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楞严经宝镜疏最新章节!

    大清 钦赐云南法界寺讲经广陵沙门溥畹述

    △二示返妄归真便成圣位(三)一总明渐次三位(二)一结前开后。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此正通结前来约无明熏真如而成染用。为颠倒十二类生。因复开后约真如熏无明而成净用。为单复十二圣位也。意谓。阿难。如是上来各类众生。汝应当知。一一类中。亦且各各互相具足一十二类颠倒乱想。至如胎生一类。但就人中而论。或有悖逆犯分杀父害母者。岂非枭獍乱想杀害之颠倒乎。或有弃本蒸尝。承他宗祀者。岂非蒲卢乱想诬罔之颠倒乎。或有书符捏诀咒诅呼召者。岂非厌生乱想性邪之颠倒乎。或有假他聪明成己知见者。岂非水母乱想虚伪之颠倒乎。或有愚而且钝不明正理者。岂非木石乱想痴顽之颠倒乎。或有乩仙巫觋幽明相结者。岂非鬼精乱想认影之颠倒乎。或有厌有取空灭色归无者。岂非销沉乱想迷惑之颠倒乎。或有求日月精尊事星斗者。岂非精明乱想自障之颠倒乎。或有喜新厌故触物变情者。岂非转蜕乱想假托之颠倒乎。或有趋炎附势翻覆不常者。岂非蠢蠕乱想趣附之颠倒乎。或有高下不定或飞或潜者。岂非龟鸟乱想妄动之颠倒乎。人类既尔。余类亦然。一念颠倒。即具十二种现。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此亦穷十二变。为一旋复者也。然虽各各具足十二乱想。若欲究其生发之源。无非心性失真。自成颠倒。从其本有妙圆真性清净明心。全体大用。一念妄动。遂成无明。由斯具足如是虚妄十二乱想。阿难。汝今意欲返妄归真。转凡成圣。要求真修。实证五十五位。以至妙觉究竟成佛首楞严王妙三摩地者。此甚容易。不过于是本来因之起惑造业颠倒之心。翻转虚妄。即是真常。然此真常。元不离于颠倒乱想所起之处。苟能就此。如法建立三种渐次。方得乱想扫除。而颠倒自灭。则诸圣位亦从此立。正如净器。除毒洗涤。后贮甘露者。是也。盖净器者。喻根中所具不生不灭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全体大用也。除去毒蜜者。喻除助因刳正性违现业也。灰汤洗涤者。喻耳根圆通闻熏闻修也。甘露者。即诸天以药置诸海中。用宝山摩之。名不死药。后贮甘露者。喻安立单复十二圣位也。故知迷时则名颠倒世界。而成十二类生。悟时则曰正觉世界。而成十二圣位。所以若迷若悟。若圣若凡。皆不离于现前一心也。

    △二总标别详(二)一总标。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至)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此则总标三种渐次。正明修习三摩地者。当以是法为入道之前锋也。若夫第一意欲修习楞严定者。必须先要除其助因。以五辛菜。助淫发恚。因之引鬼招魔。故当除而去之。第二意欲真实修行者。务须先要刳其正性。以淫杀盗妄。正为性业。故当刳而空之。第三意欲增进圣位者。是必先要违其现业。以根摩相染。为现在惑业。又感将来生死苦报。故当违而背之。然此三者。前二惟戒。均属助行。后一定慧。乃为正修。所以自浅而深。从因至果。莫不皆依正助熏修。则知此三渐次为能增进。五十五位为所增进。故后结云。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是也。

    △二别详(三)一除助因。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至)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此别详助因也。意谓。云何名为助成恶业之因耶。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咸皆不能自全躯命。必要依此四种之食。方能久住。此由佛成道后。为除外道自饿苦行。故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此为正觉正说。余不能知。外道??曰。愚者亦知。何言正觉正知。佛返问云。食有几种。外不能对。因说此四。所谓段食者。变坏为相。谓香味触三。于变坏时。能为食事。不说色者。以变坏时。色无用故。触食者。触境为相。谓有漏触。裁取境时。能为食事。如眼以睡为食。耳以声为食。乃至身以温凉诸触为食。皆有滋养义故。思食者。希望为相。谓有漏思。希可爱境。能为食事。如色界禅思。乃至小儿悬视灰囊。将谓饭食。得不死等。识食者。执持为相。谓有漏识。由段触思。势力增长。能为食事。此识通诸识自体。而第八识食义偏胜。若无此识。彼识食体不能有故。由此定知。异诸转识。有异熟识一类。恒遍执持身命。令不断坏。若依三界而论者。欲界人天及畜生等。具足四食。段食为首。鬼及色天。无有段食。只具三食。触食为首。以鬼神飨祀。但触气故。色界诸禅。具八触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均无触食。唯有思识二食。思食为首。非非想处及无想定无想天等。并无思食。唯有识食。无间地狱亦唯识食。是故佛言。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但凡诸味利益于身心者。皆名为甘。损害于身心者。总名为毒。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正明食为助生之因。则其甘毒不可不择也。而有非毒。实甚于毒者。五辛是也。故求耳根圆通修正定者。应当断除五种辛菜。所谓一大蒜。二茖?。即薤也。三慈?。乃?之正名也。四兰?。即韭也。五兴蕖伪也。正云兴宜。或云。少出乌荼婆他那国。慈愍三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冬到彼土。不见其苗。此方无故。所以不翻。是五种辛。能生五失。所谓一生过。二天远。三鬼近。四福销。五魔集。以故熟食则壮相火。助发淫念。若是生啖。则动肝气。增长嗔恚。由此生过。所以生熟皆不宜也。此下四失。文显易知。故不烦释。下结之曰。阿难若欲决定修习正定。求入圣位。证菩提者。必须永断此五种辛。是则名为最初第一除去助因增进圣位修行渐次也。

