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道德经讲义最新章节!

    闻道章第四十一

    〈恭闻。道之不可不闻。犹性之不可不有也。性之不有。眼不能视。耳不能听。鼻不能齅。口不能言。若道之不闻。身不能修。德不能立。家不能齐。国不能治也。是故道也者。不可不闻也。但根有浅深之不一。性有智愚之不同。闻道而潜思力行。一了百当者。是为根深智慧之上士也。闻道而心不果决。志不坚固者。此为中根。未悟之人也。信道不笃。自暴自弃者。是为浅根。下士之人也。不但此也。闻道又有二义。有声尘之闻。有非声非尘之闻。声尘之闻。外有耳根之用。内具识性之尘。能闻有声。不能闻于无声者。是以谓声尘之闻也。非声非尘之闻。外不入于耳尘。内不起于识妄。反闻于自性之中。反听于心声之内。不用耳根。能闻于无声之声。不入耳尘。能闻于无闻之闻。无闻之闻。我能闻。而人不能闻者。是以谓之妙闻也。此等妙闻。方可谓之闻道矣。今者闻道之人。果能如此而闻之。可与大象同入于无形。可与大道同隐于无名也。大道无妄之实理。未有不善贷于我者。未有不且成于我者也。闻经之上士。不可不知此义。〉

    〈此章经旨。欲人信道之义。大道之深妙。惟信可入。不有信心。难闻真道矣。〉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闻道之人。大略有三等分别。上士识见超羣。志量广大。一闻此道。必然勤而行之。不敢怠惰也。譬如登山必要绝顶。涉水必要穷渊。从此闻处。闻至于不闻之地。从此行处。行至于无所行处。此为上士勤行之妙义耳。〉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其次中根之人。虽有勉慕之心。而若存若亡。只是存而不久之义。譬如闻一善言。此心便喜。见一利欲。此心又乱。只因天理人欲。杂于方寸之间。见理不真。所以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又次是下根之人。陷入俗网。贪乐世味。闻道贵无为。贵自然。与彼之造作有为。大不相同。安得不大笑之。此为下士也。〉

    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为至高至贵。原非下士所可闻也。若不笑。是为下士所闻矣。安足为道乎。故文中言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建者。立也。建言有之者。因下士不足闻。不足有。惟上士足闻足有。如下文明进等句也。〉

    明道若昧。

    〈明道之人。机智全无。念头清静。惟求性分所得。不以聪明外露。应之于人。是非忘辩。处之于世。宠辱无惊。庸庸愚愚。若有不明之貌。故曰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进道之人。不作有为有相之事。不生劳心劳力之能。默然自修。而其所以修者。人不能见。暗然自养。而其所以养者。人不能知。事事不敢先于人。念念若不足于己。故曰。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

    〈平坦而行。谓之夷。类者。同类也。夷道之人。口不出异人之言。身不行异人之事。平平然。不分贵贱贤愚。夷夷然。不辩上下高低。动静休息。与人共由此道。进退交接。与人等观无异。此便是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

    〈上德之人。心如太虚。量如天地。心德广大。如空谷一般。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此便是上德若谷之义。〉

    大白若辱。

    〈大白之人。暤皞自处。皎然似明月当空。无一点云遮。然与人不择于贵贱。接物不较于是非。处卑而不强为高。居下而能安于下。故曰。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广德之人。心如天地。量如沧海。寜学圣人之未至。不敢以一艺而成名。宁以德之不足为己病。不以德之有余为己功。功虽日进。而不自以为进。善虽已成。而不自以为成。故曰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建德之人。事必求其至。功必造其成。以圣贤之任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心。建之之功。可谓勇矣。然其心恒若不足。偷者。薄也。德已厚。而不自以为厚。功已深。而不自以为深。兢兢业业。谦以自牧。故曰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

    〈真诚之人。形貌朴实。心上敦厚。生来原是如此。不以善显于人。亦似不能善。不以洁鸣于己。亦似不能洁。若者。如可污可染。实是涅而不缁。故曰质真若。〉

    大方无隅。

    〈大方之人。无边际。无内外。无东西南北之分。无四维上下之别。其道无极。其方无方。包裹太虚。涵容天地。故曰。大方无隅。此句。是取喻圣人。无拘无执。心量阔大。不立些小圭角之义。是以谓之大方也。〉

    大器晚成。

    〈能盛物者。谓之器。晚成。言非容易成就者也。大器之人。养深积厚。操存日久。造到精金百炼。止于至善之地位。方可成经天纬地之才也。岂其容易而成此大器乎。故曰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口不能言。谓之大音。耳不能闻。谓之希声。大音者。无音之音也。希声者。无声之声也。譬如黄钟。得一阳之元气。圣人则之。为众音之主。此一阳之元气。何尝有声乎。虽然无声。十二律之声。皆从一阳之元气而生矣。此正是大音希声之妙处。又如圣人。治国治民。妙在心声之微。大顺大化。妙在不言之教。以此观之。无音之中。有大音者具焉。无声之中。有希声者存焉。故曰大音希声。吕祖云。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即是此义。 者。如可污可染。实是涅而不缁。故曰质真若〉

    大象无形。

    〈大象者。无象之象也。无形者。目不能见。谓之无形。大象。即是大道微妙之理。可以心神领会。不可以形迹覩见。是以谓之大象无形。大象之人。与此一样。心即是道。道即是心。敛之在身。非有非无。用之天下。无穷无尽。是以古之圣人。治国修身之处。人不能知其端倪者。正是大象无形之妙耳。〉

    道隐无名。

    〈此句乃是总上十三句之妙义。大道无声无臭。无迹无形。其至玄至微。至神至虚。隐于天地。天地不知。隐于万物。万物不知。求其状。其状不有。指其名。其名不得。故曰道隐无名。上文虽未言大道之妙。所以为妙者。实在其中也。〉

    夫唯道。善贷且成。

    〈此二句。乃是总结上文之义。恐后世不知大道之体用。无所不善贷。无所不且成。上文自明道若昧。至道隐无名。若不从大道而进修。则无处进修。若不从大道而存养。则无所存养。所以大道。造物之圆机。无所不善贷。无所不且成也。故云夫唯道。善贷且成。此章经旨。教人当以笃信。为入道之门。万圣千真。皆从笃信而入。下士闻道。笑之者。正是不信之义。安知勤而行之者。乃可成道。而为圣为贤乎。〉

    冲和章第四十二

    〈恭闻虚灵者。谓之冲气。柔顺者。谓之和气。柔顺之气。未尝不虚灵。虚灵之气。未尝不柔顺。分而言之有二。合而言之即一也。此气之妙。有体有用。有动有静。其体也。涵阴阳升降。动静自然之机。其用也。有聚散屈伸。变化无穷之妙。用之可见者。因用有象而为气。故可得而见之。体之不可见者。因体无象而为神。故不可得而见之。不可见。所以在天地。为天地之谷神。在人身。为人身之谷神。在万物为万物之谷神。以神言之。无方所。无内外。动静如一。感应不二。以气言之。有动静。有变化。有去来。有始终。继善者。莫不继善于此。禀受者。莫不禀受于此也。修道之人。果能得冲和之妙。行无偏滞。事无乖戾。则修身之大本。天下之达道。无所往而不冲和矣。〉

    〈此章经义。教人致和之义。和者。天地之元气也。得此元气。天地自位。万物自育。大道可入矣。倘若不然。未有不强梁者也。〉

    道生一。

    〈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真常造物之实理。谓之道。即无极而太极也。道生一一者。理也。此理能一天地万物。是以谓之一。有此道。便有此一。此一流行于天地。便是五行四象。流行于人事。便是三纲五常。流行于身心。便是性命魂魄。仁义礼智。为万物总会之理。万理总会之源。添之不得。减之不得。修道之人。若能认得此一。则万事备矣。〉

    一生二。

    〈二者。阴阳也。阴阳者。气之动静也。气之动而为阳。气之静而为阴。有此动静。所以有此阴阳。阴阳之妙。本非有二。太极未发之前。静而为阴。太极已发之后。动而为阳。未发者。理也。已发者。气也。气行而理着。二者。二其动静也。一之理。生二之阴阳。故曰。一生二。动者。气之通也。理之着也。静者。气之复也。理之贞也。动不妄动。必静极而后动。静不妄静。必动极而后静。动静两端。是为天命之流行。万物之始终也。人能知此。动静之妙。修之于身。可以见天地之心。用之于事。可以见大道之本。自古圣人之修道设教。不能越此动静之理。以性言之。湛然无欲。静者。所以为性也。以情言之。喜怒哀乐。动者。所以为情也。但动静之间。若能不偏不倚。以中正之道行将去。便是知此一生二之妙理也。〉

    二生三。

    〈三者。三才是也。二气不交。三才不立。是故得其气之轻清者。天之道也。得其气之重浊者。地之道也。得其气之中和者。人之道也。天之道。若非二气交合之妙。则五行之气。不能行于天。天之道不立矣。地之道。若非二气交合之妙。则五行之质。不能具于地。地之道不立矣。人之道。若非二气交合之妙。则五行之理。不能存于心。人之道不立矣。有天便有地。有地便有人。天地。人。皆本于二气。交合之妙。故曰。二生三。人能知此二气交合之妙。以三才之理。蕴之于心。则可以纪纲造化。可以统理人物。精粗本末。一以贯之矣。〉

    三生万物。

    〈飞潜动植。一切有形有色。有性有命者。谓之万物。二气交。而三才立。三才立。而万物之形体出焉。经纶天地。成就品类。皆是此三者之才也。故曰三生万物。天得此理。所以有天之才。地得此理。所以有地之才。人得此理。所以有人之才。但天地所用之造化。人不可得而见。惟圣人。则天地之造化。蕴之于心。行之于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处不是生生之理。无处不是三才之道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之生于天地。若不负阴而抱阳。则阴阳之二气不能入。造物之化机。不能贷。万物不能生成矣。承天禀命。荷气而生。谓之负。二气浑会。真气内养。谓之抱。万物各有内外。内外各有阴阳。阴阳各有抱负。内外与阴阳相得。阴阳与抱负相合。合者。合之于变也。不合则不变。变者。变之于冲也。不变则不冲。冲者。冲之于和也。不冲则不和。是故阴阳内外。若无冲气和之。则阳气不能变。阴气不能合。虽有负抱之理。终亦不能生成矣。譬如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即是不得冲气以和之也。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者。虚也。冲气者。虚中谷神之气也。得其虚气。则阴阳变合之妙。自然和而为一。万物造化之机。自然入于无间。以天地之谷神。合万物之谷神。以天地之冲和。合万物之冲和。此所以有生生之妙也。此虚中之妙。以人身言之。譬如眼虚而能视。耳虚而能听。鼻虚而能齅。舌虚而能言。意虚而能思。心虚而能应。不有此虚。阴阳亦成顽物。岂能生化乎。所以天得之而清。地得之以宁。人得之而寿。物得之而生。气得之而和。修道之人。若能得此。冲和之气。则天根自见。月窟自明。五气自然朝元。阴阳自然反复。久久行之。何患道之不成。丹之不就乎。〉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

    〈此二句。是教喻世人。受谦致和之义。上句所谓冲气以为和者。不但万物赖此而生。虽王公。亦必赖此而治国平天下。譬如人之所恶者。惟孤寡不榖。孤者。孤弱也。寡者。寡德也。不榖者。不善之名也。孤寡不善之名。庶民尚且不肯自称此名。今王公处天下之尊位。反以孤寡不榖自称者。何也。此正是不自尊。不自贵虚心之妙处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此二句。又以损益之道。明上句之义。譬如王公。以孤寡自称。是损之也。乃至国泰民安。非益之乎。若以骄泰自足。是益之也。或政乱民难。非损之乎。由此推之。物之因益而得损。因损而获益者。皆然也。所以满者。自然招损。谦者。自然受益。此不易之理也。修道之人。于此可不自慎乎。故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古之圣人。所教于天下者。莫不以去强为弱。去刚用柔。使人人以冲和之气。涵养于心。在在以谦让之理。用之于事。强梁之徒。自然化而为柔顺。是故我今亦以此教。而教人者。正谓此也。故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但恐天下。后世之人。不知柔和之道。是生之道。或依恃声势。或横行暴恶。而为强梁也。强梁是死之道也。故曰。强梁者。不得其死。有伤今思古。而嗟叹之意也。〉

    吾将以为教父。

    〈父之。为言始也。柔和为生。强梁为死。以此教训天下。犹有自谦。不自任之意。故曰。吾将以为教父。太上在商周之时。以一身而全天理之和。以一心而专教父之化。虽一时不能力扶于至治。未尝不默佐于王纲。未尝不暗合于乾坤者也。〉

