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最新章节!

不用五根。然既不用五根。亦不用五识。独用意识王所。内缘法尘。是为共缘也(私谓祖师禅。教学者离心意识参。今如来禅。却要人用心意识参。如世间聪明贼子。举家憎恶。皆欲逐之。如祖师家教离之也。然如来用者。亦如聪明贼子。举家不用。内有识者。爱彼聪明。种种劝谕。令其改过从新。重用之。而此贼子。虽能坏事。亦能成事。愤勇当先。则有封侯之贵。是以此经。用识心缘境。亦能自悟也。虽禅家令离。固用他不得。亦复少他不得。即今参话头者。岂非识心耶。起疑者。岂非识心耶。但不可执著耳。如灵云覩桃华而悟道。岂非眼识。香严闻击竹以明心。岂非耳识以上二人。似与第一者同。如堂中正作工夫。提话头起疑时。忽然悟道。似与第二同。纵不全同。今尊佛意。谓识心有用。亦能悟道。如楞严。二十五圣。陈白圆通。根尘识心。皆能悟道。故有此辩。取之捨之。又只在各人会之耳)。

    △二贤圣二心。

    善男子。圣贤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

    观真下。以凡夫用识。故云缘。圣贤用智。故云观。观者不起分别。如镜照相。智为能观。理为所观。真实理。即真如实际之理。谓智与理契。而不妨智理条然。即观真理之智也。二者下。即观事之智。以一切境即事也。葢前即空观。此即假观。然会事归理。假即是空。理不碍事。空即是假。空即假。则不著空。假即空。则不著假。不著二边。即中道观。此即贤圣悟门也。

    △三结成四心。

    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

    凡夫以缘境自悟。贤圣以观照自悟。各有二种。故结云如是等。

    △五详明观印六。一文殊问观。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心无形相者。谓真心浩然无际。虗彻灵通。实非大小方圆可见。故无形相。内外中间亦不可得。故无住处。此二句标定大义。凡夫下正是疑问。意谓贤圣用智。自有入处。奈凡夫识心用事。佛教观心。然心既无住处。向甚麽处依止。故云依何等处。既无形相。观个甚麽。故云观何等相(应知此问。犹从观心品中。能观心者。究解解脱中来。非文殊不知。乃为众请问也)。

    △二如来说与。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淨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淨。内外澄彻。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坚固不退。结此手印。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淨真言。

    凡夫下。谓菩提即心。心实无相。今从无相中作相。亦佛方便。与凡夫众生。作观心之表。故云犹如清淨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此因凡夫用识教与繫心。作观之法也。以答文殊问中。心无形相。观何等相。佛言。借月表心。故云犹如月轮也。于胸臆上。朗然而住者。亦答心无住处。依何等处。佛言借胸臆间。用表观心之处也。若欲下。更说加行。谓若凡夫众生。欲速得不退转地者。(即超证八地也)恐尘世中。五欲骚扰。心不能淨。必居止于阿兰若。幽静之处也。(阿兰若。指山间林下。是为离诸喧杂之处也)及空寂室者。纵不得山间树下。当在空閒寂室之中亦可。端身则表定。正念则发慧也。又教结印者。恐端身正念时。或有邪魔所扰。或有宿业所障。妨定不成时。故结印以护之。能令邪魔远遁。宿业销亡。则正念必。能成就矣。冥目者。半开半合。观察者。存想注念。臆中明月者。即所表之心法也。作是思惟者。正教作观之运想也。月轮五十由旬者。轮之量也。一由旬四十里。五十由旬二千里大也。无垢下三句。月淨表心淨。月即是心。心即是月者。观成之相。不觉有心。不觉有月。混为一体也。尘翳二句。惑尽情亡之相。能令下四句。即观成功効也。结印者。乃前所说金刚缚印。用表身轮。持念寄口。观察在心。总该三轮。相应之力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即呪名。一切菩萨下。显义。谓持此呪者。能发大心。惑魔不扰。故曰清淨真言。即神呪之美称也。

    △三传与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弥(六)

    呪义同前。

    △四说呪威神。

    此陀罗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复退转。去来现在一切菩萨。在于因地。初发心时。悉皆专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圆正觉。

    初四句。明现世功効。去来下。明助成三世。速证功効。

    △五详示观仪。

    善男子。时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动摇。繫心月轮。成熟观察。是名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

    △六较量显胜二。一灭罪功德。

    有若凡夫。修此观者。所起五逆。四种十恶。及一阐提。如是等罪。尽皆消灭。

    五逆。即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转法轮僧。四种十恶者。非有四种十恶。种字定是重字。誊录者误加禾旁。即比丘四种重罪也。即婬杀盗妄。犯者不与众僧共住为弃罪。诸佛不容忏悔者是也。十恶有二。一者犯菩萨戒。十波罗夷罪。为十恶也。一杀。二盗。三婬。四妄语。五酤酒。六说四众过。七自讚毁他。八悭惜加毁。九瞋心不受诲。十谤三宝。二者。即身业之杀盗邪婬。口业之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之贪欲瞋恚邪见。共为十种恶业是也。一阐提。此云信不具。即谤佛法外道。以上诸罪。皆极重者。定堕阿鼻地狱。若一念回心。修此观门。更加呪印。如是等罪。尽皆消灭。

    △二获禅功德二。一标徵列名。

    即获五种三摩地门。云何为五。一者刹那三昧。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

    三摩地。即三昧别称也。门者通义。谓从三昧门入。达佛位故。

    △二逐一释义六。一刹那三昧。

    云何名为刹那三昧。谓蹔想念满月而住。譬如猕猴身有所繫。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住止。凡夫观心。亦复如是。蹔得三昧。名为刹那。

    众生意识妄念。自无始来。逐境攀缘。刹那不住。故如猕猴也。今则欲摄其心。故云想念满月而住。(想念即繫心之法。满月即胸臆上月轮表心者是。若如念作观。妄念不动。故曰住)蹔者促时也。因散乱久矣。不能常摄。且以三昧定力。蹔止其念。故如猕猴之身有所繫等喻训晓之。唯困饥渴者。喻不能徧缘诸境也。须臾住止者。喻妄念蹔止也。凡夫下。法合结名。

    △二微尘三昧。

    云何名为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虗蜜。到于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经于长劫。食众苦味而今得与。甘甜三昧。少分相应。名为微尘。

    以微尘立名者。只明定力纔得少分耳。故云少分相应。譬如下。人喻修观者。苦喻世间尘劳。甜喻三昧静境。一时食甜。欢喜更求多蜜者。其人得蜜味之甜。方知向食之苦。而故欲求多也。喻初修凡夫。一时少分与三昧相应。以静中之乐。方知向日散乱之苦。而亦更求深定。如彼求蜜也。如是行者下。虽是合文。实乃法喻并言。故云甘甜三昧。以少分下结名(虽曰少分。已觉功夫入手。不肯放下。所以多求)。

    △三白缕三昧。

    云何名为白缕三昧。谓凡夫人。自无始时。尽未来际。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见一白缕。如是行者。于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淨三昧。名之为缕。

