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楞严经观心定解最新章节!

    ○二返妄归真浅深位立三初总明渐次二初结前生后二一结颠倒因。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此文初法。次喻。次一句释颠倒二字。后一句合喻。类生是果。颠倒是因。果隔难知。因通易显。一一类中各具十二颠倒。具其因也。如今胎生之人。或悖逆犯分即枭獍食父母想。或弃本蒸尝承他宗祀即蒲芦之类。咒诅呼召现有人为非性颠倒乎。乩仙巫觋幽明相结非影颠倒乎。假他有作即水母以虾为目。专观无方空境即空散锁沉之类。尊事日月水火即休咎精明之类。妄想起灭或高或下是动颠倒。触境趣附反覆任情是趣颠倒。离此托彼即新故乱想。顽如木石即枯槁乱想。胎生一类既具十一余类亦然。故喻以空华乱生也。言颠倒妙圆真净明心者。真心具五种功德。离纵横为妙。具三谛为圆。真即是中。净即是空。明即是假。颠倒此心狂华乱起。粗而非妙。偏而不圆。妄而非真。染而非净。暗而非明。故云颠倒。具兹乱想安有出十二轮旋之期也。

    ○二生渐次法文中先法。次喻。正喻三渐次也。

    汝今修证佛三摩地。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大论云。一切禅定心皆名三摩地。秦言正心行处。是心无始常曲不端入正行处心则端直。如蛇行常曲入筒则直。今文云。入三摩地即是修圆三观之所证也。于是本因元所乱想明所观之境也。立三渐次明能观之观也。次喻中净器喻心性。即识精元明。毒蜜者。欲境可爱如蜜令人堕狱如毒。正同四十二章经刀。蜜之喻。吴兴云。除去毒蜜喻除其助因及刳其正性也。吴兴以后贮甘露当喻无生法忍故以前三所除喻毒蜜。若尔。汤水灰香洗涤其器当喻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旋一六用不行。盖根尘既亡其器始净。从此得无生忍是入初住位矣。应知所观之境有二。乱想是事境。圆通常等为理境。此文中惟事境分明而不无理境。以净器当之最合止观两重所观之旨。又毒蜜可喻正使。汤水灰香喻除习气。习气即该尘沙无明。三惑既破始登初住。汤水言诸者谓或汤或水也。杂者谓以灰香杂汤水中也。古人云。汤水如正行灰香如助行其说亦是。但不必以助行对除助因。正行对刳正性。当增进时自有正助二行耳。有人以毒蜜喻十二颠倒。汤水灰香喻下五十五位观智。恐未必然。此喻只喻三渐次文。

    ○二标列正明二一标列。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修习真修前六卷中已明。秪是三如来藏之理故下文别标但举云何助因云何正性也。除其助因句中其字正指乱想。下二例尔。修习真修工夫虽在前卷。亦以望助因故但名修习。望刳正性名为真修。望前二故第三名为增进。五种辛菜名助因者杀盗淫名正性故。如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古注云现业者谓现前惑业。据幽溪疏以六乱妄想为现业。前文云六乱妄想成业性故。

    ○二正明三初修习除其助因三一徴。

    云何助因。

    助因者谓助淫嗔。如后云。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正是其义。

    ○二释二一总明四食。

    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真际云。佛初出家于外道边六年苦行日食麻麦。知其非道遂即舍之。于牧牛女边受乳糜食。外道闻之生谤。佛成道后为除自饿外道苦行。乃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正觉正说余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言正觉正知。佛更问之食有几种。外道不能答。因说四食。食以资益为义。触食中能生喜乐资益诸根。思食有希望义亦能资益。识食即第八识执持之相。必赖前三能执持诸根大种。此中惟思食稍难释。林间录中现有引证。

    ○二别断五辛二一述意。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此举段食之损益欲除五辛之助因。盖此五辛在凡俗或以为甘。若在求菩提人能损法身慧命即是毒也。

    ○二正断二一约断显助开。

    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孤山云。五辛者楞伽经云葱蒜韭薤兴渠也。应法师云。兴渠梵音讹也。正云兴宜。慈愍三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慈愍冬至其土不见其苗。则此方无故不翻也。

    ○二约人明过患二一说法人过患。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

    咸皆远离谓不来听法也。

    ○二坐禅人过患。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人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三结。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二真修刳其正性三一徴。

    云何正性。

    此杀盗淫正是生死之体故曰正性。

    ○二释二初以戒刳性二先持小乘戒二先正明。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不食肉即断杀。温陵云。欲刳淫杀正性必持戒律。不饮酒防乱之至也。不啖生防杀之至也。律中五果皆当火净示不啖生气色。五果者。熏闻云。一核果如枣杏等。二肤果如蕈茇桑椹梨柰等。三壳果如椰子胡桃石榴等。四??果(??粗糠也)如香茅苏荏等。五角果如大小豆等。以比丘之法不得自手坏生。若有所须语净人言汝知是汝看是等。净入解者以火触之此名火净。律中更有爪净揉净等今且言火耳。以细况粗。生果尚顺净食。何况食肉伤慈乎。

    ○次反显。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熏闻云。此中诫犯于四重中略诫前二。又于二中偏重淫欲。故知刳性之意斯为本欤。长水云。岂有具诸功德出离之体而从淫杀中得。

    ○二持大乘戒。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泐潭云。小乘戒律身触为犯。大乘戒律起心即犯。

    ○二持戒利益二一明利益。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

    洞洲云。相生相杀等如次配于四重。亦可无相负累至不还宿债皆由不偷劫也。但上句在因下句属果。并前淫杀不行即无三种相续。

    ○二得神通。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若论持戒居第二渐次。若论得通未必能依次。究竟得六通时依戒得四通也。文意相连。因见十方界故得见佛。因见佛故闻法。见十方故游十方界。是相连也。天眼天耳身如意宿命共有四通。后得无生忍是无漏通。虽缺他心义能兼摄。今文四通乃第二增进之所获也。断淫杀盗未必即得通。盖由修三昧兼持戒之力耳。此人能得六通。其中四通乃因持戒而得。幽溪曰。观见十方即天眼通。睹佛闻法即天耳通。游十方界即身如意通。宿命清净即宿命通。惟无他心与无漏通。以其未破惑故也。即中云此论持戒功效。究竟因戒能获四通。非必在未破惑前得此通也。如第十信云。能游十方所去随愿正与今同。岂亦未破惑耶。