    △二刳正性。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至)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此别详正性也。盖正性者。以大小乘律余皆枝叶。悉属遮罪。惟淫杀盗妄。此为根本。正属性业。乃生死相续正业之性也。以故阿难。正性之害。是为如是。所以欲修三摩地者。务要预先刳而空之。然刳空之法。无非精严受持清净戒律。而戒虽多。淫杀为最。必须永断。不惟执身不行。亦且要心不起。方为真断。而断淫杀者。寻常不得饮酒餐肉。以酒能乱性。恐成助淫之阶。而肉必伤生。实为杀害之本。不可不深刳而永断也。即虽素食。然而但有生气之物。如果蔬之属。非以火净不可啖食。此正护生防微杜渐之深意也。且果蔬有生气者。尚不忍啖。况杀生害命。忍取血肉。而饱餐大嚼者乎。准十诵律。净食之法。凡有五种。一火净。二刀净。三爪净。四鹦鹉嘴净。五子不生净。此名火净。必须净人以火触之然后用者。此不忍食生之意也。阿难。如是修行正定之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而能销除惑业。得出生死。以离三界者。万无是理也。当观淫欲如遭毒蛇。如见怨贼。且蛇贼之害。虽丧身失命。然唯一生一身而已。若淫欲之害。则法身慧命。永劫沉沦。而修行人。岂可狎而近耶。此于四重中。偏说淫者。则知刳性之义。斯其正也。故法华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者。是也。声闻四弃者。谓淫杀盗妄。四波罗夷也。八弃者。谓尼众于此。更加触八覆随。以防淫习也。执身不动者。即总禁七支。俱不许犯。执心不起者。乃是一念皆不可生。以淫心断。则不相生。杀心断。则不相杀。而偷心妄语。盗心劫窃。二者若断。则无负累。不还宿债。此四不犯。是则名为清净人焉。方可修习三摩地矣。以此清净之人。不唯戒根清净。而且六根皆得清净。所以不离肉眼。便见十方而睹佛者。即眼根清净也。闻法奉旨者。耳根清净也。得通游界者。鼻舌身根清净也。宿命无艰者。意根清净也。即法华云。现身所得六根清净。故名清净人也。然神通游界者。随心自在。无所隔碍也。得无艰险者。任意逍遥。无有冤债也。故修禅定欲入圣位求菩提者。必须永断四波罗夷。是则名为次当第二刳空正性增进圣位修行渐次也。

    △三违现业。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至)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此别详现业也。盖现业者。即现前六根。现缘六尘。起惑造业也。而言违者。即旋根脱尘之义也。然此三渐。初二蹑前道场方法而为助行。今此第三亦是蹑前圆通本根。以成正修。由其正助兼具。故能安立下之诸位也。此中违现业者。即前第二决定义中。所谓逆彼无始织妄业流者。是也。如是清净持禁戒人者。正蹑前文第二渐次。成此第三渐次。是藉助行。以成正修也。故知前二为因戒生定。此则正明因定发慧耳。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者。谓此清净持戒之人。内既无有淫杀盗妄四种贪心。故能外于六尘情境。亦不多有随流放逸。然言不多。弗许绝无者。以初心学者。根中虚习。未能尽除。而尘影犹在。则其现业尚未尽违。但以无漏而熏有漏。非全无漏也。因不流逸者。即前所谓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也。旋元自归者。即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之正修也。尘既不缘。至六用不行者。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乃至闻所闻尽也。十方国土至皆现其中者。即觉所觉空。乃至寂灭现前也。是人即获无生法忍者。即忽然超越获二殊胜也。以尘寂则根无所偶。而根拔则六用不行。由其尘寂故。国土皎然。犹琉璃之界。因其根拔故。身心清净。如明月之珠。所以若身若心莫不快然者。以能悟得身界不二唯一妙圆。故知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本自一心。更无他物。所谓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总成真法界。岂非获大安隐无上涅槃者乎。自此之后。一切如来自证之境。如密者法身之理。圆者般若之智。净者解脱之行。妙者三德秘藏不可思议之境也。皆现其中者。即前寂灭现前也。无生法忍者。谓此一心本无生灭。但由虚妄分别。幻见有生有灭。今证此心无生无灭本有之法安住忍可。故名无生法忍也。即当从是无生无灭。以为因心。渐次深入。圆成果地。幻修幻证。自此已往。但随其心所发何行。即能安立何等圣位。即如发渐次正助。则能安立干慧相似觉位。如发三贤四加十地等觉。如是正助。则能安立五十五种随分觉位。如发必定成佛之正助。则能安立妙觉究竟觉位。此则总依一心。开为渐次正助。为能立之因心。此下诸位皆所立之果觉也。以下圣位。然在古注。有依璎珞仁王诸经诸论而判释者。虽各有据。亦无不可。但诸经义理。互有差殊。且而本经纯谈性定如幻修证。乃佛自证不可思议那伽大定也。设欲强配。未免支离。故下略约起信三觉。以摄诸位。庶使初心学者。识路还家。以免穷途之泣耳。

    △二别示贤圣诸位(九)一干慧位。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至)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此合三渐次为干慧地也。若准起信。约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者。此当相似觉位也。阿难。如是上来依三渐次精勤修习之善男子。因其正性刳空。淫心永断。至是故得欲爱干枯。因其现业违背。六用不行。至是则能根境不偶。盖淫欲为续生之本。既能永断。则知现前虽有残质。将来一定。不复续生。由其根尘不偶。能以定力。执持此心。故得虚而无碍。明而无障。所以外无尘障。内无根碍。既无根尘之障碍。纯是智慧之光明。由是慧性真明。内洞外彻。故名曰圆。不唯一身一心。且而蓥彻十方世界。以蓥界则智圆矣。而欲干则慧生焉。由此立名。故曰干慧。依之住持。故名曰地。盖诸佛之道。悲智双流。此人虽能淫欲习气初得干枯。然则未能与夫如来法性真流萨婆若海大水相接。所谓干有智慧。以故目之。为干慧地也。

