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最新章节!

腹炒研细)

    治虚劳骨蒸。烦热下血者。钱氏地黄丸。

    治虚热不能食者。脾虚也。宜以浓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

    治实热能食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或三黄丸之类治之。郁金柴胡亦可。

    治表热恶寒而渴。白虎汤也。

    肤如火燎而热。以手取之不甚热。为肺热也。目白睛赤。烦燥或引饮。独黄芩一味主之。水煎。

    两胁下肌热。脉浮弦者。柴胡饮子主之。

    两胁肋热。或一身尽热者。或日晡肌热者。皆为血热也。四顺饮子主之。

    夜发热。主行阴。乃血热也。四顺桃仁承气选用。当视其腹痛血刺痛。与有表入里。腹中转失气燥结之异。

    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四顺饮子证。与桃仁承气相似。不可不辨也。发热虽无胁热亦为柴胡证。昼则行阳二十五度。气也。大抵柴胡。夜则行阴二十五度。血也。大抵四顺饮子。

    卷中

    内伤论第十五

    论曰。人之生也。由五谷之精。化五味之备。故能生形。经曰。味归形。若伤于味。亦能损形。今饮食反过其节。肠胃不能胜。气不及化。故伤焉。经曰。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或失四时之调养。故能为人之病也。经曰。气口紧而伤于食。心胸满而口无味。与气口同。

    气口者。乃脾之外候。故脾胃伤则气口紧盛。夫伤者。有多少。有轻重。如气口一盛。脉得六至。则伤于厥阴。

    乃伤之轻也。槟榔丸主之。气口二盛。脉得七至。则伤于少阴。乃伤之重也。煮黄丸浓朴丸主之。气口三盛。

    脉得八至。则伤于太阴。 塞闷乱。甚则心胃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则已。俗呼食迷风是也。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则死。宜吐之以瓜蒂散。如不能则无治也。经曰。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是也。

    槟榔丸

    槟榔(二钱半) 陈皮(去白一两) 木香(二钱半) 牵牛(头末半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米饮下。生姜汤亦可。

    煮黄丸

    雄黄(一两另研) 巴豆(五钱生用去皮研烂入雄黄末)

    上二味再研。入白面二两同再和研均。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时先煎浆水令沸。下药二十四丸。煮三十沸。捞入冷浆水中。沉冰冷。一时下二丸。一日二十四丸也。加至微利为度。用浸药水送下此药。治胁下癖痛如神。

    瓜蒂散

    瓜蒂(三钱) 赤小豆(三钱)

    上为细末。温水调一钱。以吐为度。如伤之太重。备急丸独行丸。皆急药也。

    金露丸

    治天行时疾。内伤饮食。心下痞闷。

    大黄(二两) 枳实(五钱麸炒) 牵牛(头末二两) 桔梗(二两)

    上同为细末。烧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温水下。如常服十丸二十丸。甚妙。

    枳实丸

    治气不下降。食难消化。常服进食逐饮。

    枳实(五钱麸炒) 白术(一两)

    上为细末。烧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治饮食不化。心腹膨闷。槟榔丸主之。

    如甚则胁肋虚胀。煮黄丸主之。

    治气不下降。饮食难消。金露丸主之。

    卷中

    诸疟论第十六

    经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盖伤之浅者。近而暴发。伤之重者。远而 疟。 者。久疟也。是知夏伤于暑。湿热闭藏。而不能发泄于外。邪气内行。至秋而发为疟也。初不知何经受之。随其动而取之。有中三阳者。

    有中三阴者。大抵经中邪气。其证各殊。同伤寒论之也。故内经曰。五脏皆有疟。其治各别。在太阳经者。谓之风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者。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者。谓风热疟。治多和之。此三阳经受病。

    皆谓之暴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此乃伤之浅者。近而暴也。在阴经则不分三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论之。其病发在处暑后冬至前。此乃伤之重者。远而为 。 者。老也。故谓之久疟。气居西方。宜毒药疗之。

