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逐浪中文网 www.zwzl.net,最快更新禅是什么最新章节!

    何谓“三菩提”

    有人认为,证三菩提由“证三”和“菩提”两部分组成,这显然是错误的。证三菩提由“证”和“三菩提”组成,意为证得三菩提。“三菩提”中的“三”,不是数字,是梵文的音译。梵文的三菩提是“sambodhi”,翻译时用中文的三来代替。“三”的意思是正,“菩提”是“觉”。三菩提,意为正觉。

    “菩提”和佛教的“佛”,都是梵文“Bodhi”的音译。看似毫无关系,词源竟然相同。“佛”有“觉者”之意,一般指人类。“菩提”代表“觉”,意为觉者的经验。两个词分别代表“觉悟的人”和“觉悟者的思想状态”。

    中国人在翻译梵语经典时,大都意译成汉语。当然,也有按照原文音译的。今天翻译西方著作时,也有无法翻译的词句,若无合适词汇,也会直接音译。历史上在翻译经典时,想必也有不少无法准确意译的情形。历史上翻译经典时遇到的艰难,是今人无法想象的。如今,我们心安理得地享用着先人用心血译出的经典,却浑然不知为翻译好这些经典,先达们耗尽了多少心血。这是在告诫我们:要牢记先达的恩泽,在享用先人的心血结晶时,要心生感恩。总之,三菩提简称为菩提。因无法意译,就直接音译了。

    音译的良苦用心,给我们预留了批判的空间。从古人的心血结晶中学到很多的同时,我们也有了超越古人的机会。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忘掉或不尊重先人的劳动成果,而是在先人成果的基础上,要有新的开拓和进取。这样才不辜负先达们的一片苦心,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三菩提”之所以直译,是因为语言无法准确表达,道理无法正确表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法汉译,所以采用了音译并使用至今。近来,西方的思想大量引进日本。不作学问的人总是抱怨说:“书里那么多的洋词汇,根本读不懂。”洋词汇带来阅读困难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如果理解了一个外来词汇的原意,就会认为翻译的总是不到位、不全面。这既不是炫耀自己有学问,更不是骄傲自满。和原词接触多了,自然会有亲密感,不自觉地就脱口而出。可能“三菩提”“菩提”音译的原因也缘于这点吧。

    知的三菩提

    “知性佛教”中的“知”是指文字。同样,文字也是指“知”。文字还等同语言,所以文字和语言都是知性的。“知”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言语道断”意为“无法理性地表达和判断”。

    想知道什么是“无法用智慧理解”,就要搞清楚智慧的性质。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判断。判断是对甲、乙两个事物对比后,二选其一做出判断。判断的前提是有两个事物。这里的两个,并非数量的二,可以是三个、四个,总之要有两个以上。我们生存的世界有着众多的事物,多得没有穷尽。因此,知也是连续不断、无穷无尽的。但人类的知是有止境的,总要在某个时空点做一了结。了结之后,又必须考虑以后的去向。这时,还是要重归原点,以此形成循环。人类的智慧并非无止境地前进,到达某点后一定重归原点,形成循环。我总是将这种循环与佛陀在菩提树下的开悟联系在一起。

    诵读经典就会发现,经典的内容丰富多彩,但内容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每个宗教中都有奇迹,佛经中也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内容。不信佛的人会认为:这些现象不是事实,难以置信。而信徒们却毫不怀疑内容的真实性。无论这些内容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在信徒眼中,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经典的内容有很多,如果站在经典之外的角度观察,就会发现经典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矛盾。以释迦牟尼修成菩提为例:佛陀通过反复地顺、逆内观四谛、十二因缘,终于在第七天的拂晓看到启明星后大彻大悟。佛教学者普遍认为:佛陀开示的原始佛教,即小乘佛教是指四谛(苦、集、灭、道)和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生命始于无明,经过生、老、病、死后结束。这一过程分为十二个次第,无明是开端,死是终点。最初是始于无明,我们诞生于无明,有生就有死。生与死之间有着众多的阶段。十二因缘是连接这些阶段的链条。佛陀从顺、逆两个方向对这个链条进行了内观。无明之后是行,行即作用。行中生识,依此顺序追寻下去就有了出生、疾病和死亡。依此顺序去内观世相,就是顺观。

