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拜佛要诀最新章节!

    为什么要拜佛

    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还是我们需要拜佛?

    佛就是觉者。是对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他了知宇宙中千千万万种事物,各种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不相同的生命形态。因为佛对于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灵的习气全部了解,所以能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只要众生肯学习,肯依照他的话去做。

    其次,佛还完全了解宇宙间一切生命形态的来龙去脉。也知道生死之间到底是怎么转换?如何转接?因此他能帮助一切众生从各个生命形态转换成另一种他们所企盼的生命形态,让他们能在一种理想的情况下生活。

    复次,佛还能印证一切,包括花草树木乃至山河大地,甚至星球、宇宙,一切没有感情、无痛觉、无思考能力、我们称之为无情众生的东西。它们的成住坏空是如何形成的?佛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至于无情众生与有情众生之间的关系,无论微细或巨大的、直接的或间接的,何者在先何者居后,以及彼此的依存、互动,他都了然于胸。

    佛本是众生之一,经过累劫修行然后成佛。佛的基本条件有三;第一,他能确实了解众生平等,所以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却丝毫没有优越感。其次,有很伟大的成就,所以能了解一切宇宙的真相。他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学习、修行、印证。‘劫’是佛陀时代当地人计算时间的一个单位;一个阿僧祇劫,大概是十的后面再排五十个零,用这样长的时间来学习、修行及印证,所以他能从众生转为佛。

    佛有很大的成就,但决不执著于已有的成就。当因缘具足时,他还可以放弃他的成就,所以正法明如来,放弃了佛位,退归菩萨位,以寻声救苦的观世音大士身分,来护持法藏比丘,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第三,该他做的,他会当仁不让,但没有丝毫的支配欲。他并不期待别人服从,只是一切尽其在我,尽其所能去成就别人。

    既然佛没有丝毫的优越感,所以一定不需要我们拜他。那么,我们佛教徒为什么还要拜佛呢?拜佛是一种运动吗?如果是的话,我们看一看,日常生活中所做的运动,到底有什么目的?大概不外乎是为了身心的健康吧!那要怎么来运动呢?所谓运动就是运用各种方式来活动我们的身体、四肢,以及内脏,乃至身体的任何部分,让它帮助我们去除疾病,达到身心安宁,这是运动的最终目的。

    可是,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有很多运动并不能使我们获得极大的利益,因为这些运动的本身没有具备圆满、方便、安全的条件。譬如游泳,虽然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但是皮肤功能不好,对空气中的湿气、细菌、病毒、花粉等抵抗力不足的人,当他游泳时,很容易得到风湿关节炎、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中耳炎、喉咙痛等疾病。如果是妇女,正值生理期间,一下水,身体下半部的热能较低的话,还容易得到妇科的感染,所以游泳有这些方面的缺失,我们必须要注意。

    慢跑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因为它很方便。穿运动鞋也好,穿普通的球鞋也好,甚至穿拖鞋也可以,只要跑得动就行;但不适宜于曾经摔过跤、出过车祸、扭伤、产后失调或脊椎骨先天性构造较弱的人。

    慢跑,通常可以让我们的心脏比较健康,如果跑的方法和呼吸的方法正确,心肺都会得到好处。我们的脊椎骨节间天生便夹了一片软垫,好让脊椎避震,如果这些结构不好,慢跑就容易形成脊椎骨剌;关节曾经扭伤过的人,容易得到关节炎;妇女生产多又缺乏调养、身体虚弱,身体下半部的能源不够者,如果慢跑,容易形成子宫下垂;有疝气的人就容易脱肠,有的人甚至肛门会下垂脱落,有氧舞蹈更是如此。

    现在推行各式各样的运动,希望大家得到身心的安康,所以就有奥林匹克世运会。它的宗旨本来是很好,但参赛者为了好胜,慢慢就变了质,成了商业化,更糟糕的是,有些选手在有意无意或无奈之下,服用药物来促进兴奋,终于伤害了自已。所以我们推广运动这么多年,正式医疗系统中就增多了一个科目─运动伤害科。

    大家都知道运动必须要有肌肉,没有肌肉就不能运动。身体那些部位有肌肉呢?脸部、颈部、四肢、腹部、背后都有肌肉。内脏当中,如心脏就有很强壮的肌肉;胃肠、子宫、膀胱都有肌肉,可是它不听我们支配,所以称作‘不随意肌’。肺脏、肾脏和肝脏都没有肌肉。

    刚才我们谈到,运动就是要运用各种方式来活动我们的身体,让心脏也动,肠胃也动;可是有些内脏,因为没有肌肉,所以不能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大脑,它也没有肌肉,到底我们那些运动可以运动到这些地方呢?游泳、有氧舞蹈、慢跑,这些都是间接的运动。欲达到运动的最佳效果,就要运动到那些不动的地方。因此,前面略为介绍的那些间接的运动都不是很好的方法。