    疟之为病。因内积暑热之气。不能宣泄于外。而为疟也。当盛夏之时。能食寒凉之物。而助阴气者。纵使有暑热之气。微者自消矣。更时复以药疏利脏腑。使邪气自下。内经曰。春食凉。夏食寒。秋食温。冬食热。是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能于饮食起居之间。顺四时之气而行之。邪气何由得生也。

    治疟病处暑前。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

    桂枝羌活汤。

    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清。迎发而服之。如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

    麻黄羌活汤。

    麻黄(去节)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同前服。如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治法。疟如前证而夜发者。

    麻黄桂枝汤

    主之。

    麻黄(一两去节) 甘草(三钱炙) 桃仁(三十个去皮尖) 黄芩(五钱) 桂枝(三钱)

    上五味。同为细末。根据前服。桃仁味苦甘辛。肝者血之海。血聚则肝气燥。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故桃仁散血缓肝。谓邪气深远而入血。故夜发。乃阴经有邪。此汤发散血中风寒之剂。

    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脉长睡卧不安。先以大柴胡汤下之。微利为度。如下过外微邪未尽者。宜服

    白芷汤

    。以尽其邪。

    白芷(一两) 知母(一两七钱) 石膏(四两)

    上为粗末。同前煎服。

    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宜

    桂枝石膏汤。

    桂枝(五钱) 石膏 知母(各一两半) 黄芩(一两)

    上为粗末。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盏。同前煎服。间日者。邪气所舍深也。

    治疟寒热大作。不论先后。皆太阳阳明合病也。谓之交争。寒作则必战动。经曰。热胜而动也。发热则必汗泄。经曰。汗出不愈。知为热也。阳盛阴虚之证。当内实外虚。不治必传入阴经也。当用

    桂枝芍药汤

    主之。

    桂枝(三钱) 黄 知母 石膏 芍药(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至半两。水煎如前药服之。寒热转大者。知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也。宜用桂枝黄芩汤和之。

    桂枝黄芩汤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四钱半) 人参 甘草(各四钱半) 半夏(四钱) 石膏 知母(各五钱)

    桂枝(二钱)

    上为粗末。根据前服之。服药已。如外邪已罢。内邪未已。再服下药。从卯至午时发者。宜以大柴胡汤下之。从午至酉时发者。知其邪气在血也。宜以桃仁承气汤主之。

    前项下药。微利为度。便以小柴胡汤彻其微邪之气。

    立秋之后及处暑前发疟。渐瘦不能食者。谓之 疟。此邪气深远而中阴经。为久疟也。

    治久疟不能饮食。胸中郁郁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则已。当以藜芦散雄黄散吐之。

    藜芦散

    大藜芦末半钱。温齑水调下。以吐为度。

    雄黄散

    雄黄 瓜蒂 赤小豆(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温齑水调下。以吐为度。

    治秋深久疟。胃中无物。又无痰癖。腹高而食少。俗谓疟气入腹。宜

    苍术汤

    主之。

    苍术(四两) 草乌头(一钱) 杏仁(三十个)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升。煎至一半。均作三服。一日服尽。迎发而服。

    局方中七宣丸。治疟之圣药也。

    局方中神效饮子。乃疟疾之圣药也。又名

    交结饮子。

    卷中

    吐论第十七

    论曰。吐有三。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纳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是故上焦吐者。皆从于气。气者天之阳也。

    其脉浮而洪。其证食已暴吐。渴欲饮水。大便燥结。气上冲而胸发痛。其治当降气和中。中焦吐者。皆从于积。

    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弱。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以毒药。通其闭塞。温其寒气。

