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孟子译注最新章节!

事情的结果。③士师:司法官。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

    【读解】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小品。尤其是最后“王顾左右而言他”一句,真是生动传神,成为了大家常用的名言。

    孟子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逼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也就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份了。

    孟子本身倒不一定非要出齐宣王的洋相,不过是因为他老东推西挡,东扯葫芦西扯瓜,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纲治国,作出选择罢了。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常常有被上司或下属问得一时之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你虽然不是“王”,但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可以用来应一应急的罢。不过,反过来的情况是,对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可一定得当心,不要把他逼到“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程度。不然的话,他那时尴尬是尴尬,可下来以后就有你够受的了。孟子不是最终没有在齐宣王那里呆下去吗?之所以如此,很难说没有这些使宣王尴尬的因素在内。

    所以,孟子的言谈和论辩术固然厉害,但我们如果要学习使用,也有一个运用的对象和场合问题需要注意。

    听听国人怎么说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之③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①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②乔木:高大的树木。③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④进:进用。⑤亡:去位,去职。

    【译文】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我们平时所说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指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了,过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齐宣王说:“我应该怎样去识别那些真正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

    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择贤才,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会把原本地位低的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关系疏远的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够不谨慎吗?因此,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这样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读解】

    孟子在这里所谈论的人才选拔观一方面来自他的先辈孔子,另一方面又加进了自己的民本主义政治思想。

    在《论语.子路》篇里,子贡曾经问孔子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孔子仍然说:“还难说。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在《卫灵公》篇里,孔子又概括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我们不难发现,孟子在这里对齐宣王的论述几乎就是孔子思想的翻版而加以扩展。只不过,孔子是就一般人品或人才的识鉴发表看法,而孟子则是具体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提拔干部的问题,所以又揉进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要求国君听听国人的意见,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人民群众的意见。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论述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是要听听“国人”的意见,而由“人大”任命政府各级干部正是选拔任用人才听“国人”意见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坚持的干部考查制度也就是听取群众意见,“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当然,从实践的操作来看,我们也不能对孟子的论述作拘泥刻板的理解。因为事实上,我们不大可能就某一个人的情况而听到“国人皆曰”,全国人民都谈论他。除非他是围棋国手、体育世界冠军、顶尖级的电影明星或歌星一流的人物。而这一类人物多半又不一定适合做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所以,“国人皆曰”也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把握的精神实质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不过如此罢了。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⑥,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⑦而已矣。”

    【注释】

    ①齐人伐燕:公元前315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②五旬而举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③不取,必有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④武王是业:指武王灭纣。⑤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⑥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⑦运:转。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读解】

    孟子在这里的表态非常谨慎,两种选择都摆给齐宣王了,任你自己去选择。用我们今天的看法,有点摸棱两可。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还是可以发现,孟子其实是支持齐宣王去占领燕国的。因为他已经说过,如果占领燕国而使燕国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而他又明明知道,当齐国的军队进入燕国时,燕国的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怎么不高兴呢?所以,他的倾向性意见还是有的,只不过说得很谨慎罢了。毕竟,这是牵涉到战争的大事啊,而儒者在通常情况下是反对战争的。

    不过,我们看《战国策.燕策》的记载,孟子可就说得是不是这样含含糊糊了,而是直截了当地对齐宣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这也可以证明孟子是主张齐宣王占领燕国的。大概史书所记没有忌讳,而作为经书的《孟子》所记为圣者讳,作了润饰,因而显得含糊而谨慎,这也是可能的罢。

    问题并不在于怎么记,倒是在于,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孟子,怎么会去支持齐宣王进占燕国呢?要知道,这不仅有侵略之嫌,而且还是趁火打劫啊!

    原来,作为亚圣人,孟子与圣人孔子一样,并不是死搬教条,抱缺守残的书呆子,而是具有非常灵活的通权达变思想。因为他认为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反对齐宣王的占领军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解放他们,就是仁意之师。何况,他也说得很清楚,如果齐国的军队进驻以后反倒使燕国百姓的“水益深,火益热”,那也是不行的(这在下面一章得到了证实)!