    至柔章第四十三

    〈恭闻大道之妙。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体者无极。太极之实理也。用者阴阳造物之圆机也。其体也。设使有体而无用。则大道之实理。无所显著矣。其用也。设使有用而无体。则万物之生成无所禀受矣。此正是体与用。暂不相离。用与体。互为根柢之妙处也。是故五行之气。行之于天。五行之质。具之于地。行之于天者。乘大道体用之机。无适而非阴阳之象。无适而非体用之机也。具之于地者。亦是乘大道体用之机。无适而非刚柔之形。亦无适而非体用之妙也。文中所谓至柔者。大道之用也。至坚者。万物之质也。物之质虽至坚。道则无所不入。穿金透石。融会贯通。妙变妙合。浑沦无间。此非大道。有心而然也。正是无为之益。不言之教耳。人能会也此无为之妙。则有为者。皆属多事。而可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也。〉

    〈此章经旨。以无为教天下后世之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在天下。无迹无为。至诚至真。无物不随宜。无时不处顺。岂非至柔者乎。驰骋者。言大道造物之机。如驰骋走马一般。所以万物顺其自然。虽不使令。若有使令之义。万物各异其形。各异其质。有歴寒暑而不变。有经岁月而不坏。有钻之不易穿。屈之不易折。惟道之至柔。出乎无伦。入乎无间。弥纶天地。徧满虚空。无所往而非至柔之理。无所往而非驰骋之妙也。文中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盖是此义。〉

    无有入于无间。

    〈无者。无形无质。无色无象。天地万物。均属于有。无者为理。有者为物。无者为虚。有者为实。无有乃能入于无间。譬如石中有火。珠内生光。岂非无入有之验。细详无有者。本是无而不无之妙。因其无而不有。所以体物而不遗。大者可入。小者亦未尝不入。小者无间。大者亦未尝有间。先天先地。而无不存。后天后地。而无不具。假使以有入有。则两不相受。岂能入于无间乎。故曰无有入于无间。人心亦有此理易万里之远。一念可到。千古之事。一思便知。虽金石精神可透。虽隐微机智可通。天地虽大。我心之理。未尝不大。万物无尽。我心之理。未尝有尽。亦是入于无间之妙义。人能少私寡欲。我心之妙理。未尝不是大道之元神也。何事不可入。何理不可贯乎。〉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此句。乃是承上文而言之之义。上文所谓。至柔驰骋于至坚。无有可入于无间。皆是不假作用。自然无为之道。吾今观无为之道。守其自然之理。得其顺应之妙。能成万物而无形。能生万物而无心。无为之有益。吾是以知之。人能知此有益之妙。养此无为之体。则性自清。而心自正。理自顺。而情自和。万法之源。万物之本。一以贯之而不难矣。〉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三句。亦是发明上句等义。上句所谓无为之有益。乃是天地自然之道也。天地之道。能行不言之教。故有无为之益。是故天下一切万物。皆从此无为之中易生将出来。无为之道。即至柔之理也。以此至柔之理。通乎无穷。贯乎无有。驰骋而入于无间。不有声色。不可名相。故曰不言之教。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生焉。即是此义。天地以不言之教。妙万物而不遗。入万物而无间。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不动而信。不劳而成。不见有生长之功。不见有变化之能。各逐其生成之理。均得其造化之妙。此正是无为有益之妙处也。故曰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万物赖之以生。万物赖之以成。乃是至精至微。至极至柔。元神不已之妙理。天下一切万法。皆从此出。未有过于此者也。故曰。天下希及之。自古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是因物付物。不恃法令。自然能臻上理。天下希及之者也。修道之人。若肯放下世情。体认大道之无为。养性命之有益。又安有不能驰骋至坚。入于无间。为天下希及之人乎。〉

    知止章第四十四

    〈恭闻。人生性备太极之理。身得形气之正。与天地并立为万物之灵。可谓至贵矣。我即当以全理。而归之于天可也。倘若不然。或背理狥私。妄求不实之名。或人百己千。妄贪不义之货。此等所为。名与实皆丧。货得害必生。贪得无厌。而不知其足。贪心不已。而不知其止。所以凶事及之。祸患随之。愈趋愈下。日远日离。是谓自入于邪径者也。非天之所使。人之所致而然也。可不慎乎。〉

    〈此章经义。是言身外物。皆非长久可恃者。人切不可殉物以害真。终至自取辱殆耳。〉

    名与身孰亲。

    〈名者。声名也。人之在世。有此身。方有此名。名从身生。身有名立。倘若不有此身。则名亦不立矣。是故名者。乃吾身之过客耳。必然有时而来。有时而去。其来也。亦无所加。其去也。亦无所损。便是虚幻不实之事。人当重其身。而轻其名。可也。奈何世间人。贪名者。亦知与身较其孰亲乎。或有狥名。而丧其实者。或有为名。而害其身者。惟知名可亲。不知身可亲。却不知名为轻。而身为重。身比名更可亲矣。故曰名与身。孰亲。自古有名者。亦多矣。皆是积德累行。实践之〉

    〈名也。非侥幸而求之者也。所以名扬天下而不掩。名垂万世而不朽。是以身在而名立。身去而名存。名亦不能害其身。身以不能废其名。譬如孔子。有万世不磨之名。老子。有万刼不坏之名。当时二圣何尝有心于名哉。皆是不求而名自有。不立而名自成者也。以此观之。今之求名者。可以知所法矣。〉

    身与货孰多。

    〈有万古不泯。谓之道身。有一时暂寄。谓之幻身。道身。得天地之正理。备万物之造化。贫贱不足以累其心。富贵不足以介其意。身中之富贵。更有异于身外之富贵。岂肯贪彼货财。败我身中之富贵乎。惟幻假之身。有妻子眷属之牵缠。有衣食口体之坠累。所以争名竞利。爱货贪财。虽天涯海角。不以为远。虽戴月披星。不以为劳。入虎狼之穴。而性命不顾。临刀剑之场。死亦不悔。此等之人。轻其身。而重其财。且如身与财校之。孰多孰少。孰重孰轻。况货财者。乃身外之物。有此身。方有此财。不有此身。财亦不生。今之求财者。何不以此而较量之。身与货何者可以谓之多。何者可以谓之不多。则多与不多之理。自明矣。故曰身与货孰多。细想富贵者。天之命也。人可听之于命。倘若贪之而不得其道。则祸辱必至。灾害必生。身亦不能立。财亦不能保。自古听命者。莫如颜子。人止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却不知颜子之心。自有至富至贵之乐处。所以能见其大。而忘其小。不必有财。而后富。有爵而后贵也。学道之人。当求此等富贵。方是存养有素之人也。〉

    得与亡孰病。

    〈得者如得名得货。亡者如丧名丧利。病者。害也。人之在世。贪名者。百计千条。为利者。深谋远虑。名利两事。费尽平生之机智。得失二字。劳碌无限之精神。或损人而利己。或舍死以亡生。或功名盖世。而求之不已。或金玉满堂。而贪之不足。倘若一日持盈不久。操存未固。因利而生害者有之。求荣而反辱者有之。此皆是不知得失之理。不知存亡之故也。是故有名。必有利。有利必有害。有贵必有荣。有荣必有辱。得之于利。必然亡之于害。得之于荣。必然亡之于辱。以此较之得与亡。何者可以谓之病。何者可以谓之不病。病不病之理。自知矣。故曰得与亡孰病。细详修行人。无得无失。忘名绝利。倘若不可求而强求。不可得而强得。譬如飞蛾见夜光。知进而不知退。又如苍蝇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未有不病于得失存亡者也。是故君子深明得亡之轻重。而不肯妄劳其心也。〉

    是故。甚爱必大费。

    〈细想上文所谓。贪名贪货。皆是欲爱之心。所使而然也。欲爱之心既甚。必劳我之身心。必耗我之精力。刼刼缠缚。颠倒错乱。不能自己。故文中言。甚爱必大费。是诫世人。事事不可太过之意。其爱愈甚。其费愈大。此一定之理也。惟有道之人。爱己身。不爱身外之物。爱性命。不爱人世之荣。又安有大费之患乎。〉

    多藏必厚亡。

    〈不但其爱者。有大费之患。观之多藏者。亦未尝不有厚亡之害也。人生天地。一饮一啄。无非分定。命有富贵。自然富贵。命该贫贱。自然贫贱。一动一静。皆可依乎天理。寿夭穷通。莫不还其大数。甚爱者。空自费力。多藏者。空自劳心。吾见世间。有等不知命者。不守本分。妄自贪图。见利忘义。常怀不足之心。触境迷真。不了贪鄙之义。积货积物。至于身危命害。悖取悖入。必至悖出悖去。困辱之端必生。祸害之事必至。所藏者虽多。所亡者必厚。所以养道之士。眼之所藏。不观华美之色。耳之所藏。不听邪乱之音。鼻之所藏。不闻异味之香。舌之所藏。不贪爽口之味。身之所藏。不有五陋之害。意之所藏。不起邪妄之思。眼耳鼻舌身意。藏之日久。则真炁流注。造化日生。无为无欲。德性真常。能藏于此者。我之精神。可与天地同其长久。我之道性。可与太极同其体用。厚亡之患。于何有乎。〉

    知足不辱。

    〈细详上文贪名。贪货。甚爱。多藏。皆是不能知足。所以有此。贪爱之害也。故文中言知足不辱。知足者。乐天知命。而顺受其正。不爱不贪。而无欲无为。此便是知足之义。是故知足之人。衣不求于文锦。布衣足以为暖。食不求于百味。藜藿足以为饱。视听言动。无往不是。克己之功。卓然而守。身安而道泰。超然自得。进退以无忧。困辱之端。于何有乎。知足者。固当不辱。亦有无事而遭祸。辱之害者。此正是天之试我也。观我之所处何如也。处之能善。辱者。终归于无辱矣。〉

    知止不殆。

    〈尝闻知足者。未尝不知止。知止者。未尝不知足。知足者。足之于心也。知止者。止之于事也。知止之人止于道。止于德。道德仁义。止之而不啻饥渴。行险侥幸。止之而畏若探汤。奢侈之作不敢行。邪僻之情不敢纵。进寸而退尺。内谨而外慎。好恶之心不起。利欲之心不动。所以是非不有。人我不生。安闲自在。危殆不有矣。此便是知止不殆之义。〉

    可以长久。

    〈此四字。是发明知足知止之义。细说人之有此身。四大假合。五蕴非真。身如水上之浮沤。命似石中之流火。虽有百年之期。七十者稀。虽有修道之门。长生者少。奈何今世之人。以有限易摧之身。日逐无涯不测之事。倘若一息不来。真性倏然而不往。一命告终。真灵即投于别壳。虽然荣居极品。禄享千钟。家藏无价之珠。室有倾城之美。悉皆抛下。非君所有之物也。以此观之。名有兴亡。利有得失。兴亡者。如过眼之浮云。得失者。如电光之易灭。皆非长久之道也。欲求长久之道。惟知止。知足。祸辱不有。危殆不生。其道可以长久。故曰可以长久。人能看破世情。知此长久之道。不以名利为广远之活计。不以货财为长久之事业。显微动静。戒之于未贪未爱之先。进退往来。守之于知止知足之后。功名富贵。不使易其操。利禄货财。不致改其节。则性情之定理。愈久而愈坚。心上之操存。日久而日固。知止之理。可与天地同其常。知足之道。可与大道同其久。幻境之尘缘。方能看得透。大费厚亡可免。不辱不怠乃可至也。〉

    清静章第四十五

    〈恭闻日月之烛六合。山岳之兴宝藏。天之高明。地之博厚。皆非有所作为。有所假借而然也。盖因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山河之流峙。人物之生成。感阴阳动静之机。咸得太极无妄之理。所以高明者。自然高明。博厚者。自然博厚。临照者。自然临照。流峙者。自然流峙。生成者。自然生成矣。虽然。均同此清静之气。均得此清静之理。但成其气者。又有清浊之不同。得其理者。又有得失之不一。其固有之天德。若能无所污坏。无所鉴丧者。便是圣贤。便是大成之人也。倘若丧其清静之正气。失其清静之正理。私意横出。以致生意消亡者。是谓失其清静之正性也。不可谓之大成之人矣。今日文中正是此义。〉

