀此云随意。亦云称心。钵亶谜翻莲华心。佛妙觉心。如莲华开。生本觉心。如莲华合。菩萨始觉心。如莲华半开半合。施食经云。菩萨思惟有情身各具觉悟之莲华。故能下合悲仰。随众生心也。思彼觉华照法界。如来海会共广大。故能上同慈力。随诸佛心也。以此密言。而加持之。全身总是大悲王。寻声救苦脱体。俱成观自在善得圆通。或慈或威。或定或慧。随心应量。获无障碍也。

    观自在菩萨如意陀罗尼咒经略疏卷上

    音释

    篅

    (市悦切音热)。

    侘

    (丑佳切音吒)。

    亶

    (多早切音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