    △二十信位。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至)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此明圆信十种位次。若准起信。自此已往。直至等觉。皆随分觉位也。意谓。即须以此相似觉心干慧中智。契中道理。勤勇无间。不滞二边。故云中中流入。然此流入。尚涉功用。非无功用。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此但较前。更增一番智断功能。故得密圆净妙如来藏心。忽然了明。透彻透悟。犹如莲华开舒敷放者。正心开意解之相也。且此妙圆。非如前位。似妙似圆。斯乃随分觉中。真妙真圆也。应即从此心开之际。益加增进。任运熏修。务使真妙者重增其真妙。真圆者更进于真圆。由是增进妙圆真性。更须重发妙圆净信。方为从性起信。则全信是性。故能遍历圣位。无往不由妙圆净信。无位不属常住真性。所以一切世间虚妄想相。如阴处界大。尽皆灭除而无余者。以信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故也。依如是心。发如是信。不着二边。方为中道之信。由如是信。信如是心。了无虚妄。乃名纯真之心。得此心信。安住不动。故其第一名信心住也。既然获此真心妙信。则于谛理。无不明白。莫不了然。故一切根尘识法。莫不互圆而互通矣。所以阴不能覆。处不能局。界不能隔。三俱无碍。因此遂能远忆过去无数劫中舍身之事。又能悬忆未来劫中受身之事者。何耶。以其过现未来一切染净诸业所熏种子习气。如毕陵之慢。身子之嗔。顿皆发现。如在目前故也。是人所以于三世事皆能忆念。得无遗忘。以其忆念无忘。故名第二为念心住也。妙圆纯真者。蹑前第一从真妙圆中道纯真之二句也。无始习气者。即蹑第二无始习气皆现在前之二句也。然在第一。虽云妙圆纯真。未得真精而发化。即在第二。虽云习气在前。未能通一以精明。此言发化精明者。正见功夫增进之相也。故此唯以真精真明之妙性。而进趣熏发真清真净之妙信。所以惟精惟明。惟进惟趣。故名第三为精进心也。心精现前者。即蹑精进心也。纯以智慧者。乃功夫增进之相也。以前虽精进。而功犹未到。虽云发化。而慧尚未纯。至此则精进信心。现在前矣。权实智慧。纯以用焉。故名第四为慧心住也。以犹用也。盖前干慧位中。有云纯是智慧者。正明初得相似。犹带是在。则惑与智。尚未融化。至此则曰纯以智慧者。乃精真发化。一切惑习无非智慧。此则随分所获真智真慧得体得用者也。执持智明者。蹑上慧心住也。周遍寂湛等。正功夫增进之相也。意谓。前虽智慧精明。若无定力以执持之。则妄念起。而寂湛者不能周遍。正念失。而寂妙者不能常凝。盖无寂之照。如风里之灯。无照之寂。犹暗中之目。今以定力。执持智明。故寂湛者得以周遍。而寂妙者获其常凝。斯则即寂而照。即照而寂。乃为正定体用之相。故名第五为定心住也。定光发明者。蹑上定心住也。明性深入等。正功夫增进之相也。盖定光发明者。因定发慧也。明性深入。用慧资定也。此正定慧均平。互发互资。愈入愈深。唯有进趣。而无退转。故名第六为不退心也。心进安然者。蹑上不退心也。保持不失等。乃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不退勤勇无间。尚涉功夫。至此虽精进。而不见有勤劳之相。故曰安然。良由定慧均等。故得安然。保护执持而不散失。然所保护者。是何法耶。即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乃十方如来法身慧命也。以能保护如是之法。则与诸佛。同其气分。相交相接。故名第七为护法心也。觉明保持者。蹑上获法心也。能以妙力等。此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与佛气分交接。蒙其慈心光明摄受。然而生佛之心。犹居两地。尚未浑融。至此能以心光妙力。返回佛心之慈光。而自己心光。转向佛心以安住。由是己心佛心。己光佛光。互回互向。犹如双镜。彼此光明。互相对照。以故光内现光。影中含影。重重涉入。互互无穷。此正自心即佛。佛即自心。浑融无二也。以其回佛光而向佛心。故名第八为回向心也。心光密回者。蹑上回向心也。获佛常凝等。明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心光佛光密相回互。尚恐未久。此则方获佛光心光。不动常凝。而与无上妙净戒体。一同安住。无作无为。从今得去。尽未来劫永无遗失。此正所谓心地大戒。故名第九为戒心住也。住戒自在者。蹑上戒心住也。能游十方等。明功夫增进也。意谓。前虽住戒。尚为止作所局。惟持无作之体。至此则发自在之用。所谓不戒而戒。无往非戒。由律仪戒。摄善法戒。以至饶益有情戒。莫不具足。故能游化十方国土。正谓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以戒根清净故。所去之处。莫不随心。无不满愿者也。故名第十为愿心住也。此上十种信位。古解有谓初住开出者。以圆家住前。具不取证。故不立位。且以渐次干慧。总摄十信。若然则经文四加之前。佛不应说尽是清净四十一心。于后总结。又不应说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矣。设十信果在三渐次中。佛亦不应明列其位。备详其数。若谓圆家住前。俱不取证。即在住后。又何尝取证耶。今遵本经。仍开为十。但圆家信位。虽与诸经十信名同。而义实迥异。余故判入随分觉也。

    △三十住位。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至)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此明十住位也。盖住者。谓亲住佛家。分破五住。分证三德。依秘密藏。无住而住。故名为住。阿难。如是上来十信圆具。此善男子。皆是以真方便。发此十心。所谓从真妙圆。重发真妙。乃是从性起信。称性而发十种信心。以为入道真实方便。非同三渐以及干慧之相似方便也。然能发此十种信心。乃是心精真体之所发晖。故此十种。从性发信。体用相即。互涉互入。求其所以。无非圆成实性一心之所发也。故名初住。为发心住也。即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者。此也。心中发明等者。蹑前发心住中心精发晖也。以前心精妙信。虽属性修功用。然未浑融。意谓。前来虽能发心。然于心信。尚未一如。故能发之心如净琉璃。所发之信如精金也。至此则以从前已往能发所发妙心妙性。镕为一体。打成一片。一切诸行由斯践履。以为基地。此如建重楼者。先平基地。故名第二为治地住。治即平也。心地涉知者。蹑前治地住也。盖心即智也。地即理也。涉知者。是以智照于理。理照于智。若智若理。互相鉴照。以故理智俱得明了。从是而往。依理依智。游履十方。自利利他。一切皆无遮留障碍。所以广修妙行。大作佛事。故名第三为修行住也。行与佛同者。蹑前修行住也。谓己妙行同与佛行。故能领受诸佛气分。所谓发心究竟。二无有别。将生佛家。作法王子。此如中阴身。自求父母之义也。必要三者业同。然后中阴心相体信。冥然相通。始揽赤白二滴而入胎者。此喻行人始觉合本。揽权实二智。入如来藏。为成佛种也。犹太子处胎。贵压群臣。故名第四为生贵住也。以上皆明初入圣胎。此下皆明长养圣胎。既游道胎者。蹑上生贵住也。意谓。既游诸佛正道之胎。亲揽诸佛权实二智。此则已奉大觉之遗体。得为法王之真胤矣。此如胎中五位。已成人之生相。而不缺少。然未出胎。故名第五为方便具足住也。容貌如佛。蹑前亲奉觉胤方便具足也。意谓。外之容貌。既然如佛。则内之心相。亦应同佛。乃表理一如。内外俱正。故名第六为正心住也。身心合成者。蹑前容貌心相也。意谓。既已身心肖佛。自合渐渐长成。则于道胎。日益月增。时刻无间。唯长无缩。故名第七为不退住也。十身灵相者。蹑上身心合成也。意谓。前来虽是身心增长。但是方便具足。至此则十身灵相。一时具足。盖十身者。卢舍那也。谓声闻及缘觉。菩萨如来身。法智空业报。众生及国土。又如来身自具十种。谓菩提愿化力庄严威势意生福法智。然此菩萨虽获是身。具体而微。故名第八为童真住也。形成者。蹑上十身具足也。意谓。前来虽然具足。犹在胎中。此则形已成矣。胎已出矣。亲得为佛嫡骨子矣。所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名第九为法王子住也。表以成人者。蹑前法王子也。意谓。前来虽得为子。尚犹幼小。今则陈列灌顶。表以成人可当大任。如国大王。以国事而分委太子也。盖大王者。即是金轮。为天下之主。刹利者。即是散粟。乃一国之君。故金轮生者。即称太子。而刹利生者。则曰世子。若据金轮灌顶者。华严经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罗缦。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大智职菩萨。问彼明十地。方是受职。今明十住。亦名灌顶者。何耶。答此正约下刹利世子。陈列灌顶。表以成人之道。亦分得此名。在王之数耳。非谓即同彼经十地之灌顶也。故名第十为灌顶住也。

