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童年的秘密最新章节!

    <em>    一个人不可能被微不足道的东西引入歧途。这种东西在所谓的爱与帮助的伪装下,在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蔓延开来。实际上,这种情况应归咎于成年人的盲目,这种毫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儿童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

    </em>

    经验表明,正常化会使许多幼稚的品质消失。在这些消失的品质中,不仅有邋遢、不服从、懒散、贪婪、以自我为中心、好争吵和不稳定,而且还有所谓的“创造性的想象”、喜欢故事、对他人的依恋、游戏、顺从等。它们还包括科学上一直研究的并被认为是童年时特有的一些品质,如模仿、好奇、自相矛盾和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幼稚品质的消失表明,人们至今尚未了解儿童的真正本性。这一事实的普遍性是惊人的,但由于很早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人的双重本性,所以这也并不是全新的。人的第一种本性是他与生俱来的。第二种本性来自于他的原罪,即他违背了上帝的法则而产生的后果。由于这种堕落,人被剥夺了在他较早时期所得到的赐福,他因此会受环境和自己心灵幻觉的支配。这种原罪说会有助于理解儿童发生的事情。

    一个人不可能会被微不足道的东西引入歧途。这种东西在所谓的爱与帮助的伪装下,在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蔓延开来。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应归咎于成年人的盲目,这种毫无意识的自我中心会对儿童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然而,儿童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他们自身有一个没有遭到破坏的计划,只有根据这个计划他们才能正常地发展。

    儿童恢复了正常、自然的状态,与一个特殊的因素有关,这个因素就是他能专注于某些使他与现实环境相接触的体力活动。也许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导致儿童偏离正轨的根源只有一个,即他在成长时期处于一个有害的环境中,使他无法实现他原始发展的计划,因而无法在“实体化”的过程中发挥出他潜在的能量。

    <strong>神游</strong>

    实体化的概念,可以指导我们去解释偏离正轨的性质。心理能量必须在运动中进行实体化,这样它才能使一个人的人格得到统一。如果一个人不能获得这种统一,不管是由于成人占据支配地位,还是由于儿童在环境中缺乏活力,心理能力和运动这两个组成因素就会各自发展,这样“人被分裂了”。由于从本质上说,没有一样东西会被创造或消灭,所以儿童的心理不是按它应有的方式发展,就是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通常当这些心理能力失去了根基而毫无目的地漫游时,就产生了偏离正轨的现象。心灵应该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自身,这样心灵才不会沉浸在幻想之中。

    当游移不定的心找不到可以工作的对象时,它就会被图像和符号所吸引。儿童如果发生这种心理失调,就会坐立不安地到处乱动。他们看起来充满活力、难以自制,但却毫无目的。他们刚着手做一件事,没过多久就把它丢下了,因为他们的心思分散在许多不同的事情上,而不能集中于某个对象上。不管成人惩罚还是耐心地容忍这些心理失调儿童的散漫和不守规矩,我们实际上是赞成和鼓励儿童去幻想的,并把这种幻想解释为儿童的创造性倾向。福禄培尔发明了许多游戏,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沿着这些方向发展想象力。成人教儿童观察他自己用积木搭成的马、城堡或火车。儿童的想象力可以给任何一种物体赋予意义,但是这就在他的心灵中产生了一种幻想。一只门把手变成了一匹马,一把椅子变成了宝座,一块石头变成了一架飞机。大人把玩具送给孩子让他们玩,但是这些玩具只是产生了各种幻觉,却未能提供与现实相关的真实并富有建设性的环境。这种环境只能使儿童产生幻觉,而不能给他任何真正意义上理智的全神贯注。这些玩具能刺激儿童去活动,但它们就像一阵微风吹起了余烬中的火星,火星很快就熄灭了,而这种玩具也很快被扔掉了。但是成人认为,当儿童自由活动的时候,玩具是他们发泄能量的唯一途径,认为这些玩具就像能吹起余火的微风。成人相信儿童会在玩具中找到幸福。

    尽管儿童很快就厌倦他的玩具并把它们弄坏,但成人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当成人毫不吝惜地把礼物送给儿童时,儿童会认为他们慈爱、慷慨。玩玩具是这个世界赋予儿童的唯一自由,但儿童应该在这个宝贵的时期中为将来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基础。这种“分裂的”儿童,在学校里被当作是十分聪明的人,即使他们没有秩序、不协调和无纪律。

