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楞严经宝镜疏最新章节!

证禅定之功。安能脱汝登伽之难。是知徒闻无功。未若真修有益。阿那含云。不来以其能断欲界九品俱生。名为出欲淤泥。不来欲界受生故。乃小乘圣位三果名也。

    △二劝真修有益。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至)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此劝修也。正承上文徒闻无功。由是义故。汝虽历劫。记忆持诵十方如来秘密章句。妙理精严。不如一日休歇狂心。不生分别。三缘顿断。三因不生。方名真修无漏之业。则不漏落生死尘劳。远离世间憎异爱同二种无明受生之苦。即如登伽。宿为淫女。而其业障何等深厚。由我神咒不测之力。销灭淫心。断除爱欲。入佛法中。今则名为性比丘尼。且与耶输。同悟历世宿因。皆由贪爱为苦。从此一念。熏习精修生灭四谛无漏善法。因是之故。或得三果而出缠。或证四果而蒙记。此皆弱质女流。尚能如此。云何汝以堂堂丈夫而反自欺。留恋见闻。且以世间因缘自然戏论名相。坚执不舍。诚妇人女子之弗如。不亦愧乎。观如来究竟当机。可谓至矣尽矣。如此苦口。真如刀枪剑戟。言言刺骨。字字惊心。辞虽斥责。意实劝进也。梵语摩登伽。此云本性。今从昔号。故名性比丘尼。罗睺罗云障蔽。耶输陀罗云华色。

    △三获益开解。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至)身意轻安得未曾有。

    此叙大众闻法获益。以开解也。正因前来闻佛所说因缘自然。指示分明。激发劝修。教诲谆切。到得此处。方才顿悟。则因缘自然之疑。从此销归。戏论名言之惑。自今除却。方知狂心歇处。即是菩提胜净明心。不从他得。所以了明真心。开悟实相。是以若身若意。莫不轻安。闻所未闻。得未曾有。此正经家描写当时法会大众获益开解庆快通身之义。以上通结前文。约破显谈定体。以明信解之理竟。

    △二约修证谈定用以明行证之事(二)。一明正助以示行(二)。一示当机圆通正修(二)。一阿难述领致请。

    重复悲泪顶礼佛足(至)在会一心伫佛慈旨。

    此叙领悟已解藏性而请进修之法门也。以前来悲泪虽多。皆伤迷昧。今则了明自性。所以解悟既深。悲感愈切。以故重复悲泪。三业殷勤。而白佛言。最尊无上大慈大悲。清而不浊。净而无染。众宝之王。如如意珠。随心满愿。靡不获益。善于发挥开导指示我等自心。能以如是达多照镜种种因缘。及与自然。转湾抹角。权巧方便。而复提明徒闻无功。奖劝真修有益。是皆诱引沉沦长夜之夫。出于憎爱二苦之海。此恩此德。曷可能酬。然则世尊我等今者。虽承上来圆融。指示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以至狂心自歇。即是菩提。如是法音。解悟了知。如来藏性。妙觉明心。清净本然。遍十方界。故其为体。无不含容。而其为用。无不发育。即如来国土宝严妙刹。莫不含容而发育也。既获此心。诚为庆幸。将谓识得一。则万事毕。更无别事。不意如来复责多闻无功。不及真修有益。然欲修习。其如藏性。微妙难思。心言路绝。无门可入。将柰之何。我等今日。犹如无家无业旅邸飘泊穷苦之人。忽蒙天王赐与华屋。不获其门。终莫能入。惟愿如来示诸在会蒙愚暗钝入门之路。令其捐舍小乘有余涅槃毕。然亲获如来自证无余涅槃。恳求指示。佛于本昔。因地发心。自修行路。令有学者。从何法门。摄持折伏。无始以来。妄想攀缘。如何便得一心总持。三藏圆融。入佛知见。而获总相大法门耶。此中无余涅槃果地觉本。发心路。因地心。此正求示因心以趣果觉也。陆宿曰旅。水宿曰泊。心游理外。喻旅泊。佛有法界。犹天王。赐与喻开示。华屋喻藏性。虽获喻信解。要因门入喻因解发行。由行证理。无余者。五住俱尽。二死永亡。无余惑也。畴昔者。犹云往昔也。陀罗尼云总持。伫犹俟候也。

    △二如来宣示法要(二)一经家叙意。

    尔时世尊哀愍会中(至)宣示阿难及诸大众。

    此经家叙佛之意。正为哀怜愍念。舍小向大。虽然悟得菩提真心。未有入门。不自在者。及为当来末世众生能发菩提心者。开无上之真乘。为妙修之要路。以故宣告当机及示大众耳。

    △二世尊正示(二)一双审二本(二)一总徴。

    汝等决定发菩提心(至)云何初心二义决定。

    此总徴二决定义也。佛谓汝等决然一定。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于大佛顶首楞严王十方如来。同共修证妙三摩提。锐志精修。不生懈惰。疲劳厌倦。决不退转。定无犹豫。此诚难得。然当先明。从本觉发始觉。最初之心而有真妄二义。必须决择分明。拣定真实。方不错乱。修习则斯妙定可以入矣。故总徴曰。云何初心二义决定。此因阿难问。无余涅槃。本发心路。及摄伏攀缘。入佛知见。故佛告以二决定义。意谓欲知本发心路。但须决去生灭妄心。得不生灭。为因地心。然后圆成不生不灭涅槃果德。此初心第一决定义也。若欲摄伏攀缘。须审烦恼根本在于何处。但知根本。然后定取圆通本根。一门深入。则六知根一时清净。此初心第二决定义也。