    白缕为喻。即白色丝缕也。借此显定。故云三昧。凡夫下。明已往之久也。尽未下。明未来之久也。今得此定者。意谓凡夫自无始以来。若不遇此观。纵至尽未来际。未免常在生死黑暗中也。何幸今得此定。是于菩提有分也。譬如下。正说喻。然黑中见白者。何胜喜幸。以其从来未见。今则始见故喜也。如是行者下。法合。以生死黑闇长夜。合喻中之染皂黑色也。而今方得白淨三昧者。合喻中见一白缕也。谓久在生死。忽得三昧。不被烦恼扰心。何胜其喜也。然既云黑中见白。似初见道之义。名之为缕一句。译人欠稳。当云。名如白缕为正。

    △四起伏三昧。

    云何名为起伏三昧。所谓行者。观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犹称低昂。名为起伏。

    观心未熟者。未得纯熟也。此但标住。或善下释。良以工夫未熟之时。起落不定。有时定慧调匀。故云或善成立。有时偏枯不均。故云未善成立。如是下。指定结名。如善成则昂。未成则低。昂者为起。低者为伏。从工夫得名。故曰起伏三昧(问。前云黑中见白。解为见道。今又云起伏者。将非见道而后又迷耶。答。前解见道者。似见道也。未及纯真。犹有恍惚。总言未纯。蹔许而已)。

    △五安住三昧。

    云何名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如人夏中。远涉沙碛。备受炎毒。其心渴乏。殆无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顿除热恼。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为安住。

    修前下二句。谓初从凡夫。发心修定。自浅至深。可谓愈后愈熟。打成一片。而不致流散。故云心得安住也。善能下。出安住之相也。诸尘即所缘之境。染即能缘之心。今不染即守护。可谓心境寂寂。定慧如如。安住之相是此也。如人下。更喻三昧之乐相也。夏中者。即酷暑之际。人者。远涉行路之人。沙碛者。言路途无土。纯是热沙。而上则日炙。下则沙蒸。故云备受炎毒也。其心渴乏。殆无所堪者。即渴极无救。待死之时也。忽得下。即救渴解乏也。然渴乏既解。则得大安乐。故云身意泰然也。应知此文。有喻无合。若合之。如人之人。喻修定行人。夏中炎热。喻生死中具诸烦恼也。远涉沙碛者。喻久受生死也。备受炎毒者。喻五欲攻心。烦恼取著。恒受众苦也。其心下二句。喻生死因果无可相救也。忽得下。喻不期而遇。幸得此经。依修此定也。天酥陀。喻此经最上法味也。顿除热恼者。喻顿除生死。显是顿教大乘也。身心泰然者。喻定中受享法乐也。

    △六定成果德。

    入此定已。远离惑障。发生无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功德十地。

    初句即安住三昧。定力成就也。惑障。不出烦恼所知二种。因定即灭。故曰远离。发生下。乃菩提初起之相。故曰芽。速登下。乃定成顿证之德也。然既登十地。必将欲成佛也。起信云。十地菩萨。于色究竟天。现最高大身。究竟成佛。今登十地。又曰功德。言十地菩萨。以无间道。任运相应为功。一念生相无明尽。即入妙觉成佛。曰德也。以上薄伽示众一大科已竟。

    △三闻品获益。

    尔时会中。无量人天。闻此甚深诸菩萨母。不可思议大陀罗尼已。九万八千诸菩萨等。证欢喜地。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量人天。总标也。闻。即所闻之经。及陀罗尼呪。九万下。分别功德也。证欢喜地。即初地也。无量下。初发大心也。既曰阿耨菩提。超过二乘倍倍矣。

    △七究竟成佛二。一品题。

    成佛品第十二

    广明印呪助观。究竟成佛。故名成佛品。

    △二经文八。一经家叙置。

    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淨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变现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徧。是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

    此经家叙佛三身圆现。应物德也。能善下六句。叙佛法身性土也。以身与土冥。不可思议。故曰能善。能住即身。所住即土。能所凝然。故曰安住。法界者。一真性土也。法谓法性。界即是土。亦非界言界也。清淨者。性土之德相也。以当体澄湛曰清。荡无纤尘曰淨。三世平等者。约竪言。但标住。无始无终下释义。谓法身如来。本无生灭。故无始终。尽一切时。无物可迁。故曰不动。真常独立。故曰凝然。永无二死。故曰常无断尽。乃叙佛法身。体不迁动。身土冥然。无时不在。无处不徧之谓也。大智光明。普照世界者。叙佛报身也。谓报身如来。以智为体。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外以身光。照应大机。是也。善巧方便。变现神通等。叙佛应化身也。以随机应物。故云善巧方便。十界同伦。故曰变现神通。水月分身。随感必应。故曰化十方土。靡不周徧。以上叙佛三身。应物已竟。是薄伽下。叙告文殊。

    △二标列三密。

    瑜伽行者。观月轮已。应观三种大秘密法。云何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

    瑜伽云相应。谓手印真言观想。三种互应。故曰瑜伽。行者。指修观之人。观月轮。即前文云。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已者即观想成就也。应观下。更教与相应秘法。以助之也。

    △三逐一分别八。一心秘密。

    云何名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观满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鎔金。放于无数。大白光明。以是观察。名心秘密。

    满月表心。即理也。五钴表五尘。即事也。乃表依理成事之观也。(钴者。支分也。譬如金器云几钴)皆金色者。金为黄色。表中道。既依理成事不著理。亦全事皆理不著事。乃中道观也。金刚表坚利。光明表般若。焕然显光之胜。即五钴各分也。犹如鎔金者。即合为一体也。放于无数大白光明者。表白淨法不堕数量也。良以凡夫取著五尘。造种种业。随业受报。永在沉沦。总是染浊。所以佛命行人修观。观想月轮。从胸前出。因心无相。用月表之。出生下表融五尘。即法身如金刚之体坚也。光明下表即体之智。能破诸惑。如金刚之用利也。五钴光明焕然者。表全理成事即一而多也。犹如鎔金者。表事事皆理。即多而一也。放于下。表理事无碍。皆由淨法。周徧圆融。不拘数量也。以是下。结成心观。

    △二口秘密。

    云何名为。语言秘密。

    唵(一)地室多(二合)婆尔罗(二合)(二)

    此陀罗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言。是故名为语言秘密。

    秘谓非口所传。密谓非心所测。然既非口传而现今说之者。所谓无言而言。言即无言。借言表呪。名真言是也。此陀下。说呪威神也。能降魔制外。故云具大威力。三世诸佛。因呪助成。故云成佛真言。是故下。结名。

    △三身秘密。

    云何名为身秘密法。于道场中。端身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

    手属身根。结成印相。能护外缘不入。能引真智证理。皆不可思议。故曰秘密。道场者。或兰若中。或林树下。端身正念。即定相。手结下正明身秘。无上菩提。是佛果最第一印。为秘法。安置下。明安印之处。心月轮中者。表法不离心也。