    △四十行位。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至)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此明十行位也。盖行者。乃是菩萨道全德备。广行佛事。摄物利生。所谓念念具足诸波罗蜜也。然行虽多。约而言之。不出于十。阿难如是上来修习十住之善男子。既已灌顶受职。得成诸佛之真子矣。且而具足如来藏中无量无边称性功德。自应广行檀度。与十方界随顺众生。或资生施。或无畏施。或以法施。随有所需。悉令如意。斯则自他俱利。机应皆喜。故名第一为欢喜行。此檀波罗蜜之力也。既是三檀备足。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亦宜令其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生。此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果能如是。方名第二为饶益行。此戒波罗蜜之力也。自觉觉他者。以前第一具足妙德。乃为自觉。等二能利一切众生。正属觉他。虽然如是。柰自他不泯。恐生彼此相违互拒。不无嗔恨。设依无生法忍。则无人无我。无能无所。三轮尽扫。四相全空。方得无违无拒。无嗔无恨。斯名第三无嗔恨行。此忍波罗蜜之力也。以能忍辱饶益众生。虽使世间十二种类。俱能出生十二圣位。设无精进。亦不常久。岂能自今穷未来际而皆饶益耶。由其精进故。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皆能平等普利。通达无遮。是以第四名无尽行。此精进波罗蜜之力也。由是上来施戒忍进。十方三世自利利他所有之法。至此一切悉皆会合。同为一体。然而此等种种法门。设非禅定相持。则不能得无差无误。离痴离乱也。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以虑能离痴。静能离乱。故名第五离痴乱行。此禅波罗蜜之力也。既依禅定。自能发慧。决择事理。了然无惑。以理能显事。则同中现异。乃理不碍事也。而事能显理。故异相见同。正事不碍理也。此皆慧度成就。是以理事无碍。同异互现。故名第六为善现行。此慧波罗蜜之力也。不惟善现事理。是为如是。乃至十方世界所有虚空。满足微尘。亦能互现。然非方便则不可耳。盖方便者。以权为事也。所以大小相容。一多无碍。故尘中现界而界不小者。是小不碍大也。界中现尘而尘不大者。是大不碍小也。由是界中现尘。尘中现界。互不相留。亦不相碍者。皆因方便无著。以成事事无碍之故耳。设有执着。则大自大而小自小。一自一而多自多。何能相容而无碍耶。故此第七名无著行。此方便波罗蜜之力也。然则上来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种种法界。虽得现前。设无愿度。难称第一。亦不尊重。故须发起种种大愿。如四弘十愿之类。以不发则已。设一发之。犹如频伽在?。声愈众鸟。又如王子处胎。贵压群臣。以故能发大愿者。则从前所修诸波罗蜜。皆如众流入海。至此咸是第一波罗蜜也。故名第八为尊重行。此愿波罗蜜之力也。如是上来虽得愿行相资事理圆融。然非身体力行。亦不能成十方诸佛清净轨则。故须力行方能仿法。是以第九名善法行。此力波罗蜜之力也。纵其善能仿法。一一皆是十方如来清净轨则。全无遗漏。若无智度。则难契证一真如心无作无为如来藏性清净本然之体。由是义故。必须真实之智。方能证此真实之体。以故第十名真实行。此智波罗蜜之力也。

    △五十向位。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至)名法界无量回向。

    此明十向位也。盖前信住行三。出俗心多。大悲行劣。故此以愿济悲。处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是名十回向。亦名十愿也。阿难。如是上来修习十行之善男子。自初行以至八行。显同显异。现界现尘。则其神通已满足矣。次于第九成佛轨则。是其佛事已成就矣。乃至第十一一清净。皆获本然者。则此藏性之体。已细洁矣。而藏性之用。亦精真矣。从此遮留障碍。一切诸患。自今而远离矣。然于此时。当度众生。设不度生。则成自了汉矣。而度生之法。须识即相离相。中道妙义。不落二边。方为可耳。由其即相。故当度生。以其离相。须除度相。以其回无为心。则不着离而落空。故能救护众生。以其向涅槃路。则不着即而滞有。故能离众生相。此则第一即相离相。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次明有为无为中道妙义。盖可坏者。乃生死有为也。诸离者。即涅槃无为也。由能坏其可坏。故不耽著于生死。由能远离诸离。故不滞守于涅槃。所谓涅槃不安。生死不立。善获中道。是不见有能坏之智。及所坏之境。故名不坏。此则第二即有为无为。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俱舍论云。涅槃名离。以离诸惑染及生死故。三明本觉始觉中道妙义。盖湛然者。即本觉也。齐佛觉者。乃始觉也。今则始本不二。与佛平等。故等一切佛。此则第三约本觉始觉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四明因地果地中道妙义。盖真精者。因地心也。佛地者。果地觉也。了明心地。故曰发明。名目相应。故曰如佛。此则因心果觉。无二无别。故佛心所至之处。则因心亦尔。此则第四约因心果觉。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五明依正二报中道妙义。盖世界者。依报也。如来者。此报也。而依正二报互相涉入者。如依入正。则毛端现刹。如正入依。则尘内转轮。故得一多小大。均无挂碍。犹如帝网孔光交映。故其功德。无有尽藏。此则第五约依正二报。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六明一多理事中道妙义。盖同佛地者。明理一也。各生净因者。明事多也。依因发挥取涅槃道者。由多事以契一理也。一多虽殊。归理无二。故曰平等。意谓。于始本相同佛之理地。从此诸地之中。各各发生清净真因。依此真因。发越挥散六度万行。周遍法界。以取究竟涅槃之道行。从理起名。随顺平等。能生道果。名为善根。此则第六约一多理事。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七明众生自他中道妙义。意谓。真实善根既已成就。则十方众生皆我本性者。此回他向自也。以我本性圆融成就不失众生者。此回自向他也。了得若自若他二而不二。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也。此则第七约众生自他。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八名真如变与不变中道妙义。盖此真如不变随缘。故即一切法随缘不变故。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者。此明变与不变二俱不立。以显真如中道之相。此则第八约真如变不变。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九明无缚无脱中道妙义。意谓。既是真实悟得所有真如。则竖穷三世。横遍十方。一切无碍。更无有缚。亦无解脱。以生死即涅槃。故无有缚。涅槃即生死。故无有脱。此则第九约真如缚脱。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十明法界有量无量中道妙义。意谓。初证性德。以为齐佛。以为如佛。以为至一切处等。皆存觉见。则法界性未离有量。及乎至此。性德圆成。始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方知无量之量矣。正通拂从前一切诸位限量情见也。此则第十约法界量无量。以明中道回向之义也。