    △二别释(二)一审因地心(二)一总劝须审。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至)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此别释二决定者。必须因心果觉。始末相当。为进修之基也。阿难所谓。第一决定义者。汝等若欲决定其志。捐舍小乘。进趣大乘。而欲证入佛知佛见者。若然应当审谛细观。此因地所登进修。初心与佛果地位本觉真心。为同乎。为异乎。若同则可设于因地中。仍以分别因缘自然之生灭心。用而为本。作进修因。而欲求其无上真乘不生不灭常住佛果。是犹蒸砂作饭。弃水求波。决定无有如是处矣。盖生灭心属有作无常者也。不生灭属无作真常者也。必要因果相同。斯则菩提涅槃方可希冀。所谓头正尾正者矣。

    △二正示当审(二)一总立例。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至)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此明世间虚空以可作。不可作总例生灭心与不生灭也。意谓以是因心果觉。必须相同之义。由心有生灭及不生灭之故。设汝未明。不妨先当照察审明诸器世间常无常理。然而凡属可作之法。毕竟无常。皆从变迁。莫不坏灭。阿难汝又更观仔细审察诸可作法。谁是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以其虚空非可造作。既无造作。由是始终亦无坏灭。故知欲求不生灭果。须取无作不坏之因不得更用生灭心矣。清凉云。世间者。世即隐覆义。隐覆胜义故。又可破坏义。三世所迁故。间者。堕虚伪中故。隐覆之性。即堕虚伪故。世即是间。持业释也。

    △二别示法(二)一以生灭法例可作(二)一出妄总标。

    则汝身中坚相为地(至)从始入终五叠浑浊。

    此就一身。出其虚妄。总标生灭之法皆可作也。意谓必取无生灭心为因地者。果何说耶。良以心海五事浑浊无时清净。今欲澄之。以取佛果非不生灭。以为因心。必不能也。然不生灭常住真心。本无浑浊。何由而有。是则因汝此身之中。若骨肉之坚相。谓之为地。润湿之精液。谓之为水。暖触之气相。谓之为火。动摇之脉息。谓之为风。此皆有作可坏之法。由此四大执以为身。而自缠自缚。故将常住真心本无生灭浑浊者。翻成生灭浑浊矣。由是分开湛圆妙觉。从兹间隔本妙明心。故在眼者。祇称为视。在耳者。便目为听。在鼻舌身者。俱名为觉。在意者。惟呼曰察。则知元本一精明。妄成六和。合于无分隔中。妄成分隔。以其从迷一真之始。至成六入之终。而浑浊之事。遂有五重。然余经明五浊。咸以五利为见。五钝为烦恼。众生但揽见慢果。立此假名。命以连持一期色心为体。劫无别体。但以四浊聚在其时。今经不然。盖约五阴妄想。为五浊也。以其既有能觉能察之六根。必有所觉所察之六尘。此则总为色阴。由其六根。领纳六尘。则为受阴。以缘前尘。引起分别。名为想阴。既起分别。遍缘诸尘。念念生灭。相续不断。名为行阴。既有前七分别种现。熏其藏性。转成藏识。即名识阴。此又色阴为始。识阴为终。遂有五种之浑浊也。叠犹重也。

    △二依义别释(二)一通明浊义。

    云何为浊阿难譬如清水(至)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此释浊义也。云何谓之为浊耶。阿难譬如清水清洁者。其本然也。若彼尘土灰沙之类。质则留碍。而有形块。然此二者各有一定之体性。自然彼此不相循顺。倏有人焉。取彼尘土。投之净水。则留碍者失其留碍。而清洁者亡其清洁。俱化为浑为浊矣。而水容土貌。汩然难明。故名为浊。盖汝之浊。乃有五重。亦如是也。清凉云。梵语达磨多。此云法尔。亦云法界。或曰法性。言法尔者。谓法本自然。应如是尔。汩然者。混乱也。谓水土相混。杂乱难明也。

