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楞严经正脉疏最新章节!

则病。我时下观息尽详也。得定则微细定深。则穷尽四相。出息入息皆具。初起曰生。不断曰住。渐微曰异。已断曰灭。诸行即生等迁流。刹那最短一念。即具九十刹那。言至微细也。调息似六妙门数随止。余似观。还净在下科。

    △三开悟得果。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

    豁然无碍者。即就鼻息穷尽处豁悟。鼻根通于藏性。所谓圣性无不通也。然藏性澄清。万法朗鉴。无复障隔。岂有忆忘乎。故曰得大无碍。漏尽罗汉。并以准前。

    △四蒙佛印证。

    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反息循空者。只是观息反归空灭。即悟入藏性。以成圆通果也。问鼻以嗅为用。今于旋根。而不取反嗅。乃取反息。何也。答嗅性正托于息。所谓出息取香。入息闻香也。但此摄心。何须反嗅。及其发悟。终因息尽。故属鼻根圆通。周利鼻根已竟。

    △三憍梵舌根。分三。一作礼陈白。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憍梵钵提。此云牛呞。牛凡不食。亦事虚哨。此人口如牛之哨。乃轻弄报也。

    △二陈白之言。又分四。一口业招报。

    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见老僧无齿而食。笑之说其似牛。故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口业可畏如此。

    △二奉教止观。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

    此佛本欲教以舌根圆通。乃先令其止散入寂。后教其从寂起照。观察尝性也。故此首三句。即先赐以数珠。令其念佛也。而谓之一味清净心地法门者。盖念佛时。止诸杂缘。纯一净念故也。次二句。即止散入寂。先成念佛三昧也。末二句。即后教其从寂起照。观寂尝味。知性非从根体。亦非从物味也。良以。外味不来。根不自尝。故非体。舌不触知。物不自味。故非物也。当知。念佛非但遮谤。而遮谤乃余益耳。

    △二超离得果。

    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虽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

    了达尝性。既不从根。又不从味。豁然悟其本是藏性。然性现如日出。漏尽如霜消。故诸漏顿尽。内脱身心。即解根脱缚也。外遗世界。即超越器界也。达三有本空。方为远离。更无依正缠缚。故如鸟出笼。此即齐于四果七信。方同四卷末文所谓根尘识心应念销落也。今言离垢销尘法眼清净者。即彼文所谓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也。文全相似。请详彼解。自知此证。非是小乘之果。宛然信满入住矣。

    △四蒙佛印证。

    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还味旋知者。即反观尝味知性悟入藏心也。矫梵舌根已竟。

    △四毕陵身根。又分为三。一作礼陈白。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孤山曰。名番余习。昔为婆罗门故。余习多慢。如骂河神为婢。非彼实心。盖习气也。

    △二陈白之言。分五。一闻谈苦谛。

    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

    发心即出家也。世间不可乐事。即四谛中苦谛也。如三苦四苦八苦等也。

    △二注思伤足。

    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

    法门即苦谛也。奉教思苦。而适遇苦事。实发悟之机也。

    △三研穷身觉。又二。一叙述二觉。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

    首二句。叙知痛之妄觉。即身识也。次三句。叙无痛之真觉。即身根。觉性与见闻同等者也。虽觉觉痛者。言据上虽有能觉之心与所觉之痛。而身根中无分别。清净觉心。本无所觉之痛与能觉之痛觉也。

    △二研穷无二。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双觉。谓知痛之觉与觉清净心也。此起智转思。身既是一。觉岂有二。所谓一则真。二则妄也。

    △四入空得果。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

    摄念者。即惟随顺无痛清净之真觉。而不复随顺知痛之妄觉也。未久之间。身心忽空者。盖摄心之极。真纯妄绝。身心豁然。同虚空矣。诸漏虚尽者。真觉藏性现前。而欲有无明。了不可得焉。罗汉同前。

    △五蒙佛印证。

    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无学准前。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纯觉。纯一真觉也。遗身。身心忽空也。一遗一纯。亦含旋意矣。毕陵身根已竟。

    △五空生意根。分三。一作礼陈白。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宿命知空。又二。一远通宿命不忘。

    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

    心得无碍者。即无隔阴之昏出胎之昧也。

    △二依正自他皆空。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首二句。正报空也。在胎则能随相受生。知空则能达理。不昧空寂者。五蕴皆空。生体了不可得也。次二句。依报空也。自母身外。洎山河大地。悉同空寂也。此即深心菩萨。人法双空。境界以上。总属于自空。末二句。即出胎。广化众生。同悟空理。空性且作人法二空真如。未是显了藏性。以下文方显了故。夫处胎不昧。人法双空。自是二乘。及初心菩萨。皆所不能。何况具足二利大乘深位。复何疑乎。约谈初心方便。且在十信满心。

    △二承教证入。又为二。一悟证自果。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

    发者。与之发明也。性觉真空。影性空真觉。即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性圆明。即色空无碍。所谓全体圆融。大用无限。若此而阿罗汉之证。于十地大人。复何所歉。科言自果。对下佛知见言。非对众生也。

    △二同佛知见。

    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

    此似超入后心。故言顿入。宝明空海。即所谓一真法界。第一义空。又曰毕竟空也。此则寂同于佛矣。佛知见。即前圆彰三藏。所谓大智慧光明义也。此则照同于佛矣。别经明。须菩提。乃过去青龙如来。观此则上句似同涅槃。下句似同菩提。此盖良由已经如来开显。故自说深心。无复隐秘耳。显文明证如此。而旧云皆作小宗分别无咎。殊不知解深为浅。抗佛诬圣。乌得无罪。幸戒之。