    ○三结。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三增进违其现业三一徴。

    云何现业。

    六用不行违现业之始相也。十方国土皎然清净等违现业之中相也。即获无生法忍违现业之后相也。文有浅深。前二渐次俱是持戒。第三增进方该定慧。返流旋一六用不行讵非定乎。十方皎然等讵非慧乎。

    ○三释三一初相。

    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行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

    后之干慧是其人也。前断食五辛正为助淫旁为助杀。次刳其正性亦劝人永断淫欲。故此文承上云心无贪淫也。淫根已空非但除男女之欲。而眼不奔色。耳不奔声。六根皆然总无流逸。粗惑已断细惑未除故云不多。四卷中脱黏内伏伏归元真正是今义。长水云。元性之中本无根尘夫何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惟一圆常妙觉明体。此同观音圆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长水此释最得经旨。今文所明。正指性离根尘。而云返流全一所谓虽得六销犹未亡一也。

    ○二中相。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宝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此净极光通达也。前因明而失妙则生世界。妙明既冥能合如来。琉璃譬国土。明月喻正报。当以六解名身心快然。一亡为妙。具法为圆。身土不二为平等。安隐即大涅槃也。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者。六用不行己之密也。而如来之密亦现其中。十方皎然己之净也。而如来之净亦现其中。妙圆可知。此文似可配十信。六尘清净在十方国土皎然一句。

    ○三后相。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获无生忍者。一因寂照双融。二因诸佛合体。的是初住境界。有以细配十信者恐未必然。圣位指初住已后之位。

    ○三结。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二别明诸位九一干慧。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是善男子指第三渐次人也。欲爱干枯者。由第二刳其正性故至第三心无贪淫。今正指第三文也。根境不偶者。正指前文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勿作余释。夫受生以淫欲为本。淫欲既断则三界生尽而现前止名残质矣。迹此似见思已断。执心虚明者。岳师云。人法二执了无实性是也。即中云。根境不偶已入空理。又不滞空故执心虚明。而纯是中道智慧。应知中道之观即智慧也。慧性下正与前十方国土皎然清净是同。但未证无生忍耳。问。未证中道何言慧性。答。圆人始终莫不以中道正观观中道理。蓥十方界不其然乎。但非真证故在信前。干有其慧者。干即承上欲爱干枯。慧即承纯是智慧。如来法流水者。中道妙理为法流水。圆而未妙故称未接。干慧得名其义有二。一者欲爱干枯。二者未与法流相接。下文云。中中流入是法流之相也。

    ○二十信。第一入真。第二照俗。第三无俗非真。以此为慧即第四。以此为定即第五。至第六名不退。第七与如来气分交接。第八明己佛相对相入。第九得佛净戒。第十能游十方。此十信次第也。一信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干慧地中虽修中观未证十六刹那。今即以前之中观发十六刹那。十六心皆见中道故云中中流入。中中二字收十六心。所见之中相续无间名为流入。圆妙者。释明中体显异但中。前圆未称为妙。今十信中十界俱照为圆乃具德之假。离纵横并别为妙。亦是亡相之空也。此心一发如莲华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正指中中流入。或云。此真妙真圆不同似妙似圆。未必然也。下句云中道纯真。即知上真字之解真即中也。如释签云无始时来奚尝非真。未发心前无真不俗。俗即百界千如。真即同居一念。据签此文知发心之日无俗不真。故后云纯真。今云从真耳。妙圆之后又发真妙故是流入。言十六刹那者。谓四忍。四智。四比忍。四比智。今圆教中以一念为体。一念即烦恼之集而烦恼之集即菩提道谛。一念是生死之苦而生死之苦即涅槃灭谛。虽在一心而法忍法智比忍比智一一开发一一心中咸具三谛无权非实。故小乘十六刹那心心皆异。圆教十六刹那心心不异。所以前名真妙后复名真妙也。妙信等者。圆妙信心体是常住。思量亦有不思量亦有。提起亦有不提起亦有。能离作辍之病则修性皆常。一切妄想应该三惑。言中道纯真者。体兼用冥无空假而非中也。而云信心住者。明此信即入住功德。孤山云。此下十信虽与诸经名同而于名下皆结住名故知即是初住分开其说是也。盖纵于住前立信而初住百法元是十信所成。亦可称为分开。纵谓信心即信而十心才发还是初住方便岂无总别之义。今谓初住是总。十信是别。名初住方便不亦宜乎。涅槃云。第八人者不名凡夫亦此位也。前干慧人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今中中流入已接如来法流是入圣位无疑矣。问。十六刹那经中何不显说。答。阿难初果已发刹那。今以小望圆但云中中其义可知。又小则真真流入。圆则中中流入。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真信明了是牒上文。十心皆名信故第二心建首即名真信。一切圆通是真不碍俗。前心即边而中今信即中而边。阴处界三皆为真信所照故不能为碍乃从真入俗也。此位应入修道。修道所除正属习气。圆照三世皆忆无遗即得陀罗尼矣。大经十三不可思议文云。菩萨摩诃萨于一念顷悉能称量一切生死即是今意。又前心破同体见惑此位应破同体思惑。吴兴云。通指二死为舍身。总名五住为习气。讵不信然。

    ○三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惟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妙圆纯真指初信心。真精发化指第二信心。从真入俗即是发化。无始下明精显无明即明也。唯以下明进。既无明即明则妄染皆为真净岂非进乎。

    ○四慧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幽溪曰。向全惑成智。今无惑唯智。此解最确。心精指前精进心也。

    ○五定心。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以今之定持前之智。所持之智即昏而朗。能持之定即散而寂。故云周遍寂湛。吴兴云。周遍寂湛谓定之用。寂妙常凝谓定之体。又定慧不二曰妙。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惟进无退名不退心。

    前云执持智明则定已有光。从此发明是从定慧之体而发明之用也。明体从定慧发能深入法相见法谛当知进退之由故惟进无退。问。此与前进何异。答。前即惑成智故以精兼进号精进心。今定慧均等名从进得与前自殊。又前云。常凝似乎不进不退。故今发明而成不退胜前心也。又前以精兼进。今是深入之进。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初二句牒上文也。明从定发故曰心进安然。前云无退今云保持不失。定慧均等能见佛性故与如来气分交接。幽溪云。菩萨为心志存护法。若有其心无法可护不得称为真护法也。今气分交接有法可护成第七心。补遗曰。恐取六地齐罗汉七地道观双流入假化物故与如来气分交接。又保持不失是护。十方如来气分是法。既不退则必成如来故气分交接也。