    △四教与印相。

    善男子。我当为汝说其印相。

    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紧握拇指。作于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次不改拳。舒左头指。直竪虗空。以其右拳。著于心上。右拳小指。紧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右拳拇指一节。亦著心前。

    经文甚明。不必再解。但出图样耳。

    △五出印相名。

    是名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灭无明黑闇大光明印。以结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诸佛。摩行者顶。受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

    无上菩提。人人本具。以迷妄自背。而不能返。今既发心。欲得修证。恐有阻隔。故假此印以助之。令心不退。直向菩提。是为引导。有向道之益。故名第一智印也。能灭下。又明破惑之益也。良以心既向道。智光愈明。一切无明痴暗。自然消灭。故云大光明印。以结下。加持即是持呪。以呪之神功摧发曰力。是以印能引观。呪能助印。三业既正为能感。十方诸佛为所感。如水澄月现。感应道交。故有诸佛摩顶授记。然既云胜决定记。则知成佛必矣。是大下。总结智印。梵语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即法身如来之名也。无量下。显智印称法身之无量。福亦无量。故云福聚。大妙智印者。印即是福聚。以称性无量故曰大。超出情谓故曰妙。引证菩提故曰智印。

    △六教与观相。

    尔时行者。结此印已。即作此观。一切有情。共结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无三恶道。八难苦果。同受第一。清淨法乐。我今首上。有大宝冠。其天冠中。五佛如来。结跏趺坐。我是毗卢遮那如来。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如是观察。名入毗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

    一切下。是如来教与公物之心。不忍自成。而欲法界众生共成也。作观者。即诸缘不动。正念运想。我既结印。观想一切有情。共结此印。又云持念真言时。亦观想一切有情。皆持真言。若自己观成。而一切皆成矣。十方下。又观想拔苦与乐也。十方者。遍一切处。必兼尽一切时。无三恶道者。地狱化为天堂。鬼畜立成善道。八难皆得解脱。苦果转为乐果也。以性中本无。众生妄受。今令返妄归真。故诸苦顿息也。以上即自离苦时。一切皆离。乃大悲拔苦之印观也。同受下。谓自己受乐时。一切皆乐。称性之乐。故云法乐。乐而不著。故云清淨。同佛所证。故云第一。又显大慈与乐之印观也。我今下。观自己身相。同毗卢相。如今所造毗卢佛。头戴五佛冠是也。我是下。自观自身。全体即毗卢。其相好光明。照界利生。皆我法用。此又全体即佛之印观也。如是下结名(毗卢。即法身佛。三十二相等。即化身佛。光明照界。即报身佛。今行人自达。可谓即凡而圣。即一而三。言三即一。又自成时。众生皆成。可谓事事无碍。一多相即。大不思议境界。故云最胜三昧)。

    △七借喻比观。

    譬如有人。悟迦卢微妙观门。自作是观。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亦复如是。以此观力。能消毒药。一切恶毒。不能为害。

    譬如下。假设作观之人。迦卢华梵未详。然既云我身即是金翅鸟王等。理应观亦如是。谓人作此观。全身即是金翅鸟王。以此下。明观成利益。以金翅鸟。能辟诸毒。故一切恶毒。所不能害。

    △八法合观益。

    凡夫行者。亦复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动摇。手结智印。密念真言。心入此观。能灭三毒。消除业障。增长福智。世出世愿。速得圆满。八万四千诸烦恼障。不能现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渐渐消灭。无漏大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现前圆满。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行者。合喻中有人。亦复如是。总合前喻。坐言降伏者。以三业相应。魔不能入。故立此名。身不下四句。合前悟迦罗观门也。能灭三毒等。合前能消毒药也。增长福智等三句。及后无漏大智下。合前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亦复如是也。烦恼不现。所知障灭者。合前一切恶毒。不能为害也。良以能灭惑障。能增福智。及大智能断般若现前。既云速得阿耨菩提。即是由究竟成佛。皆观印真言之力成就。而诚为广大灵通。不可思议之法门也。

    △四文殊称讚。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出世。过优昙华。假使出世。说是法难。如是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实能利乐一切众生。入如来地及菩萨地真实正路。若有众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证菩提。

    善逝者。称佛能善往菩提之号也。然虽以希有讚佛。实讚此法。以观印真言。破恶增智。速成菩提。可谓善往菩提者也。如来出世固难。说此心法观印等犹难。何也。以是时方说。皆喻优昙之难遇也。故云假使等。如是下。称讚三种秘密。谓得此成佛。故云无上。功不唐捐。故云真实。为成佛之达道。故云正路也。若有下。明法门虽胜。须得其人。果得正人君子。遇此法门。深生庆幸。有道可图。不知有身。故云不惜身命等。假如一有顾利害之心。护惜身命。未免有始无终。未必速成。岂法门之不效。乃行之不力也。学者珍重之。

    △五甲冑妙观三。一略标名义。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三种秘密。成佛妙门。早获如来。功德身者。当著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修此妙观。必证如来清淨法身。

    欲得下。欲者要也。即举心要得修行习学也。皆诸佛之心法。故曰秘密。而修此成佛。故曰法门。此但举能证之观也。早获下。即所证之佛果也。当著下。明助道之胜行也。言其欲习妙观成佛。先发四弘六度大愿。由愿护持行。如甲冑之护身也。然甲能护身。亦能破敌。喻四愿六度。亦能自利。亦能利他。以甲冑既成。作观之时。惑不能障。魔不能侵。故曰必证等。

    △二徵名广释。

    云何名为三十二甲。一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不厌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无量有情。乃至蝼蚁不捨大甲。

    此二以大悲普济为甲。然甲冑虽多。不出菩萨四弘誓愿及六度法。谓既欲得法成道。须发弘誓度生。而菩萨行中。理之当然也。于无量下。谓成道虽欲速证。度生不厌时长者。得延促无碍之力也。不厌生死受苦者。以能达生死不碍涅槃也。誓度下。正明大悲普济也。然度生不独人道一类。乃至蝼蚁之微。其佛性是同。不忍遗之。故云誓度。此二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摄。必借甲为喻者。以甲冑护身。不怯强敌。喻弘愿护心。不畏难事。精进度摄也。

    三者。觉悟众生生死长梦。安置三种秘密大甲。四者。拥护佛法。于一切时。犹如响应。护法大甲。

    三以悲智为甲。四以护法为甲者。以众生为无明所覆。生死所缠。无中受苦。如在长梦而不知本无也。是以菩萨说法。警策令悟。更与安置三种秘法。有此悲智。不惧烦难。故如大甲。乃众生誓度摄。(三种秘密。即心秘作观。口秘持呪。身秘结印是也)四者。护法如响应者。谓有感即应。弘护如甲也。应知拥护有二种。一者如弘法之处。有天魔外道。扰乱破法。纔能举心。菩萨随应。则降伏诸魔。制诸外道。是为拥护也。二者。观机授法。葢非机不授。亦为护法。此二皆禅慧二度。及法门誓学中摄。以随机应变。非学不能。