    〈此章经义。以清静为体。以正大为用。人能知此体用。则求胜之心不有。一偏之见不立。未有不成其大者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生万物而不遗。成万物而不弃。此是天地大成之妙处。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无声无臭。无形无迹。此是天地若缺之妙处。动静无端。往来不息。可长可久。可有可无。此是天地不弊之妙处。弊者。败也。圣人体天地之大体。用天地之大用。有此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之妙耳。不但圣人如此。天下之事物。凡有体用者。皆不可不如是也。且如事之有成。便有缺。物之有新。必有弊。成与不成。弊与不弊。妙在用之者。何如耳。用之善者。未有不成。用之不善者。未有不缺。用之善者。未有不新。用之不善者。未有不弊。既知此理。奈何天下之人。事未成而机先败者。何也。机未至而事先废者。何也。更有行之不久。成之不大者。何也。此皆是未知大道之体。未明大道之用也。所以成之者多缺。用之者多弊矣。惟圣人得性情之正理。知大道之机微。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动静如一。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体用无间。吉凶消长之理。不言而自显。进退存亡之道。不校而自明。其成也。全理全性。其用也。无迹无形。所以似缺非缺。不成而成。有大成若缺之妙也。用之于身心。身心之成。未有不大者。用之于天下。天下之成。未有不大者。可以明圣贤之道统。可以修帝王之至治。歴万世而不悖不乱。亘古今而无毁无沦也。譬如中天之有日。人力不可掩。潭底之有月。人力不可污。是以用之不弊矣。故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古之人。不以成为成。而以不弊为成。不以缺为缺。而以不成为缺者。正是此义也。以此观之。不弊而成。若缺而用。是故道德日新。体用该备。无所不成。无所不大矣。〉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道之妙。不但大成若缺。又且大盈若冲。盈者。满也。冲者。虚也。言大道之本体。无欠无余。圆满具足。大而至于无际。细而至于微尘。无所不有。无所不贯。是以谓之大盈。圆满无欠。具足无遗。其本体之妙。不塞不碍。虚灵而不可象。不有不无。神妙而不可穷。至神至灵。至虚至妙。是以谓之若冲。因有大盈若冲之妙。所以用之于天。天之道不穷。用之于地。地之道不穷。用之于人。人之道不穷。用之于物。物之道不穷。仰观俯察。或有或无。或动或静。或小或大。或显或微。无处不是大盈之体。无处不是若冲之用。无所不盈。无所不用。其用故不穷矣。故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尝观古之圣人。道之用于天下。周徧而不可穷。德之贯于古今。广远而不可测。皆是以冲虚为体。以不穷为用之妙也。以冲虚为体。所以圣人之道。不求盈而自盈矣。以不穷为用。所以圣人之德。不求用而自用矣。不求盈而自盈。不求用而自用。圣人之道。语上而可以极乎高明。语下而可以涉乎形器。充塞于天地之间。无处不是圣人之道。无处不是圣人之德也。〉

    大直若屈。

    〈大道之妙。不但大盈若冲。又且大直若屈。道之生物。不私物而生。道之成物。不私物而成。上下一理。本末一道。此便是大直之义。又如虚而能容于物。顺而不争于物。此便是若屈之义。学道之人。果能以直为体。以屈为用。屈直互相体用。则屈之理。未尝不伸。而直之道。未尝不大矣。倘若不然。以直用直。其直必害。其屈终不能伸矣。故曰大直若屈。其义盖如此也。细详直之一字。当以理言。屈之一字。当以事言。其理不可不直。其事不可不屈。屈者。事之用也。直者。理之体也。不屈而用。其理不直。不屈而直。其直不大。譬如干不专一。则干道不能直遂。坤不吸噏聚。则坤道不能发散。直遂者。干之理也。有专一之事。固有此直遂之理。噏聚者。坤之事也。发散者。坤之理也。有噏聚之事。固有此发散之理。所以天地大直之理。正在此若屈之用见之矣。明达之人。果能知此理而用之。其用无往而不屈。其理无往而不直矣。〉

    大巧若拙。

    〈大道之妙。不但大直若屈。又且大巧若拙。巧者。巧妙之义。拙者。鲁钝之义。天地间一切万物。凡有形有色者。圆方曲直之妙。般般奇特。长短大小之形。物物微妙。虽言语不能尽其美。虽彩书不能尽其妙。此皆是大道化工之巧处也。虽然有此巧处。千般异物。万种妙品。皆是从无作无为之中。化将出来。无作无为。可谓拙矣。化工之妙。实未尝拙也。故曰大巧若拙。所以圣人之巧。与常人之巧不同。常人之巧。以巧为巧。圣人之巧。以拙为巧。以巧为巧者。人力可能。心思可到。此等之巧。非大巧之巧也。以拙为巧者。不有心思。不有作用。无为而自能。无能而自妙。是故巧之用无迹。巧之体无形。经纶天地。陶铸万物。皆是大巧之妙。所以圣人之巧。人不能见。人不能知。修道之人。果若事事以无为自守。物物以不能自安。从不知不识之中。养此至拙之妙。则至拙之中。自有至巧之妙。太极可以丸弄。阴阳可以把握。我之巧。与造化之巧不二矣。〉

    大辩若讷。

    〈大道之妙。不但大巧若拙。又且大辩若讷。辩者。辩论也。讷者。讷而不言也。譬如天之道。以阴阳。出造化之妙。以风雷。鼓万物之机。地之道。以贞静。成万物之形。以柔顺。和万物之性。此皆是天地之大辩之妙处也。天地虽然有此大辩。实未尝有所辩。不言而四时行。不言而万物生。以其辩而不辩。是以谓之若讷。故曰大辩若讷。可知古之圣人。不言而善教化于天下。即天地不言。而善应于万物之妙也。是故不言。而善应者。天地人物。不能易其理也。不言而善教者。天下国家不能远其教也。所以天地万物。不辩而理自得。不辩而物自成也。圣人之教。不辩而道自行。不辩而德自着也。观此不辩之义。其义虽然若讷。其所以然者。实未尝讷也。大辩之妙。正在此善应善教之处。见天地圣人。无不同也。奈何。好辩之人。养道未纯。积德未厚。天下之事。未曾到精明之地。大道之理。未曾得一贯之妙。摇唇鼓舌。专以好辩取胜。启齿开言。又以不讷为能。虽然舌端锋利。机智无穷。此等辩论。虽是苏秦。张仪。其言未有不穷者。其理未有不失者也。所谓不言者。非缄口不言也。常闻古之圣人。常以方便说法。岂其不言乎。但言之有时。说之有理。感而后应。问而后答。不以辩为能。岂好辩者可及乎。〉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此三句。乃是取喻不得其正。滞于一偏之义。细详清静之道。无太过。无不及。自然而然。常清常静。体之于道。道无不正。用之于理。理无不正。感之于事。事无不正。存之于心。心无不正。以阴阳言之。得阴阳之正理。以寒热言之。得寒热之正气。修行之人。果能得此正理者。躁而不热。静而不寒。得中正自然之道也。所以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者。皆是得其清静之正者也。倘若不得其正。以缺求胜于成者有之。以冲求胜于盈者有之。以屈求胜于直者有之。以拙求胜于巧者有之。以讷求胜于辩者有之。此等求胜。便是以躁胜寒。以静胜热之义。譬如冬月极冷之日。霜雪弥天。寒冰遍地。行路之人。汗流满背。此正是躁胜于寒也。又如夏月极热之时。曛风燠物。暑气逼人。静坐之人。不觉烦热。此正是静胜于热也。虽然躁胜于寒。行路者。有时而止。未有不寒者也。虽然静胜于热。静坐者。有时而动。未有不热者也。以此观之。躁胜寒。静胜热。如此求胜。皆非长久之道。终不能止其寒热之害耳。故曰躁胜寒。静胜热。是为一偏之胜。既是一偏之胜。成者必败。盈者必亏。直者必折。巧者必劳。辩者必穷。非太过。则不及。终不能得其正矣。欲求其正。当以清静中。求之可也。清静者。大道之本体也。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有求胜之心。不执一偏之见。与天地同乎一心。与万物同乎一道。所以不溺于有无。不着于动静。不染于是非。不囿于形器。自然而然。无为无欲。不求胜而自胜。不求正而自正矣。人能得此正理。则寒热之害。自然不有。躁静之胜。自然不生。何患大成之不成。大盈之不盈乎。何患大直之不直。大巧之不巧。大辩之不辩乎。故曰清静为天下正。天下之人。皆因不能清静。所以不得其正。学道之人。果能一尘不染。万缘放下。去其求胜之心。守其清静之正。又何圣人之不可法乎。〉

    知足章第四十六

    〈恭闻心为一身之主。其所以为体者性也。其所以为用者情也。性主于静。情主于动。体用之中。动静生焉。动静之中。善恶具焉。是故动于善者。天理昭然。天德全备。如衡之平。如鉴之明。妄缘不能入。私欲不能生。主之者既善。发之于用。无不善矣。倘若动之于不善。则邪思横出。妄虑丛生。可欲之心。无所不有。欲得之念。无所不至。其不足之心。如漏卮之难满。其不止之念。若逝水之东流。此等妄动之心。以虚灵不昧之体。迷人于卑污苟贱之中。一念之差。至于身亡命害而不悔。一时之错。至于倾家败产而不悟。此皆是欲得不足之心。所使然也。以此观之。理欲分判之际。善恶未发之始。其可不慎乎。文中深以不知足者。戒之于此也。〉

    〈此章经旨。乃是取喻在上者。当以无为无欲。自然之道。治天下之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细详修身之道。与治天下之道。其事虽异。其理则同。治天下之道。当以无为自然之道养民。当以无欲自然之道安民。譬如走马。是有用之物。用之疆场以卫国。用之战阵以御敌。用之置邮以传命。岂可用之粪田乎。有道时。国泰民安。上下无事。共处于清明之化。共安于成平之治。走马之粪田。正是无欲无为之极治也。故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修道之人。若能不妄作妄为。不生邪思偏想。以中正之道立命。以和煦之气养身。自然清静无事。与天下有道何异乎。〉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无道之时。人不能安其业。物不能安其生。疆场不静。戟戈四起。是戎马为有用之时。千百为羣。云锦相望。至生于郊。可谓多之至矣。此皆是不能以无事。治民之害也。故曰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修行之人。倘若不守无为。不养清静。或生贪得之念。或求利名之荣。心上之刀兵横出。性中之意马丛生。千思万想。头头不断。是非人我。日日无休。三魂。七魄。尽成魔军之辈。五脏六腑。尽为交战之场。神无一刻之守舍。心无暂时之清闲。亦何异无道之天下也。欲保性命长久。岂可得乎。〉

    罪莫大于可欲。

    〈内而身心之不保。外而家国之不安。莫不生于可欲。欲之为害。无所不至。譬如池酒林肉。象箸玉杯。皆是一念之欲。东填大海。西建阿房。亦皆是一念之欲。故曰罪莫大于可欲。是故千钧之弩。惟在一寸之机。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荒。一念虽微。所害甚大。修行之人。先要止念。念头不止。虽昼夜无眠。殷勤求道。亦只是空自劳形而已。岂能逃莫大之罪乎。〉

    祸莫大于不知足。

    〈不但罪莫大于可欲。又且祸莫大于不知足。人生天地。万善全备。一性浑然。本来未尝不足。只因物欲交攻。私意横起。舍真投妄。而觑假为真。认贼为子。而迷失真性。不识性中之真乐。不知心上之富贵。所以常怀不足之心也。却不知天地万物。皆是我心上之富贵。至道至理。皆是我性中之真乐。奈何世人舍其自具之足。求其外有之足。如舍黄金之山。而求赤土之阜一般。为人君者。不知足。则干戈必起。为人臣者不知足。则祸辱必至。士农工商不知足。则贪多不已。欺诈日生。所以君臣百姓。凡有不知足者。祸必随之而起。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岂可不知戒乎。〉

    咎莫大于欲得。

    〈不但祸莫大于不知足。又且咎莫大于欲得。违背于理。谓之咎。求其自有。谓之欲得。切思欲得之心。其机虽微。其害最大。如饥思食。如渴思饮。心之所专。而不能移。志之所向。而不能止。虽礼仪廉耻。则亦不避。虽亲戚朋友。则亦不顾。一见利端。便起争夺之心。恶如狼虎。一闻可欲。即生贪鄙之意。毒如蛇蝎。百计千谋。定要见兔而放鹰。损人利己。必须撒纲以求鱼。欲得于乡党邻里。乡党邻里。未有不识诮而横议者也。欲得于天下国家。天下国家。未有不闻风而深恶者也。无穷之怨恶。自此而始。莫大之祸咎。自此而成。丧身害命。败国亡家。皆一念之欲得。而致之也。故曰咎莫大于欲得。修行者。当洗心涤虑。去欲除贪。虽在不覩不闻之时。常以清静自养。虽处颠沛流离之际。恒以坚守自力。三天记善。五帝考功。方是个无过之人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详观上文。可欲。与不知足。欲得。三者总是个贪字。因有贪种。所以可欲。无所不至。不知足。无所不生。欲得。无所不有。学道之人。果能全乎天理之正。不有人欲之私。则万物之理。无不备于我。天地之德。无不归于身。不必妄求。而终日有余。不必妄得。而无时不足。无往而非泰然。无处不是自足矣。故曰知足之足。常足矣。惟君子认得真。看得透。不求身外之物。惟求于自足于身而已。此章经义。言治天下。与修身之事不同。其理未尝不一。人能体此。身亦可修。天下亦可治矣。〉