    在我们为儿童提供的环境里,我们看到这些儿童马上投入到某些工作中去。他们激动的幻想和坐立不安的动作消失了,他们平静地面对现实,开始通过工作使自己更完善。他们成为了正常的儿童,他们无目的的行动变得有方向了。他们的身体四肢能够成为思想的工具,并以此去了解和真正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现实情形。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已经代替了毫无目的的好奇。心理分析学家通过出色的洞察力,把那种没有正常发展的想象力和对游戏的过分热衷,看做是“心理的神游”。

    “神游”是一种逃避,一种寻找慰藉的表现。逃进游戏或幻想世界中去,常常掩藏了已经分裂的心力。神游代表了一种自我无意识的防御,使自己逃离痛苦或危险,把自己隐藏在一个面具之后。

    <strong>障碍</strong>

    教师们发现,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儿童,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班里最好的学生。相反,他们所获甚少或一无所获。尽管存在着这个事实,但仍没有人怀疑这些儿童的思想已经偏离了正轨。相反,人们认为是巨大的创造力使他们不能专心于实际事物。然而,一个思想偏离正轨的儿童,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或正常地发展潜力的。这一事实已经明显地表明:这种儿童的智力并不高。这种思想偏离正轨的弱点不仅表现为儿童的心灵进入幻想世界,而且还表现为儿童丧失了勇气,试图把自我封闭起来。就一般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平均智力水准比正常化儿童的智力低。由于他们的心力使用不当,所以他们就像骨折的儿童,要想恢复健康就必须得到特殊的治疗。但是,这些儿童不但没有得到精心的呵护和治疗来恢复思想的失调进而发展智力,相反,他们却常常受到威吓。偏离正轨的心灵是经不起强制和压迫的,任何人想以这样的做法来纠正儿童,都将导致儿童的反叛性格。

    这种反叛性格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和不服从的心理防御。相反,这是一种思想完全无法控制的心理防御,它会无意识地阻碍儿童接受和理解来自外界的观念。

    心理学家把这种观念称为“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有识别这种障碍的能力。儿童心中的这个障碍会使他响应得越来越消极。通过这种防御机制,儿童心灵会无意识地说:“你说话但是我不听。你不断地重复,但我就当没听见。因为我正忙着建造一座墙,把你拒之墙外,只有这样我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长时间地进行这种自我防御,会使一个儿童看起来好像丧失了在某方面的天赋才能。事实上,这类儿童的教师,在与这些饱受心理障碍折磨的儿童相处中发现,他们的智力低于平均水平,不能掌握诸如算术和拼写之类的技能。

    如果一个有智力的儿童对许多类型的学习设置心理障碍,甚至抵制任何类型的学习,也许人们就会认为他愚蠢。如果他在同一个年级中留级几次,人们就会认为他智力低下。通常,心理设防不是唯一的障碍,它还被外界的防御所包围。心理学家一般把这种防御称为“抵触”。这样的儿童一开始会对某一学科抵触,然后是对大部分学科抵触,再以后是对学校、老师和同伴抵触。那时这样的儿童心中就很难有爱和友善了,他最后会害怕学校并且逃避上学。

    通常,这些人会带着在儿童时期形成的心理障碍终其一生。许多人终生讨厌数学,这就是个例子。他们不仅不能理解数学,甚至只要一提到它就会产生一种心理障碍,表现出忧虑和厌恶。其他学科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我曾经认识一位年轻的妇女,她很聪明,但就她的年龄和背景而言,她在拼写上所犯的错误完全是不可思议的。她每一次改正这个缺点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这个错误似乎还随着练习的增多而成倍增长,甚至阅读经典著作也无济于事。但是,有一天让我感到完全意外的是,我看到她书写得不但漂亮而且正确。这里我无法详细地论述这件事,但是很明显,她一定是找到了表达自我的正确方式。然而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使她不再错误连篇,并且使她发挥出了这方面的能力。

    <strong>治疗</strong>

    也许人们会问,神游和心理障碍这两种思想偏离正轨的情况,哪一种更严重。在我们规范化的学校中已经证明,上面所提到的沉浸于游戏或幻想的神游比较容易治愈。通过一个比拟可以发现其原因。如果一个人从某个地方逃离,是因为他在那里没有找到他需要的东西,但是如果那个地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还可以随时回去。