    △三蒙佛印许。

    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小乘。证空空缚非真解脱。又是三昧非本性空。斯则人法及与俱空。一切解脱所证空理。乃一真本有。真空不空之性体也。我为无上者。穷尽空理。更无加尚也。陈白之言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诸相。所谓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及与法相也。非空也。诸相入非。即人法双空也。非所非尽者。即能非与所非俱尽也。所非即上诸相。能非即上诸非。所谓非法相也。是即空所空灭药病双除之意也。旋法之法。指一心法。即意根中知性。非谓法尘也。旋法归无者。即旋知性归于毕竟空也。永嘉云。有无俱遣不空空。又云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此之谓也。与耳根圆通较之。此多显体。彼多显用。而宗家悟处。虽于诸门遍有。而主于此门者。为尤多。良以。或明或暗。多惟取于知之一字故也。五根圆通已竟。

    △三六识圆通(夫经初。徴破识心。呵为生死根本。众生误认枉入轮回权小依修竟无实果。何今复可入圆通乎。盖前于识大遍周中。已申斯辩。今请重申。夫识虽尘影虚妄之极。而离一真见分。无别自体。譬影之于水虽极虚妄。而离水无别自体。但迷执者。认识忘真。而横成流转。譬痴人认影。忘水。而误遭沦溺。利害非细。不得不呵也。倘悟者。即识见真。而识非真外。圆通何疑。如智者观影知水。而影非水外。尚可得水之用。岂遭其沦溺乎。故此六圣。并后弥勒。皆能即识见真。故皆证于圆通而无碍也。宗门云。起灭纷纷是何物。此之谓也。问如来何不直令人即识见真。何必呵之。而必教人依根入乎。答偈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正定。迟速不同伦。正以尘识皆迟。而惟根最速故也。譬呵二乘。岂是终不成佛。但劫经尘点。迟纯之极。故呵初学勿发是心也)就分为六科。一鹙子眼识。前五识有二种难辩。一者与前五根。混以其难分别。而随念粗略。颇似无分别之根性。愚法声闻。罔不迷之。故规矩云。愚者难分识与根是也。二者与五俱意识混。以其虽粗略。而随念分别。颇似意识之计度。故小教不知前五非意识而心法惟一也。吴兴说。识率多混滥。亦是此迷。然则性宗学者。当勿忽于法相。可也。今请略明眼识之相。余四准知。如眼照境时。一念不动。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此眼根之见性也。于中用目。循历黑白大小多少善恶等相。历然不混。此不带名言随念粗略分别。即眼识也。由是次第标指追究分析无量差别。此遍执名言计度详细分别。即眼家俱意识也。又名明了意识。今但取于第二眼识。而根性与俱意。但不得混滥之。分三。一作礼陈白。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三科。一眼识夙利。

    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此亦叙多生眼识久利也。心见即眼识。清净即无障碍。世出世间即一切凡圣境界。种种变化。即差别幻妄。如事业法门因果等相。一见二句。谓不劳多力。惟眼识随念粗略分别。即表里洞彻。此正显其是眼识利也。

    △二逢教增悟。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

    此迦叶即兄弟三人者。名现目连通中。别经谓逢马胜者。但取则师所云。宣非一人彼此互出。是也。因缘当依上乘圆义。而解如佛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四句依次。即藏通别圆四教。或每教俱该四句。而鹙子所解。决彻圆理。故悟藏心周遍法界也。

    △三从佛高证。

    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见觉即眼识。明圆即证极。得大无畏。即说法具四无所畏。以见之彻故。说之无歉耳。罗汉准前。身子智慧第一。声德居长。故称长子。从是而知。身子智慧。皆眼识利也。次二句。即释成长子。亦检别于罗候闻佛说而悟法身。故云从佛口生。在教法中。长养圣胎。由是法身从微而着。故曰从法化生。别经言。身子乃过去金龙如来。则知七日达法半月证果。皆示现而已。总非真实。何必诤其从人闻法之殊。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心见发光。即眼识证彻也。同于静极光通达。光极知见。同于寂照含虚空。其朗鉴万法之胜用。可以知其源矣。鹙子眼识已竟。

    △二普贤耳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携李曰。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此非地前。乃金刚喻定。居众伏顶。名之为贤。

    ○与文殊皆古佛影响。大钞中名位义多。今但从要。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辅化垂范。

    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绍佛家业故。为法王之子。菩萨根者。圆顿根也。普贤行。即十愿王。举一色一香俱周法界者也。沙界十方。凡修普贤行者。皆从立名。可谓垂范之极矣。

    △二耳识鉴机。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

    温陵曰。心闻耳识也。分别众生知见者。择普贤行。而成就之。

    △三普护行人。

    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有一众生者。极言其不遗一人。非谓止论一众生也。界以沙记。则界中众生益无量无数。分身百千。极言其多非局数也。先于障轻者。显然加被。次于纵彼下。并言障重者冥中加被也。末二句。双承冥显二加。言拥护令无魔障。而速开发也。安慰令无退堕。而益精进也。成就者。浅位则普贤根成。深位则等觉行成。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虽古佛久证。而亦有最初本因。故表其元从耳识而入也。惟用耳识。随念分别。普照群机。得大自在也。普贤耳识已竟。