    那么拜佛有什么好处呢?刚才谈到内脏中有不随意肌,即不随著你的意志来控制,所以叫不随意肌。幸好我们还有两组肌肉是随意肌,是那两组呢?横隔膜和腰大肌。横隔膜上面是肺和心脏,下面是胃肠、胰脏、肝脏、肾脏、膀胱、子宫、卵巢、小肠等。还有两条很粗很壮的肌肉,叫做腰大肌,它约在脊椎骨中间,横隔膜后面的地方,它黏在脊椎骨,斜斜的往前下方走,走到骨盘的中间附近。

    从侧面看横隔膜就像把我们的身体切成上下两半,腰大肌它是从下半部斜斜的横切我们的身体。如果这两组肌肉可以运动,那就相当理想,因为当横隔膜上下运动的时候,它就可以按摩我们的肺脏。为什么横隔膜上下运动对我们的肺脏有这么重要呢?因为从气管下来,直到心窝的地方,这里有一个穴道,中医叫做檀中。气会檀中,因为它从这里分成两条支气管跑到肺脏里去。我们呼吸时,气体的进进出出,都要经过总支气管。

    妇女讲话,细声细气,呼吸也很温柔。一般来讲,她们换气,只在肺脏的中间部分,所以肺脏中,上面有废气,下面也有废气,可是换来换去,大部分都是在这里换;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就是女众比较‘小器’的原因。的确如此,因为这种方式只换了三分之一的气。

    横隔膜如果得到很恰当的运动,就可以帮助肺脏下面的三分之一废气、脏气排出来。氧气可以下到肺脏的下面三分之一。横隔膜的上下运动,活动量够的话,连肺部上面的三分之一都可以换气。所以横隔膜对肺脏很重要。它恰当的上下升降,就叫做腹式呼吸。横隔膜的上下运动还可以按摩心脏、肝脏(因为肝脏就在它的下面)胃、胰脏和脾脏。

    再下面一点的的子宫、卵巢、膀胱、小肠、大肠等怎么办呢?那就要靠腰大肌了。腰大肌与脊椎骨相连,刚好靠近肾脏动脉的后方。当我们手握紧,肌肉就会鼓起来,显出它的弹性和硬度,这叫肌肉收缩。例如用力捏住橡皮水管,让它的出口变小,此时,水流便喷射而出。因此,腰大肌运动就是腰大肌在收缩,因为它的前面还有内脏,这时一运动,它就绷紧,所以肾脏的动脉和静脉就好像给夹住了。一松一紧形成了运动,一夹一放,因此血就会冲进冲出,肾脏好像被冲洗一番。沿此而下,此肌旁边有很多血管,分别延伸到内脏、肠子里去。

    因为腰大肌是斜伸进到骨盘的前方附近,它很长,所以通常分开两段来运动。上半段与下半段运动是不一样的,当下半部运动时,就可以按摩,使得血液冲洗下面的子宫、卵巢、膀胱、大肠、摄护腺等。因此横隔膜与腰大肌的运动是多么重要啊!

    那么,我们如何让横隔膜与腰大肌来运动呢?就是拜佛。拜佛的时候,第一个动作,上身前屈,这时上半身与下半身形成九十度,头也是水平的,既不垂也不仰。身体形成这个姿势时,腰大肌下半部便收缩,这时它就把横隔膜拉下来,再配合身体前面的腹直肌,后面的背肌放松,人就是九十度鞠躬,此时横隔膜运动与腰大肌下半截运动,跪下去五体投地后再起来时,主要就是要运动腰大肌的上半截。

    如何能让腰大肌的上半截收缩放松呢?这时必须要用脚大趾,用它踮起来使臀部提高,如此腰大肌上半截收缩,就能把下半身提起来。

    拜佛含有很深奥的道理,拜佛务必注意细节,需要有人好好指导。当五体投地拜下去时,脚掌与地面若是呈九十度的话,这种姿势就无法达到前面所讲的效果,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脚背贴著地面:站起来时,则用大脚趾尖一踮,臀部提高(身体不可往后退),然后站起来。

    我们拜佛如果身体往后退,用脚跟站起来的话,就无法达到运动的目的。为避免犯这个毛病,所以拜佛最好能穿海青。为什么要穿海青呢?因为海青很长,拜下去后,当要站起来时,身体若往后退,则脚跟会踩到海青的后摆,这时便知道自已的方法有误。