    △二别示浊名。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至)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此示浊名也。阿难盖浊之名。俱详有五。如汝举眼见空之时。若空若见。俱遍十方。要且不知。何者为空之边涯。何者是见之际畔。则空与见。混乱不分。故有空处。则无能见之体。于有见处。则无所觉之空。由是一空一见二者纵横义。如经之与纬。互相交织。自不能分。妄成浊相。见空既尔。见色亦然。眼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由妄认四大以为身相。故有根尘相对。扰乱真性。浑浊妙明。遂成色阴。是第一重名劫浊也。此以五浊依于五阴。以根尘皆色故属色阴。而以眼根见空。说者浑浊义显也。成住坏空皆名为劫。故以见空。为劫浊也。既已根尘相对。自必生识。领纳前尘而成受阴。故言汝身本无四大。由于现世。最初托胎。抟取精血。增长四大。以为身体。于是见闻觉知。元一精明。本无留碍。由其四大壅塞不能融通。则无留碍者。而成留碍矣。地水火风元是顽物。本无知觉。被此觉知。周旋领纳。以为身境。则无知觉者。而有觉知矣。由于一旋一壅义如一经一纬。两相交织。而不可分。以故四大本无知觉。由因妄织。虽针锋草刺。皆有痛觉。是以众生便起身见因。而复起断常有无。以至六十二见。浊乱真心。是第二重名见浊也。见浊为受阴者。以见闻觉知名六受用根。故见浊依受阴也。由因前尘卸落影像引起六识而为想阴。故曰。又汝心中。忆想过去。识别现在。诵习未来。然此三者。本来无性。为因意识。遂发知见。即此意识本无容貌知觉。为六尘所现。似有容貌知觉。是故意识离尘。则无识之自相。尘离识觉。亦无尘之自性。故一尘一觉。犹如经纬。互相交织。不可分辩。所以缘尘想念。贪恋无休。故成浊相。扰乱真性。名第三重烦恼浊也。前六识既缘根境。则第七识思量执我。于真性中。妄起生灭。念念迁流。而成行阴。故曰。又汝心中。从朝至夕。生住异灭。不暂停止。若依执我之知见。每每欲其常留世间。其如善恶之业运。每每催其常迁国土。如人私心。虽恋乡井。柰有官事。须往他邦。故留者未能常留。而迁者亦难顿迁。一留一迁。互相交织。而不可分。妄成浊相。翻涅槃性。为生死因。升沉三界。往返七聚。浊乱真性。是第四重为众生浊也。由前根尘识三皆有种现。熏如来藏。转成藏识。即含藏执持。而为识阴。故曰。汝等见闻。元是一体。本无异性。祇由众尘隔越。各开门户。无状异生。然以性中而论。事同一家。知觉相通。似同而非异。若据用中而说。不无彼此互相违背。似异而非同。一同一异。二皆失准。两相交织。妄成浊相。转如来藏。随染净因。惑乱真心。作总报主。是第五重为命浊也。命即第八识。所谓暖息识三。连持不断。名之曰命。故命浊依识阴也。此五浊者。总因迷真逐妄。遂成浑浊。不能清洁。今佛将授澄浊之方。故先指示生浊之由也。

    △二以无生灭例虚空(二)一澄浊还清。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至)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此明澄浊还清示修定之功夫也。盖以四大五蕴根尘识法自相而言。无非浊水。由性而论。皆如来藏。无非浊水中之清水性也。今者如来将令当机即就耳根而修习者。正为浊水中有清水性耳。故云。汝今欲令现前所具日用寻常见闻觉知此之四性。必要远契如来常乐我净佛之四德。若尔应当先明四缠幻化。皆由虚妄之因缘。择去五重。乃是死生之根本。然后依取不生不灭圆满湛寂常住真性。由性起修。还修自性。性修不二。方可成功。既依湛性为定体。即以湛性为定用。旋其虚妄根尘。转为真实自性。伏除五阴之灭生。仍还一真之元觉。乃得本来元有妙明真觉。无生无灭。常住真性。为因地心。至此始入十信满心。然后自初住至等觉圆成果地之真修。直至妙觉圆成果地之实证。是则因心果觉。名目相应。发心究竟。不二异矣。此中先择生死等澄浊也。伏还元觉等还清也。乃一经进修。极要紧处。欲修此定者。幸细味焉。

    △二以喻合法。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至)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此即喻上圆湛旋妄之功夫也。以前投土而喻浊相。今仍澄浊。还成清水。以喻修证之相。浊水者。通譬五重浑浊。净器者。别喻圆通根性。如澄浊水。须贮净器。欲除浑浊。须择圆根。静深不动。喻定力坚固。沙土自沉。喻前四重不复相织。圆伏五住烦恼。而粗垢任运先落也。清水现前。喻真见道。湛圆本体妙觉明心。方显现也。至此名为初伏客尘烦恼。犹前之沙土初沉。泥还尚在。喻破四阴。虽断界内见思。其界外无明。识阴之根。则伏而未断也。去泥纯水。喻破识阴。半分生灭。湛入合湛。正断界外无明。从圆初住分断。乃至妙觉究竟断尽。故曰。名为永断根本无明也。以上皆喻澄浊之功夫。此下方明还清之德用。由其五浊既尽。则此心水清而且明。精纯不杂。正犹海印。一切世间千态万状。莫不影现其中。不为四缠五蕴烦恼所局。凡有举措。悉为妙用。皆合如来常乐我净清净涅槃无作妙德。斯如泥尽水纯。任从揽淘。不复再浑之矣。

    △二审烦恼本(二)一总劝须审。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至)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此劝审烦恼根本起灭处也。所谓第二义者。若汝阿难等于大众。必定欲发证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定要摄伏。畴昔攀缘。决定弃捐四缠五浊诸有作为虚妄之相。若然应当仔细详审观察烦恼根本。勘此烦恼根本。自从无始。以至今来。如何谓之为发业。如何称之为润生。谁乃作业之头。谁是受报之主。盖烦恼即发业无明。以能发现行之业用。故如分别取舍等。属第六识也。根本即润生无明。以能润种子而受生。故如生憎爱。投胎领命者。属第八识也。然攀缘作业。惟六识最胜。是作业头。能作染净业因故也。而受报者。惟此八识。是总报主。能含藏执。持染净种子。不散失故也。然细推之。则前七识俱属八识自体现起。所谓自作自受者也。是故阿难汝欲修证无上菩提。设若不能审明烦恼详察根本。则不能知虚妄六根以及六尘自从何处。有此颠倒。盖根尘识种。所谓微细生灭因者。皆第八识含藏故也。既不知此。自不能知。根尘识法虽有现行。本自虚妄。但由最初一念不觉。妄分能所。逐妄迷真。遂成颠倒。则知颠倒自八识处而现起也。尔且颠倒之处。尚不能知。云何而欲降伏攀缘。取如来藏之果位耶。是故欲灭颠倒者。须知起颠倒处可也。