    天道章第四十七

    〈恭闻天下之大。不离于一身。天道之微。不离于一心。心体虚明。则天理显著。应事处正。则天下安静。是以知道在人身。向外求之者。远矣。德本于心。向外观之者昧矣。此等妙义。皆是指有道有德之圣人。而言之也。若养之不纯。积之不厚者。焉能如是哉。是故大圣大贤。修己之功。修之于不覩不闻之间。养己之德。养之于识心见性之妙。因道德之体用全该。天地之至理悉备。所以识照古今。明通造化。天下至难之事。虽万变交于前。烛之而不失毫厘。权之而不失轻重。事物之成败始终。人事之祸福修短。阴阳之吉凶消长。古今之盛衰治乱。莫不天人一贯。莫不幽显同观。知之者。知其细微。见之者。见其本末也。此非以私智求之而然也。不出户而自然能知。不窥牖而自然能见矣。〉

    〈此章经旨。言道不离于一身之义。〉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户者。门户也。牖者。窗牖也。窥者。窥视也。细详出户而知者。不过知其可知者也。窥牖而见者。不过见其可见者也。天下之事至广。天道之理至妙。岂能以可知而知之乎。岂能以可见而见之乎。若以可知而知之。凡夫俗士。皆可得而知矣。若以可见而见之。凡夫俗士。皆可得而见矣。虽然不可知。不可见。亦非终于不可知。终于不可见。但真知者。不在于出户。真见者。不在于窥牖。真知者。知之于理。真见者。见之于性也。知之于理。天下之事虽广。未有不可知者。见之于性。天道之微虽妙。未有不可见者。是以圣人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者此也。以此观之。圣人之知天下者。非知之于天下。乃是知其理也。见天地者。非见于天道。乃是见其性也。圣人之理。即天下之事。天下之事。即圣人之理。譬如天下有君臣父子之事。圣人有君臣父子之理。天下有吉凶消长之事。圣人有吉凶消长之理。天下之事。虽屈伸往来。千头万绪之不齐。其当然处未有不齐者。圣人之理。虽进退出入。逆顺存亡之不一。其当然处。未有不一者。所以有此理。便有此事。有此事。便有此理。知其理。未有不知天下者也。圣人之性。即天之道也。天之道即圣人之性也。譬如天之道。内外无间。圣人之性。动静如一。天之道。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性。顺万物而无情。天之道。用有风云雷雨。其太极之全体。未尝不具。圣人之性。动有喜怒哀乐。其正性之本体。未尝不静。所以有此道。便有此性。有此性。便有此道。见其性。未有不见天道者也。是故性即理也。理即道也。性也。理也。道也。三者一而已。能知其理。未有不知天下者能知天下。未有不能见性者。能见其性。未有不能见天道者。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以此而见。不知之中。自有真知之妙也。不见之中。自有真见之妙也。岂待出户。而后知乎。岂待窥牖。而后见乎。出户而知。窥牖而见者。凡夫之知见也。凡夫之知见。止可以形色为知见。非形非色者。则不可知不可见耳。切思天道之妙。虽浑浑莫可测度。观夫无极太极。动静阴阳。自可知。自可见耳。无极者。无名天地之始也。太极者。有名万物之母也。有无极。便有太极。有太极。便有动静。有动静。便有阴阳。无极即太极。太极即动静。动静即阴阳。无极者。太极之静也。太极者。无极之动也。动而为阳。静而为阴。天地之间。不过阴阳动静而已。阴阳动静。不过发无极太极之理而已。是故无极太极。为造化之枢纽。万物之根柢也。圣人尽性之妙。正在于此耳。能尽其性。故能知于无知。见于无见矣。〉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天下之事众矣。天道之理微矣。欲求知见。本不可出而求之于外也。若以出而求之于外。终亦不能知。终亦不能见。所以远行者。未曾走出形器之外。远求者。未曾求入众妙之门。其出愈远。其心愈迷。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天下之事。天道之微。既知不可远求。奈何今之人。徇于耳目之偏。牯于见闻之蔽。只去远处搜寻。不向性中默悟。不知知非外来。见非远至。见见成成。小而细入微尘。大而包容法界。无不在我性分中也。学道者。可不舍远而求诸近乎。〉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尝闻圣人。善亲天下者。不以事物观天下。而以一身观天下。不以一身观天下。而以一理观天下。一理者。天下之本源也。无所不通。无所不贯。以我之一理。观于天下。便是万物同然之理。何劳行访于天下。何必远去以搜寻。妙理自然脗合。我心之真知自然圆照。此便是不行而知也。不行而知。即是上文不出户。知天下之义。故曰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古之圣人。善观天道者。不以天地观天道。而以一心观天道。不以一心观天道。而以一性观天道。一性者。天道之命令也。无物不有。无物不在。以我之一性。观于天道。眼前便是法界。性理便是乾坤。何劳行访多方。何必博古通今。一切有无之真名。自然显露。心上圆明之道眼。自然洞见。我之真见。不必睁眼。而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见而名也。不见而名。即是上文不窥牖。见天道之义。故曰不见而名。此名字。如某事某件。皆可指名。圣人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岂徒知之而已乎。岂徒名之而已乎。正欲知之而成也。正欲见之而成也。既知其成。既见其成。性与天道。浑然一体。理与天下。同然一用。不容造作。不假人力。自然而然。无为而为。不为而成矣。故曰不为而成。天地人物。有无虚实。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即是成之之义。继者。言其气也。善者。言其理也。物之未成。初受此气。便是继。气之未受。先得此理。便是善。万物秉受此气而成。便是成。万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谓之成之者性。文中言。不为而成。如阴阳成其象。天之道立矣。刚柔成其质。地之道立矣。仁义成其德。人之道立矣。天之成。成其气也。地之成。成其形也。人之成。成其德也。天之气。地之形。人之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为道。在人为性。圣人不为而成者。正欲成其性也。细详圣人知天下。见天道。圣人之性。于此而尽矣。万物之理。于此而备矣。尽己之性。未有不尽人之性者。尽人之性。未有不尽物之性者。三者既尽。万物之性成矣。万物之性既成。即圣人之性成也。天下至大。圣人之性亦至大。天道无外。圣人之性亦无外。人能见我之性。则见圣人之性。见圣人之性。则见天道之不为而成矣。奚用外求哉。修行者勉之。〉

    日损章第四十八

    〈恭闻学以致知格物。为入德之方。正心诚意。为进道之门。天理之微。人伦之着。事物之众。鬼神之幽。莫不致其精微。方可谓之学也。但为学之事。与学道不同。学道者。不有耳目之用。不贵识见之多。以益为损。以损为益。见于内而不见于外。闻于性而不闻于尘。用心不与世俗同然。修持不与为学一致。存其心。养其性。大逆之中。深得大顺之理。大损之中。更有大益之妙。从此处希圣希贤。从此处成贤成圣。是故损之又损。惟恐溺于人欲之私也。〉

    〈此章经旨。重在损之一字。细看为学日益。所学者。亦只是损之之理。所益者。亦只是损之之道。损者。损其事也。事既损。其道未有不益者。取天下三字。乃是取其清静无为之义。清静无为。便是为学之益处。便是为道之损处也。看经者。请细详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切思为学。为道。其志则同。其为则不同也。为学者。以多闻多见为之。为道者。以不闻不见为之。道者。以不闻不见为之。多闻多见者。博之于古。通之于今。搜事物之领要。穷圣贤之经训。天下之书无不读。天下之事无不论。心目广远。识见超然。有一分所为。便有一分进益。有十分所为。便有十分进益。故曰为学日益。不闻不见者。不求于文字。不用于聪明。若愚若拙。如鲁如钝。除情去妄。不染人欲之私。摄念归中。求我反朴之道。身不妄为。意不妄动。修圣人清静之理。全之于心。体天地无为之道。养之于德。以损为益。以道为学。损之一分。即是为之一分。损之十分。即是为之十分。人情世态。名利虚华。劳劳攘攘。一切妄为。到此一概勾销。故曰。为道日损。学道之人。切不可以损字。为学者之病。又不可以益字。为进道之能。虽然为学为道。两事不同。善为学者。常与损中求益。善为道者。常于益中求损。损中求益者。譬如人欲之私不去。则学问之功不纯。名利之心不除。则大道之理不得。此便是损中求益之妙也。益中求损者。譬如富者忘于富。贵者忘于贵。去其荣华。甘于淡薄。舍其有余。守其不足。此便是益中求损之妙也。今之修行者。果能识得此妙义。日益之学。未尝不是日损之功。日损之功。未尝不有日益之学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尝观学道之人虽多。或有皓首穷年。而不能得者。或有业累缠绕。而反多魔者。盖以未至于日损之地位。损之未至于又损之地位。则澄治之功未纯。而修为之力未到。或执心不专。而始勤终怠。或见道不真而弃正从邪。或今日损。明日益。起灭反复。或损于此。而益于彼。终有牵连。所以不能清静。不能无为。不能得道矣。是以指出无为之路。使人知损其人欲之私。工夫不可间断。定要彻头彻尾。损之而至于又损。损到无可损之地位。纔得清静之妙。入于自然无为之道也。譬如磨棱合缝。磨之又磨。磨之后再用磨功。磨到无可磨处。虽欲磨之。则亦不能磨矣。又如铲草锄根。锄之又锄。锄之后再加锄力。锄到无可锄处。虽欲锄之。则亦无所锄矣。此等工夫。可忘者无不忘。可去者无不去。可了者无不了。可弃者无不弃。忘之又忘。去之又去。了之又了。弃之又弃。清静中更求清静。无为中更有无为。到此天地。人欲去尽。天理纯全。性静如琉璃。不容一毫污染。心清似明镜。未有半点尘翳。本体光明。真心自在。本来之面目。方纔显露。无极之真人。始见真容。其无为之妙。如无极之无形。如太虚之不动。身心内外。无时不在无为之中。天地万物。无物不是无为之道。无欠无余。无增无减。无凡无圣。无有无无。到此天地。损无可损。益无可益。法性内外。浑然都是个清静之理。天地人物。全然都是个无为之道。故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当时太上见世人根器有顿渐之不同。尘染有轻重之不一。为学为道。有深浅之不等。恐其一旦难入清静。无为之道。故设渐次之法。教人渐次而损之。修行之人。果能会此损之又损之道。我性中之清静无为。自然物欲不能污坏矣。〉

    无为而无不为矣。

    〈此句是承上句而言之也。上句所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此无为之妙。非土石可比。块然而终于无为也。此等无为。乃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之无为。乃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之无为。乃是色中有空。空中有色之无为。乃是有中有无。无中有有之无为。其无为也。不言而信。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不为而成。即是清静自然之道也。此清静自然之道虽云无为。自然发见昭著。神乎其神。妙乎其妙。则又无为而无不为矣。譬如天不言而四时行。天之无为而无不为也。地不动而万物生。地之无为而无不为也。人能得此无为无不为之理。天地之全德。在我性分之中。万物之造化。具我身心之内。未尝不与天地同其无为。未尝不与天地同其无不为也。则我之无为。未尝不是天地之无为。我之无不为。未尝不是天地之无不为。求之于性。性理完全。问之于心。心德了明。修之于身。身无不修。齐之于家。家无不齐。治之于国。国无不治。平之于天下。天下无不平矣。故曰无为而无不为。今之修行人。果能损之又损。向父母未生前。求其实际。从五行不到处。觅其宗根。知无名天地之始。守有名万物之母。则无为之中。自有善应不测之妙。无不为之中。自有感而遂通之机。动中之静。未尝不是无为。静中之动。未尝不是无不为。为到此等天地。则天地之造化。不由于我。更由于谁乎。看经者。请会其义。〉

    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取天下者。非取之而欲得于天下也。若以取而欲得言之。大失旨义。上文所谓损之又损。至于无为。可知为道者。不得无为之理。不能有日损之妙。为学者。不得无为之理。不能有日益之妙。损之者。以无为之理。而取之于道也。益之者。以无为之理。而取之于学也。为道为学。尚且以无为而取之。何况天下乎。古之善取天下者。亦是损之又损。不劳民力。不耗民财。不重刑罚。不专政令。惟知以无事之治。取天下入于无为之化。天下既入无为之化。天下之心德完全。天下之性理全备。此是善取天下者。有如此损之之道也。故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倘若不肯损之又损。或劳民力。或耗民财。或重刑罚。或专政令。以有事之治。治于天下。则天下未有不离心而去。若欲取天下。入于无为之化。岂可得乎。皆是不善取天下者也。皆是不肯损之又损者也。故曰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细详天下无事者。乃是损之之道。天下有事者。乃是益之之道。文中言取天下者。乃是取其天下无事之损也。言不足以取天下者。乃是不取天下有事之益也。天下若不以损之又损而治之。则国事日繁。政令不一。日益日迷。有事之益。终为有事之损。学道之人。果能知此妙义。依而损之。除情去欲。舍妄归真。观破世事。如梦如幻。是非人我。损之又损。酒色财气。去之又去。一念纯真。污泥中自然莲花出现。三心顿脱。腊月天自然雪梅争春。损之日久。损到纯熟地位。不必操存。而人欲自净。不用矜持。而天理自纯。满腔内。尽是一片光明境界。法性中。惟有一个太极常存。我身中之天下。无不可取。我性中之天下。无不可治也。〉