    △三孙陀鼻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四科。一出家心散。

    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定心不成。难以破惑。故未克果。

    △二奉教观鼻。

    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

    拘絺罗。共禀鼻识法门。同行者也。鼻端即鼻尖也。白乃注目谛观鼻尖微有白相也。因其散乱心多不成三昧。教其惟观此白。住心不散。

    △三从鼻悟证。又二。一初见息烟而悟彻。

    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

    温陵曰。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昧者不觉。惟谛观能见六交。见火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皆烦恼所发也。净观发明。则烦恼渐消。故内明外虚。而烟消成白。

    ○身心下即定成之相。上二句。分言内外各明。即内彻五脏。外彻大千。次二句。总言明透。而喻以琉璃。末二句。黑烟变白。验知烦恼销也。

    △二次化息光而证果。

    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首句。即藏心显现。烦恼无余。已转烦恼。而成菩提。故息化为光。合心境而一如。故照十方界。

    △四蒙佛授记。

    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即当来成佛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此亦不取嗅香时鼻识分别。而但取观息之意。准前鼻根可知。余皆意在上文可了。孙陀鼻识已竟。

    △四满慈舌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宿辩说法。此科先叙旷劫诸佛会下之事。同法华经。又二。一久弘权实。

    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

    辩才即四无碍。苦空二乘权义。实相一乘实义。

    △二广衍微妙。

    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

    乃至者。从一佛法藏。乃至无量诸佛法藏。秘密者。尽其深玄也。微妙者。极其善巧也。无畏者。亦即四无所畏也。

    △二承教得果。此科下方叙本尊释迦会中之事。又分二。一承教音轮。

    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

    知有大辩者。即知前科旷劫大本也。温陵曰。佛以身口意三轮。应物无滞。音声即口轮也。

    ○佛因材而笃。复授以如来音轮。益以辅扬大教。所谓矢上加尖也。

    △二辅化得果。

    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

    助轮。则上辅佛教。师吼。则下化众生。皆显利他。而成阿罗汉。亦显其不失自利。据前自叙。及法华佛叙其大本莫测。岂止十地。今就叙述圆通。其果位且同众例。

    △二蒙佛印许。

    世尊印我。说法无上。

    此惟证其说法第一。如法华经所叙。是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冤。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魔冤应通内外。内则心魔冤尤。因说破而除灭。外则天魔冤害。因显发而退藏。销漏即入圆通也。问此何不取别味。而独取于说法乎。答二俱舌识功能。而说法为胜。故偏取之。然说法似须意识深细分别。而今独用舌识。亦见说法自在。但用随念。不劳计度。而发无不尽也。满慈舌识已竟。

    △五波离身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孤山曰。优波离云上首。以持律为众纲纪故。或云近执。佛为太子。彼为亲近执事臣故。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亲见成佛。

    我亲随佛。逾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

    先言贪欲者。首举欲漏也。复言诸漏者。撮略有漏及无明漏等耳。此但初叙来由。尚未干于身识也。

    △二秉戒得果。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

    承佛教戒。即授二百五十条声闻戒也。如是下即菩萨戒。人知波离位居声闻但秉粗戒。今自叙乃极至菩萨八万微细戒品。足知是大菩萨示现也。温陵曰。行住坐卧律仪各二百五十。对三聚成三千。复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复配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

    ○三聚者。谓摄善法。摄律仪。摄众生也。四分烦恼。谓多贪多嗔多痴及等分也。性业者。谓所戒之法。体性即恶。如杀盗淫等也。遮业。谓所戒之法。体性非恶。但能开诸恶门。为前方便。故止绝以遮诸恶。如酒等是也。末二句。虽言所证之果。而单戒岂能克果。当知身心寂灭。即因戒所生之定。成阿罗汉。即因定所生之慧。约外现。即灭尽定与人空慧。约内秘。即楞严大定与圆通慧。而罗汉亦准前矣。

    △三蒙佛印许。

    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

    此印与名相孚。为众纲纪者。实用稽察持犯功过也。印心者。印其持戒修身之清净心也。末句正明其为众上首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初且执身者。盖因身犯尚多。不暇细究心品也。自在者。即无毁犯也。次第执心者。盖因身已无犯。不劳检制。然后细检心品。以至八万也。通达者。当依圆师作所发之定慧无差。以末二句即当归结身识圆通故。通利二字。即是从身识而证入圆通之境也。本文制身制心。元无分于大小。且不必辩。至经后临文。再当辩之。问此何不取觉触之用。而但取持戒功能。答此亦以觉触之用劣于持戒故尔也。波离身识已竟。

    △六目连意识。分三。一作礼陈白。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分为三。一遇教发心。

    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

    孤山曰。优楼频螺。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山名。即象头山也。亦云城。城近此山故。兄弟三人故。身子云逢迦叶波兄弟。即其人也。温陵曰。因缘深义。谓非世间和合粗相。

    ○亦当准前身子圆通中。即彼圆义也。发心即意识圆通。大通达即至圆通境也。问前言意识起灭无端。今言圆通。何以致然。答了见意识起于藏心。离藏心无别意识。由是即入藏心而圆证也。