    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

    治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宜先和中。

    桔梗汤。

    桔梗(一两半) 半夏曲(二两) 陈皮(一两去白) 枳实(一两麸炒) 白茯苓(一两去皮) 白术(一两半) 浓朴(一两姜制炒香)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取清温服。调木香散二钱。隔夜空腹食前服之。三服之后。气渐下。吐渐止。然后去木香散。加芍药二两。黄 一两半。每料中扣算。加上件分两。根据前服之。病愈则已。如大便燥结。食不尽下。以大承气汤去硝微下之。少利为度。再服前药补之。如大便复结。又根据前再微下之。

    木香散

    木香 槟榔(各等分)

    上为细末。煎药调服。

    治暴吐者。上焦气热所冲也。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火。脉洪而浮者。

    荆黄汤

    主之。

    荆芥穗(一两) 人参(五钱) 甘草(二钱半) 大黄(三钱)

    上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调槟榔散二钱。空心服。

    槟榔散

    槟榔(二钱) 木香(一钱半) 轻粉(少许)

    上为细末。用前药调服。如为丸亦可。用水浸蒸饼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服。

    治上焦吐。头发痛有汗脉弦。

    青镇丸

    主之。

    柴胡(二两去苗) 黄芩(七钱半) 甘草(半两) 半夏(汤洗半两) 青黛(二钱半) 人参(半两)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食后服。

    白术汤

    治胃中虚损。及痰而吐者。

    半夏曲(半两) 白术(一钱) 槟榔(二钱半) 木香(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二钱)

    上六味。同为细末。每服二钱。煎生姜汤调下。食前。

    吐而食不下。脉弦者。肝盛于脾。而吐乃由脾胃之虚。宜治风安脾之药。

    金花丸

    半夏(汤洗一两) 槟榔(二钱) 雄黄(一钱半)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小儿另丸。生姜汤下。从少至多。渐次服之。以吐止为度。羁绊于脾。故饮食自下。

    紫沉丸

    治中焦吐食。由食积为寒气相假。故吐而痛。宜服之。

    半夏曲(三钱) 乌梅(二钱去核) 代赭石(三钱) 杏仁(一钱去皮尖) 丁香(二钱) 缩砂仁(三钱)

    沉香(一钱) 槟榔(二钱) 木香(一钱) 陈皮(五钱) 白豆蔻(半钱) 白术(一钱) 巴豆霜(半钱另研)

    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醋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吐愈则止。小儿另丸。治小儿食积吐食。亦大妙。

    一法。治翻胃吐食。用橘皮一个。浸少时去白。裹生姜一块。面裹纸封。烧令熟去面。外生姜为三番。并橘皮煎汤。下紫沉丸一百丸。一日二服。得大便通至不吐则止。此主治寒。积气皆可。

    治呕吐腹中痛者。是有积也。胃强而干呕。有声无物。脾强而吐食。持实击强。是以腹中痛。当以木香白术散和之。

    木香白术散

    木香(一钱) 白术(半两) 半夏曲(一两) 槟榔(二钱) 茯苓(半两) 甘草(四钱)

    上为细末。浓煎芍药生姜汤。调下一二钱。有积而痛。手按之愈痛。无积者。按之不痛。

    治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宜

    附子丸。

    附子炮(五钱) 巴豆霜(一钱) 砒(半钱研细)

    上同研极细。熔黄蜡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二丸。冷水送下。利则为度。后更服紫沉丸。常服不令再闭。

    浓朴丸

    主反胃吐逆。饮食噎塞。气上冲心。腹中诸疾。加法在后。乌头减半更妙。

    浓朴(二两半) 黄连(二两半) 紫菀(去苗土) 吴茱萸(汤洗七次) 菖蒲 柴胡(去苗) 桔梗皂角(去皮弦子炙) 茯苓(去皮) 官桂(刮) 干姜(炮各二两) 人参(二两) 川乌头(炮裂去皮脐二两半) 蜀椒(二两去目闭口者微炒出汗)