    五者。永灭能起有无二见一切烦恼。金刚大甲。

    此以禅慧为甲也。能起者。即诸惑之种子。能起现行故。有无二见。即断常二见。一切烦恼。该尽五住粗细诸惑。良以首言永断者。乃行人之大志。而诚如披甲破强敌。故云金刚大甲。即烦恼誓断。及精进禅慧三度摄。

    六者。头目髓脑。妻子珍宝。有来求者能捨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乐具。永不贪著。能施大甲。

    此以檀度为甲也。而檀度不惜髓脑者。令断我法二执也。一切乐具不贪能施者。亦难事。乃破悭助勇之甲冑也。此二亦烦恼誓断摄。

    八者。能持菩萨三聚淨戒。及不捨离头陀大甲。

    此以戒行为甲也。三聚者。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利乐有情戒。身心无犯。皎如氷霜。故曰淨戒。即戒度也。头陀云抖擞。即精进意。谓抖擞精神。能破尘劳。乃破惑之别称。亦兼度生利物。此誓断烦恼誓学佛法摄。

    九者。著忍辱衣。遇诸违缘毁骂鞭打。不报大甲。

    以此能忍为甲也。柔和忍辱。能敌强暴。真为甲冑。良以不忍则动瞋。现诸丑形。忍能遮丑。如衣遮身也。此修行人最难之事。故以甲冑喻之。即是忍度。亦誓断烦恼摄。

    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缘觉声闻。令趣一乘迴心大甲。

    此以智慧为甲也。定性声闻。诚亦难化。令趣一乘者。非权智般若不能。即慧度也。迴心者谓转权入实。迴小乘归大乘。发菩提心是也。乃众生誓度摄。

    十一者。譬如大风昼夜不歇。度诸有情。精进大甲。

    此以精进为甲也。但风喻可疑。古今大风。未尝不歇。将非毗岚风起。不歇坏也乎。若然大风即毗岚风。译人欠详。喻菩萨利物度生。精进不倦。如风之不歇也。能破众生烦恼生死。如风之坏世也。亦众生誓度摄。

    十二者。身心寂静。口无过犯。修行解脱三昧大甲。

    此以定力为甲也。身不掉举身寂静。心不散乱心寂静。口无过犯口寂静。三业俱寂。不染纤尘。正是修行中三解脱也。三昧即禅定。亦烦恼誓断摄。

    十三者。生死涅槃。无有二见。饶益众生。平等大甲。

    此以定慧为甲也。生死涅槃。本无二相。体即真如。以凡夫迷时。妄见生死。自谓圣人断惑。高证涅槃。妄起分别。故云二见。今佛令修行人作观照察。悟万法唯心。生死本空。即是涅槃。如是二见顿除。则能成道。是为自利也。饶益众生。又能利他。以真心平等。众生共具。我既能证。彼岂不然。故以公物之心。或顺行逆化。复令他证。是为丰饶利益于众生也。此皆难行能行。如披甲不惧敌。故取喻焉。众生誓度。佛道誓成。及禅慧二度摄。

    十四者。无缘大慈。利益羣品。恒无厌捨。与乐大甲。

    此以慈为甲也。普观众生。皆有佛性。不待有缘而后度之。以结繫怜爱为有缘。寻常陌路为无缘今无缘尚能与乐。何况有缘。故为无缘大慈也。羣品不惟凡类。义兼小乘。恒无厌捨者。慈之不惓也。与乐者。但授与佛法。令其心开见道。受享法乐也。或如常不轻。授佛性记。亦为与乐。是为大慈与乐甲。及众生誓度。法施檀度。及精进度摄。

    十五者。无碍大悲。救摄一切。无有限量。拔苦大甲。

    此以大悲为甲也。有感则应。不失其时。故曰无碍大悲。救摄一切者。救即拔苦。如观音救八难。离三毒。是也。摄谓摄受。亦如观音应二求。受璎珞。是也。以不定方所。亦无期限。故无限量也。是为大悲拔苦甲。亦度生愿。及檀度摄。

    十六者。于诸众生。无有怨结。恒作饶益。大喜大甲。

    此以大喜为甲也。宿怨必解。现怨不结。欢喜摄受。念念不忘。故云恒作饶益。亦誓度众生。及慧进二度摄。

    十七者。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大捨大甲。

    此以大捨为甲也。惮者畏也。劬者勤也。因慈悲欢喜。虽勤劳度生。不惮其烦。亦不知有身。不知有苦。不知有自他分别。不知有亲疎拣择。以平等普视。为大捨也。此法门誓学。众生誓度。及精进度摄。

    十八者。有苦众生。来菩萨所。代彼受苦不厌大甲。

    此亦大悲救苦为甲也。老病死苦。人不能代。杻械枷鎻。不禁无辜。何能代之。是知菩萨大悲。或遣化人。转换为替代。或运神通。转换为替代。或亲身示现彼人之相。冥中转换以代之。虽受众苦。必不生厌者。会万法唯自心。不知有苦。向何生厌哉。亦誓度众生。及精进禅定二度摄。

    十九者。如观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见。解脱大甲。

    此以天眼为甲也。掌中观果。言见量之易也。能观远近。犹如掌果。中无隔碍。故云解脱。天眼通也。然见之不隔。必度生不难。此亦法门誓学。众生誓度及禅度摄。

    二十者。见五蕴身。如旃陀罗。损害善事。无著大甲。

    此以无著为甲也。既有五蕴为身。必有我执造业。令无漏善事不成。故如旃陀罗。损害善事为喻也。菩萨我法二执全空。故云无著。以无著故。随流得妙。无非佛事也。乃誓断烦恼。及戒定二度摄。

    二十一者。见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怀恐怖。厌捨大甲。

    此亦定慧为甲也。六根六尘为十二处。言入者。以根能照境。而境能入根。境能引根。而根亦入境。有互入之用也。一根既尔。根根皆然。故云十二入。聚落言空者。于中无人也。然聚落贵乎有人。入中无人。则生恐怖。菩萨观此根尘。皆缘生无自性。当体不可得。故怀怖生厌。必欲捨之也。良以尽法界无非根尘之处。将欲捨之。向甚麽处去。是知菩萨以真如妙观。达根尘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即是捨离。亦法门誓学。及禅慧二度摄。

    二十二者。见十八界。犹如幻化。无有真实。大智大甲。

    此亦以智为甲也。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种类分限。故云界。此亦以无分别智观照之。了无其实。如幻如化者。相妄也。然相妄之处。性即是真则法执顿空。不造诸业。触处无碍。当体解脱。亦法门誓学。及定慧所摄。

    二十三者。行一切法。同于法界。不见众相。证真大甲。

    亦以般若为甲也。与前科不同。前以相妄。独显破妄之智。此则会相归性。能达三界万法。同一真如法界。故云不见众相。是为能证真如之大智也。(既证真如。即是成佛)乃法门誓学。佛道愿成。及定慧二度摄。