    △二正示当审(二)一总立例。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至)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此立结解比例。以况真性也。故曰。阿难汝若不知颠倒与不颠倒处。但观世间结。结与解结之人。自可明矣。盖结结例颠倒处。解结例不颠倒处。结解虽异。皆此人也。是故欲解结。必见结处。设若不见所结之处。云何能知解结处乎。此正例上不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下。乃况显须知有结有解。仍属生灭识心。未若本无结解不生不灭如来藏性。所以从来不闻世有虚空。被汝隳坏。而分裂者。此何以故。以其虚空本无形相。亦无结解故也。则知如来藏性。亦复如是矣。隳裂之义。犹解开也。

    △二别示法(二)一以颠倒例结(二)一总示结根。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至)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此示结之根源也。意谓何者谓之为结耶。则汝现前所谓眼耳鼻舌身心者。六根是也。以此六根。引起六识。吸撮六尘。浑浊藏性。其犹家人为贼作媒。勾引家贼。自劫家宝。由此根尘识法。自从无始。妄认四大五阴。以为身心。故有正报众生世界。由是妄起分别。自生缠缚。分湛圆妙觉。为视听觉察。所以于依报之器世间。故视不能超之于色。听不能越之于声。良由根尘识三互相交织而成结矣。由是观之。则此三者。元一湛圆妙觉明心之所现起。而返损灭如来藏中功德法财。是何异家贼而劫家宝乎。然能解散其结。则根尘不偶。妙用现前。即破家之贼。亦成守家之主矣。

    △二别明结相(二)一就众生性。以明数无多少。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至)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此就众生世界。明其缠缚不能超越器世间者。以根有结相数量定限故也。但凡欲修定者。必先解除根中之结。方可进修。然根又有圆者与不圆者。修行功夫。日劫相倍。不可不选。欲选圆根。必须通达六根数量。如其不然。凭何解结而选择耶。故佛徴言。阿难云何名为众生正报之世界耶。世即现在身中所有迁流。即名为世界。即此身前后上下左右中间。即名为界。汝今当知。四正四隅上下为界。则方位有十。过去未来现在为世。则流数有三。良以一切众生本无身结之相。但由四大五蕴互相交织。妄成身结之相。既有身结根尘等相。则世与界。在一身中。彼此贸易。互相迁流。故云世之与界。交相涉也。然界虽十方。而十方中。惟取东西南北四方为正。不取上下。以上下乃即四方之上下。无定位故。不取四隅。以四隅即四方交接之中。无定方故。即以此定位之四方。涉彼迁流之三世。以四方各有三世。共成十二。若欲以世涉方。而三世各有四方。亦成十二。故曰宛转十二流变。三叠者。谓自一念迁流。而变为十百千之三叠也。今且以方涉世。以明三叠。第一叠。约四方。各论三世。四三共成十二。第二叠。于东方三世。变一为十。成三十。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四方共成一百二十。第三叠。以东方三十。变十为百。成三百。三方亦尔。四方总共一千二百。今言一十百千。举大数耳。设欲以世涉方。例此可推。此世界交涉结相之定数也。设以此身。一总该括数量而论。自一变为十二之始。至百变为千二之终。则一总通具千二百也。犹云统体一太极耳。此虽总数。然在六根之中。亦复各各具足功能德用。有千二百者。正物物一太极也。此约身中一念迁流功德数量。是为如是。若一时一日。岂能算哉。功者言力。德者言用。谓六根中。各有相涉纵横交织之力用也。此就六根了别之性是同。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对六尘了别之用有异。所以功德全缺。不等是。则性中相知用中相背也。

    △二约境界相。以明用有优劣。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至)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此明六根对尘之用。不无优劣。故令当机自选择也。上就性中相知。则无优劣。此明用中相背。故有优劣耳。阿难汝复于此六根之中。自先克定。何者为优。何者是劣。如眼以观见为用者。不能见后故。暗止能见前故。明以前方之明。合后方之暗。以及左右旁观。是为四方。以功德论。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一百。今眼见前。以及左右。共是三方。则成六百。并前二隅二百。合成八百。惟后一方二百。及后二隅二百。不见就三世而三分论之。今得八百。乃三分之二也。约四方而四分明之。今见三方。是三分言功也。不见一方。是一分无德也。当知眼唯八百功德。不是圆根。如耳以听为用者。然其听最为周遍。虽十方事。亦无遗失。故动而有声之时。便知其若迩若遥。静而无声之时。更觉其无边无际。当知耳根圆满千二。无有缺欠。于诸根中。为最优也。如鼻以嗅闻为用者。嗅则双通出息入息。虽然有出有入。而又阙于中间交接。以是验知三分之中。阙去其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亦非圆根。如舌之为用。不论尝味。唯取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皆能谈说。虽言有方。分词或有局。而理无穷尽。义则该通。当知舌根圆满千二。亦是圆根如。身以觉触为用者。触则有违有顺。然合时则能觉。离时则不知。以合时能觉。有违有顺。是具二分。若以身根三分验之。而阙离中之一。当知身根惟有八百。亦非圆根。如意以遍缘诸法为用故。能默容十方三世。乃至世出世法。若圣若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是则意根具足千二。亦云圆根。以是六根功德有优有劣。汝当克定而自择也。