    ○八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初句牒上护法心也。既有觉明妙不可少。明依觉有故曰觉明。保持是护。又觉在于果即上如来。明在于因即前明性深入之明。今因心契果故云妙力。回佛慈光则佛对己。向佛安住则己对佛。苟非妙契心地岂得对佛而喻以双镜乎。言妙影者。因中有果相。果中有因相。因复现果果复现因故喻两镜影复现影重重相入。吴兴云。约十方如来对照亦然故云重重也。

    ○九戒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前定心中云寂妙常凝此是己之所证。今获佛常凝妙净是佛所得。又前以常凝泯己之智。今以常凝泯佛之光称为无上妙净。是亡相之法故号无为。以此为戒即道共戒。荆公曰。前言回佛慈光浅矣。此言心光密回深矣。前言妙影相入浅矣。此言获佛妙净深矣。所言密回者。机括独连非粗浮可见也。安住下明行人所住无遗失则无过咎。

    ○十愿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初句牒前。上文是道共戒亦是定共戒故今云住戒自在。如云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即自在也。见佛闻法利益众生一一如愿。如前第二渐次得大神通游十方界正与今合究竟依戒方得神通。吴兴曰。准天台圆教未断无明生同居者名为愿生。正符此文也。又说十信出假利益众生。今游十方亦合其义。

    ○三十住十一发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前干慧地中云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明是己破见思无牵生缘。若尔。则十信之初岂复破见当为真家方便无疑矣。今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总牒前十信心也。心精发辉是破无明之义。前破同体见思今正破无明惑也。因发辉故一一互相涉入。如帝网珠重重相入。即向十心心心各具十心而圆成初住一心。是除隔别见也。虽离前十心无此住体。而前十为别此住为总。别为方便总为住体。共成发心住焉。但观经文总别宛然。初住百界作佛以十心互具为本。考法华疏中或以五品在十信前。或判五品即十信。如云初随喜品即入信心位。分一品为两心五品即十信心。即是六根铁轮位也。五品既有二说十信岂无两途。今判入真位方便有何不可。

    ○二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初句似承上文。喻中琉璃喻心。精金喻所发之明也。精金是地。即以上十用涉入之心履之。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心之与地涉入而有相知之义。地原是心中所发之明故心地两俱明了。游履十方者。此之心地能遍至十方不拘一处也。得无留碍者不为无明色质所碍。盖无往而非心地矣。幽溪云。初住已先名为缘修以未见佛性故。登住以来名为真修以见佛性故。然初心名发心佛性现前犹未加真修功行也。至第二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方以分真始觉照分真本觉。至第三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则始本一合始本俱忘。

    ○四生贵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行与佛同者。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唯佛为然。今心地遍到则行时与佛同。既似果佛岂不受彼气分耶。如中下立喻显法。前发心住如投胎一分识心。次治地者如中阴所行之地。三修行住如投胎必有所往。今生贵住如求入胎中。投胎时自求父母非父母求子也。中阴求父母以业同故自然相引。今证与佛同亦自然相引。此菩萨能觅如来为父母也。阴信等者。此住阴信冥密相通即自求之意。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奏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初二句牒前道胎。而云游者如游心法界之义。亲奉觉胤者。揽佛权实二智凝结圣胎也。如胎下正明今住。人相不缺当喻具佛五根。所谓五眼五耳五鼻等也。观后第七住总承上五六二文云身心合成。则此文中必以如来五根为方便明矣。如眼能视耳能闻岂非方便乎。若以修习无量善根为方便乃权教所说。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牒上具足五根。心相亦然则意根亦同如来。所谓真六根清净位也。自发心来专论心体。譬初托胎但以一念心托未有形相第五始明形相。至今第六复云心相亦同名正心住。正者圣也。盖前明托胎之心今明安住身中之心。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身心合成牒上五六二住。日益增长者。至此则五眼五耳及五意等更过于前。盖无明分分破佛性分分显也。既有增长定无退失。

    ○八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玄签会本引旧译华严云。第八地说一切佛现身观。莫舍忍门劝观常住入无功用心。是菩萨现十种身。谓于众生身作己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辟支佛身。菩萨身。佛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次国土身作头亦如是。乃至虚空身作头亦如是。熏闻云。彼谈十身一一具十乃成百身。句记云。问。华严十身此但二三。身数既少摄义不周。是则此经摄义不足。答。义有通别。通义可尔别则不然。彼通云身故云十身卢舍那也。别释如来故不应云业报佛国土佛等。若欲通收彼经十身应开为四。则以化身摄于业报。智即报身。虚空属法。余皆化摄。孤山复作三身收之。谓虚空属法。智报。余应。问。既属三四何故十身皆名舍那。答。以别圆地住所现之身正是实报余身皆是此身转变。从本受称故曰舍那。又卢舍那者。宝梁经翻为净满。以诸患都尽故称净。众德悉圆故云满。十身虽异净满是同。然于同中须知别相。不可三四混而无甄。然何以十身释童真名。良以十身舍那翻净满义。童真无染与净满相当矣。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形成二字牒上十身具足。又破一分无明身相赫奕显著名为出胎。如来所有大乘家业悉是子有故云亲为佛子。亲为太子则有问安视膳之仪佛子亦然。华严云。此菩萨修习十种观察之事。所谓法王善巧。轨度。宫殿。趣入观察。灌顶。力持。无畏。晏寝。乃至法王赞叹。故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表谓仪表。仪表既已成人即弱冠之义。补遗云。太子出则抚军入则监国是分委也。在法则八相成道五时化物皆所优为。既以佛事委之大小逗机顿渐说法为国事。

    ○四十行十一欢喜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上住有十而但云成佛子摄无不尽此结前也。长水云有二义故欢喜。一具足无量佛德故。如观音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既云不思议即无量佛德也。二众生受化故欢喜。十方者现十界身利众生也。随顺有二。一众生趣类不等根行有异。菩萨随顺以形以说此明能化随顺也。二众生随顺。一一受化咸皆得益此明所化随顺也。能所既皆随顺机应俱生欢喜。即中云具德为随顺之本。古人以十界解十方其说是也。自行化他是如来妙德。而云无量者谓现十界身说十界法。凡戒善谛缘度二道三法四果一一无缺故能使众生欢喜。