    德善章第四十九

    〈恭闻古之圣君。继天立极者。莫非道也。代天宣化者。莫非德也。有道必有理。有德必有善。太极未判之先。素存于无名之始。太极既判之后。流行于天地之间。虽天地万物。各具此理。无所往而不有。虽有无空色。各得此善。无所往而不具。设使圣人之教化不行。不明。则天下之大本不立。人心之私欲横生。未有不失性中本有之善。而为不善者也。未有不生俗情之欺诈。而为不信者也。是故圣人之道。行于天下。君臣父子之道。无不行于天下也。圣人之德。明于天下。三纲五常之德。莫不明于天下也。因圣人有此大公无私之教化。所以天下之人无不善。无不信。圣人之心。如中天之日月。无所不临。无所不照。圣人之德。如天地之元气。无所不生。无所不养。以此观之。万民之性。同然而善。万民之心。同然而信。天下之人。即一人也。万民之心。即一心也。民不殊俗。国不异政。非圣人道德之至治。孰能如是哉。〉

    〈此章经旨。是言圣人无分别。忘善忘恶尽己尽人之义。人能尽己尽人。则修己治人之道尽矣。〉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人之性。具太极之全体。圣人之心。涵天地之全德。所以不偏不倚。不执不滞。因时顺理。随机妙应。所以不立常心也。譬如明镜一般。以所照之形为形。未尝执照于一形。未尝独照于一物。故以百姓之心为心。此正是无常心之妙处。故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之心。合于天理之正。则为善。溺于人欲之私。则为不善。圣人因其人。而教其人。随其心。而化其心。无人我之计较。无偏常之执着。百姓之得。如己之得。百姓之失。如己之失。尽百姓之性。如尽自己之性而已。修道之人。果能不生人我之见。去其分别之心。则处事接物。三心自然不立。二意自然不有。人之心善。我之心亦善。我之心信。人之心亦信。三心者。过去。现在。未来也。二意者。逆顺二意也。三心二意既不在不有。则我之心。亦是圣人之无常心也。亦是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天之所赋。人之所受。能全而不失者善也。内而身心。外而家国。能全其理。而不偏不倚。尽其事。而无过不及。是人之善也。吾以吾之善。共安于善而已。是善者吾善之。人而至于不善。或因生质之愚。而本然之天德不明。或因物欲之蔽。而人事之当然不解。如此种种不善。虽不止一端。然非本来即如此也。吾以吾之善化之。则不善者。必变而为善。是不善者。吾亦善之矣。要知善者之天德。善也。不善者之天德。亦善也。天德无有不善。是人人同具德善。又安得有弃人哉。所以圣人治世。必欲人共归于善。同被尧舜之泽者此也。故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天之所赋。人之所受。实尽而有诸己者。信也。内而身心。外而家国。察其理而无一毫之障蔽。践其事而无一毫之欠阙。是人之信也。吾以吾之信。相符于信而已。是信者吾信之。人而未至于信。或始勤而终怠。本然之天德。若存若忘。或饰外而内不真。人事之当然。或全或阙。如此种种不信。亦不止一端。然已能知善。所未至者信也。吾以吾之善。引之进于信。则不信者。亦必进而为信。是不信者。善亦信之矣。要知信者之善。德信也。不信者之善。亦德信也。本善无有不信。是人人原具此德信。又安得不共勉以信哉。所以圣人教人。必欲人共实于善。同至于有诸己者此也。故曰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

    〈人生在世。有此身。便有此性。有此性。便有此善。有此善。便有此信。善信都是性之固有。心上之实理也。只因禀受气质。有清浊之不一。所以有善有不善。有信有不信。种种异样。不能浑其心也。是以圣人。在天下怵怵焉。急为天下浑其心。怵怵。是形容圣人不能自安。若有恐惧之貌。浑其心者。无所分别之谓也。正欲保全天性。不以善信自异于人也。又使不善不信者。无欲无为。不知不识。浑然复还固有之天真。不致自暴自弃于不善不信也。〉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觀此二句。深知聖人。渾其百姓之妙義。百姓既沐聖人之化。性之善已復。心之信已全。聖人以百姓之心為心。百姓亦渾渾然。以聖人之心為心。見聖人之善。百姓亦從而善之。聞聖人之信。百姓亦從而信之。此便是注其耳目之義。聖人猶恐視聽之中。或流於見聞之蔽。或遷於耳目之私。本性之善。本心之信。有幾至於失矣。是以聖人因而孩之。孩之者。即是撫之如嬰兒一般。赤子之性。如愚如昏。善惡之機不動。智慮之念不萌。雖有耳目無欲無為。不有耳目之用。亦無耳目之欲也。所以聖人孩之者。此也。故曰。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正欲使民不失其赤子。保其太朴之性。善者同歸於善。不善者亦歸於善。信者同歸於信。不信者亦歸於信。天下安有渾其心者乎。〉

    生死章第五十

    〈恭聞生死者。性命之來去也。性命之來也。謂之生。性命之去也。謂之死。性屬於陽。命屬於陰。在天曰天命。在我曰性命。性與命。本是理之一。非有二也。以理言之。其理則一。以動靜言之一而二也。天命本無來去。亦無生死。以我之性命言之。則有來去。則有生死。其生也。亦非天之有心而生也。只因我之氣質。妙合於天命之理。理氣相感。陰陽相交。故所以生也。是故氣質受之於父母。理氣稟之於天命。理生於氣。氣合於理。降本流末。互相根柢。生生之道。自此而始矣。所謂死者。亦非天之所使而死也。只因世人。輕生狥死。自暴自棄。不能自貴其形。不能自尊其氣。不能自保其命。不能自愛其神。天命之至理。終日斷喪。性命之本體不能常存。以致元氣不固。百神耗散。此皆是自取死壞。自離本真故也。死戶從此而入矣。文中指出生死之門戶。正欲世人。去情忘欲。知此出機入機。果能不起求生入死之妄。不作輕生狥死之事。不但兵戈無所投刃。不但虎兕不能遭害。雖五帝三官。未有不奏名保舉者。未有不隨身護衛者也。死地不有。生門日開。天長地久。我可與天地同春矣。

    此章經旨。乃是太上。見貪生太厚之人。多有恣情縱欲之事。妄動而入於死地。指明出生入死之關要。使人知誠耳。〉

    出生入死。

    〈細詳七情六欲之中。各有機關。各有竅妙。出者。出其機竅也。入者。入其機竅也。出於機竅者則生。入於機竅者則死。譬如春分之後。三陽開泰。萬物則生。秋分已後。霜雪既降。萬物則死。萬物之出入。在於卯酉之門。此是天地闔闢之機。出入之竅也。人與物之生死。都是一樣。機竅之妙。在天地。為陰陽之動靜。在男女。為性情之出入。所以物之生死。生死於陰陽之動靜。人之生死。生死於性情之出入。文中言出入。出是出於情欲之機竅也。入者。入於情欲之機竅也。出之則生。入之則死。故曰。出生入死。人能全此本來之天性。養此固有之真心。截然脫離於情欲之中。挺然超出於情欲之外。則身中之萬神。自然守舍。性中之至理。自然常存。視聽言動。皆有歸根復命之妙。待人接物。總是致虛養靜之工。此便是出生之竅。此便是生我之門也。我之性命。由此而生矣。倘若以真心妙性。攝入情欲之中。心不清。性不靜。致使萬物來攻。情不除欲不去。染惹六賊作亂。則私欲之機關橫起。妄動之竅妙傍生。我之性。未嘗不隨緣而遷轉。我之心。未嘗不逐物以遺真。生理全無。生機全滅。此便是入死之竅。此便是死我之門也。我之性命由此而死矣。惟聖人動靜如一。喜怒不生。性如太虛一般。空空洞洞。心與天地一樣。渾渾淪淪。陰陽不能改易。五行不能變遷。超然挺出萬物之表。卓然不受情欲之害。所以得大自在。有大受用。不有輪迴不有生死矣。〉

    生之徒。十有三。

    〈此句。正是明七情六欲之義。徒者。類也。言生我之道。不止一類。共有十三類。皆有生我之機竅也。十三類者。七情六欲是也。喜怒哀懼愛惡欲。共為七情也。眼耳鼻舌身意。各有所欲。是為六欲。人之性本清靜。心本靈明。性生清。心生欲。情欲流於不正。乃能害我之性。亂我之心。人果能去欲除情。守真斷妄。十三徒之情欲。未嘗不化為清靜無為之道。未嘗不化為正見正知之妙。未嘗不化為眾妙之門。未嘗不是真一之理也。譬如十三層地獄門一般。必須一層一層。跳將出去。方纔身心輕快。故曰生之徒十有三。若少有染惹。必定縛手縛腳。身心墜累。未有不入於死地者也。〉

    死之徒。十有三。

    〈神離氣散。謂之死。死之徒。十有三。亦是指七情六欲也。七情六欲。修之者。便是生我之門。縱之者。便是死我之戶。生死出入之機。但看人之持養者何如耳。嘗觀世人。往往求生。而入於死地者。皆是以情欲喪我之真心。以情欲敗我之真性故也。卻不知情欲之毒。更有甚於虎狼之毒。情欲之害。更有甚於兵甲之害。倘若任情欲而遷轉。隨情欲而起滅。終日竟夜。以情欲為快心之作。動靜行藏。以情欲為得意之事。至於沉迷日久。死日臨頭而不知。可知七情六欲。未嘗不是死我之徒也。故曰。死之徒。十有三。細詳十三徒之害我。只因自己貪染於中。所以人事失中。而天理滅絕。私意太甚。而德性錮蔽。四相不覺而敗弊。五衰不覺而變態。周身內外無處不是死氣凝細。五臟六腑。無時不有魔君作亂。漸漸至於死地。非天之所使。皆是自取十三徒之害耳。〉

    人之生。動之死地者。亦十有三。

    〈細詳上文。生之徒。死之徒。既不離七情六欲。求生之人。即當遠離十三徒之害可也。奈何貪生之欲不捨。妄動之心不去。視聽言動。暫時不肯捨於十三徒之有。出入進退。片刻不肯離於十三之害。是為妄動。自入死地。本為求生。反喪其生。本為遠死。反入於死。譬如披麻救火。自取其殃。譬如貪藥充饑。自飴其害。可知人之求生而妄動。入於死地者。亦皆是十三徒。故曰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人生在世。皇天賦我以全理。父母出我以全身。頭以象天。足以象地。性命陰陽。與大道同其出入。綱常倫理。與天地同其體用。周身內外。都是生我之理。本無死我之地。只因世人妄動之心不了。所以有此死我之地耳。豈但十三徒而已哉。譬如貪於聲色。聲色便是死地。貪於貨財。貨財便是死地。溺於好惡。好惡便是死地。細詳人之幻假凡軀。未有不死者。若是正命而死。身雖死而性不滅。形體雖壞而理猶存。其死也。死於生地。必不死於死地。生地而死者。正命而死。善終而亡。身死之後。神識逍遙。身心自在。此便是死於生也。或恣情縱欲。妄動妄為。心中之死事叢生。意念之惡根不斷。因以貪生而喪其命。因以妄動而害其身。此便是死於死地也。譬如飛蛾投火自取之耳。〉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此二句。是伸明上文之義。言人之妄動。至於死地。惟知隨波逐浪。不知返本求援。雖身入死地。問其死地之源頭。死者倀倀然亦不知其何故也。蓋因迷之太甚。所以不知何故而死矣。今太上度世之心。無所不至。豈肯令世人。終於不知此故乎。所以從根本發腳處。醒之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人之有身。如寄旅之過客一般。本不長久。欲求長生。當於不生不死處。求之可也。不生不死者。即我之天性也。不增不減。無欠無餘。湛然圓滿。寂然不動。求之於此。則性命可立。生死可了矣。奈何世人。惟知貪生。不知養性。功名富貴。利欲聲色。等等奉養之厚。皆欲以此生我之生。不知害我之生者此也。〉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

    〈此句以下。共八句。皆是攝生之驗。引證無死地之妙義。上文所謂。動之死地者。皆是貪著情欲。妄動妄為之人。非善為攝生之人。善為攝生之人。心如嬰兒之未孩。無一毫之情欲。性如琉璃之明淨。無一毫之點染。其所出入內外。全無死地。譬如陸行不遇兕虎。此正是無死地之驗也。非有遠獸之法。非有禁獸之術。蓋因善攝生者。天理完全。道德充備。常懷容物愛物之心。素無殉物害物之念。所以明中。則吉人天相。暗中。則鬼神護持。雖形於陸野之地。虎兕不能為害也。〉