    二十四者。掩他人恶。不藏己过。厌离三界。出世大甲。

    此以厌世为甲也。既能掩恶。必能扬善。君子之德也。既不藏过。必假忏悔。心口之实也。既厌三界。必求出离。成道之器也。亦佛道誓成。及慧度摄。(问。此经大乘。机必大根。既厌求出二乘何别。答。博地凡夫。纵发大心。若不厌求离。焉能出世。且约凡夫说。若深位菩萨。又当别论)。

    二十五者。如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大甲。

    此亦以智慧为甲也。应病与药者。药病相投。而一剂病愈也。以手到病除。故名医王。喻菩萨随宜演化。一言投机。众生受度。然非深位菩萨不能也。非前科初心者可比。乃佛道誓成。众生誓度。及慧度摄。

    二十六者。见彼三乘。体本不异。究竟迴心。归一大甲。

    此以智慧辩才为甲也。三乘即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其品格虽殊。佛性是同。故云体本不异。然三乘是权。一乘是实。菩萨以无碍辩才。与之会三归一。同入佛乘。无权实之分。令彼迴心归于佛道。当得成佛。亦度生愿。及慧度摄。

    二十七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转妙法轮。度人大甲。

    此亦智辩为甲也。欲得绍隆三宝佛种不断者。须得代佛扬化。传法度生。以投机之教。受化者广。故云妙法轮。度人者。非智慧辩才。忍辱柔和则不能。虽因度人为甲。实以忍辱智辩为甲也。乃佛道誓成。众生誓度。及忍慧二度摄。

    二十八者。佛于众生。有大恩德。为报佛恩。修道大甲。

    既云修道。非定慧为甲不能也。佛为众生。从本垂迹。建立法门。誓度众生。同成佛道。是为佛之大恩也。而诸众生。虽投身殒命。不能报万分之一也。言为报佛恩修道者。以修道必能成道。成道必能度生。而不违佛命。不负己灵。自他皆利。始报佛恩也。此法门誓学。佛道誓成。及精进忍慧三度所摄。

    二十九者。观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灭。无垢大甲。

    此亦以智为甲也。以无分别智。观一切法。皆清淨洞然。了无一法当情。故云本性空寂。下二句释义。以凝然不动。故不生灭。荡无纤尘。故云无垢。以观智为甲。乃佛道誓成。定慧二度摄。

    三十者。悟无生忍。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无碍大甲。

    此亦以智辩为甲也。性本无生。亦复无灭。忽然觉了。故云悟。默契于心。故曰忍也。陀罗尼。为佛心印。得此则当成佛。即实智证道之谓也。乐说辩才者。权智度生之谓也。即权达实。故云无碍。护生成道。故云大甲。乃佛道誓成。众生誓度。及定慧二度摄。

    三十一者。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佛果。一味大甲。

    此以法施檀度为甲也。前科悟无生忍。乃自成佛果。为自利之智。也此又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佛果者。全属利他也。一味者。一乘法也。以既能广化。令证佛果。必无三乘。五性之别。故云一味。亦成道度生。及法施檀度摄。

    三十二者。一刹那心。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馀大甲。

    此以般若为甲也。刹那者。时之促也。般若者。观照之智也。一刹那心等者。即少时之间发心。便与般若相应。以此般若。照三世万法。为一般若自心。所谓心外无法。故曰无馀。此佛道誓成。及定慧二度摄。

    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种金刚大甲。

    总结可知。

    △三结成福利。

    文殊师利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刚甲冑。当勤修习三种秘密。于现世中。具大福智。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初句是佛呼名。菩萨二字似乎译人误加也。以佛称弟子。但呼其名。不以菩萨为尊称也。若有下。举能修之人。身被下。明修习之具。儒典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亦如是。以金刚甲冑为利器。修三秘密为善事。于现下。正显功効也。然既云现世。则不待长时。既云具大福智。则成两足之尊。究竟觉道。故云菩提。中道了义。故云正等。出世独尊。故云无上。一生事办。故云速证。

    △六文殊讚谢。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闻佛所说三种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刚甲冑。一切菩萨所应学处。各脱无价璎珞宝衣。供养毗卢遮那如来。及十方尊。而讚佛言。善哉善哉。薄伽梵。演说无边菩萨行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捨凡夫身。使入佛地。

    善哉已前。皆经家叙置也。尔时下。叙能讚之人。闻佛下。叙所闻之法。各脱下。叙供养之具。闻法必待供养者。谢法之表也。供养必脱璎珞者。取贵重也。又供以衣者。以脱衣必赤体。表解脱得见本体也。供养毗卢遮那佛者。表智因必达法身也。及十方尊者。表诸佛道同也。讚佛者。以感谢必借言表也。善哉下。方是文殊讚词。演说下。述表佛意也。无边菩萨行愿者。所被之大机。及所行之大道志愿也。然行即三秘妙观。愿即金刚甲冑也。然非愿不能引行。亦非行不能成愿。以行愿相导。是为真实利益也。而能令一切凡夫众生。趣入佛地。可为大安乐处矣。

    △七发愿流通。

    今者。我等海会大众。为报佛恩。不惜身命。为诸众生。徧诸佛土。分别演说此微妙法。受持读诵。书写流布。令不断绝。惟愿如来。遥垂护念。

    为报佛恩。及度众生。必以不惜身命为愿者。以入五浊恶世。嗔浊难化。必假忍辱以待之。设或一顾身命之为重者。佛法必不能行。而众生必不能度。则佛恩亦不能报之矣。所以菩萨。纵有恶骂捶打。皆悉能忍。而目前虽不能从化。亦可以久而图之也。徧诸佛土者。其弘法又不止于一处也。为诸众生者。其度生又不止于一类也。分别犹不止于一法。演说犹不定于权实。以即实而权。不妨分别。即权而实。不失微妙。度生以演说为重。所以居先。修行以受持为重。所以次之。读者熟文解义。诵者吟咏资神。染翰为书写。颁行为流布。竪徧一切时。横徧一切处。令法轮常转。三宝永住。故云令不断绝也。惟愿下。哀恳佛加也。言遥垂护念者。谓本师在娑婆。流通徧他土。不假佛力遥加。恐自力不能也。护者。不致退堕。而念者。必在垂慈也。

    △八闻品成益。

    尔时大会。闻此妙法。得大饶益。不可称计无数菩萨。各得证悟不退转位。一切人天。皆获胜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断诸重障。得无量乐。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闻是同。会处各异。所以证有浅深。位有等次。无不皆以阿耨菩提为果证也。以上正宗分大科已竟。

    △三流通分。

    上科发愿流通。据理判之。当入流通分。奈有闻品获益一科所隔。多译人安置失详。今将错就错。蹔寄于彼。但将嘱累为流通。分二一品题。

    嘱累品第十三

    叮咛付託曰嘱。赖尔宣传为累。良以佛住世时。佛自宣说。后世弘通。贵在得人。以得人则兴。失人则废。故有付嘱。流布遐方万古。为品题。依用得名也。

    △二经文十三。一如来告众。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文殊师利菩萨等阿僧祇海会大众言。