    △六加行位。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至)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此明加行位也。谓依此四加功用行。为入地之胜进也。阿难。如是上来修习正定之善男子。自从干慧。以至信住行向。既能尽历如是清净四十一心。次则应成暖顶忍世四加行矣。然加行而曰妙圆者。以余乘教中皆有四加。但非妙圆。故佛特标以简异之。盖此四种。乃入道要门。始终地位。皆由增进。如渐次位中。非此加行。莫入干慧。相似位中。非此加行。莫入信住行向。乃至等觉。亦由加行。方入妙觉。然今独于十向之后。列四加者。以显地法尊胜。非此加行。不能入也。即以初地欢喜心中所具佛觉。用为十向末后始觉之己心也。盖初地觉性。全在十向无明心中。譬如火在木中。今以十向之始觉。钻于障地之无明。求出初地本觉智火。以此智火欲出。而未出无明之木。将然而未然。加功至此。喻如钻火。欲然其木。暖相先现。名暖地也。顶地者。又即以十向位中。始觉己心。成其初地佛觉所履。盖初地所证涅槃之理。犹如虚空。迥起十向变易生死之山。今下有微碍。故云若依。身入虚空。故云非依。此明十向位中一分变易生死。将脱而未脱。初地位中一分真如涅槃。欲证而未证。然功夫至此。已为至极。故名顶地也。初以佛觉。用为己心。是佛与心同。次以己心。成佛所履。是心与佛同。所以心佛二俱相同。则已善得中道至理。??中了明。无复疑惑。然独自知。难以吐露。此如忍事之人。若欲怀之于心。而且非能怀者。设欲出之于口。又非可以话会者也。故于所忍之事。非怀非出。名忍地也。世第一者。初暖地中。用佛觉为己心。尚存己心数量。二顶地中。虽以己心成佛所履。尚存佛履数量。此二皆是迷中道之数量也。三忍地中。心佛二同。尚存二同数量。乃是觉中道之数量也。今则不但无迷。亦且无觉。下无己心。上无佛觉。故得若心若佛二无所目。则数量俱销。迷觉皆泯。所以高超世表。故名世第一地也。然此性修。虽极圆顿。一念便能该因彻果。而于一念之中。法尔亦具此四加行。然此四行。说虽次第。行在一时。所以名之为妙圆也。

    △七登地位。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至)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此明十种登地位次也。盖地之为义。总有二种。一者成实。谓能成就一切诸法。以坚实为体也。二者发生。谓能发育一切诸物。以生长为因也。良以非信不能立德。非住不能成德。然而德本虽能成立。设非其行。则不能自利利人。二利既备。设无回向。而亦不能善合中道。既获中道。设非加行。扫去二边。拂除中道。使情量以潜销。令心佛而互泯。亦难登地。故温陵曰。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依此发生。故谓之地也。阿难。是善男子。既从加行世第一心。善能成就。则障初地一分无明。豁然顿破。故于圣果位中。大菩提性。善得通达。以能觉菩提之智德。全与佛同。故名觉通如来。所觉之涅槃断德。全与佛同。故名尽佛境界。如三世诸佛所应得者。我已得之。如一切众生所本具者。我已证之。是故庆己庆人。名欢喜地也。以前来诸位虽断无明。犹是贤圣。未是圣贤。名异生性。今登初地。真见圣道。亲证真如。与佛同体。名同生性。然而对异说同。异固是垢。同亦是垢。今则同异一并销灭。故名离垢地也。既能离垢。则成清净。而清净至极。则光明焕发。故名发光地也。光明至极。则慧觉圆满。故名??慧地也。既有??慧。则能彻照不思议理。亦能彻照不思议事。由照理而又照事。成一切同性出世之智。所不能至。由照事而又照理故。一切异性世间之智。所不能至。至即及也。以离垢地。但能泯绝同异。此乃会融同异。由世出世智皆不能及。故名难胜地也。若事若理。当体皆是无为。真如性本清净。今已照明而显露矣。故名现前地也。了得法法。既皆真如。则已穷深究远。极尽真如自体边际。故名远行地也。行既深远。则竖穷横遍。惟一真如性净明心。自非生灭而能动摇。故名不动地也。既证真如不动全体。必发真如随缘大用。故名善慧地。谓此菩萨善用权实二种智慧也。盖自信住行向。以至于此。虽则皆是从性起修。非同事相。然而称性所起修习之功。则不无耳。至是称性之功亦毕。而大智大悲所有功德。俱已圆满。故亦目此九地为修习位也。若至十地。则无功用行。任运利生矣。所以慈心普阴妙现身云。覆于本有涅槃性海。而二利之道。自此具足。且说法如雨。现身如云。故名第十为法云地也。

    △八等觉位。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此明等觉位。以始觉等与妙觉也。盖如来已证法性真流。复从法性之中。逆流而出。同流九界。以度众生。如是菩萨逆生死流。顺法性流。行至本觉法流源中。一则从用归体。一则从体起用。譬如二人。一方入门。一方出门。适于此际。出入相交。各以一足在内。一足在外。出入虽异。事相均等。故名等觉。所以如来权智。下应机感。名为寂照。菩萨实智。上合觉心。名为照寂。自佛视之。尚名菩萨。自生观之。已等正觉。故名等觉菩萨也。然自信位以至于此。皆属随分觉也。