    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一两和匀。炼蜜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渐次加。至以利为度。生姜汤下食后临卧服。此药治疗。与局方温白丸同。及治处暑以后秋冬间。脏腑下利大效。春夏再加黄连二两。秋冬再加浓朴二两。

    治风痫病。不能愈者。从浓朴丸。根据春秋加添外。又于每料中。加人参菖蒲茯苓各一两半。

    上根据前法和剂服饵。治反胃。又大便不通者。是肠胜胃也。服局方中

    半硫丸。

    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绞过)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末各等分) 一二百丸。如大便秘。用后药。

    附子(半两) 巴豆(二枚) 砒(一豆许)

    上为极细末。生姜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下。

    卷中

    霍乱论第十八

    论曰。医之用药。如将帅之用兵。本草曰。良医不能以无药愈疾。犹良将无兵。不足以胜敌也。故用药如用兵。转筋霍乱者。治法同用兵之急不可缓也。故吐泻不止者。其本在于中焦。或因渴大饮。或因饮而过量。

    或饥而饱甚。或湿内甚。故阴阳交而不和。是为吐泻。仲景曰。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既吐且泻。此为急病也。然吐利为急。十死其一二。如挥霍撩乱。而不得吐泻。此名干霍乱。必死。法曰。既有其入。必有所出。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也塞也。故转筋吐泻者。其气有三。一曰火。二曰风。三曰湿。吐为 。热也。王注曰。炎热薄烁。心之气也。火能炎上。故吐也。泻为湿也。叔和云。湿多成五泄。内经曰。湿胜则濡泻。又曰。风胜则动。筋属肝而应于风木。故脚转筋燥急也。内经曰。诸转反戾。水液混浊。

    皆属于热。故仲景治法曰。热多欲饮水。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凡觉此证。或先五苓益元桂苓甘露饮。乃吐泻之圣药也。慎无与粟米粥汤。谷入于胃则必死。本草曰。粟米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胃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霍乱者。脾胃极损。不能传化。加以粟米。如人欲毙。更以利刀锯其首。岂有能生者耶。如吐泻多时。欲住之后。宜微以粥饮。渐以养之。以迟为妙。

    半夏汤

    治霍乱转筋。吐泻不止。

    半夏曲 茯苓 白术(各半两) 淡桂(二钱半) 甘草(炙二钱半)

    上为细末。渴者凉水调下。不渴者温水调下。不计时候。

    五苓散

    白术 茯苓 木猪苓(各一两半) 泽泻(二两半) 桂枝(一两)

    上为细末。冷水调下。或水煎三沸。冷服亦得。

    理中丸

    白术 人参 干姜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冷水化下。

    如吐泻不止。身出冷汗无脉者。可服后泻痢论中浆水散。兼桂枝汤白术汤。皆可用。后痢门中药。亦可选用。

    凡霍乱不可饮热白米汤。饮之死。必不救。切须慎之。

    卷中

    泻痢论第十九

    论曰。脏腑泻痢。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论。是知寒少而热多。寒则不能久也。故曰暴泻非阳。久泻非阴。论曰。春宜缓形。形缓动则肝木乃荣。反静密则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风气内藏。夏至则火盛而金去。

    独火木旺。而脾土损矣。轻则飧泄身热脉洪。谷不能化。重则下痢脓血稠粘。皆属于火。经曰。溲而便脓血。

    知气行而血止也。宜大黄汤下之。是为重剂。黄芩芍药汤为之轻剂。是实则泻其子。木能自虚而脾土实矣。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绁。此逆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有自太阴脾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泻之。法云。宜补宜泻宜和宜止。假令和则芍药汤是也。止则诃子汤是也。

    久则防变而为脓血也。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先痢而后滑。谓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湿。天行为也。虽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为水泻。有厥阴经动。下痢不止。其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涕唾脓血。此为难治。宜麻黄汤小续命汗之。法曰。谓有表邪缩于内。当散表邪而愈。有暴下无声。