    所以我们应该要知道如何运用脚趾,及腰大肌上半部的力量把臀部提高起来,使我们的内脏得到运动,这是直接的运动而不是间接的运动。

    单靠体表肌肉的活动来间接运动内脏是‘事倍功半’;而用直接运动内脏的方法是‘事半功倍’,两者都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再谈到如何运动大脑?因为大脑没有肌肉,它既松又软,像嫩豆腐一样,我们能不能使它运动?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和智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有头骨特别保护它,整个紧密的把它包起来。打电动玩具,填字游戏,你以为这是运动大脑吗?这是运用大脑,而不是运动大脑。所谓运动,就是让大脑能够动,才叫运动。你怎么运动它呢?如果有一桶水,不能直接碰到水,你要如何才能让水动呢?晃动桶子或旋转它,可以使桶内的水动荡;如果想使桶里的水动得很均匀的话,司用一枝木棍在桶边一敲,就会形成一个共振的同心圆,既然是同心圆,就表示里面的运动量很均匀。但是这些办法不能用来运动大脑,因为容易造成头昏脑胀。

    大脑里边有一个很小的器官————内分泌腺,其中对人类特别重要的,叫做脑下垂体。它关系到我们的免疫系统。年轻时,它还影响到个人的身高和身材。它是内分泌的总司令,包括甲状腺、肾上腺等许多种,都由它统领。最奇妙的一点,脑下垂体是我们寿命的闹钟,它把我们叫醒,因为它既然掌管免疫系统和内分泌,也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国防和经济首长,因此,甲状腺和肾上腺的机能,全受它的调度。

    最奇妙的一点,脑下垂体是我们生命的闹钟,它会给我们一些提醒。科学家研究过,为什么人的身体常常在生命终结前的最后两年迅速衰败,百病丛生?原因是脑下垂体在此时机能错乱。所以,这时候的脑下垂体,简直成了催命符。脑下垂体的血液循环得不好的话,我们就会提早一点往生。所以如何运动脑下垂体是非常重要的。但总不能叫我们去做撞墙运动啊!所以佛教就教我们要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与用头去撞墙壁,或用头去磕地板有什么不同呢?当然不同,记得小时候玩风筝,小孩子在下面拉著线,放得很高很远,只要在地面轻轻地扯动一下,上面的风筝就会兜圆圈了,活动量便很大。人体的经络就好比风筝的线,而我们的每根手指和脚趾各有不同的经络,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解释,经络就是人类不同频率的能量场。

    古代为什么说十指连心?因为每一根手指都有经络,经过四肢直接通到脑袋去,所以称十指连心。我们运动手指时,就可运动到大脑里不同的中枢。透过各别的经络,对大脑里不同的范围、深度,产生不同功能的运动效果。

    经过人类几千年来的试验考证,我们知道大拇指和大脚趾的腹面,就是我们脑下垂体的反应区,所以拜佛时脚趾尖踮高,把身体撑起来,就可以刺激到脑下垂体。如果去过南美洲巴拿马运河的人,就知道在巴拿马运河上航行,不能从这一端直接通到另一端。必须分成三段,经过第一段,闸门关起来,把水位提高,然后闸门打开,通行到第二站,第二站通过后,闸门又关起来,水位升高,才可通过全程。

    我们这个脑下垂体,很难直接碰触得到,外面有很厚的头盖骨保护著,只好经过经络去刺激它。就好比小孩子,透过手中的线来操纵风筝一样。所以拜佛时,五体投地。首先是大脚趾收到讯息:皮肤底下的神经接受到压力,传达到脑下垂体。然后,弯腰、头著地、翻掌。起身的时候,用手指尖的力量把上半身撑起,这三段式的动作完成之后,好比通过了巴拿马运河的三道闸门。

    为何有如此体会呢?有人头痛多年,吃药罔效,问他那里痛?他说有时这边痛,有时那边痛,有时那边痛,有时头顶痛,有时前面,有时后面,有时全部痛,有时又不如那里痛,说不痛又像痛。这种情形,可能是脑下垂体附近的一个血管周围出了问题。那个地方如果充血,血液循环不好,这种痛就很难治。如果是脑出血、脑中风、爆血管时,那就麻烦大了,因为它在大脑的深层,像在地底里的水沟,碰不到也摸不著,非常麻烦。如果因缘具足,碰到一位高明的针灸医生,他很可能就会在大脚趾的脑下垂体穴道反应区上放血或扎针,这样很快就治好头痛。几滴血被放出来,头就不痛,所以‘一针见血’,被形容为马上见效。只是现在的人治病,要求快好、又要不痛,药又要像巧克力糖,真是难为医生。

    脚趾放了血、扎了针,如果效果还不够明显,可能要用到手的大拇指,更严重一点,就要在眉心(印堂)下针,(这里是脑下垂体几何图形的投射区,这样三针齐下,头痛大概就不成问题了。)