    ○二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以欢喜故生第二饶益之行。得四悉益名为利益。言善能者。谓是四教四门门门四悉而皆顺入圆教。幽溪曰。前十住位明法王子自觉已圆。十行去明导利群生也。或问曰。据天台所明三观从名字来修从假入空观。至七信位破见思惑为自利行。从八信去修从空出假观破尘沙惑为利他行。从十信去修中道观破无明惑。登初住去名自利利人觉行圆满行。今楞严所明地位至十行位方饶益众生为出假行何也。答曰。三观破惑以分自觉觉他乃一往之说此是次第之义非究竟之谈。何者圆顿行人三观一心中修。三惑一心中破。三觉一心中显。何有如此次第。如五品初心随喜读诵虽是自利。中心说法后心兼行正行两种六度岂非利他觉人乎。虽然。圆顿教中不无次第。如曰理须顿悟乘悟并销。则圆修圆悟之道彰。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则渐修渐破之义显。非渐无以阶顿。非顿无以融渐。二者兼尽而圆顿之道始备。然而有观行之次第焉。五品是也。有相似之次第焉。七信以还破见思惑以证空理。八九信破尘沙惑以证俗理。十信破无明惑入初住位证中理是也。有分真之次第焉。十住位破十品无明住真谛理。十行位破二十品无明出俗谛理。十向破三十品无明更修四种妙圆加行登十地位证中道理是也。有究竟之次第焉。等觉菩萨证真理已更住千劫倒修凡夫之行破断微细尘沙缘影一切法门无所不尽。更破一品根本微细无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方为究竟。今是分真中不次中之次序。论初住菩萨便能百界作佛导利群生。岂止十行方利益众生耶。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结上灌顶住之功德也。十方随顺正明欢喜行之相也。即以是德一切众生咸受利益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幽溪以欢喜行为自觉。饶益行为觉他。其说是也。然自觉者无明未必不违其智。觉他者有情未必不拒其化。此理之常。今不拒不违则无嗔恨。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种类即四教四门门门四悉也。皆从法界出生。法界不穷则出生亦不穷。以皆归佛道为平等。又达性具之体而出生诸法从性起修故曰种类。如摩尼珠雨宝不穷。苟非全性起修岂能穷未来际乎。三世只一性体故平等。十方只一性体故通达。以此度生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差误名离痴乱行。

    此似承上文来。上种类不同一一出生无非平等之道故即云三世平等。今承上故云一切合同。孤山云。异名别说同归一理是也。既归一理即无差误。皆破无明则不痴。同归一法则不乱。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则于下亦承上文。既应十界机说十界法岂无异乎。而于同中显现盖理不碍事也。次句一一等者。所谓一一不失一一同趣也。索隐云。一真如心具足万行而行行互显一心。如金作器而器器皆金。是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也。或以前之六行配前六度。恐成别义故不应尔。

    ○七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如是下亦承上文。言不但同异互融扩而充之则小大相容一多无碍。十方虚空满足微尘者。或引华严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现法界也。不相留碍者。界入尘而界不小是小不碍大。尘含界而界不大是大不碍小。若有一毫执着安能大小相容耶。又虽含十方界而尘相不失是现尘。虽止在一尘而现十方界是现界。上大不碍小下小不碍大。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种种现前者总承上欢喜以来诸行。方便位中十行从真入俗覆疏倒入即不名第一波罗蜜。今之圆位十行化物。无非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乃至现尘现界事事无碍。皆是圆融三德般若之所发现。若近承第七如长水云云。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方诸佛八相成道五时说法皆用如上圆融之力。八相五时是轨则也。佛出净土虽无五时。然即顿而渐即渐而顿亦是轨则故名善法。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第十结上九行。十行圆融即一不离十十不离一。故最后结云一一皆是等也。权教十行但破尘沙。今皆破无明故曰清净无漏。谓摄三谛十界无漏失也。虽度众生皆一中道无生灭体。虽涉事用莫非性具。故曰本然。名真实者结上悉名真实也。

    ○五十回向十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菩萨十信具足便成佛子。今十住又满足即云成佛事也。依体起用故曰神通。纯洁精真者。纯洁结上清净无漏。精真结上一真无为。留患已远即行成就也。当度众生下明回向正义。若但以性相二空而除度相与通教偏空何异。当者正也。正度众生而灭度相是即有而空。虽似同通教然通教能通妙所通粗。能通妙故与圆何异。所通粗故惟入偏空。今当度无度相盖能通妙而所通亦妙也。回无为心向涅槃路者。远离空假二边之为作是曰无为。还趣空有俱非涅槃之路。前第十行云一真无为已有无为心矣。今回转此心以向大涅槃路是回因向果。佛地中菩提为果涅槃为果果。今回向心直向果果。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前灭除度相则坏其可坏。此坏亦离名远离诸离。离坏即证不坏成第二回向也。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前初发心住云心精发辉。二治地住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三住即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今第三第四第五回向与前相似。次第亦同。然前就菩萨说虽有行与佛同之语犹未全同。今回向中大似于佛故与前异。云本觉者。前得不坏回向所谓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故承上云本觉湛然。湛然即本觉之体。澄渟不动佛亦止证此本觉而已。故己觉齐佛觉也。

    ○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四至一切处者。前治地中云心中发明明喻精金之地。今第四回向中亦以明为地。既觉如佛觉则地如佛地。如来实相之地遍周法界。故二卷云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据此则知佛实相地遍一切处。而菩萨之地与佛无殊。若前治地之地非必至一切处也。故前第四住但行与佛同。谓行时如佛而地未如佛。今则如佛地矣。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者。染净依正悉皆不二。乃至毫端现界尘中转法故云无尽功德藏也。天如补注曰。准吴兴解。则世界即染如来即净也。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第六回向亦从第四文来。但前五回向皆取所证之理回因向果。今此位方明所修之行。前十行是从住所生功德。今之功德乃从同佛地中所生。以地有能生之义也。各各之言所该最广。从佛地生是清净因。既从佛地则因当依。发挥从依因来是修习之义耳。清净之因能取涅槃之道。孤山曰。行从理起名随顺平等。能生道果名为善根。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前云随顺平等善根故今牒云真根。真根即清净因也。恐谓惟生净因不及染法。故今云众生皆我本性则染净不二明矣。桐洲云。十方众生皆我本性非有众生也。性圆成就不失众生非无众生也。六七二向咸明生法俱从第四回向发来。随顺者。谓能顺理。从真根得自他无殊是等观也。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前云不失众生是即一切法。众生皆本性是离一切相。然真如之体毕竟非即非离二无所著。孤山曰。即一切法假也。离一切相空也。二无所著中也。据此则三谛皆名真如也。

    ○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真是理体。云得所如者。当指十界依正皆即真理故云所知。然真得所如之言牒上文也。如是则十方依正有何碍乎。前三谛约体。今十方约用。盖指起用时十方皆无碍耳。