    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气难布息。脉微呕吐。急以重药温之。浆水散是也。故法云。后重则宜下。

    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血脓稠粘。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则愈。 溏为痢。当温之。又云。在表者发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之。兵法云。避其来锐。击其惰归。此之谓也。凡病泄而恶风寒。是太阴传少阴。土来克水也。用除湿白术茯苓安脾。芍药桂黄连破血也。火邪不能胜水也。太阴经不能传少阴。而反火邪上乘肺经。而痢必白脓也。加黄连当归之类。又里急后重。脉大而洪实。为里热而甚蔽。是有物结坠也。若脉浮大甚。不宜下。虽里急后重。而脉沉细弱者。谓寒邪在内而气散也。可温养而自愈。里急后重闭者。大肠经气不宣通也。宜加槟榔木香宣通其气。如痢或泄而呕者。胃中气不和也。上焦不和。治以生姜橘皮。中焦不和。治以芍药当归桂茯苓。下焦不和。寒治以轻热甚以重热药□□□□□大便虚秘涩久不愈。恐太阴传少阴。多传变为痢。太阴传少阴是为贼邪。先以枳实浓朴汤。以防其变。若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术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湿。芍药之酸涩。

    除胃中之湿热。四肢困。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湿。此三味。泄痢须用此。如发热恶寒。腹不痛。加黄芩为主。如未见脓而恶寒。乃太阴欲传少阴也。加黄连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者。加当归倍芍药。如见血。

    加黄连为主。桂当归佐之。如躁烦或先便白脓后血。或发热。或恶寒。非黄芩不止。此上部血也。

    如恶寒脉沉。或腰痛。或血痢下痛。非黄连不能止。此中部血也。

    如恶寒脉沉。先血后便。非地榆不能止。此下部血也。

    如便脓血相杂。而脉浮大。慎不可以大黄下之。下之必死。谓气下竭而阳无所收也。凡阴阳不和。惟可以分阴阳药治之。又云。暴泄非阳。久泄非阴。大便完谷下。有寒有热者。脉疾身多动。音声响亮。暴注下迫。此阳也。寒者脉沉而细疾。身不动作。目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气息者。姜附汤主之。若身重四肢不举。术附汤主之。

    黄芩芍药汤

    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而不愈。脉洪疾者。及下痢脓血稠粘。

    黄芩 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滤清温服无时。如痛则加桂少许。

    大黄汤

    治泄痢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久不愈者。

    大黄(一两)

    上细 。好酒二大盏。同浸半日许。再同煎至一盏半。去大黄不用。将酒分为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

    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彻其毒也。

    芍药汤

    下血调气。经曰。溲而便脓血。气行而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芍药(一两) 当归 黄连(各半两) 槟榔(二钱) 木香(二钱) 甘草(二钱炙) 大黄(三钱)

    黄芩(半两) 官桂(一钱半)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如血痢则渐加大黄。如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根据前服。

    白术黄 汤

    服前药。痢虽已除。犹宜此药和之。

    白术(一两) 黄 (七钱) 甘草(三钱)

    上 咀。均作三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清服之。

    防风芍药汤

    治泄痢飧泄身热脉弦。腹痛而渴。及头痛微汗。

    防风 芍药 黄芩(各一两)

    上 咀。每服半两。或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滤清温服。

    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先宜白术芍药汤和之。身重暴下。是大势来。亦宜和之。

    白术芍药汤

    白术(一两) 芍药(一两) 甘草(五钱)

    上 。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滤清温服。如痛甚者。宜

    苍术芍药汤

    苍术(二两) 芍药(一两) 黄芩(半两)

    上 。每服一两。加淡味桂半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清。如脉弦头微痛者。宜

    苍术防风汤

    苍术 防风(各二两) 上使上 。同前煎服。如下血者。宜

    苍术地榆汤

    苍术(二两) 地榆(一两) 下使上 。同前煎服。

    以上证。如心下痞。每服加枳实一钱。如小便不利。各加茯苓二钱。如腹痛渐已。泻下微少。宜诃子散止之。法云。大势已去。而宜止之。

    诃子散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黄连(三钱) 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白术芍药汤调下。如止之不已。宜归而送之也。诃子散加浓朴一两。竭其邪气也。