    △二以降伏例解(二)一略示心要。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至)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此略示选根解结为修心之要诀也。意谓既知虚妄之结本。复识圆缺之六根。正宜拣取圆根。解除结相。为修心之紧要也。故曰。阿难汝等。今者欲逆二种生死。不顺五欲尘流。且必定要返穷欲流起结之根。而至不生不灭之地者。先当勘验此等六种。能受用根。谁为合中取境。谁是离中取境。谁深而难测。谁浅而易知。谁为用具而圆通。谁是不圆而用缺。若能于此六受用根。自审自验。悟得何者。为圆通根。即取此根。方能逆彼。无始已来。四大六根。相织妄成流逸奔境之生死结也。今欲解除。仍从六根。然六根之用。有圆者有不圆者。但得循顺一圆通根。方为极妙。设于不离不深不圆之根。较其功效。犹日劫之相倍也。我今上来已经备显六根之内。湛圆明性。本来所具功德数量。有离有合。有深有浅。有全有缺。历历分明。是为如是。但随汝自。详择其间。有可堪能。入不生灭者。吾当开发指明。令汝增长定力。进取菩提。然我令汝自择。而不为汝择者。亦自有故。良以十方如来因机设教。万别千差。随于七大十八界中。一一修行。门门可入。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亦无优劣可以拣择。但汝根性下而且劣。未能圆通得自在慧。于六根门头。未免不谙。故我将彼离合优劣。一一宣扬。令汝于此六门之中。但选一门。从此深入。若能深入一门。则得一根。无有妄结。是一解一切解矣。而彼六种能知之根。顿于一时俱获清净。即前所谓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者。此也。谁者。乃审问之词。眼耳则离。鼻舌身合。意深五浅耳。舌意圆。余三悉非。六受用根者。以色等诸尘。为眼等六根。所受用故。六湛圆明者。以六根皆由粘湛所成故也。

    △二广示心要(二)一疑请。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至)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此疑有二当机。意谓云何方为返穷流根。又且根既有六。自有六结。如何入一无妄。彼六皆净。乃因解未明彻故。蹑前二义。以请益也。

    △二正示(二)一约惑体总示(二)一统示流根。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至)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此正广示心要。而先指所逆之流也。佛告阿难。汝今虽然从凡入圣。已得初果。预入圣流。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道位中所断八十八使之惑。此乃见流。谓意根对法尘。起分别见。因此流转生死。不能出离。故名见流。虽能知是。然犹未知。意根之中。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积劫相生。无始已来。虚妄习气。彼之习气。要因修道所可断得。即九十一品思惑。又名欲流有流无明流。欲流者。谓前五根贪爱五尘。名为思惑由此思惑。流转欲界。不能出离。故名欲流。有流者。因果不妄。名之为有。谓色无色界思惑。因此思惑。流转色无色界。不能出离。故名有流。无明流者。谓无所明了。即三界思惑中。一分痴相。由此无明。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名无明流。断此三流。即证四果。由二果三果以及四向。皆为修道。故名修所断得也。以上四流见思二惑。皆界内所断。非已出界者所断也。此言当机于我执尚然未尽。何况界外见思及此含藏识中俱生我法微细之惑。所谓尘沙无明者耶。生住异灭者。按起信论。三细中业相。是生相。三细后二。六粗前二为住相。六粗三四为异相。第五为灭相。第六不与焉。分齐头数者。谓初住以上。至于妙觉。共有四十二品。所谓惟佛与佛。乃能究竟。若汝预流小果。安得而知。由其不达一心。未能深入一门。逆穷妄流之根。所以六种结缚。顿难清净也。又生住异灭分齐头数者。如凡夫觉灭相。二乘觉异相。法身位菩萨觉住相。满足位菩萨觉生相。即断惑分齐。所有头数也。圆觉云。修禅那者。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然此之说。与彼有异。此文之义。欲断彼生。彼经之谈。欲知此数。义不同耳。

    △二辩明一六。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至)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此答一入六净之义。以明本无一六也。佛言。汝既不知一入六净之故。今汝且观现前六根。定为一乎。定为六乎。若言定一。耳亦可见。目亦可闻。头亦可履。足亦可语。今则不尔。何为定一。若言定六。则身口与耳。各有自性。不相为用。我今说法。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对言。我用耳闻佛言。既定是六。汝耳自闻。则与身口不相关涉。如何又口问而身钦耶。可见亦非定六矣。是故应知。本非定一。终非定六。何故始以性中相知。则非定六。终以用中相背。故非定一。岂终不然。汝之六根。元有一定之一。又元有一定之六耶。阿难当知。既非定一。又非定六。而众生为六为一者。何哉。良由无始一念颠倒。根尘妄织。交相沦溺。互成替代。以为结根。故于圆满常住。湛然性体。妄起分别。为视为听。为觉为察。所以一六之义。由此而生。故凡夫执六。小乘执一。而曾不知圆湛性体本非六一。今者汝已得须陀洹。不入六尘。虽六用不行。惟销现行。然虚习种子。犹在含藏识中。以故未能亡一。由其根尘种子俱存宜乎。不知一入六净之故也。然一六正义。虽依圆湛体生。而圆湛性体。本非一六。正如太空之参含群器。由器之形方圆长短而有异。而遂名太空。为异空。岂不谬乎。设若除去器异。而观虚空。亦可说空为一。斯亦对异说一。而虚空何有一异乎。庶不知为一为异。自在器形。因器形异。故说空为不同。以除去器故。说虚空为同。只在器之去留而已。彼太虚空。云何因汝言说。当真成其同与不同哉。既不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此太虚空是一非一耶。然则说空为异为一者。真妄矣。太空既尔。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无非因结根而说性为六。销结根而说性为一。徒言说耳。而圆湛性体。岂为汝之言说。当真成其一六之殊哉。由此根性本非一六。故一解六销而一入六净也。