    文殊大士。既为佛母。辅佛扬化。出于本心。何待嘱託而后为耶。葢非古佛不能证。非智者不能担。故託文殊一人。而普告众会。意在证明取信耳。梵语阿僧祇。此云不可数。以数多无量。故云海会。

    △二叙已修成。

    我于无量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惜身命。头目手足。血肉骨髓。妻子国城。一切珍宝。有来求者。悉用布施。修习百千难行苦行。获证大乘心地观门。

    那庾多即那由他之梵言不同耳。此云千万亿。至百千大劫者。只言时长也。不惜身命等。总言苦行即檀度也。有来求者悉用布施之言。然说之则易。行之实难。佛能行之。故自叙警众也。修习下。难行苦行。虽云百千。总不出六度所摄。万行圆修也。获证下。谓心地法门。非徒然而得。皆从苦行中获证也。葢未及付嘱。而先示此者。令生珍重故也。然则如来大圣。尚不易得。法会大众。岂作等閒也。应知檀度。但能修福。馀五皆能成道。非戒不能生定。非定不能发慧。非精进忍辱不能成终。非慧不能证果。虽以五度成道。若不行檀度。则果中不具相好众德。亦无人天供养。所以诸度之中。檀度为首。故佛总述。警众之如此也。

    △三嘱累流通。

    今以此法。付嘱汝等。当知此甚深经。十方三世。无上十力之所宣说。

    初二句。正嘱累。将法委託曰付。以言叮咛曰嘱。当知下。证诸佛共说。非一己私谈也。良以三界唯心。即心为地。能观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由是人天莫测曰深。权小犹迷曰甚深。亦总诠正宗之始末。故曰经也。无上十力即佛。谓诸佛皆具十种智力。能知一切。唯佛为上。更无上者。以智目佛。故云无上。十力者。一是处非处力。(知一切因缘果报定相。从如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不生如是果报。悉知之故)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过现未来。诸业诸受故)三定力。(知一切诸禅三昧故)四根力。(知他众生诸根上下故)五欲力。(知他众生。种种欲乐故)六性力。(知世间种种情性故)七至处道力。(知一切道至处相故)八宿命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世中。姓名苦乐。寿命长短等故)九天眼力。(见众生生时死时。善道恶道等故)十漏尽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故)。

    △四说经妙益。

    如是经宝。最极微妙。能为有情。一切利乐。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诸佛国土之中。所有无边诸有情类。傍生饿鬼。地狱众生。由此大乘心地观经。殊胜功德。威神之力。令离诸苦。得受安乐。如是经力。福德难思。能令所在国土丰乐。无诸怨敌。

    经以宝称者。贵重也。谓心地之法。观者成佛。故尊贵如宝也。经属能诠。因所贵能。故曰经宝。次句标妙。能为下正释妙义。于此下。充满法界。该尽含生。皆此经所益之类也。由此下。显经之神功也。令离下。显神力之効也。如是下。明妙超意表也。能令下。明国土之利也。以其封疆宁静故无怨。雨暘顺时故丰乐。

    △五喻同如意。

    譬如有人。得如意珠。置于家中。能生一切殊妙乐具。此妙经宝。亦复如是。能与国界无尽安乐。

    珠名如意者。谓珠能出宝。如人之所意故。名如意。喻此经宝。人若妙悟。无尽法财。亦如意。故然珠置家中。能生乐具。喻经在之处。能生吉祥。故云此妙经宝亦复如是。法乃诸佛慧命。凡圣福田。所以天龙护佑。风雨顺时。自然受享太平丰盛之乐。又令作观之人。速发神解。受享法性涅槃之乐。故曰无尽安乐。

    △六喻同天皷。

    亦如三十三天末尼天皷。能出种种百千音声。令彼天众受诸快乐。此经法皷。亦复如是。能令国界最胜安乐。以是因缘。汝等大众。住大忍力。流通此经。

    三十三天即忉利之华言。在须弥山顶。四方各八天。共三十二。中间帝释统之。总名三十三天。皷在彼天。故名天皷。末尼此云如意。以如意名皷者。谓自然出音。不用人击。如彼诸天之意。故云如意。又能宣演十善因果等法。故曰种种。警?诸天。不敢放肆。令彼天众受享自然天福。故云快乐。此经下。法合。经合天皷。故云法皷亦复如是。能令下。正明法皷之益。以经诠权实诸观诸义。善投众机。依教奉行。得证妙果。永离二死。故云最胜安乐。以是下。承前复嘱。然流通必嘱忍力者。以末法弘经。众生恶见不信。必加柔和忍辱。方便待之。久而可以从化也。

    △七较量显胜二。一文殊问福。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希有如来。希有善逝。乃说甚深大乘微妙心地观经。能广利益大乘行者。唯然世尊。实为深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持此经。乃至一四句偈。如是之人。得几所福。

    如来。善逝。十号之二。两个希有为讚辞也。乃说下正讚希有。以其心地之妙。利益之广。非佛不能尽其详。今能说之。举世罕遇。故云希有。唯然者。谛信之辞。实为下。明信之义。若有下。指人问福。良以大乘行者。一遇此缘。如鲤跃龙门。喜幸之甚。而固不待问。自有胜福也。假如士农工商。各有其务。或忙中偷閒。受持一偈。如是之人。未尝无福。愿今说之。令彼生信。故云得几所福。

    △二佛与较量四。一七宝供佛功德。

    尔时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供养十方诸佛。为一一佛。造立精舍。七宝庄严。安置供养佛及菩萨。满恒沙劫。彼诸如来。所有无量声闻弟子。亦以供养一切所须。如供养佛。等无差别。如是诸佛。及声闻等。般涅槃后。起大宝塔。供养舍利。

    若有下。泛举世间男女。假欲求福。须是供佛。于恒河下。出供佛堆宝之处最大也。良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量不可测。况以恒沙较之哉。满中七宝者。即以七宝堆满沙界。以用供养。然供一佛。犹不尽其诚。故供十方诸佛。又复一一佛。造立精舍以安之。复以七宝以严之。不唯供佛。兼之菩萨。如是供养。不惟徧一切处。而且尽一切时。故云满恒沙劫。彼诸下。不惟供佛及诸菩萨。又复供诸声闻。同佛无异。以上皆现世供养也。如是下。又明灭后之供养也。般涅槃此云入灭度。以宝建塔。而复供养舍利者。显始终之诚也。舍利者。即灵骨也。夫世间众生。诚无此事。假设为喻。以较其福也。但于终缺徵审感福之文者。意在因供致福。自然无量。

    △二四句流通功德。

    若善男子。善女人。蹔闻信解此心地经一四句偈。发菩提心。受持读念。解说书写。乃至极少。为一人说。

    若善下。出持经之人。蹔闻拣非久参。信解拣非疑钝。谓此心地法门。纵不能全闻普说。如一句四句之微。但从菩提心中流出。正信冥悟于己。达境惟心。若受持为日课。或读念以熟文。或解说以讲义。或书写以流行。乃至如四句。及片言。其文辞极少。为众不多。此但举行。较在下科。