    虚滑久不愈者。多传变为痢疾。太阴传于少阴。是为贼邪。先以浓朴枳实汤。防其传变。

    浓朴枳实汤

    浓朴(一两) 枳实(一两) 诃子(一两半生半熟) 木香(半两) 黄连(二钱) 甘草(三钱炙)

    大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浆水散

    治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气少而不能语。其甚者加吐。此谓急病。治之宜以此。

    半夏(二两汤洗) 附子(半两炮) 干姜(五钱) 良姜(二钱半) 桂枝(五钱) 甘草(五钱炙)

    上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和滓热服。甚者三四服。微者三服。大肠经动下痢为 溏。

    大肠不能禁固。卒然而下。成水泄。青色。其中或有硬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不了。小便多清。此寒也。

    宜温之。春夏桂枝汤。秋冬白术汤。

    桂枝汤

    桂枝 白术 芍药(各半两) 甘草(二钱炙)

    上 。每服半两。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取清。宜温服之。

    白术汤

    白术 芍药(各三钱) 干姜(半两炮) 甘草(二钱炙)

    上 为粗末。如前服之。甚则去干姜。加附子三钱。辛能发也。

    治厥阴动为泻痢者。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脓血。泻痢不止者。为难治。

    宜升麻汤或小续命汤以发之。法云。谓表邪缩于内。故下痢不止。当散表邪于四肢。布于络脉。外无其邪。则脏腑自安矣。

    诸水积入胃。名曰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泻而又渴。此无药证。当灸大椎。

    诸泻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守病。故不可离于芍药。若不受湿。不能下痢。故须用白术。是以圣人立法。若四时下痢。于芍药白术内。春加防风。夏加黄芩。秋加浓朴。冬加桂附。

    然更详外证寒热处之。如里急后重。须加大黄。如身困倦。须加白术。如通身自汗。逆冷气息微。加桂附以温之。如或后重脓血稠粘。虽在盛冬。于温药内亦加大黄。

    诸下痢之后。小便利而腹中虚痛不可忍者。此谓阴阳交错。不和之甚也。当服

    神效越桃散。

    大栀子(三钱) 高良姜(三钱)

    上和匀。每服三钱。米饮或酒调下。其痛立效。

    治大便后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宜服

    黄连汤。

    黄连(去须) 当归(各半两) 甘草(二钱炙)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温服。

    治大便后下血。腹中痛者。谓热毒下血。当服

    芍药黄连汤。

    芍药 当归 黄连(各半两) 大黄(一钱) 桂(淡味半钱) 甘草(二钱炙)

    上 咀。每半两同前煎服。如痛甚者。调木香槟榔末一钱服之。

    治久病肠风。痛痒不任。大便下血。宜服

    地榆汤。

    苍术(去皮四两) 地榆(二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前多服除根。

    治湿泻

    茯苓汤。

    白术(一两) 茯苓(去皮七钱半)

    上 咀。水煎一两。食前服。食入而泻。谓胃中有宿谷也。当加枳实五钱。酒入而泻。湿热泻也。加黄芩五钱。

    治寒积痢。男子小儿妇人皆不问赤白。或清痢如水。不后重者寒也。经云。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皆为虚。

    寒中有积也。宜附子巴豆之类下之。见痢则愈。空心服。

    治泻痢久不止。脏腑虚滑。谷不化。用苍术汤。下

    桃花丸。

    苍术(二两) 防风(一两)