    所以,孟子也并不是一味反对战争,只要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战争,他也是支持的。这种权变的思想,正如前几章齐宣王说自己有好勇、贪财、好色等等毛病,他都说没有关系一样,是以“民本”为原则的。这一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这?”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汤一征,自葛始①。’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②也。归市者③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④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溪我后⑤,后来其苏(6)!’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7)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8),如之何其可也。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9),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①汤一征,自葛始:《尚书》逸文。②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西方是下雨的征兆。③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④吊:这里是安抚、慰问的意思。⑤溪:等待。后:王,君主。⑤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复活。(7)系累:束缚,捆绑。(8)重器:指贵重的祭器。(9)旄(mao)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用救助燕国。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只是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一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读解】

    齐宣王听了孟子关于燕国百姓是否高兴的谈论后作出选择,命令齐国的军队作为占领军占领了燕园。结果激起了各国的愤怒,纷纷谋划要讨伐齐国这个侵略者,一场世界大战眼看就要爆发。齐宣王于是又来问计于孟子。

    孟子先是故作镇静,稳住齐宣王的情绪。然后由商汤的征伐说起,又回到他那个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万变不离其宗的话题--民心向背。他告诉齐宣王说,商汤王的讨伐军随便到哪里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甚至他们不去哪里,哪里的人民群众还会抱怨。这是因为商汤王的军队只杀暴虐的君主,而根本不惊扰百姓,所以老百姓盼他们就像盼及时雨一样。可现在倒好,本来燕国老百姓以为齐国的军队是来解放他们的,所以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殊不知却是引狼入室,齐国的军队无恶不作,不幸被孟子言中,成了使藏国人民“水益深,火益热”的侵略者、强盗。这怎么可能使燕国人民容忍,又怎么可能使其他各国的诸候服气呢?作出分析以后,孟子又直陈意见,要齐宣王悬崖勒马,赶快撤军,避免一场世界大战战火的燃烧。

    进也孟子,遇也孟子。

    不过,不能怪孟子反复无常,而是因为——

    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民心向背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国内问题如此,国际事务也如此。

    话说回来,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又不应当如此呢?

    出尔反尔

    【原文】

    邹与鲁拱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④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⑤,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6)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7)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8)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

    ①邹与鲁拱:邹国与鲁国交战。昭,争吵,冲突,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③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司”。意思是“没有人为他们而死。”④疾:憎恨。⑤转:弃尸的意思。(6)几:接近,差不多。(7)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8)尤:动词,责备、归罪。

    【译文】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 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读解】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但后世演变为成语“出尔反尔”,则成了言行前后矛盾,此一时,彼一时,反复无常的意思了。

    在孟子这里,实际上还是说的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孟子的意思很简单,普通老百姓看到当官的战死而见死不救固然是不对,但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你当官的见死不救就对吗?当官不为民作主,又要你这当官的来干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不仁,我不义”,一报还一报,也就是曾子所说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话说回来,只要你当官的施行仁政关心加民众的疾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你仁我义”的情况,那还是叫做一报还一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所以,“出尔反尔”的思想其实与《易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相通的。善恶都是报应。当然,这里的报应不是佛教神秘意义上的来世因果报应,而是现世现报,不是天报神报,而是人报。但其因果关系却是存在无疑的。

    引申开来,当然不只是君与民、官与民之间才有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关系。我们周围的多人,不就是因为没有善处这种关系而弄得来“你不仁,我有义”,今天你打我一个小报告,明天我戳你一下脊梁骨,关键时间让你丢人现眼,下不了台。就这样愈演愈烈,最后酿成公冲突,甚至大打出手,闹出事端来的也不鲜见。遇到这种事情,最后解决的时候追根溯源,多半会发现正是“出尔反尔”所致。甚至我们偶尔看新闻报道某个杀人案件,其事端也正是起于“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后果如此严重,难怪得曾子在说这句话时一再提醒我们:“成之戒之!”难道我们不应当“戒之”吗?

    两大之间难为小

    【原文】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②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③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④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

    ①滕文公:滕国国君。滕国,古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儿子错叔绣。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公元前414年被越国灭,不久复国,又被宋国消灭。②间:处。③池:城池,也就是护城河。④效:献,致。

    【译文】

    滕文公问道:“腾国是一个小国,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司。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

    孟子回答说:“到底归服哪个国家好我也说不清。如果您一定要我谈谈看法,那倒是只有另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读解】

    两大之间难为小。服从这个,那个会来找你的麻烦;服从那个,这个又会来跟你过不去。

    所以股文公感到为难。

    孟子的意见很明确,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为什么一定要服从于哪一个呢?我就是我,哪个也不服从,哪个也不得罪。小固然是小,但也要小得有志气。说穿了,就是要自强自立,不要做大国的附庸国,而要争取独立自主,保持自己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凭空口说白话,而是要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深沟高垒,加强国防建设。一旦有侵略者来犯,就与国家共存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所以,自强自立是“两大之间难为小”的根本出路。国家如此,我们每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有如此的情况,同样需要以自强自主的精神来加以解决。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