    △九妙觉位。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至)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此明妙觉究竟位也。意谓。阿难自从干慧初心。以至等觉后心。而信住行向四加十地位次始终。是为如是而已。由是等觉金刚心中。始能获得最初所发欲断生死永破烦恼之干慧心也。然首曰心次曰地者。谓是心至此。始落实地也。所谓头正尾正。发心究竟二不别矣。此经始终二干慧名。古来诸注。议论纷纭。全无定准。致令后学亦无可据。良由未悉本经之的旨耳。盖九界众生。咸因三种业流。致有五住烦恼。以感二种生死。五住者。所谓欲爱住。色爱住。无色爱住。见一切住。无明住也。三种流者。即欲流。有流。无明流也。以前四住为欲流有流。感分段生死。此在初信已断。后一无明住地。即无明流。感变易生死。至佛果乃断。以此论之。则前干慧。乃是金刚初心。先断欲有二流。出分段生死者也。以故经云。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自初信之后。即志断无明。但其积习深厚。故历五十四位。直至等觉金刚后心。生相无明才干。以此无明。喻定心中方始永断。故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此则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乃入妙觉。出变易生死。所谓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此本经的旨也。虽则圣位固有始终。而金刚定心元无先后。故始终唯一金刚干慧心也。由依如是始终无异金刚慧心。故能安立单七重复五重十二圣位。方能尽断生相无明。而入于微妙清净究竟觉位。以成无上佛果之道也。单七者。谓一名一位为单。如干暖顶忍世等妙之七者。是也。复五者。谓一名多位为复。如信住行向地之五者。是也。以其单有七重复有五重。故曰重重。又单复前后。互相间叠。如干慧之单。次复信住行向之复。而复次以加行之单。仍又次以十地之复。而更又次以等妙之单。此因单而又复。复而又单。亦曰重重。

    △三通结修证行位。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此正如来通结从前所谈位次。皆依微密观照大定始终之所立也。意谓。如是上来一往所谈。自三渐次。以至等妙。中间所历信住行向四加十圣。种种诸地。皆以金刚藏心。观察妙慧。所建立也。盖金刚观察者。体用兼举也。以金刚即藏性之体。观察乃藏性之用。此正藏性全体大用。亦即首楞严定之体用也。所以为奢摩他三摩禅那之总相法门者。此也。斯正如来普为当机大众。举扬性定。始终发挥金刚妙慧。以明诸位通修。皆不出于此也。如幻者。至如三渐次中。观察根尘如幻。便入干慧相似觉中。若能观察干慧如幻。便入十信随分觉中。乃至观察等觉如幻。便入妙觉究竟觉中。所谓毫无沾滞清净修证渐次深入之法也。此即观音自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亦即文殊所谓。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故此如来总结之曰。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三昧也。则知始终五十五位。通前彻后。惟一金刚藏心如幻观察而已。十种喻者。一幻人。二阳??。三水月。四空华。五谷响。六干城。七梦。八影。九像。十化也。言深者。不唯观察有为之法如幻如化等。即是观察无为之法。亦如幻化等。以故云深。古德有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得梦中佛果者。此也。奢摩他云止。毗婆舍那云观。然此止观禅那。皆属首楞大定之别相也。若克体而论。统惟一首楞严定耳。此正通结前来佛初许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公案也。故下总结之曰。阿难如是上来种种位次。莫不皆以三种渐次正助熏修。以是之故。自始之终。善能成就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十地。以及等觉之五十五位也。真菩提路者。即上诸位归菩提家之真实路也。以干慧属相似觉。未发真信。犹未起程。故非是路。是以除之。妙觉属究竟觉。如已到家。亦非是路。故亦除之。则知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者。即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也。以故行人果能依此不生灭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初从耳根下手。终入楞严大定。与夫中间五十五位无修而修。不妨幻修。无证而证。不妨幻证。于本无渐次深入之中。不妨幻立渐次而深入之。审有能作如是观者。方名正观。设若不尔。或谓心有甚么生灭。修有甚么位次。随意卜度。妄配名目。执六识为真因。以事行为真修者。斯皆他观。非自心之大定。名为邪观。非自性之大定也。故仁王经云。若言越此而成佛者。则同魔说。即斯之谓欤。以上一正谈大定始终竟。

    △二通示全经名目(三)一文殊请名奉持。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此请安经名。以便遵奉受持也。良以经文至此。生信开解。发行证入。一期周毕。此之法门。当流后代。须立经名。设无其名。何以召体而遵奉受持以流布耶。然斯一经。始以阿难发起者。表非权智不能启教。终以文殊请名者。表非实智莫克入理。此显首楞严定流传末世。而初心学者。必用权实二智。正助熏修。方能事理圆融。彻证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之义也。

    △二如来示名教持。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至)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此立经名。以教奉持之法也。此下五名。先释第一。谓大佛顶者。如来无见顶相放大智光之所说也。悉怛多般怛啰云白伞盖。喻如来藏心本来无染遍覆一切也。法王实相。楷定众圣。故名宝印。清净妙体。照用无涯。故名海眼。此约理智以立名也。第二救护亲因者。总标也。度脱下别显也。亲因者。谓因亲及亲如亲阿难因及性尼者。是也。以显若亲若因。莫不救之护之而度脱之也。得菩提心。发大乘意也。入遍知海。证圆常理也。此约功用以立名焉。第三密因者。三世果人。入秘密藏。皆以藏性。为秘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一切行。而非权小之所能知。以故名之为密因也。三世如来。以此法门。为究竟说。故名了义。此约人法以立名也。第四旷兼无际。故曰大。正法自持。故曰方。称体而周。故曰广。即三大义也。妙名不可思议。莲华喻藏心。总含因果诸法也。又能为大定理体能统摄一切三昧。故名为王。能出生一切诸佛。故名为母。持善遮恶。总摄功德。名陀罗尼。咒即愿也。此约显密以立名也。第五此经从天竺灌顶部中流出。乃约密言。名灌顶章句。有能诵持者。则如来智水。灌其顶心。亦犹刹刹之受职也。菩萨万行。以首楞严为本。又修此定者。于一心中。具足万行。故涅槃云。首楞者。一切事竟。严名坚固。以一切事必定而得究竟坚固者也。此约教行以立名耳。以上立名。答初问也。汝当奉持者。答次问也。意谓。汝但依前五目。顾名思义。如说而行。传流后代。令众开悟。即是依教奉持也。问此经既有五名。何故唯取一十九字。答以总该别。用略摄广也。如大佛顶。即是大方广妙莲华王等。余皆易了。故不别列。