    上 为细末。用水一碗。煎至一大盏。绞清汁。下桃花丸八十丸立愈。如小便涩少。以五苓散下桃花丸。

    或赤石脂丸。小便利则愈矣。

    大阳为协热痢。凉膈散主之。

    阳明为痼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珍珠囊中有。

    少阳风气自动。其脉弦。大柴胡汤主之。

    太阴湿胜濡泻。不可利而可温。四逆汤主之。

    少阴蛰封不禁固。可涩。赤石脂丸干姜汤主之。

    厥阴风泄。以风治风。小续命汤消风散主之。

    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导气汤。

    芍药(一两) 当归(五钱) 大黄 黄芩(各二钱半) 黄连 木香(各一钱) 槟榔(一钱)

    上为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未止再服。不后重则止。

    杂例溲而便脓血者。大肠泄也。脉五至之上洪者。宜以七宣丸。如脉平者。立秋至春分。宜香连丸。春分至立秋。宜芍药柏皮丸。四季通用。宜加减平胃散七宣丸之类。后宜服此药。去其余邪。兼平胃气。

    芍药柏皮丸

    芍药 黄柏(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二百丸。温水下。食前服。

    加减平胃散

    白术 浓朴 陈皮(各一两) 甘草(七钱) 槟榔(三钱) 木香(三钱) 桃仁 黄连 人参 阿胶(各半两) 白茯苓(去皮半两)

    上为细末。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

    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

    腹痛加芍药甘草。脓加阿胶。湿加白术。脉洪加大黄。

    四时以胃气为本。久下血痢。则脾虚损。而血不流于四肢。入于胃中。为血痢宜滋养脾胃则愈。

    夫五泄者之病。其治法各不同者。外证各异也。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承气汤下。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建中及理中汤。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干姜及附子汤。

    小肠泄者。溲便脓血。少腹痛。承气汤。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足少阴是也。茎中痛。急利小便。此五泄之病也。胃小肠大瘕三证。皆清凉饮子主之。其泄自止。后厥阴少阴二证。另有治法。厥阴证加甘草。谓主茎中痛。是肝也。内经曰。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少阴经证。多里急后重。故加大黄。令急推过。物去则轻矣。内经曰。因其重而减之。

    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又有太阴阳明二经证。当进退大承气汤主之。太阴证不能食也。当先补而后泻之。乃进药法也。先煎浓朴半两。俱根据本方加制。水一盏半。煎至一半服之。若三两服后未已。谓有宿食不消。又加枳实二钱。同煎服。三两服泄又未已。如稍加食。尚有热毒。又加大黄三钱。推过泄止住药。如泄未止。谓肠胃有久尘垢滑粘。加芒硝半合。宿垢去尽。则愈矣。

    阳明证。能食是也。当先泻而后补。谓退药法也。先用大承气汤五钱。水一盏。根据前法煎至七分。稍热服。

    如泄未止。去芒硝。后稍热退。减大黄一半煎两服。如热气虽已。其人心腹满。

    又减去大黄。枳实浓朴汤。又煎三两服。如是腹胀满退。泄亦自愈。后服浓朴汤数服则已。

    又寒热水泄之例于后。

    泄者一也。总包五法。谓之六义。曰六解。难经有伤寒五泄。叔和云。湿多成五泄。仲景解四经泄利。有不可汗。有不可下者。可吐可灸者。仲景随经自言之。假令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下膈入胃中。

    胃经本无热。不胜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谷一时下。此证当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泻督也。如用药。乃使车前子擂丸。白术茯苓之类。可选用之。五苓散亦可。

    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 溏者。是寒泄也。 溏者。大便如水。中有少结粪者是也。如此者。当用天麻附子干姜之类是也。

    又法曰。泄有虚实寒热。虚则无力更衣。不便已泄出。谓不能禁固也。实则数至圊而不能便。俗云虚坐弩责是也。里急后重。皆根据前法进退大承气汤主之。一说素问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云久风为飧泄者。乃水谷不化而完出尔。非水入胃而成此证。非前水恣也。此一证。不饮水而谷完出。名曰飧泄。治法于后。先以宣风散导之。出钱氏方中四味者是也。后服苍术防风汤。