    正确的拜佛

    拜佛为何要五体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长寿,使我们大脑得到运动,有助于开智慧的话,自然都会愿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开智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详,是福慧双修的好方法。

    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才易于起信,知识分子尤其如是,否则便会误会拜佛是迷信,以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终日祈求。其实,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便无论他的学问多大,社会地位多高,也会在佛前心甘情愿五体投地了。

    小孩子不了解这当中的道理,所以,当你带他到了道场的时候,不要勉强他跪,不要勉强他拜,除非事先跟他沟通过。有时,我们发现东方人,身为长辈者,有强烈的支配欲,非要别人听从他的命令不可。所以老人家带著小孩到了道场,他自己拜下去了,若发现小孩子仍傻楞楞地站著,就急切地催促他‘跪下!跪下!’他跪是跪了,拜也拜了,但嘴巴同时念念有词,不知在骂人,还是骂菩萨?

    佛菩萨当然不会计较,因为他们心中已无我相。如果用这个样子顶礼法师呢?有时却会使法师起了烦恼,因为看到那个小孩一脸的不高兴,嘴里又念念有词,法师的心里就难过了。所以,不要勉强别人,佛菩萨和法师都不会在乎有没有人拜他。法师是佛的弟子,佛怎么做,他就怎么学。修行人并不希求人家向他拜,只是传统已经形成,只好让人家运动、运动,开开智慧罢了。

    一般喜欢爬山的人,不只爬小山,还要爬大山、高山,甚至很危险的悬崖峭壁都要去爬,爬过了,他就很有成就感,站在山顶上,志得意满,顾盼自豪。但是,有一座山很难爬,天下没有几个人能超越它,那就是我们心里的‘我慢山’,甚至于大修行人,也往往在此败落,留下‘千年道行一朝丧’的遗憾。名利永远是人心的腐蚀剂。所以,信徒的礼拜,可以算是对修行人的考验;别人拜他的时候,自己心里有没有飘飘然的感觉?有的话,那就糟了。因此,修行就是在‘修心’。

    很多人常到寺院拜三昧水忏,其中有多少人了解三昧水忏的典故呢?悟达法师当年做了国师,连皇帝都要向他顶礼,并特别用檀香木做了一张高高大大的座椅供养他。当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礼拜国师的时候,不免使他洋洋得意起来;心想‘哈哈!皇帝都拜我,我师父都没得过这种殊荣呢!我比师父还了不起!’国师平常小考、中考都考得很好,偏偏这个大考出了问题。他平常爬山是逢山过山,什么悬崖峭壁都经历过了,就是跨不过这座‘我慢山’。护法神看到,摇头三叹,离他而去。护法神一走,那个在他身边跟了十辈子的冤鬼,终于等到机会了,立即钻进他的膝盖,变成人面疮。这个故事还记得吧?

    在佛教里,拜的学问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学问,受拜者更要有学问,希望从今以后,人家拜佛要心无挂碍。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他拜不下去,为什么?不愿意拜木头呀!佛是不需要我们拜的,佛要是需要我们拜的话,就不能称佛。为什么拜佛的功德很大?因为拜佛能使身体健康,开智慧,那是千金难买的,这不是功德无量是什么?

    我们的一切烦恼痛苦起因于太执著。现在学佛了,以后要放下执著、放弃不好的习气。但是突然间要改也很不容易,要有技巧,必须婉转。尤其劝说别人时,更要如此。因为一执著,心里就没有光明,现在学佛皈依了,拜佛就要面向光明。可是要有技巧,要婉转,所以拜佛时,五体投地之后,接著手要提起来转一个弯,再张开,这是象征得到光明。在双掌著地时,手掌向里边不是黑暗的吗?当很婉转地张开就得到光明了,这表示接受到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的慈悲智慧。然后握拳,这时不叫执著,叫做把握。你‘把握’了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你还要很婉转有技巧的还诸大地,因为大地培育了众生及一切生命形态。

    在顶礼拜佛时,要将我们的无明烦恼等执著,很婉转,很善巧地放下,同时把握慈悲智慧;除自己受用外,还要回向在大地生长的一切众生。然后就用手指尖撑起上半身。

    为什么要向内转?因为从心里面向内心求,向内心去反省。你有了智慧光明、慈悲喜舍,你便要向外宏扬。除了这表法,它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我们手的内侧有三条经络,第一条是肺脏跟淋巴系统,中间的一条是血管跟神经系统,第三条是心脏系统跟小肠消化吸收系统。惟有这样提起来转一个圈,才能完全发挥两面肌肉的运动。

    为什么有的人平常做早晚课时,或参加法会诵经持咒拜忏时,会喘气?因为不懂技巧。无论念佛、诵经、唱赞都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这是让我们训练呼吸。人的一生过程与呼吸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