    ○十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十住证理。十行涉事。今十回向为回因向果。璎珞经云。回者回易转变。初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回易转变也。既离众生相得无所离即第二不坏回向。此二岂非回因向果乎。第三云等一切佛者证不坏体即是本觉而此本觉齐于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本觉之体履以成地第四即云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佛地遍到第五即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名无尽功德藏回向。回者回互。上三位多是己心与佛交互亦回因向果之义也。前五回向多论证体。第六起行乃云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各各之言所该广矣。第七云十方众生皆我本性合前五向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皆交互之义也。第八三谛无著第九十方无碍。亦约理事以论回互。上九大意多明三无差别。因果自他依正无殊则本性之德圆满成就。既事理回互融成一体彼此限量皆忘亦不必言己心佛心己地佛地乃为第十法界无量回向矣。

    ○六四加行二一总标。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携李曰。据璎珞等经皆不别列四加行位。若惟识等论则以地前四十心为外凡资粮位。十回向后则明暖等为内凡加行位。吴兴曰。今四加行正如惟识所说也。而彼于地前分内外凡位者乃别教一途之义。以登地是菩萨圣位。圣位难入故开此加行耳。问。今经圆教何用别义乎。答。借别名圆斯有其例。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是也。敏师谓此经未必纯圆应兼别义其失甚哉。

    ○二别列四一暖位。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赞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前十回向皆是回因向果而因不即果。今加行中乃以佛觉为己心。天如曰。前之佛觉虽曰能齐未能正证。今将趣圣果故即用佛觉为己因心其说是也。言佛觉者。如杂华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法华中百界千如即空假中正是其义。问。前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而以得无所离即除诸幻释之。则佛觉似但精真之体今何作此释耶。答。前文明觉齐佛觉地如佛地。后即云世界如来互相涉入。至第七回向云十方众生皆我本性。岂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耶。又岂非十界依正在一心中耶。第八三谛无著。第九十方无碍。第十结云性德圆成。皆深明十界一心即空假中之旨。此等皆是佛觉与法华十如无异。虽不明言三千而三千在其中矣。但犹是所向之佛觉。今以此觉用为己心是入地方便也。若出者。谓佛觉欲从心出而犹未出。喻如钻火欲然先有暖相。火喻初地之智。木喻所破无明。钻喻加行。暖喻初地圣火前相。亦得以火喻佛觉木喻己心。

    ○二顶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此义三现。前初住云心精发辉。二住即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第三回向云觉齐佛觉。第四回向即云地如佛地。当知地亦是所履也。此加行中前暖地云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觉亦是地故今即云又以己心成佛所履。夫佛觉为佛所履以在己心中故己心亦成所履。旧解云。佛者即自心中所达果人之智。自觉齐佛觉地如佛地以来佛智洞然久矣。若依者佛智还依己心之地也。非依者佛超己心之外也。心相将尽故若依非依。此唯登高山可以喻之。身入虚空以喻非依。下有微碍以喻若依。良由己心未尽故有微碍也。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己心与佛虽未合一。其体不隔故曰二同。须知虽至此地己心犹未尽也。中道者是佛所证。善得者胜前以佛觉为己心之时故云善得。如忍下喻也。忍事者如喜怒不形。非怀非出者究竟当出而未出也。时似欲吐名非怀。藏之于心故非出。正喻善得之状。

    ○四世第一位。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此承上忍地来。心佛或二数也。同异量也。今皆消灭则迷中道与觉中道二无所目。至此情见俱忘虽非真证中道已为世间第一流矣。

    ○七十地十一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十地中前之五地皆属觉体。初地云觉通如来。后之四地皆承其义。后之五地皆论真如。真离生灭故以涅槃结之。应知觉体离妄即名真如非有二义。又菩提名大涅槃名海者以是如来二转依号故也。三智一心中得名大菩提。此如来寂灭道场所得今入初地善能了达。前文云。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不能测佛无上菩提。至初住后始能得之。犹未名善。今始名善。孤山曰。觉通如来智同佛智也。今谓既至无疑之地则觉体通于如来何必以智释觉乎。如前所云。惟妙觉明圆照法界初地已得此境界。犹是菩萨故云通如来耳。言佛境界者。所谓一念三千即空假中正是其旨。故法华经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今云尽佛境界岂非一念中能穷百界千如之旨乎。舍此而谈佛境界大概皆菩萨境界耳。名欢喜者。既通极果自生法喜故得此名。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本经所云同异。如前云世界为异虚空为同。后识阴文云。于十方界已获其同。今何必不用此义。由前云觉通如来故今明世界之异入于虚空之同。并空亦灭惟归觉体。所谓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销殒也。夫觉体有垢良由空界未除。已离空界则离垢矣。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离垢则净故承上文而云净极。言明生者觉体之明也。前云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今觉体既离空界明岂不生。以觉有妙明之德觉不净则明不生也。明既云生必是般若智光。所谓诸法不生而般若生非欤。

    ○四??慧地。

    明极觉满名??慧地。

    明极之言蹑上发光。光明既极觉无所隐故云觉满。三四地名俱从明得。然三地承觉有明。四地明还显觉。名??慧者从喻得名。最后烧无明惑也。

    ○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上云明极觉满。觉体毕竟离同异故复云同异不能至也。不但空界泯亡并无同异之有为法咸灭。前文云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据此知无同异亦同异所摄也。如是则世界众生虚空三种相续咸皆远离。此菩萨最是超出岂可胜乎。幽溪云前虽离同异犹有异同缘影者在。至发光??慧之后同异缘影悉皆销灭。故一切所不能立。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三种相续既离则非有为故曰无为。言真如者。觉体离染转名真如。所以云性净明露也。如是则真如现前矣。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前位真如虽露或有未尽。更加功以尽之迥超极造名为远行。此兼前后四位咸从真如得称。吴兴曰。尽真如际者斯是无际之际。理既无际行岂近乎。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前穷尽真如之际尚有功用。今只一真如心更无功用。所以名不动也。

    ○九善慧地二一正明。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三位得真如之体。此位发真如用。资中曰华严名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祇句义无有穷尽。故云发真如用。即中云真如即法身。用属解脱。以善慧为用又属般若。三德备矣。此经所明十地皆证入精真之体。较之地前语意不同。有以檀度等名配诸地。恐兼别之说不合今经也。

    ○二结显。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已往者此去也。此去不须修习则修习之功至九地而毕。十地悲智兼圆故曰功德圆满。即目九地为修习之位焉。应知十地乃菩萨习果也。幽溪云古疑既无修习安有断障。然修习与断障之义一往则相齐。再往则九地前有即修习即断障之义。十地去惟断障而无修习。盖悲智功终唯在利人。而利人未及如来亦名微细无明障也。