    苍术防风汤

    苍术(去皮四两) 麻黄(去根节四两) 防风(去芦头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生姜七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泄止后服椒术丸。

    椒术丸

    苍术(二两) 蜀椒(一两去目炒)

    上为极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或三十丸。食前温水下。一法。恶痢久不愈者。加桂。

    如小儿病。丸如黍米大。

    治泻痢脓血。乃至脱肛。

    地榆芍药汤

    苍术(一两) 地榆(二两) 卷柏(三两) 芍药(三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大盏半。煎至一半温服清。病退药止。

    五泄伤寒。乃分三节。初说暴,次说中。后说久泄。

    此说在难经二十二难。是三节内包十五法。初以暴药。中以的对证药。后疾得中也。末治久泄法。仲景论厥阴经治法是也。

    治久泄法。先进缩煎小续命汤。是发其汗。使邪气不能从外侵于内。然后治其痢。秋冬间下痢风。吐论中加减浓朴丸大效。

    凡脏腑之秘。不可一例治疗。有虚秘。有实秘。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

    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浓朴汤

    主之。

    浓朴(姜制五两) 白术(五两) 半夏(二两) 枳实(一两炒) 陈皮(去白二两) 甘草(三两炙)

    上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三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空心。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

    平胃丸

    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和中消痰去湿。及浓肠胃。

    进饮食。

    浓朴(一两) 白术(一两二钱) 陈皮(八钱去白) 木香(一钱) 生半夏(汤洗一两) 槟榔(二钱半)

    枳实(五分) 甘草(三钱炙)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或温水送下。

    卷中

    心痛论第二十

    论曰。诸心痛者。皆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

    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行。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毕服金铃子散。痛止服枳术丸。去其余邪也。有大实心中痛者。因食受时气。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滞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 本汤去其余邪。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

    便利溺清。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微力弱。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朝发暮死。当急救之。是知久痛无寒。而暴痛非热。

    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当用

    金铃子散。

    金铃子 玄胡(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调下。

    大实心痛。

    煮黄丸。

    雄黄(一两研) 巴豆(五钱去皮生用研细入雄黄末)

    上再研二味。白面二两同和。再研匀。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时。先煎浆水令沸。下药二十四丸。煮一二十沸。涝入冷浆水沉冷。一时服二丸。一日二十四丸,加至微利为度。用浸药水送下。此治胁下 癖痛如神。

    治大实心痛。大便已利。宜

    本汤

    。彻其毒也。

    本(半两) 苍术(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清。

    治寒厥暴痛。脉微气弱。宜

    术附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细切一两) 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上为粗末。入附子令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枚劈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此药又治风湿相搏。身重疼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者。不知食味。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治男子妇人心经中热。搐如痫病状。宜服妙香丸。

    风痫者。煎羌活为引。下妙香丸。血痫当归汤引下。

    刺心痛诸穴于后。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心痛引腰脊欲呕。取刺足少阴。

    心痛引小腹满。上下无常处。便溺难。刺足厥阴。

    心痛短气。刺手太阴。

    心痛。当九穴刺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则已。

    按经三法心痛与背相接。善恐。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先刺京骨昆仑。不已刺合谷。

    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者。胃心痛也。刺大都太白二穴。

    心痛如锥刺。乃脾心痛也。刺然谷太溪。

    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休息。乃肝心痛。取行间太冲。

    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益痛甚者。其色不变。此肺心痛也。刺鱼际太渊。宣通气行。无所凝滞。则病愈也。

    太溪穴足少阴肾经土也。为 。在足内踝后跟骨上脉动陷中。可灸三壮或五七壮。此泻热厥心痛。

    昆仑足太阳膀胱经火也。在足外踝后跟骨上陷中。可灸三壮。或五七壮。亦可泻热厥心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