    △三阿难闻经获益。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至)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此明闻经及名以获益也。然斯领益其来甚远。一则得蒙开示般怛啰义。即是前文重宣神咒。述功劝持。二则悬示进修五十五位。三则兼闻本经之名目也。禅那云静虑。即止观通称。乃首楞王定一体三名之一也。正前所谓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者。是也。以虑无沉滞故虚。静无散乱故凝。此明闻经之力资其正定之相也。盖三界修心所断烦恼。共有八十一品。今言六品者。若准小乘。修道位中。有三界九地。各分九品。然约四果地地别断。故初果身中。断欲界一地九品中前六品惑。证第二果。二果身中。断下三品。证第三果。三果身中。断上二界七十二品。证罗汉果。今证二果。故断六品。以是思惑。故云微细烦恼也。须知自从开会。以至于此。则信解行证。从因至果。圣位经名。事理体用无不备悉。至此应结礼退之文。然不结者。以其当机重有请益。时虽或异。意似相联。故集经者。约义为类。合成一部。故不结者。此也。以上正请正说竟。此下即第二会。重请重说也。以阿难所问。即现前事。时年差别。俱如悬谈教迹中说。斯故不赘。需者检之。

    △二重请重说(二)一当机即事重请(二)一述益谢前。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此欲重请后说。而先谢前益也。大威德者。谓佛有折伏之威摄受之德。故能诃斥劝诫。令人欣仰而受诲也。慈音无遮者。谓教无亲疏。机不简择也。善开者。谓善巧开示也。以其思惑修道所断行相难了。故曰微细。无始俱生。故曰沈惑。消除结使。故得快然。增进圣位。故云饶益。此皆谢前所获之益也。

    △二重疑请后(三)一疑真何有妄。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至)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此疑若谓佛体既真。何以有七趣之妄耶。世尊。若此众生所有藏性。其为体也。本来自妙而自明。本来真实而清净。所谓微妙真心本来周遍而圆满者。既然如是。则四大五蕴。根尘识法。乃至虚空大地。草木昆虫。莫不本来元是一真如性。然则此性即是十方如来成佛真体。无二无别。既是佛体自应真实而无虚妄。云何佛体之中。复有七趣之虚妄耶。世尊。此等诸道。何因而出。为复真如体中从本已来自有之耶。为是众生心中虚妄习气自生之耶。问此与满慈之疑。有何异乎。答前疑理本清净。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则约依报为首。此疑性本真实。云何复有人天等道。乃约正报为首。是知前疑为显真谛。今疑为明俗谛。正欲真俗不二。以归中道第一义谛。有注。从文殊问名处。即判入流通分者。盖未详本经之旨耳。以佛自开会。即云二种根本。一涅槃根本。二生死根本。故自初卷。以至于此。虽真妄互明。然正意唯在涅槃根本元清净体。不生灭性。为本修因。以证不生不灭无上菩提之果也。此下乃明生死根本。所谓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以生灭为因。故感七趣生灭之果也。即初所谓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者。所以此下有详趣辩魔之事也。是知此后诸文。仍系正宗。非流通分。等道者。等于仙道也。

    △二疑地狱同别。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至)彼彼发业各各私受。

    此举现事。以问地狱之报也。意谓。如宝莲香者。既持菩萨大戒。而又私行淫欲。既已犯戒。且以妄言谤戒。谓行淫无妨。非比杀生害命。非比偷劫窃盗。而有冤对。以受罪报。此但行淫。彼此交欢。非有冤对。以是故知。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火。后于骨节烧然。堕无间狱。盖私淫是破戒。言无报则破见。戒见既破。直堕何疑。然报有二。一现报。谓身火自烧。二生报。谓堕狱受苦。而琉璃王。废父自立。诛瞿昙族姓。以报一言之辱。既非有戒可破。亦非拨无因果。但以瞋恚增胜。杀戮太过。而堕地狱耳。故琉璃王经云。初迦罗卫国。有舍夷贵姓五百长者。为佛造谦堂。誓曰。沙门梵志乃至群黎。不得先佛妄升此堂。舍卫太子琉璃。与梵志子好苦。定省外氏。见堂高广。顿止其上。贵姓骂曰。此婢生物。敢于中坐。催逐令出。太子语好苦。释种辱我。至此我绍位时。汝当告我。其后自立。好苦来告。集兵报耻。杀舍夷人三亿有余。佛记七日之后。当入地狱。王惧乘舟。入海水中。自然出火烧灭。佛言。往昔罗阅城中。有池多鱼。城有多人。向池捕鱼。池有二鱼。一名麸。二名多舌。各怀报怨。有一小儿。见其鱼跳。以杖击头。尔时捕鱼人。今释种是。麸鱼。琉璃王是。多舌鱼。好苦是。小儿即我身是。善星说空者。即涅槃经云。善星比丘。虽读众经。坏欲界结。获得四禅。乃至不解一偈一句之义。亲近恶友。遂失禅定。而生邪见。以故妄说。无佛无法。无有涅槃。如来虽复为我说法。而我真实谓无因果。于泥连河。遥见佛来。因起恶念。以故生身陷入地狱。据翻译云。梵名苏气怛啰。此云善星。乃佛堂弟之庶儿也。然此三人。以淫杀妄语。俱属生身入地狱矣。敢问世尊。此诸地狱。为是本来自有一定。虽造业不同。而皆归此处。同受报耶。为复各自其然。而彼彼有异。发业差殊。各因其私别受报耶。此谓地狱之报。不知是别业同受。是别业别受。所以不明而疑之也。

    △三恳慈悲开示。

    惟垂大慈开发童蒙(至)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此求开示也。幼小曰童。情昧曰蒙。乃当机自鄙。无大智慧。恳求开发之意也。意谓。诸持戒者。设闻因果虚妄。犹若空华。则将自谓持有何益。不持何害。未免懈退。若是示之决定义门。心则欢喜。身则顶戴。若身心谨慎。则戒体洁白。自无违犯之事矣。观此重疑。请后之意。正在扶律谈常也。

    △二如来因请重说(二)一重详七趣以励精修(二)一赞许。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此佛赞叹许说也。以其所问正合佛意。故曰快哉。如上贪淫恚杀。妄说法空。皆是邪见。悉非正因。今以此问。而得发明。普令众生皆归正道。不入邪见。岂不快哉。故许之曰。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真何有妄地狱同别之义也。