    ○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欲以菩提涅槃之乐而与众生是名慈阴。不加功行而泽周法界喻为妙云。覆者藏也。涅槃海即具三德。盖云有形质阴庇。形质喻身轮。阴庇喻意轮。云有声喻口轮。菩萨现此三轮广度众生。已证三德涅槃而尚未入有覆藏之义。故涅槃称秘密藏名法云地结。三智三德为法。慈阴名云。前初地云得大菩提。今十地云覆涅槃海。圣位垂终将入果果。二转依号具矣。

    ○八等觉二一正明等觉。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入流已来有进无出。若在如来从真复俗出同万物是逆流也。菩萨顺圣位之流而入。一出一入觉际恰好相交俱到此地名为等觉。谓如来初出之处菩萨方入之地二际相交。如一人出门一人入门俱在一门之中岂不等耶。又须知如来已入还出初出之处菩萨亦到。非谓已到究竟之地。

    ○二金刚后心。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金刚心者即是等觉。华严十地品后十定品中云。普贤菩萨以金刚慧普入法界。彼之文义正属等觉。彼此咸有金刚慧名则属等觉可知也。以能破最后无明喻如金刚故得此名。详夫是觉与信前干慧名同义异。前是欲爱初干干有其慧名干慧地。今是无明初干干有其慧名干慧地。岂可同年语耶。或引发心毕竟二不别以释此文恐未必然。此位诸师或合入等觉。或另立一位。温陵谓于等觉后心别开此位。诚亦有义。以证十地后更破一品无明方入等觉。等觉后心又破一品无明方入妙觉。则等觉后无明初破。未入法流亦名干慧。今正指此时得干慧地名也。但宜合入等觉不可云更有一位。吴兴辨之。天如评之。其说详矣。有谓等觉入重玄门倒修凡夫事。重历前之干慧是重历信前干慧。而不以无明初干为义。俟再考之。

    ○九妙觉位。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结上诸位并明妙觉。重重单复十二者。如后文云。六十圣位即有五重十二故曰重重。言单复者。秪是双只亦是奇偶。如初番为奇。次番为偶。三番为奇。四番为偶。至第五重又为偶也。前之妄见既各具十二类生。今翻此妄亦名十二。盖以妙觉一位足前菩萨位而成六十之数。斯具重重单复十二焉。然但数妙觉不名妙觉所证者。以前问。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今已具答。问既但至等觉。答亦至等觉而止。复数妙觉以终前之位焉。即中云十二者。一干。二信。三住。四行。五向。六暖。七顶。八忍。九世第一。十地。十一等觉。十二妙觉。此十二中有单有复。干慧等妙只有一位是单。信位行加行地是复。随人用之。恐不如前说为妥。

    ○三总结诸位三一以止观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金刚是能观。十种喻是所观。长水云。于一一地皆用金刚如幻三昧观察诸法。据此。则金刚及十种深喻皆属观照。金刚喻能破之智。如幻喻所破之法也。奢摩他是止。毗婆舍那是观。于止发观则无谬矣。止能伏结观能断惑。成清净修证。渐次者位不躐等也。深入者直阶妙觉也。问。十种深喻云何观察。或即喻而观乎。为合法而观乎。答。观经大意正须约法。约法修观有通有别。通则直观诸法悉如幻??水月空华。似有实无了无所得则分别之心自止。别则各有配属。应观一切业如幻。一切法如??。一切性如水中月。妙色如空中华。妙音如谷中响。诸佛国土如乾闼婆城。一切佛事如梦。佛身如影。报身如像。法身如化。何则。不可取舍毕竟空故。若以喻为法亦有理焉。盖凡所分别皆因著相。著相之病在于谓实若对镜观像及观水中月时谓实之心自无。著相之心亦息。是以正对镜而分别义疏。过去则了罔陈习。未对而心无预缘。如是了知三际本平等虽有心念如虚空。此可与观象得意者言。难与散心粗浮者说也。

    ○二以渐次结。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如上所明地位虽深。推厥所由皆由三种渐次。故知从戒生定从定生慧。戒定前茅断不可缺。根境不偶修行要门。吴兴曰。三增进者即渐次也。前三文下皆结示云是名增进修行渐次。又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或指金刚奢摩毗婆为三者非也。五十五位者。除前干慧。由信至等觉是也。问。何故舍干慧而又不取妙觉耶。答既言真菩提路。则显干慧非真。妙觉非路。今谓吴兴所解至当。然善能成就之言意该干慧。凡求佛者。不患不得菩提但患不得其路。故特言之。况前阿难所请实至等觉而止。

    ○三以邪正结。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长水云。行人若能依此修证。不断而断。无到而到。此则名为真修行者故云正观。若言都无地位但尚理是。斯同邪见拨无因果故名邪见。仁王经中亦此料简。说地位竟即云若言越此而成佛者是魔所说。吴兴云。五十五位既由三增进故而得成就。今简邪正所以约观言之。须知圆教之外三乘所修皆属邪观。愚谓如上六十圣位皆观法也。

    ○二结显经名。此科从初正观总无明心以明修证中来。正观中两大章。一正明修证。二结显经名。已上约解行证法委明一期修证已竟。理当结名以便流通。此结名中宛是五重玄义略无增减。则知此经。不惟起尽观道悬符止观。即所结名义冥契一家。东土释迦于兹益信。具如释题中明。今为二。一问。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孤山曰。此经发起为救阿难。是故先开圆解。次显圆行。行成入位极乎妙觉。垂范后世有始有卒。于是文殊请问经名及奉持法。奉持即流通也。

    ○次答五一定经体。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啰怛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法华中文殊偈文大师以证名体宗用释四伏疑。今经五名亦应该五重玄义。第一名是定经体。大佛顶。虽是咒名。亦是经名。如来藏心遍一切处为大。佛尊而顶更为超出群有无相可得非经体乎。然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顶即解脱。此三字如次可配体宗用三章。但约性恒开对修须合。今对下文如来密因是宗救护亲因是用独名为体。盖体兼用冥一切无相称大佛顶。合三离九不其然乎。然今名二十一字。首三字今题所存。余十八字皆隐。则十八字不出大佛顶之义明矣。悉怛多等。亦是密名而通于显。性本无染覆含法界名大白伞盖。小乘经以无常无我为前印。涅槃寂灭为后印。印是佛说。今则三如来藏为无上宝印。印定诸法法法全真。又如来以此而照穷法界无一相可得名清净海眼。正如妙玄取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