    △二约结相别示(二)一明迷真成结。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至)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此明迷真体而成结根也。正承上文既曰。非一非六。然则何由而有六耶。故此出其根。由见得圆湛性体本非一六。但由黏湛发妄。遂至如是。盖圆湛本体。如镜照物。本无染着。但由明暗二种色尘相形互织。于妙圆中。而湛圆妙性。一念不觉。遂被黏着。引发见精。照映色尘。即揽色尘。结成一团。为胜义根。此根虽属色法。犹是净色。未染粗浊。故曰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其相微细。非圣天眼。莫能分辩。因有胜义。为浮根元。依此立名。即为眼体。如蒲萄朵。既有浮根。是外依色香味触。内依地水火风。结成二根。则见精托根。流逸奔色。而循色流转。无返本时。斯成眼根之结也。由其动静二种声尘。互相扣击。于妙圆中。而湛圆妙性。一念不觉。遂被黏着。引发闻精。照映声尘。遂卷声尘。结成胜义。此根虽属色法。犹是净色。未染粗触。故曰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其相微细。愚者难辩。因有胜义。为浮根元。依此立名。即为耳体。如新卷叶。既有浮根。是外依四尘。内依四大。能所八法。结成二根。而闻精托根。流逸奔声。即循声流转。无有穷时。乃成耳根之结也。相击。互相扣击。不相容也。卷包揽也。由通塞下。明鼻根之结也。相发。互相引发也。纳吸取也。余准上释。由恬变下。明舌根之结也。恬者。恬然不动。无味之味也。变即五味之总。有味之味也。以有味无味相对而成二种也。参杂和也。绞旋取也。由离合下。明身根之结也。二者交际。曰摩。抟揽取也。腰鼓俗呼杖鼓。颡即鼓腔也。由生灭下。明意根之结也。知精者。指胜义根。意思者。谓意以思量。了别为性也。幽室见者。如人在明处。不见暗室人。暗室中之人。能见明处人。盖此意根处于身内。为前五根思量筹度义。亦如之下。总结曰。如是六根。皆由圆湛觉明之体。一念不觉。而有能明之明觉。此觉一妄。遂而失彼精真了知。由是黏着色声等尘。以故妄发见闻等光耳。此正一六根元所结之由也。以是六根元系结尘所成。故汝现今离明暗色尘。则无能见之。自体离动静声尘。元无能听之本质。无通塞之香尘。则能嗅之性不生。非变恬之味尘。则能尝之性。无从自出。设不离合。则能觉触性。本来自无。若无生灭。则了知根。亦无处安顿可以寄托矣。此中流逸奔三字。正状六根攀缘炽盛妄念多端故。流者。如怒涛之赴壑。逸者。若野火之烧山。奔者。犹骏马之驰坂。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

    △二明返妄为解(三)一示返妄圆拔。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至)诸余五黏应拔圆脱。

    此明返妄一入六净。以示解结之法也。正以圆湛性体本无六根。特为妄尘相织。交结成根。今欲实解。须除妄尘。故云汝但。返旋六根。不去循顺。如动静等一十二种诸有作为。虚妄尘相。但得不随诸尘。任运流转。则根中之结。是一解而一切解矣。足见圆顿修习功夫。最为简易者也。即其现前六根之中。随取一根。为下手处。专心努力。念兹在兹。如猫捕鼠。心心无间。并力于一。而旋拔之。但得一处。外脱尘黏。内旋根伏。则根尘不偶。而熟处渐生。生处渐熟。既能伏妄。自必归真。而本来元有常住真心。由之显现。更不逐色寻声。永绝攀缘妄想。则自性本具大光明藏。从兹发耀。自是辉天鉴地。耀古腾今。果然耀性。发自真明。则余五根沾黏结缚。应时齐拔。而圆全解脱矣。至此则外不由尘。内不循根。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所谓露地白牛者矣。此不循二字。即返妄解。结要诀。乃制流逸奔尘之羁勒也。

    △二示悟真互用(二)一举互用人。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至)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此明悟真。特举六人。以证六根互用也。意谓既悟真性。至此则外不由十二种尘。故所起之知。方是真知。所起之见。方名真见。且内不循胜浮二根。故心光独露。彻照无涯。权寄二根。光明自发。寄者。如智论云。报生天眼。在肉眼中。此乃寄于肉眼。而得天眼。今之觉明知见。寄诸浮胜。而光明自发也。由是根尘双脱之故。现前六根互相为用。则耳可见色。眼可闻声。有时一根遍作诸根。有时诸根共作一根。六用互通。六根自在。此正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也。故引证曰。阿难汝岂不知。今此祇园楞严会中。如阿那律陀。无目者而能见矣。跋难陀龙。无耳者而能听矣。殑伽神女。非鼻者能闻香矣。憍梵钵提。异舌者能知味矣。舜若多神。无身者能觉触矣。摩诃迦叶。灭意根者能了知矣。是六人者。或凡夫业报。或小乘修得。尚不局根。何况圆拔而不互用者哉。阿难。汝今诸根患不圆拔。若能圆拔。岂止六根互用而已。但得心光焕发。内外莹彻。表里一如。则浮尘胜义之根。与夫器界明暗色空诸变化相。犹如沸汤之销薄冰。应于一念之间。倾刻俱化。转成无上之知。无上之觉矣。阿那律陀云。无灭以多睡故。被佛所呵。七日不眠。遂失双目。佛令修习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即获半头天眼。见三千界。如观掌果。故云无目而见。?云善。难陀云欢喜。此兄弟二龙。常护摩竭提国。雨泽以时。民无饥年。瓶沙大王。年设一会。以报龙德。人皆欢喜。因此得名。以龙亏聦。用其角听。故云无耳能听。殑伽云天堂来。此系河名。从无热恼池南面银象口出流。入东印土。洑流入地。出积石山。即为此土黄河源也。神即主河之神。乃女形也。为余习所咄小婢者。是矣。骄梵钵提云牛呞。以有牛呞病。其舌似牛。异于常人。能辩诸味。故云异舌知味。舜若多云。空即主空神也。虽无有身。能觉触者。此神多劫以无身为苦。如来放拔苦光。映令暂现。以有身触。乐不可言。所现身质。其相如风。故曰无身而觉触也。灭尽定者。大小俱有。然修意不同小乘是事灭。唯灭六识全分。尽七识染分。即名灭尽。留净分不断。为持定故。大乘是理灭。具有五蕴八识见相心心所法。当体寂灭。尽无有余。故清凉云。一切法灭尽。三昧智通达。摩诃迦叶云。大饮光即今持衣入定。鸡足山中。待弥勒下生者。是也。发光二字。与前黏妄发光文相照应。盖黏妄发者。缘影光也。内莹发者。真心光也。