    △二蒙度证通。

    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

    首三句。度之为僧。下五句。证之成果。着身自落。皆佛神力。随言成就也。我游二句。神境通也。次二句。总言神通第一也。上科已得意识圆通之体。此四句大发意识圆通之用。证果准上。

    △三诸佛印许。

    宁惟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

    首句。明不惟释迦印其神通第一。次四句。明诸佛同许也。全发性真故圆明。远离依业故清净。无不如意故自在。无能摧制故无畏。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温陵曰。旋湛者。旋意识而复妙湛也。

    ○即转意识。而证如来藏心耳。心光发宣。即发神通妙用也。次二句。复以喻明也。清莹者。水澄而万象影现也。澄浊喻旋意识。久清喻发神通。问此何不取缘虑法尘之用。答作意运通。正缘法尘之妙用也。六识圆通已竟。

    △四七大圆通。前五大即尘。后二大即识与根。虽不出前根尘识三。而特具用遍广大之象故。别得大名。就分为七。一乌刍火大。分为三科。一作礼陈白。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乌刍瑟摩。此云火头。即火头金刚。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因欲得观。又二。一宿生多欲。

    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欲即淫欲。诸圣远劫俱有。在凡实因。不可作别端回互而释。

    △二遇佛授观。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暖气。

    温陵曰。多淫之人。本由暖触迫发。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故。成猛火聚也。

    ○教我下。即令观身火大也。末句冷字译文误耳。应云。诸暖触气。方顺火大。而且合结文。盖多淫之人。既火大增炽。而业火将起。故令遍观百骸四支中火大。先欲其知惧而顿息淫心。然后将错就错。可成妙观。

    △二观成得名。

    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禅观中。遍见身中。惟一火聚。既怖且厌。而远离欲念。然火虽热脑。而体具光明。今淫心息。而无复热脑。惟见光明。即智慧火。故曰神光内凝等也。末三句。虽表得名。亦显其为诸佛同印许矣。

    △三证果发心。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冤。

    住火光三昧者。遍十方界。惟一火光。从此三昧成阿罗汉者。由此正受。发如来藏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成因地心。证七信以去。入于住位也。末三句。发心护法者。良以火光三昧。虽是内境。能现外相。温陵曰。佛陀本传云。师入火光定。其室如焚。

    ○近世亦有梵僧至京师。住是三昧。人于夜见火光满寺。远近奔救。足知威力能怖魔冤。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观百骸四支中火大。即是观身。察其皆由淫心炽盛所发。即是观心。暖触总目火大也。淫心已息。而不成业火。故无碍也。神光智火。融于藏心。周遍法界故。流通漏销者。以智慧火。烧烦恼薪。何所不尽。生大宝??者。火大圆通之妙用。摧魔护法。无量威力也。登无上觉。则显明大本齐佛。而示居辅化之位矣。大抵诸圣德位相侔。而迹有权实。言有隐显。学者当略迹取本。得意忘言。不可妄分大小。而岳师。必待如此文明说。方成半许。何执泥之深乎。且解中为一冷字所误。平释四大触尘。滥五圆通。安有此理。火大圆通已竟。

    △二持地地大。分为三科。一作礼陈白。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先平外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圆证藏心。故名持地。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积平地行。此科全叙平外地也。又分为二。一正取平地之行。又三。一从古佛世。

    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

    △二出家平地。

    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

    要路指陆地。言众所必由之路也。津口指水处。言即渡头也。田地不取种植。但重行路。俯仰高深曰险。左右迫狭曰隘。不如法者。不宽平也。隘则必妨。险则多损。高则平之。下则填之。桥梁以利津口。沙石以治要路。

    △三经多佛世。

    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

    正取平地之行一科已竟。

    △二兼叙效力之行。又分三。一丰时全舍。

    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阛市垣也。阓市门也。诣往也。不取其直不受顾价。盖别希胜报。不邪命活也。

    △二饥年节取。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惟取一钱。

    吴兴曰。毗舍浮。此云遍一切自在。

    ○意以饥世乞食则难。略取存命。不多贪也。

    △三神力拔苦。

    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愿行所在。而助以积劫福报。故感具神力。遂其愿行耳。积平地行已竟。

    △二蒙平心教。夫平地之行。志在普利。效力之行。不检亲疏。其心亦久平矣。何至此而方蒙平心之教乎。盖前属事相平心。未能悟理。今令悟知内心外地本惟一体。故惟务平心。不分情器。则境随心转。无有不平。较前岂不天渊乎。又分二。一因平地待佛。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

    时。即佛在世时。平地者。即修佛过之路也。

    △二领平心之教。

    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摩顶者。悯其事行久劳。摄受加持。令其归理也。平心地者。通达有情无情俱为一体。正报依报无分自他。乃至凡圣因果等。一切皆如。是也。世界地平者。外由内感。物随心变也。天台云。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沉。故知。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地平之如掌。此其验也。故如来因其惟务平地。而特教平心。令知要也。

    △三权实双证。因其文中有回心故。知由权入实。以渐而入。盖不定性中声闻菩萨不定者也。良由多劫愿行便主利人。非纯求自利之辈。分二。一悟取权乘。先取小果也。又三。一悟内外地同。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此之心开。便与声闻不同。既达地大平等。非惟不复执身为我。亦将达法唯心矣。