    ○二定经力用。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夫历劫亲因以爱相缠。今能断爱与无明父母别是真救护。度脱下举二人以例余也。则亲因为总标。二人为别显矣。阿难为亲。摩登为因。得菩提心等者。此经断爱穷见相之本。推至山河忽生之故。故佛果菩提可证。照彻三界正遍知海从兹入矣。则此经以断爱显真为用也。得菩提心亦可名宗。入遍知海亦可名体。对余二章今但属用。幽溪云文殊提奖名为救护。佛示三如来藏名为度脱。如是则显密咸该而经题全隐此名也。又救护亲因从上伞盖得名。得菩提心从佛顶来。因也。入遍知海从清净海眼来果也。

    ○三定经宗。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圆修三止三观是密因也。阿难首请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乃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法正是密因。如来说三如来藏以酬其请权乘不识故称为密。或解为疏密之密。一观为疏。三观为密。未必然也。如涅槃中明如来初说无常次说常住。以无常隐常故常住为秘密藏。乐我净等无不咸然。今经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虽用别教正显圆常岂非密乎。依此而修为了义之修。如二十五圆通中独选耳根是也。依此而证为了义之证。如六十圣位是也。然此经开解起行俱带方便。明证惟圆。以阿难初请三观有最初方便之言故解行带权。殊费拣选。后明地位是旨归之处其义纯圆。而带别明圆亦所以引别教也。则经宗在一乘明矣。据密因有三止观亦可分配三章。对余二事此惟属宗。是开合之义。余具如释题中解。

    ○四定经教相。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大方广之言似同华严然但义同而已。约时而论不可判属华严正可冠于妙莲华之上耳。然方等时经题中多有此名。吴兴曰。大方广所说之法也。大方是体。广是其用。即空如来藏具不空之用也。又常遍曰大。轨持曰方。包富曰广。如次配法身般若解脱。亦如来藏之三德也。即中云三字可配体宗用三。三者合则可论教相矣。妙莲华王名同法华。今经自四卷来最多开显之言。如各说圆通后佛云此等修行实无优劣。岂非各赐大车与法华无异耶。指权即实是莲华喻中意。于权实法一切自在故称王也。云十方佛母陀罗尼咒者乃是咒名。如方等陀罗尼经云。此陀罗尼咒乃可为父。乃可为母。又云诸佛道皆从此生是佛父母。今题正与彼同。又应属方等矣。总判此经必是方等被开成醍醐为教相也。然一经成二味者。开显之后前四时教皆入醍醐。今经亦然。又楞严与余经不同。余经各有当机怀疑叩佛佛为除疑。结经者据一时问答记集成经足明利益。余人续闻法华悟解转深得益在心非阿难能记。今经当机即是阿难是结经人。亲为侍者常得咨疑。佛独为阿难亲弟说此楞严历二十余年但成一部。据经中说密同法华。据法华意以法华开方等。如前叹德之文是也。但开楞严余可例知。亦由密同之故方得显同。问。既开权显实。亦开迹显本否。答。经初云。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此明阿难大众已住首楞严三昧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即是开迹显本。阿难侍佛日久能集诸经。苟不露开权开迹之意何以为后人之式耶。此名题中全隐。

    ○五别定经名。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此名共十二字。灌顶章句四字今题则隐。余八字则存。灌顶章句者。中天竺国大乘秘典有五部。东方金刚部阿閦鞞佛以为部主。南方宝生部宝生佛以为部主。西方莲华部无量寿佛以为部主。北方羯磨部不空成就佛以为部主。中央灌顶部毗卢遮那佛以为部主。吴兴曰。此经从灌顶部中流出。盖约密言名灌顶章句。有诵持者则如来智水灌其心顶。亦如刹利之受职也。菩萨由此受佛职位。故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当是经名。然上句从密咒立称。而密与显等。此句从经得名而显与密等。菩萨万行不出三观。三观一心万行具矣。涅槃云。首楞者一切事竟。严者坚固。一切究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今经三卷中明性水性火等岂非一切事竟。又云妙觉明心先非水火岂非坚固。盖今经之宗虽具众因果而意在以因该果。所以最后一名独标菩萨。如阿难所请在最初方便。如来徴问圆通亦云最初从何方便入三摩地。经末亦云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故知意重于因。又此名在释题中判属于用。但是宗家之用非用家之用。而万行之言可摄用家之用故以配用。兹五名中救护亲因别当力用。今不须配用而以为经名之要不亦宜乎。如一卷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又云首楞严王世希有。其为别显经名无疑矣。问。五题皆是经名。何独以此属名。答五名既多称者不能尽举。名中之要莫过于此。如今世人名此经为楞严亦圣旨也。如上所说五重既备足堪受持。遂结云汝当奉持。五重次第者。经体既要故居其首。有体则有用用居其次。依经修行有因果之宗故居其三。三章既备须定教相。五者既俱能该别文则五重玄义皆总名也。