    入軍不被甲兵。

    〈不但陸行。不遇兕虎。又且入軍。不被甲兵。軍陣之中。本不可輕入。惟攝生有道之人。出入無妨。往來不害。雖有三軍之眾。萬乘之多。亦不被甲兵之害也。此非攝生之人。有退兵之術。有制兵之法。只因心常清靜。與世無爭。雖隻身而入。主帥親其賢。軍卒親其德。敬畏之不暇。豈有加害者乎。故曰。入軍不被甲兵。〉

    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此五句。正是無死地之義。死地本無方所。惟在情欲之間。有生死之機。動靜之際。有出入之竅。制之者。無處不是生我之門。縱之者。無處不是死我之地。是故善攝生者。忘情去欲。捨妄歸真。動靜謹於禍福。進退察其安危。不但虎兕兵甲。不能遭遇。縱使遇之。兕雖有角。亦無所投。虎雖有爪。亦無所措。兵雖有刃。亦無所容。兕之不能投其角。虎之不能措其爪。兵之不能容其刃。夫何故而有此妙乎。只因善為攝生之人。身心內外。無受死之地。所以虎兕兵刃。不能加害。故曰。夫何故。以其無死地。常觀世間之人。孜孜為名。汲汲為利。貪食其衣服支富厚。愛其口體之肥甘。無非都是貪生怕死之意。卻不知貪生之道。盡是求死之道。一有貪心之念。則心迷性執。意動情生。死地自此而有。不但虎兕兵刃之害。不能遠避。異災異禍。無所不至矣。所以天堂地獄。皆從此心上安排。生死出入。皆從此性中了悟。抱神以靜。不以七情亂其志。忘機於動。不以六欲害其心。常清常靜。即是兕不能投其角。虎不能措其爪。兵不能容其刃。養到此等天地。才是情欲之樊籠可出。輪迴之生死可了矣。〉

    尊貴章第五十一

    〈恭聞道者。德之本也。德者。實踐於道也。在萬物為道。體於身而用於世。成於己而立於人。皆道之周流。而德之存發也。天下之物。無不生於道。無不成於德。所以為天下之至尊。為天下之至貴。無有邊際。無有方所。大而至於天地不能外。小而至於微塵?有不遺。皆是自然而然。無所作為。亦無可居功。無可為德。所以謂玄德也。〉

    〈此章經旨。是言天地萬物。非道而不生。非德而不蓄。生之者。不自有其道也。蓄之者。不自有其德也。不自有其道。所以道之尊。尊而無上。不自有其德。所以德之貴。貴而無倫。人能體道而忘於道。用德而忘於德。則道無不尊。德無不貴矣〉

    道生之。

    〈道。即是無極而太極。先天而先。未有先於此。後天而後。未有後於此。本無名象之可求。形跡之可見。強名曰道。所以為造化之樞紐。為品彙之根柢。始萬物而生之者。終萬物而成之者。皆是此道。〉

    德蓄之。

    〈道本無形。德本無跡。蓄者。又是德之用也。有此道。便有此德。有此德。便有此蓄。物之得於道者。便是德。德之養於物者。便是蓄。天地萬物。非道而不生。非德而不蓄。蓄者。含緼滋潤。輔翼陶成。飛潛動植。萬有不窮。皆是培植極厚。而無有不遂者也。故曰德蓄之。〉

    物形之。

    〈道既生之。德既蓄之。萬物之形始有。萬物之名始立。皆是從無形之中。生將出來。是故至道之理。善應於萬物。未兆之先。至德之妙。涵蓄於萬物。未形之始。及至萬物之形既彰。則萬物載道載德。則見物即見道。見物即見德。故曰。物形之。〉

    勢成之。

    〈勢者。理勢也。自然之機也。如四時相遞。陰陽相代。皆勢也。勢至而生。無所不生。勢至而成。無所不成。春氣生於萬物者。理勢先至也。故萬物得始生之機。秋氣成萬物者。理勢後至也。故萬物有成終之道。萬物之形既兆。若不以陰陽之變化。四時之代謝。則無以為成始成終。是故非生則不形。非蓄則不成。生與蓄。皆是大道之勢也。故曰。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萬物之形。非道德而不形。萬物之成。非道德而不成。道德即是萬物之父母也。萬物未有不尊者。萬物未有不貴者。凡秉氣於天。賦形於地。不言而生。不為而成。依造化之巧。順陰陽之妙。皆是尊道貴德之妙處也。故曰。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萬物尊之貴之。道德不自知其尊。不自知其貴。萬物亦非有心而尊。亦非有心而貴也。只是以自然之妙。各若其性。以自然之妙。各遂其宜。誰為命之者。生之。蓄之。形之。成之。皆是自然之妙也。故曰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此八句。是伸明道尊德貴之義。化機滋暢謂之生。陰陽內含謂之蓄。晝夜變化謂之長。五氣潤和謂之育。體性完全謂之成。神全氣足謂之熟。保固性命謂之養。護其所傷謂之覆。等等妙義。自無至有。自始至終。本末體用。醞釀包涵。無不取足於道。無不取足於德。故曰。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此四句。又是伸明道尊德貴。皆是自然之妙。觀其造物之妙。無形無迹。不動不勞。而性具形全。色空有無。渾然無間。動靜虛實。同是生機。可生便生。有生物之功。而不自知其有。有而不有。正是自然之有。故曰生而不有。既有生物之功。自然有為矣。非有形無迹之為。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不勞而成。不言而信。無為而無不為。有為物之力。而不自恃其為。為而不恃。正是自然之為。故曰為而不恃。既生之為之。自然為萬物之主。長萬物矣。至道之妙。不有小大。至德之理。不較尊卑。生物而不見其迹。化物而不有其功。有長物之尊。而不自知其為宰。長而不宰。正是自然之長。故曰長而不宰。以此觀之。生雖不自有。孰能去其有。為雖不自恃。孰能掩其為。宰雖不自主。孰能易其長。可見至道之理。深遠莫測。至德之義。廣大無窮。是以謂之玄德也。故曰。是謂玄德。既為玄德。所以萬物貴德者。貴之於此也。〉

    〈此章經旨。全重在道尊德貴。道雖尊。未嘗自尊。德雖貴。未嘗自貴。不尊而尊。不貴而貴。所以為自然之妙。萬物尊道而貴德者。亦非有心而尊之貴之也。亦是自然而然之妙也。今之世人。果能不自尊。 不自貴。可以與物同忘。可以與民同德。自然無所不生。 無所不蓄矣。有安得不為萬物之所尊所貴乎。〉

    守母章第五十二

    恭闻万物生于道,是道为万物之母,而万物皆是道之子。既知我之为子,即当与道混合而无间。保母气而不失,全母命而不违。一切有作有为,皆属多事。安静自然,是尽子职。开兑济世者,何为乎?当知自止矣!不然,不保母气,不全母命。生我者,与我不相属,则我之命,于何长久乎?遗身殃,自然之势也。文中所言,正是此义。

    此章经旨,是见世人迷宗失本,逐浪随波,不求大道之根源,自取终身之殃咎,故以道援天下。使天下之人,反其本而藏其用。庶可保身固命,而不至于害天年矣!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天下之有,有之之始。有之之始者,太极之初也。太极有始之初,名虽未立,理则已具。天地以此为始,万物以此为始,即是有名万物之母也。以太极言之,曰道;以生物言之,曰母。是故万物由此而生,万汇由此而出。天地间一切飞潜动植,有情无情,有色无色者,皆是从此有始之母,而生将出来。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既知道生万物,则得其母矣;既知万物由道而生,则知其子矣;所以,物从道出,物不异于道也;子从母生,子不异于母也。物不异于道,岂可弃道而求物乎?子不异于母,岂可捨母而求子乎?既知其子,则宜守其母。子不离母,母不离子,子母同居。全其始终之理,得其本源之道,终无丧身之害也。故曰: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古之修行人,常以子母同居之道,修持不怠,所以神气安和,水火既济。有九还七返之妙,得归根复命之理。用之于身,身可修;用之于家,家可齐;用之于国,国可治;用之于天下,天下可平矣!倘若捨真逐妄,迷失本宗,如子离母,安有不危乎!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此三句,正是言守母之妙义。兑之一字,取喻人之口也。门之一字,取喻人之耳目也。色之者,沉默自守,不尚言论。闭之者,神不外游,心不外用。内养有余,而外用自足;随物处物,因事致宜;不劳而功自成,不为而事自就;即是守母气之自然。故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今之修行人,果能紧闭六门,保守神气,则身中之大道,不有而自有;身中之阴阳,不炼而自炼。一得永得,自然与道合真也。此即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之妙义耳!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此三句,正是言失其守母之害也。视听言动,不可不谨。倘若妄观妄听,妄言妄动;劳神于名利之中,用心于机巧之内;以为不如此,无以济其事,则性中之善性,未有不丧者也;心上之真心,未有不失者也!日驰于外,根本自坏!即如失母之婴儿一般。养身之根本既无,性命岂能长久乎?此是不知其子,不守其母之害也。故曰: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今之修行人,若肯忘于目,则光溢无极;若肯泯于耳,则心识常渊。身中之子母,自然打成一片;世间之事物,自然顾本穷源。我之性命,不求救而自救矣!危殆之事,何足虑哉!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人之终身不救者,皆因不谨其小。积小成大,必然祸辱来侵。不藏用于柔,以柔用强,必至利害来攻。是以君子,能见其未形之先;能窥其细微之妙;能得其虚心之理;能藏其柔弱之用;事未至而能烛其理;事方至而能察其机;其见如此,可谓明矣!不显于有为,而其为也必勇;不示于外用,而其用也必果。其守如此,可谓刚矣!故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细详天下事物,见小则明,不见小则昧;藏其用则得,强其用则失;皆是一机之转动也。倘若不见其机,便是入于机也。入于机者,身心性命,随机而转;家国天下,随机而动。至于丧命害身,皆是一机不谨之过也。其机虽小,其害则大矣!可不慎乎?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

    上句见小守柔,即是藏其明之用也。前二句,正是用其明之光也。明者,德内照。光者,心德外应。用其光,复归其明,正是体用相兼之义也。光之体曰明,明之用曰光。用之于用,以有体之光而用之也;体之于体,以有用之明而体之也。此便是体用相兼,光明藏用之妙。故曰:用其光,复归其明。

    人果能体其明,而用其光;敛其光,而归于明;则光之用于外,光而不耀;明之藏于内,明而不昧。内外一致,体用咸宜,又何有害吾身者?故曰:无遗身殃。

    到此天地,善恶两忘,人我不见。明之用,即是光之妙。光之妙,即是明之用。光与明,浑然无间;明与光,体用同然矣!

    是谓习常。

    此一句,是总结上文之义。上文所谓: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者,乃是以守母之道,归之于道也;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乃是以守母之道,归之于身也;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乃是以守母之道,反征之义也;见小守柔者,乃是以守母之道,藏之于用也;用其光,复归其明,乃是以守母之道,应之于事也。

    既能归于道,归于身,藏于应事,则动静不离于母,体用不离于母。随机应物,随用得妙,方可谓修习真常大道之人也。故曰:是谓习常。

    此章经旨,前后文脉,全重守母二字。总是教人知子守母,反本复静,不可徇物忘本之义。

    大道章第五十三

    恭闻:天地以无为之大道,生育万物;圣人以无为之大道,治国安民。无为之道,不有辙迹,不立藩篱。顺天地无私之德,应人心无妄之理。自然而然,未尝旬其私欲;无为而为,未尝执于有心。是故古之圣王,善治天下者,不出异政,乱其国家之风纪;不因王事,妨其百姓之农时。皆以无为为尚,自然为理也。倘若在上者,一有所为,在下者,莫不以有为归之。自此而有为之风日盛;自此而有为之事益多;自此而有为之心无所不至;自此而有为之害无处不生矣!今日文中所讲正是此义。

    此章经旨,独重大道甚夷一句。道在天地,无天人之别,无物我之分,本不难行。只因不能体无为之妙,所以离道日远。而大道废矣!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使者,是虚拟之辞。因世人迷之太甚,不能行于无为之大道,所以太上,若有不得已之意,曰使我介然,大有所知。知既大,行大道,若甚易矣!而乃惟施是畏,何也?惧其不敢轻忽行道于天下,恐有施行之辙迹。大道无为之妙,天下日用而不知者可也。本无可施,本不可为。君天下者,若以有为之教令,施之于民;若以有为之国政,用之于世;得失理乱之机,进退安危之事,种种生出。

    以大知行大道本不难,而可畏即在施之内。所以古圣世之时,民无异俗,国无异政;上下相安于无事,君臣共乐于清平。此正是无为之大道,行之于天下而然也。至于三代之后,或以名利交争,或以强弱相胜,以致国乱民危,上下不能相安于无事者,皆是不能行无为之道而然也。太上伤今思古,感发而言曰: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此二句,直指无为之大路,力破天下有为之害也。平坦之大路,谓之夷。蹊径之小路,谓之径。无为之大道,平平然,随宜处顺,不有崎岖;坦坦然,顺天应人,不有造作。少有安排,便非自然,便非无为。此道,在天地,为天地无为之妙;在事物,为事物无为之妙;在人心,为人心无为之妙。如大路一般,未有难行者也。自古圣人之所以圣者,不过顺此道而行之,是以谓之圣。贤人之所以贤之者,亦不过得此道而用之,是以谓之贤。

    奈何世俗之人,性迷情执,颠倒邪见;不行平坦正大之道路,反好崎险傍蹊之曲径;或趋名竞利,而行险侥幸;或背理徇私,而智取巧求;或染入异端,而性命不顾;或执于小乘,而偏见不移。殊不知愈行愈远,愈超愈下。文中所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此之谓也。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此三句,正是明说好径之义。除是阶除,积土石以为高台,循阶级而下,是以谓之除。太上因见当时朝中之宫殿,层层然高广,巍巍然峻极!过高太甚,是故以朝甚除言之。芜者,田之不治。即是苗草不分,荒弃之义。虚者,虚耗也。即是仓库不有余积,空虚之义。不行大道,岂但百姓而已哉!