    △三较量供福不及。

    以彼种种供养功德。比此说经所获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况能具足受持读习。广为人说。所得福利。不可限量。

    初二句。即提前供佛功德。比此下。正较量。而独言说经者。以其持经虽具六种。而讲说为上也。其前供养诸佛等。所获功德。十六分中。不及说经之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者。以其著相不著相漏无漏之不同耳。良以彼人未甞不诚其供。未甞不多其处。未甞不广其缘。即诸佛未尝不胜。且尽长时之永。以彼功德至多。而反不及至少者。葢彼徒获福。此并兼慧。福能助身。慧能助性。助身则身得荣耀。助性则性得融通。是知自性融通。则高登佛位可期。身虽荣耀。犹未免生死轮转。然尚不及片言之功。况全部哉。故云况能具足等。不啻勺水之较大海。萤翼之比须弥。愈复不足唇齿矣。若夫前人之供佛者。不见有佛。不见有物。能所顿断。影像俱忘。是为般若导之。不令住相。即为布施到彼岸。岂此能独达而彼之不能耶。今较量显胜。彼人且约住相者说。

    △四女众流通功德二。一正叙六种流布。

    若有女人。发菩提心。受持读习。书写解说。此心地经。

    前科中。已有善女人。而此科独明者。葢女人正信者尚少。况菩提心哉。佛慈警发。故偏言之。受持下。即六种之功(或此或彼。不必全六)。

    △二更明现未之福二。一后身不堕八难。

    如是女人。为最后身。更不复受。不堕恶道八难之处。

    此明因功脱苦也。最后身者。一切众生。从无始来。久受生死。不得为后身。今则得遇胜缘。喜得受持等。承经功德。再不受苦沦。定克圣望。故为最后身矣。恶道八难准前。

    △二现身十种胜福。

    于现身中。感得十种胜利之福。一者增益寿命。二者除众病恼。三者能灭业障。四者福智倍增。五者不乏资财。六者皮肤润泽。七者为人爱敬。八者得孝养子。九者眷属和睦。十者善心坚牢。

    此明因功获福也。经诠法性。法性不夭。故感增寿之报。法性无病。故能除病。法性无障。故能除障。性具福智。故持者倍增。经具功德。则不乏资财。性德润身。故皮肤润泽。法性尊特。故感人爱敬。持经者即是孝佛。故感孝养之子。持经者心气温良。故感眷属和睦。第十善心坚牢者。由念道之切。而进道之恒。薰成金刚圣种。安有不坚之理哉。

    △八在处应供。

    文殊师利。在在处处。若读若讽。若解说。若写书。经卷所住之处。即是佛塔。一切天人非人等。应以人中天上上妙珍宝。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此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及诸菩萨缘觉声闻。何以故。一切如来。修行此经。捨凡夫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贤圣。皆从此经得解脱故。

    所在之处。徧于诸方。故云在在处处。若读若讽下。言六种各专其一也。以经诠法身舍利。故有经之处。即如佛塔也。一切下。明可供养之人。谓有经之处。既如佛塔。故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天即四王以上者。人即日月以下者。非人即七部鬼神。(七部即八部除天之外。谓乾闼婆等是也)及诸鸟兽等。以果报虽别。而佛性是同。以供佛者。皆得成佛。故云应以人中天上贵重之物供养之。所以下。徵释应供之意。若此下。谓经在之处。即是住世三宝。何以下。又重徵。一切下。再释。谓一切如来修行时。皆依此经心地熏修观门三秘。所以捨凡下。明因修得益。已者。即生死永尽也。得阿耨等。即佛果必成也。一切下总结归经。收尽贤圣。皆依此经解脱也。葢因观门之广。故收机之重也。故云一切等。

    △九灭后胜利四。一法师同佛。

    文殊师利。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若有法师。受持读习解说书写此心地经众经中王。如是法师。与我无异。

    后五百岁。即鬬诤坚固之时。人多上慢。正法难行。加之邪道炽盛。佛法将于扫地。故云法欲灭时。虽此经载于方册。而弘通贵在得人。故云若有等。受时下。明法师非一种。皆为流通圣道。若夫建大法幢。唯解说为最。何也。以利他之道。贵乎开示。意在众生从化者多矣。众经下。谓经诠心地。心统万法。故尊为王。如是下法师即能持能说之人。我即如来自称。与我等者。因法胜则显人尊也。又能全身担荷。彻底为人。秉智慧之宝炬。破幽闇而恒明。具无碍之辩才。转妖邪以归正。故曰如是法师。与我无异。

    △二供师获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尊重此法师者。即为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得福德。平等无二。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如是名为正行供养。

    法胜人尊。故可供养。即为下。一切诸佛。应化虽别。法身是同。弘法之人。虽末世凡躯。本发心愿。道同诸佛。慧命不异。故供一师即同诸佛也。所得下。因供致福。既法师同佛。故所获福德。与供佛福德。平等无二。是名下。谓供养之时。至诚尊重以敬人。即是敬法。而心法相合。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也。如是下结显。谓供养之时心与道合。即是正行。故印为正行供养。

    △三徵释其义。

    所以者何。是大法师。在无佛时。为浊恶世邪见有情。演说甚深心地经王。使离恶见。趣菩提道。广宣流布。令法久住。如是名为无相好佛。一切人天。所应供养。

    初句徵起。谓所以供养法师。与供诸佛功德平等者。义在于何也。是大下释之。正谓佛在世时。佛能教化。佛不在世。法师教化。为浊下。显其难行之能行。故道同诸佛也。论时也浊。论机也恶。其见也邪。然此法师。能于浊世恶辈邪见有情之时。不畏其浊恶。不厌其邪见。演说甚深心地经王。可谓浊恶世之津梁。幽黯室之明炬。故使离恶见趣菩提。至于弘徧十方。故云广宣流布。使佛脉常存。故云令法久住。如是者。指其人。名为下。尊其号。虽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其道同于佛。名为无相好佛。何其尊哉。一切下。结劝应供。

    △四供者佛记。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合掌恭敬此法师者。我授无上大菩提记。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合掌下。谓敬之诚。我授下。谓酬之当。无上等。即是佛果。授者。即是说与。记者。令彼不忘。谓因中说与。果记当来。是名授记。是人即得记之人。由因致果。故云当得等。

    △十报恩利益四。一明报恩读念。

    若人得闻此心地经。为报四恩。发菩提心。若自书。若使人书。若读念通利。

    心地经者。一部之总名。为报四恩等。乃发心之所为。四恩。即父母众生国王三宝四种也。原夫妙德等五百长者。闻心地法。不欲乐闻。佛为引彼发心。说四恩应报。非菩提心。不能报之。妙德等闻之。遂能发心。佛今虽不明提其人。意在引彼劝众也。然既闻此经。既发大心。须当流通。故劝云若自书。若使人书。亦兼刻印。更要熟文。故有读念。(念即诵也)文熟而后生慧。必深悟佛旨。故曰通利。虽书持读念。皆有利益惟通利为重。通者文义互融。利者纵横无碍。