    △二说示(三)一总明二分(四)一通明真妄。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至)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此通明真如妄习。以除当机佛体真实何有七趣之疑也。实本真净者。谓彼七趣众生所具藏体。实是本来元具真如佛性清净妙心无诸杂染者也。因彼一念迷失真性。遂成妄见。因有妄见。故有妄习。所以七趣由是而生。盖妄见即无明现行。妄习即杂染种子。由无明种习为因。故有虚妄情想之果。汝疑真实何以有妄。良由是耳。此下乃欲广释虚妄发明情想。因此开为内外二分。虽情想升坠胜劣不同。然总不出一虚妄习气而已。

    △二双示内外(二)一内分。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至)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此释内分也。阿难。如何谓之为内分耶。即是众生日用寻常。随情任爱。安于本类。不求增进。而以情欲贪爱。为分内事者。是也。因诸爱染之心。此正生死根本业识种子。由是对境取着。发起现行。依恋不舍。谓之妄情。以妄情积久而不休。则能发生贪染之爱水。以是之故。所以众生心忆美味。则口中水出。心忆前人。则目中泪盈。心爱财宝。则举体光润。心着淫欲。则根中流液。此皆情爱之所致也。以故阿难如是诸事所爱之物。虽各有别。然而能爱之心。固结莫解。流逸是同。夫虚妄之情。既能发生贪爱之水。则水之为害。始而浸润。既而透湿。终而下沉。不能上升。乃自然之理。从下坠而不从上升者也。此则名为众生内分。故知自本类而坠堕者。皆情爱之因也。

    △二外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方分外(至)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此释外分也。阿难。如何谓之为外分耶。即是众生日用寻常。存诸虚妄想心。不安本类。志求出离。而以渴想胜地。为分外事者。是也。因诸渴想仰慕之心。此正轻举根本业识种子。由是对境希慕。发起现行。妄记筹度。谓之虚想。以虚想积久而不休。则能发生殊胜之心。浩然之气。以是之故。所以众生心持禁戒。而身轻清。心持咒印。而视雄毅。心欲生天。而梦轻举。心存佛国。而圣境冥现。心事知识。而身命自轻者。是皆想心之所使也。以故阿难。如是诸事所想之境。虽有差别。然而能想之心。清而不浊。轻举是同。夫虚妄之想。既能发生浩然之气。则气之为象。乃飞腾举动。至刚且大。塞乎天地。自属上升而不下沉。乃自然之理。必超越本类。而不坠堕者也。此则名为众生外分。故知自本类而超越者。皆虚想之因也。以上二分虽有升沉之异。然皆不出一情想之心也。

    △三总示升沉。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至)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此总示情想所招之果也。意谓。诸趣虽别。不出情想二因。但由内外轻重。故有升沉差别也。阿难。一切有情。正报世间。生来死去。相续不断者。以其莫不贪生而恶死也。是故生则从其所欲。遂于心志。以贪染爱恋之事。皆顺其习气故也。所以死则不从所欲。逆于心志。以改形易报之事。皆变其流类故也。所以临命将终之时。气息虽断。然于身根暖触之相。尚未尽舍。此正现阴欲谢。中阴未生。当此之际。一生所作。若善若恶。俱于此时。顿现在前。故华严云。譬如有人将欲命终。见随具业所受报相。行恶业者。即现地狱饿鬼畜生所有一切众苦境界。作善业者。即现诸天宫殿天众彩女种种衣服具足庄严。尽皆妙好。身虽未死。而由业力。见如是事。故知地狱天堂。本无定处。身虽未往。已现自心。境未现前。唯心妄见。以故当此现阴临死之末。中阴欲生之初。而死之逆习。生之顺习。此之二习。新故相接交代之间。唯凭情想。若轻若重。而分升坠。故纯想无情者。即便飞升。必不坠落。而生天上。可见三界诸天。皆想心善业之所感也。设若飞升心中。平日或有兼修福德。兼修智慧。广行六度。发四弘愿。欲见诸佛。亲蒙授记者。及与欲求往生。一心念佛。而发净土之愿者。而愿见佛者。则自能了然。心地开通。彻见。十方一切诸佛欲往生者。则一切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所有净土。随愿往生。可见此等亦属纯想。但兼福慧以及愿力。所以超胜诸天耳。次则情少想多者。谓胜想不纯。少有微情之所杂也。轻举非远者。谓虽轻举而非远也。以其竖不越于四天。横不出乎轮围故耳。设于此等类而分之。则一情九想。即为飞仙。二情八想。为大力鬼王。三情七想。为飞行夜叉。四情六想。为地行罗刹。是等皆能飞腾。游于一四天下。其所来去。俱无阻碍。所谓江湖河海而莫阻。山川墙壁而不碍者。是也。然其此等四类之中。若有能发善愿。及存善心。愿护我法。而拥护三宝者。或护戒法而随持戒人者。或护神咒而随持咒人者。或护禅定而保护抚绥修无生法忍者。是等则能常住如来法座之下。此明虽带邪情而有善愿者也。故八部之众。皆以鬼神之身。而得近佛蒙授记者。此也。情想均等者。五情五想也。不飞不坠者。则上不在天仙鬼神。故曰不飞。下不在地狱三涂。故曰不坠。以故参于天地之间。得生人趣者矣。由具五想。想属于明故聪。以具五情。情属于幽故钝。须知人道上智下愚。皆由情想。以分聪钝。故有想明益进而日新者。则聪而愈聪。遂成上智。若情幽暧昧而日进者。则钝之又钝。自为下愚。然其智愚元无一定。俱可转换。设幽者习明。则转顽愚而为睿智。若明者习幽。则换睿智以作顽愚。是以上智下愚。唯在吾人自取之耳。故情爱多而胜想少者。则沉坠于三涂也。所以六情四想。便为横生。其中情稍重者。则为毛群走兽之类。故足不离乎地矣。情稍轻者。则为羽族飞禽之类。故身仍飞于空焉。七情三想。则沉于水轮之下。生于火轮之际。在水火相交之处。受此二者之气。以成其身。为饿鬼趣。以受火气。故业性炽然。常被烧炙。以受水气。故业力障碍饮之成火。能害己身。无食无饮。经百千劫者。据瑜伽论。谓饿鬼趣略有三种。一者由外障。不得饮食。谓彼有情。习上品悭。故生此趣。皮骨血脉。皆悉枯槁。犹如火炭。头发髼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略口面。饥渴慞惶。处处驰走。所到泉池。为余有情。手执刀杖。及以罥索。行列守护。令不得趣。或强趣之。便见其泉。变成脓血。自不欲饮。是名外障不得饮食。二者由内障。不得饮食。谓彼有情口或如针。或如火炬。或复颈瘿。其腹宽大。纵得饮食。自然不能若啖若饮是名内障不得饮食。三者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