    朝中或广其国政,以治宫室之美;或妨其农事,以崇台榭之高;是谓朝甚除。此时民力在朝,稼穑必废,民之田畴未有不荒芜者。田畴既已荒芜,国课自然无所出,仓库未有不空虚者。仓库既虚,欲求民安国富者,未之有也!国既不富,虽有雕墙之美好,虽有书阁之胜观,则亦不足为美矣。此等所为,炫于外,而虚其内;失其本,而治其末。此皆是不行无为之大道,而行有为之害也。所以国之不治,家之不齐,身之不修,民之不正,皆在于此矣!故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 废本求末,有为之事。不但劳民力,美宫殿而已,又且服锦绣文采之衣,徒以眩天下之目;佩锋芒利刃之剑,徒以威天下之众。又且百味充口,犹为不美,则厌其食;百宝在目,犹为不足,则积其货财。此等所为,取耳目之欲,适躬体之乐;轻天下之大事,重鄙细之小为。文采之服,无非一身之乐;利刃之剑,无非威众之具;饮食之美,无非口体之资;货财之余,无非养身之用。此皆是废本求末,有为之事。大道之行,皆非此也。故曰: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是故有道之君,不以文采为尚,而以大道为尚;不以利剑威众,而以仁义威众;不以饮食为美,而以德润为美;不以货财为余,而以知足为余。天下国家,同于一道。国无异政,民无异俗。君臣父子,各进大道之分;上下尊卑,共由大道而行。相忘于大化之中,共乐于无为之治!天下歌谣有道之君,万民称诵唐虞之化。又安用有为以求末而忘本乎?

    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此二句,是总结上文之义。上文所谓宫殿衣食之美,货财自足之余,若取民力以自乐,取民赋而自用,其乐也,不与民同;其财也,不与民共;此等所为,炫于外,而虚其内;丧其本,而求其末。其内既虚,其本既丧。有者非有,富者非富,是以谓之盗夸。譬如盗人之物,跨为己有。到了事露之日,终非己有也。此非有道之人,所为之事耳!观于此,外饰之事,过于太甚,民之好径,岂能止乎?

    所谓无为之道,譬如天地无为,则万物生;圣人无为,则天下治。是故圣人以无为之道,化天下有为之民。上既无为,则下亦无为。上下同然,好径之风自息。好径之风既息,财不积,而自然有余;剑不带,而自然威众;田畴自然不致荒芜,仓库自然不致虚耗。衣食宫殿货财之美,不自有而未尝不有矣!治天下者,可不慎乎!

    善建章第五十四

    恭闻日月之在天,其大明之光,未尝私照也;圣王之在位,其大同之德,未尝私亲也。日月之照无私,所以光通天地之大;圣王之德无私,所以化行天下之广。是故善治天下者,不纵耳目之欲,不适躬体之便;不以贫贱撄其心,不以富贵介其意;不以强弱取胜于邻国,不以异政扰乱于民生;不以谗佞轻忽于四海,不以欺罔失信于天下。所以化溢四表,德被无穷!天下民,怀其德,颂其美,被其泽,乐其业。是故同于身,而万身一身也;同于家,万家一家也;同于乡,而万乡一乡也;同于国,万国一国也;同于天下,天下一天下也!当此之时,身无不修,家无不齐,乡无不和,国无不治,天下无不平矣!倘若不然,大同之德不修,私智之心一立,则四海之内,扰扰不齐;天下之事,紊紊难治矣!今日文中所讲者,正是此义。

    此章经旨,重在善之一字。善者,体无为之理,用自然之妙也。人能会得此,则无所不善矣!

    善建者不拔,

    善者,犹言最会也。建者,立也。拔者,去也。我立于此,天地不能改,鬼神不能移;阴阳不能易,天下不能违。至坚至固,至常至久,终不能拔而去之也。故曰: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 日夜不忘,身心合一,谓之抱。始得终失,不能长久,谓之脱。此至善之理,不但建之不拔,人能守其终始,谨其进退;保固中心,而一时不忽;任重致远,而片刻不违;自然道同天地之广大,德如日月之昭明。其功可立于天下,其泽可流于万世。虽日久而不能泯没,虽时易而不能变迁。此所以谓之善抱,此所以谓之不脱。故曰:善抱者不脱。

    子孙祭祀不辍。

    至善之道德,既不拔不脱于天下后世,则道德之广远,百姓尚且不忘,何况子孙?子孙之祭祀,自然不辍。古礼之祭祀,皆在仲月旬前,择一吉日,预先齐戒,省牲涤器。至日设蔬果酒馔,诚敬感格洋洋乎。祖考如在其上,以尽人子之孝。祭祀不辍,亦道德之报也。

    修道之人,必使天下后世,子子孙孙享之不尽,用之不穷,方见道德隆厚之远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此五句,皆是以道德修为之妙,明其不拔不脱之义。若是修之不纯,则道不广,德不大。建之者,岂能不拔?抱之者,岂能不脱?何况祭祀岂能不辍乎?

    万物有根,万事有本。固其根,则枝叶自茂;修其本,则万事自立。所以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乡;乡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身之本,在于德。此德既立,则身无不修,家无不齐,乡无不和,国无不治,天下无不平矣!是以修之于身,天德全备,人欲之私不有,是非之念不生。敛之于内,此德无不昭明;发之于外,此德无不形著;身心内外,头头都是此德;进退出入,步步尽是此德。虽有困辱之事,切迫于身,亦不能害其德;虽有生死之变,交临于前,亦不能失其德。所以德之实际,不变不迁。故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不但修之于身,又且修之于家,孝之于亲;敬之于兄,友之于弟;和之于妻,慈之于子。是推我一身之德,一家老幼,无处不善者也!是扩我心之真,尊卑长幼,无人不善者也!故曰: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不但修之于家,又且修之于乡。不以贤智先人,而惟恭是饬;不以侈泰自是,而惟俭是尚。交于乡党,无非一理之实;施于远近,无非纯全之德。故乡党见之而起敬,邻里就之而钦崇。有德之言,人人仰慕;有德之事,处处尊崇;有德之名,世世不朽;有德之实,在在知闻。故曰: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又不但修之于乡,又且修之于国。德之至善,可以及于国人,可以化于百姓;可以立纲常,扶大义;可以明天理,正人心。尽于君,君无不信;及于臣,臣无不忠;施于民,民无不安。日远日大,日久日新。泽在一时,可为万事法则;功在目前,可为万代不朽。故曰: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不但修之于国,又且修之于天下。德之至善,譬如天地之广大。虽草木昆虫,各遂生成之德;虽贤愚贵贱,均沾化育之恩!天下之百姓虽多,未有一民不被其泽;天下之万物虽广,未有一物不蒙其化。所以万物一体,天下一德。周流而不滞,普遍而无遗。故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今之人,果能以正心诚意,修之于身;以孝悌忠信,齐之于家;以敬上爱下,处之于乡;以无为无欲,治之于国;以道德仁义,施之于天下;到此天地,鸟飞鱼跃,无物不有化德之妙;朝野乡邦,无人不归于德化之风;是为成德之君子!修行之人,于此可不勉矣?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此五句,是言圣人视家国天下,无所不至之义。圣王,观天下众人之身,如自己之一身;观自己之一身,即是天下众人之身也。譬如身不自爱,以爱身之心,爱于天下;财不自立,以利己之心,利于天下;与民同乐,与民同忧。惟知天下之身,不知自有其身;惟知同于一身,不知自私一身。所以以身观身,而进修不异;人人观身,而修己同然。以身观身,盖是此义。

    圣王不但以身观身而已,又能以家观家。家之中,有父母,有兄弟,有夫妇,有子孙。天下之家,皆如是也。圣人观天下之亲,不异于自己之亲;观天下之家,不异于自己之家。所以教于家者,即以教于天下。教于天下者,即如教于一家。家家有六亲之美,家家全人伦之道。天下之人,同然而亲,不异于亲;同齐其家,不异于家。故曰:以家观家。

    圣王不但以家观家,又能以乡观乡。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共一万二千五百家,谓之乡。圣人处于一乡之中,观天下之乡,不异于本土之乡;本土之乡,不异于天下之乡。所以化于一乡者,即化于天下之乡;化于天下之乡者,即如化于一乡。一切乡党之风俗自美;一切邻里之德化自淳。文中言,以乡观乡,盖是此义。

    圣王,又不但以乡观乡而已,又能以国观国。国虽有大小之分,有邻国本国之异,圣王道同天下,不生本国邻国之心。德被生民,不起大国小国之见;因时顺理,而万国同观;修德省躬,而千邦一致;国国同观,而国无异政。观有同心,而心无异心。故曰:以国观国。

    圣王之德,又不但以国观国而已,又能以天下观天下也。天下虽大,圣王必有仁义遍及之心。虽遐方异域,不因远而视为度外;虽山河险阻,不因难而懈其扶字。所以四海同风,万民乐业者,圣人不敢以天下为己有,观天下于大公也!六合一道,朔南教讫者,圣人化天下为己任,观天下以一心也!

    观天下于大公,观天下于一心,圣人所以无一毫私意,皆因圣人无一念不谆至也!故曰: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此二句,乃是总结上文之义。上文所谓修身之德,修及于天下;观身之德,观至于天下。吾何以知一德立,而天下之万善并立?一德成,而天下之万理具成?正因为德无不同之德,观无不同之观。天下之身,天下之家,天下之国,天下之天下,处处同然,在在不二。大同之善,无往而不善;至一之理,无往而不一矣!故曰: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切思圣王之治天下,自本而支,自源而流。推广一身之德,不但及于家,及于国,又且及于天下。虽仰观天道,风云雷雨,此德无处不感应;俯察地理,山川河海,此德无所不运化!可通乎神明,可贯乎古今。孰能测善建之不拔,善抱之不脱,有如是无之妙也哉?

    含德章第五十五

    恭闻天地有自然之道,而运化无为;赤子有自然之德,而含蓄其妙。是故人,心不可不安闲;性不可不寂静;气不可不衡和;神不可不泰定。倘若不然,德性不全,神气不和,命根不固,生死关难逃。丧生之害必有!

    若能随物顺理,因事致宜;可喜而喜,喜不失声;可怒而怒,怒不失色;含德之妙,可同天地,可比赤子!又安有困辱之事,横恶之害,加我之身乎?经言正明此义。

    此章经旨,引赤子为喻,正欲人了悟含德之妙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者,藏蓄而不露。厚者,纯全而不薄。心中空净无物,谓之赤子。人之天德,无论贤愚贵贱,各各具足,但可保固存养。若以人欲于坏,此德便失,不能入道。即如人之有爱,义之有别,礼之有敬,智之有知。皆是本来含藏,因感而达用者也。

    人果能全其天命之性,动静往来,随物顺理;神听言动,涵养柔和;则妙性之性,无时不虚。静天德之德,无日不昭明!