    △二明获福无边。

    如是人等。所获福德。以佛智力。筹量多少。不得其边。

    筹者算也。量者度也。然佛智不能筹量者。谓称性之福。无可较也。

    △三明诸天卫护。

    是人名为诸佛真子。一切诸天梵王。帝释四大天王。诃利底母五百眷属。你罗?多大鬼神王。龙神八部。一切听法诸鬼神等。昼夜不离。常当拥护。

    既通利佛旨。有继述之功。故为诸佛真子也。一切下。正明卫护。梵王即色界天主。帝释即忉利天主。佛佛成道。请佛说法者。此二天也。四大天王等。皆外护也。诃利底母。即鬼子母之梵言。你罗?多。即鬼子母之子名也。为大鬼王。五百眷属。是其所统。昼夜不离者。一为听法。一为拥护。听法者为己。拥护者承愿。

    △四明增长慧辩。

    如是佛子。增长念慧。与无碍辩。教化众生。令种佛因。

    增长则自利。教化则利他。然利他必假无碍辩者。谓末世弘经受道者寡。须假辩才以警众也。令种佛因者。内有隐意。良以根有利钝。智有浅深。惑有重轻。功有进怠。或有根利智深。惑轻而精进者。能于言前顿悟。不待多言为赘辞。则片言隻字令其承当也。其次或根利智深。而惑重少怠者。与分别开示。令其发心行道。虽不能顿成。久之可以见道也。再其次者。即钝根无智。且障重多怠。正用无碍才华。假之因缘譬喻。令其生信。知有三宝。目下虽不能克证。与之薰习成种。作当来成佛之正因。故云令种佛因也。

    △十一临终见佛二。一明见佛三业不乱。

    文殊师利。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现前得见十方诸佛。三业不乱。

    善男女。仍是闻经通利之人。临终见佛者。谓父母所生之身。既以精血成形。终有殒灭。故云临终。然一生所办受持通利之功。未来圣位。人所未见。寄于临终境相。则知因果之昭然矣。葢见佛不乱。即定也。定能生慧。故下文有三十种清淨。

    △二明三业各有十益三。一明身业十种清淨。

    初获十种身业清淨。云何为十。一者身不受苦。二者目睛不露。三者手不掉动。四者足无伸缩。五者便溺不遗。六者体不汗流。七者不外扪摸。八者手拳舒展。九者容颜不改。十者转侧自如。由经力故。有如是相。

    此身业不乱。为清淨得法之人。受享法乐。虽果报身。临终之时。不受支节疼痛之苦也。目睛不露者。半开半合。入定之相。见外知内。其自得之如此也。三四亦定相。谓向无蕴养。临终之时。如螃蠏下汤锅。未免手脚忙乱。此则不掉不缩。即坐脱之相也。五六亦定相。若世间常人。皆随业转者。则便溺污身。津流满面。此则不遗不流。定力之持也。七八亦定相。常人慞惶无措。故向外扪摸。空手成拳。恨徒然一世。此则外不扪摸。舒展自由者。乃三昧受用之表也。九十亦定相。若常人面现死相。身重难移。此则面不改容。身犹转侧。皆三昧自如之相也。由经下二句。结归经力。

    △二明语业十种清淨。

    次获十种语业清淨。云何为十。一者出微妙语。二者出柔輭语。三者出吉祥语。四者出乐闻语。五者出随顺语。六者出利益语。七者出威德语。八者不背眷属。九者人天敬爱。十者讚佛所说。如是善语。皆由此经。

    言为心表。邪正难逃。故发言见道也。微妙语。句里藏机。柔輭语。宛欵成权。吉祥语。圣流嘉兆。乐闻语。文义合机。随顺语。方便善巧。利益语。听众开迷。威德语。权实并彰。不背语。正直无私。人天敬爱。则同佛无异。讚佛所说。则恩归于佛矣。如是下。结归经力。

    △三明意业十种清淨。

    次复十种意业清淨。云何为十。一者不生瞋恚。二者不怀结恨。三者不生悭心。四者不生妬心。五者不说过恶。六者不生怨心。七者无颠倒心。八者不贪众物。九者远离七慢。十者疾欲证得一切佛法。圆满三昧。文殊师利。如是功德。皆由受持读习通利。解说书写。深妙经典。难思议力。

    因得法喜。故不瞋恚。由达怨亲平等。故不怀结恨。得大解脱。心故不悭。法性和合。故心不妬。法性含容。故不说过恶。(寄心于口)会他同己。故不生怨心。返妄归真。故无颠倒。法宝自具。故不贪众物。达圣凡同体。故远离七慢。既悟即心成佛。故疾欲证得等。一切下。即富有万德。一证皆备矣。文殊下。结归经力。

    △十二结嘱生信。

    此心地经。于无量处。于无量时。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具足修习。汝等大会。一心奉持。速捨凡夫。当成佛道。

    万法唯心。即心为地。一切诸佛。皆从此生。故云心地经。于无下。明非处非时。亦不轻传也。良以凡外为邪迷所障。说之恐令生谤。二乘为涅槃所缚。说之犹恐持疑。所以法会必择其处。诲人必待其时。不啻夫优昙鉢华时一现耳。何况下。以轻况重。既云无量处时。求闻名字不可得。何况得见。然见者。即目覩全文也。具足修习者。即依教奉行也。汝等下结劝。大会则不择圣凡。一心则诸缘放下。奉持则作观研真。速捨凡夫。则生死永断。当成佛道。则菩提果圆。夫一期事毕。又能结劝奉持。最后真慈。诚难酬报。良以金口亲说。无量处不可得闻。我等何幸。得生中国。亲遇圣经。又云于无量时。不可得闻。我等从无始至今。不知几千万亿生。今始得闻。故知佛语诚不虗设。然虽得见闻。无非方册。求达深义。反复懵然。何也。以教流中国。自唐宪宗翻译已来。将千载。未有注疏。不便讲演。以致善男信女。罔闻其义。(舟)偶承佛力。谬疏真诠。与诸后人。略通一线。自揣德寡。亦惭愧汗颜焉。

    △十三海会奉行。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无量大菩萨。智光菩萨等新发意菩萨。阿若憍陈如等诸大声闻。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各各一心。受持佛语。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亦经家叙置。文殊一类。深位菩萨也。智光一类。初心菩萨也。阿若等一类。是佛影响弟子众也。天龙等类。护法众也。凡圣交参。同缘一会。同闻随解。秉任奉持。故云各各等。身心庆快。故云皆大欢喜。如是修证。故云信受奉行。

    来舟以此解经功德。祝愿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君圣臣贤。父慈子孝。五穀丰登。兆民乐业。复愿生身父母。宗祖六亲。脱苦超生。往生淨土。更愿剃度恩师。嗣法和尚。及授戒十师等大寂定中。高增品位。亦愿自身。复愿亡徒自璿自瑄。及本寺先亡后化法子禅侣等。承经功德。早登觉岸。及诸助刻缁素道伴。现身增延福寿。当来共证菩提。四恩总报。三有均资。法界含灵。同圆种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八(终)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