    从相反的方向逆观就会发现,佛教讲因缘,因为有了这个,所以才会有那个。没有这个,也就不会有那个。甲得出乙,乙得出丙,是顺向。逆向,则是丙的产生是源自乙,乙的出现是源自甲。这是因果的法理。通过顺、逆双向内观十二因缘和看到拂晓的启明星后,佛陀大彻大悟了。“顺、逆内观十二因缘”和“看到启明星后开悟”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人们一般认为佛陀观十二因缘后开悟。但顺、逆观和开悟间的关系却不十分清楚。

    禅僧常说“拈花微笑”。从学术角度看,这一典故的真实性尚待考证。但释迦牟尼修成三菩提确是事实,这在佛陀的一生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悉达多从此成了佛。所以,“开悟”是确有其事的。那么,十二因缘和开悟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释迦牟尼用六年时间,从顺、逆两个角度进行了内观十二因缘的修行,最后下定决心不开悟绝不起身。佛陀的决心起了关键作用。这个决心与十二因缘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一点一定要特别注意。四谛、十二因缘中的数字并不重要,关键是其中存在着因果的链条,链条将每一个环节连接,虽然有去有回,却不会从链条中脱出。如同一脚踏入泥潭后无法拔出,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知”的本性。我们向上抛石头,石头会因为地球引力而掉落地面,这是定律。“知”也是如此。当某一事物出现后,一步一步遵循着因果的关系发展时,就不由自主地会被一种力量牵引着前行,根本没有其他的路。我认为:佛陀在第七天成道的真实性也无从考证。也许第七天是因缘俱足的日子,或是有其心理学或史学方面的理由。从逆、顺两个方向内观了十二因缘的佛陀依旧没有结论、无法跳出圈外,无论如何都悟不透其中奥妙。停顿在无明状态,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停滞在死亡状态,不知死后会怎么样。如果知道无明来自何处,就会知道死后去向哪里。不知何为生,焉知何为死。不知生便不知死。要想搞清楚无明为什么会出现、出自哪里,就必须要跳出十二因缘的圈子去观察、去审视。一味地上下、正反地内观十二因缘,无法解决问题。如同行走东海道五十三次。从京都到东京,再从东京返回京都,无论往返多少次。五十三次就是五十三次,根本不会清楚其中包含的宏观层面的地理关系。在今天,如果不是乘坐飞机超然地脱离那个圈子,就不会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看清这个圈子。只在某个区域内,就无法知道区域与整体的关系。但是,单纯的离开还不够,要在跳出去的同时还要钻进去。不跳出十二因缘外,就无法看清十二因缘的真正面貌。同样,不深入十二因缘,也无法理解十二因缘的奥义。三菩提更是如此。无论佛陀怎样从一到十二,上下、正反地去内观十二因缘,根本无法参透。通常,人们不会把十二因缘的逆顺内观和佛的成道体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无法真正理解成道的内涵,更不会理解十二因缘的意义。如果没有成道的体验,根本无从谈起。

    看清了某一事物的本质,就说明你已超越了那个事物。遇到困难时,可以认清困难;遭遇严寒酷暑时,能够正确看待寒暑。这样的人一定是超越了困难和寒暑。动物做不到这一点,人却可以。这是人的妙趣,妙趣可以产生意识。动物没有自我批评的能力,人可以去照镜子并批评镜中的自己:“真是一张糟糕的脸啊。”人类具有批评、思考自己的能力。这一能力在让人类成为万物灵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人类具有内观因果、十二因缘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同时,也被此牢牢束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是人类的弱点。

    为什么宗教离不开直觉?

    以上是关于“知的三菩提”。这种三菩提达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达不到天人合一,就不是真正的体验。没有直觉即个人的体验,宗教则不能成立。为什么宗教离不开直觉呢?假设有一支铅笔,我们为它取名叫铅笔,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事实上,铅笔仅仅是为它起的名字,并不是铅笔本身。真正的铅笔是物质,不将铅笔这一实物摆在面前,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是铅笔。生活中物品没有名称,每次谈及时都必须展示实物就太麻烦了。如果起个名字,如铅笔、枫叶等,就可省去展示实物的麻烦。这是名字的重要性。以金钱为例,金钱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所以难能可贵。但金钱只是名称,真正的金钱是钱的实体本身。

    传说有一种人,每天盯着自己攒下的钱币感到非常欢喜。俗话称他们为“守财奴”。我认为此时他们并没有将金币视为金钱,是一种脱离了金币概念的欣赏行为。是在注重审美、享受艺术。只有在使用时,金币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发挥出社会的作用。

    拿破仑在远征俄国攻入莫斯科时,城市已烧成一片废墟,不见人影。士兵们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于是,大肆掠夺城中的财物后撤军返回。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