    △二于诸触自在。

    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

    此即分达法空。知微尘自性空无所有。则知能触地大与所触地大一切皆然。故刀兵为外地大。身为内地大。以身触刀。如斩光截影。了无所伤也。肇法师云。将身临白刃。犹若斩春风。彼但证性无伤。六祖延颈。刺客三挥利刃。俱如斩影。是也。

    △三悟无生证果。

    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

    此无生忍。且取生空。达蕴中毕竟无我也。譬如打铁。粗垢先落耳。以分达法空时。尚悟地大了不可得。况地大中我岂不速空乎。此阿罗汉。实证四果。悟取权乘竟。

    △二回证知见。

    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盖虽暂取生空。而利人习性。惟乐菩萨愿行。是以速即回心也。言今入者。盖指贤劫为今。未必独指释迦会中。盖旷劫为事行菩萨。至庄严劫尾。方断见思。成阿罗汉。贤劫初即回向真乘。诸如来。意指贤劫四佛及十方现在如来也。法华会上闻知见地者。盖法华知见。即此经如来藏性。悟此为地。所谓一乘寂灭场地。首先证明者。由其从凡入圣。自权向实。皆持地大。为起行入理之门。而今复闻此究竟性地。机缘契合。是以为法华证明上首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此备叙前悟而已。二尘即内外二地大也。虚妄发尘者。盖悟地大相妄。而其性但是如来藏性。循业妄现而已。人知持地为法华上首。而不知如来知见契彼究竟地大。此经方以显其大本矣。尘销智圆者。相尽性现。理智一如也。成无上道者。已入最上一乘之知见也。持地地大已竟。

    △三月光水大。分三。一作礼陈白。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童子乃菩萨别名。表童真德也(世人即作幼童之想。如塑画善财。是也。又儒者闻大权经说孔子为定光童子。则怒其??小。不知文殊为释迦九世师祖而亦称童子。何有??小之意乎)月为水摩尼所成。故号月光。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古佛授观。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水天者。证水大彻于性天也。或此佛亦从此大入圆。或佛具万德。而但观时机当从此入。故示号与观相应耳。末三句。总示所授观法。其详在下修习中。当自见之。

    △二依观久修。又二。一习观初后。初身后界。以渐而入。观之序也。分二。一初观身中。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

    首二句。总一略标。无夺二字。作不相乖异释之。与下一同二字。相为叫应。初从以下释成无夺之意。涕唾便利。近外水相。浸液精血。涉内水相。由外及内。自内而外。故曰身中旋复。又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浊相。清浊虽异。水性无别。故曰水性一同。即无夺之谓也。然发解入观。必始身中者。欲其深观成时则我法二执俱空。

    △二后合界外。

    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观内既熟。引伸外广。资中曰。准华严经。华藏海中有大莲华。其莲华中。有诸香水。一一香水海。为诸佛刹世界之种。华藏世界。在香水中故云浮幢王刹。华藏二十重。累高如幢。最为高大。故称王。今观身水与彼海同。故曰浮幢王刹诸香水海也。

    ○须更知。华藏是总一大香水海。其大莲华。是总莲华。其莲华中。有无量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华。上擎二十重刹种。每重世界。皆以刹尘。增数纪之。今观水大。惟论于海幢刹。但带言耳。即此观境大不思议。诚非凡小权乘可及。然充扩至此者。欲其深观成时。则了达性水真空(云云)。乃至周遍法界。则我法二空。不待言矣。

    △二观成浅深。上方领旨习观。此科乃观成之相。然先浅后深。亦成之序也。就分二。一初成未得忘身二。一标身未忘。

    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

    是时。即初授习时。成此观者。即成身中水性一同之观也。但见其水者。盖入定之时。不见一物。但见湛水。遍十方界。此句便是观成之相。末句。正表初成尚浅未至空身也。

    △二即事以证。证其尚为身累也。又三。一定中现水。

    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惟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

    首句时也。次句即作水观入正受也。满室现水。资中谓为定果色。然此色系独影境。惟自见之。而前之火观。今之水观。皆能令他人见之。亦观力殊胜不思议境也。

    △二投物心痛。又二。一正叙痛由。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盻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

    舍利弗。水边入定。由宿冤故。被违害鬼一掌。出定头痛。今出定心痛。故言同彼。

    △二无知起惑。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欲知罗汉有病无病。当明子果二缚。夫宿种今种应召来果。而尚未受身者。谓之子缚。宿种所召。今已受身。即身应受。谓之果缚。若实行声闻。新证四果。已将子缚断尽不受后有。然现身尚未灰灭。则果缚犹存。所有病苦。即身应受故。舍利头痛。毕陵眼痛。皆斯类也。问前言舍利古佛。岂有果缚。答既示同实行。但依实行论耳。若入灭后。悲愿再来。则二缚俱无。更无实病苦矣。今此菩萨。久证再来。正同此类。故起斯疑。

    △三除去如初。如初谓无痛也。分四。一童子具陈。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

    捷速也。

    △二教以除去。

    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

    △三复见依除。

    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

    △四出定无恙。

    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温陵曰。汉州绵竹县。水观和尚。迹同月光。

    △二后方亡身合界。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

    逢无量佛。则所经多劫。可知住于浅定。经时甚久。而上叙久得罗汉。则知罗汉果位。虽具神通。而受身不免身累。且在定痴暗进退迟钝悉可见矣。如是乃至下。明深观方成之时也。亡身合界真空无二者。观境极深且大。性合真空。所谓性水真空。性空真水。周遍法界。回视此身。如巨海一沤。岂不易忘而得自在乎。夫论观行位中。浅观深观。皆难定于果位。今约前浅观。已言久证罗汉。则斯深观成时。合是超过七信而证于初住。圆通之境。大抵详此菩萨。亦是先权后实。以渐次而入者也。