    △二引互用例。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至)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此引六根互用之例也。以上虽发明六根互用事理皆详。然恐寻香遂块。执为修成。不悟性具。故引世人。以为例也。意谓阿难。汝若不达一入六净诸根互用之义。但观世人。见不藉明。例可知矣。如彼世人。未悟性明。不知见性。圆融无碍。惟以见性。聚于眼根。故离根离明。便谓不见。设若令其急合两眼。则暗相现前。毫无所见。虽有六根。黯然莫辩。则与头足不能见闻。相类无异。然而彼人设若以手循顺身体。外面摸捏。上下族绕。彼虽合眼。不曾看见。而头之与足。一一辩别。了然无惑。是则暗中知觉。与明中知觉。原无有异。足见是同。故知藉缘之见。必要因明。设遇其暗。便成无见。若是不藉明缘。而见性自发者。方名真见。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是知真见明固不能使其明。而暗亦不能令其暗。所谓自性光明本来具足者也。然则世人尚不藉明。可以有见。何况根尘既销。内莹发光之人乎。云何真觉之体。岂无妙明而不成圆融妙用者耶。

    △三显真常性本(二)一示圆常性(二)一因疑致问。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至)惟垂大慈开我蒙吝。

    此当机谬解佛语妄生断灭之疑。以致问也。以闻上来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意谓既是根尘并销。方名解结。如何又教于六根中。选圆根耶。且而六根俱属生灭。若仍用之。是以生灭之因。求不生灭之果。得无因果名目不相应乎。故按定佛语。而启白言。世尊。如佛前来。曾与我言。若于因地。依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是则欲求常住者。必要因地觉心与果地觉。名目相应。方为可尔。世尊。如果位中断五住所获之菩提。除二死而证之涅槃。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真如。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之佛性。本来白净无垢离障之庵摩罗识。一尘不立清净本然之空。如来藏转识归性周鉴无遗之大圆镜智。此之七种。名虽差别。然皆果地自证之德。本来清净。本自圆满。故其体性。坚而莫动。凝而不流。从无变灭。如金刚王宝。能坏一切。一切莫坏。乃究竟坚固。常住不坏。一成永成。更无变易者也。故知欲获此果。必要不坏之因。明矣。前来蒙佛。傋显六湛。敕选一根。当为发明。令我增进。今且又云。离明离暗。无有见等。若此见听。诸根果尔。离于明暗动静通塞等尘。毕竟无有体者。则与如来前破七处。念念攀缘。随尘起灭。分别识心。何以异乎。如来既言。生灭为因。不可以获常住之果。云何将此断灭之根。为因地心。欲获如来七种常住之果耶。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是根若离尘。则无体矣。若离前尘。念自性灭。是心若离尘。亦无体矣。我今进观心性。退审根尘。循环展转。微细推求。若离于根。则本无我心。若离于尘。则心无所在。根尘既销。心亦断灭。又将何物以立因心。而求无上果地之觉耶。且如来先说六湛圆常。而今又说离尘无有皆断灭性。是则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前后语言互相矛盾。还说是为真语实语者耶。而我蒙昧之情。鄙吝之疑。是为如是。惟望大慈。而开示之。

    △二除疑开示(三)一斥迷许示。

    佛告阿难汝学多闻(至)尘俗诸事当除汝疑。

    此斥当机以常为断。而许其开示也。佛告阿难。汝惟好学多闻。所以未能尽诸三漏。故吾前来特为指出颠倒起处。要汝用功。除其种子。以去名言习气。谁料汝心之中。徒知颠倒。为诸妄所因。而种习仍在。但记言说而已。及至圆满真常义与生灭颠倒义。二者现前。汝实蒙昧。又不能识。今欲直示根性真常。但恐汝之诚愚鄙吝蒙昧之心。更怀犹豫。未能一时即便信伏。吾今权设方便。试将尘俗易了之事。以当发挥。汝必因是而除疑矣。