    ○二约别能招报心以明修证。一经正宗为两大章。初正观总无明心以明修证。次约别能招报心以明修证。盖众生一念不觉即为障理无明。此是根本名惑障而不牵生三有。所谓总无明心是也。故凡行人修证。急须破显此本以开一念三千三如来藏而直还本觉。既近复要如根如穴。根本既去枝末自消。如上七卷半经文明破明显论修论证已竟。其如众生既迷之后日趋日下如江湖之趋直至尾闾。因根本无明而即分成六种和合。所谓五识五意识受想行三心。此等诸心或贪或嗔或诈或谄与外尘相应以架造无边巨业。业即招报受七趣苦果。是为枝末牵生能招报心也。且众生过现习成习久自然时时发现。故虽观根本或有证入或不相宜。如辅行云。初观总无明心未必是宜。即当仍用前观历余一心。或贪心。嗔心。慢心。更例余阴入用十乘四运而推破开显之。但能招报心有二种。一是现行能招报。即止观拣境内于第六中取能招报及破法遍中历例余心或贪或嗔等心。辅行云过现习生是也。二是发得能招报。因正观总无明心以发起多生宿习障定牵生。即止观内所列烦恼病业九境。辅行云因观发习是也。今如来既因当机之请以普示正观总无明心竟。惟恐众生机宜不同根器中下正观难入则滞于二种能招报内仍入生死轮回。故一一详示不令住着。分二章。一示现行能招报心。即十习因招七趣报是。二详发得能招报心。即五十种禅那现境是。今经贪习诈习等十心即止观辅行中贪心嗔心等。委如大纲中明。但止观唯明能招报之因心而如来复详所招报之苦果。尤为章明较着也。经中显然至文点示。至于明示两种能招报心已而不明破。显解行证法者。现行能招报例上可知。如止观历例余心俱即三观亦即三谛也。发得能招报因修观发习不知是过一生住着即入轮回。既已示明不生住着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归无所得矣。然而总科亦名约别能招报以明修证者。倘一住着例得为观。即四种三昧内随自意三昧。纵任三性于中觉察。及依经行法也。初为二一请问二开示初又二一经家叙悟。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前定经名共有五重玄义显密相织。今叙闻名得益故云说是语已及诸大众等。开示密印者。自建坛闻咒已来虽知咒力未闻咒是实相之印。今始闻之亦初闻境智相如是咒之义似专指初名也。此经了义等即显说之名也。顿悟禅那者。禅那此云静虑。乃止观一心之道。奢摩他三摩在一心中即是其义。如云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是也。良由阿难大众本是圆机故能顿悟中道耳。阿难已入初果兹入修道故云修进圣位。妙理指所证之理。二果所证之理较初果为增上也。心虑等者。虚谓惑空。凝是凝寂。乃能证之心。增上妙理是慧。心虑虚凝是定。正合禅那静虑之义。纵在小乘欲入圣位必由定慧。今悟中道与偏小不同。正定慧均等之时也。小乘定慧秪名为定。偏教定慧秪名为慧。若入圆乘始能均耳。断除等者。阿难亦是超断之人。如小乘所明证初果后更历六番生死方断欲界前六品惑。今此顿断即超义也。云微细者思惑比见为细。而阿难是大乘二果之人更断所知惑破无明岂可测乎。据其示迹且在思惑。

    ○二起礼陈疑二一起礼述益。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长水曰。修道所断行相难了故云微细。无始俱生故曰沉惑。疑网消除故身心快然。增进圣位故曰饶益。考俱生烦恼其数甚多。今但依小乘则三界四谛下八十八使名分别粗惑。贪瞋痴慢是俱生细惑。又见思是枝末无明。今以根本无明名为沉惑。

    ○二对佛陈疑二一双问能所。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初问六道是所招苦报。为是下即问能招报心。此声闻法中见苦果而问习因。从粗及细之意也。故科名双问能所。向下如来开示趣趣皆结云由妄想业之所招引亦能所双答。明文宛在。真心具五种功德。所谓妙圆真净明也。如卷初说。今先言其四。妙字叠见以三谛本离纵横故云妙明真净。而此妙德在一心中故称妙心。次句方云遍圆。遍至无情有情。圆谓圆具。如是乃至正言一切即是真体。佛体下方明问意。此问与富那问似同而异。前问山河忽生。是问所以生起之故。谓清净本然中何故生诸依正法也。今问佛体真寔云何复有诸趣苦果。为是性本有耶。为是众生由五识五意识受想行诸心与外相应构业而生起耶。此正能所双疑而重在所招报果。如来之答则广详能招报因。谓一切众生寔本真净。因彼妄见遂成十种能招苦报之因。由有妄因生起七趣之果。则今问意正在能招所招因果来由。真净之说却是带起之傍也。故与前不同。然此文所以详明七趣者。他经以四生六道括尽群生。今经广四生为十二类生。亦应广六道为七趣也。

    ○二别问所招。前虽能所双问而疑在所招苦报。故别问之。是阿难重在所招七趣。而如来详在能招十习明矣。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发开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私行淫是行坏。妄言等是见坏。意谓杀盗有对。邪淫无对故云无报。为复自然者。别业别报不假他力故云自然。吴兴云。问意有二。谓别业同报。别业别报。初问淫杀妄三即别业也。为有定处即同报也。为复自然下次问别业别报。据下答意皆是别业同报耳。文云。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乃至云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惟垂下请答。长水曰。幼小曰童。情昧曰蒙。阿难自鄙无有大智愿垂开发也。若闻因果虚妄犹如空华则持戒何益。苟闻决定义门必令谨洁无犯。桐洲云。善恶因果虽皆虚妄。受报好丑终不差忒。又云。一念幻恶长劫沉沦。一念幻善远阶佛果。即中云。此即决定之义。辨地狱受报之事使知决定。不持戒者闻则恐惧。持戒众生闻则欢喜。此阿难正在所招报苦也。

    ○二开示二一赞许。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地狱固由邪见而入。乃至天仙修罗亦是修行岐径即属邪见。如圆通疏说。

    ○二正示二。初约总别双答能所。二结示劝断。初又二。一总示能招所招因果。二别详能招所招因果。初又二。一能招报因二。一约迷真双标。

    阿难。一切众生寔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长水云诸法本真未尝生起。由念分别见诸法生。苟能离念即见众生山河国土本来成佛。故云实本真净。由念分别见诸法生即妄见也。前问云为是众生妄习生起故佛云有妄习生。妄习即辅行所谓过现习生。五识五意识受想行心与外相应而成能招七趣之业因。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则阿难所问本元真如即是成佛真体。其言不谬。然真净之言独举空中。净即空。真即中也。下内外分应属俗谛。阿难止问妄习。今明妄习之先已有妄见。此正指一念不觉而有动之总无明心为根本惑。由此妄本生起十习。彼此相应以构业。乃现行能招报之牵生枝末。所谓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也。

    ○二约内外别示二一内分。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前以内外而分两分故云内分外分。今释云内分是本分之内。谓不能超越于常情之外也。交光云。贪恋本趣名为分内。非本趣者即称分外。爱为情欲之本故先举爱。珍羞财宝有种种可爱名诸爱染。妄情即怜恨喜怒等也。或云无可着而生着故名妄情。忆着贪求名情。情积不休口中水出即生爱水也。问。从情积而生水何生水之难乎。答。如人情轻安肯下泪。必情重方泪。然但观口中水出则其人情积久矣。心忆珍羞岂非因爱染而起妄情乎。口中水出岂非情积而生爱水乎。贪求财宝应是有财之人故举体光润。流结是同者。流则向下。结则重滞。如土得水则结而不散也。

    ○二外分。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以超越为外分。持戒生天等非止一事名诸渴仰。虚想谓清虚之想。即指持戒持咒之心。想积不休亦是习也。如持禁戒。非指暂时必历岁月之久方名为持。胜气者超胜之气。气必向上与水之润下相反。然上之妄情亦心。今之虚想亦心。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成此经惟心之旨。是故下举善法以验能生胜气之相。心持禁戒岂非因渴仰而发明清虚之想乎。举身轻清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