    纯纯然,人欲之私自尽;浑浑然,事物之理自明。养到纯熟地位,天地之大,皆在涵养之中;万物之多,不出性分之外。身心内外,家国天下,无处不是此含德之妙!即是赤子。元气纯粹,元神寂静;不知不识,神气相抱;无为无作,含蓄极厚。故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博。

    毒虫者,蜂虿等类也。猛兽者,虎狼等类也。攫鸟者,鹰鹏等类也。赤子原无伤物之心,物自不能伤于赤子。毒者,不得用其螫;猛者,不得用其据;攫者,不得用其博。此正是:赤子内忘于心,外忘于形,与物相忘之妙处。与物既相忘,所以物不能加害也。故曰: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博。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握固者,手握之固。牝牡者,男女也。脧作者,举动也。嗄者,气逆而哑也。赤子无心,不但与物相忘,物不能加害,且其骨弱筋柔不知把物,常握而自固;不知交合,常无欲而自作;不有思虑,常哭叫而不嗄。倘若有心而握固,有心而脧作,有心而哭叫,其神必乱;其气必败;其精必耗。岂能有如是之妙乎?所以终日握固而不开;终日脧作而不败;终日哭叫而不嗄。此正是精气至纯,精气至和,所使而然也。故曰: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人若能如赤子,全太和之气,入无心之妙,则大道备于吾,天地归于吾。我之元神,自然凝寂;我之元气,自然冲虚;无为自然应验,未尝不与赤子同然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心领神会,谓之知。和者,太和之气也。在天地,为阴阳之正气;在人身,即是谷神之元气。身中之造化,由此气而生;性命之根基,由此气而立。纯纯全全,至柔至顺,谓之和。常者,无欲无为,不变不易,性命坚固,谓之常。明者,性体虚灵,日日内照,谓之明。

    修行人,果能心不摄于邪思,意不入于妄见;守其真一之元机,养我柔和之正气;一刻工夫,可得天长地久之理;半晌时候,可入不坏不灭之门。到此天地,虽世运变迁,我之性命与道常存。故曰:知和曰常。古语云:借问如何是我身,不离精气与元神。我今说破真常理,一粒玄珠是嫡亲。观此知和曰常之妙义,悉在其中矣!

    既知和,真常之道既得。则我之性,自然如秋月之明;我之心,自然如寒潭之静。性定情忘,真人出现。心上一物不有,性中一法不立。定中之境界,静里之乾坤,一一分明。此便是知常曰明之妙义也。故曰: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常人以贪爱衣食求富厚,谓之益生。修道人,妄行运气,服金石,亦谓之益生。气之自外来者,谓之祥气。益生之人,虽云日得其祥,但外来之祥气,焉能益生于性命乎?以心志驱役其气,而使之者,非真阴真阳之真气。其气不中和,不柔顺,是谓自强之气,不与真水真火变化同然。二者,皆非含德自然之妙。若或益之使之,反为害身之祸胎,万不能比于赤子性命之根源;若非无始未始之元神,终不能了性命双修之大事;若非天元地元之元气,终不能得骨弱筋柔之和气。是以知元神者,神于未有乾坤之始;元精者,生于父母未生之前。神有自然之神通,精有自然之运化。何用益之乎?何用使之乎!倘若不然,气行而心动,心动而神离,神离而精耗。虎走龙飞,金木必不能交并;阴阳间隔,水火必不能既济。太上惟恐后世溺于此害,故直指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以救学人之妄也!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此三句,又是破其益生使气之妄,教人致虚守柔之义。致虚守柔者,至道之妙也。益生使气者,有为之妄也。天地间,惟道独立而不改,惟道周行而不殆。倘若不行正道,信从邪法,以外来之祥气益生,以有为之邪气使气,皆是失其含德,不知柔和,非自然之道。岂能常久乎?如物之既壮,未有不老之理;物之既老,未有不死之事。此等益生,此等使气,是谓不道。修行之人,急当速己,而不可为也。故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此章经义,自含德至知和,总是教人致虚并柔。大道真常,总是虚静,总是柔和,所以常存而不改。人能依而行之,道未有不成,德未有不厚,性命未有不常者。身中之和气,自然运化;性里之真常,自然固存。奚用益生使气乎?

    道贵章第五十六

    恭闻不言之道,离分别,忘名相,浑同于天地之间,而天地不知;妙用于万物之中,而万物不觉。无象无状,体万物而不遗;无欠无余,化万物而不有。虽欲言之,无非强名而已。修道之人,果能从不言之中,言此妙道,是谓无音之大言,无所不言矣!果能从不闻之中,闻此妙道,是谓无闻之真闻,无所不闻矣!如此,方为妙知、妙言、妙见、妙解之人也。到此天地,贵贱亲疏,非我有也;荣辱得失,焉能加于我哉!文中所谓不言之妙,正是此义。

    此章经旨,乃是显示,知道之人,处己不自炫露,处世不有圭角。以不同之妙,修之于己;以大同之妙,处之于世。所以谓之玄同。世间逆顺得失之情,皆不可得而入之也!

    知者不言,

    默契道体,谓之知。不言者,心与道合,惟自知自行,未尝以言语显露其妙。切思至妙之理,得之于心;心与道合,知之既真。岂用言语谆谆?用于天下,皆是无为之化;行于天下,皆是不言之教。故曰: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世间言道者,多因未悟,故多生议论。言论生,而道愈晦。以无形无体之物,而欲以言语形容,必不能肖其妙。则所言,或入于支离,或流于偏僻,而其心实未知道。故曰: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若是真知,修己之功,无不严密;处事之道,无不浑同。缄口忘言,谓之塞兑。默守无为,谓之闭门。口是是非之门,言语宣发,心神必动。若不缄口忘言,是非由此而生,人我由此而出。是以深知大道之圣人,慎言语之出入,即是绝是非之尘缘。故曰:塞其兑。

    人之六根:眼根为监察之门;耳根为采听之门;鼻根为出纳之门;舌根为审辩之门;身根为动静之门;意根为起灭之门。此六门,若不闭守关防,则六贼出入,六尘染惹。至于六识交妄,心上之灵台,不能清静;性分之本体,不能圆照。是以真知大道之圣人,融归一性,不使内相幻发;屏绝万缘,不令外相引入。心清性静,常以闭门,为修己之妙用也。故曰:闭其门。

    修道之人,果能紧闭六门,调养神气,眼若不视,其魂自然在肝;耳若不听,其精自然在肾;鼻若不闻,其魄自然在肺;口若不言,其神自然在心;身若不动,其意自然在脾;意若不生,五神自然守舍。五神守舍,名为五气朝元。从此而元精化为元气,元气化为元神。元神还虚,名为三花聚顶。此等妙处,都是六门紧闭之功力也。

    挫其锐,解其纷, 真知大道之人,则又挫其锐,以治其内;解其纷,以理其外。挫者,挫去也。锐者,气猛也。人之有机智,犹刀剑之有锋刃一般,故曰锐。倘若夸会夸能,机智虽巧,精神未有不炫露,德性未有不鉴丧者。惟圣人虚心应物,全无一毫圭角。去其机智,守其愚拙,以挫自养。故曰:挫其锐。

    解者,解释也。纷者,纷乱也。事物缠绕,不能整齐殴遗,故曰纷。若是物欲交攻,根尘互起,此性未有不迷者;此心未有不乱者。惟知道之人,心不起于欲,性不引于情;常如虚空,物自难染;因事处事,自然镇静;纷纭外诱,一毫不有。故曰:解其纷。人能消内念而去外缘,常清常静,即是善解其纷,而知磨炼身心者也!

    和其光,同其尘, 真知大道之人,又且和其光,同其尘。道德仁义,诗书礼乐,凡有宣著发挥之处,皆是人之光也。功名富贵,人事交接,凡有缠绕坠累之处,皆是人之尘也。圣人道德之体,养之极厚;心德之光,涵之极纯。不以自明而先人,人之明,即我之明也!不以己是而达物,物之是,即我之是也!忘人忘我,不事分别。我之光与人之光,如以火照火,浑同无迹。故曰:和其光。

    圣人心上无尘,处事之法,不得不同其尘,所以不弃于人;辅翼训诲,殷然有同善之心,所以不弃于物。裁成处置,慨然有一体之诚。虽遇难处之事,虽遇不善之人,亦必有法以导之,亦必有情以感之。随宜顺理,期于济世。故曰:同其尘。

    吾见今之人,自己之道德,尚未养就,便去分辩善恶;自己之身心,尚未清静,便去拣择别人;或妒贤嫉能,或趋名竞利;抬手动脚,便入尘缘之境;举心运念,不知大道之本!却不思,少有人我之分别,便不是道;少有不同之形迹,便不是德。当于此处,打点身心,造到忘人忘物,浑化之地,方可谓真知大道之人也!

    是谓玄同。

    此句是总结上文之言。上文所谓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皆是与世玄同之妙义。玄同者,为圣人之同,非世俗之同。圣人之同,妙应不测,浑然无迹。离分别,忘名相,以道同于天下,以德同于世人。虽有贵贱之不一,虽有智愚之不同,圣人以道观人,其道未有不同者;以德观人,其德未有不一者。道德既同,则不同之内,自有玄同之妙。故曰:是谓玄同。

    吾见今世之人,或有同于事,而不同于心者;或有同于谋,而不同于德者;少有乖违,便起分别之见,与物不能相忘。此皆是世俗之同,非玄同也。果能塞其兑,内无所出;果能闭其门,外无所入;果能挫其锐,治之于内;果能解其纷,理之于外;果能和其光,养之于己;果能同其尘,随之于物;到此地位,无往而不玄矣,无往而不同矣!既玄既同,真可谓知妙之人也!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此六句是言,即到玄同地位,妙无妙有,妙动妙静。心德之微,不可测;玄同之妙,不可知。心与太极同其体用,与鬼神同其变化。所以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倘若可得而亲,未尝不可得而疏之也;倘若可得而利,未尝不可得而害之也;倘若可得而贵,未尝不可得而贱之也。果若如此,便不是玄同之德,便不为真知大道之人耳!故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学道之人,果能到此,道之不成,德之不玄者,未之有也!

    故为天下贵。 此句是总结上文,亲疏利害贵贱,无一可加,无一可损。是天下之至贵者,未有过于此者也。贵而无上,不有其名;贵而无位,不求其爵;贵在天下,人不可见;贵在万物,人不可知。非世间共闻共见之贵,是以强名之曰:故为天下贵。修道之人,若能得此至贵之理,修此至贵之德,可与天地同其体,可与造化同其变,非玄同而何?

    治国章第五十七

    恭闻治国必用政,用兵必用奇。此二者,皆是有心之作为也。有心作为,其机不密,其事不常。所以圣人,治国,以正为奇;用兵,以奇为正。所以用兵于无形,治出于无为。不忘讳,而民自富;无利器,而国自清。不立法令,而四方之盗贼不有,九州之土贡滋多。倘若不然,或以有为,或以多事。道德废,而私智出;奇兵用,而家国危。天下之事,日为日多;天下之民,日忌日贫。欲求无为之正治,岂可得乎?

    此章经旨,乃是太上,以治国之道,教人修身之意。治国修身,其事虽异,其道则同。人能知治国之道,其修身之道,便可知也。悟之者,自得矣!

    以正治国,

    正者,不偏不倚之谓。如道德仁义,爱民亲贤,皆正道也。自古治国者,未有不以正。君臣父子,无不行之以正;礼乐尊卑,无不导之以正。民心之天德,由正而复;国家之风俗,由正而纯。道德既能行于中外,仁义自然化于乡邦。故曰: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兵之用,原为征伐不庭,非得已而漫用之,必不得已而应之者也。假如两国相敌,金鼓相当,虚实岂得不有变换?客主岂得不有安排?即汤武仁义之师,亦断无有,使人尽知我之所为者。然奇只可用之用兵,非他事皆可以奇也。故曰:以奇用兵。奇者,人之最好。修道者,一毫也用不着。故指出之,以示戒也。

    以无事取天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皆非有事也,况取天下乎?无欲无为,任道任德。非有法以殴之,非有恩以致之。我之化及天下,而天下自归;我之德感天下,而天下自来取之。自归自来,亦若取之也。故曰:以无事取天下。天下尚以无事取,修道之人,又岂可不以无事养天德,自多作为乎?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此句是总结上三句之义。上文所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皆是无为之正,非有事之作为也。我今何以知此治天下之道乎?盖因知之以此也。观此言,知太上有切切叮咛之意也!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此八句,皆是不能以正治国之义。譬如,禁止民间一切兴利之事,便是忌之之义。掩藏民间一切风俗之为,便是讳之之义。明君在位,以道用于天下,以德化于万民。不妨民财,养育民生,国未有不富,民未有不足者。奚用以忌讳禁民乎?一多忌讳,令烦则奸出;禁多则民困;必有妨民之事。使民不得尽力于生发,安得不贫乎?故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利器者,权柄也。人之有权,如有利器在手一般。惟圣人总大纲以御天下,不恃利器也。倘若人多持利器,君之权移之于下,臣之权僭之于上,纪纲法度,刑赏黜陟,皆可以滥用,皆可以妄为也。君臣之道,自此而不明;上下相欺,国家未有不昏乱者。故曰: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技者,能也。巧者,智也。滋者,多也。起者,兴起也。考上古之人,其性浑全,其情朴厚;凡物付之自然,不知用技巧也。后世有技巧者出,使人悦之,则愈逞技巧,以蛊惑人心。为象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