    △二即事除疑(二)一就声尘审定。

    即时如来敕罗睺罗(至)如是云何不名矫乱。

    此就钟声审定闻性。以明常无常也。即时如来命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否。阿难大众俱言。我闻惜乎。楞严法会。阿难大众。如许多人。绝无一个伶俐后生。若是知音。衲子何须如来添盐加酱。费舌劳唇不销。罗睺罗冷地里一击。则疑团立破。当下知归。又何劳再三审问者耶。如来至此。见这些汉没点骨气。随风倒柁。故于钟歇无声。仍问闻否。俱答不闻。及又击而又问闻否。则又答以俱闻。此时阿难大众。自供自招一个把柄。已在如来手里。是以双开二途。捉贼追赃而审之曰。云何闻。云何不闻。乃欲诸人向能闻处。自讨下落。不意当机祇知清韵为音。直吼为响。若是双绝。则名无闻。可惜一个多闻上座。却与断灭知见。外道同途。如来见其底事未彻。话不投机。只得换个字样。再向所闻处。试他一试。是以又敕罗睺撞起钟来。问阿难言。瞌睡汉。汝今得知还有声否。俱答有声。少选之间。钟声销歇。又审问之曰。声否。俱答无声。少顷罗睺更来撞钟。又审声否。俱答有声。如来至此。见得诸人。全不相干。绝无入路。只得将错就错。双审之曰。云何有声。云何无声。阿难大众。仍如前答。寸步不移。所谓驴拣湿处尿熟境难忘也。在如来则头头显示。欲令荐取。在当机则处处错过。漫不经心。诚哉钝物。柰若之何。故佛只得直责其非。而诘之曰。汝今云何自语矫乱。阿难大众。尚不知过。一齐问佛。何为矫乱。佛言。问闻答闻。问声答声。随人起倒。殊不知闻之与声。各有分别。若有若无。自属声尘。岂可混答。以能闻之性。亦同钟声。为有无耶。如是以有报无。朦胧乱答。初无准定。非矫乱而何。

    △二即闻性显常。

    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闻(至)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此申正义。以明声有生灭。闻性常存。乃除离动离静元无听质等疑也。以前借钟说法。历历分明。其如当机不能了悟。故佛至此。只得重添注脚。而告之曰。阿难前来第一番钟声销歇。只是无响。非是无闻。汝如何说为无闻耶。若实无闻。则汝闻性。已随声灭。即当同于无觉无知之枯木矣。如何钟声更击汝等。云何又更知而言俱闻耶。若更击仍闻。则此闻性不同声无。明矣。然汝闻性。既知声有。又知声无足见。或有或无。自是声尘。岂彼闻性因声有。而为汝成其有因声无。而为汝成其无哉。设使闻性实随声灭。而曰无者。则第二番。又敕罗睺。再撞金钟。少选销歇。我问声否。答言无声。此又是谁知为无声者乎。是故阿难钟声在于闻性之中。自生自灭。非是汝之闻性随钟声生。而令汝之闻性为有。随钟声灭。而令汝之闻性为无者也。则知声有生而闻性非生。声有灭而闻性非灭。乃非生非灭。寂常真性也。设不认取。将欲何求。故结责曰。根性断常。或难决定声尘有无。宜乎易知。汝今尚犹颠倒矫乱。迷惑声尘。以为闻性。又何怪乎。昏天黑地。迷头认影。以真常根性。为断灭声尘。可不悲夫。今既发明。自此终身。不应再言。耳根闻性。离诸动静二尘。与夫闭塞开通。无论听于不听。皆不可说闻无常住之性也。且闻性真常。不惟日用动中。即如世间重睡之人。酣眠不觉。熟睡无知。昏昏倒倒。床枕之间。然家有人。捣练舂米。砧杵之声。一时交作。其人梦中。睡重识昏。境多错乱。故闻舂捣之声。则作他物之响。或以为击鼓。或以为撞钟。且于梦中。自惊自怪。而谓之曰。分明是其钟鼓。何为乎又作木石之响耶。由是惊怪。忽然醒寤。疾速便知。音属砧杵。乃告家人。我正梦时。惑此舂捣之音。将为钟鼓之响。此正睁眼说梦也。下乃决定根性为常。故言。阿难。是人睡熟。正在梦中。举身皆忘。岂能记忆静动二尘。及余诸根开闭通塞者哉。但其形虽寐。而闻性不昏。此即闻性离尘。不灭真常之明验矣。不惟重睡不灭。纵使汝之形躯销灭。命逐业迁。光随报谢。此性常存。岂为汝身形销灭。而此闻性亦与之俱销灭耶。既无销灭。自属真常。复何疑哉。此即如来就新卷叶。点出一个不生不灭常住真性。以为修楞严大定者。真正因心也。然取能闻舂捣之性。不取惑为钟鼓之情。以惑为钟。鼓乃独头意识。颠倒妄想故也。

    △三结示断常。

    以诸众生从无始来(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此总结明迷常逐断。故有轮回。弃断守常。即成正觉。良由众生自从无始。以至今来。迷真认妄。奔色循声。逐其妄念。轮转迁流。曾元不悟根中之性净妙真常。无染无缚。不灭不生。弃而弗顾。又且不能循顺六根所具常性。而返逐诸生灭妄尘。造一切业。由是生生世世。杂染轮回。流转诸趣。故有生灭。若能立定脚跟。挽起眉毛。弃舍生灭十二种尘。脱黏内伏。旋转六根。守于自性。本有真常。则其常住真心。本有光明。自现前矣。常光既显。则十八界若根若尘。以及识心。应顿一时。销镕脱落。所谓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方能尽除。见相二分。微细种子。所谓想相虚妄之尘。识情攀缘之垢。若见若相。二俱远离。净尽无余。则汝法眼当下清明。正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云何。不成无上之知觉哉。

    大佛顶首楞严经宝镜疏卷第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