    事实上,在我们学校里最经常发现的现象就是,心理失调和极端的孩子骤然发生了转变。他们似乎瞬间就从遥远的国度回来了。他们不仅改变了无秩序的工作习惯,还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转变,即拥有了平静和满意。偏离正轨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儿童经历了一种自然的转变,但如果他没有使自己的思想转入正轨,这些缺陷就可能终其一生。许多看似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成人,其实对他们的环境只有模糊的感觉,并且受自己感觉印象的支配。这些人以他们富于想象的性情而为人所知。他们缺乏秩序感,只是光线、天空、颜色、花朵、风景、音乐的热情赞美者,他们拥有一种伤感和浪漫的人生观。

    但他们并不了解他们所赞美的光线,也不能真正地热爱它。给他们灵感的星星也不能使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获得最起码的天文知识。他们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但是他们却没有创造出任何东西,因为他们没有耐心去获得任何技能。通常他们不知道用手去做什么,无法保持安静,也不能使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他们会神经质地碰东西,并常把东西打碎。他们还心不在焉地拔起那些他们赞美过的花朵。他们不能创造任何美丽的东西,也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发现世间的诗意。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把自己弱点和癖好当作完美的标志。这些思想的偏离正轨起源于人的早期,那是容易弄乱的一个时期。当一个人误入歧途、偏离正轨的时候,一开始是很难发现的。

    心理障碍与神游不同,它是很难克服的,即使在幼儿身上发现也很难克服。它建造了一堵封闭的墙把自己藏于其中,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侵犯。因为他把自己与世间美好的事物相隔离,所以很难获得幸福,并且只能在自我封闭的舞台上唱独角戏。自我孤立的人把求知、探索数学和科学的秘密、欣赏迷人的音乐,都视为“仇敌”。儿童天赋的能力被引入歧途,以致他对所有他可能感兴趣和喜爱的东西都视而不见。学习导致了他对世界的厌倦和抵触,而不可能成为他谋生的工具。

    “障碍”是一个具有高度暗示性的词,它使我们想起在我们没有任何卫生知识之前,用来避免传染疾病的方法。男人和女人都避免接触新鲜的空气、水和阳光。他们一直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大墙背后。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把窗子关严。即使他们敞开这些窗子,对于通风来说也是不够的。他们用许多厚厚的长袍把自己裹起来,就像洋葱一层紧裹着另一层,以此防止空气净化皮肤的毛孔。这种环境,只会有碍于人的生存。

    但是,社会的某些方面也能使我们想起这些障碍。为什么人要相互孤立起来?为什么一个家庭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别的家庭表现出冷漠和抵触?建立一个家庭是为了避免孤独,为了寻求幸福,但是这样又把自己与其他家庭分隔开了。筑墙并不是用来保护爱。家庭观念上的防御是封闭的和难以逾越的,它比这个家庭建造的围墙更加坚固。最终,这个真正的障碍把人分隔成社会、等级和民族。

    竖立在民族之间的屏障并不能使一个统一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相隔离,也无法给它自己的民族以自由和保护。然而对隔离和防御的渴望加固了民族间的障碍,并阻止了人员和商品的交流。

    但是,文明如果是通过物质和思想的交流而得以发展的,那么在这种缺乏信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是不是即使一个民族也可能遭受由痛苦和暴力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呢?痛苦和悲哀已经集体化了,它们如此强烈以至于这个民族的生活已被拖回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可怕、更坚固的障碍中。

    <strong>依附</strong>

    有些儿童的本性是如此容易退缩,以至于他们的意志薄弱无法抵制成人的影响。他们依附于一位乐于为他们代劳一切的年长者,因此变得对他过分依赖。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活力、容易掉泪。他们抱怨所有的东西,并且具有一副正在遭受痛苦的神态,这使人们认为他们是敏感和充满深情的。他们总是显得不耐烦,虽然他们自己并没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就求助于成人,因为他们自己不能摆脱令人压抑的厌烦。他们依恋他人,似乎他们只能靠依赖度日。他们请求成人的帮助,要求成人跟他们玩耍、给他们讲故事、给他们唱歌,并且不许成人离开他们。成人变成了这些儿童的奴隶。即使儿童和成人之间有着深厚的理解和感情,他们也陷入了同一张网中。这些儿童会不断地问“为什么”,似乎他们渴求知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他们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注意听成人的回答,而只是简单地重复他们的问题。他们仿佛是在热切地求知,实际上这只是让一个能给他们帮助的人留在身边的一种手段。

    他们很容易放弃自己的活动,去服从成人毫不重要的命令,成人则很容易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这个温顺的儿童身上。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危险,它将导致儿童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这种冷漠将被视为迟钝或懒惰。