    △三今证菩萨。

    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如来指释迦。预在也。菩萨会。盖是深位。非前信住可局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一味。即身中水性一同。流通。即界外刹海无二。得无生忍。即性合真空。是因地心。圆满菩提。即证彻法界。是果地证也。似与佛位齐矣。月光水大已竟。

    △四琉璃风大。又分三。一作礼陈白。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取后所悟洞彻。得琉璃号。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古佛示观。又分为三。一标远劫佛名。

    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

    声乃脐轮风起鼓之而出。此亦名合风大。

    △二示能观本智。

    开示菩萨本觉妙明。

    本觉妙用。具含三德。本觉即法身。妙即解脱。明即般若。据此科。但是本智。望下科所观。故此作能观。为发照之源也。

    △三示所观风力。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此科尚是佛所示观。总言依正皆属风力所转。详在下科别示。妄缘二字。发风之端。人知世间有风。不知妄心缘动所感。所谓摇明风出是也。

    △二观破群动。即从本觉妙明发照而观故。此为所观之妄境也。又三。一历观动同。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吴兴曰。界为方位故安立。世为迁流故动时。

    ○界之安立。风轮执持。时之迁流。风气宣使。身之动静。风力所转。心之动念。风起之源。诸动总该界等。无有差别。原归上文通一风力。

    △二了动虚妄。

    我时了觉。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

    首四句。自觉妄也。来无二句。同空华也。若实有从有至。即非虚妄。末三句。觉他同妄也。十方微尘者。且举广多众生同一妄也。

    △三阅世喻狂。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上科是法。此科是喻。如是乃至者。扩充极尽之辞。三千下尽一世界。喻意有二。一喻其小而非大。二喻其妄而非真。良由以本觉妙明为体故。空生大觉如海一沤。极大成小也。微尘国土。沤灭本无。诸有虚妄也。观心境同。但偏风大耳。观破群动已竟。

    △三顿证彻悟。上科总是观行。此科是彼观行所证也。又三。一逢佛速证。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逢佛。即逢无量声如来也。未几。明取证之速也。既了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万法当体。皆无生灭。即本觉体故。速入无生忍位矣。

    △二心开事佛。

    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

    已悟无生故。本觉心开。见动中不动。而亲于东方不动如来。为法王子。乃至遍事。克肖诸佛。

    △三身心无碍。

    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此得名之由也。了妄身心。皆属风力。见法身真心洞彻。如净琉璃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观察风力。了妄也。悟菩提心。达真也。入三摩地。证圆通也。合十方佛。同佛果也。传一妙心。化众生也。妙心。即性空真风性风真空心也。琉璃风大已竟。

    △五空藏空大。分三。一作礼陈白。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二陈白之言。又三。一标同佛证。

    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无边身。即佛十身中虚空身也。与法虽无异体。而义相须别。法身离一切相。而偏融一切。此虚空身。带目前空一显色。而偏融空大。清凉云。混虚空为体性。是也。此科略以标尽。下乃详明。

    △二详明神力由。后文总结云。此大神力故。取为科名。亦明所证无边身相非同凡小所取顽断沉冥无用之境也。又二。一空色无碍。又为二。一会色归空。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

    四大宝珠。旧注误因后文四大无依之句。而断四大二字。作地水火风。即以此为四珠。不知四大是所观之境。须取能观之智。方有珠义。按华严。取海中有四宝珠。能消海水。喻菩萨有四智珠以消散善法爱等性海中波浪也。今此约照空尘刹之智应是人空法空俱空真空四珠也。当以大宝二字连珠字读之。大者表其称性洪广。宝者彰其利用可珍也。手执者。明授持有自也。然前三破迷。第四证体。下十方尘刹。方是统言四大成空也。尘刹具足依正。即内外四大也。虚空兼含遮表。遮谓遮惑空无。表谓表性空净。问所表真性。何亦言空。答妄尽真纯。成第一义空。所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非谓真体。亦断灭也。

    △二融空即色。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此科。于三大中。次得相大。证般若德。如珠之光。亦如将前净金成诸妙相也。大圆镜。即大圆镜智。内放十光者。从一镜智。而现十智。同真如华严二世智。乃至知无边诸佛智。或即十力。亦可以十力元即十智。况经明言神力。问与前四智何别。答前属趋体智。此属起用智。而大圆镜乃总智体也。灌十方空者。照十法界。穷极空理。悉成严妙。所谓大智慧光明。遍一切处矣。

    △二依正无碍。此科。于三大中。后得用大。证解脱德。如珠之影。亦如将前金相种种运用成妙庄严也。问前言十智已属起用与此何别。答十智双属体用。望上科真空之体。乃为照用。望此科运为之用。复为照体。又与此科。并称为用。亦无不可。盖彼是鉴照之用。了因所成。如灯照物也。此是办事之用。缘因所成。如灯下作为也。分二。一摄刹入身。

    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

    首三句。刹入身也。圆镜智。即称法身智体故。能摄诸刹海。悉入其中。由理摄故。事亦能摄故。下言涉入我身。此身即色身。所谓菩萨于一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也。末二句。身包刹也。所谓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也。一毛尚然。况全身乎。极小同大。优有余地。故不妨碍也。总显能包之用。

    △二分身入刹。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上科虽有入有包。而独显身之能包。此科更显身之能遍也。所谓无刹不现身也。于一一刹。随机普应。现十法界身云。弥满无尽也。广行佛事者。于一一身。上弘下化。遍行无量诸利益事也。得随顺意兼自他。随自即如意神通得大自在。随他即恒顺众生无量机缘也。详明神力已竟。

    △三总由观空。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神力。总收上会色融空摄刹分身四科也。由我下。出神力之本。盖凡外小乘。执四大心外实有。成大障碍。此菩萨。观四大离自心性无体可得。故曰无依。妄想生灭者。所谓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念起似有。念息全无也。虚空无二者。言四大既同虚空。虚空岂有差别。佛国本同者。盖四大为能成。佛刹为所成。四大既空无二相。佛刹亦平等皆空。所谓虚空为同。同即空也。于同发明者。即悟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也。末句。即寂灭现前。入圆通境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我以三句。即空色无碍科。妙力圆明。即依正无碍科。圆通极境也。空藏空大已竟。

    △六弥勒识大。分三。一作礼陈白。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弥勒。正云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为慈隆即世。悲臻后劫。愍物迷识故。示迹发明也。

    △二陈白之言。分三。一上古得定。分四。一上古佛世。

    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

    △二出家求名。

    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

    此盖叙古在凡夫地。内轻外重。身虽出家。心慕豪贵。好游族姓者。喜亲近国王大臣也。此远因实事。不必回互解为贪著名相等意。且前之多淫。复作何意回互之乎。况唯识正是名相。岂不增病。

    △三教修惟识。

    尔时世尊。教我修习惟心识定。入三摩地。

    因其重世名族外求驰散故。授以惟心识定。令其通达万境。惟我心识变现。一如梦幻。生灭非实。岂可不究明心识。而反重其所变之境乎。由是但自观察惟识。止其外慕驰散。而定心成就。所谓因病而药者也。

    △四久习忘名。

    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

    惟识定深。万境如电。外轻内重。无复驰求。故求名心灭。此先显对治悉檀破恶益也。

    △二中古定成。分三。一确指佛世。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

    △二惟识极成。

    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积功虽历多劫。入理在一刹那。盖前所习者。不离五位惟识。尚属权宗。至此穷极识理。所谓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融入如来藏性。故曰无上妙圆。此方显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也。

    △三一切惟识。上科方极惟识之体。此科乃极惟识之用。又为二。一世界惟识。

    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国土举无情器界之总相。有无即成坏也。此虽以唯识为入门。上科既曰无上妙圆。则今所谓变化者。亦非同相宗但由妄发。乃达缘起即是性起。种种变化。皆生于妙圆真心矣。

    △二诸佛惟识。

    世尊。我了如是惟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

    吴兴曰。流出如来者。从法身识性。流出报应佛身也。

    ○此说妙圆识性。即为法身。从法身而起应化。其身无量。虽理趋颇通。然此但约自己。不尽他佛。似是无量身。而非无量如来。又须极果方能。非是本具顿悟之境。今解如来者有情根身之总相。首句了即悟也。承上结定转起下文。言我悟达惟识。至于穷界。万法如此。由是不但秪见世界惟识。乃见藏识海中三世十方无量诸佛皆从流出。所谓众生心内诸佛时时成道。是也。又如华严中。菩萨证真见佛无边皆在身心出没。末当云。如来尚惟识性流出。况余九界众生流出可知。

    △三得补处记。

    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夫穷极唯识。圆证法界。既见诸佛依正皆是自心。而自心岂不成佛。故得授补处记。即补释迦佛位。次当作佛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惟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清凉。引护法释三性云。一切心及心所。由薰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皆依他起遍计。依斯妄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资中引喻。圆成如麻。依他如绳。遍计如蛇。

    ○遍计有名无体。依他有相无性。惟圆成实是彼体性。今言入后一者。悟证真实体性也。远离前二者。不复为名相所迷也。此经圆成实性。即如来藏心。所以结入圆通。弥勒识大已竟。

    △七势至根大。又复分为三。一作礼陈白。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温陵曰。观经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名大势至。

    ○又言。此菩萨。举足下足。皆动一切世界。震荡三途。令成解脱。凡入诸佛会中。必先震动。故得是名。且悲华经言。往昔因中。弥陀作轮王时。观音为长子。势至乃其次子。今在极乐。居于弥陀左右。伦者类也。

    △二陈白之言。分四。一古佛亲授念佛。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本。弥陀自具十三号中。有斯二名。详弥陀势至同时发心。所师佛号。乃古如来。非即弥陀。二号既同。余十佛名。或亦多同十三佛号。以师资一道不异古今。如释迦观音之类。念佛三昧。据下文。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