    成人是喜欢儿童懒惰的,因为这样他们就不会妨碍自己的行动了。但是,这只会使儿童更加严重地偏离正轨。

    惰性,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也许可以把它比作患了重病的人的虚弱,它是活力和创造力衰退的外在表现。基督教认为懒惰是人首要的罪恶之一,是会使灵魂死亡的罪恶之一。

    成人已经把毫无用处的帮助、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自己的意愿都强加给了儿童,进而阻碍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strong>占有欲</strong>

    幼小的婴儿和正常化的儿童,具有一种使用他们多种官能的自然倾向。他们不是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而是深深地热爱它们。他们就像饥饿的人在寻找食物,为满足物质需要而渴求某种东西。这并不是理性发出的要求。例如,我们不会在已经饱了的时候说:“我已经好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如果我不吃什么,就不能保持体力,甚至活不下去。所以,我必须吃些营养品。”是的,饥饿的确是一种痛苦,它不可避免地驱使我们去寻找食物。儿童对他的环境也有一种类似的饥饿感。他们寻找能满足他心灵需要的东西,他将在活动中得到心灵的营养品。

    让我们像新生儿一样喜欢“精神的滋养”吧!这种动力,这种对周围环境的热爱,是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如果说儿童充满激情地热爱他的环境,这也并不正确,因为激情是一种冲动,一转眼就会消失。相反,应该把它称为能感受到的“充满活力体验”的动力。儿童热爱周围环境的活力,驱使他不停地活动。这种能激励他的热情,可以比作氧气在他体内所产生的热量。一个有活力的儿童留给人们这样的印象,他正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即一个有助于自我实现的环境中。如果儿童没有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而一直处于虚弱、乖戾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这种儿童会发展成一个怪人。他将是一个无法独立、缺乏智慧、令人讨厌、容易陷入怪念头和非社会化的人。

    如果儿童没能在有助于他发展的活动中找到动力,那他就会彻底被“物品”所吸引,并渴望拥有它们。拿走某物并把它保存起来是很容易的,这并不需要知识和热爱。儿童的心力就这样被转移了。当这样的儿童看到一只金表时,就会说:“我要它。”即使他还看不懂时间。但这时,另一个儿童就会叫起来:“不,我要它。”他们准备为这只金表打架,即使这样做可能会把金表毁坏也在所不惜。但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竞争,并毁坏他们想占有的东西。

    实际上,所有道德上的偏离正轨都取决于在爱和占有之间作出的第一个选择。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会沿着这两条路中的一条走下去。儿童的本能就像章鱼的触角一样伸展出去,抓住甚至毁坏他急不可待想要的东西。一种占有欲使他牢牢地抓住东西,他就会像保卫自己的生命一样保卫它们。强壮的和活泼的儿童靠击败其他也想占有此物的儿童来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些儿童由于经常想要同一样东西,所以就会频繁地吵架。这只会产生痛苦——冷酷无情并总为小事而争吵。人们不应该轻视这种争执。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个人的自然能量被转移了。占有欲根源于某种内心的黑暗,而与外界的物质无关。

    作为儿童道德训练的一部分,我们督促儿童不要把自己依附于物质的东西上。这种教育的基础是对他人财产的尊重。但如果儿童已经依附于物品时,它就越过了那座把他与内心生活相隔开的桥,这就是为什么他渴望求助于外物的原因。这种欲望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的思想中,以至于人们认为这是儿童的一种本性。

    具有缄默气质的儿童也会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毫无价值的东西,只是他们占有东西的方式不同于外向的儿童。他们不善争吵,通常不与别人对抗。他们更喜欢去积累并隐藏东西。人们认为他们是收藏家,但是这些儿童并不是为了把东西分门别类。他们收集的东西五花八门,相互之间毫无联系。不仅智力有缺陷的成人,而且还有犯过罪的少年,口袋里都经常装有毫无用处和不相称的东西,这些人对收集也有一种荒谬的癖好。个性内向和沉默的儿童同样会从事类似的活动,但他们收集东西的习惯却被认为是完全正常的。如果有人想夺走这些东西,这些儿童就会竭尽全力地去保护它们。

    心理学家阿德勒,对这种收藏的偏好做了有趣的解释。他把这种情形比作成人的贪婪,这种贪婪的萌芽在婴儿时期就能被发现。如果一个人依恋于许多毫无用处的东西,但又不愿意放弃它们,这将是一剂致命的毒药,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