    △二详喻感应道交。此取天台观经疏科名。以众生对佛。此感彼应。不同解入相应生佛一体也。分二。一先以二人为喻。又分二。一单忆无益。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一专为忆。喻佛念众生也。佛作菩萨时。自果未圆。尚于念念。不舍众生。何况果后。更无余事。惟念众生。岂非专忆之至乎。一人专忘。喻众生不念佛者也。以如来专念众生之力故。若逢或见。如诸圣不违本愿游化娑婆。故令众生偶逢偶见之类。是也。以众生无心念佛之力。则虽逢不逢。如佛在世时。亦来此国。住七日。而众生冥然不知。良由不念业障佛亦无奈何矣。是冥中或逢。而显中实不逢也。虽见不见。如见文殊者。但睹老人贫婆之类。是也。是圣岂作意诈隐。实由业覆。而妄见劣相耳。如薄福见宝为蛇为蛙。岂彼无情之宝。亦能变化诈隐其本相耶。吴兴引舍卫九亿家证此。略而未详。尝闻九亿分三。三亿见佛闻法。三亿但闻名字。三亿名亦不闻。不闻名者。不与此例。其但闻名字者。即逢而不逢者也。以但逢佛在世。与之同国。而未遭遇形声也。其前三亿若更分之。当亦有见佛而不闻法者。即是或见不见。以徒见不蒙法利故也。诸义皆通。取要言之。以如来专忆故。或逢若见。以众生专忘故。不逢不见。不能成决定逢决定见。正意示人。不想念佛者。决无见佛往生之益。

    △二双忆不离。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二人相忆。喻生喻念同也。意言。众生念佛。能如佛念众生。非惟必成决定逢见。且如形影。常不相离。正意示人。想念佛者。决定获见佛往生之益矣。

    △二后以母子合喻。又二。一合单忆无益。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首三句。合一人专忆也。世间慈念最切者。莫过于母。然子若悖逆过甚者。母念或衰。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愈甚者。佛念愈深。故佛大悲心相。常照阿鼻众生。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惟己恶而疑佛不来接引。此乃不达佛心。自生疑阻。殊可怜也。若子逃逝。合一人专忘也。虽忆何为。合若逢不逢虽见不见也。

    △二合双忆不离。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首二句。合二忆念深。末二句。合彼生至生等三句也。详喻感应道交已竟。

    △三合喻显示深益。合喻谓兼合前二喻。然但合双忆。不离不合。单忆无益也。深益。即往生成佛二大利益。分二。一必定见佛益。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忆佛。兼事相圆融二种观门。念佛。兼事一心及理一心二种三昧。现前见佛。谓不离现身。于定中见。或于梦中见也。当来见佛。谓报终阴坏。见佛接引。及弹指往生。华开见佛也。事相观。谓注心一方。缘佛金身相好而已。圆融观。谓以假空中三观。观佛法报化三身。举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圆融也。详在观经疏中。事一心。谓专心念佛。无一毫杂缘而已。理一心。谓达法界一相。举一声佛。则全包法界圆住三身。详在弥陀略解。所见之佛。亦随观念理事。而不无胜劣矣。问势至叙古。今何全取西方法门证释。答菩萨明说。此界摄人。归于净土。而所示观念。岂非导人观念极乐。应不必疑也。

    △二速得开心益。上益虽具理观理念皆可开心。然且专说得见他佛。未及正明自心开发显露自佛果体。故知。上科但论见他佛。此科乃说成自佛也。分三。一近佛故开。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去佛不远。有二意。一者未获往生。在观念中。须取理观理念。说其不远。以全住三身圆持法界。与佛同身共命。故曰不远。不假方便者。不用别门方便。但由悟达他佛三身。而本觉果体。豁然显现。二者已得往生。常亲近佛。不假方便。自然心开者。以近佛闻法及加被威力故。速令心开果体显现也。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又解。先见色身。而睹相佛。则将邻法身。而真佛不远矣。失本觉显现。则显是自佛彰明。奚止于惟见他佛耶。

    △二喻以香薰。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喻中。以近香故身亦成香。法中以近佛故心亦成佛。故知。心开非同浅浅。应即是本觉佛现也。

    △三出三昧名。

    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三昧名。亦法门名。不离观佛念佛。以佛法身香光庄严自性佛也。

    △四述己自利利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首三句。自利也。此之述己念佛便非用分别识心所念。乃摄根念也。其法以一念不生。六根湛寂。不妨圆照三身。洞彻四土。遂至信满入住。证无生忍也。由此反观。前之心开。正相似觉发耳。下三句。利他也。此界即娑婆界。净土即极乐界。摄者以威力加持。令不退念。又临终接引。令其必获往生。

    △三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者。令六根不动也。净念相继者。即圆照三身四土也。得三摩地。即三昧成。而证圆通境也。若约现位。迹在等觉。或本已齐佛。今追论初心一同众之信满入住矣。夫各摄一根。则属六根圆通。都摄六根。则属根大圆通。旧注释为意根。当滥须菩萨所修矣。通论二十五门。寻常六尘。皆始于色。今始于声。而复留耳根。在最后者。正以诸门虽均是教体。而不尽当此方之机。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今始于音。而终于闻。所以为教体之纲领。而独当此方之机。且权小入门。多循音教。圆实法要。直反闻根。故二圣示迹浅深不同也。又七大本先始于地大。而此中火大为先。以多淫召火合此经堕淫起教。所以警多闻人。先除欲漏也。又七大终于识大。而今终于根大者。以势至念佛圆通稍次观音。大本弥陀经云。极乐清净。次于泥洹。观音所修。乃诸佛一路涅槃之门。正是泥洹极果。今令不能修自心泥洹者。其次莫若念佛求往生也。此固经文不终弥勒。而终于势至之深意也。诸圣略说已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第五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